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教材培训的几点建议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化学教材培训的几点建议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人教版教材培训的几点建议
一、关于课标修订介绍 二、关于教材修订介绍 1.教材总体修订介绍 2.分册逐单元介绍修订情况 三、结合案例介绍教学情况 四、配套教学资源介绍
关于培训内容的建议
一、课标修订要点介绍示例
对化学含义的理解
“实验版”——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
“修订版”——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物质
(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化学物质
(物体)
研究化学物质
·认识各种化学物质的性质
·确定化学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探寻化学物质间的变化规律
反应物
生成物
化学反应
化学物质
物质性质
物质结构
化学的核心是“反应”
新物质(创造物质)
价值
本质
内容 有关化学物质知识的内容 获得化学物质知识的内容 化学物质知识价值的内容
性质 结构 变化
义务教
育阶段 身边的
化学物质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的
化学变化 科学探究 化学与社会发展
二、关于教材修订介绍 (1.教材总体修订介绍示例)
⊙ 部分单元与课题调整
原第三单元与第四单元出现顺序调整
原第七单元3个课题修改变2个课题
⊙科学探究
修改后更加突出可探究性
第二单元 课题3的变化
本课题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实验2-5】为主介绍实验室制取氧气;另一部分是以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为主介绍催化剂的概念。
二、关于教材修订介绍 (2.教材各单元具体修订介绍示例)
本课题一开始就介绍了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然后依次以这三种方法设计了【实验2-5】和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然后,结合介绍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进一步认识催化剂的概念。最后,分析三种制取氧气的反应,归纳总结出分解反应。
二、关于教材修订介绍 (2.教材各单元具体修订介绍示例)
与原教材相比,把原来的【实验2-5】 设计成一个“探究”了,本课题已删除了原来的“活动与探究”。
二、关于教材修订介绍 (2.教材各单元具体修订介绍示例)
该单元设计了“实验活动1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设计了“实验活动1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放在本单元后面。
学生做该实验前,在课题3中学习了【实验2-5】,为该实验活动作了铺垫。该实验活动是根据原教材中课题3的“活动与探究” 改编。
二、关于教材修订介绍 (2.教材各单元具体修订介绍示例)
三、结合案例介绍教学情况 (注意收集和积累各种类型的课例,提炼出一些有助于教师值得借鉴的东西,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与制法
2.通过绘制知识树,体验网络复习
3.通过二氧化碳复习,感受物质的利与弊
二氧化碳
对人类影响
实验室制法
用途
光合作用
碳酸饮料
灭火
人工降雨










物理
性质
温室效应


化学
性质


性 质
干冰

不支持
呼吸
二氧化碳
对人类影响
实验室制法
用途
光合作用
碳酸饮料
灭火
人工降雨










物理
性质
温室效应


化学
性质


性 质
干冰

不支持
呼吸
如何证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说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二氧化碳
性 质

你还知道哪些物质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
二氧化碳
性 质

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反应 为什么不用氢氧化钠溶液来证明CO2而用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的石灰水)。
2.那么你有哪些实验或方法可以证明CO2与 NaOH能反应。
二氧化碳
性 质

验证反应产物
二氧化碳
性 质

某研究小组设计以下实验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试图通过实验现象间接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B
C
D
A
将下列CO2的性质和用途一一对应连线
1)CO2不支持燃烧, a、人工降雨
不可燃且密度大
2)干冰升华吸热 b、气体肥料
3)CO2能溶于水 c、灭火;
且和水反应
4)CO2提供植物光合作用 d、制汽水
二氧化碳
用途

二氧化碳
影响

减缓温室效应,谈一谈你的建议?
二氧化碳
制法

你知道哪些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吗?
①木炭燃烧 ②碳酸受热分解
③一氧化碳燃烧 ④甲烷燃烧
⑤高温煅烧石灰石 ⑥稀盐酸和石灰石
⑦稀盐酸和碳酸钠 ⑧葡萄糖的氧化
⑨一氧化碳高温炼铁 ⑩碳酸氢铵受热
这些反应中哪个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
二氧化碳
制法

请结合上述的制取原理,回顾研究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内容有哪些?
(要求:同位交流)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用下列装置探究气体的实验室制 法。
⑴小明同学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方程式分别是:
①小于同学利用加热碳酸氢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②他不选用碳酸氢铵制取CO2的理由是 。
B
D
A
产生的气体不纯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请你结合氧气的相关知识,绘制出知识树
展示:
学生梳理氧气知识的知识树
四、配套教学资源介绍
1.义务教育教科书 化学 九年级上册 教师教学用书(附光盘)
2.义务教育教科书 化学 九年级下册 教师教学用书(附光盘)
3.义务教育教科书 探究活动报告册 化学九年级上册
4.义务教育教科书 探究活动报告册 化学九年级下册
5.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同步解析与测评 化学九年级上册
6.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同步解析与测评 化学九年级下册
7.初中化学学业评价标准(实验稿)
8.化学活动与探究
9.培训资料包
10. 投影片
11.互联网(http:///)
教材培训要求和注意事项
1.遵守我社及各省出版集团关于培训的规定
2.认真准备培训内容
3.注意出行安全
4.保管好培训期间的票据
5.及时保持联系
感 谢 观 看 和 聆 听
Thanks For Appreciatio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