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乡村与城市 同步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乡村与城市 同步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人在社会中生活
第二课
乡村与城市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差异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人口生活方式的差异?????????
B.人口密度的差异
C.人口性别的差异???????????
D.人口职业的差异
2.下列哪些地理条件有利于聚落的形成?(

A.地形崎岖,资源贫乏
B.交通不便,远离水源
C.气候恶劣,土壤贫瘠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下列关于城市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口少,聚落规模小②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
③高楼林立,交通网络纵横交错④与乡村相比,绿地面积比重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造成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
B.地形和气候差异
C.劳动生产方式
D.房屋数量
读“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以下小题。
(?http:?/??/?www.21cnjy.com?)
5.该地聚落总体形态及其影响因素是(

A.团块状
气候因素
B.团块状
地形因素
C.条带状
气候因素
D.条带状
河流因素
6.《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该诗句描述的聚落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乡村聚落②城市聚落③以农业生产为主④以工业生产为主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读浙江省绍兴市区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http:?/??/?www.21cnjy.com?)
7.关于A、B两处的城市功能,叙述正确的有
①A为文教区
?
?
?②B为工业区
③A是生活区
?
?
?④B为商业、旅游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
①工业比较发达
②历史文化积淀厚重
③政治活动为主
④集各种功能于一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下列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于人才交流的是(

A.安徽的宣纸销往北京
B.浙江的教师到四川支教
C.北京某大学生在网上查询上海的招聘信息
D.新疆人到上海卖新疆产的葡萄干
10.下列关于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对应正确的是(

A.浙江有关学校举办“新疆班”——信息交流
B.浙江温州的居民到四川投资建厂——物产交流
C.温州青少年代表到杭州参加文艺演出——文化交流
D.温州大学学生在网上查询龙港市人才市场的信息——人才交流
11.来自兰溪的王先生到常山青石镇洽谈胡柚销售合作事宜,这体现了不同区域之间的
A.文化联系
B.信息联系
C.经济联系
D.技术联系
疫情期间,
晓燕通过微信直播销售父母
(?http:?/??/?www.21cnjy.com?)亲采摘的安顶山云雾茶。如下图是她直播期间发的一张宣传照片(安顶山鸟瞰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1cnjy.com
???????
(?http:?/??/?www.21cnjy.com?)
12.从区域交流的角度来看,晓燕的做法属于(

A.经济交流、技术交流
B.信息交流、技术交流
C.技术交流、人才交流
D.经济交流、信息交流
1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村落的分布和形态特点是(

A.沿山谷呈带状分布
B.沿河流呈带状分布
C.沿公路呈团状分布
D.沿山谷呈团状分布
山东的花生、浙江的龙井茶、东北的人参等,这些商品都是当地的特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上述材料说明了(  )
A.各地的特产不同,生产方式也不同
B.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
C.各地的特产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
D.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特产也不同
15.上述的各地特产,我们都可以在身边的商场买到,这是因为(  )
A.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的商品交流日益频繁
C.不同的地理区域,其自然和人文环境也不同
D.不同地区之间的信息交流日益频繁
二、非选择题
16.锦绣育才教育集团浙西片区四所学校决定到衢州三衢山研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http:?/??/?www.21cnjy.com?)
(1)研学前同学们找到图1,发现三衢山位于兰溪的___方向;该图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是____。
(2)在三衢山景区门口,同学
(?http:?/??/?www.21cnjy.com?)们在图2中发现有甲、乙两条线路,他们想轻松一点去登山,在甲、乙两条登山路线中应选择____;因为这条线路______________。21教育网
(3)在图2中,他们来到___处
(?http:?/??/?www.21cnjy.com?)(填字母),看到悬崖百丈;来到____处(填字母),看到两座山峰耸立在自己两侧;还看到了一条小河,它的流向是__________。21·cn·jy·com
(4)图3这一带是典型的______聚落,当地人大多从事_____。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刘爸爸的老家在丽水山区,
大学毕业后在温
(?http:?/??/?www.21cnjy.com?)州某企业工作。每年他们回老家的时候,他爸爸总会带些海鲜送给老家的亲朋好友,回来又会带一些老家的土特产送给温州的朋友们品尝,
温州的朋友们对这些来自山区的特产赞不绝口。于是,他爸爸前年辞职在温州开了一家丽水土特产店,通过微信、QQ和老家的同学进行交流,及时了解老家土特产的生产情况,
通过快递等方式从老家进货。两年来,
小刘爸爸生意越做越红火。小刘妈妈是温州市区一所学校的英语老师,曾跟随温州市教育考察团赴英国学习考察,2020学年开始到某校支教三年。www.21-cn-jy.com
结合材料,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区域之间的哪些交流。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人在社会中生活
第二课
乡村与城市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差异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人口生活方式的差异?????????
B.人口密度的差异
C.人口性别的差异???????????
D.人口职业的差异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聚落和
(?http:?/??/?www.21cnjy.com?)乡村聚落的差异有:人口生活方式的差异,人口密度的差异,人口职业的差异。不存在人口性别的差异,故C选项正确,排除ABD选项。2·1·c·n·j·y
2.下列哪些地理条件有利于聚落的形成?(

