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冠县武训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模块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模块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本试题共120分,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设=
(A) (B) (C) (D)
2.已知(,,),(,,0),则向量与的夹角为
(A) (B) (C) (D)
3. 已知,,则的最小值是
(A) (B) (C) (D)
4. 若,则等于
(A) (B) (C) (D)
5. 函数在点处的导数是
(A) (B) (C) ( D)
6. 在棱长为的正四面体中,若、分别是棱、的中点,则=
(A) (B) (C) (D)
7. 某校共有7个车位,现要停放3辆不同的汽车,若要求4个空位必须都相邻,则不同
的停放方法共有
(A) 种 (B)种 (C)种 (D)种
8. 若幂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它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A) (B)
(C) (D)
9. 若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在第四象限,则函数的图象可能是
10. 设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时,有恒成立,
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A)(,)∪(,) (B) (,)∪(,)
(C)(,)∪(,) (D) (,)∪(,)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1. 若,其中、,是虚数单位,则_________。
12. 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_________________。
13. 定积分的值等于_________________。
14. 若内一点满足,则。类比以上
推理过程可得如下命题:若四面体内一点满足,
则 .
三、解答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4分)
15.(本题共10分)
已知函数。
(Ⅰ)若曲线在处的切线与直线垂直,求的值;
(Ⅱ)若函数在区间(,)内是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16. (本题共10分)
已知函数,当时,有极大值。
(Ⅰ)求的值; (Ⅱ)求函数的极小值。
17.(本题共10分)
将两块三角板按图甲方式拼好,其中,,,
,现将三角板沿折起,使在平面上的射影恰好在上,如图乙.
(Ⅰ)求证:平面;
(Ⅱ)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18.(本题共12分)
据统计某种汽车的最高车速为120千米∕时,在匀速行驶时每小时的耗油量(升)与
行驶速度(千米∕时)之间有如下函数关系:。已知甲、乙
两地相距100千米。
(I)若汽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则从甲地到乙地需耗油多少升?
(II)当汽车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最少为多少升?
19.(本题共12分)
已知函数,其中且。
(Ⅰ)讨论的单调性;
(Ⅱ)求函数在〔,〕上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参考答案(理)
三解答题
因为所求二面角是锐角,所以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0分
(文)(1) ………………………… 5分
(2)度 ………………………… 10分
18、(I)当时,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小时),
需蚝油(升)。
所以,汽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从甲地到乙地需耗油升…4分.
(II)当汽车的行驶速度为千米∕时时,从甲地到乙地需行驶小时.设耗油量为升,依题意,得
其中,.………………………………………………………… 7分
.
令 ,得 .
因为当时,,是减函数;当时,,是增函数,所以当时,取得最小值.
所以当汽车以千米∕时的速度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
最少为升。……………………………………………………………… 12分
②当时,,即
这时,在上的最大值为。
综上,当时,在上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
当时,在上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12分(时间:100分钟 分值: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1---40题每题1分,40---50题每题2分)
1、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2、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
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面的哪个过程 (  )
AaBb1AB∶1Ab∶1aB∶1a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A.① B.② C.③ D.④
4、基因型为Dd的个体连续自交n代,下图中的哪一条曲线能正确地反映纯合子所占比例的变化 (  )
5、将两个纯种的亲本黄色(Y)圆粒(R)豌豆与绿色(y)皱粒(r)豌豆杂交,所得的F1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
A.Y与R走向一极,y与r走向另一极
B.Y与r走向一极,y与R走向另一极
C.Y与y走向一极,R与r走向另一极
D.走向两极的均为Y、y、R、r
6、测交法可用来检验F1是不是纯合子的关键原因是(  )。
A.与F1进行测交的个体是隐性纯合子
B.测交子代出现不同的表现型
C.测交不受其他花粉等因素的影响
D.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反映F1的配子类型及比例
7、将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的个体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再将F2自交得F3,在F3中出现的基因型AA∶Aa∶aa等于(  )。
A.3∶2∶3 B.3∶4∶3
C.5∶2∶5 D.1∶2∶1
8、豌豆黄色(Y)对绿色(y),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绿色圆粒(yyRr)豌豆,开花后自花传粉得到F1;F1再次自花传粉,得到F2。可以预测,F2中纯合的绿色圆粒豌豆的比例是(  )。
A.2/3 B.3/8
C.1/2 D.1/4
9、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连续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4次抓取Dd的概率是(  )
A.1/4 B.1/2 C.0 D.1
10、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 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
C、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植物 D、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
11、 在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须具备A、B、C三个基因,否则无色,现有一个有色植株同已知基因型的三个植株杂交结果如下:
a.有色植株 ×aabbDD 50%有色种子 b.有色植株×aabbdd 50%有色种子
c.有色植株×Aabbdd 50%有色种子
则该有色植株的基因型是(  )
A.AABBDD B.AABbDD C.AaBBDd D.AaBbDD
12、下列关于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适用于核遗传,不适用于质遗传
B.适用于有性生殖,不适用于无性生殖
C.适用于减数分裂,不适用于受精作用
D.适用于动物,不适用于植物
13、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  )
A.自交、杂交和测交 B.测交、自交和杂交
C.杂交、自交和测交 D.杂交、测交和自交
14、“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
15、在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下,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2:3:1,则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  )
