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富庶的四川盆地 同步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2 富庶的四川盆地 同步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二课
南方地区
第二框
富庶的四川盆地
一、选择题
1.下列地形区中,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是(

A.云贵高原
B.成都平原
C.东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下列有关四川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说的是四川周围多险的高山,交通线布置难度大。
B.“天府之国”指四川盆地,因为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还没有自然灾害
C.“蜀犬吠日”说的是四川盆地四周群山环绕,中间平原的水汽不易散开,太阳不常见,那里的狗看到太阳后觉得奇怪就叫
D.“雅安天漏”说的是四川雅安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降水天数多,年降水量大
3.四川盆地气候属于(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我国某省位于祖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全省面积48.5万平方千米。宋代称为“川峡四路”,省内有一个盆地,盆地内气候温和多雨,盆地西部为平原,农业发达。根据材料和图,回答下题。
4.图中①②③④位于盆地西部平原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列关于该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复杂,地势东高西低
B.地跨我国二三级阶梯,河流落差大
C.人口分布东多西少,人口分布东密西疏
D.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类型单
6.四川居民爱吃辣椒的原因(

A.当地盛产辣椒,形成吃辣椒的习惯
B.四川为湿润地区,有利于辣椒生长
C.四川多山地,吃辣椒有利于健身
D.四川冬季寒冷潮湿,吃辣椒可以驱寒抗风湿
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遣址是一处距今4800年至31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三星堆遗址所在的区域是(

A.东北地区
B.成渝地区
C.西北地区
D.长江三角洲地区
8.该区域已形成“双核”城市群,其中“双核”是指(

A.成都、重庆
B.内江、涪陵
C.自贡、遂宁
D.宜宾、万州
9.“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唐代诗人李白对该区域的描述,说明该区域(

A.气候炎热
B.土壤肥沃
C.地形复杂
D.河湖众多
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万米,外媒戏称其是“一辆巨大的过山车”。下图是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0.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有(

①四川盆地
②横断山区
③云贵高原
④青藏高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对铁路沿线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跨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B.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印度洋
C.河流水量丰富航运价值大
D.自然景观以高寒荒漠为主
某班社会课上,来自不同省市的同学们纷纷开始介绍自己的家乡,阅读题目,完成下面小题。
12.以下是四位同学对自己家乡的介绍,其中能与甘肃、四川、陕西、山西某省区对应的是(?)
A.我的家乡群山环绕,是“天府之国”
B.我的家乡地势平坦,是牧人的天堂,他们四季放牧
C.我们用青稞酒和糌粑招待远方的客人
D.我们这里风景如画,梯田遍布
1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甘肃、四川、陕西、山西四省区旅游最有可能拍到的人文景观是(?

A.蒙古包—兵马俑—窑洞—都江堰
B.兵马俑—蒙古包—都江堰—敦煌莫高窟
C.都江堰—敦煌莫高窟—蒙古包—窑洞
D.都江堰—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窑洞
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据此和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四川盆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上游
B.地处亚热带,气候冬暖夏热
C.西部是大巴山,东部是巫山
D.盆地内河流众多,主要有长江、岷江、汉江等
15.对上图中景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景观是峨眉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
B.该景观是巫山,位于四川盆地东部
C.该景观是都江堰,是李守父子修建
D.该景观是都江堰,造就了“天府之国”
二、非选择题
16.甲图为川藏铁路路线图,乙图为拉萨、成都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川藏铁路经过____盆地、____山区和____高原。
(2)读拉萨、成都的气温和降水量图,判断①②中符合成都气候特征的是____;7月份,两地中气温更低的是____,影响因素是____。
(3)修建川藏铁路要遇到的地质灾害有哪些?请任举两例____、____。
(4)2020年5月27日11时,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成功,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珠穆朗玛峰缓慢增高是因为其位于____板块和____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
17.西南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区,该区域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近年来,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脱贫攻坚成绩斐然。下图分别示意我国部分省区略图、昆明气温年变化图、四城市7~8月平均气温(℃)统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无三里平”是对图示______________高原地形特征的鲜明写照。
(2)据“昆明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昆明“春城”之称的由来是________;读“四城市7~8月平均气温统计”,四城市中有“避暑凉都”之称的城市应该是_____,该城市夏季气温偏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西南地区民族众多,文化多元,可利用此特色发展______业改善贫困状况,但首先需要改善________条件。开发水电也是因地制宜的一项措施,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南地区基础设施较薄弱,与东部平原地区相比,西南地区铁路建设成本较高,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二课
南方地区
第二框
富庶的四川盆地
一、选择题
1.下列地形区中,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是(

