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 母亲河 同步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3 母亲河 同步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第二课
山川秀美
第三框
母亲河
一、选择题
2019年4月1日12时,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进入全域禁渔期。读某地貌景观图(左图)及黄河水系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黄河干流各河段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河段有凌汛现象
B.乙河段含沙量剧增
C.丙河段已成为“地上河”
D.各河段均有结冰期
2.图示地貌区域,流经河流含沙量最大的月份是(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3.下列关于黄河全流域禁渔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黄河航运业的发展
B.促进黄河旅游业的发展
C.促进黄河渔业高质量发展
D.扩大流域周边围网养殖规模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习主席在河南考察。他强调指出:要保障黄河长治久安。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有关黄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被誉为“乌金三角”
B.黄河下游落差大,适合建造水电站
C.提升黄河流域经济的关键是抑制人口增长
D.黄河为我国第二长河,河流径流量大,适合发展航运
5.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美观养眼②减少径流③固定表土④减少水土流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问题的建议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②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③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收集与储集工程④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位于贵州省。目前,该望远镜已确认了多颗新发现的脉冲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点线是省区分界线,图中数字代表贵州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下列对图中信息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B.②境内的山脉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武夷山
C.③境内汽车车牌上标识的汉字多为“渝”
D.④境内的A处位于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读长江流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江发源于西藏自治区,流经四川、重庆等省级行政单位
B.甲地出现泥沙淤积、洪涝灾害等环境问题
C.武汉交通方便,嘉陵江与长江在此交汇
D.乙处流量较大,适合发展航运
10.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是(

A.上游地区
B.中下游地区
C.入海口附近
D.源头
11.甲、乙两地适宜开发的资源分别为(

A.水运石油
B.水能煤炭
C.水能水运
D.水能森林
下图示意黄河流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对①河段的开发利用主要是(

A.引水灌溉
B.建水电站
C.水产养殖
D.发展航运
13.治理②河段的主要措施是(

A.退田还湖
B.封山育林
C.加固堤坝
D.拓宽河道
读我国长江(武汉段)和黄河(桃花峪段)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长江和黄河的汛期都在夏季,主要原因是(

A.均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降水多
B.均夏季气温高,源头的冰雪融水多
C.均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
D.均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15.下列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黄河中游植树种草
C.长江中游围湖造田
D.黄河下游发展水电
二、非选择题
16.“黄河流域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某校初中生在老师帮助下围绕不同主题展开对黄河流域的学习。依据下图“黄河流域略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小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黄河发源于____北麓,中游有____等支流汇入,最终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大河。
第二小组:引黄古灌区,千秋流淌惠泽至今
资科:宁夏平原是黄河上游第一大平原,宁夏引黄古灌溉区被列入2017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2)宁夏平原受____气候影响,降水少,当地人引黄河水灌溉农田,引黄古灌溉区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有利于____。(单选)
①保护和利用古代灌溉工程②扩大农田灌溉面积③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④改变大气降水总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第三小组:小浪底水利枢纽,防洪减淤生态保障
(3)黄河中游段含沙量____,是因其主要流经____(地形区),____严重。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调水调沙作用明显,大坝下游的黄河干流输沙量明显____。
第四小组:树立大流域观念,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
(4)从协同发展的角度看,以下各省区做法正确的是(

