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2次月考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2次月考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
1.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作为点电荷
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作点电荷
C.点电荷一定是电荷量很小的电荷
D.两个带电的金属小球,不一定能将它们作为电荷集中在球心的点电荷处理
2.下面关于静电场中电场线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在静电场中释放的点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沿电场线运动
B.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一定与通过此处的正电荷运动方向相同
C.电场线的切线方向一定与通过该点的正电荷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电场线是闭合曲线
3.关于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毛皮和硬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负电荷
B.电荷量为2.0×10-19C的电荷实际上是找不到的
C.只有导体才会带电,绝缘体是不会带电的
D.导体能感应起电,绝缘体也能感应起电
6.两个固定的等量异种点电荷,在他们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有a、b、c三点,如图所示,若取无穷远处电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电势比b点电势高
B.a、b、c三点与无穷远处电势相等
C.a、b两点场强方向相同,a点场强比b点大
D.a、c两点场强方向相同,a点场强比c点大
7.如图所示,带箭头的曲线表示一个带负电粒子通过一个点电荷Q所产生的电场时的运动轨迹,虚线表示点电荷电场的两个等势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等势面φA<φB,粒子动能EkA>EkB
B.等势面φA<φB,粒子动能EkAC.等势面φA>φB,粒子动能EkAD.等势面φA>φB,粒子动能EkA>EkB
8.如图所示,a、b、c三条虚线为电场中的等势面,等势面b的电势为零,且相邻两个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一个带正电的粒子在A时的动能为10J,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运动到B速度为零,当这个粒子的动能为7.5J时,其电势能为 (  )
A.12.5J B.2.5J
C.0 D.- 2.5J
11.真空中,两个相距L的固定点电荷E、F所带电荷量大小分别是QE和QF,在它们共同形成的电场中,有一条电场线如图中实线所示,实线上的箭头表示电场线的方向.电场线上标出了M、N两点,其中N点的切线与EF连线平行,且∠NEF>∠NFE.则
A.E带正电,F带负电,且
B.在M点由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的检验电荷,检验电荷将沿电场线运动到N点
C.过N点的等势面与过N点的切线垂直
D.负检验电荷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
12.有一个点电荷只受电场力的作用,分别从两电场中的a点由静止释放,在它沿直线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Ek随位移s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右图所示中的①、②图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电荷在甲图电场中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直线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对应的图线是①
B.负电荷在乙图电场中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直线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对应的图线是②
C.负电荷在丙图电场中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直线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对应的图线是②
D.正电荷在丁图电场中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直线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对应的图线是①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共12分)
14.(4分)下列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实验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重物质量的称量不准会造成较大误差
B.重物质量选用得大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C.重物质量选用得较小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D.纸带下落和打点不同步会造成较大误差
三、计算题(共50分,注: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分析过程)
15.(8分)如图所示,把质量为2g的带负电小球A用绝缘细绳悬起,若将带电荷量为 +4×10-6C的带电小球B靠近A,当两个带电小球在同一高度相距30cm时,绳与竖直方向成45°角,g取10m/s2,求:(1)B球受到的库仑力多大 (2)A球带电荷量是多少
16.(10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1.2×10-3kg的小球带电荷量为q=3.0×10-5C的正电,用长度L=1.0m的细线悬挂于固定点O上,此装置置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场强的大小E=3.0×102N/C,现将带电小球拉至O点右侧,使悬线伸直并保持水平,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g取10m/s2)
(1)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的动能?
(2)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绳的拉力为多大?
17.(10分)如图所示,分别在A、B两点放置点电荷和,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有一点C,且。试求:
(1)C点的场强大小和方向。
(2)如果有一电子静止在C点,它所受的库仑力的大小和方向。
 
(2)在最低点对小球受力分析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考生将正确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图1为“我国某省人口变动的部分情况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曲线①②③④反映该省人口要素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A.城镇人口比重、总人口、家庭规模、65岁以上人口比例
B.家庭规模、65岁以上人口比例、城镇人口比重、总人口
C.65岁以上人口比例、总人口、城镇人口比重、家庭规模
D.65岁以上人口比例、家庭规模、总人口、城镇人口比重
2.1990年以来,图中④曲线迅速上升,主要原因是
A.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 B.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C.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D.婚育观念不断改变
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表1为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表,读表回答3~4题。
表1 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表
东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西部经济地带
平均值 广东 平均值 湖北 平均值 青海
1984年 2.33 5.22 2.51 7.62 4.96 10.26
1997年 1.99 3.85 2.32 5.88 4.17 8.39
3.关于我国城市首位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
B.城市首位度大致与区域的经济发展呈正相关
C.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是导致城市首度较高的主要原因
D.1984年城市首位度均高于1997年,说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郊区化的趋向
4.造成从1984年到19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
③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④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A.钢铁 B.机械 C.汽车制造 D.汽车销售
8.该核心企业进军我国的主要原因是
①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 ②占领我国广阔消费市场
③规避关税壁垒 ④利用我国在该领域的领先技术优势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在全球经济危机的严峻形势下,货物贸易受到严重冲击,服务贸易备受关注。表2是我国首批五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软件业相关各项指标综合排名(CMM是一种用于评价软件承包能力并帮助其改善软件质量的方法,侧重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及工程能力的提高与评估)。读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9~10题。
表2 五城市指标综合排名
上海 西安 深圳 成都 大连
人均GDP 1 5 2 4 3
软件出口值 3 5 1 4 2
软件企业数量 1 4 2 5 3
软件从业人员数量 2 5 1 3 4
通过CMM认证软件企业数量 2 4 1 3 3
人才竞争力 1 5 2 3 4
9.上述五城市中,承接国外软件企业服务外包竞争力最强的城市是
A.上海 B.成都 C.深圳 D.大连
10.下列关于服务外包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服务外包是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其产生利润将超过产品贸易
B.服务外包让包出企业专注核心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C.软件业服务外包依托互联网,可以加快产品的更新升级
D.服务外包一般不需要中间的发包商,利于取得利润的最大化
天津是我国传统的自行车生产基地,我国第一辆自行车诞生于此。进入21世纪,天津已陆续引进企业33家,吸引投资55亿元,建成集研发、生产、交易、展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自行车创意产业基地。据此回答11-12题。
11.天津自行车创意产业基地的建立,反映出该地自行车产业的
①分散现象 ②集聚现象 ③产业转移 ④产业升级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此类产业基地的建立,对天津市发展的影响是
A.增加就业压力 B.加快城市化进程
C.减轻大气污染 D.加剧能源紧张的局面
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主要包括安徽省内的芜湖、铜陵、安庆、池州、巢湖、宣城等城市,是长三角向中西部地区实施产业转移的最佳区域。读图4,回答13-14题。
13.皖江城市带主要分布在
A. 铁路沿线地区 B. 河流交汇处 C. 沿江平原 D. 山间盆地
图4
2010年1月7日,北京市发改委及铁路相关部门均表示,京沈城际客运专线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按计划,京沈高铁将于6月30日开始建设。京沈客运专线自北京站引出,经河北省承德市、辽宁省朝阳市、阜新市等,利用秦沈线引入沈阳北站,正线全长约684.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程运行时间两个多小时。据此回答16-17题。
16.京沈城际客运专线获批和建设的根本保障是
A.沿线自然条件优越 B.沿线经济条件发达
C.技术条件成熟 D.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17.京沈城际客运专线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
A.缓解沿线人地矛盾,分散北京城市职能
B.改善环渤海地区的生态环境
C.直接促进沿线矿产资源的开发
D.加强区际间的联系,优化路网,改变已有客运格局
图7是“运价定价方式随运输距离变化”示意图。在南京主城区开行的投币公交车,在城区内均为1元(空调车2元);地铁一号则是多个站点,票价2~4元不等。据此回答18-19题
18.地铁和公交运输的定价方式分别是
①a-距离比例定价  ②b-区段定价 
③c-远距离递减定价 ④d-均一定价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9.如果图中a、c代表公路与水运运价与运输距离的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代表公路运输,c代表水运运输  ②c代表公路运输,a代表水运运输 
③a运输方式适合短途运输  ④c运输方式适合短途运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出行对时间因素考虑逐渐增多,且时间因素可能成为选择交通方式的主导因素,图8为三种交通运输方式从门到门所需时间示意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20-21题。
22.我国最有可能率先形成城际快速客运系统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
B.西南地区、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
C.环渤海地区、西北地区、长三角地区
D.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
图9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的可闻噪声分贝强度(单位:PNdB) 等值线分布图,图中黑色圆点代表交通运输网中的点。读图,回答23-25题。
23.图中M点最有可能是
A.机场    B.码头 C.火车站  D.公交车站
24.下列关于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M地有公路直达市区,交通便利,布局合理 
②M地噪声污染市区,布局不合理 
③M地主要运输工具进出M地的方向为西北—东南向 
④M地主要运输工具沿公路从市区北部通过,方便居民出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5.随着城市的发展,当地政府决定将M地整体搬迁至远郊,现有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供选择,比较合理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材料三: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图10即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图。
(1)试分析黄河三角洲“新生”土地的形成原因。(1分)