A.1:3 B.3:1
C.2:1:1 D.1:1
16、下列关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意义的论述,错误的是(  )
A.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B.可指导杂交育种
C.可指导细菌的遗传研究
D.基因重新组合
17、家兔的毛色黑(A)对褐(a)为显性。判断一只黑毛兔遗传因子组成的方法及结论正确的是(  )
A.用一只纯合子黑毛兔与之交配,若子代全为黑毛兔,则其为AA
B.用一只杂合子黑毛兔与之交配,若子代全为黑毛兔,则其为Aa
C.用一只褐毛兔与之交配,若子代全为黑毛兔,则其为AA
D.用肉眼观察为黑色,是显性性状,受遗传因子A控制,则其为AA
18、 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的F1,全为高茎豌豆(Dd),种下F1让其自交得到F2,种下F2豌豆种子,发现F2豌豆植株有高茎和矮茎两种植株,且高茎:矮茎为3:1。实现F2中高:矮为3:1的条件是 ( )
①在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形成两种配子
②含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含不同基因组合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
④只需要①项条件,而不需要②③两项条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9、 下列关于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在相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在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20、关于显性性状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杂种F1显现的那个亲本性状是显性性状
B.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纯合子
C.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一定会产生性状分离
D.显性性状是受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
21、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是 ( )
A.雌配子∶雄配子=1∶1       B.雄配子比雌配子多
C.雄配子∶雌配子=3∶1       D.雄配子A∶雌配子a=1∶3
22、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按自由组合规律推测双亲的基因型是( )
A.YYRR × YYRr B.YYRr × YyRr
C.YyRr × YyRr D.Yyrr × YyRr
23、豌豆的矮茎和高茎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别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A.高茎×高茎—→高茎 B.高茎×高茎—→301高茎十101矮茎
C.矮茎×矮茎—→矮茎 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
24、 在人体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
A.极体 B.卵细胞 C.精子 D.口腔上皮细胞
25、 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
B.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C.合子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一致
D.合子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26、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⑤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DNA分子数目不变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⑤ D.⑥⑦
27、 下列对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四分体中含有4条染色体 B.一个四分体中含有4对染色体
C.一个四分体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 D.一个四分体中含4对染色单体
28、 人类的多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在一个多指患者(Aa)的下列各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 )
①神经细胞 ②成熟的红细胞 ③初级性母细胞 ④次级性母细胞 ⑤肌肉细胞 ⑥成熟的性细胞
A.①②⑥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29、 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下列变化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同源染色体联会 ②DNA复制 ③着丝点分裂 ④染色体数目减半 ⑤形成四分体
A.①③②④⑤ B.②①③⑤④
C.②①⑤④③ D.①③④⑤②
30、 下列家兔细胞中肯定有Y染色体的细胞是( )
A.受精卵 B.精子
C.公兔的口腔上皮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31、 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最显著特点是( )
A.染色体进行复制   B.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
C.有纺锤体形成  D.着丝点分开
32、 图A和图B为处于相同分裂阶段的两种动物细胞,都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关于它们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细胞A的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细胞中央
B. 细胞A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C. 联会发生在细胞B,而不会发生在细胞A
D. 细胞B的染色体与亲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33、 下图中甲为果蝇某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分布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条染色体上可能有多个基因,可控制多对相对性状
B.图甲中的白眼基因和朱红眼基因可称为一对等位基因
C.染色体由甲图变成乙图,因为该果蝇发生了基因重组
D.同一果蝇细胞中不可能同时存在甲图和乙图所示染色体
34、 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则果蝇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的四分体的个数和精子中含有的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分别是( )
A.8,4     B.4,8     C.4,4    D.4,0
35、 下图为高等动物进行有性生殖的3个生理过程示意图,则图中①、②、③分别为( )
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B.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C.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D.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
36、下列现象是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共有的是( )
①DNA复制一次 ②着丝点的分裂 ③最终产生两个子细胞
④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⑤能进行非同源染色体组合 ⑥有染色体、纺锤体的出现
A.①②⑤⑥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⑥    D.①②⑥
37、父亲患病,女儿也一定患病,那么该病的致病基因是( )
