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说明:(一)本试卷共五部分18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所有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纸上。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1、背诵默写(6分,每处1分)
(1)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
(3)师者, 。(韩愈《师说》)
(4)生乎吾后, ,吾从而师之。 (韩愈《师说》)
(5)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6)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共15分)
花隐道人传
[清]张潮
道人姓高氏,名昽,字公旦。其先晋人也,商于扬,家焉。至道人,贫矣,徙商而读。顾读异书,不喜沾沾行墨①,能以己意断古今事。见世窃儒冠目瞆瞆然者,弃去羞与伍。慕朱家、郭解②为人,尚侠轻财,急人困。然砥行,慎交游。里中少年有不逞者③,始畏道人知,既事蹶张,则又求道人。道人予其自新,亦时援手,故扬人倾心。四方贤豪来者,闻道人名,多结欢焉。 
甲申,知乱将作,移家避南徐。时阃帅④鳞集江上,争罗致道人幕下。道人知事不可为,蠖伏自污,卒得以全。乙酉,扬中兵祸惨,民鸟兽散。道人独先众入城访亲知,吊死扶伤,阴行善多。  
然道人是时感念深矣。自以遭时变乱,年壮志摧,流离困折,无复风尘驰骤之思。乃筑室黄子湖中,弃其鲜肥素习,衣大布衣,箨冠草履,曳杖篱落间。挽渔父牧儿与饮,饮辄醉,放歌湖滨,湖水为沸扬,似鸣不平者。  
未几,岁大涝,居沉于水。道人曰:“未闻巢父买山而隐,独支遁⑤见讥耶?古之大隐,有隐市者,吾何为不然?”爰走扬城东南隅,卜地宅之,躬荷锸⑥拨瓦砾,结庐数楹。一几一榻,张琴列古书画。携一妻二子婆娑偃息其中,陶陶然乐也。  
(节选《虞初新志》卷五,有删节)
[注]①行墨:文字或诗文。②朱家、郭解:古代著名侠士。③逞者:捣乱闹事的人。④阃帅:地方上的军事统帅。⑤支遁:东晋高僧、佛学家、文学家。传说他曾派人购买仰山小岭,欲为幽栖之处。⑥锸: 铁锹,掘土的工具。⑦值:通“植”,种植。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至道人,贫矣,徙商而读 徙:改变
B.吊死扶伤 吊:慰问
C.弃其鲜肥素习,衣大布衣 衣:穿
D.爰走扬城东南隅,卜地宅之 卜:选择
3.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花隐道人“崇尚侠义”的一组是(3分)
①道人予其自新,亦时援手
②知乱将作,移家避南徐
③吊死扶伤,阴行善多
④挽渔父牧儿与饮
⑤携一妻二子婆娑偃息其中,陶陶然乐也
⑥道人洞开其门,门如市,堂如肆
A. 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⑥ D. ③⑤⑥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花隐道人没有继承祖业做生意而去读书,且只读奇异书籍,能凭自己的见解判断古今事。
B.花隐道人不屑功名,仰慕朱家、郭解的为人,注重品行,崇尚侠义,很受扬州人的喜欢。
C.花隐道人经过战乱后,感慨万端,万念俱灰,意志消沉,决定遁世隐居过悠然的生活。
D. 花隐道人热衷种菊,用心种植灌溉,品种丰富,盛开时异常美丽,许多人慕名前来观赏。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四方贤豪来者,闻道人名,多结欢焉。(3分)
(2)古之大隐,有隐市者,吾何为不然?(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共6分)
6.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3分)
(2)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分)( )
A. 由于楼梯被虫子蛀坏了,拿侬下楼时差一点摔了一跤,考虑到欧也妮在走楼梯时也几乎崴了脚,葛朗台终于决定第二天请人来修理。(《欧也妮 葛朗台》)
B. 拿侬因为长相难看,到处没人要,就到索漠来找活干。当时,葛朗台正准备成家立业,以他箍桶匠的资质,立即估量出从这样一个女人身上能榨取多少油水,于是,他留下了拿侬,像家奴那样使唤。(《欧也妮 葛朗台》)
C. 葛朗台把他从侄儿那里三钱不值两文买来的金饰充当欧也妮的一百法郎月费,欧也妮看到查理的东西非常高兴,葛朗台因为能够利用女儿的感情占便宜,觉得很高兴。(《欧也妮·葛朗台》)
D. 聂赫留道夫第一次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向她问起他们的孩子,她开始很惊奇,但又不愿触动创伤,只简单对答几句,把他当作可利用的男人,向他要十卢布烟酒钱以麻醉自己。(《复活》)
E. 聂赫留朵夫先到库兹明斯科庄园把土地按低价,租给农民。农民高兴地接受了,并对聂赫留朵夫表示感谢。聂赫留朵夫虽然损失了将近一半的收入,心理也感到很满意。(《复活》)
8.简答题 :任选一题作答 (5分)
(1)欧也妮从父亲口中得知要把查理送到印度去以后,做了哪些事?结果怎样?请简述这一情节。(《欧也妮 葛朗台》)
(2)“在那个夜晚以前,她本来抱着希望,以为他会来一趟……然而从那天夜晚起,一切都变了,未来的婴儿也变成纯粹是累赘了。”请简述这个夜晚发生的事。(《复活》)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 阳货》)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 述而》)
(孟子)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一人横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孟子 梁惠王下》)
(1)选段中含有一个成语是 ,用来比喻 (2分)
(2)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孟子主张施行“仁政”“王道”,但他们都不反对“勇”,请结合上面的选段谈谈孔子孟子关于“勇”的主张。(4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生活的诗意
①这不仅是一个诗人的问题,也是一个读者的问题,即在一个价值混乱、物欲横流的时代,有什么诗意可言?我想,在此疑问中所包涵的潜台词是,诗意是优美的。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能正将合人们对于诗意的认识:语言流畅,意味隽永,有淡淡的哀愁……中国读者的阅读能力也就到这个水平,他们向诗歌要求自我原惊、自我撒娇、正面的道德价值、小布尔乔亚情调。
②为了反对这样一种浅薄、庸俗的时代趣味,中国的青年诗人们努力拓展诗歌的写作题材,强化写作力度。但或许是由于阅读的原因,或许是由于创造力不足,或许是由于思维的群体惯性,时至今日,中国的诗歌形成了一种新的陈词滥调:要么描述石头、马车、麦子、小河;要么描述城堡、宫殿、海浪、玫瑰;贫血的人在大谈刀锋和血;对上帝一无所知的人在呼唤上帝。他们说他们已经“抵达”——抵达了哪儿?他们反复引用里尔克的“挺住意味着一切”——他们为什么要挺住?乡村、自然、往昔、异国、宗教,确有诗意,但那是别人的诗意。
③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在文学写作中扮演着陌生的角色,但当代中国诗人退到远方和过去,并非真能从远方和过去发现诗意,而是发现了那些描述远方和过去的词汇。那些词汇由于被其他诗人反复使用过,因而呈现出一定色泽,其自身就包含着文化和美学的积淀;它们被那些懒惰的、缺乏创造力的家伙们顺手拈来,用进自己的诗歌,而这样的诗歌既不提示生活,也不回应历史,因而完全丧失了活力。我并不是说只有今天的诗人们才如此省力地写下他们的作品,释皎然在评价大历年间诗人们的作品时就曾指出:“大历中词人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等以为己有,吾知诗道初丧,正在于此”。
⑤诗歌的诗意来自我们对于世界、生活的看法,来自我们对于诗意的发现。诗人发现事物诗意的一刹那,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人与世界相遇的一刹那,而在相遇的一刹那,心灵感应降临的一刹那,人和世界都会有所改变,生活因此变得迷人,有光彩,神秘,不可思议。陈子昂发现了“赤丸杀公使,白刃报私仇”(《感遇·其三十四》)的诗意,阿波里奈尔发现了一个走在雾中的罗圈腿农夫的诗意(《秋天》)。许多人漠视生活中的诗意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切入生活,触及事物。对他们来说,生活不是此时此刻的存在,而是远方、亿万年时光。他们以为只有物理时空能够给他们距离和词汇,实际上,他们完全不了解他们的心灵。他们应该对着镜子入神地自我观望三分钟,他们会发现镜子里的人他们从未见过。他们误解了诗歌写作,误解了马拉美所说“语言之花”的意思。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是第二位的,一个诗人必须首先让他的诗歌语言触及那真实的花朵,然后再把它处理成语言之花。诗歌中的真实事物是第一位的。事实上,任何事物都充满了诗意,无论它们是美的还是丑的,善的还是恶的,明亮的还是昏暗的,只要你发现,只要你抓住,任何事物一经你说出,都会诗意盎然。
(选自《关于诗学中的九个问题》)
10.从全文看,下列对“诗意”的理解,不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 )
A.诗意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更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
B. 诗意是优美的,语言流畅,意味隽永,有淡淡的哀愁。
C. “远方”和“过去”的确有诗意,但那是别人的生活,是别人的诗意。
D. 诗意使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生活因此变得迷人,有光彩,神秘,不可思议。
11.怎样才能发现生活中的诗意,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发现生活中的诗意,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心灵。
B.只要有勇气切入生活,触及事物,产生心灵感应,你就会发现原来诗意就在眼前。
C. 当代诗人在寻求诗意时表现出一种浅薄和庸俗的趣味,他们漠视了生活的真实。
D. 无论禅味或是幻想,无论美丑或是善恶,任何事物都会诗意盎然。
1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中国读者读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已经没有诗意。
B.作者批评了当今中国的青年诗人在诗歌写作方面的错误倾向。
C.中国诗歌形成了一种新的陈词滥调,只是发现了那些描述远方和过去的词汇。
D.诗歌创作中真实事物是第一位的,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是第二位的。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梅苑
①当我第一次穿过这条僻静的小径时,我就非常喜欢它了。我爱上它的寂静,爱上那一大片绿绿的田野,和那一望无际的天空。
②以后,每一个早晨与傍晚,我都要走过这条僻静的小径。每次我踯躅在途中时,总觉得这是我一天中最欢愉写意的一段时光。因为我可以抛开一切凡俗的琐事,可以洒落满腔郁闷,把思想放纵成一匹野马,让它悠意驰骋,跃过绿绿的田野,跃过人与人组合的世界,跃进蓝蓝的天空,溶入纯净思想的领域里。
③人生不如意的事太多了,真的,太多了!有时多得使人无法用微笑去接受,但也无法拒绝。不如意,仿佛是生命中最自然的韵律,正如郁闷,是组合一个“真”的生命的音符。但是,过多的郁闷,总会使人感到生命的乏味,茫然自问:活着究竟为了些什么?为了些什么?为了抖落这些茫然的情绪,有时必须把思想的羽翼放纵,让它随意翱翔在苍茫的太空,让多幻的白云,提示我生命的短暂。让我把一切郁闷幻化成飘忽的白云,飘远、飘散。
④已忘了哪一个日子,这条僻静的小径突然砌起了一堵墙,一堵厚厚的、红红的、高高的、坚固的墙。隔开了那一片绿绿的田野,截断了自然与我的吻合。我无法再将思想放纵成一匹野马,因为它无法跃过那堵墙----那堵高高的、厚厚的、红红的、坚固的墙。
⑤每天,我得在墙的阴影下走过,仿佛走在一条狭窄的暗道。看不见耀眼的朝阳,看不到绿绿的田野和那一望无际的天空。这条小径也失去了昔日的僻静,因为有些人喜欢这堵墙,这堵阴阴暗暗而能躲避阳光的墙。所以,这小径变成一条普通的小路。为了进免阻碍交通,我再不能挪着极慢的步子踯躅,只像过往的行人一样匆匆来去。于是,这一段原属于欢愉的旅程,顿时失落了昔日的神怡。
⑦在这里,你就可以看到善恶相距的微少,少得无法用真理去衡量。何况,真理也不是绝对的,都随着人类的思想而转移。正如从不同的角度去评判墙的善恶。有时,你以为最美好不过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认为完美。你最欣赏的人物,可能在别人眼中充满瑕痴。因为美丑、善恶、得失,还没有一定的标准界线,多少要掺入一些主观。所以,我们无须要求别人符合自己,也无须勉强自己去适应别人,这都是非常不智的。为什么不保持自己的独特?然而,人类就这样奇怪,总喜欢要求别人来符合自己,也喜欢委委屈屈地去适应别人,这是一种多傻的行为。像杀人吧,算是一种最罪大恶极的举动,但在战场上,杀人却是一种英雄的表现。又如眼前这堵高高的墙,有人喜欢墙下的阴暗,而我却怪它挡住了那充满生命力的阳光。
⑧墙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是人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有人的地方,必定有墙。幸而墙是一种有形体的实物,我们随时建筑,又可以随时拆毁。因此,墙只能发挥它的功用,而不能肆意地贻害。然而,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无形体的墙,使我们束手无策,因为它建筑在人类的心里。这些墙,又比一切有形体的场更厚、更高,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截开了无数个原该吻合的心灵。他们把墙作为一种庇护物,为了一份莫名其妙的安全感,常常在心中建起了一堵不必要的墙,又不愿意在墙上开一个窗,窥视一下外面的世界,只在墙内猜测墙外的变动,在墙内估计别人的用心。这样,人与人之间怎会不发生误解、仇视、纷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怎不拉得更长、更远?
