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课 走进国际社会

资源简介

课题 走进国际社会
设计者 钱更生 审核者 张韩 班级: 姓名:
【考点背诵默写】
1、考点:[A]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基本权利和义务
1.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其中主权是最重要的要素。
2.基本权利 :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3.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2、考点: [A]联合国的作用
1.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2.原则:
(1)各会员国主权平等; (2)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
(3)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4)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
(5)集体协作; (6)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7)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3.作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联合国也有局限性。
3、考点:[A]我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2)作用: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世界裁军、环境保护,保障人权、解决地区冲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在联合国的活动表明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
4、考点:[B]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1)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在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由于国家具有阶级性,一个国家的利益首先体现了占统治地位阶级的利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则可能引起摩擦和冲突。
(2)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国家力量又叫国家实力,综合国力。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国家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5、考点:[B]在国际关系中,我国必须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1.我国国家利益的内容:安全利益(国家的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政治利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巩固)、经济利益(我国资源利用的效益、经济活动的利益和国家物质基础的增强)等。
2.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3.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措施:
(1)坚定的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2)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3)必须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4)从公民角度来说,我们要树立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努力学好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努力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必须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作斗争。
【交流展示】—学生到黑板构建知识体系
【巩固提高】
1、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自2008年l2月20日起,中国政府已五次派军舰到海盗活动猖獗的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参加对过往商船的护航。我国参加护航行动 ( )
①是我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尽的职责
②是巩固我国同联合国其他成员国战略联盟的需要
③是我国作为负责任国家承担国际义务的具体体现
④与我国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相符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国际组织,为数众多,类型不一。下列选项中均属于非政府国际组织的( )
A.国际奥委会与国际红十字会 B.欧盟与世界卫生组织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世界银行 D.联合国与世界银行
3、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减排责任,资金支持和监督机制等议题上分歧严重,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会期不得不延长一天,最后才达成一个妥协性的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这表明 ( )
A.气候变化问题不是一个发展问题 B.国家利益存在于复杂的国际关系中
C.全球化已使发达国家利益一致 D.在国际法津地位上各国是不平等的
4、2012年是中俄建交63周年,两国不断加深政治互信,在经贸、能源等领域展开务实合作,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进了一步。这主要是因为 ( )
①中俄两国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②中俄两国人民存在着传统友谊③我国一贯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④我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2010年12月,在歌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呼吁参会各方凝聚共识、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进程。这表明 ( )
① 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 国际关系健康发展需要协调国家间利益 ④当代国际竞争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A. 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 ①④
6、2011年9月14日,就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这一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我国政府正式启动了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程序。这表明,中国政府坚定地维护 ( )
A.国际政治新秩序 B.我国的国家利益 C.和平共处原则 D.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7、在国际社会中,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各国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这体现了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 ( )
A、独立权 B、平等权 C、自卫权 D、管辖权
8、胡锦涛在访问古巴时强调,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古巴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来干涉的正义斗争。这体现了 ( )
A、主权是国际关系中的决定性因素 B、主权完整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C、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D、维护主权独立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9、迄今为止,中国共参与22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上万人次,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这表明 ( )
A、经济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B、建立国际新秩序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C、我国政府遵循联合国的宗旨,积极履行国际责任
D、组织国际维和行动时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
10.2009年12月1日,随着《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欧盟在国际舞台上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实体。这表明 ( )
A.国与国之间合作比竞争更重要 B.欧盟各成员国的利益完全一致
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最终形成 D.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11、2010年3月7日,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在答记者问时指出,近一时期中美关系出现一些波折,美方的行为完全违背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中美联合声明》的原则,损害了中国的核心利益,损害了中美关系的大局,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这表明 ( )
A、中美双方存在共同利益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C、国家利益时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D、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12、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在哥本哈根会议前,中国宣布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这表明 ( )
A.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B.世界走向了多极化,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C.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D.我国积极履行主权国家义务,承担国际责任
13、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2010年12月召开,192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了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的规模及各方对会议的关注,足以体现出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加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强烈的政治意愿。但会议期间,各方在一系列问题上发生了矛盾,其中夹杂了责备、争吵、抗议甚至哭泣。在经历了曲折后,最终,会议以大会决定的形式发表了《根本哈根协议》。
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体现,减排目标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请你运用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26)
DABCCBBC CDCD
13、答案:
(1)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参会各方在一系列问题上发生矛盾,会议中充满责备、争吵、抗议,说明各国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本国的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高度关注,会议最终以大会决定的形式发表了《根本哈根协议》,说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3)我国政府的承诺不附加任何条件,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体现,说明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要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在环保问题上,我国主张互相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走进国际社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