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四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一、选择题下图是一张秦岭航拍图,云海茫茫的景观是秦岭阻挡北上暖湿气流形成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秦岭大致经过()A.1月平均0℃等温线B.400mm年等降水量线C.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D.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2.云海茫茫一侧位于我国的()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3.下列山脉中与秦岭走向一致的是()A.大兴安岭B.昆仑山C.祁连山D.太行山【答案】1.A2.A3.B【解析】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2.读题干信息可知,“云海茫茫的景观是秦岭阻挡北上暖湿气流形成的”,北上暖湿气流是从南向北行进的,因此云海茫茫的一侧为秦岭以南,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A项正确。故选A。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岭是东西走向的山脉。选项中,大兴安岭、太行山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昆仑山是东西走向的山脉,祁连山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因此昆仑山脉与秦岭走向一致,B项正确。故选B。【点睛】大兴安岭西侧是内蒙古高原,东侧是东北平原;太行山西侧是黄土高原,东侧是华北平原;昆仑山北侧是塔里木盆地,南侧是青藏高原;祁连山北侧是内蒙古高原,南侧是柴达木盆地。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小题。4.“苹果红,玉米黄,旱地麦浪大豆香”,这种农业生产景观出现的地理区域是()A.甲B.乙C.丙D.丁5.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错误的是()A.甲区域有“黑土地”“红土地”B.乙区域山清水秀,河湖密布C.丙区域河流很少,且多为内流河D.丁区域种植业多分布在河谷地区6.图中a地形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游客到此可以欣赏到()A.漫山遍野的茶园B.“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C.冬暖夏凉的窑洞D.草原上蒙古族的赛马、摔跤【答案】4.A5.A6.C【解析】4.黄土高原盛产苹果,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是玉米、小麦和大豆主产区,该农业景观出现在北方地区,A正确。乙为南方地区,丙为西北地区,丁为青藏地区。BCD错误。故选A。5.甲为北方地区,东北平原区域有“黑土地”,但红土地位于南方地区,A错误,符合题意。乙区域为南方地区,山清水秀,河湖密布,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丙区域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流很少,且多为内流河,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丁区域为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不足,种植业多分布在河谷地区,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6.图中a地形区为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当地传统民居为窑洞,游客到此可以欣赏到冬暖夏凉的窑洞,C正确。漫山遍野的茶园和“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分布于南方地区,AB错误。草原上蒙古族的赛马、摔跤为内蒙古高原地区的景象,D错误。故选C。【点睛】红土地主要指南方的红壤。读“我国陕西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该省省会城市所处的地形为()A.丘陵B.平原C.山地D.盆地8.图中秦岭山脉的地理意义正确的是()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C.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的分界线D.农耕区和游牧区的分界线9.图中的黄河干流河段()A.属于黄河上游B.是河北与陕西的分界线C.以雨水补给为主D.处在中国第一级阶梯上【答案】7.B8.B9.C【解析】7.陕西省的省会是西安,读图可知,西安位于渭河下游的渭河平原,由渭河冲积形成的平原上,地势低平。所以选B。8.秦岭和淮河构成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1月份0°C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9.读图可知,图中黄河河段从内蒙古的河口开始,主要流经山西和陕西省,是黄河的中游河段,故A错误;该河段是山西和陕西的分界线,故B错误;该地区位于季风区,河水的主要补给形式是降水,故C正确。该地区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故D错误。故答案选择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首先要根据省区识别出该地区为陕西省境内,通过河口推断该地区位于河流中游。然后再根据基础知识分析即可。某中学研学旅行时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黄土高原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10.黄土高原全部位于()A.黄河下游地区B.陕西省和山西省C.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D.渤海湾沿岸11.黄河在③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是()A.凌汛B.水流缓慢C.含沙量大D.形成“地上河”12.造成“世界屋脊”和“鱼米之乡”农业生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纬度位置B.地形地势C.风俗习惯D.地理位置【答案】10.C11.C12.B【解析】10.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线是河口和桃花峪,黄土高原全部于黄河中上游地区,A错误;黄土高原包括陕西省、山西省、宁夏省、内蒙古甘肃省的一部分,B错误;黄土高原全部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C正确;黄土高原不临海,D错误。故选C。11.图中③河段位于黄河中游,自北向南流,不会有凌汛,A错误;穿越黄土高原,地势落差大,水流急,含沙量,B错误,C正确;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D错误。故选C。12.