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以礼待人 课件(39 张ppt+ 6 个视频 )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以礼待人 课件(39 张ppt+ 6 个视频 )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二框
以礼待人
八年级
上册
新闻播报
2021年08月23日习近平向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
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
礼仪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无人不需。
我们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爱护公物、见到老师要行礼、上课之前要问老师好;我们成长、生活与工作中,礼仪无时不在。
课堂导入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二框
以礼待人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社会生活中各类礼节和礼仪,知道礼貌待人的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表达、展现文明有礼,在实践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文明有礼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和对社会和谐的价值;能够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
教学重点
文明有礼的作用;
教学难点
做文明有礼的人。
教学目标
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做法)
【必背观点、金句】
一、待人礼为先
1、礼的含义及表现
P37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P37~39
二、做文明有礼的人
1、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如何做到以礼待人?)
P39~40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37-40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
自学导航
小岩一家约朋友一起吃晚餐。到了包间后,小岩抢先坐在沙发上,脱掉鞋,把脚搭在茶几上,自顾自玩手机。一会儿,朋友来了,他们主动与小岩打招呼,小岩只是答应了一句,眼睛没有离开手机。因为等的时间比较久,小岩有些饿了,菜刚上齐,他就拿起筷子夹菜吃。狼吞虎咽,还不小心把菜汤洒在衣服上。妈妈提醒他别着急,小岩鼓着嘴,很生气,嘟囔着“吃个饭还这么麻烦……”
(1)你认为小岩哪些方面做得不合适?应如何改进?
抢先坐在沙发上,把脚放在茶几上,自顾自玩手机;客人来了不主动打招呼;菜刚上齐,就拿起筷子夹菜吃;等等。
运用你的经验P37
(2)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会有什么反应?会如何做?
会觉得小岩不尊重他人、不懂得谦让。
会告诉他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课堂精讲
一、待人礼为先
文明礼为先
1、礼的含义及表现
P37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礼的表现:社会生活中,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文明中国礼
①中华民族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我们应该讲文明、懂礼貌;
②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③文明有礼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1)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2)为什么说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2)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问题探究
释义:学礼则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
礼教恭俭庄敬,此乃立身之本。
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不学礼,无以立身。
“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扬雄
释义:作为人而不讲究礼,又怎么能有道德呢?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P37
探究与分享
我希望大家能把垃圾分类后放入垃圾桶。
邻里之间应该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矛盾和争端。
小区内,机动车要低速行驶,不鸣笛。
(1)你生活的小区存在哪些不文明行为?
不文明行为:车辆乱停乱放;宠物乱跑乱拉;“养鸡场”霸占公共空间;公共空间被私占;高空抛物很可怕;电梯里抽烟又吐痰;小区里烧烤烟雾缭绕;楼里噪音惹人烦;垃圾随手扔;楼道“牛皮癣”惹人烦;等等。
探究与分享P38
(2)这些行为给小区居民造成了哪些影响?
造成的影响:小区不文明行为不仅影响小区环境,还会伤害邻里感情,特别是高空抛物、私占楼道堆积杂物等行为更是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小区里邻里团结友好,家庭和睦相处,敬老爱幼,互谅互让,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参加社区各项创建活动;
讲究卫生、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做到楼梯内不乱搭建、乱张贴、乱堆放、乱扔垃圾等,楼道卫生整洁有序;爱护公物,保证水、电、煤气及通信设施的安全畅通;等等。
(3)你对文明小区的期望有哪些?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P38
(1)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
(2)诚恳、谦让、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善,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上述情境体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感想。
体现了国家的形象。
文明有礼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在南宁举办的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观众的文明观赛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在高低杠项目比赛中,某位外国选手两次在同一动作上掉杠。为了鼓励她,现场观众都鼓起掌来,最终,该选手顺利完成了所有动作。在场的运动员、教练员都认为,观众的掌声体现了包容和热情,让大家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
探究与分享P38
关注中文标识
促进文明出游
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P39
(1)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
(2)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P37~39
(1)对个人: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2)对社会: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
(3)对国家:体现国家形象。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二、做文明有礼的人
杨时和游酢尊敬老师,是文明有礼的人。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恭,要以情感人。
(2)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你如何评价杨时和游酢的行为?说说你的理由。
杨时是北宋时期的哲学家。一天,他与游酢(zuò)一起去老师程颐家请教问题时值隆冬,朔风凛冽。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在炉旁闭目养神。他们担心惊扰老师,就在门口静静等候。过了良久,他们的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程颐觉察时,门外的积雪已经有一尺深了,于是赶忙起身迎他们进屋。
探究与分享P39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P39
(1)以礼相待,要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2)谈吐文雅,不说脏话、粗话;
(3)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
这些中华礼仪用语,你会用吗?