(2)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飞地经济”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什么?“飞出地”可以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的条件有哪些?(4分)
(3)指出图中山东半岛产业聚集区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建设产业聚集区的好处。(4分)
(4)图中蓝色经济区的优势部门有_________、_________。请为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出谋划策(至少2点)。(5分)
材料三:宁夏石嘴山市是以煤炭、电力、机械制造、能源化工、建材等为主导的重工业基地。该市境内硅石资源储量达42亿吨,硅石的二氧化硅平均含量达99.6%以上。江苏省光伏产业起步早,发展快,拥有一批国际化高科技光伏企业。近年来,江苏某集团与宁夏石嘴山市合作发展光伏产业。
(1)试分析宁夏发展光伏发电的区位优势条件。(3分)
(2)江苏某集团与宁夏合作发展光伏产业,对石嘴山市带来的积极影响有哪些?(3分)
(3)我国发展光伏发电市场前景广阔,试分析其原因。(4分)
28.人类的生产活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很大影响。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略图(图12),回答问题。(16分)
(1)判断图示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5分)
(2)图中①和②是A村到B村的两个公路建设方案,方案①和方案②各有优缺点,分析并说明方案①的利与弊。(4分)
(3)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火电厂和电子厂都有意向C城市投资,简述该城市吸引外资建厂的区位优势。(5分)
(4)请从环境角度分析C城市炼铜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2分)
29.图13是“东亚某沿海地区示意图”,乙是传统的港口城市、丙是新建港口城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试分析制约乙城港区进一步发展的原因。(2分)
(2)丙城是以装卸、仓储、造船为主的港口城市,分析该港区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4分)
(3)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判断图例①和④分别为哪种功能区,并说明理由。(4分)
图6
图7
图9
图12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下列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第Ⅰ卷共40小题:第一部分1—20题,每小题1分;第二部分21—4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答案填在第Ⅱ卷上方的答题卡内。
第Ⅰ卷 第一部分
1.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 B.纸币 C.一般等价物 D.流通手段
2.为应对金融危机,许多人选择购买黄金和白银来抵御风险。这体现了货币
A.履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B.履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C.履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D.履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3.一般来说,下列商品属于互为替代商品的是
①汽车和火车 ②牛肉和羊肉 ③汽车和汽油 ④乒乓球和乒乓球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淘宝商城一家店主通过网上交易半年销售额为60万元,但该店主始终采取不开具发票、不记账的方式,不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该经营者不向国家缴税的行为属于
A.骗税 B.抗税 C.欠税 D.偷税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是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C.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D.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9.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A.人民当家作主 B.人民民主专政 C.人民执掌政权 D.社会主义民主
10. 如果说民主是指一种与个人专制独裁统治不同的、实行“多数人的统治”的国家形式。那么,这个“多数人”是指
A.统治阶级中的多数人 B.全体国民中的多数人
C.国家政权机关的多数人 D.被统治阶级内的多数人
11.各地天然气价格可自行听证确定。召开价格听证会可以使公民通过
A.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B.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C.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D.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管理
12.某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一名成员提出一个事关居民利益的方案,建议在社区活动中心内设立日间照料室,以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该方案应该
A.由居民委员会主任决定 B.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
C.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D.报请有关行政部门批准
13.2012年3月5日,全国人大听取和审议了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说明全国人大与国务院之间的关系是
A.上级与下级  B.相互制衡 C.相互监督 D.监督与被监督
14.人民法院代表国家依法行使
A.检察权  B.立法权  C.行政权   D.审判权
15.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其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A.解放思想 B.党的基本路线 C.与时俱进 D.全面协调
16.下列对政府实行外部监督的中央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大 B.中国共产党 C.全国政协 D.国务院
17.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进行活动的根本准则是
A.党的基本路线 B.现行宪法和法律 C.长期共存 D.四项基本原则
1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
A.人大和政协 B.党委和政府 C.党委和政协 D.人大和政府
19.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人口 B.领土 C.政权 D.主权
20.经济全球化及国际恐怖主义等因素促使国家间不断加强合作,但这种合作并没有消除各国在经济上的竞争和安全上的防范。这说明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
A.综合国力 B.国家性质 C.国家利益 D.国际竞争
第Ⅰ卷 第二部分
22.假定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一件B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10倍,且7件C商品=2件A商品。如果全社会生产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倍,其他条件不变,那么7件C商品用B商品表示为
A.10件 B.20件 C.30件 D.40件
23.农民工小吴返乡创业获得当地银行40万元贷款支持,贷款期限2年,贷款年利率5%。如果按复利计算,贷款期满时小吴须支付的贷款利息为
A.2万元 B.4万元 C.4.1万元 D.4.2万元
24.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也上升10%,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为
A.增加10单位 B.增加50单位 C.减少10单位 D.减少50单位
25.当前,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已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同。下列选项中能够反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是
①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②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③搞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④创新科技,获取更多的利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8.某些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置矿工生命于不顾,一味赶工期、赶进度,是导致矿难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这反映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
A.自发性 B.盲目性 C.滞后性 D. 竞争性
29.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
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 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③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④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0.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的有序参与。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从公民角度讲
①必须完全准确地反映人们的心愿 ②人大需要完善法律,为公民提供法律保障
③应遵循法律规定的权限、职责和要求 ④要增强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公民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活动于2011年5月31日结束。截至31日20时,个税法修正案草案已征得意见数237094条,创下全国人大立法史上单项立法意见数之最。全国人大常委会6月27日二次审议的个税法修正案草案,维持初审稿中将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至3000元不变。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③我国公民积极参与对国家事务的民主管理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执行机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2012年3月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2949名全国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国务院根据代表们的意见,对政府工作报告认真进行了修改,之后经全国人大代表表决获得通过。上述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代表
①行使审议权 ②行使提案权 ③行使质询权 ④行使表决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3.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把学习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为了
①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②提高党的行政管理效能
③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④改善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中国共产党通过推荐重要干部,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作用,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主要体现了党对国家事务的
A.政治领导 B.组织领导 C.思想领导 D.行政领导
37. 国际在线消息:为期5天的2011年沙特阿拉伯麦加穆斯林朝觐 11月18日落下帷幕,到麦加朝觐的中国穆斯林全部平安顺利地完成了朝觐功课。中国政府组织朝觐团去麦加穆斯林朝觐,说明
A.中国政府支持公民信仰宗教 B.我国公民有信教和不信教的自由
C.我国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我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公民信教自由
38.2011年8月24日,中国两艘渔政船进入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护渔,维护正常渔业生产秩序,日本政府却就此向中方提出交涉。日本政府的这一行为侵犯了我国的
①独立权 ②平等权 ③自卫权 ④管辖权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9.中国政府多次声明,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各国的事情要由各国人民自己做主,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平等协商。这是因为
①平等协商是国际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
②国家间的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
③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平等权等基本权利
④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干涉他国内政是主权国家应该履行的国际义务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0.在南非德班召开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同,各方在如何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和行动上分歧严重。经过艰难谈判,各方勉强同意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等。上述事实启示我们
A.竞争与冲突是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B.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出发点是共同利益
C.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各自确定排放标准 D.应求同存异, 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2012年3月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会议将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
材料二: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代表们肩负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积极提出自己的议案,认真审议、表决各项议案。
