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们的水钟》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我们的水钟》是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的第3课。通过前一课的教学,学生已经认识了两种水钟的构造,在经历了观察水流的速度的实验和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的实验后,学生对水钟作为计时工具的原理有了新的理解,有了制作水钟的欲望和理论基础。本课,学生要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设计一个水钟,用图画的形式对自己设计的水钟进行描述,并要亲自动手制作一个水钟,还要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水钟是否能准确计时,以及对水钟的设计进行改进。本课,学生将要经历设计方案—动手制作—测试并改进的工程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学生分析】经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滴漏能作为计时工具有了新的理解,也有了制作水钟的欲望和基础。从三年级到五年级,学生会用图画记录观察内容,但是如果用画图与文字结合的形式设计一个科学作品,学生的经历还是很少的。本节课就是组织学生开展这方面训练比较好的机会,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发挥空间,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原有认知,让学生真正的深入课堂,积极参与设计的过程,将自己对水钟类型、控制流水速度、刻度三方面的思考外化;同时,也要注重对水钟的测试与改进,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思维发展都将在此环节得到极大发展。【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水钟通过一定的装置,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从而能用来计时。2.我们可以控制水流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画图和文字描述的方法设计制作水钟的方案。2.能利用剪刀、塑料瓶等简单工具和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水钟。3.能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对自己的方案进行改进。4.经历思考方案—制订计划—实施方案—检验成果—寻找原因—改进完善的探究过程。科学态度目标1.在制作水钟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2.体会到在科学研究中分工合作与和谐地开展探究都是很重要的。3.体验到完成一个科学制作需要不断重复实验,在实验中逐步完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经历一项工程的几个主要过程。【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经历思考方案—制订计划—实施方案—检验成果—寻找原因—改进完善的探究过程。难点:知道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剪刀、秒表(可用手机或电话手表替代计时)、记号笔(用签字笔,避免用水彩笔或水笔等)、签字笔、胶带、直尺、塑料瓶、白纸条、针(可以用铁钉、圆规、或笔尖代替)、及实验记录单。教师准备:自制的水钟模型、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聚焦:复习旧知根据上节课所学,水流的速度是有一定规律的:古人利用一定的装置,让水保持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并根据这一特点,制作了水钟用来计时。这节课,让我们也来制作一个计时10分钟的水钟。制作一个计时10分钟的计时器探索一:设计在制作水钟之前,首先我们要设计水钟?现在请同学们先仔细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你要做一个什么类型的水钟?(受水型或泄水型)水钟的计时原理是什么?2.制作水钟需要哪些材料?塑料瓶(规则的直身瓶子或不规则瓶子?)3.怎样控制漏水的速度?4.如何来划分10分钟的时间刻度?(像直尺刻度一样均匀划分吗?)思考完成后,请将你设计的水钟画在活动记录单上,并用文字加以解释,做到图文并茂。探索二:制作1.按照自己的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与工具。2.加工组装我们的水钟3.标刻度:(1)确定初始水位和0刻度线;(2)确定合适的滴水速度,用秒表计时,然后在容器壁上标出水滴到第1分钟的水位刻度;(3)借助直尺量出水流出1分钟的高度,然后均匀标出1-10分钟的时间刻度。(5)小组合作,分工完成。播放实验指导视频1: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索三:测试测试:用秒表测试自制水钟的准确性。科学探究中记录实验结果时要以事实为依据。如果不准确,是什么原因呢?请你思考影响水钟准确性的因素并及进行改进?(参考答案:1.盛水容器的形状。选择盛水容器时,尽量选择盛水容器的形状是上下均匀的圆柱或方柱,尽量没有凹凸变化的。2.滴水的速度。在适当的时间补充注水、尽量减小水压下降对滴水速度的影响。例如:输液装置。3.如何减少材料消耗来节约资源与降低成本。)探索四:改进根据原因,进行改进和再次测试。设计图也要改哦。播放实验指导视频2,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改进自己的水钟。三、研讨我们的水钟计时准确吗?制作简单吗?(引导学生关注水钟的准确性,改进后的水钟准确性大大提高,但是还是有误差,引出下一节课更精准的计时工具——机械摆钟。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注意在工程设计领域的实践活动中,我们需要关注如何减少材料消耗来节约资源与降低成本,以及缩短工期来提高工作效率。)四、拓展除了水,还可以用哪些能流动的物体来制作计时工具?(由于人们在利用水计时,还面临一些局限性,例如冬天水结冰,水蒸发,水很重不容易搬动等,引导学生思考其他的计时工具。)【板书设计】我们的水钟设计制作测试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