探望别人,要说“拜访”;起身作别,要说“告辞”。
中途先走,要说“失陪”;请人别送,要说“留步”。
请人批评,要说“指教”;请人指点,要说“赐教”。
请人帮助,要说“劳驾”;托人办事,要说“拜托”。
麻烦别人,要说“打扰”;求人谅解,要说“包涵”。
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
相关链接P39
中学生礼仪规范(仪容仪表)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P40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做到
良好的举止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
着装得体
、举止稳重、彬彬有礼
、落落大方
参加社交活动应注意的几点
容貌整洁
男生头发要短而干净,修剪好指甲;女生头发要梳理有型、洁净美观,不能披头散发。青春是自然的美,无须化妆,如果化妆也要自然淡雅。
服装整洁、美观、大方
要符合民族习惯,不穿奇装异服;要与年龄、性格、气质相协调,适合社交场所。参加文艺晚会等演出活动,衣着可适当鲜艳些;参加重要集会,则要深沉庄重些。
举止规范
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与他人打闹;与人交谈时语调亲切温和;在交往中,注意站姿、坐相,举止得体,体现行为美。
方法与技能P40
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
思考和践行。P40
(1)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
(2)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1、怎样做文明有礼的人?(如何做到以礼待人?)
P39~40
(1)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①以礼相待,要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②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
③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
(2)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着装得体、举止稳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3)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同时,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课堂小结
以礼待人
待人礼为先
做文明有礼的人
礼的含义和主要表现
文明有礼是人立般处世的前提
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
观察、思考和践行
1、
“为民作勤务,劳怨均不辞”,一心为民是党员干部溶于血的誓言,是党员家风的永恒底色。下列与之寓意相近的是(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
C.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D.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C
课堂练习
2、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下列礼貌用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
这箱书太沉了,能劳驾您帮忙抬一下吗
B.
这事儿是我不对,大家的批评我包涵了
C.
你们不用再送了,就到这里,请留步吧
D.
不好意思,我有事得先走一步,失陪了
B
3、下表中对初中生小雨同学行为的点评,正确的是(

C
行为
点评
参加“百万市民讲礼仪”活动
①个人的文明有礼决定国家形象
参加学农社会实践活动
②培养亲社会行为
担任社区禁毒教育公益活动宣讲员
③服务社会,担当责任
参加班干部竞选演讲
④公民享有荣誉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2021年1月16日上午,益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益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条例》第八条倡导下列文明行
;遵守公共礼仪,言行举止文明,在公共场所着装得体、不喧哗,这些文明行为(

①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②能杜绝争吵
③能促进社会和谐
④能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B
5、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很多人都会选择出国旅游。据中国官方发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出境旅游的人数将近1.5亿人次。但是随着出境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我们从各种新闻报道中也可以看到,对于中国人的负面报道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是:在旅游景点大声喧哗,不排队,不遵守秩序,过马路闯红灯,在景区刻字留名等不文明行为。有些外国景点甚至用中文书写了“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在店内吃东西”的提示牌。
(1)?你认为中国游客中的不文明行为让你感到最心痛的是什么?
(2)?有人说:“是否文明礼貌是个人私事,无足轻重。”这种说法对吗?请简要说明。
(3)?对“中国式不文明旅游”说“不”,青少年应该如何做?(至少答3点)
(1)不文明游客的行为损害了国家的形象和民族的尊严。
(2)错误。因为:文明有礼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誉;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体现了民族的尊严;等等。
(3)讲文明、懂礼仪;遵守公共秩序,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自觉排队;不乱刻乱画;爱护环境,不随手乱扔垃圾;入乡随俗,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等。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