⑨墙原是人类不可缺的东西,但建筑在人类心里的墙,却是一堵绝对多余的障碍物。正如我认为在这僻静的小径里,无须建起这一堵高高的琦。
(选自《梅苑作品选》)
13.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这是一篇侧重写意的散文,以“墙”为审美对象,立意巧妙,发人深思。
B.随着小径上突然砌起了一堵“墙”,作者发出了叹惜,这是从正面传导了对无“墙”世界的呼唤。
C.从情感上看,作者更喜欢“无形”的墙,对既庇护人类,又纵容罪恶的“有形”的墙深恶痛绝。
D.文章中对“有形体”的“墙”的利弊说,在全文中属于过渡,接下去对“无形体”的“墙”的评述,才是全篇的重心。
E.文中第⑥段中“这原是一种微妙的意觉”中的“这”指代的是“一段原属于欢愉的旅程,顿时失落了昔日的神怡”,此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4. 文章第④自然段有两处给“墙”用了相同的四个修饰语,但语序不同,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4分)
15. 文章所写的“墙”有两种,是哪两种?对这两种墙,作者分别抱什么态度?试加以概括说明。(6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自然之友”梁从诫
尽管人们在提起梁从诫时,总是习惯性地加上“梁启超之孙”、“梁思成和林徽因之子”的头衔,但他的种种行为却显得颇为“寒酸”。他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印在用过的废纸上,事先剪成一小叠,做成“名片”。每次外出吃饭,即便是赶赴香槟酒晚宴,他都随身携带一个大布袋,里面装着勺子、筷子。他拒绝纸巾,只使用一方发黄的白手帕。
梁从诫明白,环保主义者光做到“身体力行”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能力、有策略去影响他人。然而,十几年中,人们常常看见梁从诫单薄而无奈的身影,在一个工业发展狂飙突进的国度中显得格格不入。他像一个孤独的老人,“可他依然坚持着,淡然而从容”。
一名“自然之友”的工作人员记得,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梁从诫经常在国家机关、大学和社会机构进行演讲。有一次,全场只有5名观众。他却笑着说:“如果我能在你们5个人的心中种下5颗绿色的种子,我就很欣慰了。”
1999年,他应邀到上海参加全球500强财富论坛。面对台下的经济巨头,这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毫不客气地说:“你们所津津乐道的‘世界工厂’实际上只是‘世界厨房’。用我们的原料做好饭菜,端上国际大餐桌,给我们剩下一堆鸡毛蒜皮烂骨头,还有烟熏火燎的污染!”
2001年,在北京城市河道治理对话会上,他因为河床干涸的缘由,与一位北京市领导争执得面红耳赤。他当面斥责:“你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以至于这位官员气得拂袖而去。
然而与外界给予的高度评价相比,梁从诫内心一直有着深深的挫败感。“我们祖孙三代都是失败者。”他私下不止一次跟友人感叹。
有感于败多胜少,每走一步都困难重重,梁从诫曾把环保比作“一场难以打赢的战争”。但尽管如此,他还是屡败屡战。他说:“不能因为赢不了就不打,就像你知道人总是要死的,不能因为这个就不好好活了。”
唯一让他欣慰的是,“自然之友”开始受到足够的重视。一次,在全国人大有关环境立法的会议上,作为唯一一家被邀请的NGO(非政府组织),邀请信的抬头写的是“自然之友”,而不是“梁从诫”。
有人评价,很大程度上,梁从诫是利用他的家族名望促进了“自然之友”的发展、壮大。然而,与他共事多年的同事都知道,其实,梁从诫十分抗拒贴上“名门之后”的标签。每有学校请他演讲,打出“梁启超之孙,梁思成、林徽因之子”的横幅,立即都会被他拿下。他跟人解释:“我都70多岁了,每次一介绍,我还是别人的儿子,甚至孙子,我不喜欢。”
“我们祖孙三代如果说有共同点的话,那就是社会责任感。”一次专访中,梁从诫认真地说,“梁家三代生于斯、长于斯,这块土地养育了我们,我们只能为这个社会、为这块土地、为这个民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回报。”
(摘自2010年11月3日《中国青年报》,作者周凯莉)
13.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梁从诫身体力行做环保,他的种种颇为“寒酸”的生活细节与他“名门之后”的身份很不相称。
B.面对全场只有5名观众的窘境,梁从诫没有气馁,依然坚持演讲,努力在人们心中播下绿色的种子。
C.温文尔雅的梁从诫骨子里有一股倔脾气,这使他成为不受欢迎的人,四处碰壁,有着深深的挫败感。
D.梁从诫十分抗拒“名门之后”的标签,他不愿意自己到老了还不被世人看重,还活在祖父、父母的影子里。
E.文章重在表现梁从诫在环保事业方面所做的努力,丰富的事例和精彩的话语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14.文中说全国人人会议的邀请信上抬头写的是“自然之友”,而不是“梁从诫”,这意味着什么?(4分)
15.这篇人物通讯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
四、语言运用(13分)
16.下面一段文字中的画线的语句中有三句在语序、语意等方面有不当之处 ,请指出并加以改正,使修改后的文字衔接自然,语意连贯,逻辑严密。(3分)
北京奥运会“八金王”、14枚奥运金牌得主菲尔普斯被抓拍到吸食大麻的照片,①立刻让偶像走下神坛,②菲尔普斯发表道歉声明并承认了吸毒事实。③23岁的菲尔普斯尽管在游泳池中取得了成功,④但却做了一件让大家都感到惭愧的事,这辜负了人们对他的期望。为此,他感到抱歉,⑤并保证此类事件不会再次发生。
第(  )句错,改为: 
第(  )句错,改为: 
第(  )句错,改为: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一些负面事件,都能引发公众强烈的情绪波动,引发“舆论围观”。公众开始必然力挺围观,确以为“围观可以改变现状”。当看守所的“非正常死亡”变得跟交通事故一样平常,当拆迁自焚变得和矿难一样频繁,当突发事件的死难者抽象为冷冰冰的数字,当无良商家为牟利在食品上的所作所为,早已成为“审毒疲劳”,曾几何时,这些负面事件涉及的社会公义、道德已很难触发公共痛感。到后来,民众发现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并没有因为你的“围观”而改善。
(1)“公共痛感”指的是什么?请概括。(3分)
(2)请你就“舆论围观”现象发表你的看法。(7分)
五、写作(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由于长期奋战球场,姚明左脚伤病严重, 2010年11月左脚踝再度发生应力性骨裂,不得已暂时离开球场。但他在术后很快就进行了体能恢复训练。
  在对记者谈此时自己的心境时,姚明用一句老话来描述:“既来之,则安之。”当记者问到是否想过“这就是结束了”的时候,他说:“永远没有‘结束’,就算结束了,也是个崭新的开始。”
要求: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芗城中学10-11下学期高二年语文科期末考参考答案
一、1.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无以至千里
(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5)无边落木萧萧下
(6)沧海月明珠有泪
5.(6分)
(1)(3分)天下贤人豪杰来这里,听说道人声名,大多喜欢与他结交。
(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结欢”、“焉” 译对各1分)  
(2)(3分)古代称得上大隐的人,有隐居在闹市的,我为什么不这样呢?
(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隐市”、“ 然”译对各1分)
【参考译文】
花隐道人传
些爱捣乱闹事的少年,起初害怕道人知道,等到出了事情难以勉力支撑,却向道人求助。道人给予他们自新的机会,也不时施以援手,所以受到扬州人的喜爱。天下贤人豪杰来到这里,听说道人声名,大多喜欢与他结交。  
甲申年,知道战乱将发生,(他)就把全家迁移到南徐避乱。当时地方上军事统帅像鱼鳞一样密集在长江上,都争着招致道人到自己幕下。道人知道这种事情不可以做,就像蠖一样藏伏并弄脏自己的(声名),最终得以保全。乙酉年,扬州城中战祸惨烈,百姓像鸟兽般逃散。道人先于众人独自进城探访亲人故旧,祭奠死者扶救伤者,暗中做了很多善事。  
不久,发生了大水灾,居住的房子被水淹没。道人说:“从没有听说过巢父买山隐居,难道要像支遁那样被人讥笑吗?古代称得上大隐的人,就有隐居在闹市的,我为什么不这样呢?”于是到扬州城的东南角落,选地建宅,亲自挖土挑土挑瓦砾,建造几间房子。(安放)一张桌几一张床,摆放古琴排列古书画。携带一个妻子二个儿子闲散自得地在这里休养,乐陶陶的样子很满足。  
住宅的旁边建起围墙,围地几亩,种植五百棵菊。有一位仆人留着长须光着脚,擅长种树的技术,道人带领他种植灌溉。从结蕾到烂熳开花,它们的排列像屏风,散开像星星,层层叠叠像锦缎;它们的颜色像玉,像金,像红霞,像白雪;它们的味如刚开封的酒;它们的香味如檐卜。道人打开房门,门庭若市,厅堂如市场。来往的人如织,观看的人拥挤如堵。(人们)看不见主人,只看见房子扁额写着“花隐”,人们都称呼他为花隐道人,像忘了他以前叫做高公旦。 
6、(1) “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画了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3分)
(2)运用的艺术手法有: 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对比(或"对照"、"呼应")。(1分)
蕴含的人生哲理: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止。(或"人生道路总不会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就能达到青山绿树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意思对即可)(2分)
二、7. A E(A. .“葛朗台终于决定第二天请人来修理”有误,葛朗台决定自己修理。E. 农民仍然认为价格过高,并不满意;聂赫留朵夫也觉得有些羞愧。)
8.(1) 要点:①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欧也妮脸色苍白地扑到母亲怀里想挽救查理,②母亲却要她服从父亲的意旨。③欧也妮出于对查理的同情,冒着破坏家规的危险,为查理准备一桌丰盛的午餐。④葛朗台回来看到此情景后非常生气。⑤众人惊慌失措。⑥欧也妮望着父亲严厉的目光,十分伤心。
(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语言表达1分。由于版本不同,外国文学部分人物译名可酌情放宽。)
(2)有一次,两位姑姑打电报要涅赫留朵夫顺道去看她们,而他却不肯前往,卡秋莎冒着风雨深夜赶到火车站去见他。(2分)卡秋莎把脸贴到窗玻璃上敲打窗子,但涅赫柳多夫没有听到,关上了车窗。火车开动了,卡秋莎紧跟不舍。(2分)见面无望后卡秋莎想卧轨自杀,但肚里的孩子使她打消了这个念头。 (l分)
【参考译文】
(1)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2)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3)孟子答道:“大王请不要喜欢小勇。有一种人,只是手按着剑、瞪着眼说:‘他哪敢抵挡我!’这是平常之人的小勇,只能对付一个人罢了。大王请把它扩大开去!
