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物质的变化【课前复习】1.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嘴吹灭酒精灯B、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C、用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D、将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称量2.现有下列仪器:①量筒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酒精灯,量取25ml液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是()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3.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⑧玻璃棒.A.②④⑥⑦B.②④⑦C.①③④D.④⑤⑧4.关于药品的取用,不正确的操作是( )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用药匙B.取用较大块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用镊子C.实验室没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D.从试剂瓶取出的溶液如果超出了需用量,应将超量的部分倒回原瓶内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6.图1-6实验操作都是错误的,简要回答它们错在什么地方,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1)图①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造成后果_____________。(2)图②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造成后果______________。7.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便捷的扑火方法是()A.用水冲熄B.用湿抹布盖灭C.用沙土盖灭D.用泡沫灭火器扑灭8.取用液体药品时,正确的操作是()A.手拿试剂瓶,标签向外B.试剂瓶口不要紧贴试管口,以防污染C.手持试管,应垂直拿稳D.取完药品盖好瓶盖,放回原处,标签向外:【新授课】【学习目标】1.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理解化学反应现象与本质的联系(应用)。2.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联系(理解)。3.能判断常见的某些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用)。【学习内容】一、物理变化(1)观察活动:观察物质的变化变化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变化1火柴梗火柴梗被折断火柴梗形状变化变化2水水的三态变化水的状态变化变化3石蜡石蜡熔化成液态蜡油石蜡形状和状态变化变化4玻璃玻璃破碎玻璃形状变化变化5食盐食盐溶解在水中,再加热蒸发掉水后又得到食盐食盐形状和状态变化在上述变化过程中,有的只发生物质形状或状态的变化,有的物质的形状和状态都发生了变化,但它们的本质没有变化,即没有生成新物质。(2)物理变化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形状或状态发生变化,它的本质特征是没有新物质生成。二.化学变化(1)观察活动:观察火柴梗、镁条的燃烧变化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变化6火柴梗燃烧火柴梗火柴梗燃烧,有明显的火焰和发光发热,产生少量黑烟等黑色的固体变化7镁条燃烧镁条是银白色的固体发出耀眼的强白光,并且放出大量的热白色固体火柴梗燃烧后生成黑色的灰烬、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它们是不同于火柴梗的新物质。镁条燃烧后的生成物是白色的粉末氧化镁,它是不同于镁的新物质。(2)化学变化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也就是说,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3.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请你判断:下面三个实验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实验1-8】在装有少量碳酸钙固体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现象产生气泡判断产生气泡,说明有气体产生,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实验1-9】在盛有无色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酚酞溶液。现象无色溶液变红色判断无色溶液变红色,说明有新物质产生,发生了化学变化【实验1-10】在盛有无色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蓝色硫酸铜溶液。现象产生蓝色沉淀判断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有新物质产生,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举例伴随现象判断依据本质区别联系在化学变化中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化学变化。注意:化学变化虽然伴随着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气体和沉淀产生,但我们不能根据这些现象来判断它就是化学变化。例如白炽灯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等。【教你一招】化学变化韵语化学变化,颇有特征;新的物质,伴随而生;发光放热,沉淀生成;放出气体,颜色变更;奇异现象,五彩缤纷;物理变化,同时发生。实验演示:镁条燃烧(1)夹持镁条的仪器是(2)实验时伴随的现象是、、,其中能说明镁条燃烧时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是。(3)实验完毕后,发现桌面被烫坏了,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4)写出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自我检测】1、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瓷碗摔碎了B、车胎漏气C、煤气燃烧D、折断火柴梗2、下列变化你认为是物理变化的是()A、米饭变馊B、大米酿成酒C、云变成雨D、牛奶变酸3、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烛炬成灰B.花香四溢C.木已成舟D.滴水成冰4、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生成白色粉末C、打磨后镁条变亮D、放出大量的热5、有关物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6.认真观察如图,判断下列过程中各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1)图①中A处发生的变化是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理由是______.(2)图②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由此说明化学变化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伴随物理变化.(3)图③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可见发光、放热的变化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1.3物质的变化答案【课前复习】1.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C)A、用嘴吹灭酒精灯B、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C、用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D、将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称量2.