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学习
目标
了解民主,感知民主,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
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了解我国民主发展历程;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和具体的民主制度。
重点
社会主义民主
难点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复习检测
为什么要万众创新?
谈谈教育有什么重要性。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什么方针?
导入新课: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就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参与民主生活,感知民主价值,提高民主意识,做合格公民,你准备好了吗?
出示学生目标:
(1)知道民主的内涵;明确我国建立社会主义民主的艰辛历程及其意义。
(2)知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明确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政治制度。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
倾听并思考
齐读学习目标,理解本节内容
检测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解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习有的放矢。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民主的足音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初步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
活动:小调查:
(1)你心目中的“民主”是什么样的?
提示:民主就是投票选举。
民主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
(2)民主在价值上的要求及其实现?
教师总结: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
1842年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人民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
(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
(2)思考:在这些追求民主的先贤眼中,民主是什么样的?
提示:民主就是通过建立民主国家,确立人民的主权地位以及各种具体的民主权利。
教师总结:在追求民主的先贤眼中,民主就是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由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材料分析:
阅读教材内容,理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不懈探索的脉络并进行总结。
教师总结: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探究与分享:
(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
(2)结合学过的宪法知识,说说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宪法保障。
教师讲解:宪法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一个国家民主的内容和进程,无不通过宪法得以体现和反映。
1954年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为我国后来的民主建设与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
(3)通过法治保障民主有什么意义?
教师总结: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目标导学二:新型的民主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初步了解本部分的主要内容。
阅读图片,分析问题:
我国新型民主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有哪些?
教师讲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是什么?
教师总结: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
教师讲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有哪些?
教师总结: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又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材料分析:
怎样利用网络渠道实现公民的民主权利?
(2)村民说事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治理的一种创新尝试。为什么说这种制度有利于村民实现基层民主?

示:
村民说事制度,一方面实现了干部与群众平等对话,另一方面,公众的参与也是对村干部决策的补充和完善,使其决策特别是关系到村民利益的决策能够让村民满意。
“村民说事”是村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好载体,是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好载体。等等。
(3)我国还有哪些民主制度?
提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拓展空间
假设你是一名政协委员,与同学合作调查所在地区存在的民生问题,试着写出你们的“提案”。
学生阅读教材,勾画知识点。
学生发言:民主就是自由发表意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学生阅读材料,交流看法,如:
民主就是变中国当时的专制制度为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
学生借助教材归纳如: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学生参与探究,回答如: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勾画知识点。
学生读图,提取信息,借助教材回答问题: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是有生命力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学生归纳如: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学生阅读材料,分析交流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了解,利于下边的问题讨论与交流。
通过出示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材料,使学生一步一步的明确:在追求民主的先贤眼中,民主就是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由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借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逐步确立的社会主义民主的历程,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历程有个系统的了解,从而更回深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
通过利用教材中的“探究与分享”,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对民主的保障作用,从而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更易理解和掌握。
组织学生读图分析,使用形象化、直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乐于参与,体现学生的主要地位。
通过对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本质特征、真谛等一系列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民主有个系统全面的了解。
利用网上材料:“我向总理说句话”,一方面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引出了利用网络渠道实现公民的民主权利,从而使学生明确基层民主的重要性。
通过拓展空间的设计,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上社会,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检测目标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历史上最新型的民主,这表现在(

A.它是最完备的民主
B.它是全民的民主
C.任何公民都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D.它是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
2.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历史证明,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应该是(  )
A、依法治国
B、中国革命的胜利
C、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
D、以民主为基础的法治
3.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

①民主形式
②人民的统治
③具体国情
④民主制度
A.①②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学生以组为单位,观看幻灯片出示的检测题,讨论并交流,从而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巩固和理解好本节所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检测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主的足音,认识了新型的民主。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