三、10.B (这是人们认为的诗意)
11.D (在作者看来任何事物都充满了诗意,但需要你去“发现”、去“抓住”、去“说出”。)
12.A (作者在文中要强调的是诗歌的诗意来自我们对于世界、生活的看法,但并没有否定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诗意。)
四、
(甲)
15. (1)文章所写的“墙”有两种,一种是有形的墙、一种是无形的墙。(2)对有形的墙,在作者看来,它既是“自然的破坏者”,又是“时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它既“庇护人类”,又“纵容罪恶”。(3)对无形的“墙”,作者表示了深恶痛绝的态度,认为它是“绝对多余的障碍物”,因为它隔绝了心灵,导致人与人之间的误解、仇视和纷争,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长拉远。(每点各2分,共6分)
(乙)
13.C D(C项“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有误,从上文的“在许多场合”和下文的“外界给的高度评价”可知。D项“他不愿意自己到老了还不被世人看重”有误,联系该段内容可口,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家族名望来促进“自然之友”的发展。)
14.答案要点:①说明“自然之友”发展壮大并开始受到重视:②表明“自然之友”的邀请并不是因为创办者梁从诫的“名门之后”身份。(每点2分)
15.答案要点:①我国当前环境保护的现状说明了“自然之友”的存在价值,本文对推行环保有促进作用。②梁从诫的淡泊名利、执着、正直、不畏权势和富有社会责任感等可贵品质对世人有着感召力。(应结合文本,每点3分)(只妥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7、(1)(7分)(1)公共痛感是指民众对社会负面现象的不满情绪(2分)。它包括对公义道德缺失的愤怒,对社会良知(同情心)、责任感缺失的担忧,对政府不作为(公权失职、失范)等的不满。(涉及其中一点加1分)
(2)参考一:舆论围观强化民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是畅通表达诉求和反馈意见的渠道;(2分)围观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引发关注,揭露丑闻,报道真相,保护弱者利益,守卫价值底线,激励社会进步;(2分)舆论围观让犯罪得到法律的严惩,让恶行得到舆论的谴责,让公众的围观成为正义得以实现的保证。体现公民的社会良知和激浊扬清的社会责任感。(2分)(语言表达1分)
参考二:舆论围观固然表明公众对负面现象的普遍关注,但这种围观会弥散不健康的怒气,不能清醒理性的评判事件的是非曲直;(2分)从舆论围观到舆论麻木冷漠,反映民众对现实的焦虑和无奈,对生命价值的漠视,对政府的不信任。(2分)除愤怒之外,没有冷静的反思和清醒的自省,无法调适好个人的心态,更无法调适好整个社会的心态。(2分)(语言表达1分)
五、18、作文 评分参见2010福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60分(12题、每题5分)
1、m(m+1)(m+2)﹒﹒﹒﹒(m+20)可表示为【 】
; ; ;
2、展开后的不同的项数为【 】
A)、9; B)、12; C)、18; D)、24
3、4本不同的书放入两个不同的大抽屉中,共有不同的放法为【 】
A)、6种; B)、8种; C)、16种; D)、20种;
4、0,1,2,3,4这五个数字可以组成无重复数字的四位数【 】
A)、个; B)、个; C)、个 D)、个
5、某班乒乓球队9名队员中有2名是校队选手,现在挑5名队员参赛,校队必须选,那么不同的选法共有【 】种。
A)126; B)84; C)35; D)21;
6、显示屏有一排7个小孔可显示0或1,若每次显示其中3个小孔且相邻的两孔不能同时显示,则该显示屏能显示信号的种数共有【 】
A)10; B)48; C)60; D)80
7、在的展开式中,如果第32项的系数与第72项的系数相等,则展开式的中间一项可用组合数表示为【 】
A); B); C); D)
8、在100张奖券中,有4 张中奖,从中任取两张,则两张都中奖的概率是【 】
A); B); C) ; D)9.在一对事件A、B中,若A是必然事件,B是不可能事件.那么A和B【 】
A)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 B)是对立事件,但不是互斥事件
C)是互斥事件,也是对立事件; D)不是对立事件,也不是互斥事件
10.设随机试验的结果只有A与,,令随机变量 则的方差为【 】
A)P B)2P(1-P) C)-P(1-P) D)P(1-P)
11.某单位有老年人28人,中年人54人,青年人81人,为了调查他们身体健康状况,需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6的样本,合适的方法是【 】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先从老年人中剔除一人,然后分层抽样
12、点A、B在极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为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二、填空题:16分(4题、每题4分)
13、展开式中,只有第6项的系数最大,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____
14、一份试卷有10道考题,分为A、B两组,每组5题,要求考生选做6题,但每组最多选4题,则每位考生有___________种选答方案。
15.甲、乙两篮球运动员在罚球线投球的命中率分别是0.7和0.6,每人投球3次,则两人都投进2球的概率是_______
16、已知随机变量X只取值0、1,且P(X=0)=a,P(X=1)=b,则ab的最大值__
三、解答题(含5小题74分。第17题14分,第18—21题每题各15分)
17:在20件产品中,有15件正品,5件次品.从中任取3件
⑴三件中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
⑵三件中至少有一件次品的概率
18、如图用n种不同颜色,给图中A、B、C、D、四块区域涂色,允许同一种颜色
涂不同区域,但相邻区域不能涂同一种颜色⑴n=3,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涂法?
⑵n=5,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涂法?
19、(12分)甲、乙、丙三人各进行一次射击,如果三人击中目标的概率都是0.6,求⑴三人都击中目标的概率;⑵其中恰有两人击中目标的概率;⑶至少有一人击中目标的概率。
20、已知直线L的参数方程{,(t为参数)
圆C的极坐标方程是
试判断直线L与圆C的位置关系。
21、.某城市从南郊某地乘公共汽车前往北区火车站有两条路线可走,第一条路线穿过
市区,路线较短,但交通拥挤,所需时间(单位为分)服从正态分布;第二条
路线沿环城公路走,路程较长,但交通阻塞少,所需时间服从正态分布.
(1)若只有70分钟可用,问应走哪条路线?
(2)若只有65分钟可用,又应走哪条路线
高二下(理科)数学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D C B C D D C C D D B
二、 13、210 14、200 15、0.19; 16、0.25
17:解: 记从20件产品中任取3件,其中恰有1件次品为事件A1,其中恰有2件次品为事件A2,3件全是次品为事件A3.这样,事件A1,A2,A3的概率
⑴三件中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为:
18、解: 按地图A、B、C、D四个区域的顺序依次分四步完成,,每步涂一个区域。则:
(1) 第一步, m1 = 3 种; 第二步, m2 = 2 种
第三步, m3 = 1 种; 第四步, m4 = 1 种,
所以根据乘法原理, 得到不同的涂色方案种数共有 N = 3 × 2 ×1×1 = 6 (种)。
19、解:记“甲射击一次击中目标”为事件A,“乙射击一次击中目标”为事件B,“丙射击一次击中目标”为事件C, 根据题意,事件  A,B,C, ,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可以由概率乘法公式得
20、解:将直线L的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为: 2x—y+1=0
将圆C的极坐标方程化成普通方程为:
圆心为:C(1,1),半径为:,
求得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
所以,直线L与 圆C 相交。
对Y:。区间为(52, 68〕要尽量保证用时在(30,70〕: (52, 68〕才能保证有95﹪以上的概率准时到达
⑴ 时间只有70分钟可用,应该走第二条路线
⑵时间只有65分钟可用,两种方案都能能保证有95﹪以上的概率准时到达,
但是走市区平均用时比路线二少了10分钟,应该走第一条路线。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2分)
下图为以北半球为例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④气候类型的显著特征是 ( )
A.全年温和湿润
B.冬季温暖多雨,夏季高温干燥
C.一年干湿两季分明
D.终年炎热干燥
2.⑤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
A.西风带控制下
B.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下
C.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
D.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下
.图1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胶
4.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 )
A.汽车制造 B.精钢锻造
C.软件开发 D.家具制造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 土壤、水源 B. 光热、降水 C. 风向、地势 D. 地形、河流
6.甲国有世界上的大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
① 欧亚大陆桥西端 ② 扼北海航线要冲
③ 位于莱茵河入海口 ④ 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7--9题
7、关于图中山脉D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D.太平洋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相撞形成
8、关于图中C处的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经度地带性分布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属于垂直地带性分布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布 D.温带荒漠带,属于非地带性分布
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A处气候资料的是( )
读下面“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回答10--13题
10.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原因是( )
A.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较近
B.各大河流注人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
C.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D.日本工业原燃料和工业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
11.日本许多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到美国投资建厂,是因为美国( )
A.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B.经济发达,汽车市场广阔
C.生产成本低,规模效益大 D.汽车生产技术落后于日本
12.近年来,日本在中国的海外投资比重不断上升,中国的区域优势表现在( )
A.劳动力与土地成本较低,潜在市场广阔
B.石油资源丰富,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能源
C.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地域组合优良
D.正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利时机
13.日本的大城市多为港口城市,这说明( )
A.城市的繁荣依赖于交通运输的发展
B.沿海地区更适宜人们的居住与生活
C.港湾水深的沿岸地势平坦开阔,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D.港口的建设为城市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从而扩大城市规模
某跨国纸业集团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建成了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读图7回答14-15题。
14 对图中地区的地理特点描述可信的是( )
A. 气候干燥少雨 B.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覆盖率高
C. 太阳高度角小,距海洋近,多阴雨天气
D. 旅游资源丰富,附近查亚峰海拔5000多米,终年积雪
15. 该集团进行生产基地选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 资源丰富 B. 低廉劳动力成本
C. 热带雨林气候条件 D. 当地市场需求大
在2008年樱花盛开的季节,胡锦涛主席一行圆满完成了对日本的“暖春之旅”。此行进一步推进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
16.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 )
A.日本海 B.渤海 C.黄海 D.东海
17.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
A.本州、九州、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
下图是2004~2006年世界各种谷物的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各种谷物产量变化表明世界( )
A.谷物总产量下降  B.农业劳动力减少 C.谷物需求量减少   D.谷物单产下降
19.埃及是世界十大粮食进口国之一,保证该国粮食供需平衡的最佳措施是( )
A.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国际合作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人口素质
C.鼓励劳务输出,减少粮食消费   D.控制人口增长,调整饮结构
20.下图是世界地图的一段纬线,A点以西、D点以东是海洋,B和C之间为某一海域,AB、CD为陆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C之间的海域是莫桑比克海峡
B.实际观测表明D海岸降水明显多于C海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洋流
C.A沿海盐度高于D沿海
D.D沿岸为热带雨林气候
读30°N线附近四个地区简图 ,回答21~22题。
21.①、②、③、④四城市气候特征相似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22.关于图中四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该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 B.②附近海域有著名渔场
C.③为该国重要的金融中心 D.④所在地区有飓风灾害
23.图4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处气温为15℃,是因为地势低,无湖泊分布
B.此图表示的时间可能是7月
C.仅从气候因素考虑,M、N两地中适宜在N地建海滨浴场的理由是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D.N处沿海鱼类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最可能的是寒暖流交汇处
读图2回答24--25题。
24.煤炭资源丰富,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形成了著名工业区,现在仍然是世界工业大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国现为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B.②国曾实行“绿色革命”,现在是第二软件大国
C.③国是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
D.④国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现在工矿业成为主导产业
二、综合题:(50分)
26.(14分)下图中V、I、S、T、A五个国家被称之为“展望五国”,他们分别是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继“金砖四国”之后,VISTA有望成为新兴市场队伍中的明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T国位于S国的 方向。(2分)
(2)图甲代表的气候类型是 , V、I、S、T、A五国中的(填字母)国家分布有该气候类型(4分)
(3)I国有“天然地质灾害的超市”之称,原因是什么?(4分)
(4)S、A两国均有大面积荒漠景观,比较说明其荒漠景观成因的差异。(4分)
(36分)加拿大的面积为99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309万(2007年)。读图1-11和图1-12,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加拿大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成因。(4分)
(2)加拿大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规律是以 为基础的。(4分)
(3)加拿大地形深受冰川作用影响,冰川作用在加拿大的具体表现有哪些?(6分)
(4)草原地区是加拿大重要的农业区,拥有全国3/4以上的耕地,90%以上的麦类。该草原地区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描述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6分)
(5)说明加拿大铁路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成因。(8分)
(6)水产品是加拿大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请分析其成因。(8分)