A.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C.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38、狗色盲性状的遗传基因控制机制尚不清楚。如图为某一品种狗的系谱图,“■、●”代表狗色盲性状。根据该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可能的是( )
A.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C.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D.此系谱的狗色盲性状遗传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39、下列肯定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 )
A.精子细胞和卵细胞 B.单倍体细胞 C.一个染色体组 D.次级精母细胞
40、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原因是 ( )
A.减数分裂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合子中染色体数目恢复
B.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C.减数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D.受精作用进行时,精子只有头部进入卵细胞内
41、一个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初级卵母细胞可以形成几种类型的卵细胞 (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4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如何移向细胞两极 (  )
  A.父方和母方染色体在两极随机地结合
  B.通常母方染色体移向一极而父方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C.父方和母方染色体中各有一半移向一极,另一半移向另一极
  D.未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一极,而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
43、如某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下列哪四个精子是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
A. aBc, AbC, aBc, AbC   B. AbC, aBC, abc, abc
  C. AbC, Abc, abc, ABC   D. abC, abc, aBc, ABC
44、 从某二倍体动物的某器官内提取一些细胞,根据染色体数目(无变异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数量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提取的细胞,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增加
B.乙组中有部分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
C.丙组中有部分细胞可能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丙组中有部分细胞含有染色单体
45、 两个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设颜色及因为A、a,长翅基因为B、b。眼色与长翅性状的遗传方式分别是(  )
表现型 红眼长翅 红眼残翅 白眼长翅 白眼残翅
雌性 3 1 0 0
雄性 3 1 3 1
A.常染色体遗传、伴X 遗传
B.伴X遗传、常染色体遗传
C.都是伴性遗传
D.都是常染色体遗传
46、 一对夫妻中,男性色觉正常,女性色盲,婚后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觉正常的儿子,产生这种染色体变异的细胞和时期分别是 ( )
A.卵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卵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精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精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47、天竺鼠身体较圆,唇形似兔,是鼠类宠物中最温驯的一种,受到人们的喜爱。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该鼠的毛色由两对基因控制。现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的天竺鼠,已知B决定黑色毛,b决定褐色毛,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则这批天竺鼠繁殖后,子代中黑色∶褐色∶白色的理论比值为(  )。
A.9∶4∶3 B.9∶3∶4
C.9∶1∶6 D.9∶6∶1
48、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以纯合的红花高茎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杂交,F2理论上为(  )。
A.12种表现型
B.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15∶1
C.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27∶3∶3∶1
D.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27∶1
49、基因D、d和T、t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不同情况下,下列叙述符合因果关系的是 (  )
A.进行独立遗传的DDTT和ddtt杂交,则F2双显性性状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B.后代的表现型数量比为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
C.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上,自花传粉后,所结果实的基因型为DdTt
D.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如果产生的配子中有dd的类型,则一定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50、某种鼠中,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基因A或b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互间独立遗传。现有一对表现型均为黄色短尾的雌、雄鼠交配,发现子代部分个体在胚胎期致死。则理论上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A.均为黄色短尾
B.黄色短尾:灰色短尾=2:1
C.黄色短尾:灰色短尾=3:1
D.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6:3:2:1
第Ⅱ卷 简答题(共40分)
51、(10分) 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右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黄色圆粒:_____________,黄色皱粒:_____________。
(2)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___________ 。
(3)在F1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4) 如果用F1中的某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表现型类型有_______种,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52、(14分)下图甲表示某生物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数目的动态变化,图乙为有关的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回答:
(1)图甲反映的是 分裂过程中核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过程,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可用 段(用字母表示)表示。
(2)图甲中cd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 期,此过程中染色体的重要变化是 。