请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4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六十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成功的,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正确道路。中国政府和人民相信,继续坚持我国的民族政策,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各民族必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有人认为,“只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就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4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世界总是在动荡中前行的。受埃及、突尼斯影响,利比亚、叙利亚、伊朗等北非和中东多国近来政局动荡,引发大规模暴动和骚乱。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腐败、贫困问题、经济衰退、民族矛盾、宗教问题、美国重塑中东亲美阵营等。
就北非、中东内乱发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谈谈这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启示?第 部分 选择题(共计45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15小题,共计45分)
1、“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叙述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A.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    B.合成光纤,让通讯更快捷
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   D.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
2、下列有关金属的冶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炉炼铁的过程是通过置换反应得到铁 B.用直接加热氧化铝的方法冶炼得到铝
C.用电解熔融NaCl的方法冶炼金属钠 D.硫化亚铜与氧气反应炼铜的过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和物;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烯与水蒸汽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乙醇
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D.在苯中滴入溴水,水层颜色基本褪去;乙烯使溴水褪色
6、可逆反应2NO2 2NO + O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混合物各物质的量的浓度
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 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①②④⑤⑥
7、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I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
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C.第VII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A.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A B.1mol羟基中电子数为10NA
C.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
D.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 NA
10、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 +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 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Ag+Cl e-== AgCl B.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
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AgCl是还原产物
12、下列各项中的两种物质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一定,则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和消耗O2的质量均不变的是
A.C3H6、C4H6O2 B.C2H4、C2H6O C.C2H2、C6H6 D.CH4O、C3H4O3
13、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向100mLCH4和Ar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mLO2,点燃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mL,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CH4和A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4    B.1∶3   C.1∶2  D. 1∶1
14、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A B C D
Y CO2 Fe2O3 C2H5OH FeCl3
W MgO Al2O3 C2H5ONa CuCl2
15、三位科学家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荣获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烯烃复分解反应可示意如下:
   
第Ⅱ部分 非选择题(共计55分)
二、填空题(7小题,共计46分)
16、(6分)丙烯酸的结构简式是:CH2=CHCOOH。试写出它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方程式。
(1)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溴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4分)糖类、蛋白质是基本的营养物质,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何识别这些物质的真伪,既
可以检验同学们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水平,又可以减少伪劣物品对我们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请根据下列的实验现象填写下表:
①蛋白质; ②淀粉; ③葡萄糖; ④烧焦羽毛味; ⑤蓝色;⑥黄色;⑦砖红色沉淀
18、(8分)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L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 ;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l∶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电子式为_ __,B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
(3)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Se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Se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
(4)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
19、(9分)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它可以用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制成。乙醇和汽油经加工处理形成的车用燃料即乙醇汽油。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分子中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填名称)
(2)在试管里加入2 mL乙醇。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外焰中加热,使铜丝表面生成一薄层黑色的氧化铜,立即把它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里(如下图),取出铜丝,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___________,插入乙醇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对于司机酒后驾车,可对其呼出的气体进行检验而查出,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如下:
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H2O
被检测的气体成分是____,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
(4)发酵法制酒精的过程可粗略表示如下:
①(C6H10O5)n+nH2O nC6H12O6
② C6H12O6 2C2H5OH+2CO2↑
上述化学方程式中C6H12O6名称是_______,常用_______反应实验或它与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来检验其存在。
(5)下列作用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吃馒头时多咀嚼后有甜味 B.淀粉溶液和稀硫酸共热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水不显蓝色
C.不慎将浓硝酸沾到皮肤上会出现黄色斑痕 D.油脂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煮后可以制得肥皂
(1)操作Ⅰ使用的试剂是______,所用的主要仪器名称是_______。
(2)加入溶液W的目的是______。用CaO调节溶液Y的pH,可以除去Mg2+。酸化溶液Z时,使用的试剂为_____。
(3)实验室用贝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并收集气体,下列装置中合理的是______。
(4)工业规模海水提溴常用空气吹出法将溴吹入吸收塔,使溴蒸气和吸收剂SO2发生作用以达到富集的目的,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1、(5分)某有机物蒸气完全燃烧时,消耗三倍于其体积的O2,产生二倍于其体积的水蒸气(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有机物(X)属于烃类,X结构简式 。
(2)若该有机物(Y)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6,碳质量分数为50%,Y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且能够发生酯化反应。①Y的结构简式
②Y的一种同分异构体Y′仅含有一种官能团(不含环状结构),写出Y′的结构简式 。
(3)若该有机物(Z)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Z的分子结构中有两种类型的氢原子,Z能发生酯化反应,也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Z的结构简式 ,1molZ与足量碳酸氢钠反应可以得到 LCO2(标准状况下)。
22、(7分)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乙烯为原料衍生出部分化工产品的反应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A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
B和A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
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5) 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三、计算题(1小题,共计9分)
23、(9分)将含有C、H、O的有机物3.24 g装入元素分析装置,通入足量的O2使之完全燃烧,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
过CaCl2管(A)和碱石灰(B),测得A管质量增加了2.16 g,B管增加了9.24 g,已知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
(1)燃烧此有机物3. 24 g需消耗O2多少g?
(2)求此有机物的分子式。
(3)该有机物1分子中有1个苯环,试写出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催化剂
酒化酶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1.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Have lunch. B. Buy a table. C. Wait for someone.
What is the time now by Shelly’s watch
A.2:55 B.3:00 C.3:05
3. What does the man really want to say
A. The kid has secretly had some of the candies.
B. The lady shouldn’t care too much about it.
C. He gave the kid fewer candies on purpose.
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On a train. B. In a lecture hall. C. In a cinema.
5. What does the woman ask the man to do
A. To take her in his car.
B. To check her car
C. To drive the car for her.
10.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He still lives in Titusville.
B.He is going to live with his children.
C.His children live in Florida.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What did George’s sister do yesterday
A.She looked after her baby. B.She stayed at home all day. C.She did some shopping.
12.What did the woman want to invite George to do last night
A.To a concert. B.To meet her friend Mary. C.To have dinner together.
13.Where did George see Mary
A.In the office. B.At the concert. C.In a restaurant.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14.What is Pete Wales going to do
A.Come to visit the man.