芗城中学10—11下学期高二年地理科期末答案
二,综合题:
26. (14分)
(1)东北(2分)
(2)地中海气候(2分)S 、T(2分)
27(36分)
(1)纬度高(2分),气候寒冷(2分)
(5)东西向延伸(2分);集中分布在南部地区(2分)南部地区气候相对温暖(2分);人口集中,城市密集,经济发达(2分)
(6)(纽芬兰岛附近)寒暖流交汇,河流径流汇入;位于大陆架地区,阳光充足;位于温带地区,气候的季节变化显著,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6分);人口稀少,消费量少(2分)
C
A
B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第I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第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题,60分)
1、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C 1s22s22p2 B、O2- 1s22s22p6
C、Cr 1s22s22p63s23p63d44s2 D、Al 3+ 1s22s22p6
2、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孤对电子的是
A、H2O B、CH4 C、SiH4 D、NH4+
3、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A、 Na+: 1s22s22p6 B、 F :1s22s22p5
C、 O2--: 1s22s22p4 D、Ar: 1s22s22p63s23p6
4、σ键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或一个原子的p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则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
A、H2 B、HCl C、Cl2 D、F2
5、下列物质的变化规律,与化学键的键能无关的是
A、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C、金刚石的硬度、熔点、沸点都高于晶体硅
D、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6、纳米材料的表面微粒数占微粒总数的比例极大,这是它有许多特殊性质的原因,假设某纳米颗粒分子中粒子分布类似于硼镁化合物,其结构如图所示,则这种纳米颗粒的分子式为
A、MgB B、Mg3B6
C、Mg5B12 D、Mg14B6
( 镁原子○位于顶点和上下两个面心,硼原子●位于内部 )
7、根据下表所列键能数据,下列分子中最不稳定的分子是
化学键 H-H H-CI H-Br CI-CI Br-Br
键能( KJ·mol-1) 436 431 299 247 193
A、HCI B、HBr C、H2 D、Br2
8、x、y为两元素的原子,x的阴离子与y的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由此可知
A、 x的原子半径大于y的原子半径
B、 x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 的第一电离能
C、 x的金属性大于y的金属性
D、 x的电负性大于y的电负性
9、构造原理揭示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实质是各能级能量高低顺序.若以E表示某能级的能量,下列能量大小顺序中正确的是
A、E(3s)>E(3p)>E(3d) B、 E(3s)>E(2s)>E(1s)
C、E(4f)>E(4s)>E(3d) D、 E(5s)>E(4s)>E(4f)
10、下列微粒中,最外层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
A、O B、P C、Mn D 、Fe3+
11、下列事实中能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A、液态氯化氢不导电 B、氯化氢极易溶于水
C、氯化氢不易分解 D、氯化氢溶液可以电离
12、第3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中,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A、金刚砂 B、金刚石
C、单晶硅 D、二氧化碳
13、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B、水结冰成体积膨胀,密度减少
C、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升高
D、HF、HCI、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14、当下列物质以晶体形式存在时,其所属晶体类型和所含化学键类型分别相同的是
A、氯化钠、氯化氢 B、二氧化碳、二氧化硅
C、四氯化碳、四氯化硅 D、单质铁、单质碘
15、已知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晶体,其晶胞如图所示,则下面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ZXY3 B、ZX2Y6 C、ZX4Y8 D、ZX8Y12
16、由下列三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中既有离子晶体,又有分子晶体的是
A、H、O、C    B、Na、S、O   
  C、H、N、O     D、H、S、O
17. 下列能跟氢原子形成最强极性键的原子是( )
A、F B、Cl C、Br D、I
18、下列各组微粒,半径大小比较中错误的是
A、K >Na >Li B、Na+>Mg2+>Al3+
C、Mg2+>Na+>F-- D、Cl-->F-->F
19、下列各组指定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
A、2s22p2 和2s22p4 B、3s23p4 和2s22p4
C、3s2和2s22p5 D、3s1和3s23p5
20、已知某+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9,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族是
A、IIA B、IIB C、VIII D、IB
第 Ⅱ 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21、(10分)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如图:
(答题时,X、Y、Z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x元素的单质分子式是_______,单质是_______晶体。
(2)自然界中存在一种仅含钙与Y两种元素的天然矿物,其电子式为_______,属于_______晶体。
(3)Z的氢化物和Y的氢化物沸点高低顺序是: ,理由:

(4)X、Y、Z三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
22.(10分)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B<C<D<E。其中A、B、C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化合物DC的晶体为离子晶体,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C2为非极性分子。B、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E的原子序数为24,ECl3能与B、C的氢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三个氯离子位于外界。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X
Y
Z
(2)B的氢化物的分子空间构型是 。其中心原子采取 杂化。
(3)写出化合物AC2的电子式 ;一种由B、C组成的化合物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其化学式为 。
(4)ECl3与B、C的氢化物形成配位数为六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
23(8分)、氮化硅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它的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普遍采用高纯硅与纯氮在1300℃反应获得氮化硅。
(1)根据性质,推测氮化硅属于________晶体。
(2)根据性质,推测氮化硅陶瓷的用途是_________(填序号)。
A.制汽轮机叶片    B.制有色玻璃
C.制永久性模具    D.制造柴油机
(3)根据化合价规律,推测氮化硅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4)氮化硅陶瓷抗腐蚀性强,除氢氟酸外,它不与其他无机酸反应。试写出该陶瓷被氢氟酸腐蚀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2分)
.氯化铍是用于制有机铍化合物和金属铍的重要原料。
(1)BeCl2分子中组成元素Be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其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B元素(填“>”或“<” 或“=”), 原因是 。
(2)已知BeCl2加热易升华,液态BeCl2不导电,BeCl2晶体类型为 ; BeCl2中Be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
(3)Kraus用阴离子树脂交换法提取一种组成元素为氯和铍的阴离子,该阴离子内铍原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则该离子内存在的微粒间的作用力是 ,阴离子的结构式为 。
芗城中学10~11下学期高二年化学科期末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题,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A A B D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B C D C A C D D
第 Ⅱ 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3)HF﹥H2S (2分) HF分子之间除了存在分子间作用力,还存在氢键。(2分)
(4) F (1分)
(4) [Cr(NH3)4(H2O)2]Cl3 (2分)
23.(8分)
(1)原子晶体(1分) (2)A、C、D (3分) (3) (2分)
(4)(2分)
(3)共价键和配位键 (2分) ;  (2分)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有关细胞内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骨骼肌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
B.水参与许多生化反应过程
C.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中都可以生成水
D.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比值下降
2.细胞分化是
A.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 B.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mRNA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细胞内遗传物质定向改变的过程
3. 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蓝藻没有细胞器,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B.细菌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原核生物中既有生产者,也有分解者 D.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4.下列措施中,主要目的在于促进细胞呼吸的是
A.种子晒干后保存 B.水稻的合理密植
C.水果的低温保鲜 D.作物的中耕松土
5.以下结构或部位中不能产生ATP是
A.线粒体的基质 B.线粒体的内膜
C.叶绿体的基质 D.叶绿体类襄体薄膜
6.右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
B.四种色素中,绿叶含的乙(叶绿素a)最多
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7.检测发现,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液吸收O2与放出CO2的体积比为3∶4,其原因是
A.有1/4的葡萄糖以有氧呼吸的方式分解
B.有2/3的葡萄糖以有氧呼吸的方式分解
C.有1/2的葡萄糖以无氧呼吸的方式分解
D.有2/3的葡萄糖以无氧呼吸的方式分解
8.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的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染色体片段
B.细胞内的基因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控制生物的性状
D.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蕴藏着遗传信息
9.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 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A.1:3,1:2:1和3:1 B.3:1,4:1和1:3
C.1:2:1,4:1和3:1 D.3:1,3:1和1:4
10.在调查某种遗传病的过程中,发现某家庭成员的患病情况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I—1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 B.II—4不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
C.Ⅲ—l患该病的概率为0 D.Ⅲ—3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
11.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A.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
B.四倍体水稻的单倍体体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
C.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般相同
D.人类的一个染色体组含24条染色体
12.水稻抗病(T)对易染病(t)、高杆(D)对矮秆(d)完全显性。以杂合子(TtDd)种子为原始材料,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纯合子(TTDD)的方法是
A.种植→自交→选双显性个体→纯合子
B.种植→花药离体培养→生长素处理→纯合子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纯合子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
13.下图①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肝脏里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结合图②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①所示分裂时期处于图②中的BC段
B.此细胞产生AB精子的概率是0
C.图①细胞中含有两个四分体
D.图②中C→D的原因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
14.以下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共同进化就是指不同物种在相互影响中进化
B.突变和重组都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种群和物种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在标志
15.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16.成年大鼠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升高时,最可能出现
A.血糖浓度升高 B.肝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
C.糖原分解加速 D.非糖物质加速转化为葡萄糖
17.下列关于体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唾液、尿液等也属于体液
B.细胞内液的含量多于细胞外液
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之间要进行物质交换
18.脊髓灰质炎疫苗进入人体后,将
A.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体 B.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
C.侵入宿主细胞并增殖 D.与脊髓灰质炎病毒特异性结合
19.取相同长度、去除尖端的小麦胚芽鞘切段,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并培养一段时间后,逐一测量其长度,实验进行两次,结果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浓度大于10mg/L,会抑制胚芽鞘的伸长
B.浓度大于0.00lmg/L,都能促进胚芽鞘伸长
C.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最适浓度在0.1~ 10mg/L之间
D.浓度为0.1mg/L时,两个实验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该数据应舍弃
20.右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B.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C.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动
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1.下列关于热带雨林和西伯利亚泰梅尔半岛冰原的比较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与泰梅尔半岛冰原的群落物种组成明显不同
B.泰梅尔半岛冰原冰土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比广东南岭低
C.热带雨林和泰梅尔半岛冰原的群落与各自的气候环境相适应,不再发生演替.