①青海加强生态修复,保护水源涵养区②宁夏调整农业结构,改进灌溉技术
③陕西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畜养规模④山东加固沿河大堤,加强湿地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发,采取的治理措施有____(至少两条)。
17.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长江、黄河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地形区A是________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
(2)图中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分水岭是________,它大致与我国的________mm等年降水量线吻合。
(3)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原因是_______。
(4)参照“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示意图”,分析回答长江上游与中下游面临的生态问题之间有关系吗?为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第二课
山川秀美
第三框
母亲河
一、选择题
2019年4月1日12时,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进入全域禁渔期。读某地貌景观图(左图)及黄河水系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黄河干流各河段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河段有凌汛现象
B.乙河段含沙量剧增
C.丙河段已成为“地上河”
D.各河段均有结冰期
2.图示地貌区域,流经河流含沙量最大的月份是(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3.下列关于黄河全流域禁渔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黄河航运业的发展
B.促进黄河旅游业的发展
C.促进黄河渔业高质量发展
D.扩大流域周边围网养殖规模
【答案】1.A
2.C
3.C
【解析】1.读图可知,甲是黄河发源地附近,没有凌汛现象;故A不正确,符合题意。乙是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水士流失严重,所以河流含沙量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丙处是下游河段,为"地上河"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黄河位于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季寒冷,各河段均有结冰期,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意选A。
2.读图可知,根据图中地貌看,
是我国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集中在7、8月份,地表径流的侵蚀力强、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含沙量最大。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黄河全流域禁渔与黄河航运业的发展无关,故A错误。黄河全流域禁渔不会促进黄河旅游业的发展,故B错误。黄河全流域禁渔利于渔业资源繁衍生息,促进黄河渔业高质量发展,故C正确。黄河全流域禁渔不会扩大流域周边围网养殖规模,故D错误。故答案选择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黄河地处北方,有结冰期,由于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大,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习主席在河南考察。他强调指出:要保障黄河长治久安。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有关黄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被誉为“乌金三角”
B.黄河下游落差大,适合建造水电站
C.提升黄河流域经济的关键是抑制人口增长
D.黄河为我国第二长河,河流径流量大,适合发展航运
5.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美观养眼②减少径流③固定表土④减少水土流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问题的建议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②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③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收集与储集工程④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4.A
5.C
6.D
【解析】4.黄土高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以煤炭为主,乌金三角是指晋、陕、内蒙古等地区,A正确;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形平坦,落差小,水能资源匮乏,不适宜建造水电站,B错误;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保护生态,减少自然灾害,实现可持续发展,C错误;黄河流经半湿润区、半干旱区,降水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小,D错误;故选A。
5.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土壤裸露,一遇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因此黄土高原重点治理水土流失,首先要植树造林,主要目的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故选C。
6.沙尘暴形成的三个原因是大风、地面沙尘物质、不稳定的空气状态,植树造林只能减少沙尘不能遏制沙尘暴天气,②错误;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气候较为干旱,植被稀少,土质疏松,地表储水困难,水土流失严重,③错误;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可减少泥沙进入河道在下游堆积,①正确;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合理解决下游城市缺水问题,④正确。故选D。
【点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打坝淤地,修建梯田;保塬、护坡、固沟;平整土地,修建水库;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位于贵州省。目前,该望远镜已确认了多颗新发现的脉冲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点线是省区分界线,图中数字代表贵州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下列对图中信息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B.②境内的山脉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武夷山
C.③境内汽车车牌上标识的汉字多为“渝”
D.④境内的A处位于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答案】7.A
8.C
【解析】7.图中各省区中,根据省区轮廓图可知,表示贵州省的是①;②是湖南省,③是重庆市,④是湖北省,故选A。
8.①贵州省主要位于云贵高原,故A错误。②湖南省境内的山脉是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雪峰山,故B错误。③重庆市境内汽车车牌上标识的汉字多为“渝”,故C正确。④湖北省境内的A处位于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各省区面积大小、人口多少差异很大;南方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较小。
读长江流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江发源于西藏自治区,流经四川、重庆等省级行政单位
B.甲地出现泥沙淤积、洪涝灾害等环境问题
C.武汉交通方便,嘉陵江与长江在此交汇
D.乙处流量较大,适合发展航运
10.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是(

A.上游地区
B.中下游地区
C.入海口附近
D.源头
11.甲、乙两地适宜开发的资源分别为(

A.水运石油
B.水能煤炭
C.水能水运
D.水能森林
【答案】9.D
10.B
11.C
【解析】9.长江发源于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流经四川、重庆等省级行政单位,A错误。甲地地形多山,洪涝灾害少,B错误。武汉交通方便,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与长江在此交汇,C错误。乙处位于长江中游,流量较大,适合发展航运,D正确。故选D。
10.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洪峰流量大,加上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中游荆江形成地上河)等原因,导致泄洪不畅,洪涝频率高,中下游地区人口、产业密度大,容易受洪涝灾害危害,导致洪涝灾害最严重,因此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是中下游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甲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乙地形平坦,河流流量大,适合航运,两地适宜开发的资源分别为水能、水运,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水能资源丰富需要两个条件:降水多流量大;地势落差大;水运条件需要地形平坦,结冰期短,沿岸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
下图示意黄河流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对①河段的开发利用主要是(

A.引水灌溉
B.建水电站
C.水产养殖
D.发展航运
13.治理②河段的主要措施是(

A.退田还湖
B.封山育林
C.加固堤坝
D.拓宽河道
【答案】12.A
13.C
【解析】本题考查了黄河的贡献、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危害。
12.①河段位于河套平原附近,黄河两岸修建了许多引黄工程,提供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A正确。故选A。
13.②河段位于黄河下游,黄河进入华北平原,河道变得宽阔平坦,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挟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治理措施为加固黄河大堤,疏通河道,C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黄河的贡献、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危害,读图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
读我国长江(武汉段)和黄河(桃花峪段)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长江和黄河的汛期都在夏季,主要原因是(

