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下册)1.3人口与民族同步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文地理(下册)1.3人口与民族同步试卷

资源简介

人文地理(下册)1.3人口与民族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七下·杭州期末)地理分界线是认识区域地理的重要方式。完成问题。
(1)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是(  )
A. B.
C. D.
(2)下列对我国人口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众多,且分布不均匀
B.我国人口分布西多东少
C.汉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
D.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
【答案】(1)D
(2)A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以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腾冲一线为界。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是D。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众多,且分布不均匀;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汉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我国不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2.(2020七下·吴兴期末)关于下图中四大地理区域民族风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地区婚嫁时“过三桥”
②乙地区端午节“赛龙舟”
③丙地区迎宾客“献哈达”
④丁地区有“国际大巴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地区是我国的北方地区,婚嫁时没有走三桥的说法;乙地区是我国的南方地区,端午节有赛龙舟的说法;丙地区是我国西藏地区,藏族人民迎宾客“献哈达”;丁地区是我国的西北地区,主要是新疆维吾尔族,主要有“国际大巴扎”;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中国古代以各种各样的礼教对妇女进行身心的束缚,但在元宵节这天,均暂时解脱对妇女的种种限制和束缚,允许其离开闺房外出参与娱乐活动。就这样在元宵节妇女结伴来到郊外或村外走三座桥,来回路线也重复,据说可治病强身,抖去晦气,祈免灾咎等,所以叫“走百病”或“走三桥”。
3.(2020七下·天台期末)下列不属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是(  )
A.分布不均匀 B.黑河—腾冲以东人口稠密
C.人口世界最多 D.黑河—腾冲以西人口稀疏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大体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人口稠密,黑河—腾冲一线以西地区人口稀疏。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不是人口分布特点,不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4.(2020七下·三门期末)关于我国民族的分布表述错误的是(  )
A.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B.56个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泛
C.各民族在分布上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D.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泛。在55个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主要集中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他说法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了全国人口的92%,而其余55个民族人数很少,所以统称为少数民族,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遍布全国,而壮族是人数最多的,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5.(2020七下·义乌期末)下列四大地形区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给出的是四个地形区中,只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人口生存,人口分布较多,人口稠密,其他地区人口分布较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稀疏。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人口的分布主要受到了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是人类的早期,人类往往选择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居住,主要从地形,气候,资源,土壤等方面分析即可。
6.(2020七下·义乌期末)下面哪一项体现了哈尼人的民俗风情(  )
A.那达慕大会 B.雪顿节
C.“梯田是小伙子的脸” D.“过三桥”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们的盛会,雪顿节是藏族人们的,过三桥是长江南部地区的。“梯田是小伙子的脸”是云南哈尼族人的俗语。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流行于长江南部地区,是老百姓避灾祈子求福的祈禳活动。2011年被列入第四批吴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走三桥,吴地旧俗,妇女于元宵或正月十六夜相率出游,历三桥而止,以祛疾病,谓之“走三桥”。
7.读“某发展中国家2000—2055年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题。
(1)下列关于该国2000—2018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0—14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提高
B.15—64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50%
C.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明显下降
D.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10%
(2)未来30年,该国可能面临劳动人口就业压力大和老龄化两大社会难题,合理的应对策略是(  )
①实行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出生率 ②增加工作岗位,接纳国际移民就业
③加强社会保障,改善老年人医疗条件 ④重视学校教育,提高劳动人口科技素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B
(2)D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读图能力。读图可知,0-14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在降低,15-64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50%,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先下降后上升;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没有超过10%。
故答案为:B。
(2)本题考查的是人口老龄化问题。 读图可得,该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未来30年,该国可能面临劳动人口就业压力大和老龄化两大社会难题,合理的应对策略是加强社会保障,改善老年人医疗条件,重视学校教育,提高劳动人口科技素养。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理解,对图文资料的判读。
8.阅读漫画《全面二孩》,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说明人口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B.说明人口老龄化问题将会彻底解决
C.说明我国不再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了
D.说明计划生育已不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题干漫画说明了说明人口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A符合题意,正确。BCD观点错误,应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9.下列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00万的是(  )
A.布依族 B.满族 C.朝鲜族 D.哈萨克族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为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00万的有:壮族、满族、苗族、回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藏族、维吾尔族。
故答案为:B。
【点评】根据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00万的有:壮族、满族、苗族、回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藏族、维吾尔族,进行分析解答。
10.(2020七下·温州开学考)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主要分布地区的连线正确的是(  )
A.壮族——广东 B.维吾尔族——内蒙古