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比泰梅尔半岛冰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
22.下丘脑细胞不具有的作用是
A.形成渴觉,发出喝水的命令 B. 合成并分泌某些激素
C.合成并分泌某些递质 D. 感受某些刺激,形成冲动
2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产生物理信息的只有动物和植物 B.孔雀开屏和蜜蜂舞蹈属于行为信息
C.信息在调节种间关系中有重要作用 D.植物可以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24.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及原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使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
B.用动物膀胱细胞能成功完成质壁分离实验
C.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予以确定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操作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25.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B细胞缺陷小鼠能产生淋巴因子,并促进浆细胞生成
B.T细胞缺陷小鼠能产生抗体,清除病原体
C.正常小鼠能产生淋巴因子,加强免疫功能
D.正常小鼠能产生抗体,使二次免疫更快更强
二.非选择题(50分)
26.(8 分)回答问题:
(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胰岛细胞中_________(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
(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___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_____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_____________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27.(9分)下图㈠为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下图㈡为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定绿色植物对CO2的吸收速率并绘制成的相应曲线。请据图答题。
(1)图㈠中的物质A是_______ __,物质A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
(2)当光照强度处于图㈡D点之后,对应图㈠中的CO2的扩散途径有_______ __(以字母表示)。
(3)在图㈡中的A点与D点之间,限制CO2吸收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 ______,当光照强度D点以后,进一步增加绿色植物CO2吸收速率的方法有____ __________
(4)某同学以绿色植物叶片为材料,探究环境条件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请帮助他提出一个探究的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实验需要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此时若环境中氧气浓度为零,请写出有关的反应式 。(2分)
28.(9分)下图甲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乙是在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用B、b)。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中①过程发生的时间是 ,主要场所是 。
(2)β链碱基组成 。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于 性遗传病。
(4)图乙中,Ⅱ6的基因型是 ,要保证Ⅱ9婚配后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 。
(5)若正常基因片段中的CTT突变成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是否可能发生变化 ,原因是: 。
29. (8 分)西葫芦果实的形状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_B_型西葫芦结扁盘形果实;A_bb或aaB_型西葫芦结圆球形果实;aabb型西葫芦结长圆形果实。现让两株圆球形西葫芦杂交,得F1植株(数量足够多)。请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 若F1植株中共结有圆球形和长圆形两种西葫芦,则亲本西葫芦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控制西葫芦果实形状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实验方案::
①选取结___________形西葫芦与结__________形西葫芦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l植株。
② F1植株自交,获得F2植株。观察记录F2中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结果:F2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0.(8分,每空1分)下图是人体部分组织示意图,a、b、c、d代表人体不同激素,请据图回答([ ] 内填相应字母):
(1)当人体爱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A传到B,而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 ______ _。
(2)如果人体内激素d分泌过多时,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___和垂体分泌的______________就会减少,这是一种__________机制。
(3)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 ]__________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在激素调节过程中,它和[b]肾上腺素(具有升血糖的作用)的关系是 。
31.(8分)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 。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 ,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 。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 。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低、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
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 个。
(6)除题中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10-11下学期芗城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考试答案卷
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C D C B C A A A B C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B A B C B C A A A C
二.非选择题(50分)
⑵b、c、 h
28. (每空1分,共9分)(1)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细胞核
(2)GUA
(3)常 隐
29.( 每空2分,共8分)
(1) Aabb × Aabb 或 aaBb × aaBb
(2) 扁盘 长圆
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9:6:1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反馈调节(或负反馈调节)
(3)C 胰高血糖素 糖原的分解 一些非糖物质的转化 协同作用
31. (每空1分,共8分)
竞争
c a一、单项选择题:50分(每题2分,共25题)
1.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2.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这种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3.“试管婴儿之父”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在2010年被授予诺贝尔奖,这距第一名试管婴儿出生至今已有32年的时间了,全世界迄今也已成功降生大约400万名试管婴儿。在时隔这么久之后才为其颁奖,这说明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真理需要实践检验
4.“巧妇能为无米之炊”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两种观点的最根本区别是
A.是否承认人有能动作用 B.是否承认人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的制约
C.是否承认做事情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D.人的意识能否反映客观事物
5.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于2010年10月9日上午对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实施了第三次近月制动,卫星进入环月轨道。这表明我国已具备对距地球38万公里卫星进行精确测控的能力,标志着我国航天测控水平有了新的突破。这主要说明
A.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B.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C.意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6.京剧脸谱是京剧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在表演中,演员们把脸上涂上不同颜
色的油彩,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和品质,如红脸表示赤胆忠心等,这说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创造性思维来源于人的主观想象 ③京剧脸谱是对人们性格和品质的真实反映 ④京剧脸谱是源于客观存在的艺术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波士顿经验曲线又称之为经验学习曲线,当个体或组织在一项任
务中累计越多的经验,他们就越有效率(如图11)。从哲学角度看
这是因为
A.真理总是有条件的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8.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个人“低碳生活”的倡导,“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的改变证明:气候变化已经不仅是环保主义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而且与地球人息息相关。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仅是一种美好的理想,而且是一种值得践行的新生活方式。这主要说明
①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②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③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④思维和存在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拼族”,就是几个消费意向相同的人聚在一起,共同进行消费。“拼车”的可以节约50%以上的车费,“拼饭”的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拼族”这一消费行为说明了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是不存在的
B.量变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构上的改变
C.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
D.事物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10.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从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给我们的启示是:
A.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B.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1.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寂寞可能部分是由于基因遗传,但如果你能够与其他人接触向外
扩展、参加团体并且避免独自隔绝,可能你就可以建立一个丰富的人际网络。这说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和多种多样的②人为事物的联系的形成离不开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活动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随意性,不是客观的④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有诗歌的时代是令人神往的时代,诗歌要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下列选项与
推动诗歌发展观点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B.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3.下列成语中不属于形而上学的有:
(1)滴水穿石 (2)物极必反 (3)刻舟求剑 (4)断章取义
(5)墨守成规 (6)浅尝辄止 (7)统筹兼顾 (8)固步自封
A.(1)(2)(7) B.(3)(4)(5)(6)(8)
C.(1)(2)(3)(7) D.(3)、(4)(5)(6)(7)
14.“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这话意在说明
A.个人和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B.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决定了人生价值的高低
C.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D.处理好个人与他人关系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标志
15.下边漫画的寓意主要是
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B.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C.辩证否定的实质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D.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16.一直以来“眼高手低”是不少高校毕业生的通病。近年来,沈阳市推行就业见习制度,组织高校毕业生参与就业见习,大大提高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这启示高校毕业生
①应努力转变就业观念 ②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 ③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④要自觉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7.恩格斯把历史上存在过的国家分为三种类型,“在古代是占有奴隶的公民的国家,在中世纪是封建贵族的国家,在我们的时代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恩格斯划分国家的依据是:
A.国家政权的时代特征 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C.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 D.国家政权的职能类型
18.我国的国家结构具有中国特色,体现这种特色是: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19.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国际组织,为数众多,类型不一。下列选项中均属于非政府国际组织的是
A.国际奥委会与国际红十字会 B.欧盟与世界卫生组织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世界银行 D.联合国与世界银行
20.下列关于代议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代议制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B.代议制充当的是公民与国家之间政治纽带
C.在现代,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代议制
D.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21.议会制与总统制的区别表现在
①国家元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不同 ②政府产生办法不同
③政府与议会的关系不同 ④所体现的国家性质不同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法国总统在政治舞台上发挥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①任免总理.组织政府 ②主持内阁会议 ③制定外交政策
④解散国民议会 ⑤拥有立法权 ⑥负责具体行政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3.法国的“左右共治”是其政体结构导致的一种特有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的:
A.由选民的不同派别决定的 B.由议会中的不同政党造成的
C.有总统和总理权力来源不同造成 D.总统有选民产生,总理有议会任命
24.英法两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分别建立了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政体,造成这种政体不同的原因从政治文化传统方面说是由于:
A.英国封建势力特别强大,迫使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法国封建势力弱小资产阶级革命彻底
B.英国政治文化传统比较保守;法国在大革命前就形成了比较激进的革命政治文化
C.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更加彻底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比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
25.每当美国大选年,两大政党为争夺总统宝座而展开的激烈角逐,两党竞选有被称为“象驴之战”。说明了美国是一个典型的两党制国家。这指的是:
A.美国只有两个政党,两党通过定期大选轮流执政
B.美国不止两个政党,各党通过国会选举轮流执政
C.美国不止两个政党,但是只有两个最大的政党通过国会选举轮流执政
D.美国不止两个政党,但是只有两个最大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二、非选择题:50分(第26题14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3分,第29题9分)
26.材料一 读“十二五’规划编制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十二五”规划编制流程图反映了辩证唯物论的哪些道理?(9分)
材料二“十一五”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不容置疑,但不可否认,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整体改善的同时,我国经济社会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我们的改革不能等、不能拖,需要加快。当下,我国改革正从经济领域扩展到全面改革,尤其要加快推进涉及就业、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城乡管理等社会改革,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加快推进全面改革的必要性。(5分)
27.材料一:一年轻人执着地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标,但许多人都不理解他,因为他一直拿不出令人信服的东西来证明自己。可是他却不以为然。人们惊诧于他那天真般的决定,他却说;“黎明前的黑暗,在充满信念的人眼中,与白昼何异!”
