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构成物质的微粒(I)——原子和离子【课前复习】下列事例不能用分子运动相关知识解释的是A.品红扩散B.漫天飞沙C.酒精挥发D.篮球充气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说法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晒干温度升高,水分子体积增大B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空气是混合物由不同分子构成D干冰受热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增大A.AB.BC.CD.DA~E分别叙述分子的某种特性,请选择合理的解释,将序号填入下列横线上。A.分子间有间隔;B.受热分子运动速度加快,间隙变大;C.分子有质量,但很小;D.分子不断地运动;E.同种分子性质相同。(1)20mL水和2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40mL??????????;(2)在很远的地方可闻到酒的香味??????????;(3)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4)碘的蒸气、碘的固体颗粒都能使淀粉变蓝??????????;(5)一滴水里约有1.67个水分子??????????。学习化学可以从微观角度认识世界,请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空气中的氧气无处不在,是由于______的结果。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时,汞柱会上升______。碳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没有改变的两种粒子是______填写粒子名称。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装置如图Ⅱ所示。【实验操作】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蒸馏水,各滴入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试管放滴有酚酞的蒸馏水的目的是??????????。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写两条。【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理解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2.了解原子的内部构成,知道原子中各粒子间的关系,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新授课程】(一)原子1.什么是原子:原子是________________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________________变化,而原子________________变化。2.活动探究:加热氧化汞1)氧化汞受热分解反应的实验现象:红色粉末渐渐消失,试管壁上出现银白色金属光泽的物质,同时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2)氧化汞受热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氧化汞(HgO)汞(Hg) + 氧气(O2)3)氧化汞受热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会描述)氧化汞受热时,氧化汞分子分解为和,每两个结合成一个,很多构成了氧气,而很多直接构成了。4)实质:在化学变化中,氧化汞分子发生了变化,而构成氧化汞分子的汞原子和氧原子并没有发生变化,它们重新组合后构成新的物质。可见,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3.原子的特性原子也是在________________的;原子之间有________________;原子________________很小。4、分子和原子的比较原子分子概念化学变化中的________________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_____________相似性质量、体积都都在不断微粒间都有同种原子(分子)性质,不同种原子(分子)性质区别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而可以再分联系________构成;可分裂为_________注意: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原子的结构小结:(1)在原子的结构中,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是、、。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氢原子核中就没有种子)。(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所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3)决定着原子的种类。3.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分层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电子层:用于描述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区域不同。电子层数:一二三四五六七离核距离:近远能量高低:低高2).观察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如下问题:1.原子核外的第一层电子数不超过,第二层电子数不超过,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容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容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氦为)。把最外层电子数为(只有一个电子层为)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决定。总结:所以说,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元素分类最外层电子数结构的稳定性化学性质金属元素一般<4(较少)不稳定易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元素一般≥4(较多)不稳定易得到电子稀有气体元素8(He为2个)稳定难得失电子,惰性(二)原子的质量有多大1.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式: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是相对标准的一个比值,其单位是“一”,用符号“1”表示,通常省略,绝不能将它跟原子实际质量的单位“g”混淆。计算原子的相对质量几种常见的原子原子质量/kg相对原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保留整数)氢原子1.674×10-27碳原子1.993×10-26氧原子2.657×10-26铁原子9.288×10-26(三)离子怎样形成1.离子定义: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Na+、Cl-、OH-、SO42-等;2离子的形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金属原子易电子形成离子,非金属原子易到电子形成离子。阳离子:的离子。如:Na+②离子的分类阴离子:的离子。如;Cl-阳离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③离子符号: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在,符号在,“1”必须省略不写。如:阳离子:Na+、Mg2+、Al3+等阴离子:Cl-、O2-等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物质中不存在分子或原子。(五)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关系1.分子原子离子定义区别相同点联系2.原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核电荷数__核外电子数(—带电)核电荷数__核外电子数(带____电)核电荷数__核外电子数(带____电)联系1.同种元素原子、阳离子、阴离子都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它们同属一种元素()()2.相互转化:阳离子原子阴离子()()举例(六)从微粒的角度认识化学1.用微粒的观点认识化学概念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原子种类都没有发生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没有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化学变化: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的分子;原子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②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用联系实际法理解分子、原子的性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如物质的扩散、溶解、热胀冷缩等都与分子、原子在不断地运动或之间存在间隔有关。当物质受热温度升高时,分子、原子的能量增加,运动速率加快,间隔变大。【课后检测】下列是四位同学在课堂上有关构成物质的微粒的交流,其中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C.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可以再分D.分子不一定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2.与原子化学性质的关系最密切的是()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核内的中子数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3.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D.钠的原子序数为11E.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得到电子4.如图中ABCD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⑴以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相同的粒子是______(填字母代号).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填字母代号)⑵以上四种粒子中,能得到电子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A粒子与______(填字母代号)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⑶D粒子中x=______.5.根据给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HeMgCa⑴Mg和Ca的化学性质都比较(填“活泼”或“不活泼”),它们的化学性质(填“相似”或“不相似”);⑵He的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由此可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化学性质(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似。2.2构成物质的微粒(I)——原子和离子答案【课前复习】下列事例不能用分子运动相关知识解释的是BA.品红扩散B.漫天飞沙C.酒精挥发D.篮球充气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说法不正确的是AA湿衣服晒干温度升高,水分子体积增大B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空气是混合物由不同分子构成D干冰受热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增大A.AB.BC.CD.DA~E分别叙述分子的某种特性,请选择合理的解释,将序号填入下列横线上。A.分子间有间隔;B.受热分子运动速度加快,间隙变大;C.