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运动的描述 同步练习题 2021-2022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运动的描述 同步练习题 2021-2022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 (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1-2022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1.2运动的描述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火车减速进站
B.人造地球卫星在回收途中烧毁
C.划破夜空的流星
D.骑自行车上学
2.中华传统文化中古诗词词句优美,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自仰头望,天高月色找我面,忽然月羞躲云中,原是晚云遮明月”,其中“月羞躲云中”是以云为参照物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船上乘客为参照物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
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有力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甲物体以2m/s、乙物体以3m/s的速度,在同一水平路上向东作匀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
B.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
C.以甲为参照物,乙静止
D.以乙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向东运动
4.小明乘坐爸爸驾驶的汽车停在路口等红灯,他看着右侧窗外并排停着的汽车,突然觉得自己乘坐的汽车向后退去了,对这个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产生了幻觉
B.一定是小明爸爸突然在“倒车”
C.可能是右侧汽车向前运动
D.小明的汽车与右侧的汽车始终相对静止
5.物体A、B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其相对点O的运动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0~3s内,以B为参照物,A是静止的;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③从第3s末开始,vA>vB,5s末A、B相遇;④前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②③正确
B.③④正确
C.①③正确
D.①④正确
6.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30m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2m/s
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
7.甲、乙两物体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4s内,甲的速度是10m/s
B.0~4s内,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C.0~8s内,甲通过的路程是40m
D.0~8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8.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反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正确的是(  )
A.在0~10s内,乙同学在加速前进
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C.在0~15s内,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等
D.在10~20s内,乙同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
9.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若以船上坐着的人为参照物,船是___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0.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相对__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______是运动的。
11.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时空气中的风向是__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无风”).
(2)甲车的运动情形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车的运动情形是________________.
12.寒假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他们乘坐的高铁动车正以300km/h的速度向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上一列普通列车以120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驶,以地面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______(选填“南”或“北”)行驶以小红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______(选填“南”或“北”)行驶.
13.图是甲、乙两个物体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乙物体做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甲物体的运动速度是______m/s。甲、乙两物体同时出发,在第______s相遇。
14.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小林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由所测数据作出了相应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______(选填“>”、“=”或“<”),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选填“东”或“西”)运动。
三、作图题
15.如图所示,一艘小船正以比风速小的速度面向灯塔靠近,请在小船的旗杆上画出正在飘动的旗子。
16.小腾同学在平直的操场跑道上骑自行车匀速行驶100m用时25s,请在如图所示坐标中画出他骑自行车行驶的图象.
(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7.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1)设计实验:在此实验中,我们是要研究_____(选填“玻璃管”、“水柱”或“气泡”)的运动情况.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如何测量气泡从O点运动到10cm、20cm、30cm和40cm处所用的时间”,甲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立即计时”;乙同学的方案是“将玻璃管翻转竖直放置后,等气泡运动上升一定距离开始计时”.你认为_____同学的方案正确.
(2)按照正确的方案,测得的数据如表,负责记录的同学漏记一次的时间,你认为这个数据可能是_____.
(3)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4)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选填”快”或“慢”).
(5)以路程s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在图中画出气泡运动的s﹣t图象_________.
18.探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实验目的:探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学会选择参照物.
器材:墨水瓶、教科书、橡皮
步骤:
(1)将书水平放在课桌桌面上,墨水瓶和橡皮放在教科书上.
(2)缓慢拉动教科书,橡皮相对于墨水瓶是_____,相对于课桌是_____.
(3)若以墨水瓶为参照物,则教科书是_____若以_____为参照物,则教科书是运动的.
19.从南昌到上海,并非只有一条路和一种交通方式,小明提出A、B、C三种方案.
A.可以乘飞机直达
B.可以乘汽车到达
C.可以先坐汽车到九江,再乘轮船沿长江至上海
(1)根据生活经验,请你再为他补充一条:_____.
(2)综合小明的三种方案和你的一条补充,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从南昌到上海所通过的路程是_____的(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从南昌到上海的位置的变化是_____的(选填“一样”或“不一样”).
③南昌到上海两地间的位置和方向的变化_____(选填“能”或“不能”)
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
五、综合题
20.为了锻炼阳阳同学的独立能力,今年五·一节,妈妈让她独自乘火车去合肥看望姥姥.
(1)她妈妈上车送行,正谈着,忽然听到一声长鸣,阳阳看见并列的另一辆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催促妈妈快下车.阳阳妈妈朝窗外站台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表说:“别着急,我们的车还没有开动呢.”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________?
(2)在行驶的列车上,阳阳同学看见邻座一位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________.
A.铁路边的树木
B.小孩子的座位
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D.铁轨
(3)因为火车在开动时不断的颠簸,在开动的火车上写字就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阳阳同学看到有人用皮带把写字板固定在手臂上,这样就能在写字板写上漂亮的字了,如图所示.你能帮她解释其中的原理吗_____?
21.小明喜欢打篮球,更喜欢观看电视转播的CBA比赛.他发现:运动员始终处于电视屏幕上,但我们却感觉运动员在球场上来回不停地跑动.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在桌面上安装一条滑轨,上面放着一幅带轮子的背景画,前面放一个小卡通人物画.请你按照实验自己试一试.
(1)当推动背景画向左运动时,会感觉到卡通小人向____(填“左”或“右”)跑.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____.
(2)篮球运动员始终处于屏幕上,我们为什么会感觉他们在跑动呢?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B
4.C
5.A
6.C
7.B
8.C
9.船
静止
10.云
地球
太阳
11.向左
详见解析
向左运动且运动速度大于风速
12.南

13.变速
2
2.5
14.>
西
15.
16.
17.气泡

15
运动


18.静止的
运动的
静止
课桌
19.
先乘飞机到九江,再乘火车到上海
不相等
一样

20.阳阳同学是以另一辆刚离站的列车作为参照物的,得到的结论是自己所乘火车是运动的,而妈妈是以站台为参照物,得到的结论是火车是静止的,即由于他们选取了不同的参照物,故得到了不同的结论
B
写字板与手固定后,车无论是否颠簸,手与写字板位置始终相对静止
21.右
我们是以背景画为参照物
因为我们在观看时是以电视画面中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了参照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