没有人知道他眼前的黑暗是否真的会变为白昼,但是,有一点却是人们无法否认的——他的眼中其实早已没有了黑暗。一个人,已经看到了“光明”,此时,再来讨论他眼前的黑暗,反而成为某种“无稽之谈”。
材料二:小张是一名高三学生。最近他感到很烦闷:上月的模拟试成绩退步了,自感压力很大,甚至对高考、人生前途感到迷茫;另外,在即将毕业各奔前程之前,小张很珍惜与女同学小李的友情,甚至想把它进一步发展为爱情,以给人生中的中学生阶段留下美好的回忆。
(1)用所学哲学知识,联系材料一,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谈如何对待挫折与失败。(6分)
(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结合材料二中小张的思想实际给予他正确的引导。(8分)
28.据星岛环球网报道:英国国会议员和政府官员被传媒揭发烂报公帐的丑闻令公众震怒,据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已经接触首相卡梅伦,对这宗丑闻表达关注。女王直言对滥报公帐事件感到失望,并担心这宗丑闻可能对国会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1)在英国,女王和首相到底是谁在具体管理着英国?(2分)首相和议会是怎样的关系?(5分)
(2)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实质是什么?(6分)
29.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全世界每一个负责任的国家,都应该拿出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奥巴马总统承诺2020年美国各州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但这一承诺仍受到国内许多因素制约。美国各州在温室气体减排上存在严重分岐:以加利福尼亚为代表的新兴高科技术产业州积极支持温室气体减排方案,一些经济发展严重依赖能源开采以及能源消费密集型的州对减排持坚决的反对态度;有些国会议员则宣称,该方案将严重影响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他们将极力阻止该方案在国会的通过。美国传统基金会在其研究报告里更是扬言,威胁美国国家利益的不是气候变化,而是气候政策。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相关知识分析制约奥巴马承诺的国内因素(9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芗城中学10-11下学期高二年政治学科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50分(每题2分,共25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B D B C A B D C A C D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B B C C A D C A C B D
二、非选择题:50分(第26题14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6分)
26、(1)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编制“十二五”规划做好前期调研和相关论证,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3分)
(2)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2分)我国深化全面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大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1分)
②我国推进的全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2分)
27、(1)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我们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终获得成功。(2分)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坚定理想信念。面对挫折与失败,我们要坚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信念。(2分)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走曲折之路,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生的逆境。(2分)
(2)①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因此,我们都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积极解决矛盾。小张要正视面临的各种矛盾,分析考试退步的原因,权衡中学阶段的爱情的得与失,然后作出正确的选择。(2分)
④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善于集中精力抓住主要矛盾,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小张应把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但也要处理好与小李的感情问题(2分)
28、(1)首相。(2分)首相与议会的关系:国王任命议会选举中多数党领袖为首相,首相由议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5分)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实质:王室、议会和内阁都是资产阶级和贵族的代表人物,他们实施的政策也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其政体形式本质上是维护资产阶级政权的组织形式。(6分)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A={1,3,5,7,9},B={0,3,6,9,12},则A∩B=( )
A. {3,5} B. {3,6} C. {3,7} D. {3,9}
2. 命题“若一个数是负数,则它的平方是正数”的否命题是( )
A. “若一个数是正数,则它的平方不是正数”
B. “若一个数是正数,则它的平方是负数”
C. “若一个数不是负数,则它的平方不是正数”
D. “若一个数不是负数,则它的平方是负数”
3、 已知命题:,则( )
A. B.
C. D.
4. 若命题p∧q为假,且 为假,则( )
A. p或q为假 B. q假
C. q真 D. p假
5.函数在区间 上的最大值是( )
A.1 B.9 C. 27 D.
6.下列函数中,在上是减函数的是( )
A. B. C. D.
7.已知,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方程的根所在的区间是( )
A. B. C. D.
9.函数的图像大致是( )
10.给出函数,则( )
A.10 B.12    C.8 D.14
11.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则( )
A. B. C. D .
12、对于函数①,②,
判断如下两个命题的真假:
命题甲: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命题乙:在区间上恰有两个零点,且。
能使命题甲、乙均为真的函数的序号是( )
A.①② B.② C.全不满足 D.①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若函数是奇函数,且,则 .
若命题“存在实数x,使”的否定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若>3,则函数=在(0,2)内恰有________个零点.
若对任意有唯一确定的与之对应,则称为关于x,y的二元函数,现定义满足下列性质的为关于实数x,y的广义“距离”:
(1)非负性:,当且仅当x=y时取等号;
(2)对称性:
(3)三角形不等式:对任意的实数z均成立。
给出三个二元函数:①②

则所有能够成为关于x,y的广义“距离”的序号为 。
三、解答题:17-21每题满分12分,22题满分14分.解答须写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演算步骤.
17.设命题:函数f(x)=x3-ax-1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命题:函数的值域是.如果命题为真命题,为假命题,求的取值范围.
集合A={x|x2-2x-3≤0,x∈R},B={x|x2-2mx+m2-4≤0,x∈R,m∈R}.
(1)若A∩B=[0,3],求实数m的值;
(2)若A ,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9、已知是上的奇函数,且当时,,
(1)当时,的解析式 ;
求函数的零点。
20. 2010年9月5日生效的一年期个人贷款利率为7.29%,小陈准备购一部汽车,购车一年后一次性付清车款,这时某商业银行推出一种一年期优惠贷款业务,年利率为,且(0.045,0.062),贷款量与利率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小陈申请这种一年期优惠贷款.(利息=贷款量乘以利率)
写出小陈采用优惠贷款方式贷款应支付的利息;
(2) 一年期优惠利率为多少时,两种贷款的利息差最大
21.已知关于x的二次函数f(x)=x2+(2t-1)x+1-2t.
(1)求证:对于任意t∈R,方程f(x)=1必有实数根;
(2)若<t<,求证:方程f(x)=0在区间(-1,0)及(0,)内各有一个实数根.
22.设函数(),其中.
(Ⅰ)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Ⅱ)当时,求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Ⅲ)当时,是否存在函数图像上两点以及函数图像上两点,使得以这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ABCD满足如下条件: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轴;。若存在,指出四边形ABCD的个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芗城中学10-11下学期高二年期末考试卷
数学(文科)试卷答案
选择题(每题5分)
解答题(12*5+14=74)
17、
...10分
综上所述:..........12分
(2) RB={x|xm+2}........8分
A RB,∴m-2>3或m+2<-1................10分
∴m>5或m<-3..................12分
19、(本小题12分)
解:(1)当时,
则 .....2分
∵ 是的奇函数 ∴.......4分
∴当时,
……………6分
(本小题12分)
(1)由题意,贷款量为(,应支付利息=
(2)小陈的两种贷款方式的利息差为
令=0,解得或

所以,时,利息差取得极大值,即一年期优惠利率为4.68%时,利息差最大.
(2)当<t<时,因为f(-1)=3-4t=4(-t)>0,
f(0)=1-2t=2(-t)<0,f()=+(2t-1)+1-2t=-t>0,.........9分
f(-1)f(0)<0 , f(0)f()<0.........11分
所以方程f(x)=0在区间(-1,0)及(0,)内各有一个实数根.....12分
22.(Ⅰ)当时,,得,且,.所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整理得......4分
(Ⅱ)解:,.
令,解得或. .....6分
由于,以下分两种情况讨论.
(1)若,当变化时,的正负如下表:
因此,函数在处取得极小值,且;
函数在处取得极大值,且.
若,当变化时,的正负如下表:
因此,函数在处取得极小值,且;
函数在处取得极大值,且........10分
令,得或
由表格知,为的极大值,为的极大值,而 ,故的图像与x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时,,令,,
由知为的极大值,为的极大值,而
,故的图像与x轴有三个交点,有三个零点。
由知,方程有四个不同的实根,从小到大依次记为,这四个根对应的四条线段中的每两条对应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共有6个,所以满足题意的平行四边形ABCD有6个。...........14分I.第一部分 听力测试(3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1 .What will Dorothy do on the weekend
A. Go out with her friend.
B .Work on her paper.
C . Make some plans.
2. What was the normal price of the T-shirt
A.$15. B.$30. C.$50.
3. What has the woman decided to do on Sunday afternoon
A .To attend a wedding. B. To visit an exhibition. C. To meet a friend.
4. When does the bank close on Saturday
A .At l:00 pm. B .At 3:00 pm. C .At 4:00 pm.
5.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In a store. B .In a classroom. C .At a hotel.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 5分,满分22 .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自。每段对话或独自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
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
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自
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o we know about Nora
A. She prefers a room of her own.
B .She likes to work with other girls.
C .She lives near the city center.
7 .What is good about the flat
A .It has a large sitting room.
B .It has good furniture.
C .It has a big kitchen.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ere has Barbara been
A .Milan. B .Florence. C .Rome.
9 What has Barbara got in her suitcase
A .Shoes. B .Stones. C .Books.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l2题。
l0. Who is making the telephone call
A .Thomas Brothers. B. Mike Landon. C .Jack Cooper.
11.What relation is the woman to Mr. Cooper
A .His wife. B. His boss. C .His secretary.
12 .What is the message about
A .A meeting. B. A visit to France. C. The date for a trip.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l6题。
13. Who could the man speaker most probably be
A. A person who saw the accident.
B. The driver of the lorry.
C. A police officer.
14. What was Mrs. Franks doing when the accident took place
A. Walking along Churchill Avenue.
B. Getting ready to cross the road.
C. Standing outside a bank.
15. When did the accident happen
A. At about 8:00 am. B. At about 9:00 am. C .At aboutl0:00 am.
16. How did the accident happen
A .A lorry hit a car. B .A car ran into a lorry. C. A bank clerk rushed into the street.
听第l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at is the talk mainly about
A. The history of the school.
B. The courses for the term.
C. The plan for the day
18. Where can the visitors learn about the subjects for new students
A .In the school hall.
B .In the science labs.
C. In the classrooms.
19. What can students do in the practical areas
A .Take science courses.
B. Enjoy excellent meals.
C. Attend workshops.
20. When are the visitors expected to ask questions
A. During the lunch hour.
B. After the welcome speech.
C. Before the tour of the labs.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单选填空(共15 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21. ---How did you find your visit to Qingdao, Joanna -----_______
A. Oh, wonderful indeed. B. I went there alone.
C. First by train and then by ship. D. A guide showed me the way.
22. We have various summer camps for your holidays, you can choose ____ based on your own interests.
A. either B. each C. it D. one
23. These two shirts are a similar style, although they ____ in that one has short sleeves and one has long.
A. differ B. change C. look D. sell
24. When we plan our vacation, mother often offers _____ suggestions.
A. careful B. practical C. available D. acceptable
25. What are you anxious about ________.
A. If we can succeed B. That we can succeed
C. Whether we can succeed D. Why can we succeed
26. . ----May I take this book out of the reading room
----No, you . You read it in here.
A. mightn’t B. won’t C. needn’t D. mustn’t
27. He has got used to _____ everything he needs.
A. be offered B. offer C. offering D. being offered
28. The teacher recommended that the students _____ the following books.
A. read B. reading C. to read D. must read
29. He was about to go out for a walk________ his teacher came to visit him.
A. while B. when C. which D. then
30. It is the second time _______ the poor area.
A. that he visited B. when he visited C. that he has visited D. when he has visited
31. Teenagers do not know much of the world yet; that is why they are easily _____.
A. taken up B. taken in C. taken on D. taken off
32.Mr. Wang is such a good teacher ______ we students all love.
A. that B. as C. which D. and
33. No one really knows exactly when the first settlers reached ______ we know as California.
A. in which B. what C. which D. where
34. Government controls on prices of water and power are ______ change.
A. in need of B. in terms of C. in honor of D. in place of
35. The days we have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____ soon.
A. coming B. will come C. came D. have come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给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It was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4, the day before Christmas, but I had to stay to tidy the office. The only thing that 36 my day was the beautifully decorated 37 in our waiting room and a 38 sent to me by a fellow I was dating—a dozen long-stemmed(长干的)red roses.
Suddenly, our receptionist came and said there was a lady outside that urgently needed to speak with me. As I stepped out, I noticed a young 39 woman with a baby in her arms standing there. 40 , she explained that her husband—a prisoner in a nearby prison—was my next patient. She told me she wasn’t 41 to visit her husband in prison and 42 he had never seen his son. So she 43 me to let her wait here ahead of time. I agreed. 44 , it was Christmas Eve.
A short time later, her husband arrived—with chains on his feet, cuffs on his hands, and two armed guards 45 him. The woman’s tired face 46 when her husband took a seat beside her. I watched them laugh, cry, and share their 47 . He seemed like a gentle and honest man.
At the end of the 48 , the man had to go back and I 49 him a Merry Christmas. He smiled and thanked me and said he felt saddened by the 50 that he hadn’t been able to get his wife 51 for Christmas. On hearing this, I was 52 with a wonderful idea.
