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科学探究目标: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是人类发展的巨大的推动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研究声音在不同物体的传播效果。难点:理解并掌握声音的不同传播形式。三、教学过程:聚焦视频导入:展示蛙鸣的视频并解说:在夏天的傍晚,当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池塘里传来蛙声一片,此起彼伏。提出问题:蛙声是怎样传到我们的耳朵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二)探索播放视频并提出问题: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的变化。我们看了什么现象?再将音叉浸入水中,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吗?水是怎样传播声音的?PPT展示图片:1.水槽里敲击石头;2.海里的鲸鱼(提问:在水里敲击两块小石头,能听到声音吗?这说明了什么?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展示实验视频并提问: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一听在桌子另一端轻轻挠桌子的声音。这样听到的声音与耳朵不贴在桌面上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进一步追问: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视频展示并提问: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我们看到的现象?声音的传播与空气有关系吗?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三)研讨:PPT呈现研讨的第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PPT呈现宇航员太空图景,并提问: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设备才能进行沟通,这是为什么?总结和概括本课实验探究的结论:物质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边的物质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四)拓展:PPT呈现:做一个“土电话”,试一试声音能否通过线绳传播。(指出使用“土电话”时的注意事项:说话人的声音大小应以听话人不能直接听到为宜,连接两个“话筒”的线应该拉紧。)(五)在线练习题:PPT呈现几道练习题,让学生按下暂停键思考,然后公布答案。四、下节课材料准备PPT呈现下节课上课前学生要预先准备的材料:塑料杯、气球皮、橡皮筋、音叉(或锣等能发出声音的器具)、少量的细沙或碎纸屑,为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