A.地形崎岖,资源贫乏
B.交通不便,远离水源
C.气候恶劣,土壤贫瘠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答案】D
【解析】据课本知识,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
(?http:?/??/?www.21cnjy.com?)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的地区;地形崎岖、气候恶劣、交通便利等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故D选项正确,排除ABC选项。21·cn·jy·com
3.下列关于城市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口少,聚落规模小②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
③高楼林立,交通网络纵横交错④与乡村相比,绿地面积比重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城市是人口达到一
(?http:?/??/?www.21cnjy.com?)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即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高楼林立,交通网络纵横交错,商店学校较多,②③符合题意;城市聚落人口多,聚落规模大,与乡村相比,城市绿地面积比重相对小,①④错误。故选C。www-2-1-cnjy-com
4.造成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
B.地形和气候差异
C.劳动生产方式
D.房屋数量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乡村是人口规
(?http:?/??/?www.21cnjy.com?)模较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居住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居住地;因此造成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C符合题意;ABD排除。故本题选C。21
cnjy
com
读“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以下小题。
(?http:?/??/?www.21cnjy.com?)
5.该地聚落总体形态及其影响因素是(

A.团块状
气候因素
B.团块状
地形因素
C.条带状
气候因素
D.条带状
河流因素
6.《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该诗句描述的聚落是(

①乡村聚落②城市聚落③以农业生产为主④以工业生产为主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5.D
6.A
【解析】5.根据题中信息,该地区聚落沿河流分布,成条带状,分布形态主要受河流影响,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本题选D。
6.根据题干中古诗中山村、鸡鸣、村路等主要信息,可知其描述的聚落是乡村聚落,乡村聚落以农业生产为主,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排除。故本题选A。
读浙江省绍兴市区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http:?/??/?www.21cnjy.com?)
7.关于A、B两处的城市功能,叙述正确的有
①A为文教区
?
?
?②B为工业区
③A是生活区
?
?
?④B为商业、旅游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
①工业比较发达
②历史文化积淀厚重
③政治活动为主
④集各种功能于一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7.B
8.C
【解析】7.根据题意可知
(?http:?/??/?www.21cnjy.com?),题中A处分布有绍兴文理学院、绍兴职业技术学院,该处应为文教区;B处分布有多家酒店、有著名景点,该处应为商业、旅游区;综上,本题①④选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1cnjy.com
8.从图中可以得出,图中区域有绍兴
(?http:?/??/?www.21cnjy.com?)纪念公园、周恩来故居,还有公园、商业中心等的分布,可知该区域历史文化积淀厚重、集各种功能于一体,②④符合题意;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没有工业分布,不能说明其以政治活动为主,故本题选C。【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下列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于人才交流的是(