C.藏族——新疆 D.回族——宁夏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11.读下面的中国行政区划图,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下图中E、F、G、H四省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
A.H省 B.G省 C.F省 D.E省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图中E是新疆、F是四川、G是河南、H是浙江。四省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河南省,人口超1个亿,其次是四川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12.读“2002年我国西部省区面积和人口数量图”,图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四川 B.重庆 C.陕西 D.云南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 人口密度是指每平方千米内居民的数目,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可以算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重庆。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上.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
13.2010年,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是47人/平方千米,中国的人口密度是(  )。
A.124人 B.135人 C.143人 D.154人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总人口为13.7亿,我国的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根据人口密度的公式,人口密度=
总人口
总面积
=
1370000000
9600000
≈142人/平方千米;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人口密度是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通常使用的计量单位有两种:人/平方公里;人/公顷。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状况的重要指标。
14.我国传统节日与民俗活动对应的是(  )
A.清明节——踏青扫墓 B.端午节——闹花灯
C.中秋节——赛龙舟 D.元宵节——团圆赏月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传统节日里,清明节主要是踏青扫墓;端午节主要是赛龙舟;中秋节团圆赏月;元宵节主要是闹花灯;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15.下列各少数民族中,人口在400万以上的一组是(  )
A.土家族、回族 B.回族、布依族
C.高山族、壮族 D.藏族、朝鲜族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超400万的民族有汉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共十个民族。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 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16.我国汉族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为(  )
A.90% B.93% C.91.5% D.91%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的92%,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17.假如湛江市2019年出生人口5.2万人,出生率为10‰,死亡率为5‰,则湛江市2019年的人口总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约是(  )
A.347万人 15‰. B.520万人 -5‰
C.520万人 5‰ D.52万人 5‰
【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湛江市2019年的人口总数=52000÷10‰=52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0‰-5‰=5‰。故答案为:C
【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的总人口之比。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当全年出生人数超过死亡人数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全年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时,则为负值。因此,人口自然增长水平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最高的大洲是非洲。
二、材料分析题
18.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四幅图各表示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
甲     ,乙     ,丙     ,丁     。
(2)我国共设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甲图的人们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     图所示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草原景观的描述。
【答案】(1)维吾尔族;傣族;朝鲜族;蒙古族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丁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民族风情的相关知识。以上四幅图各表示的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分别是维吾尔族;傣族;朝鲜族;蒙古族。我国共设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甲图的人们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丁图所示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发展的是畜牧业,“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丁图所示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草原景观的描述。
【点评】知道民族风情的相关知识。
19.观察“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线是我国人口分界线,A是     ,B是    。(填城市名)
(2)以“A-B”线为界,东南部人口    ,西北部人口    ,由此可见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3)造成以上人口分布特点的原因有哪些?
(4)以上人口分布特点对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各有什么影响?
【答案】(1)黑河;腾冲
(2)稠密;稀疏;东密西疏
(3)我国东南部地区地势平坦,气候宜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且历史文化悠久,吸引众多人口在此居住。
(4)东南部地区人口密度太大,容易引发住房紧张、交通拥挤、淡水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而西北部地区则会因为人口过少而出现劳动力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分布的情况及其影响。图是我国人口分布图,图中“A——B”线是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河—腾冲线。改线移动人口密集,以西人口稀疏。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密西疏 。造成这样人口分布的原因我国东南部地区地势平坦,气候宜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且历史文化悠久,吸引众多人口在此居住。带来的影响东南部地区人口密度太大,容易引发住房紧张、交通拥挤、淡水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而西北部地区则会因为人口过少而出现劳动力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
【点评】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的情况及其影响。
20.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是    族的舞蹈,该民族主要分布在    自治区,该自治区位于我国    (东西)部。
(2)乙图为    族的体育活动,该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的     、    、    (填简称)三省。
(3)丙图所示是    族的    运动,该民族主要聚居在    自治区。
【答案】(1)维吾尔;新疆维吾尔;西
(2)朝鲜;黑;吉;辽
(3)蒙古;摔跤;内蒙古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相关内容。甲图所示是维吾尔族的舞蹈,该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自治区位于我国西部。乙图为朝鲜族的体育活动,该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的 黑、吉、辽(填简称)三省。丙图所示是蒙古族的摔跤运动,该民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故答案依次是维吾尔、新疆维吾尔、西部、朝鲜、黑、吉、辽、蒙古、摔跤、内蒙古。
【点评】知道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相关内容。
1 / 1人文地理(下册)1.3人口与民族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七下·杭州期末)地理分界线是认识区域地理的重要方式。完成问题。
(1)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是(  )
