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溶液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溶解性分类方法;2、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3、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掌握溶解度的影响因素;4、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学习要点1、重点:(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有关信息。2、难点:(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有关信息。基础梳理一、溶解度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这种物质的溶解性。[实验探究1-3]1、探究溶质种类、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温度加入10mL水并振荡加入10mL酒精并振荡氯化钠室温??碘室温比较氯化钠、碘在10mL水中的溶解情况,可以发现:同一温度下,。比较氯化钠(碘)在10mL水中和100mL酒精溶解情况,可以发现:同一温度下,。2、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溶剂温度?????????????现象3g硝酸钾5mL水3g硝酸钾5mL水比较3g硝酸钾于室温、加热情况下在5mL水中的溶解现象,可以发现: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有关。【小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①溶质的性质②溶剂的性质③温度(一)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定义: 。?四要素:条件:一定。 标准:克溶剂。 状态:状态。 单位:。(二)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压强 ,气体溶解度 ;压强 ,气体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温度 ,气体溶解度 ;温度 ,气体溶解度 。?二、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查阅课本P15,填空:2、溶解度曲线结合图表数据绘制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讨论](1)你所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何特点?① ;?② ;?③ ;……?(2)从你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图上找出KNO3和NaCl在25℃、85℃时的溶解度,填表:25℃85℃KNO3的溶解度/gNaCl的溶解度/g(3)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①列表法,如教材表91;②坐标法,如溶解度曲线。试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优点缺点列表法坐标法(4)从图912中,比较出55℃时KCl、KNO3的溶解度大小。55℃时,KCl的溶解度为 ;55℃时,KNO3的溶解度为 。?55℃时,KCl的溶解度 (填“<”“=”或“>”)KNO3的溶解度。?(5)溶解度曲线的意义:3、结晶(1)结晶就是 的过程。?(2)结晶的方法主要有 。?课后练习1.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7.4g,它表示()A.20℃时,100g氯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氯酸钾7.4gB.20℃时,氯酸钾在水中溶解7.4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C.100g水溶解7.4g氯酸钾达到饱和状态D.20℃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7.4g氯酸钾2.20℃时将3g某物质溶于2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该物质属于()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难溶物质3.夏天时候,打开存放在室温下汽水瓶冒出大量气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溶解度()A.随压强增大而减小B.随压强减小而增大C.随压强减小而减小D.受温度影响大,与压强无关4.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C.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D.要使A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5.图甲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乙烧杯中盛有t℃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100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升高温度,该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C.在t℃时,恒温蒸发烧杯中的水分有晶体析出D.在t℃时,该溶液中A物质的质量是a克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相等C.欲提纯含有少量甲的乙物质,应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D.时,用60g甲的饱和溶液加水可以配制成200g5%的甲溶液参考答案基础梳理一、[实验探究1-3]温度加入10mL水并振荡加入10mL酒精并振荡氯化钠室温氯化钠易溶解在水中氯化钠难溶于酒精??碘室温碘难溶于水中碘易溶于酒精不同的物质相同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溶剂温度?????????????现象3g硝酸钾5mL水室温硝酸钾没有全部溶解3g硝酸钾5mL水加热硝酸钾全部溶解温度(一)1.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温度100饱和克(二)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升高 减小 降低 增大二、1.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2.(1)①KNO3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升高而呈明显上升趋势 ②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③在0~23℃范围内,NaCl的溶解度>KNO3的溶解度;在23℃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在超过23℃时,KNO3的溶解度>NaCl的溶解度(2)25℃85℃KNO3的溶解度/g39186NaCl的溶解度/g36.138.8(3)优点缺点列表法读取数据直观、快捷未列出的数据不能确定坐标法能读取任意条件的数据,能直观地观察到数据的变化情况数据读取较繁琐(4)43g 100g <(5)①通过曲线可判定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③反映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绝大多数物质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1)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2)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课后练习1.答案:D解析:在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7.4g,说明在20℃时,7.4g氯酸钾溶解到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A项,20℃时,107.4g氯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氯酸钾7.4g;B项,20℃时,氯酸钾在100g水中溶解7.4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C项,缺少温度限制;D项,20℃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7.4g氯酸钾。2.答案:B解析:计算知20℃时100g水中能溶解该物质1.5g,即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5g,属于可溶物质。3.答案:C4.答案:C5.答案:D解析:A、据图看出,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B、升高温度,该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可以继续溶解该物质,该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正确;C、在t℃时,恒温蒸发烧杯中的水分有晶体析出,正确;D、在t℃时,100g水中含有A物质的质量是ag,100g溶液中含有A物质的质量不是ag,错误;故选D.6.答案:D解析: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时,甲的曲线在乙的曲线下方,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错误;B、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相等,错误;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要提纯乙物质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错误;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时,甲的溶解度是20g,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33.3%,所以时,用60g甲的饱和溶液加水可以配制成200g5%的甲溶液,正确。故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