A.安徽的宣纸销往北京
B.浙江的教师到四川支教
C.北京某大学生在网上查询上海的招聘信息
D.新疆人到上海卖新疆产的葡萄干
【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浙江的教师
(?http:?/??/?www.21cnjy.com?)到四川支教”属于人才交流,B选项正确;“安徽的宣纸销往北京”属于物产交流,A选项错误;“北京某大学生在网上查询上海的招聘信息”属于信息交流,C选项错误;“新疆人到上海卖新疆产的葡萄干
”属于经济交流,D选项错误。21
cnjy
com
10.下列关于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对应正确的是(

A.浙江有关学校举办“新疆班”——信息交流
B.浙江温州的居民到四川投资建厂——物产交流
C.温州青少年代表到杭州参加文艺演出——文化交流
D.温州大学学生在网上查询龙港市人才市场的信息——人才交流
【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温州青少年
(?http:?/??/?www.21cnjy.com?)代表到杭州参加文艺演出属于文化交流,C选项正确;浙江有关学校举办“新疆班”属于人才交流,A选项错误;浙江温州的居民到四川投资建厂属于经济交流,B选项错误;温州大学学生在网上查询龙港市人才市场的信息属于信息交流,D选项错误。
11.来自兰溪的王先生到常山青石镇洽谈胡柚销售合作事宜,这体现了不同区域之间的
A.文化联系
B.信息联系
C.经济联系
D.技术联系
【答案】C
【解析】A:文化联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错误;
B:信息联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错误;
C:由题意可知,来自兰溪的王先生到常山青石镇洽谈胡柚销售合作事宜,这体现了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C正确;
2-1-c-n-j-y
D:技术方面的联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域之间的联系,考查了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区域间的联系是解题的关键。
疫情期间,
晓燕通
(?http:?/??/?www.21cnjy.com?)过微信直播销售父母亲采摘的安顶山云雾茶。如下图是她直播期间发的一张宣传照片(安顶山鸟瞰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来源:21cnj
y.co
m】
???????
(?http:?/??/?www.21cnjy.com?)
12.从区域交流的角度来看,晓燕的做法属于(

A.经济交流、技术交流
B.信息交流、技术交流
C.技术交流、人才交流
D.经济交流、信息交流
1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村落的分布和形态特点是(

