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观察月相》教学设计一、教学模型“探究事物特性”类课型提出问题——观察、记录、描述——形成概念(比较、归纳、概括、分类)——拓展与应用(辨析、判断)二、【教材及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的意义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实际的观察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会变化的;二是尝试学习使用图画的方式记录观察到的月相;三是通过分析观察及记录的月相,让学生能发现月相是逐渐变化的,如月球亮的部分逐渐增加或者减少。聚焦板块,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进入“月相”的研究。本部分直接出示月相的概念,是为了让学生迅速了解本节课研究的月相究竟是什么。接着聚焦到“过去一周,你看到的月相是什么样的”,指向本节课的研究重点是月相的变化现象。探索板块,有两个活动。活动一,学生对展示的相关月相图片进行观察和描述,为学生开展交流提供一个共同的基础,让学生对月相有一个清晰具体的认识。活动二,“实际观察和记录月相”,本活动实际观察部分需要布置学生在课前完成,教材虽介绍了两种记录方法,但一般可采用涂黑记录表中圆圈的方法(与活动手册相配套)。这个部分的动手探究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既是记录月相,同时也需在活动中反思月相是如何变化的。研讨板块,讨论“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吗?”是为了巩固学生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地球家园上看到的不同夜晚的月相可能是不一样的。讨论“连续观察几天,我们观察到的月相是怎样变化的?”是为了让学生对前面连续观察到的月相变化进行小结,从而发现月相变化的特点(月相逐渐变大或者变小)。本课教材虽然没有特意安排“拓展”板块,但其实需要学生继续完成至少一个月的月相观察记录活动,这项隐含着的后续活动,让学生一直保持积极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中要积极进行关注和引导。(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月球的样子(月相)有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学习本课之前就应该知道月相是变化的。但是,对于怎样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月相等科学记录方式不是很了解,对月相逐渐变化的相关规律也不是很清楚。另一方面,前期布置的观察月相活动有可能因为天气等各种原因,学生的观察体验会没有落实或不够充分,这会对实际教学带来一定的困扰。三、【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1、月相是变化的,不同的夜晚月相可能不相同。2、月相是逐渐发生变化的,有时月相亮面逐渐变大,有时逐渐变小。(二)科学探究目标1、能连续几天持续观察月相。2、会记录和描述月相变化的过程。3、能发现月相是逐渐变化的。(三)科学态度目标1、对观察记录月相等活动感兴趣。2、能坚持客观及时的记录。(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完成月相的观察记录。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地逐渐发生变化。(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连续的观察,并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月相。五、设计理念及创新点1、贯通大概念,贯穿大单元。本课涉及的课程标准是13.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13.3月球围绕地球运动,月相每月有规律地变化。其中1-2年级只需要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是继前三节课对地球家园整体认识后对月相变化、天气等自然现象的具体认识,初步培养持续观察、记录、描述的探究能力。2、打通课堂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课堂前观察半个月月相+课中指导描述月相的方法+课后持续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变化,通过不同方法记录与描述月相变化规律,促使学生经过真实持续的经历分析,提升科学实践能力。3、有效使用微课指导记录描述月相的不同方法、基于模型支持学生发现月相变化规律,并内化为学生的概念知识进行总结提升。六、教学流程七、【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探索计划表、月相记录卡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提前一周布置的月相观察记录单、观察记录视频。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与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趣味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月月童声解谜:没错,我就是月球,是地球最近的邻居!引出对月亮相关的认知,并启发学生:月亮在科学上称为月球。聚焦月相时像把镰刀。——打一天体。提问:知道月球的哪些事情?说给同伴或者爸爸妈妈听吧。引出研究对象:我们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4、微视频小结月球基本知识,引出课题:观察月相。学生发言:对月球的认识,并重点交流几个典型月相。画面呈现动漫配发言声像,重点呈现几个典型月相举例月相的形状特征,为后续观察描述月相做准备。探究月相画法(一)学一学,画月相1.围绕着“你见过的月相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把它画出来吗?下面我们来学一学怎么画月相”2.课件+微视频指导画月相:请按下暂停键,画出你所见过的月相吧?”。①根据实际观察的月相,在活动手册相应圆上,点出上下两个顶点。②根据实际月相的明暗情况,学生画月相并展示经典月相在两个顶点之间,画线条把月球明亮和不明亮的部分区分开来。③将不明亮的部分用画斜线的方法表示。④写上农历日期。月月跟你一样是一位善于观察的小朋友。他也发现了不一样的月相。而且她很想知道:在一个月中,每天的月相是怎样的?请按下暂停键,尝试着画一画每天的月相可能是怎样的?下面是月月搜集月亮每天月相的资料,看一看,比一比,跟你想象的一样吗?(二)观察描述月相要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我们先来描述月相的形状特征。微视频出示描述学生说一说自己记录的过程。学生尝试画一个月的月相观看课件,资料印证月相的例子启发:试着描述一下月相的形状特征看了刚才的资料,你有哪些新发现?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伴和身边的长辈听。研讨一: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吗?研讨二:连续观察几天,我们观察到的月相是怎样变化的?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几个典型的月相形状特征,并尝试用更丰富的语言进一步描述。学生1:不同夜晚的月相不一定相同。学生2:连续几天的月相在逐渐变化。学生发言预设:像弯弯的小船、又圆又大的脸庞、有的像半圆,像耳朵呈现研讨思考题,学生发言配以图解。探究月相变化规律师: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我们能深入探究月相变化的规律吗?要怎么做?探究一:兵乓球模拟月相变化微视频呈现用乒乓球、黑色水彩笔、细铁丝做成一半亮一半暗的月球,并模拟一个月的月相变化。探究二:奥利奥月相实验模拟月相变化微视频指导借助奥学生展示月相变化图学生展示奥利奥制作的月相作品通过不同形式的记录(或视频或图片或语音),呈现学生对月相变化规律的理解利奥、小勺子挖一挖的方式呈现经典月相:新月、峨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等探究三:饼干模拟月相变化微视频呈现学生掰一掰、咬一咬的方式制作月相图并讲解其特征。学生展示饼干制作的月相作品总结升华微视频小结:观察描述月相方法、月相定义及月相特征及变化规律师:带上纸、笔和记录表去坚持观察和描述月相,探讨月相变化的奥妙吧!师: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再一起探究吧!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本课学习了什么。贯通大概念,贯穿大单元,延续探究,为三年级月相变化规律的进一步探究打下基础。九、【板书设计】十、【学习计划表及记录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