(3)图乙中A处于图甲中的 段(用字母表示),此时细胞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 = ,A细胞中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
(4) 图乙中B表示的是 分裂,细胞名称是 。
(5)A、B两图所代表的动物是否同一种动物 ,理由是 。
53、(16分)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患乙病的男性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从理论上讲所有女儿都是患者,所有儿子都正常。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
(2)Ⅱ4的基因型是 。产生精子的基因型
(3)Ⅱ2与Ⅱ3结婚,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生下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 ,所生男孩中患病的概率是 。
(4)若正常人群中,甲病的携带者出现的概率是1/100,若Ⅲ1与一正常女性结婚,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
第三次模块测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第Ⅱ卷 简答题(共40分)
受精卵
生物体
配子


①一.选择题(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近代化包括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社会生活的文明化、西方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民主化。世界各国在走向近代化过程中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途径是( )
A.战争统一 B.单一改革 C.社会革命 D.民族独立
2.恩格斯说:“战争证明:哪怕出于纯粹军事上的考虑,俄国也需要铁路和大工业。于是,政府着手培植俄国的资本家阶级。但是这个阶级没有无产阶级是无法存在的,而为了创造无产阶级分子,不得不实行所谓农民解放。”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
A.克里木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十月革命
3.克里米亚战争前夕,俄国有识之士指出:“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这说明俄国有识之士强烈要求( )
A.改变现状,走向近代化 B.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C.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4. 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变化主要在于( )
A.人人得到了一小块份地 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 D.彻底摆脱沙皇专制统治
5. 俄国农奴制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主要表现在( )
A.农村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 B.农民无偿获得土地
C.农民获得人身自由 D.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6.沙皇政府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突出表现为( )
A.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
B.选举资格有严格的财产限制
C.在村社之上建立乡级行政机构
D.地方掌握实权的行政官僚由沙皇任命
7.观察下图,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 部分土地所有制形式是( )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沙皇政府国有制 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
8.以下关于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发生的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由幕藩体制转变为中央集权 ②由殖民地转变为独立国家
③由等级制到承认“四民平等” ④由闭关自守到“文明开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日本名人久坂玄瑞对“尊王攘夷”曾这样说:“诸侯终不足恃,公卿亦不足侍……除草莽志士纠合举义之外,别无他策。”“草莽志士”主要是指( )
A.广大农民 B.中下级武士 C.新兴地主 D.高利贷者
10.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日本对此做出的反应是( )
①激发斗志,维护民族独立 ②改革幕政,实现富国强兵
③对外开放,学习西洋之法 ④推翻天皇,建立民主政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相比,其相同的历史条件是( )
A.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B.借鉴别国受辱教训
C.经济落后于西欧国家 D.统治者腐朽与无能
12.“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第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 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D、改革土地制度,确立土地私有
13.学者韦尔斯写道:“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学者韦尔斯的这一评价应当是指( )
A.中国 B.俄国 C.法国 D.日本
14.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此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
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富强 B.明治维新使日本在富强中走向战争
C.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战争 D.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中走向富强
15.明治维新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16.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路》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与此相比,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A.正好相反 B.完全相同 C.部分相似 D.三者同步
17.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在于( )
A.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
B.对洋务运 动有所批评
C.出版书刊,宣传维新思想
D.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政治运动
18. 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迅速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其关键是( )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
B.维新派争取了光绪皇帝和袁世凯的支持
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D.维新派得到了爱国志士和知识分子的拥护
19. “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
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
20. 《盛世危言》中有这样一段话:自中外通商以来,彼族动肆横逆,我民日受欺凌,凡有血气孰不欲结发厉戈求与彼决一战哉!……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而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餍欲,孰得而谁何之哉?吾故得以一言断之曰:“习兵战不如习商战。”依据材料推断其作者是( )
A.魏源 B.郑观应 C.李鸿章 D.康有为
21.戊戍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变法过程过分急于求成 B.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