A.云贵高原
B.成都平原
C.东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B
【解析】四川盆地的西部的成都平原,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是我国商品粮、棉、桑蚕、甘蔗等的产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鱼米之乡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该地区水资源丰富,河湖密布,热量充足,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故选B。
2.下列有关四川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说的是四川周围多险的高山,交通线布置难度大。
B.“天府之国”指四川盆地,因为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还没有自然灾害
C.“蜀犬吠日”说的是四川盆地四周群山环绕,中间平原的水汽不易散开,太阳不常见,那里的狗看到太阳后觉得奇怪就叫
D.“雅安天漏”说的是四川雅安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降水天数多,年降水量大
【答案】B
【解析】四川位于我国我国的四川盆地,这里山路崎岖,四川盆地周围被高山环绕,人们进出四川盆地的交通十分困难,因此这里的交通落后,是由于地形造成的,故A正确。成都平原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灌溉水源,又免受水患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故B错误。四川盆地空气潮湿,天空多云。四周群山环绕,中间平原的水汽不易散开,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看到太阳后就觉得奇怪,就要叫。因此蜀中有“天无三日晴”和“蜀犬吠日”之说。故C正确。雅安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均气温在14.1℃~17.9℃间,年均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民间有“雅安天漏”的说法,有雨城之称,是四川降雨量最多的区域。故D正确。故选B。
3.四川盆地气候属于(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C
【解析】四川|盆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故选C。
我国某省位于祖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全省面积48.5万平方千米。宋代称为“川峡四路”,省内有一个盆地,盆地内气候温和多雨,盆地西部为平原,农业发达。根据材料和图,回答下题。
4.图中①②③④位于盆地西部平原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列关于该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复杂,地势东高西低
B.地跨我国二三级阶梯,河流落差大
C.人口分布东多西少,人口分布东密西疏
D.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类型单
6.四川居民爱吃辣椒的原因(

A.当地盛产辣椒,形成吃辣椒的习惯
B.四川为湿润地区,有利于辣椒生长
C.四川多山地,吃辣椒有利于健身
D.四川冬季寒冷潮湿,吃辣椒可以驱寒抗风湿
【答案】4.B
5.C
6.D
【解析】4.四川省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点是西部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高达7556米。地形复杂多样。以龙门山一大凉山一线为界,东部为②四川盆地及①盆缘山地,西部为④川西高山高原及③川西南山地。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7.46%,除四川盆地底部的平原和丘陵外,大部分地区岭谷高差均在500米以上。故选B。
5.四川省地形复杂,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故A错误。四川是一个地貌非常复杂的省,整个省跨越了我国的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故B错误。四川省以龙门山——大凉山一线为界,东部为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西部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中部以龙泉山为界,以东是川中丘陵地区;以西是由成都平原、眉山-峨眉平原组成的川西平原,受地形的影响,人口分布东多西少,人口分布东密西疏,故C正确。四川有两种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川盆地)
和高原山地气候(川西高原),故D错误。故选C。
6.四川居民爱吃辣椒主要还是因为当地气候的原因,四川的雨多,而且下雨时特别阴冷,空气湿度大,生活在四川的人总是会觉得是从身体里面往外冷,吃辣椒是为了驱寒去湿;特别是冬季阴冷潮湿有关。故选D。
【点睛】四川居民爱吃辣椒主要还是因为当地气候的原因,中国素有北咸,东南甜,西辣的说法;气候干燥食为咸、气候湿热食为甜、气候潮湿食为辣;贵州地处山区,雨多潮湿寒冷。
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遣址是一处距今4800年至31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三星堆遗址所在的区域是(