B.Telephone the man next weekend.
C.Plan a get–together with some college friends.
15.What’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Husband and wife.
B.Grandfather and granddaughter.
C.College friends.
16.What will the man do after reading the letter
A.Call Pete and tell him he’s coming.
B.Write a Thank–you letter to Pete.
C.Call Pete and invite him to his house.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o is the speaker
A. A restaurant host. B. A tour guide C. A history teacher.
18. What is the main subject of the speaker’s story
A. A small restaurant. B. A historic tree. C. A revolutionary army.
19.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speaker’s story
A. The tree was the oldest one in the park.
B. The tree was less than a hundred years old.
C. The tree was much younger than people had thought.
20. What are the speaker and his audience going to do next?
A. Drive around the park. B. Eat lunch. C. Go to the next city.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7. —— Does your brother serve in the army
—— No. Not now. But he _____ in the army for 8 years.
A. would serve B. served C. had served D. was serving
28. At yesterday’s meeting lots of questions _____.
A. brought up B. went up C. came up D. broke up
29. Tom was late again but he was lucky to escape _____.
A. to punish B. to be punished C. punishing D. being punished
30. Seeing the _____ of children playing together on the beach, I felt so happy.
A. scene B. scenery C. sight D. view
31. When I got home, I found the door open. A terrible thought _____ me —— had anyone broken into the house
A. beat B. knocked C. struck D. appeared
32. Considering carefully, the family _____ different choices on the question so far.
A. had made B. has made C. made D. have made
33. Now that you have a job, you must exert(努力) yourself in _____ you do at work.
A. however B. no matter what C. no matter how D. whatever
34. ______ seems to have been a strong competition in China for school-leavers to enter college.
A. It B. There C. Here D. That
35. All that can be done _____.
A. has been done B. has done C. have done D. were done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
36.A. but B. or C. and D. nor
37.A. cases B. schools C. areas D. countries
38.A. go B. have C. take D. get
39.A. homes B. destinations C. companies D. classrooms
40.A. take B. cost C. spend D. have
41.A. public B. private C. school D. government
42.A. in B. at C. on D. to
43.A. go B. leave C. attend D. pass
44.A. as early as B. as late as C. as hurry as D. as long as
45.A. gives B. offers C. sends D. takes
46.A. on the way B. in the way C. by the way D. at the way
47.A. sure B. certain C. special D. probable
48.A. carrying B. taking C. holding D. reading
49.A. worse B. well C. badly D. truly
50.A. uniform B. hairstyle C. schoolbag D. playground
51.A. the teachers B. the students C. the public D. the adults
52.A. silence B. sit C. seat D. stand
53.A. having B. getting C. putting D. leaving
54.A. however B. but C. even D. still
55.A. which B. as C. that D. so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A
persistence it takes to stay the course in the shadowland.
56.Why did Alex give up his job
A. Because he didn't like the working conditions.
B. Because he couldn't earn enough to make a living.
C. Because he wanted to be a full-time writer.
D. Because he felt he had no potential in his job.
57.What did Alex express when he answered the call
A. He refused the job offer.
B. He was willing to give them a hand.
C. He expected them to pay him more money.
D. He would write in his spare time.
58. What kind of person is Alex
  A. Determined. B. Modest. C. Shy. D. Brave.
5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summarize the passage best
  A. Look before you leap.
  B.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C. Hold on to your dream, and it will come true.
D. A bird in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60. Which sentence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Ales found it was easy to earn his living by selling what he wrote.
B. Ales never double himself.
C. Ales got a job paying more than $6000 for him.
D. Ales want to be a self-employed writer.
B
The proportion of students from China's rural areas attending key universities has been falling significantly since the 1990s.
The high cost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 plus the difficulty of finding a job after graduation has contributed to the prevailing idea in the countryside that "education is useless," the People's Daily reported.
Many rural families are ending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earlier and sending them out to work to alleviate their economic burden.
Entrance to elite universities is also becoming more difficult for students from the countryside because of fewer education resources or opportunities to travel.
Top universities favor students with a wider knowledge of the world and have developed other skills in addition to their high test scores alone, the newspaper said.
61. All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may be true except _____.
A. The cost of higher education makes more families poorer.
B. More and more student from rural areas can be admitted into key universities.
C. More graduates are difficult to find a proper job.
D. Students from cities are wider knowledge of the world and skills than those from rural areas.
62. The underlined word “elite” in the fourth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that _____.
A. talented B. experienced C. distinguished D. gifted.
63.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 fewer rural students at colleges is _____.
A. optimistic B. objective C. subjective D. anxious
64.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_____.
A. More students are willing to study rather than find a job.
B. Most graduates can’t find jobs.
C. Most students from the countryside can’t be admitted into key universities.
D. Invest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is popular among families.
65. Students from China’rural areas attending key universities have been falling significantly because of _____.
A. the high cost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
B. the poor test scores
C. fewer education resources or opportunities to travel
D. a wide knowledge of the world and other special skills
C
Life comes in a package. This package includes happiness and sorrow, failure and success, hope and despair. Life is a learning process. Experiences in life teach us new lessons and make us a better person. With each passing day we learn to handle various situations.
Love
Love plays a pivotal role on out life. Love makes you feel wanted. Without love a person could go hayward and also become cruel and ferocious. In the early stage of our life, our parents are the ones who shower us with unconditional love and care, they teach us about what is right and wrong, good and bad. But we always tend to take this for granted. It is only after marriage and having kids that a person understands and becomes sensitive to others feelings. Kids make a person responsible and mature and help us to understand life better.
Happiness and Sorrow
Hope and Despair
Hope is what keeps life going. Parents always hope their children will do well. Hope makes us dream. Hope builds in patience. Life teaches us not to despair even in the darkest hour, because after every night there is a day. Nothing remains the same we have only one choice keep moving on in life and be hopeful.
Life teaches us not to regret over yesterday, for it has passed and is beyond our control. Tomorrow is unknown, for it could either be bright or dull. So the only alternative is work hard today, so that we will enjoy a better tomorrow.
66. In the passage, the author compares life to _____.
A. package B. joy and sorrow C. failure and success D. hope and despair
67. In which section can readers probably read the passage
A. Opinions. B. Politics. C. Education. D. Lifestyles.
68. What’s the general meaning of the last sentence of the whole passage
A. If you work hard, you’ll have a better life in the future.
B. What choosing between “today” and “tomorrow”,you’d better enjoy tomorrow better.
C. What you only can choose is to work hard today rather than tomorrow.
D. Enjoying a better tomorrow is your only choice.
69. What’s purpose of the passage
A. To encourage people to love each other
B. To tell people how to deal with happiness and sorrow
C. To remind people of keeping having a beautiful dream
D. To give readers some information about life
70.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is _____.
A. Love For Life B. Happiness and sorrow
C. Life as package D. Understand Life Better
D
Li Na made tennis history when she won the French Open Women’s Singles Tennis Final on June 2011.
This is one of the Grand Slam tournaments in Tennis. She is now ranked number four in the world of women’s tennis. No Asian man or woman had ever won any of the Grand Slam Tennis Tournaments before. This will soon change as Li Na has inspired many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young Chinese people to become engrossed in the game. Li Na has become their hero and many of the children want to one day become a tennis champion just like her.
Li Na was born in Wuhan,Hubei,China on February 26, 1982. At the age of six Li Na began to play badminton and her coach noticed she could be a better tennis player.So with the permission of her parents Li Na was switched to the game of tennis when she was nine years old. Li Na joined China's National Tennis Team at the age of fifteen in 1997. She became a professional woman tennis play at the age of seventeen in 1999.