I’ll never forget the 53 on both their faces as the prisoner gave his wife the beautiful, long-stemmed red roses. I’m not sure who 54 the most joy—the husband in giving, the wife in receiving, or myself in having the opportunity to share in this 55 moment.
36. A. enjoyed B. brightened C. relaxed D. presented
37. A. office B. Christmas Father C. Christmas tree D. furniture
38. A. gift B. regards C. message D. package
39. A. ordinary-looking B. good-looking C. tired-looking D. frightened-looking
40. A. Happily B. Quietly C. Excitedly D. Nervously
41. A. going B. determined C. expected D. allowed
42. A. why B. how C. that D. when
43. A. persuaded B. demanded C. begged D. pleased
44. A. After all B. In all C. All in all D. Above all
45. A. near B. around C. behind D. before
46. A. turned pale B. went red C. lit up D. turned away
47. A. child B. tears C. joy D. sorrows
48. A. meeting B. appointment C. discussion D. conversation
49. A. said B. showed C. wished D. hoped
50. A. words B. fact C. idea D. scene
51. A. something B. nothing C. anything D. everything
52. A. encouraged B. struck C. provided D. inspired
53. A. sadness B. happiness C. look D. smiles
54. A. experienced B. received C. gave D. accepted
55. A. unforgettable B. sad C. happy D. special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 ,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A man accused of failing to return more than 700 children’s books to five different libraries in the county was released from prison after a book publisher agreed to post his bond(保释金)of $1,000.The publisher said.“There’s a story here. This is a man who loves books. He just can’t let go of them.He hasn’t stolen a single book.So what’s the crime We think that Mr. Banish has story to tell.We plan to publish his story.”
He continued,“Books are people, too! They talk to you, they take care of you and they enrich you with wisdom,humor and love.A book is a guest in my home.How could I kick it out I repaired torn pages.I dusted them with a soft clean cloth. I turned their pages so they could breathe and get some flesh air.”
“Every week I reorganized them on their shelves so they could meet new friends, My books were HAPPY books. You could tell just by looking at them. Now they’re all back in the libraries, on the lower shelves, on the floors, at the mercy of all those runny-nosed kids I can hear them calling me. I need to rescue them. Excuse me. I have to go now.”
56. Why was the man put into prison
A. Because the book publisher persuaded the police to do so.
B. Because he stole 700 children’s books from the five different libraries.
C. Because he refused to return the books that he had borrowed.
D. Because he wanted to publish his story.
57. How did the man treat books
A. He treated them as real people.
B. He treated them as his own children.
C. He treated them as his furniture.
D. He treated them as his job.
58. From the passage we call learn that the man is_______.
A. a thief B. a writer C. crazy about books D. unfortunate
59. What might happen after the man was set free
A. He might stop borrowing books.
B. He might start a library of his own.
C. He might go on borrowing books from libraries.
D. He might return all his books.
60. What is mainly talked about in this passage
A. A funny thief who loves stealing books.
B. A person who refuses to return borrowed books and wants to look after them.
C. A person who is crazy about books so he keeps stealing them from the library.
D. A person who may have some mental problems.
B
Two Chinese farmers who became an overnight hit when their heart-rending version of a famous pop song appeared on the Internet took to the stage in front of thousands of fans in Shanghai last Saturday.
The two migrant workers became stars after singing the tearjerker(催人泪下的)song during an evening drinking session in a 6-square-meter rented room in a late August evening. A friend recorded the performance on a cell phone and posted it on the Internet.
“If someday I am dead, please bury me in the spring," they sing. Wang's penetrating(有穿透力的)chorus, delivered with his eyes closed, has moved thousands to tears.
Wang and Liu consider the song a true portrait of lower-class groups like themselves. "With no credit card, no girlfriend, or a home with hot water, but only a guitar, I am singing happily, on streets, under bridges or in wild country, though nobody pays attention to the music," they sing.
To support his wife and two sons, Wang came to Beijing in 2000 from the countryside and has worked as a boiler man, and street peddler, before becoming a medical warehouse keeper, with a monthly pay of around 1,500 yuan. Little is left after he pays 600 yuan for rent and buys food.
Liu came to Beijing in 2002. “I wanted to try my luck in the big city, " he said. He had worked as a guard, roadside peddler, and porter, but never had a stable job. Street performing was his main income, even after he married and became a father three years ago.
Wang and Liu are still uncertain where their fame will lead. Wang has started learning to use a computer. They even have a micro blog(微博)account to communicate with fans.
61. Wang Xu and Liu Gang first became nationally known after______.
A. they sang the song “In the Spring" with a star composer Wang Feng
B. the video of them singing “In the Spring" was posted on the Internet
C. they sang on streets and under bridges
D. they started their micro blog
62. People like Wang and Liu's version of “In the Spring” because ______ .
A. they sang the song better than other singers
B. they were introduced to the public by the song writer himself.
C. it was specially composed for them two
D. it is a heartfelt expression of the two singers as migrant workers
63.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
A. migrant workers' conditions will be improved soon
B. they will learn to write songs on computers
C. a song showing people's real life and feelings is more likely to be accepted
D. singers for migrant workers are more likely to become popular
64. The best possible title for the passage is______
A. Internet Farmer Stars Make Stage Appearance
B. “In the Spring”—A Touching Song
C. A Successful Internet Performance
D. No Pains, No Gains
C
The Original London Sightseeing Tour—Hop On Hop Off
“When a man is tired of London, he is tired of life, for there is in London all that life can afford.”—Dr Samuel Johnson (1709-1784)
The Original Tour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basic introduction to London. You are invited to experience all the magical sights and sounds of London in a comfortable and safe environment.
There is a full commentary (讲解) in English and a choice of six other languages on selected routes. Live English-speaking guides appear on the yellow route service. Your tour tickets are completely unlimited. Each route makes frequent stops—simply hop off where you want to and return to the same stop to continue your tour.
You can relax and enjoy the tour while your children are entertained and informed by the highly praised “Kids’ Club” commentary (讲解)and their free London activity packs. “Kids’ Club” is featured on the red route service.
Your ticket includes a free Thames River cruise (巡游). You can choose between a 24-hour river cruise hopper pass and a 50-minute circular tour (环程旅行) depending on the time you have.
65. Dr Samuel Johnson’s words are pu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advertisement to ______.
A. show the excellence of The Original London Tour
B. draw the readers’ attention
C. tell the readers about the bright side of London
D. prove the writer’s opinion
66. According to the text, The Original Tour is _______.
A. a tourist guides organization
B. a travel magazine
C a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D a bus tour company
6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replace the underlined phrase “hop off”
A. get off B. take off C. put off D. turn off
6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escriptions is correct about The Original Tour
A. There is commentary in 7 languages on all the routes offered.
B. Tourists with children had better choose the yellow route.
C. A ticket holder can choose a 24-hour or 50-minute cruise for free.
D. There are not English-speaking guides on all the routes
D
It is reported that conservation groups in North America have been arguing about the benefits and dangers of wolves. Some groups believe wolves should be killed. Other people believe wolves must be protected so that they will not disappear from the wilderness.
For Killing Wolves
A wolf naturally eats animals in the deer family . People in the wilderness also hunt deer for food. Many of the animals have been destroyed by the very cold winters recently and by changes in the wilderness plant life. When the deer can’t find enough food, they die.
If the wolves continue to kill large numbers of deer, their prey(猎物)will disappear some day. And the wolves will too. So we must change the cycle of life in the wilderness to balance the ecology. If we killed more wolves,we would save them and their prey from dying out.We’d also save some farm animals.
In another northern state,wolves attack cows and chickens for food. Farmers want the government to send biologists to study the problem. They believe it necessary to kill wolves in some areas and to protect them in places where there is a small wolf population.
Against Killing Wolves
If you had lived long ago, you would have heard many different stories about the dangerous wolf. According to most stories,hungry wolves often kill people for food. Even today, the stories of the“big bad wolf'"will not disappear.
But the fact is wolves are afraid of people and they seldom travel in areas where there is a human smell. When wolves eat other animals, they usually kill the very young, or the sick and injured. The strongest survive. No kind of animal would have survived through the centuries if the weak members had lived. That has always been a law of nature.
Although some people say it is good sense to kill wolves,we say it is nonsense! Researchers have found wolves and their prey living in balance, the wolves keep the deer population from becoming too large, and that keeps a balance in the wilderness plant life.
6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some people in North America favor killing wolves for all the following reasons EXCET that ________.
A. there are too many wolves
B. they kill large numbers of deer
C. they attack cows and chickens for food
D. they destroy the wilderness plant life
70. Some people are against killing wolves because ________.
A. wolves help to keep the ecological balance in the wilderness
B. there is too small a wolf population in the wilderness
C. there are too many deer in the wilderness
D. wolves are afraid of people and never attack people
71. According to those against killing wolves,when wolves eat other animals,________.
A. they never eat strong and healthy ones
B. they always go against the law of nature
C. they might help this kind of animals survive in nature
D. they disturb the ecological balance in the wilderness
72. The last sentence“And everyone knows what happens next”implies that in such cases ________.
A. farm animals will be in danger and have to be shipped away
B. wolves will kill people and people will in turn kill them
C. wolves will find enough food sources on farms
D. people will leave the areas where wolves can live
E
Recently I was asked, “Are we anywhere near the day when you can climb into a car on Long Island , program it to take you to your niece’s house in Chicago , hit enter, and after the first hundred yards , once you hit a main road , the car takes over automatically and you just sit back and enjoy the ride ”
It is a question I worry. But I had to answer truthfully, “Absolutely. We are without a doubt near that day.” Look, we’re already doing it with airplanes.
The necessary technology is already here. We have radar technology that can be tied to cruise (巡航)control and brakes , which automatically adjusts your speed based on following distance and preprogrammed settings . It’s still a little bit raw, but it does work great. The technology can allow cars and trucks to follow each other in very closely spaced roads.
GPS can also change speed with location. Let’s say you’re in a state with a 75-mph limit and you cross into a state with a 65-mph limit. GPS knows that and adjusts your speed accordingly.
It’s not out of the question to imagine that someday soon you’ll be able to start the car, make proper settings, then turn the front seats around and play cards and eat lunch as if you’re riding on a train. All in perfect comfort and safety, all the way to that niece’s place in Chicago.
If asked to estimate just how far time is, I’d say a working system is ten years out, practice maybe 20 years.
73. What’s the key technology to automatic car driving
A. The technology of airplanes.
B. The technology to be developed in the future.
C. The technology of radar and GPS.
D. The technology of satellites.
74. 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the change in car driving
A. It’s a terrible thing to come.
B. It’s a wonder to drive such a car.
C. It’s a pity to give up the skill of driving.
D. It is very likely to come true in the near future.
7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ay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Driving is dead
B. Cars in the future.
C. New technology will change cars
D. Comfortable car driving.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短文填词(共10 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短文,根据下列提示:1)汉语提示,2)首字母提示,3)语境提示,在每个空格内填入一个适当的英语单词,并将该词完整地写在右边相对应的横线上。所填单词要求意义准确,拼写正确。
Dear John,How’s everything We haven’t seen each other for long
s_____ we last met. I am very excited to have got an e-mail from 1. ________
you. I'm glad you have made such great______(进步) 2. ________
that you can write your e-mail in good C_______. I read 3. ________
your e-mail to my parents and _____(给…看) them the photo you 4. ________
sent to me. How time_____! Our friendship has lasted 5. ________
for several months. We have got to know a_____ learned a 6. ________
lot ______ each other. Yes, it is clear that your life in 7. ________
your country is quite______(不同的) from mine. Thanks again 8. ________
for writing to me. I'm looking forward to h_______ from you 9. ________
soon and hope that you will come to China in the near____(将来). 10. ________
Best wishes to you and your family.