A.东北地区
B.成渝地区
C.西北地区
D.长江三角洲地区
8.该区域已形成“双核”城市群,其中“双核”是指(

A.成都、重庆
B.内江、涪陵
C.自贡、遂宁
D.宜宾、万州
9.“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唐代诗人李白对该区域的描述,说明该区域(

A.气候炎热
B.土壤肥沃
C.地形复杂
D.河湖众多
【答案】7.B
8.A
9.C
【解析】7.根据材料可知,三星堆古遗址是“古蜀文化遗址”,蜀是四川省的简称,三星堆古遗址就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即成渝地区,B正确;东北地区、西北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均不包括四川省,A、C、D错误。故选B。
8.双核城市群是由两个核心城市构成的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就是由成都和重庆构成的双核城市群,A正确;内江位于川南城市群,涪陵属于成渝城市群的4个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可见内江和涪陵不在一个城市群,因而不属于“双核”城市群,B错误;自贡位于川南城市群,遂宁属于成渝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可见,自贡和遂宁不在一个城市群,因而不属于“双核”城市群,C错误;宜宾位于川南城市群,万州是成渝城市群的4个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可见宜宾和万州不在一个城市群,因而不属于“双核”城市群,D错误。故选A。
9.“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意思是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蜀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蜀道穿越秦岭和大巴山,山高谷深,道路崎岖,难以通行。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唐代诗人李白对该区域的描述,形象的说明了该区域地形复杂,交通不便,C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以三星堆遣址为材料,涉及三星堆遣址的位置、该区域的城市群,以及地形地势等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万米,外媒戏称其是“一辆巨大的过山车”。下图是正在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0.川藏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有(

①四川盆地
②横断山区
③云贵高原
④青藏高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对铁路沿线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跨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B.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印度洋
C.河流水量丰富航运价值大
D.自然景观以高寒荒漠为主
【答案】10.B
11.A
【解析】10.读图可知,川藏铁路从四川省成都市到西藏拉萨市,穿过的地形去主要是四川盆地、横断山区、青藏高原。故选B。
11.读图可知,川藏铁路穿越我国第一、二级阶梯,铁路沿线地区的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该地区落差大,河流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自然景观以森林、草原为主。故A正确,BCD不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川藏铁路的沿线的地形区和地形和河流。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某班社会课上,来自不同省市的同学们纷纷开始介绍自己的家乡,阅读题目,完成下面小题。
12.以下是四位同学对自己家乡的介绍,其中能与甘肃、四川、陕西、山西某省区对应的是(?)
A.我的家乡群山环绕,是“天府之国”
B.我的家乡地势平坦,是牧人的天堂,他们四季放牧
C.我们用青稞酒和糌粑招待远方的客人
D.我们这里风景如画,梯田遍布
1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甘肃、四川、陕西、山西四省区旅游最有可能拍到的人文景观是(?

