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身体的“联络员”》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的第5课,它是学生在研究了人体的“总指挥”——脑之后,学习人体神经系统是如何传递和处理脑发送的信息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发出的遍布全身的神经,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神经。它是连接中枢神经和身体各个部分的“联络员”,负责收集身体受到的环境刺激的信息,并将其传递给脑、脊髓,再将脑、脊髓发出的指令传递给身体相应部分,使其做出相应的反应。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引发学生对于人体如何感知外部环境刺激并做出反应的研究兴趣。第二部分——探索,认识神经系统,了解神经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第三部分——研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构建保护神经系统的认知;重在引导学生用其指导自己的行为,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生分析】基于线上学习情况,设想学生学习环境为家中,因此采用互动时教学,配合平板或手机等交互性强的媒体工具学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脑是人体的神经中枢,但是对于人体是如何接受外界信息,并将其传递给脑,而脑又是如何发出指令,指挥人体做出相应的反应的工作过程并不知晓。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难点,比较抽象,不容易感知。通过将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的,构建探究“脚手架”的方式让学生推论出,引起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兴趣。五年级学生喜欢探究,凡事乐于亲身经历,对事物的认识建立在感性基础之上,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能够从一些阅读材料中提炼出自己的结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人体感受外部环境刺激并做出反应,是神经系统协助完成的。2.神经系统中脑、脊髓和神经是协同工作的。3.神经从身体各个部位接受信息传递给脑或脊髓,再将脑和脊髓发出的信息传给身体相应部位,使身体做出不同的反应。4.减缓精神压力,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有益于神经系统的健康。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构建新知。2.能够基于视频互动小游戏的体验活动,推测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科学态度目标1.表现出对于人对环境刺激是如何产生反应的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知道减缓精神压力,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有益于神经系统的健康。知道减缓精神压力,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有益于神经系统的健康。2.知道有效的学习和训练能够改变神经系统的功能,并能以此指导自己的学习。【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难点:能说出人体进行不同的活动时,神经传导的线路。【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人体神经传递示意图、画笔、活动记录单、乒乓球、纸杯教师准备:人体神经传递示意图、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聚焦图片导入——手扎到仙人掌引起条件反射将手收回。提问:1、手被仙人掌扎到时,会有怎样的反应?2、脑是如何向身体发出指令的?设计意图:设置探究问题,激发学习动机和探究动机。二、探索探索一:做个接乒乓球游戏观看活动视频后进行活动,并将结果记录在活动记录表上。探索二:回答问题:1.(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玩游戏的时候,最先获取信号的器官是()A.眼睛B.手C.耳朵选择正确答案A后进入下一环节2.眼睛获取的信号通过()传到神经中枢。A.手B.神经中枢C传入神经(此部分通过题目解析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注意神经中枢包括大脑和脊髓)3.神经中枢做出相应的指令并通过()使身体做出反应。A.传出神经B.大脑C.脊髓(设计意图:提出启发性问题,提供初步概念建构)思考问题:游戏中,我们的脑与神经是怎样工作的?由龙龙与华华的对话讲解:眼睛看到球扔过来了,然后眼睛的神经将这个信息传给大脑,大脑接受信息后发出指令,指挥我的手脚运动起来,去把球接住。(设计意图:由第一次活动中引导学生关注游戏中身体的配合,从而由游戏的自我观察中初步建立信号传递概念。)探索三:画出“联络员”1.用水彩笔在人体神经图上画一画,用线与箭头来表示信息传递的过程。2.了解人体的神经联络:感受刺激并将信息传递给脑和脊髓的叫传入神经(也叫感觉神经),将脑和脊髓发出的信息传递给身体相应部位,并指挥其做出反应的叫传出神经(也叫运动神经)。(设计意图:提供认知工具,提供学习资源与方法指导,促使学生自主探究。)三、研讨活动四:再做个接乒乓球游戏再次进行,分数对比华华介绍:反复练习可以提高接球成功率,这说明反复练习可以使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变快,我们的身体动作也会更加灵敏。老师:迁移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进行要进行反复练习。活动五:看来,神经系统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保护它呢?视频提供例子。(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提示,内化对神经系统的特点与功能的认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构建新的认知和方法,进一步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四、拓展活动六:人工智能的基本假设是人类的思考过程可以机械化,是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算法是基于人的神经系统,让人工智能技术经历第三次发展高潮。至此,机器不再被动接受知识的输入,而是可以自主学习。(设计意图:通过拓展迁移,巩固学习成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