But in a surprising career move at the age of twenty in 2002 Li Na quit the Chinese National Tennis Team to go to th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Huazhong. She returned to the Chinese National Team in 2004 and to professional tennis as a player. But she left her National team again four years later. On January 27,2006,she got married to Jiang Shan,who became her coach in 2006.
In 2009 she gained a Bachelor Degree in Journalism. Li Na has being playing better tenni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is year. It was her success at getting into the final of the Australian Open in January that has increased her earning power with sponsorship deals. She has now won twenty four WTA and ITF singles titles.
71.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talking about
A. Li Na wins French Open women Singles Final.
B. Li Na devotes all her efforts to playing tennis.
C. Li Na was satisfied with what she has achieved.
D. Li Na has been awarded numerous prize.
72.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paragraph we can know what _____.
A. Li Na is the fourth to win the Cup in Asia.
B. Li Na has promoted herself to the top.
C. Li Na must have got many determined fans.
D. Li Na help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tennis.
73. When Li Na contacted sports,_____.
A. she fell in love with tennis
B. she was regarded as a particular girl
C. she play badminton for three years or so
D. she succeeded when she was 17 years old
74. Li Na left the National Tennis Team _____.
A. because she decided to go to Germany
B. because she suffered a great defeat then
C. because she wanted to quip herself with knowledge
D. because she got married to Jiang Shan
75. We can know from the passage that Li Na _____.
A. has served in the National Tennis Team for 9 years
B. has spent her life in the Chinese National Tennis Team
C. has gained a Bachelor Degree in Sports
D. has won over twenty four WTA and ITF singles titles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阅读下面短文,并根据短文后的要求答题(请注意问题后的字数要求)。
[1] If you are worried about things and are under a lot of stress at work or school, then you are probably not sleeping well. Worry can keep you awake, tossing and turning in bed until the early hours of the morning when you eventually fall asleep. When you wake up, you don’t feel refreshed, but tired and worn out and unable to face a new day.
[2] Dr. Henry Winkle, in a recent newspaper article entitled Stress and Sleep, indicates that _______. Dr. Winkle says, “The more we worry, the less we sleep, the more we are unable to deal with stress. If we can find a way to get a good night’s sleep,” he adds, “we can often find the energy to deal with what’s worrying us.”
[3] So, what is a good night’s sleep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amount of sleep which people need in order to keep healthy varies a lot. Seven hours in about the average amount, though strangely enough, sleeping longer often gives you a headache instead of making you feel more refreshed.
[4] Dr. Winkle believes that preparing for sleeping is important. People who work late should try to give themselves a short break and do something restful before going to bed. This could be watching TV or listening to music. Doing some exercise earlier in the day should help you to feel physically as well as mentally tired. A bedtime drink can also help, but coffee or tea should be avoided as they contain caffeine and will keep you awake.
[5] “When you put the light out,” Dr. Winkle says, “concentrate on relaxing your muscles, working slowly up from your feet, and you’ll be asleep before you know it.”
76.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no more than 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let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with words from paragraph 2. (no more than 3 words)
People shouldn’t go to sleep immediately but should _____ after working late in the nigh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 Point out the disadvantage of drinking coffee and tea before going to bed. (no more than 6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 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2 with proper words. (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 What does the word “it” (Line 2, Paragraph 5) probably refer to?(no more than 3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最近,你们学校的个别同学因为不适应学校的生活而感到压力很大,很苦恼,甚至产生了退学的想法。你们班为此安排组织一次关于“How to deal with stress”的演讲。请你根据此话题写篇演讲稿。
要点:1.增加自信;
2.学会放松,体育锻炼是最好的放松方法;
3.向家人或朋友倾诉。
要求:1.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2.词数150左右;
3.开头已给出,但不计入总词数。
Boys and girls,
Currently, there is a widespread concern over how to deal with stress. It is really an important concern to everyone of us.一、(18分,每小题3分)
1.选出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 )
A.神祇(zhī) 恁(nèn)的 树行(háng)子 罪愆(qiān)
B.罗绮(qǐ) 恓(qī )惶 汗涔涔(cén) 涟漪(yī)
C.千骑(jì) 繁缛(rǔ) 烩(kuài)排骨 潋滟(yǎn)
D.钓叟(sǒu) 宽绰(chuo) 酹(lèi)江月 蟊(máo)贼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勘误 盗跖 绣闼 湛湛青天
B.缥缃 寒喧 寒蜩 玉簪骡髻
C.昧心 斡旋 伺侯 前合后偃
D.造蘖 枷纽 昭璋 羽扇纶巾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男子体操队在世界锦标赛中,技压群芳,荣获冠军。
B. 侵华日军在南京疯狂屠杀中国平民,这是有口皆碑的事实,任何狡辩都改变不了。
C. 在这次对抗赛中,王丹对来自各方面的发难从容应答,把主持人巧妙设置的障碍也一一化解,他可真谓金玉满堂。
D. 临出发了,张林还在七手八脚地收拾行李。
6.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命运。 B.探春发起海棠诗社,李纨自荐掌坛,号稻香老农,出题考众人,题目是《咏白海棠》,各作七律一首,限韵。黛玉以“含蓄浑厚”夺冠,宝钗以“风流别致”居次。 C.高老头得知拉斯蒂涅爱自己的而女儿,想为拉斯蒂涅与女儿牵线搭桥,于是他购买了一幢小楼,供他们幽会。一天,纽沁根太太急忙来找高老头,说明她丈夫同意让她和拉斯蒂涅来往,但她不能向他要回陪嫁钱,高老头要女儿不要接受这条件。 D.“脂粉香娃割腥啖膻”,说的是豪爽的史湘云和宝玉烤了鹿肉来吃,还说吃这个方爱吃酒,吃了酒才有诗。谁知她吃了肉、喝多了酒竟醉卧在石凳上,“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睡着了嘴里还嘟嘟囔囔的吟诗。(《红楼梦》)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在商业氛围浓厚的美国好莱坞,也有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和公益团体开始对植入广告泛滥提出质疑。一家名为“警惕广告”的团体认为,现在广告植入已经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许多此类广告与故事情节贴合得严丝合缝,会使受众受到无形影响,影视作品必须在开头或片尾处加以标注。韩国今年2月也出台了类似的法律。美国编剧工会也在2005年对公司强迫编剧为植入广告编写剧本的做法提出异议,工会认为这会使成千上万观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广告的狂轰滥炸。
在韩国一家媒体工作的具先生告诉记者,受众对于和剧情融合得较好、不过分露骨的植入广告,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是生硬的、突兀的广告,甚至对场景和剧情的观感产生了影响,就会产生反感的情绪。也有观众表示:“与其让演员拿着一个没有商标的饮料,还不如拿某品牌的产品更真实。”这说明植入广告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如何植入。
业内人士指出,现在的广告植入并不是“在柜台上放一罐可乐那么简单”。目前的植入式广告大体上分为四种运作模式:场景植入、对白植入、情节植入和形象植入。可以说,植入式广告虽然出现已有年头,但作为大规模、成体系的广告投放方式,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到底怎么植入才最好,各国影视产业和相关监督部门都在探索。
7.对“植入式广告”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植入式广告是一种渗透式的广告形式,目的是让观众在不知道或不认为它是一则广告的前提下,加深观众对品牌的印象。
