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深深浅浅话友谊 教案及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深深浅浅话友谊 教案及反思

资源简介

第二框 深深浅浅话友谊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初步体会交往和友谊的深刻意义;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和交友观。
能力目标:澄清对友谊认识的误区,提高辨别能力,掌握朋友相处的基本策略,培养自我觉察、反思能力。
知识目标:理解友谊的特质,并掌握正确处理友谊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重点:友谊的特质。
教学难点:正确处理交友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并分享其典故:
相传春秋时期,俞伯牙弹琴为一绝。一日,他坐在高山之上弹奏,路过的樵夫钟子期驻足倾听。俞伯牙原本内心对其有些许不屑,心想着一个樵夫怎么会懂得自己的琴声。结果,钟子期很容易就猜出了他的心思:“琴声慷慨激昂,先生志在高山;琴声清澈婉转,先生志在流水。”俞伯牙万分惊讶,于是与钟子期成为知心好友。后人也说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据说后来钟子期过世,俞伯牙愤而摔琴,说:“子期一死,还弹给谁听呢!”
思考:听了古筝曲《高山流水》及其典故,你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感受到了友谊的伟大和友情的美好。
教师过渡:刚刚我们欣赏了古筝名曲《高山流水》,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感受。高山流水觅知音,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有朋友陪伴,再远的路也不觉得漫长,再曲折的路也不觉得艰难。友谊为什么能如此打动我们?这与友谊的特质紧密相关。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感受友谊的美好吧!
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
探究一 友谊的特质
1.展示材料:
李强和张文是七年级(2)班的新生,军训的时候,张文不小心把脚扭了,李强赶紧向教官报告,并把张文搀扶到草坪上让他休息。张文心里暖暖的,自然而然和李强亲近了很多。
军训快结束的时候,各班要进行军歌表演,李强积极推荐张文当指挥员,张文不自信地说:“我行吗?
”李强说:“你不是告诉我你在小学班级很多次歌咏比赛中担任过指挥?”张文说:“那是小学,现在到了初中人才济济,我怕被别人笑话。”李强说了很多鼓励的话,最终张文鼓起勇气担任了军歌表演的指挥,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张文从心里对这个新朋友充满了感激。
思考:张文为什么刚进入初中不久就选择和李强做朋友?
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总结: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我们都希望在友谊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和朋友在一起,我们能感觉到被认可,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2.阅读教材P45上面的“探究与分享”。
思考:(1)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理解“我”心里的滋味。
(2)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损失?
提示:(1)“我”帮助了李鸣,而李鸣却不愿意帮助“我”,所以“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2)帮助朋友,并不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损失。我们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帮助自己、提高自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教师总结: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情感。
3.展示材料: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杭州的演讲中,引用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以金相交,金耗则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材料二 小东和李鸣都很喜欢打篮球,小东家在偏僻的农村,家庭条件差,学习也是一般,但他一直很努力。李鸣家就在学校附近,家境优越,学习条件好,他经常帮助小东,家里做了好吃的也与小东分享,在学习上也给了小东很多帮助。
思考:这两则材料说明了友谊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总结: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
探究二 友谊的澄清
1.展示材料:
元旦的时候学校要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生补充到学生会,每班推荐一名,李强最后以多张文三票的优势进入了学生会。放学后李强像往常一样叫张文一起回家,
可张文冷冷地说了一句:“你先走吧!”
李强进入学生会后,变得忙碌起来,和张文在一起的时间也渐渐减少了。张文和刘军那伙同学走得比较近了,周末也和他们一起出去吃喝玩耍。
期末考试,张文落后于李强十几名。李强安慰张文说:“一次考试失误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张文大吼起来:“假惺惺的,不用你管,你是幸灾乐祸吧!”说完扭头就跑开了。李强站在那里呆若木鸡……
思考:面对张文的渐行渐远,李强该怎么做?
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总结: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己变了,对方变了,或者环境变了……在这些改变中,有些友谊得到保持,而有些友谊则逐渐淡出。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2.展示材料:
林丹和李宗伟分别为中国和马来西亚羽毛球实力最强的选手,在职业生涯中已经彼此影响了整整16年,期间一共交战33次。林丹说:“他是我最伟大的对手,因为有他,我的冠军才有更高的含金量。”从隔网而立的对手,到无话不谈的好友,在林丹的心目中,李宗伟无疑有着特殊的位置。李宗伟给出了英雄相惜的答案:“每个人都很想看到我们两人的比赛,包括我自己。只要对方还在拼搏,自己也就没理由不坚持。”
思考:(1)林丹和李宗伟对待竞争和友谊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竞争会伤害友谊吗?
(2)如果朋友赢,是否就意味着自己输?
提示:(1)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如果我们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就不会沉溺于失利的痛苦。只要是公平的竞争,就不会伤害友谊,反而会使友谊在竞争中得到升华、深化。
(2)朋友赢并不意味着自己输。
教师总结: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3.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
思考:(1)作为小川的好朋友,“我”应该怎么做?
(2)答应小川的要求才算是他的好朋友吗?
(3)应该为朋友做任何事情吗?
提示:(1)“我”应该坚持原则,拒绝小川不好的请求或邀请,而且还要劝阻小川也不要做。
(2)不是的。答应小川不利于他改正错误,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朋友也要有原则。
(3)不应该。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教师总结: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其实,当朋友误入歧途时,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教师补充:友谊可以带来快乐,让人向往;有时也会带来困扰,增添烦恼。在友谊的长河里,我们深深浅浅地跋涉着,经历着不同的体验,累积着各自的感受。梳理对友谊的感受,澄清对友谊的认识,是我们成长必经的历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在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友谊,认识到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处理好友谊与竞争的关系、紧紧围绕学生进入初中后的实际交友情况设置问题情景,遵循问题从学生中来、问题的解决服务于学生的原则。为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除了重视课堂实效,还需要跟踪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在后续学习中的运用情况,真正发挥本节课的功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