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走向共同富裕(35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走向共同富裕(35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走向共同富裕
二、走向共同富裕
1、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变化及应采取的措施
3、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及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原因
4、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5、我国推行的改革的性质、内容、总目标
6、全面深化改革的做法
7、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
8、共同富裕的含义及地位
9、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10、党和政府为实现共享发展成果的做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中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鲜明特征之一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你心目中的美好生活是什么样的?这种美好生活实现了吗?
阅读与思考
更满意的收入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更高水平的的医疗服务
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工作
受更好的教育
人民心目中的
美好生活
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是人民最关心的、最渴求解决的问题
东西部、城乡、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
贫困人口数量庞大,部分贫困家庭缺乏劳动力
就业信息不畅通,就业质量有待提高
过去的发展对环境破坏严重
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程度较低......
思考:这些问题都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归纳:
二、走向共同富裕
1、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主要矛盾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那么原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思考: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什么会变化?
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哪些新的变化?
解决我国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运用经验
三名同学的假期经历有喜有忧,你从中发现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新的变化?
①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服务业发达;
②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但污染现象仍然存在!
③“互联网+”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收入;但传统产业面临转型!
我暑假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看到好几家高污染企业停产整改。
我与父母乘坐高铁暑假外出旅游,快捷舒适,感受到服务业越来越发达,出行越来越方便。
我暑假帮家人在市场看服装摊,生意比往年冷清,而别人家新开的网上服装店却生意火爆。
中国从2011年开始,经济增长速度连续10年低于10%,说明中国经济进入了怎样的阶段?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材料解读:
思考:我国经济为什么要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如何才能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呢?
知识拓展

新发展理念:
五个方面的内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了具体的思想指导。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经济结构):
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知识拓展
结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以下图片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水平低
城乡发展不平衡
材料解读:
思考:这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
知识拓展
国家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采取的相关举措
①实施精准扶贫;
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③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④新农合、“两免一补”、乡村旅游业、村村通工程等。
知识拓展
国家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采取的相关举措
①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②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
③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④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改革发展支持力度等。
知识归纳
我国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因、目标、做法及意义
(1)原因: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2)做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3)意义:
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归纳:
二、走向共同富裕
2、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变化及采取的措施
(1)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变化
采取的措施
探究与分享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进入新时代,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日益呈现新面貌。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要小康,关健看“钱袋子”鼓起来没有。去年,我们村农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收入涨得比城里人还快。
现在政府支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村村通了公路。只要人勤快,肯动脑筋,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
现在的生活可好了,你看村里人住上了新房,喝上了千净的自来水,用电方便,道路宽阔。更好的是,生病了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来保障!
我上学不用交学杂费,也不用交课本费,妈妈说我赶上了好时代。
(1)从他们的话中,你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
①我国农民人均收人明显提升;生活条件有根本性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完善,交通发达;社公保障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②农村生态环境良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服务性产业发展迅速;
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受教育程度提高。
(2)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什么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
(2)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什么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3)它为我国解决好“三农“问题创造了那些新的发展机遇?
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
②“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③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均衡的现实挑战。
①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
②让农民更有安全感;
③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④为青年人提供舞台。
思考:在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后,仍然不断地出台新的措施来解决三农问题说明了什么?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不断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归纳:
二、走向共同富裕
3、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及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原因
(1)内涵: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
(2)原因: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思考:学到这里你能理解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了吗?
归纳:
二、走向共同富裕
4、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历史经验)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矛盾需要)
(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常态要求)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时代特色)
思考:我国推行的改革到底是什么样的改革?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归纳:
二、走向共同富裕
5、我国推行的改革的性质、内容及总目标
(1)改革的性质: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2)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
(3)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思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国都做了哪些事情?
归纳:
二、走向共同富裕
6、全面深化改革的做法
(1)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2)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4)在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思考:这样做对我国有什么好处呢?
归纳:
二、走向共同富裕
7、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全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2)有利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3)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4)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思考:从意义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改革的为了实现共同富裕,那么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呢?
归纳:
二、走向共同富裕
8、共同富裕的含义及地位
(1)含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思考:你认为共同富裕需要如何实现?
注意: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思考: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实现共同富裕呢?
(2)地位: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最终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思考:共同富裕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应该坚持什么理念呢?
我国的新发展理念
思考:(1)哪一个发展理念与共同富裕的要求相符合?
(2)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归纳:
二、走向共同富裕
9、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最终目标。
(4)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5)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思考:怎样才能让人民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呢?
共享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同学们围绕“共享发展”的话题,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了讨论。
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
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
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
“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思考: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你是如何看待“共享发展”的?
探究与分享
同意①是全民共享,不是少数人共享。(共享的主体)
②是渐进共享,是一个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共享的过程)
③是全面共享,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共享的内容)
④是共建共享,只有共建才能共享。(共享的途径)
思考:党和政府为实现共享发展都做了哪些事呢?
结论:党和政府采取了很低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和弱有所扶,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归纳:
二、走向共同富裕
10、党和政府为实现共享发展成果的做法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3)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党和政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的措施
知识拓展
列举我国为实现共享发展成果采取的具体措施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坚持党的领导
(3)针对民生问题采取的具体措施:
①幼有所育:国家学前三年计划;
②学有所教:两免一补、希望工程;
③劳有所得: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调控最高工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④病有所医: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医保跨省结算;
⑤老有所养: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⑥住有所居: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
⑦弱有所扶: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设立救助站、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知识拓展
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意义
①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②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③有利于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有利于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⑤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⑥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温馨提示:知识点要活学活用,很多的知识点稍加改变就可以回答其他问题!
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④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⑤党和政府坚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⑥党和政府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
⑦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党把百姓冷暖放在心头,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说明了什么?
知识拓展
走向共同富裕
课堂小结
改革进行时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变化及应采取的措施
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及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原因
共同富裕的含义及地位
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党和政府为实现共享发展成果的做法
共享发展成果
全面深化改革
原因
性质
内容
总目标
做法
意义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