B.是与电影共生的植入式营销方式,厂家的产品或品牌开始从“打扰时代”进入一个“植入时代”,是一种隐性广告。
C.汽车、电子及烟酒等名贵产品和知名品牌广告是影视作品普遍植入的对象,许多此类广告与故事情节贴合地严丝合缝,会使受众受到无形的影响。
D.运作模式多种,已经成为一种大规模、成体系的广告投放方式,利益驱动和品牌效应使这种方式大行其道。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好莱坞硬汉史泰龙曾从美国烟草企业布朗 威廉姆森那获得50万美元,用来在5部电影中植入香烟广告。
B.法国法律明确禁止在电影和电视剧中出现香烟和酒精饮料广告,因为烟酒植入广告甚至成为逃脱法律限制的一种方式。
C.韩国今年2月也出台相关法律,禁止产品或品牌公司强迫编剧为植入广告编写剧本的做法。
D.现在的广告植入并不是“在柜台上放一罐可乐那么简单”,这需要一番精心策划、精巧构思以求观众的接受。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观众沉醉于007惊险的英雄救美故事时,随时都会闪现购买剧中产品的冲动,那么他们就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电话选择007佩戴的OMEGA手表甚至他驾驶的BMW汽车。
B.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电影、娱乐、传媒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植入式广告正从欧美迅速向全球蔓延。作为一种营销方式,植入式广告将随着好莱坞大片进入中国。
C.植入式广告意境深入到我们生活的角落,不管是电视节目、电影中传达的还是网络中所兴起的,甚至生活中渐渐增多的植入式广告,都让我们觉得植入式广告近期必将代替非植入式广告。
D.植入式广告跑在电视剧和电影拍摄之前,成为影视产业的另一主要收入来源,有效推动影视产业的发展和提升,是指日可待之事。
三、(9分,每小题3分)
送天台陈庭学序
宋濂
一愧而已也。
[注]①扬子云,即扬雄,西汉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诸葛武侯,即诸葛亮。②颜回,即颜渊;原宪,即子思。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累旬日不见其巅际 累:连续
B.杳莫测其所穷 穷:尽、完
C.于是其诗益工 工:工整
D.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 没:淹没、遮掩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4分)
(2)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4分)
(3)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4分)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1)诗人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初夏之景的?试简析。(3分)
(2)试析“燃”字的妙用(3分)
(3)简析划线句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2分)
15.默写。(8分)
(1)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3)__________,尽西风,________________。
(4)莫道不销魂,________________。
(5)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五、(21分)
让高贵与高贵相遇
鲍尔吉·原野
有泪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饱满。
对不期而至的泪水,我很难为情。对自己,我不敢使用伟岸、英武这样高妙的词形容,但还算粗豪的蒙古男人。这使我对在眼圈里转悠的泪水的造访很有些踟蹰。
那么,我想:我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为何会常常流泪?一个在北国的风雪中长大的孩子,一个当抄家的人踹门而入时贴紧墙壁站着的少年,一个肩扛檩子登木头垛被压得口喷鲜血的知青;我,不应该流泪,在苦难中也没有流过泪水。生活越来越好了,我怎么会变得“儿女沾巾”呢?至今,我的性格仍强悍。
后来我渐渐明白了一点。泪水,是另外一种东西。这些高贵的客人手执素洁的鲜花,早早就等候在这里,等着与音乐、诗和世道人心中美好之物见面。我是一位司仪吗?不,我是一个被这种情景感动了的路人,是感叹者。
如果是这样,我理应早早读一些真诚的好书,听朴素单纯的音乐,让高贵与高贵见面。旋律或词语,以及人心中美好的部分,使我想起海浪。当浪头涌来时,你盯住远处的一排,它迈着大步走过来,愈来愈近,却在与你相拥的一瞬消散了。这是一种令人惋惜的美好,我们似乎无法盯住哪一排浪。但令人欣慰的在于,远处又有浪涌来,就像使人肠热的旋律、诗和眼里的泪潮。
因而,我不必为自己难为情了。
16.题目中提到的两种“高贵”分别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高贵”的?(6分)
答:
(1)两种“高贵”分别指_______和________。
(2)说它们是“高贵”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字)
17.第三自然段写了作者听音乐或读书时泪水悄然来临的情景,分别是什么样的感情使作者流泪?(每条不超过10字)(6分)
(1)听《自新大陆》: .
(2)读《清凉的水罐》: .
(3)读《手拉手》: .
18.第四自然段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不超过30字)
1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高贵本是一个令我们敬畏的词,而作者让我们懂得:真正的高贵不是出身,不是权势,更不是金钱,她是人们心中最真最善最美的感情。
B.“这些高贵的客人手执素洁的鲜花,早早就等候在这里,等着与音乐、诗和世道人心中美好之物见面。我是一位司仪吗?不,我是一个被这种情景感动了的路人,是感叹者。” 这里说“我”不是一个 “司仪”,而是一个“路人”,说明距离产生美。
C.“当浪头涌来时,你盯住远处的一排,它迈着大步走过来,愈来愈近,却在与你相拥的一瞬消散了。这是一种令人惋惜的美好,我们似乎无法盯住哪一排浪。”此句中以“海浪”作喻,说明高贵常常来势凶猛,使得我们猝不及防,让人惋惜。
D.文章开头一句领起全篇,表明作者自己是一个具有丰富精神世界的人。结尾一句,既收束全篇,又呼应开头,表达了自己的欣慰之情。
E.作者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手法,细腻真切地向读者展示了自己“高贵”的情感世界。
六、(15分)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对于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请以“爱是什么”为话题,从“公园里” “捐款处”“深夜里”三个特定的情境中任选一个来进行诠释。要求运用描写,至少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能写成故事,不少于200字。
七、(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叫珍妮的女教师,为了筹建一所小学而找到了当对的汽车大亨福特。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少人措捐款之名骗取财物,福特并不相信珍妮的善意。他掏出一枚十美分的硬币扔到珍妮脚下,说:“拿去吧,这就是我给你的善款!”珍妮不气不恼,弯腰拾起硬币,从容地离开了。几个月后,珍妮把一张花生园的照片以及600美元放在福特桌上,说:“福特先生,这是我给你的回报。”福特大惊,当得知这是珍妮用十美分硬币所买花生种子带来的结果后,立马拿出一张5000美元的支票。珍妮能募得大笔善款,在很大程度上是她那敢于弯腰的品质。
请根据以上材料,选择恰当的角度,联系现实生活,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国近代史学家夏曾佑说:“智莫大于知来。来何以能知?据往事以为推而已矣。故史学者,人所不可无之学也。”他强调的是
A.历史学的功能 B.历史循环论思想
C.历史进化论思想 D.历史规律的存在
2.“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虚拟动物。《说文解字》记载:“龙,鳞虫(即水蛇、鳄鱼之类)之长,春分而登天(化雨),秋分而潜渊。”由此可知“龙”
A.反映了中国古代帝王的权威    B.是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
C.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的神权色彩     D.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
3.2011年4月13日,安徽省六安战国墓发掘出一把精美的宝剑。据统计,北墓葬外藏室还出土了大量的铜器、漆器、陶器等文物120件。下列物品可能会在墓葬中出现的是
A.青花瓷器 B.棉布衣服 C.青铜器 D.纸币“交子
6.万历三十年(1 602),传教士利玛窦在官员李之藻的帮助下,制成并刻版印刷黑白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利玛窦在绘制这幅地图时,特意把中国放在地图的中央。这种行为
A.修正了中国人的“天下”观念 B.介绍了西方地理知识和制图技术
C.给予了中国应有的世界地位 D.是为传播天主教而作的巧妙变通
7.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之类的思想争论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史,这些争论所涉及的共同话题可能是
A.政治的民主化 B.救亡图存 C.经济的工业化 D.思想的自由化
8.中共“一大”制定了“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的纲领;中共“二大”制定了“加给中国人民最大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那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的革命纲领。两种纲领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民主革命要求不同 B.近代民主革命任务不同
C.对中国国情认识的程度不同 D.中国共产党日益走向成熟
11.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一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导是对下列哪一战役发表的评论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2.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协议内容。此次会议与1949年北平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同点是
A.都涉及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 B.各民主党派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都在国共两党和平协议基础上召开 D.都制定或通过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
13.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土地改革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A.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B.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C.改变了生产资料性质,利于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D.促进农业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5.1991年3月2日上海《解放日报》发表评论《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在改革深化、开放扩大的形势下,我们要防止陷入‘新的思想停滞”’。这篇文章发表的背景是
A.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展开 D.国际局势剧变并影响中国
16.到21世纪初,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这主要表明我国
A.商品供求矛盾突出 B.政府放弃了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
C.商品价格完全市场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17.历史学者柯文说,西方学者“由于把一只眼睛盯住西方不放,往往对历史变化的形状采取一种比较狭隘的看法据以研究中国,他们按照西方(和日本)在近代所经历的巨大转变来衡量中国,从而认为相对地说中国是没有变化的”。这表明作者
A.反对西方的近代化历程 B.反对中国近代的西方化
C.主张从中国着手来研究中国历史 D.主张研究中国历史不能借助假设推论
18.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据此可以看出苏格拉底
A.主张知德合一 B.主张僭主政治
C.反对民主泛滥 D.主张“认识你自己”