世界屋脊指的是青藏高原,鱼米之乡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两地都位于北纬30度附近,纬度位置差别小,A错误;两地因地形地势差异造成了农业生产的差异,B正确;风俗习惯和地理位置对农业差异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B。【点睛】凌汛出现的条件有三个:河流有一定的结冰期;河流的流向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发生的时间是结冰和融冰期。大河辩东西,秦岭识南北。秦岭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阻挡了南方暖湿气流的北上,也阻挡了北方干冷气流的南下,使山脉两侧气候有很大不同。古人赞秦岭:“唯此有马头观桃花,马尾扫风雪之景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河北省唐山市深南县在我国的四大区域中属于()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14.对于“唯此有马头观桃花,马尾扫风雪之景致”说法正确的是()A.“马头”指秦岭以北,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B.“马尾”指秦岭以南,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马头”指秦岭以南,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D.“马尾“指秦岭以北,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15.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之一。下列四条界线中,没有穿过秦岭——淮河线的是()A.1月份0℃等温线B.我国400mm等降水量线C.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D.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答案】13.A14.D15.B【解析】13.由图可知,南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河北省唐山市深南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属于北方地区。A正确,故选A。14.“马头观桃花”,说明马头位于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桃树生长,秦岭以南能见到桃花。“马尾扫风雪”说明马尾位于秦岭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因此能见到风雪的景观。D符合题意,故选D。15.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分界线,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1月份0℃等温线经过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也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分界线,是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1月份0℃等温线经过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也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二、非选择题16.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北京的小童同学利用寒假和暑假时间外出旅游,体验“美丽中国之旅”。(1)甲地区是__________,乙地区是__________,其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线。(2)寒假期间小童到哈尔滨可以看到的可能是()A.晶莹剔透的冰雕世界B.一派春耕大忙场景C.彝族举办火把节D.成群的三河马在草原上吃草(3)到达广州后,发现当地繁花似锦,春意盎然,说明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4)暑假期间小童从哈尔滨到乌鲁木齐一路走来,看到不一样的景观,可以依次看到的景观是森林——________________——荒漠草原——荒漠,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5)到达拉萨后,小童拍摄了下列景观照片,属于拉萨的是(填字母)A.B.C.D.【答案】(1)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秦岭淮河(2)A(3)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4)草原降水(5)A【解析】本大题以我国分区图为材料,涉及我国南北分界线、气温、降水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素养。(1)我国南北分界线是秦岭和淮河,图中甲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是我国的南方地区;乙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是我国北方地区。(2)寒假期间为冬季,哈尔滨冬季寒冷,寒假期间小童到哈尔滨,可以看到晶莹剔透的冰雕世界,A正确;冬季不可能看到春耕大忙场景,B错误;哈尔滨不是彝族聚集地,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C错误;三河马不分布在哈尔滨,分布在内蒙古,D错误。故选A。(3)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南北气温差别大,越向北气温越低,越向南气温越高。(4)从哈尔滨到乌鲁木齐是从东到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由森林过度为草原,再过度为荒漠草原和荒漠,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降水。(5)图中A是拉萨的布达拉宫,B是蒙古包、C是沙漠驼队、D是天坛祈年殿,A正确,BCD错。故选A。17.读中国地形图,填空(1)图中地形代号A是____盆地,B是____盆地,两者之间的山脉是____山(2)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是图中代号____;(3)E山为中国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其走向大致为____走向。【答案】(1)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2)C(3)东西【解析】本大题以中国地形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的山脉及地形区的分布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1)我国的四大盆地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其中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读图,根据位置可知,图中地形代号A是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B是准噶尔盆地,两者之间的山脉是天山。