分子有质量,但很小;D.分子不断地运动;E.同种分子性质相同。(1)20mL水和2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40mL?????A?????;(2)在很远的地方可闻到酒的香味????D??????;(3)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B???????;(4)碘的蒸气、碘的固体颗粒都能使淀粉变蓝????E??????;(5)一滴水里约有1.67个水分子?????C?????。学习化学可以从微观角度认识世界,请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空气中的氧气无处不在,是由于__分子在不断运动____的结果。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时,汞柱会上升_温度升高,汞原子运动加快,原子间隔增大,体积变大_____。碳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没有改变的两种粒子是_碳原子、氧原子_____填写粒子名称。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装置如图Ⅱ所示。【实验操作】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蒸馏水,各滴入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试管放滴有酚酞的蒸馏水的目的是??做对比实验????????。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BC试管溶液均变红,且C比B变红的快????????????????。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1、尽量减少氨气对环境污染2、同时证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写两条。【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理解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2.了解原子的内部构成,知道原子中各粒子间的关系,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新授课程】(一)原子1.什么是原子:原子是_化学变化中__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_发生___变化,而原子_没有发生__变化。2.活动探究:加热氧化汞1)氧化汞受热分解反应的实验现象:红色粉末渐渐消失,试管壁上出现银白色金属光泽的物质,同时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2)氧化汞受热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氧化汞(HgO)汞(Hg) + 氧气(O2)3)氧化汞受热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会描述)氧化汞受热时,氧化汞分子分解为和,每两个结合成一个,很多构成了氧气,而很多直接构成了。4)实质:在化学变化中,氧化汞分子发生了变化,而构成氧化汞分子的汞原子和氧原子并没有发生变化,它们重新组合后构成新的物质。可见,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新的分子___。3.原子的特性原子也是在_不断运动__的;原子之间有_间隔___;原子_质量体积___很小。4、分子和原子的比较原子分子概念化学变化中的_最小粒子_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_一种微粒_____相似性质量、体积都很小都在不断运动微粒间都有间隔同种原子(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分子)性质不同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能再分。而分子可以再分联系__原子______构成分子;分子可分裂为__原子_______注意: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______________。原子的结构小结:(1)在原子的结构中,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是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有中子。(氢原子核中就没有种子)。(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中子数。(3)决定着原子的种类。3.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分层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电子层:用于描述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区域不同。电子层数:一二三四五六七离核距离:近远能量高低:低高2).观察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如下问题:1.原子核外的第一层电子数不超过2,第二层电子数不超过8,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电子,容易失去电子(填“得到”或“失去”)。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余4个电子,容易得到电子(填“得到”或“失去”)。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把最外层电子数为8(只有一个电子层为2)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总结:所以说,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元素分类最外层电子数结构的稳定性化学性质金属元素一般<4(较少)不稳定易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元素一般≥4(较多)不稳定易得到电子稀有气体元素8(He为2个)稳定难得失电子,惰性(二)原子的质量有多大1.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_以一种碳原子质量1/12为标准,该原子质量与其的比值___,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式: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是相对标准的一个比值,其单位是“一”,用符号“1”表示,通常省略,绝不能将它跟原子实际质量的单位“g”混淆。计算原子的相对质量几种常见的原子原子质量/kg相对原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保留整数)氢原子1.674×10-271碳原子1.993×10-2612氧原子2.657×10-2616铁原子9.288×10-2656(三)离子怎样形成1.离子定义:离子:__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_______;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Na+、Cl-、OH-、SO42-等;2离子的形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金属原子易电子形成离子,非金属原子易到电子形成离子。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如:Na+②离子的分类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如;Cl-阳离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阴离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③离子符号: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在前,符号在后,“1”必须省略不写。如:阳离子:Na+、Mg2+、Al3+等阴离子:Cl-、O2-等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物质中不存在分子或原子。(五)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关系1.分子原子离子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一种粒子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带电原子或原子团区别不带电不带电带电相同点都是构成物质基本微粒联系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2.原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核电荷数_等于_核外电子数(不带电)核电荷数_大于_核外电子数(带__正__电)核电荷数_小于_核外电子数(带_负___电)联系1.同种元素原子、阳离子、阴离子都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它们同属一种元素(得到)(得到)2.相互转化:阳离子原子阴离子(失去)(失去)举例Cu、C、He等Na+、Mg2+、Al3+等Cl-、O2-等(六)从微粒的角度认识化学1.用微粒的观点认识化学概念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原子种类都没有发生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没有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化学变化: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的分子;原子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②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用联系实际法理解分子、原子的性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如物质的扩散、溶解、热胀冷缩等都与分子、原子在不断地运动或之间存在间隔有关。当物质受热温度升高时,分子、原子的能量增加,运动速率加快,间隔变大。【课后检测】1下列是四位同学在课堂上有关构成物质的微粒的交流,其中正确的是( D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C.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可以再分D.分子不一定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2.与原子化学性质的关系最密切的是(D)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原子核内的中子数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3.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D.钠的原子序数为11E.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得到电子4.如图中ABCD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⑴以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相同的粒子是__AB____(填字母代号).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BDE_____(填字母代号)⑵以上四种粒子中,能得到电子的是__AC____(填字母代号).A粒子与__C____(填字母代号)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⑶D粒子中x=___8___.5.根据给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HeMgCa⑴Mg和Ca的化学性质都比较活泼(填“活泼”或“不活泼”),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填“相似”或“不相似”);⑵He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填“活泼”或“不活泼”);由此可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化学性质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