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资源简介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第一课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1.我们生活在法律中,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2.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3.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纪律、道德和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4.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
5.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6.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7.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8.法律援助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推进司法公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符合条件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
第二课
宪法是根本法
1.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
和法律地位。
3.我国现行的宪法是1982
年12月4日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为国家宪法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结果,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根植于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
5.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中某些方面的内容。
6.在我国,其他法律都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7.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利,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8.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法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追究。
9.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
10.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管理国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
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第三课
公民意味着什么
1.在家里我们都是孩子,在学校里我们都是学生,在商场里,我们都是顾客,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
2.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3.
国籍的获取方式-
-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获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获得。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4.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的条件,可以经申请加入中国国籍。
5.中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6.公民的身份证号码,是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
7.公民身份证号由18位数字组成。第1-6位代表地址码;第7-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检码为10,用x代替。
8.《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5年的居民身份证;16-25周岁的,发给有效期10年身份证;26-4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为20年;46岁以上的,身份证长期有效。
9.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求,依法有权查验居民的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10.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11.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中国公民在海外可以拨打12308热线电话求助。
第四课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宪法除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
3.全国统-
-纳税服务热线是12366。
4.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
和义务是-
-致的。
5.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6.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7.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8.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
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家机构
第五课
国家机构有哪些
1.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学校、医院、银行、邮局等单位不享有宪法规定的职权,不属于国家机构。
2.国家机构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前者在全国范围内行使职权,后者代表国家在所在区域内行使职权。
3.宪法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员委员会,简称为“全国人大常委会”。
5.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6.人民政府是行政机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7.我国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8.任何社会都有争议存在。司法是解决社会争议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9.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每年在第一季度召开会议,特殊情况例外。
11.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12.“一府一委两院”中,“一府”是指人民政府,“一委”是指监督委员会,“两院”是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六课
人民代表为人民
1.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职权,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2.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
3.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民主权利。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全体选民行使选举权重要体现,每一张选票都应当认真对待和珍视。
4.人民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大代表应当依法行使代表职权,积极履行代表义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第七课
权利收到制约和监督
1.行政机关要收到宪法和法律的约束,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2.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多个方面。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保证权力的依法运行。
3.在生活中,公民参与监督的方式有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多种。
4.接受监督是法治国家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需要。
5.作为中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第四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第八课
我们受特别保护
1.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未成年人超过我国人口数量的1/5。
2.我国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不仅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而且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而制定的法律,于1986年通过,经2006年和2015年两次修正。强调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理念,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是这部法律的重要特点。
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这部法律于1991年通过。
6.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司其职,才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
7.《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法律。这部法律于1999年通过。
8.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9.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父母作为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作为未成年人,应听从父母的教导,孝敬父母。子女在成年后,还有瞻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10.从世界范围看,青少年犯罪呈现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
11.每年的5月15日为国际家庭日。我国于2015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2016年3月正式施行。
第九课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1.公民享有人身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教育权以及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项权利。
2.在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3.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而不能采用违法方式维权。
4.我们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对于校园欺凌的行为,我们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5.一旦有人侵犯我们的身体,我们应当设法尽快远离并告知父母和老师。我们应加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警惕,预防性侵害。
6.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及时将情况告诉家人或老师,寻求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运用法律维护我们的权利。
7.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当遭遇侵害时,应当冷静应对,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报警求助,以保证自身安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