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6课戊戌变法1.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公车上书、维新人士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等基本史实。2.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结果和影响;通过分析材料了解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3.通过谭嗣同等人的事迹,感受先进中国人投身救亡图存运动的英勇事迹,激发爱国情怀。学习目标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梁启超《戊戌政变记》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朝“大梦唤醒”,挽救民族危亡,迫在眉睫。整体感知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公车上书《马关条约》签订示意图群情激愤昨接京电悉,公车孝廉千余人,上书二万言,力拒议和,叩求都察院代奏。足见圣朝养士之隆,亘古所罕。——《申报》1895年5月10日公车上书公车上书即举子上书。汉朝时,政府用公车接送应试的举子,后来,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做“公车”,故称为“公车上书”。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公车上书“公车上书”中,提出了四项解决办法:一、下诏鼓天下之气;二、迁都定天下之本;三、练兵强天下之势;四、变法成天下之治。立国自强的根本大计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公车上书拒和迁都练兵变法上书没有上达光绪帝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康有为····出生于广东南海县1858年·1863年(5岁)背唐诗,学《四书》1880年(20岁)开始接触西学·1891年(34岁)第一次上书,请求变法,遭阻挠1888年(30岁)创办“万木草堂”、讲学著书1895年(38岁)进京参加会试·1898年(41岁)辗转海外·1927年病逝北京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人物扫描阅读教材,说说为了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人士进行了哪些活动?名称地点强学会北京上海强学会上海南学会长沙农学会广州兴儒会瑞安励学斋西安蜀学会成都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主要报纸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学会康有为创办的万木草堂梁启超创办的时务学堂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2.维新人士的主要活动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创办学堂梁启超(1873—1929)《时务报》“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2.维新人士的主要活动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报刊2.维新人士的主要活动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北方最具有影响的报纸1897年严复译《天演论》书稿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严复译《天演论》《国闻报》严复(1854—1921)变法图强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2.维新人士的主要活动维新派兴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使当时“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蔚然成风……——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作用: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二.百日维新1.背景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光绪皇帝(1871—1908)“五帝三王,不相沿袭,……各宜努力向上,发奋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光绪皇帝《明定国是诏》国家的方针政策二.百日维新2.内容戊戌变法内容及其影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议政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人才培养增加军事实力京师大学堂二.百日维新2.内容根据课本内容,完成表格,并对戊戌变法内容影响进行讨论1898.6.11——1898.9.21二.百日维新2.内容材料一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为洋奴汉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戊戌政变,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陈變龙《梦蕉亭杂记》材料三命八旗人丁,如愿出京谋生计者,任其自由。于是满族诸人大哗,谣谤四起。——黄鸿寺《清史纪事本末》思考:变法触动了哪些人的利益?科举士子封建官僚八旗子弟因念宗社为重,再三吁恳慈恩训政……(太后)今日始在便殿办事。——1898年9月21日军机处《上谕档》慈禧太后(1835-1908)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百日维新二.百日维新3.结果谭嗣同(1863—1898)杨锐(1857—1898)林旭(1875—1898)刘光第(1859—1898)杨深秀(1849—1898)康广仁(1867—1898)六君子殉难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变法图强的决心和爱国情怀二.百日维新3.结果除京师大学堂外,新政俱废二.百日维新4.影响维新派大力传播着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李捷、王顺生《中国近代史纲要》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解放作用远不是戊戌政变所能剿杀干净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通过材料分析戊戌变法的影响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二.百日维新5.失败原因材料一他急于求成,毫不考虑变法对其它人的影响……最终只会激起来自多方面的强烈反对……废除八股文损害了所有毕生准备科举考试的生员的前程……所有这些人:儒生、官僚、军官、太监、僧侣和全体满族人都要取消变法。——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二尤其是康有为,他只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思想家,而不是一个实践的政治家。他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认识,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他虽然把皇帝拉拢过来作为权力的法律来源,但他忽略了国家的真正权力是在太后这一明显的事实。——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三领导这个运动的人,看不见农民革命的力量,他们所企图的都是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抵制农民的革命。这样脱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软弱的改良主义运动,注定了只能得到悲惨的失败。——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分析归纳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急于求成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力量薄弱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封建势力进行阻挠破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公车上书揭开序幕创办报刊建强学会百日维新实行变法戊戌政变变法失败课堂小结(2020·广西贺州)1.1898年7月,京师大学堂在北京创办,一开始以“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为宗旨,设有农学、工学、医学等十科,辛亥革命后改称为北京大学。据此推断,京师大学堂应创办于()A.百日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国民政府时期(2020·福建)2.1895~1898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这表明()A.维新思想广泛传播B.三民主义思潮兴起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D.文学革命应运而生AA课堂练习3.“维新变法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这里强调的是戊戌变法( )A.开启了近代化的历程B.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D.是空前的思想大解放4.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立速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他强调的是( )A.学习西方的技术B.学习西方的学习教育C.学习西方的制度D.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BC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导入】严复的《天演论》.avi 第6课 戊戌变法-课件(共25张PPT).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