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以礼待人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以礼待人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以礼待人
课题
以礼待人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政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文明有礼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和对社会和谐的价值。
2.能力目标:能够在具体情境中表达,展现文明有礼。
3.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社会中各类礼节和礼仪,知道礼貌待人的方法。
重点
文明有礼的作用。
难点
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一个年轻人要去千佛山,可他不认识去千佛山的路。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年轻人喊道:“喂,老头儿,这里离千佛山有多远?”老人脱口而出:“五拐杖!”年轻人疑惑,怎么不论里?老人回答:“论礼你该叫我大爷”
思考:这幅漫画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即可。
教师:以礼待人是人际交往最起码的要求。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以礼待人。
漫画导入,激发兴趣
讲授新课
一、待人礼为先
1.识“礼”
2.阅读教材P37运用你的经验,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回答;
六位同学分别饰演小岩、小岩的爸爸、妈妈、客人两位、旁白一位。主演:小岩。(注意小岩的语言、动作、神情)
其他同学边欣赏边找出小岩哪些地方做得不合适。
小岩做得不合适的地方:
1.坐在沙发上把脚放在茶几上
2.朋友跟小岩打招呼,小岩只是答应了一句,眼睛没有离开手机
3.菜刚上齐小岩就拿起筷子夹菜吃
4.被妈妈制止后鼓着嘴,很生气
(观后感)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心里会有何想法?
如果我是一起就餐的客人,我会觉得小岩缺乏道德修养和交际能力,而且觉得他根本不尊重我;我会找个借口早点离开。
教师:文明有礼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所以,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观看视频,思考:
1.两名男子为什么打架?
2.他们的冲突带来了什么影响?
3.你觉得他们的冲突可不可以避免?
教师:文明礼貌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所以,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欣赏视频,思考问题:
国门仪仗队的训练为何如此高标准?
答案提示:文明有礼体现了国家形象。
教师过渡:《荀子》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那么我们应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呢?
二、做文明有礼人
情境探究:遇到以下情境,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1.同学站在过道上,自己无法过去
2.进老师办公室
3.不小心踩了同学的脚
4.老师颁奖给你
5.妈妈烧好了菜喊大家吃饭
通过刚才的情境体验,启示我们该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答案提示: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出示一组图片,思考: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游客在境外有哪些不文明行为?
这些游客的行为启示我们,该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答案提示: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播放视频。思考:除了国家加强管理之外,要减少此类不文明行为的发生,还有赖于谁?
教师:我们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同时,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刻了解到文明有礼对个人的重要性
通过直观的观察看出文明有礼对社会的重要性
理解文明有礼对国家的重要性
通过具体情境再现,学生进行道德选择,学会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礼,知道了礼的表现,懂得了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明白了做文明有礼的人就应从语言、举止、仪表等方面努力,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并与身边的人一起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升华主题
作业布置
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