(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是图中代号C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3)读图可知,E山为中国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其走向大致为东西走向。它和淮河构成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1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点睛】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有纵横交错的山脉,气势磅礴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抱的盆地,还有起伏绵延的丘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四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一、选择题下图是一张秦岭航拍图,云海茫茫的景观是秦岭阻挡北上暖湿气流形成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秦岭大致经过()A.1月平均0℃等温线B.400mm年等降水量线C.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D.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2.云海茫茫一侧位于我国的()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3.下列山脉中与秦岭走向一致的是()A.大兴安岭B.昆仑山C.祁连山D.太行山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小题。4.“苹果红,玉米黄,旱地麦浪大豆香”,这种农业生产景观出现的地理区域是()A.甲B.乙C.丙D.丁5.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错误的是()A.甲区域有“黑土地”“红土地”B.乙区域山清水秀,河湖密布C.丙区域河流很少,且多为内流河D.丁区域种植业多分布在河谷地区6.图中a地形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游客到此可以欣赏到()A.漫山遍野的茶园B.“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C.冬暖夏凉的窑洞D.草原上蒙古族的赛马、摔跤读“我国陕西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该省省会城市所处的地形为()A.丘陵B.平原C.山地D.盆地8.图中秦岭山脉的地理意义正确的是()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C.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的分界线D.农耕区和游牧区的分界线9.图中的黄河干流河段()A.属于黄河上游B.是河北与陕西的分界线C.以雨水补给为主D.处在中国第一级阶梯上某中学研学旅行时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黄土高原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10.黄土高原全部位于()A.黄河下游地区B.陕西省和山西省C.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D.渤海湾沿岸11.黄河在③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是()A.凌汛B.水流缓慢C.含沙量大D.形成“地上河”12.造成“世界屋脊”和“鱼米之乡”农业生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纬度位置B.地形地势C.风俗习惯D.地理位置大河辩东西,秦岭识南北。秦岭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阻挡了南方暖湿气流的北上,也阻挡了北方干冷气流的南下,使山脉两侧气候有很大不同。古人赞秦岭:“唯此有马头观桃花,马尾扫风雪之景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河北省唐山市深南县在我国的四大区域中属于()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14.对于“唯此有马头观桃花,马尾扫风雪之景致”说法正确的是()A.“马头”指秦岭以北,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B.“马尾”指秦岭以南,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马头”指秦岭以南,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D.“马尾“指秦岭以北,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15.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之一。下列四条界线中,没有穿过秦岭——淮河线的是()A.1月份0℃等温线B.我国400mm等降水量线C.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D.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二、非选择题16.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北京的小童同学利用寒假和暑假时间外出旅游,体验“美丽中国之旅”。(1)甲地区是__________,乙地区是__________,其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线。(2)寒假期间小童到哈尔滨可以看到的可能是()A.晶莹剔透的冰雕世界B.一派春耕大忙场景C.彝族举办火把节D.成群的三河马在草原上吃草(3)到达广州后,发现当地繁花似锦,春意盎然,说明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4)暑假期间小童从哈尔滨到乌鲁木齐一路走来,看到不一样的景观,可以依次看到的景观是森林——________________——荒漠草原——荒漠,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5)到达拉萨后,小童拍摄了下列景观照片,属于拉萨的是(填字母)A.B.C.D.17.读中国地形图,填空(1)图中地形代号A是____盆地,B是____盆地,两者之间的山脉是____山(2)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是图中代号____;(3)E山为中国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其走向大致为____走向。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3 地域差异显著 同步训练(人文地理下册)(学生版).doc 4.3 地域差异显著 同步训练(人文地理下册)(教师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