A. B.
C. D.
(2)下列对我国人口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众多,且分布不均匀
B.我国人口分布西多东少
C.汉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
D.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
2.(2020七下·吴兴期末)关于下图中四大地理区域民族风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地区婚嫁时“过三桥”
②乙地区端午节“赛龙舟”
③丙地区迎宾客“献哈达”
④丁地区有“国际大巴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0七下·天台期末)下列不属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是(  )
A.分布不均匀 B.黑河—腾冲以东人口稠密
C.人口世界最多 D.黑河—腾冲以西人口稀疏
4.(2020七下·三门期末)关于我国民族的分布表述错误的是(  )
A.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B.56个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泛
C.各民族在分布上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D.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
5.(2020七下·义乌期末)下列四大地形区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6.(2020七下·义乌期末)下面哪一项体现了哈尼人的民俗风情(  )
A.那达慕大会 B.雪顿节
C.“梯田是小伙子的脸” D.“过三桥”
7.读“某发展中国家2000—2055年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题。
(1)下列关于该国2000—2018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0—14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提高
B.15—64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50%
C.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明显下降
D.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10%
(2)未来30年,该国可能面临劳动人口就业压力大和老龄化两大社会难题,合理的应对策略是(  )
①实行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出生率 ②增加工作岗位,接纳国际移民就业
③加强社会保障,改善老年人医疗条件 ④重视学校教育,提高劳动人口科技素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阅读漫画《全面二孩》,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说明人口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B.说明人口老龄化问题将会彻底解决
C.说明我国不再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了
D.说明计划生育已不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9.下列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00万的是(  )
A.布依族 B.满族 C.朝鲜族 D.哈萨克族
10.(2020七下·温州开学考)下列少数民族与其主要分布地区的连线正确的是(  )
A.壮族——广东 B.维吾尔族——内蒙古
C.藏族——新疆 D.回族——宁夏
11.读下面的中国行政区划图,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339724852人。下图中E、F、G、H四省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
A.H省 B.G省 C.F省 D.E省
12.读“2002年我国西部省区面积和人口数量图”,图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四川 B.重庆 C.陕西 D.云南
13.2010年,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是47人/平方千米,中国的人口密度是(  )。
A.124人 B.135人 C.143人 D.154人
14.我国传统节日与民俗活动对应的是(  )
A.清明节——踏青扫墓 B.端午节——闹花灯
C.中秋节——赛龙舟 D.元宵节——团圆赏月
15.下列各少数民族中,人口在400万以上的一组是(  )
A.土家族、回族 B.回族、布依族
C.高山族、壮族 D.藏族、朝鲜族
16.我国汉族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为(  )
A.90% B.93% C.91.5% D.91%
17.假如湛江市2019年出生人口5.2万人,出生率为10‰,死亡率为5‰,则湛江市2019年的人口总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约是(  )
A.347万人 15‰. B.520万人 -5‰
C.520万人 5‰ D.52万人 5‰
二、材料分析题
18.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四幅图各表示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
甲     ,乙     ,丙     ,丁     。
(2)我国共设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甲图的人们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     图所示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草原景观的描述。
19.观察“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线是我国人口分界线,A是     ,B是    。(填城市名)
(2)以“A-B”线为界,东南部人口    ,西北部人口    ,由此可见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3)造成以上人口分布特点的原因有哪些?
(4)以上人口分布特点对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各有什么影响?