A.蒙古包—兵马俑—窑洞—都江堰
B.兵马俑—蒙古包—都江堰—敦煌莫高窟
C.都江堰—敦煌莫高窟—蒙古包—窑洞
D.都江堰—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窑洞
【答案】12.A
13.D
【解析】我国地域辽阔,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各省区之间面积大小、人口多少和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方面差异很大,各地区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了各自特色。
12.群山环绕、天府之国指的是四川盆地;地势平坦、是牧人的天堂,指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用青稞酒招待远方的客人是指青藏地区的藏民;风景如画,梯田遍布指的是云贵高原,故选A。
13.以上四个选项中,蒙古包只有在内蒙古自治区才能拍到,兵马俑位于陕西省,窑洞是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分布在陕西省和山西省;都江堰是位于四川省的一个古老水利工程;敦煌莫高窟是位于甘肃省一个特色文化;故选D。
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据此和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四川盆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上游
B.地处亚热带,气候冬暖夏热
C.西部是大巴山,东部是巫山
D.盆地内河流众多,主要有长江、岷江、汉江等
15.对上图中景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景观是峨眉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
B.该景观是巫山,位于四川盆地东部
C.该景观是都江堰,是李守父子修建
D.该景观是都江堰,造就了“天府之国”
【答案】14.B
15.D
【解析】14.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故A错误。地处亚热带,冬暖夏热,故B正确。西部是横断山脉,北部是大巴山,东部是巫山,故C错误。盆地内河流众多,主要有长江、岷江、嘉陵江等,汉江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故D错误。故选B。
15.图中所示景观是位于四川盆地的古老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李冰父子修建,正因为该水利工程,造就了“天府之国”,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四川盆地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征。
二、非选择题
16.甲图为川藏铁路路线图,乙图为拉萨、成都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川藏铁路经过____盆地、____山区和____高原。
(2)读拉萨、成都的气温和降水量图,判断①②中符合成都气候特征的是____;7月份,两地中气温更低的是____,影响因素是____。
(3)修建川藏铁路要遇到的地质灾害有哪些?请任举两例____、____。
(4)2020年5月27日11时,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成功,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珠穆朗玛峰缓慢增高是因为其位于____板块和____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
【答案】(1)
四川
横断
青藏
(2)

拉萨
地形因素
(3)
滑坡
泥石流
(4)
亚欧
印度洋
【解析】本题以川藏铁路路线图以及拉萨与成都气候图为材料,涉及川藏地区的地形、气候、地质等知识,考查学生对地形区的记忆、气候图的判读与板块的分布等知识。
(1)读图可得,川藏铁路的起止点城市是成都和拉萨,成都地处四川盆地,拉萨地处青藏高原,因此该铁路自东向西依次经过四川盆地、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
(2)读图可得,①图所示的是高山高原气候,②图所示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成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故符合成都气候特征的是②图;7月份,两地中气温更低的是拉萨,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因为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
(3)川藏铁路途经四川盆地、横断山脉、青藏高原,其中横断山脉地势陡峭,夏季暴雨时多滑坡、泥石等地质灾害,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且穿越长江,因此川藏铁路修建重重困难。
(4)珠穆朗玛峰缓慢增高是因为其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该山峰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山峰。
17.西南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区,该区域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近年来,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脱贫攻坚成绩斐然。下图分别示意我国部分省区略图、昆明气温年变化图、四城市7~8月平均气温(℃)统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无三里平”是对图示______________高原地形特征的鲜明写照。
(2)据“昆明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昆明“春城”之称的由来是________;读“四城市7~8月平均气温统计”,四城市中有“避暑凉都”之称的城市应该是_____,该城市夏季气温偏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西南地区民族众多,文化多元,可利用此特色发展______业改善贫困状况,但首先需要改善________条件。开发水电也是因地制宜的一项措施,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南地区基础设施较薄弱,与东部平原地区相比,西南地区铁路建设成本较高,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
【答案】(1)云贵高原
(2)
昆明冬不冷夏不热,全年温差小,四季如春
贵阳
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3)
旅游
交通(运输)
河流水量大
地势落差大,水流急
(4)地形崎岖,多地质灾害
【解析】本大题以西南地区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了西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及成因、民族文化、铁路建设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对所学内容的记忆理解及综合运用能力。
(1)本地区地处云贵高原,这里喀斯特地貌广布,崎岖不平,横断山脉在其左边,“地无三里平”是对云贵高原地形特征的鲜明写照。
(2)由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昆明冬不冷夏不热,全年温差小,四季如春,如有“春城”之称;四城市中,贵阳因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属“避暑凉都”。
(3)众多的民族,多元的文化,可以促进西南地区发展旅游业,要致富先修路,应改善交通条件;我国西南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量;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4)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多地质灾害,复杂的地理环境致使铁路建设成本较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