现有下列仪器:①量筒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酒精灯,量取25ml液体,应该选用的仪器是(B)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3.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A)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⑧玻璃棒.A.②④⑥⑦B.②④⑦C.①③④D.④⑤⑧4.关于药品的取用,不正确的操作是(D )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用药匙B.取用较大块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用镊子C.实验室没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D.从试剂瓶取出的溶液如果超出了需用量,应将超量的部分倒回原瓶内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6.图1-6实验操作都是错误的,简要回答它们错在什么地方,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1)图①中的错误之处:_俯视读数_____________,造成后果_实际液体体积偏小____________。(2)图②中的错误之处:_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____________,造成后果__污染试剂____________。7.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便捷的扑火方法是(B)A.用水冲熄B.用湿抹布盖灭C.用沙土盖灭D.用泡沫灭火器扑灭8.取用液体药品时,正确的操作是(D)A.手拿试剂瓶,标签向外B.试剂瓶口不要紧贴试管口,以防污染C.手持试管,应垂直拿稳D.取完药品盖好瓶盖,放回原处,标签向外:【新授课】【学习目标】1.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理解化学反应现象与本质的联系(应用)。2.了解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联系(理解)。3.能判断常见的某些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用)。【学习内容】一、物理变化(1)观察活动:观察物质的变化变化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变化1火柴梗火柴梗被折断火柴梗形状变化无变化2水水的三态变化水的状态变化无变化3石蜡石蜡熔化成液态蜡油石蜡形状和状态变化无变化4玻璃玻璃破碎玻璃形状变化无变化5食盐食盐溶解在水中,再加热蒸发掉水后又得到食盐食盐形状和状态变化无在上述变化过程中,有的只发生物质形状或状态的变化,有的物质的形状和状态都发生了变化,但它们的本质没有变化,即没有生成新物质。(2)物理变化的概念:___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形状或状态发生变化,它的本质特征是没有新物质生成。二.化学变化(1)观察活动:观察火柴梗、镁条的燃烧变化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变化6火柴梗燃烧火柴梗火柴梗燃烧,有明显的火焰和发光发热,产生少量黑烟等黑色的固体有变化7镁条燃烧镁条是银白色的固体发出耀眼的强白光,并且放出大量的热白色固体有火柴梗燃烧后生成黑色的灰烬、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它们是不同于火柴梗的新物质。镁条燃烧后的生成物是白色的粉末氧化镁,它是不同于镁的新物质。(2)化学变化的概念:__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也就是说,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3).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请你判断:下面三个实验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实验1-8】在装有少量碳酸钙固体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现象产生气泡判断产生气泡,说明有气体产生,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实验1-9】在盛有无色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酚酞溶液。现象无色溶液变红色判断无色溶液变红色,说明有新物质产生,发生了化学变化【实验1-10】在盛有无色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蓝色硫酸铜溶液。现象产生蓝色沉淀判断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有新物质产生,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__有新物质生成_________________。在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举例玻璃破碎、西瓜榨汁等食物腐烂、钢铁生锈等伴随现象形状、状态改变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气体和沉淀产生判断依据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联系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注意:化学变化虽然伴随着发光、放热、颜色改变、气体和沉淀产生,但我们不能根据这些现象来判断它就是化学变化。例如白炽灯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等。【教你一招】化学变化韵语化学变化,颇有特征;新的物质,伴随而生;发光放热,沉淀生成;放出气体,颜色变更;奇异现象,五彩缤纷;物理变化,同时发生。实验演示:镁条燃烧(1)夹持镁条的仪器是坩埚钳(2)实验时伴随的现象是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其中能说明镁条燃烧时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是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3)实验完毕后,发现桌面被烫坏了,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忘记垫石棉网。(4)写出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镁+氧气氧化镁。符号表达式Mg+O2MgO。【自我检测】1、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A、瓷碗摔碎了B、车胎漏气C、煤气燃烧D、折断火柴梗2、下列变化你认为是物理变化的是(C)A、米饭变馊B、大米酿成酒C、云变成雨D、牛奶变酸3、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A.烛炬成灰B.花香四溢C.木已成舟D.滴水成冰4、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B)A、发出耀眼的白光B、生成白色粉末C、打磨后镁条变亮D、放出大量的热5、有关物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C)A、不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6.认真观察如图,判断下列过程中各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1)图①中A处发生的变化是_物理变化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理由是_没有新物质生成_____.(2)图②中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_,由此说明化学变化_一定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伴随物理变化.(3)图③中发生的变化是_物理变化_____,可见发光、放热的变化_不一定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