20.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是    族的舞蹈,该民族主要分布在    自治区,该自治区位于我国    (东西)部。
(2)乙图为    族的体育活动,该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的     、    、    (填简称)三省。
(3)丙图所示是    族的    运动,该民族主要聚居在    自治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D
(2)A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以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腾冲一线为界。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是D。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众多,且分布不均匀;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汉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我国不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2.【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地区是我国的北方地区,婚嫁时没有走三桥的说法;乙地区是我国的南方地区,端午节有赛龙舟的说法;丙地区是我国西藏地区,藏族人民迎宾客“献哈达”;丁地区是我国的西北地区,主要是新疆维吾尔族,主要有“国际大巴扎”;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中国古代以各种各样的礼教对妇女进行身心的束缚,但在元宵节这天,均暂时解脱对妇女的种种限制和束缚,允许其离开闺房外出参与娱乐活动。就这样在元宵节妇女结伴来到郊外或村外走三座桥,来回路线也重复,据说可治病强身,抖去晦气,祈免灾咎等,所以叫“走百病”或“走三桥”。
3.【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大体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人口稠密,黑河—腾冲一线以西地区人口稀疏。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不是人口分布特点,不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4.【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泛。在55个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主要集中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他说法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了全国人口的92%,而其余55个民族人数很少,所以统称为少数民族,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遍布全国,而壮族是人数最多的,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5.【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给出的是四个地形区中,只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人口生存,人口分布较多,人口稠密,其他地区人口分布较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稀疏。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人口的分布主要受到了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是人类的早期,人类往往选择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居住,主要从地形,气候,资源,土壤等方面分析即可。
6.【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们的盛会,雪顿节是藏族人们的,过三桥是长江南部地区的。“梯田是小伙子的脸”是云南哈尼族人的俗语。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流行于长江南部地区,是老百姓避灾祈子求福的祈禳活动。2011年被列入第四批吴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走三桥,吴地旧俗,妇女于元宵或正月十六夜相率出游,历三桥而止,以祛疾病,谓之“走三桥”。
7.【答案】(1)B
(2)D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读图能力。读图可知,0-14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在降低,15-64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50%,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先下降后上升;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没有超过10%。
故答案为:B。
(2)本题考查的是人口老龄化问题。 读图可得,该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未来30年,该国可能面临劳动人口就业压力大和老龄化两大社会难题,合理的应对策略是加强社会保障,改善老年人医疗条件,重视学校教育,提高劳动人口科技素养。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理解,对图文资料的判读。
8.【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题干漫画说明了说明人口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A符合题意,正确。BCD观点错误,应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9.【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为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00万的有:壮族、满族、苗族、回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藏族、维吾尔族。
故答案为:B。
【点评】根据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00万的有:壮族、满族、苗族、回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藏族、维吾尔族,进行分析解答。
10.【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11.【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图中E是新疆、F是四川、G是河南、H是浙江。四省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河南省,人口超1个亿,其次是四川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12.【答案】B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 人口密度是指每平方千米内居民的数目,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可以算出人口密度最大的是重庆。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上.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
13.【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总人口为13.7亿,我国的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根据人口密度的公式,人口密度=
总人口
总面积
=
1370000000
9600000
≈142人/平方千米;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人口密度是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通常使用的计量单位有两种:人/平方公里;人/公顷。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状况的重要指标。
14.【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传统节日里,清明节主要是踏青扫墓;端午节主要是赛龙舟;中秋节团圆赏月;元宵节主要是闹花灯;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
15.【答案】A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超400万的民族有汉族、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共十个民族。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 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16.【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的92%,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17.【答案】C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湛江市2019年的人口总数=52000÷10‰=52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0‰-5‰=5‰。故答案为:C
【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的总人口之比。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当全年出生人数超过死亡人数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全年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时,则为负值。因此,人口自然增长水平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最高的大洲是非洲。
18.【答案】(1)维吾尔族;傣族;朝鲜族;蒙古族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丁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民族风情的相关知识。以上四幅图各表示的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分别是维吾尔族;傣族;朝鲜族;蒙古族。我国共设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甲图的人们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丁图所示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发展的是畜牧业,“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丁图所示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草原景观的描述。
【点评】知道民族风情的相关知识。
19.【答案】(1)黑河;腾冲
(2)稠密;稀疏;东密西疏
(3)我国东南部地区地势平坦,气候宜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且历史文化悠久,吸引众多人口在此居住。
(4)东南部地区人口密度太大,容易引发住房紧张、交通拥挤、淡水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而西北部地区则会因为人口过少而出现劳动力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
【知识点】我国的人口特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分布的情况及其影响。图是我国人口分布图,图中“A——B”线是我国人口分界线,是黑河—腾冲线。改线移动人口密集,以西人口稀疏。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密西疏 。造成这样人口分布的原因我国东南部地区地势平坦,气候宜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且历史文化悠久,吸引众多人口在此居住。带来的影响东南部地区人口密度太大,容易引发住房紧张、交通拥挤、淡水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而西北部地区则会因为人口过少而出现劳动力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
【点评】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的情况及其影响。
20.【答案】(1)维吾尔;新疆维吾尔;西
(2)朝鲜;黑;吉;辽
(3)蒙古;摔跤;内蒙古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相关内容。甲图所示是维吾尔族的舞蹈,该民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自治区位于我国西部。乙图为朝鲜族的体育活动,该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的 黑、吉、辽(填简称)三省。丙图所示是蒙古族的摔跤运动,该民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故答案依次是维吾尔、新疆维吾尔、西部、朝鲜、黑、吉、辽、蒙古、摔跤、内蒙古。
【点评】知道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相关内容。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