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 古诗词三首 练习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 古诗词三首 练习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词三首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
1.辛弃疾和孟浩然,分别是哪个朝代的人?(

A.北宋、明
B.南唐、南宋
C.南宋、唐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野旷(kuàng)天底树,江清月近人。
B.黑云翻墨(mò)未遮(zhe)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zhuàn)溪桥忽见(xiàn)。
D.移舟泊烟渚(zhǔ),日幕(mò)客愁新。
3.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王明肯定李昊的写作水平:“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添列其中。”
B.张磊过生日,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C.刘娟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中,采访抗日女英雄时问:“老奶奶,请问您芳龄。”
D.75岁高龄的前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4.阅读下面的古诗,对其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这种侧面烘托极为动人。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写得生动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
C.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阙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D.整首词采用白描手法,如实地描写词人的所闻所感,表现了作者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
5.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德高望重
B.鹊桥
C.鸣蝉
D.金蚕脱壳
二、诗词曲鉴赏
读下面的古诗,并完成填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6.诗题中“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这首诗写了____________的情境。
7.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黑云/翻墨/未遮山
B.白雨/跳珠/乱入船
C.卷地风来/忽吹散
D.望/湖楼下/水如天
9.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完成问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0.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黑云/翻墨/未遮山
B.白雨/跳珠/乱入船
C.卷地风/来忽吹散
D.望湖楼下/水/如天
11.下列各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未遮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B.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
C.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雨珠吹散。
D.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晴天一样,水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
三、填空题
12.把古诗《宿建德江》补充完整。
宿建德江
[唐]
(_______)
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

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

13.看拼音写词语。

xíng????

què???
chán
míng?????dào
zi???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14.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
?
?
?
______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是_______朝诗人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句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最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15.词语解释
移舟:___________________
泊:___________________
日暮:
___________________
愁新:___________________
烟渚:___________________
客:___________________
宿:___________________
天低树:
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16.小练笔。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前两句以动衬静,把半夜“明月”“清风”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请你选一处景物,也用以动衬静的方式写出它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D
4.A
5.D
6.
书写
夏天突降大雨
7.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象。从题目“六月二十七日”可以看出。
8.D
9.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大雨疾来速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10.C
11.C
12.孟浩然
日暮客愁新
江清月近人
13.德行
喜鹊
蝉鸣
稻子
14.黑云翻墨未遮山
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滚
大雨倾盆
雨过天晴
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15.移动小船。
停泊夜宿。
黄昏时分。
即新愁。
渚,水中小块陆地。烟渚,武器笼罩的江中小块陆地。
指诗人孟浩然。
歇息,住宿,过夜。
天比树还低。
16.隔壁隐隐传来小提琴的声音,仔细一听,竟是爱尔兰名曲《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琴声悠扬细腻,如丝如缕,如梦如幻。在这迷人的夏夜里,和着淅沥的雨声,袅袅地飘荡,轻轻地诉说,更像在嘤嘤地哭泣,哭诉两百年来的忧伤。琴声、雨声混合在一起,却奇妙得丝毫不令人感到喧闹,反而将夜晚衬得更加静谧……夏夜,似乎就这么静静地流泻在我的身旁,也轻轻地流淌在我的心底——这番静美已是无可言说的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