A.均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降水多
B.均夏季气温高,源头的冰雪融水多
C.均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
D.均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15.下列关于长江、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A.长江上游陡坡垦殖
B.黄河中游植树种草
C.长江中游围湖造田
D.黄河下游发展水电
【答案】14.A
15.B
【解析】14.内流河水源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影响因素是气温。我国夏季气温高,因此内流河的汛期就出现在夏季。外流河水源主要靠降水补给,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显著,夏季降水多,因此,汛期也出现在夏季,长江、黄河位于季风区,降水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汛期是夏季。故A正确。故选A。
15.长江上游陡坡垦殖,造成水土流失,淤积河道,故A不符合题意。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种树植草,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故B符合题意。长江中游洞庭湖围湖造田,使得洞庭湖面积不断缩小,调蓄功能日趋减弱,故C不符合题意。黄河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合建立水电站,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外流河、内流河丰水期在夏季的原.因,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水源;长江、黄河的开发和利用,要理解记忆。
二、非选择题
16.“黄河流域必须下大力气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某校初中生在老师帮助下围绕不同主题展开对黄河流域的学习。依据下图“黄河流域略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小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黄河发源于____北麓,中游有____等支流汇入,最终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大河。
第二小组:引黄古灌区,千秋流淌惠泽至今
资科:宁夏平原是黄河上游第一大平原,宁夏引黄古灌溉区被列入2017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2)宁夏平原受____气候影响,降水少,当地人引黄河水灌溉农田,引黄古灌溉区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有利于____。(单选)
①保护和利用古代灌溉工程②扩大农田灌溉面积③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④改变大气降水总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第三小组:小浪底水利枢纽,防洪减淤生态保障
(3)黄河中游段含沙量____,是因其主要流经____(地形区),____严重。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调水调沙作用明显,大坝下游的黄河干流输沙量明显____。
第四小组:树立大流域观念,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
(4)从协同发展的角度看,以下各省区做法正确的是(

①青海加强生态修复,保护水源涵养区②宁夏调整农业结构,改进灌溉技术
③陕西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畜养规模④山东加固沿河大堤,加强湿地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发,采取的治理措施有____(至少两条)。
【答案】(1)
巴颜喀拉山脉
渭河(或汾河)
(2)B
(3)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减少
(4)C
(5)植树种草;退耕还湖;裁弯取直;加固大堤;修分洪、蓄洪工程)(至少两条)
【解析】本大题以黄河流域图为材料,涉及黄河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素养。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九省区,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在中游汇入渭河、汾河等大型支流,其中渭河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下游为地上河,支流少。
(2)据图可判断宁夏为西北内陆,为干旱的温带大陆气候,降水较少,当地人自古以来引黄河水灌溉发展灌溉农业,成为“塞上江南”,引黄古灌区申遗成功的意义是保护古渠道、传承历史优秀文化、更好发挥灌溉功能等,①③正确;引黄古灌溉区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不会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和改变大气降水总量,②④错误。①③正确,故选B。
(3)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当地多暴雨、土质疏松、乱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据图判断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具有调水调沙作用,2001年工程竣工后,小浪底以上河段大于以下河段,大坝下游的黄河干流输沙量比中游段明显减少。
(4)流域发展要考虑流域内各区域的综合效益,青海位于上游源头区,草场退化严重,主要任务是保护生态,涵养水源,①正确;宁夏平原是引黄灌溉区,需要发展节水农业,节约水源,②正确;陕西位于黄河的中游,水土流失严重,需要植树造林,保持水土,若盲目的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畜养规模,会加剧水土流失,③错误;山东位于黄河下游,地上河容易造成河堤决口形成洪涝灾害,所以需要加固沿河大堤,保护入海口的湿地环境,④正确。①③④正确,故选C。
(5)长江中上游营建防护林,减轻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修建三峡水库可以拦蓄上游来水,减轻中下游防洪压力;荆江裁弯取直使长江水更加顺利排泄;加固江防大堤可以防止堤坝崩溃,洪水泛滥;分洪、蓄洪工程可以减轻长江下游的防洪压力。禁止陡坡开荒;实行退耕还林、退田还湖。
17.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长江、黄河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地形区A是________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
(2)图中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分水岭是________,它大致与我国的________mm等年降水量线吻合。
(3)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原因是_______。
(4)参照“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示意图”,分析回答长江上游与中下游面临的生态问题之间有关系吗?为什么?
【答案】(1)
青藏

(2)
秦岭
800
(3)上游流经阶梯交界处(一、二级阶梯交界处,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4)有
上游地形崎岖,降水丰沛,引发水土流失,导致中下游泥沙淤积和洪涝灾害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长江和黄河的基本知识,考查识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主要通过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黄河分别发源于唐古拉山和巴颜喀拉山,位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第一阶梯;
(2)根据所学知识和图像可知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是秦岭;秦岭淮河线以北年降水量小于800mm,秦岭淮河线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mm,因此也是800mm等降水量线。
(3)水能资源的丰富程度主要取决于河流的水量和地势落差,长江水能资源主要在上游河段的主要原因是上游地区处于一、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地势落差大。
(4)从图中的信息可知上游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下游的问题是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等。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上游地形崎岖,降水丰沛,引发水土流失,流失的水土进入河流,使河流的含沙量剧增,导致下游泥沙淤积和洪涝灾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