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在社会中成长 课件(27张幻灯片)+4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在社会中成长 课件(27张幻灯片)+4视频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二节
在社会中成长
学习目标
了解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原因
熟悉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与表现
理解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重要性(重点)
1
2
3
理解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方法(难点)
4
他们拥有着高学历,却归隐山林
90后女子在终南山潜心修行5年有余,硕士毕业的她也曾像大部分大学生一样,迷失在喧闹繁华的大城市中,之后迫于种种外界的压力,让她最终选择远离那个灯红酒绿的是非之地,来到无人知晓的深山中隐居修行,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这位刚名校本科毕业不久的男子,还没毕业的时候,就已经计划着要逃离城市,过上隐居的生活了。当初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家人时,他的父母险些就被他这个决定气到晕厥,原本以为他会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成家立业。
思考:以上这些高学历人士归隐的生活方式,你向往吗?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
这种行为不值得提倡
只有通过社会,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由“生物的我”向“社会的我”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我们人生的社会价值。
这启示我们融入社会有什么意义?
在社会中成长
教材P7相关链接:什么是社会化
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但还不具备人的品质。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完成了人的社会化。
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生物人
社会人
社会化
1、社会化的含义
说说你的生活经历,跟同学交流分享你的付出和收获。
法律宣讲
乡村实践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丰富了精神生活、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保护环境
关爱老人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1.为什么说人离不开社会?
社会化是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人的成长事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问题导学
父母的抚育
同伴的帮助
老师的教诲
社会的关心
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
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合格的社会成员
社会化
书籍
电视
1.说说我们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
物质
物质
精神
精神
2.它们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与哪些人有联系?
农民通过翻地、播种、施肥、收割等一系列艰辛劳动得到粮食,粮食加工成面粉或大米,通过市场销售,饭店师傅或父母购买大米或面粉,经过蒸煮才变成可口的食物。
食物是怎么来的?
我们使用的课本等学习用品通过印刷厂印刷后,再通过书店等渠道到我们手中。
学习用品是怎么来的?
纺织工人用纺织机把棉或人造纤维纺成纱线,再将纱线织成布料,再到制衣厂制成衣服。
衣服是怎么来的?
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1.为什么个人要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课堂笔记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1.什么是亲社会化行为?
蓝天救援
亲社会行为(也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是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无偿献血
例如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行为。
第1段
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第1段第4行
②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第3段第2行
③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
第3段第3行
④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意义)?P8
时代
社会调查
结合图片和你参加的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做到亲社会行为?
志愿服务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小小交警志愿者活动
为灾区捐款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
4.
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P8第2段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
向居民宣传防疫知识;
打扫社区卫生,宣传垃圾分类;
看望敬老院的老人;
帮助维护交通秩序;
………
拓展延伸
说一说:我们能参加哪些社会实践活动?
在社会中成长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养成亲社会行为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课堂小结
1.
10年来,刘艳芬个人累计收养或倡议救助孤儿,贫困,失亲,留守,残疾儿童近20人,个人资助和号召志愿者累计捐款100余万元,被评为威海市“最美志愿者”。经过大群众推选和评议,他被推选为“中国好人榜”,这表明
①亲近社会能获得社会的认可
②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③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回报和精神滋养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A
课堂练习
2.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服务冬奥会的行列,很多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志愿者,积极做各种服务工作。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①关心社会,关注国家大事
②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亲身实践,锻炼自己
③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④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A
3.手机种树、走路捐步、一元购画……时下网络公益对很多人来说已不陌生。“人人公益、随手公益、指尖公益”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日渐成为社会文明的一种新风尚。积极参加网络公益活动能使我们(

A.体验生活变化,领略现代文明
C.提高文化素养,突出个人发展
B.学会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
D.强调服务社会,追求获取报酬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