C.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D.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
22. (2010年12月辽宁铁岭高三六校联考6题)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23.有人说,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这里的“要义”是指( )
A.全面学习西方,全盘西化
B.政府的重视和参与
C.推翻旧的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
D.封建统治腐朽
24.《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25. 2011年3月28日,新国博展牌把“司(sī)母戊鼎”改名“后(hòu)母戊鼎”。“司母戊鼎”的命名,应是郭沫若先生所为,他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祭祀祖先的传统起源于( )
A.内外服制度 B.宗法制度 C.分封制 D.礼乐制度
26.商鞅一人多姓。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其中“商”姓来源于( )
A.所任官职名 B.所在地方的地名
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
27.《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分封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
28.借鉴历史,总结历史,再根据现实情况,创造历史,这就是善读史书的毛泽东。毛泽东善读史书,对赢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话正确的理解是( )
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
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
29. 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下列关于这两种制度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
A.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
B.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C.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亚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30.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1.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四位皇帝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坐在一起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了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咱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言论( )
A.都符合事实 B.都与史实不符合
C.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 D.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32. 16世纪末,西班牙人门多萨在《中华大帝国史》中写道:“皇帝极想成为他的帝国及其臣民的主人,国家如此之大,省份又如此之多,因此没有皇帝和内阁的同意,巡抚、总督和法官不准处死任何人。”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元朝统治的疆域十分辽阔 B.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C.明朝皇帝和官员依法办事 D.清朝皇权专制的进一步加强
33.某机构虽总辖军国政务,但不是一个正式权力机关。大臣除奉命办事外不能做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下列哪一组言论是对该机构及其大臣的描述( )
①“雍正七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
②“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
③“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
④“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4.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特别的政府部门”中的成员指( )
A.丞相 B.殿阁大学士 C.尚书令 D.军机大臣
35.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
A.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B.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C.清朝沿用内阁制度 D.清朝设立军机处
36.下列历代措施中,你认为能够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是:( )
①秦始王废分封,置郡县 ②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③宋太祖对藩镇实行“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④明太祖在中央设立殿阁大学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7.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A 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 扩大了各级官吏的来源
C 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D把选拔任用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
38.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 )
A.秦、唐、元 B. 汉、宋、明
C秦、唐、明. D. 秦、元、清
39.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同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40.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 )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二.非选择题(41题8分,42题16分,43题16分,共40分)
4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 ……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
材料二 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
请问答:
(1)怎样理解“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4分)为此进行的1861年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1分)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列宁所说的“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2分)列宁观察这一问题的着眼点是什么 (1分)
42.(16分)不论是寻求富国强兵,还是挽救统治于危亡,改革都是重要手段。结果是如愿以偿,抑或是事与愿违,改革都是改革者应对时局诉求的回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 1895年“公车上书”事件标志着维新派正式形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 中国建立立宪政治。“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士总之”。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如此,可挽救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的富强指日可待……