A.沿山谷呈带状分布
B.沿河流呈带状分布
C.沿公路呈团状分布
D.沿山谷呈团状分布
【答案】12.D
13.A
【解析】12.晓燕销售安顶山云雾茶属于经济交流,通过微信进行直播则属于信息交流,故D选项正确,排除ABC选项。【出处:21教育名师】
13.从图中可以看出,中间为一山谷,据此判断该地村落的分布和形态的特点为:沿山谷呈带状分布,A选项正确,排除BCD选项。【版权所有:21教育】
山东的花生、浙江的龙井茶、东北的人参等,这些商品都是当地的特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上述材料说明了(  )
A.各地的特产不同,生产方式也不同
B.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
C.各地的特产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
D.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特产也不同
15.上述的各地特产,我们都可以在身边的商场买到,这是因为(  )
A.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的商品交流日益频繁
C.不同的地理区域,其自然和人文环境也不同
D.不同地区之间的信息交流日益频繁
【答案】14.D
15.B
【解析】14.山东的花生、浙江
(?http:?/??/?www.21cnjy.com?)的龙井茶、东北的人参等,这些商品都是当地的特产,说明了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特产也不同,比如说山东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它的自然环境适合花生的生长,浙江的土壤、地形等条件则适合龙井茶的生长,故选D。21教育网
15.我们都可以在身边的商场买到山东的花生、浙江的龙井茶、东北的人参等,这是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的商品交流日益频繁,故答案选B。www.21-cn-jy.com
二、非选择题
16.锦绣育才教育集团浙西片区四所学校决定到衢州三衢山研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http:?/??/?www.21cnjy.com?)
(1)研学前同学们找到图1,发现三衢山位于兰溪的___方向;该图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是____。
(2)在三衢山景区门口,同学们在图2中发现有
(?http:?/??/?www.21cnjy.com?)甲、乙两条线路,他们想轻松一点去登山,在甲、乙两条登山路线中应选择____;因为这条线路______________。21·世纪
教育网
(3)在图2中,他们来到___处(填
(?http:?/??/?www.21cnjy.com?)字母),看到悬崖百丈;来到____处(填字母),看到两座山峰耸立在自己两侧;还看到了一条小河,它的流向是__________。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图3这一带是典型的______聚落,当地人大多从事_____。
【答案】(1)西南数字式比例尺
(2)甲甲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
(3)AB自西北向东南
(4)乡村农业、种植业、林业、旅游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等
(?http:?/??/?www.21cnjy.com?)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向的判读、聚落的概况等,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向的判读、聚落的概况等是解题的关键。
(1)图中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可知,图中三衢山位于兰溪的西南方向,该图比例尺为数字式比例尺。
(2)在三衢山景区门口,
(?http:?/??/?www.21cnjy.com?)同学们在图2中发现有甲、乙两条线路,他们想轻松一点去登山,在甲、乙两条登山路线中应选择甲;因为这条线路甲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
(3)在图2中,他们来到A处(A处等
(?http:?/??/?www.21cnjy.com?)高线重叠为陡崖),看到悬崖百丈;来到B处(B处位于两山之间的低洼部位为鞍部),看到两座山峰耸立在自己两侧;还看到了一条小河,它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方向)。
(4)图3这一带是典型的乡村聚落,当地人大多从事农业、种植业、林业、旅游业等。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刘爸爸的老家在丽水山区,
大学毕业后
(?http:?/??/?www.21cnjy.com?)在温州某企业工作。每年他们回老家的时候,他爸爸总会带些海鲜送给老家的亲朋好友,回来又会带一些老家的土特产送给温州的朋友们品尝,
温州的朋友们对这些来自山区的特产赞不绝口。于是,他爸爸前年辞职在温州开了一家丽水土特产店,通过微信、QQ和老家的同学进行交流,及时了解老家土特产的生产情况,
通过快递等方式从老家进货。两年来,
小刘爸爸生意越做越红火。小刘妈妈是温州市区一所学校的英语老师,曾跟随温州市教育考察团赴英国学习考察,2020学年开始到某校支教三年。
结合材料,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区域之间的哪些交流。
【答案】“温州海鲜送给老家的亲朋好友,老
(?http:?/??/?www.21cnjy.com?)家的土特产送给温州的朋友们品尝”属物产交流;“通过微信、QQ和老家的同学进行交流”属信息交流;“通过快递等方式从老家进货”属经济交流;“赴英国学习考察”属文化交流;“到某校支教三年”属于人才交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依据材料分析其中体现了哪些区域之间的交流。
根据材料信息“每年他们回老家的时候,他
(?http:?/??/?www.21cnjy.com?)爸爸总会带些海鲜送给老家的亲朋好友,回来又会带一些老家的土特产送给温州的朋友们品尝,温州的朋友们对这些来自山区的特产赞不绝口”,这体现两位物产的传递,属于物产交流;
根据材料信息“通过微信、QQ和老家的同学进行交流,及时了解老家土特产的生产情况”,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属于信息之间的交流。
根据材料信息“
通过快递等方式从老家进货”这体现了商品贸易,属于经济交流;
根据材料信息“小刘妈妈是温州市区一所学校的英语老师,曾跟随温州市教育考察团赴英国学习考察”这体现了文化教育,属于文化交流;
根据材料信息“2020学年开始到某校支教三年”,这体现了人才为教育发展作出贡献,属于人才交流。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