Yours,
Li Tao
第二节:书面表达 (满分25分)
请根据这幅漫画写一篇120词左右的短文。
要求:
1.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2.请阐述温室效应所产生的原因。( 交通工具、工厂产生的气体;森林减少)
3.简述其后果,应尽可能涵盖图中所有信息(至少谈及二个方面,如:生态系统破坏,动植物濒临灭绝)。
4.我们该怎么办?
These years, global warming is becoming a serious problem, endangering people’s lif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1下学期高二英语科期末考试卷答案
I. 听力:(30分)
1-5.BBABC 6-10.ACAAB 11-15.CACCB 16-20.BCBCA
III.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36-40 BBACD 41-45 DCCAB 46-50 CABCB 51-55 CDCAD
IV. 阅读理解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56-60 CACCB 61-64 BDCA 65-68 BDAD 69-72 DACB 73-75 CDA
VI.One possible version (25分)
These years, global warming is becoming a serious problem, endangering people’s life.
Several factors contribute to the rise of temperature. First of all . A lot of greenhouse gas(温室气体)is produced by cars and factories; furthermore the lose of forests is another cause of global warming.
Facing such a threat, we should join efforts to cool the earth, such as taking a subway or bus to work instead of driving private cars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All in all, we are supposed to remember it’s our responsibility to save our earth.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一弹簧振子在水平面内做简谐运动 当振子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不一定相同的物理量( )
A、速度 B、加速度 C 动能 D、弹性势能
2.一列波从空气传入水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A.波速 B.波长 C.频率 D.振幅
3.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
B.均匀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C.稳定的电场一定产生稳定的磁场
D.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
4.如图所示,一束红光和一束蓝光平行入射到三棱镜上,经棱镜折射后,交会在屏上同一点,若n1和n2分别表示三棱镜对红光和蓝光的折射率,则有:( )
A.n1B.n1C.n,>n2,a为红光,b为蓝光
D.n1>n2,a为蓝光,b为红光
5.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的干涉引起的
B.多普勒效应说明波源的频率发生改变
C.多普勒效应波源的频率未发生改变
D.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与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而产生的
6.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现象造成的
B.天空中彩虹是光的干涉现象造成的
C.水中有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D.水中变浅的鱼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
7、一个弹簧振子在A,B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如图所示,从某时刻起开始计时t=0,经过1/4周期,振子具有正向最大速度,则如图所示的图象中,哪一个能正确反映振子的振动情况?( )
8.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邻干涉条纹之间的距离不相等
B.中央明条纹宽度是两边明条纹宽度的2倍
C.屏与双缝之间距离减小,则屏上条纹间的距离增大
D.在实验装置不变的情况下,红光的条纹间距小于蓝光的条纹间距
9.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在某一时刻的图像,由图可知,这列波的振幅A、波长λ和x=l米处质点的速度方向分别为:( )
A.A=O.4 m λ=1m 向上
B.A=1 m λ=0.4m 向下
C.A=O.4 m λ=2m 向下
D.A=2 m λ=3m 向上
理想变压器正常工作时,若减少接在副线圈两端的负载,则( )
A.副线圈电流增大
B.副线圈输出的电压增大
C.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大
D.原线圈输入的电功率减小
11. 2009年3月29日,在女子冰壶世锦赛上中国队以8:6战胜瑞典队,收获了第一个世锦赛冠军,队长王冰玉在最后一投中,将质量为19千克冰壶抛出,运动一段时间后以0.4m/s的速度正碰静止的瑞典队冰壶,然后中国队冰壶以0.1m/s继续向前滑向大本营中心若两冰壶质量相等,求瑞典队冰壶获得的速度( )
A.0.1m/s B.0.2m/s C.0.3m/s D.0.4m/s
12.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为的某种玻璃的表面,如图所示,θ1表示入射角,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无论入射角θ1有多大,折射角θ2都不会超过450角
B.欲使折射角θ2=300,应以θ1=450角入射
C.这种玻璃全反射的临界角是450
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二、填空题( 3分X7=21)
13、绿光、红光、紫光三种可见光波长从小到大是
14、在“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1)为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必须选用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B、选择的入射角应尽量小些;
C、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
D、大头针P1和P2及P3和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2)某同学在量入射角和折射角时,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用圆规以O点为圆心,OA为半径画圆,交OO’延长线于C点,过A点和C点作垂直法线的直线分别交于B点和D点,如图所示,若他测得AB=7.5cm,CD=5cm,则可求出玻璃的折射率n= 。
(3)有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b、cd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①、②和③所示,其中甲、丙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甲同学所画两界面ab和cd间距与玻璃砖宽度一样,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它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b、cd为界面画光路图。则甲、乙、丙三位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分别是 、 和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4、在一次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图(A)的O点是摆线的悬挂点,a、b点分别是球的上沿和球心,摆长L=_____________m.
图(B)为测量周期用的秒 表,长针转一圈的时间为30s,表盘上部的小圆共15大格,每一大格1min,该单摆摆动n=50次时,长、短针位置如图所示,所用时间t=_____________s.
用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英文符号表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g=_____________(不必代入具体数值)
三、计算题(8+11+12=31分)
16、一个小型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到正常的家庭电路上,原、副线圈匝数比
22:1,当副线圈接上一个阻值100Ω电阻,求这电阻的两端有效电压和电功率。
17.某同学为了探究质量为m1=1.0kg和m2(未知)的两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正碰是否是弹性碰撞,该同学测出碰撞前后两物体的χ-t (位移-时间) 图象如图6所示,碰撞时间极短,试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质量为m1的物体在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m2等于多少千克
(3)碰撞过程是弹性碰撞还是非弹性碰撞?
18.一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7所示,已知这列波在P出现两次波峰的最短时间是0.4 s,求:
(1)这列波的波速是多少?
(2)再经过多少时间质点R才能第一次到达波峰?
(3)这段时间里质点R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芗城中学10—11下学期高二年物理科期末考参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A C D B D B C C
9 10 11 12
C D C D
二、填空题( 3分X7=21)
三、计算题(8+11+12=31分)
16、10V 1W
(3)两物体组成的系统在碰撞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为
---------2分
所以碰撞过程是弹性碰撞-------- ---------------1分
则t=s=0.7 s (2分)
(3)在上述时间内,R实际振动时间t1=0.7 s-0.4 s=0.3 s (2分)
因此R通过的路程为s =4×2× cm=6 cm. (2分)
θ1

a
b
c
d
b
a
d
c

a
b
d
c

甲 乙一、单选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阅读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表格,从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土地 1000千亩 150千亩 100千亩 60千亩
军队 六军 三军 三军 一军
①分封制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进行的 ②分封制调整了奴隶主贵族在财产和权力分配上的矛盾 ③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④分封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进行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我们的统治刚建立,基础不稳。山东有强大的部落盘据,前朝人民也不是心悦诚服。因此,你们背负重大使命,要带领族人到东方建立邦国,共同奋斗,以维护统治权。”基于此认识该朝实行的制度有
A.宗法制——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察举制 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3.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4.某机构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凡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然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他们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该机构是
A.军机处     B.内阁     C.参议院     D.中朝
5.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作出应战决定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元老院 D.民众法庭
6.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
A.妇女 B.外邦人 C.奴隶 D.全体公民
7、下列三幅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88、下列图片能作为说明古希腊民主制度产生原因的资料的是: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
10.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全部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11.奥巴马和萨科齐是当今美国和法国总统。假如穿越时空隧道让他们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掌握行政权 B.是军队最高统帅
C.是国家元首 D.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12、右图是当时的一幅西洋漫画,描述了各国列强任意宰割中国领土的现象。中国最终并没有被列强“吃”掉,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 B.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C.清朝统治阶级的抗争 D.资产阶级革命派兴起
13、太平天国运动中先后提出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代表着农民的探索水平,下列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A.都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B.都是切合当时农民要求的纲领
C.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D.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的发展
14、 “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主要是
A.永久居住权 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15、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火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B.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16、 20世纪20年代末期毛泽东在《清平乐·蒋桂战争》中写道“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该词可以用来印证
北伐战争中北洋军阀的内部争斗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工农武装割据
C.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土地政策
D. 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土地改革
17、台湾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与厂商制作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 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签署了“双十协定” D.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陆续发生了朝鲜战争、柏林危机、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 等国际冲突,其共同背景是
A.亚欧对抗力量失衡 B.不结盟运动兴起
C.美苏冷战对峙格局 D.雅尔塔体系逐步瓦解
19、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是
A.杜鲁门主义与美苏“冷战” B.马歇尔计划与美苏“冷战”
C.马歇尔计划与战后“新经济” D.“北约”成立与美苏“冷战”
20、1943年1月11日,中美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中英在重庆签署《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特权之条约》。国民政府能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政府在国际上拥有较高的威望   B.美英两国重视发展与中国友好关系
C.国民政府实行灵活务实的外交政策   D.中华民族抗战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21、中国革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曲折, 不断向前发展。下图能够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22.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构成了新中国 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中包括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一国两制” ④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⑤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⑤ D.①③④
23.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24、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下图反映了两个瞬间,这两个瞬间之所以出现,其共同的根本原因是
A.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B.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C.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增强 D.邓小平的主观努力
25、《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
A.说明它采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 B.象征着六国的合作
C.说明文本制作工序复杂 D.体现了各国间的分工与合作精神
二、材料分析题(共50分)
26.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大清帝国国歌——《巩金瓯》:“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注:“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清政府为何采用《巩金瓯》作为国歌
材料二 1912年元旦,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关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国歌表达了怎样的政治愿望 为实规“揖美追欧”,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面有何措施 (各举一例)
材料三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在讨论新中国国歌时,徐悲鸿建议采用1935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但有代表认为,这首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不可行,主张修改歌词。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背景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有关代表主张修改歌词的建议 为什么
27、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从秦律里能体现出来;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是从古罗马开始的,欧美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简述秦统一后,秦始皇强化法律措施的表现。
(2)古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3)列举英、法、美制定的资产阶级宪法或宪法性质的文件。
(4)列举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进步意义的两部法律文献。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
材料二:
图一、欧洲共同体总部大厦 图二、《欧洲联盟条约》生效
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这一重大变化,使得世界出现许多新情况:大国关系在重新调整,出现了缓和的趋势;一些过去被两极格局掩盖的矛盾,如地区冲突、民族和宗教问题等开始暴露出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运用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论证该观点。
(2)材料二中图一形成的原因有那些?结合材料二的两幅图片,指出二战后欧洲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结束的标志,并简要概括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基本状况。
(4)结合材料二、三分析材料三中“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有哪些?
芗城中学10——11下学期高二年历史科期末考试答案
单选题部分(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D A A D A A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C C B B D C B D
21 22 23 24 25
B C A C B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0分)
约法》,确立共和政体。 (2分) 经济——奖励实业,鼓励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2分) 文化生活——剪辫子,称呼改大人为先生、礼仪上改跪拜为握手等。(2分)
27.18分
(1)秦始皇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2分)
(2)《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4分)
28.12分
(1)欧洲冷战:柏林墙的建立;亚洲热战:朝鲜战争。(2分)
(2)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抗衡美苏提升国际地位的需要;法德和解是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