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以礼待人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以礼待人 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第四课第二讲:以礼待人
【目标导航】
知识目标
知道礼是什么,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和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能力目标
懂得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明白从语言、仪表、举止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并能在实践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文明有礼意识,鼓励学生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文明有礼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
【预习交流】?
1.完成优化设计快乐预习感知。?
2.要求学生熟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练习和案例,完成问题。
【问题导学】
导课:P37运用你的经验:你认为小岩哪些地方做得不妥?应如何改进?
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会有什么反应?会如何做?
1.到了就餐地后,“小岩抢先坐在沙发上,把脚放在茶几上,自顾自玩手机”,说明他不注意坐姿优雅,而且不注意帮家长操心聚餐安排;朋友来了后,不主动打招呼,“眼睛没离开手机”,说明他不尊重客人;“菜刚上齐,他就拿起筷子夹菜吃”,说明他不注意待客礼仪,请客人先吃菜;妈妈提醒他,他“很生气”,说明他不懂得以礼待人。正确做法是:客人来之前查看饮食安排、注意坐姿端正,客人来时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就餐时应先请客人动筷子。就餐时不能闹情绪。2.如果我是一起就餐的客人,我会觉得小岩缺乏道德修养和交际能力,而且觉得他根本就不尊重我;我可以找个借口早点离开,或者以后不参加这种有小岩参加的聚会。
问题一:什么是礼?礼有哪些表现?
1阅读P37正文
2.归纳: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问题二: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是什么?
1.阅读P37相关链接:名人名言
2.阅读P27正文归纳1: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3.阅读:P38探究与分享:你生活的小区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这些行为给小区居民造成了什么影响?
说出你对文明小区的期望有哪些?
提示:车辆乱停放、杂物乱堆放、乱扔垃圾、噪音扰民、乱贴小广告等
社区环境方面:垃圾应分类回收;机动车应注意低速行驶、不鸣笛;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冲突和矛盾。垃圾随意堆放会影响社区环境卫生;汽车在小区内任意行驶会给出行的居民带来危险、同时造成噪音扰民;不能合理地处理冲突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
4.阅读P38正文归纳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5.阅读:P38探究与分享:上述情景体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感想。
提示:观众文明有礼,体现了国家的良好形象。
在与外国人交往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国家的形象。
6.阅读P39正文归纳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问题三: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1.P39探究与分享:你如何评价杨时和游酢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提示:两人的行为说明他们懂礼貌,讲礼仪,体现了对老师的尊重。
理由:礼仪是律己、敬人,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观和社会公德观的体现。
2.阅读正文归纳:
⑴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⑵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⑶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3.P39相关链接:礼貌用语
4.P40方法与技巧:参加社交活动应注意的几点
5.P36阅读感悟
【巩固延伸】
P40拓展空间:办一期黑板报,开展一次主题演讲。
【学习小结】
板书:
礼的含义和表现
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文明有礼的要求
【达标测试】
优化设计“轻松尝试应用”部分
【作业布置】
1.将问题导学部分的3个问题整理到课外作业本上。
2.完成优化设计“知能演练提升”部分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