19.“(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是指
A.英国《权利法案》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22.1913年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奥利弗 霍姆斯认为,“如果我们丧失了宣布国会立法无效的权力的话,我不认为美国走到尽头了。但如果我们不能宣布几个州的法律无效的话,我认为联邦就会陷入危机。”这表明,他强调的是维护美国政治体制中
A.分权制衡原则 B.联邦至上原则 C.人民主权原则 D.契约神圣原则
23.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B.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
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D.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24.1925年1月,《纽约时报》刊文认为:“在欧洲,电影起了异乎寻常的作用。伦敦现在很多流行的外国话来自银幕。巴黎也处在美国故事片的严重包围之中。”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美国利用电影对欧洲进行文化渗透
B.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业中一直占据领导地位
C.电影成为欧洲社会的主要娱乐方式
D.电影是传播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6分,27小题10分,28小题24分,共50分)
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葡萄牙而言,它从澳门运往果阿(印度地名)、里斯本的中国商品有生丝、丝织品、黄金、水银、麝香、朱砂、茯苓、瓷器等,其中数量最大的是生丝;而它从里斯本、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有白银、胡椒、苏木、檀香等,其中数量最大的是白银。这些白银是墨西哥、秘鲁生产的,由葡萄牙、西班牙商人运往塞维利亚、里斯本,再运往果阿。
——摘编自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松江)纺织不止村落,虽城中亦然,……里媪(ǎo,年老的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间歇。
——《华亭县志·风俗》
材料三 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销减大半。
——包世臣《安吴四种》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成为最流行的口号……对那些富裕的居民来说,中国入世的好处随处可见:进口的奔驰更加便宜,沃尔玛的商品更加丰富……但也并非都是赢家,农产品进口关税减低,许多农民的生计变得艰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丝—银贸易”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什么状况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4分)
(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经济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说明了什么 (4分)
(3)20世纪末21世纪初,为实现“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中国进行了怎样的努力 据材料四概括入世对中国产生的影响。(8分)
27.(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吾人鉴于天赋人权之万难放弃,神圣义务之不容不尽,是用诉之武力,冀脱吾人及世世子孙万重羁轭……革命者乃神圣之事业,天赋之人权,而最美之名辞也。
——《孙中山全集》第1卷
材料三 “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欧美既无从仿效,我们自己便应该想一种新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孙中山全集》第9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革命的目的。(2分)
(2)材料二中关于人权的来源较材料一有何变化?(2分)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人民同皇帝相争”的“民权革命”取得了哪些成果?(2分)
(3)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对欧美资产阶级民权制度的看法?(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新方法”指什么?(2分)
28.(24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舡,chuan,意即船),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永乐实录》卷二十七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海禁一严,无所得食,则转掠海滨。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二 夫军事未有不能战而有守者。况南北洋滨海数千里,口岸丛杂,不能处处设防,非购置铁甲等船,练成数军决胜海上,不足臻以战为守之妙……中国即不为穷兵海外之计,但期战守可恃,藩篱可固,亦必有铁甲船数只,游弋大洋,始足以遮护南北各口,而建威销萌,为国家立不拔之基。
——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4分)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后果?(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后期中国的海洋观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2分)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2分)
(3)结合材料三,概括孙中山的海洋观。(4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日学者的观点是否正确?(2分)为什么?(4分)该观点的本质是什么?(2分)一 单项选择题(共36小题,每题1分)
1.下列关于遗传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B.验证某豌豆植株是否为杂合子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测交
C.从理论上分析,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决定了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D.用纯种豌豆杂交,F1全部为黄色圆粒豌豆,F1自交,F2黄色圆粒豌豆中纯合子比例为9/16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可作为推断其基因型是纯合体的依据
B.后代全部出现显性性状则可推断双亲是显性纯合体
C.生物后代出现隐性性状则其显性亲本一定是杂合体
D.生物表现出显性性状则基因型可能是显性纯合体,也可能是显性杂合体
3.Y(黄色)和y(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其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的是
A .♀Yy×♂yy B. ♀yy×♂YY C. ♀yy×♂yy D. ♀Yy×♂Yy
7.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 B.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C.一定是黑色的 D.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8.维持生物前后代之间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命活动主要是
A.有丝分裂、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C.有丝分裂、受精作用 D.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9.下列①-⑨的基因型不同。在完全显性条件下,表现型共有
①AABB;②AABb;③AaBB;④AaBb;⑤AAbb;⑥Aabb;⑦aaBB;⑧aaBb;⑨aabb
A.九种 B.四种 C.二种 D.一种
10.豌豆中,种皮灰色对白色为显性,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现将纯种的灰种皮黄子叶的花粉授给白种皮绿子叶豌豆植株,所得到的豌豆为
A.灰种皮黄子叶 B.灰种皮绿子叶 C.白种皮黄子叶 D.白种皮绿子叶
11.在生物性状遗传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是
A.具有等位基因的个体 B.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
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 D.自花传粉的个体
13.正常人对苯硫脲感觉味苦,称有味者,为显性性状;味盲者则对苯硫脲没有味觉,为隐性性状,这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子代味盲100%、50%和25%的双亲的基因型依次是
① Bb×Bb ② Bb×bb ③ BB×bb ④ bb×bb ⑤ BB×BB
A.④①② B.④②① C.②③⑤ D.②①⑤
14.青蛙的100个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产生
A.100个卵细胞和300个极体 B.100个卵细胞和200个极体
C.200个卵细胞和200个极体 D.100个卵细胞和100个极体
15. 下表表示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的基因型,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基因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配子 YR Yr yR yr
YR ① ②
Yr ③
yR ④
yr
A.①、②、③、④表现型都一样 B.在此表格中,②只出现一次
C.在此表格中,③共现出两次 D.基因型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为③>④=②>①
16.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花的腋生(E)对顶生(e)为显性。现有高茎花腋生和高茎花顶生豌豆杂交,结果如右图所示。这些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是
A.4种 B.6种
C.8种 D.9种
17.人的眼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二者独立遗传)共同决定的。在一个个体中,两对基因处于不同状态时,人的眼色如表所示。
若有一对黄眼夫妇,其基因型均为AaBb,他们所生的子女中的黄眼女性与另一家庭的浅蓝色眼男性婚配,该夫妇生下浅蓝色眼女儿的几率为
A.1/12 B.1/6 C.1/8 D.1/24
18.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得F1,在F1自交后代的所有基因型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是
A.4∶5 B.1∶4 C.1∶3 D.9∶7
19. 某种植物的株高由多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越多就越高。现将最高和最矮的两个极端类型作为亲本杂交,F2表现型的预期分布与下列哪一曲线最接近
20.精子形成过程中出现联会现象时,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是
A.1:1   B.1:2 C.2:1   D.4:1
21.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涵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为什么F1只有显性性状、F2又出现隐性性状 ”属于孟德尔提出的问题之一
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D.“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22.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A.有丝分裂的后期 B.受精作用过程中
C.减数第一次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
23.刺鼠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B(b)和C(c)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B(黑色)对b(褐色)为显性;凡是具CC和Cc基因型的鼠是正常体色,只要基因型是cc则为白化鼠。亲本为黑色的刺鼠与bbcc的白化鼠交配,其子一代中,1/2个体是白化鼠,1/4是黑色正常刺鼠,1/4是褐色正常刺鼠。请推测黑色亲本的基因型是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24.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是
