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第五课第三讲:善用法律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明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懂得青少年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与人打交道;能够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依法维权意识,树立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观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依法维护合法权益。教学难点: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教具学具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课:P57运用你的经验: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1.商场搜身是一种严重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的违法行为,如果商场怀疑顾客,可以报警,由警察依法搜身,而不是商场自己擅自对顾客搜身。2.建议小华当场报警或事后向有关部门投诉,要求经营者对其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损失。问题一:生活中我们的合法权益遇到非法侵害时该怎么做?1阅读P58探究与分享:遇到类似情形,你会怎么应对?提示:镜头一:劝说弟弟报告老师或报警,通过学校或警察处理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镜头二: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归纳: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非法报复,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问题二: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合法的方式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1.阅读P58-59正文进行归纳:⑴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能给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⑵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法院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2.阅读P58阅读感悟:我国的法律援助机构3.阅读P59探究与分享:小峰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提示:小峰通过诉讼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问题三:什么是诉讼?它有什么意义?有哪些类型?1.阅读P59正文归纳:诉讼的含义和意义提示:(1)含义: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2)意义: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2.阅读P60相关链接:诉讼的种类提示: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三种类型。问题四:为什么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怎样同违法犯罪作斗争?1.阅读P60探究与分享: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侵害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你会怎么做?说说你的理由。提示: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勇敢的同违法犯罪作斗争。2.阅读P61相关链接:了解刑法中的正当防卫3.归纳: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原因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4.P61方法与技能: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归纳:作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在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犯罪。因此,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面对歹徒行凶,可以:(1)记住歹徒相貌特征和去向。(2)虚张声势,与犯罪分子巧妙周旋。(3)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当我们遭遇违法犯罪时,首先要观察分析双方的力量对比。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宜与犯罪分子硬碰硬,而要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课堂小结依法维权:非诉讼方式和诉讼方式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原因和方法作业1.将问题导学部分的4个问题整理到课外作业本上。2.完成优化设计“知能演练提升”部分。板书设计依法维权:非诉讼方式和诉讼方式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原因和方法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