A.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相比,交叉互换现象发生的频率增加
B.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中的DNA数目与有丝分裂中期的相同
C.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为23条
D.正常成年人体的所有细胞中,至少含有23条染色体,最多含有92条染色体
25. 右图所示细胞的名称是
A.精细胞 B.卵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26.某哺乳动物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全部不正常的配子,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发生分离 B.四分体时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交叉互换
C.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不正常 D.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单体没有分开
27.某动物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4个四分体,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依次是
A.4、8、8 B.2、4、8 C.8、16、16 D.8、0、8
28.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所有的DNA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B. 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最终形成两个卵细胞和两个极体
C. 观察动物精巢切片时,可能会同时观察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
D.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完成后的细胞都会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29.下列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
①体细胞 ②肝细胞 ③精原细胞 ④卵原细胞 ⑤次级精母细胞
⑥精子 ⑦次级卵母细胞 ⑧精子细胞 ⑨卵细胞 ⑩受精卵细胞
A.①②③④⑤ B.⑤⑥⑦⑧⑨ C.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⑩
30.对下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且没有细胞壁,所以可以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且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B.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③,两条染色单体是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C.该时期的特点是: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故我们既可判断其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又可判断为有丝分裂中期
D.在该细胞分裂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
31.若A和a、B和b分别是两对同源色体,下列哪四个精子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A.Ab、Ab、ab、ab B.aB 、Ab、AB、ab
C.Ab、aB、Ab、Ab D.AB、AB、ab、ab
32.下图A、B、C、D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请判断b、c、d依次代表
A.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
B.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
C.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
D.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NA分子
33.假定基因型均为AaBb(无连锁)的一对雌雄鲤鱼,在各自的卵巢和精巢中,均有相同数目(以万计)的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成熟,经分裂,它们形成的具有双显性基因的卵细胞和精细胞数目之比为
A.1﹕1 B.1﹕2 C.1﹕4 D.无法计算
34.已知绵羊羊角的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基因型 公羊表现型 母羊表现型
HH 有角 有角
Hh 有角 无角
hh 无角 无角
现有一头有角母羊生了一头无角小羊,则这头小羊的性别和基因型分别是
A.雌性,Hh B.雄性,hh
C.雄性,Hh D.雌性,hh
A.a图与b图所示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
B.b图和c图所示细胞各含有2个四分体
C.c图和d图所示细胞具有等对数的同源染色体
D.图中所有细胞可以属于同一生物体
二.非选题(5小题,共54分)
37.(7分)某农场饲养的羊群中有黑、白两种毛色,比例近1:3。已知毛色受一对基因A、a控制。某牧民让两只白色羊交配,后代中出现一只黑色小羊。请回答:
(1)该遗传中, 色为显性。
(2)若判断一只白色公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方法可有以上两种,请完成鉴定方案(按要求填写①~⑥的表现型)。
① ;② ;③ ;
④ ;⑤ ;⑥ 。
38.(13分)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1) 图1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
(2) 图2中_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若图中乙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经一次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3) 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细胞,①和②称为_________。
(4) 图2中丙细胞含有___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处于_________期。
(5) 图2中丁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按照图2的细胞分裂顺序,一个甲细胞能形成________个丁细胞。
39.(14分)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光照强度和空气中的CO2含量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丙图表示一天内某时间段蔬菜大棚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的问题:
⑴甲图中的B点时细胞进行的生理活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与乙丙图中的_____________点叶肉细胞所处的生理状态相同,此时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______________,如果在缺镁的条件下,G点将向__________方移动。
⑵若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基质中C3的含量变化____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⑶甲图中A点所进行的生理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光合作用在遇到一定限制因素时,其速率将不再增加,图中限制E点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
40.(20分)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a,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下图)。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定律。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表现型仍然为三角形果实,这样的个体在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还有部分个体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它们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现有3包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根据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有已知表现型(三角形果和卵圆形果实)的荠菜种子可供选用。
实验步骤:



结果预测:
Ⅰ 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Ⅱ 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
Ⅲ 如果 则包内种子基因型为aaBB。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的值是( )
A. B.- C. D.-
2.若且,则是( )
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 C.第三象限角 D.第四象限角
3.为了得到函数的图像,只需将的图像( )
A.向左平移个单位 B.向右平移个单位
C.向左平移个单位 D.向右平移个单位
5.一块各面均有油漆的正方体被锯成1000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若将这些小正方体均匀搅混在一起,则任意取出的一小正方体其恰有两面涂有油漆的概率是( )
A.   B.    C. D.
6.为了考查两个变量和之间的线性相关性,甲、乙两位同学各自独立做了13次和26次试验,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求得回归直线分别为和,已知两人所得的数据中,变量和的数据的平均值均相等,且分别是,,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线和一定有公共点 B.直线和相交,但交点不一定是
C.必有 D.直线与重合
A.92% B.24% C.56% D.76%
8.已知非零向量,的夹角为60°,且,若向量满足,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9.已知,,,点在线段上,,若,则等于( )
A. B.3 C. D.
10. 中,,,的对边分别为,重心为点,若,则等于(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 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12.已知向量,满足,,且,则与的夹角为________
13.若函数,且,则____________
14.已知向量,,若和的夹角为钝角,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
15. 已知 在区间上有且仅有一次既取得最大值,又取得最小值的机会,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满分7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12分)已知,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17.(12分)已知单位向量和,它们的夹角是60°,向量,,求:
(1)向量与的夹角;
(2)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射影。
18.(12分)已知向量,,从6张大小相同,分别标有号码1,2,3,4,5,6的卡片中,有放回的抽取两张,分别表示第一次,第二次抽取的卡片上的号码。
(1)求满足的概率;
(2)求满足的概率。
19.(12分)已知,,,求:
(1)过点且方向向量为的直线的方程;
(2)过点且法向量为的直线的方程;
(3)过点且与,两点等距离的直线的方程。
20.(13分) 已知函数有最大值2,试求实数的值.
21.(14分)如图,已知等腰梯形中,,,,点在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