一一张岂之《中国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戊戊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文第一章也。
一一梁启超《康有为传》
材料四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1)指出材料一中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心灵紧闭”而保留的民族传统是什么?这一时期日本“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了什么而超越了别国?(6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维新派在制度设计上有何创新 又有哪些保留 (3分)
(3)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戊戌变法“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的理由。(3分)
(4)材料四从哪个角度分析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主要是什么?(2分)
43.(16分)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国之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孙中山
材料四 下图三个场景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君臣关系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6分)
(2)材料二中汉“矫秦之枉,徇周之制”指什么 ?导致了什么后果?后来又如何解决的?(3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2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汉代至清代君臣关系出现的变化。该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图片反映的君臣关系的变化对国家决策产生的影响。(5分)
第三次模块测试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英语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共8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is the woman’s job
A.A cook B.A waitress C.A saleswoman
2.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She can help the man.
B.The machine was just repaired
C.The clerk doesn’t like to be troubled
3.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his exam
A.He is happy B.He does not care C.He is disappointed
4.What competition did Janet win first prize
A.The diving competition
B.The dancing competition
C.The driving competition
5.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In a library B.In a bookstore C.In a class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个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种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第8三个小题。
6.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Schoolmates B.Workmates C.Teacher and student
7.What might NOT the club teach
A.Take photos B.Develop films C.Repair cameras
8.What day is it today most probably
A.Monday B.Tuesday C.Thursday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9和第10两个小题。
9.What will a party be held for
A.For Mrs. Smith’s birthday
B.For Mrs. Smith’s retirement
C.For Mrs. Smith’s coming to teach the speakers.
10.What do the speakers plan to send to Mrs. Smith
A.Flowers B.A big cake C.Birthday cards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1至第13三个小题。
11.Who may Alistair be
A.Bob’s girlfriend B.Bill’s friend C.Bob’s sister
12.When will Bill go to the woman’s house
A.In half an hour B.In an hour C.After he gets some sugar from Marilyn.
13.What else is Bill short of
A.Nothing B.Some sugar C.Some coffee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4至第16三个小题。
14.What is the advantage of the man’s vegetables
A.They are grown with good chemical fertilizers
B.They are safe to eat
C.They look green
15.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vegetables
A.They are too expensive
B.They are too green
C.They are grown in the bad environment\
16.What will be the result
A.The woman won’t buy the vegetables
B.The woman will buy some vegetables
C.The woman will certainly buy the vegetables next week.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17至第20四个小题。
17.Which outside activities are organized by the service agency
A.Family Day and The Labor Day.
B.Celebrating Canada Day and Spring Festival
C.Culture Exhibition and Chinese New Year performance
18.What does the speaker think of career training programs
A.Attractive B.Useless C.Interesting
19.What will you need if you want to become a sales manager
A.To take some tests B.To spend much money
C.To get admission to the school of your choice
20.Which one is introduced more detailed
A.Outside activities B.Training programs C.Interests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 满分3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Do you take _______possession of the jewels
----No. My mother is in ________possession of them.
A. the; the B. the; / C. /; / D. /; the
22. The police came in __________ the thief attempted to rush out of the store.
A. at the moment B. the moment C. for the moment D. at any moment
23. After the class was over, the student apologized ___ the teacher ____ his coming late.
A. for; to B. to; with C. with; to D. to; for
24.Although difficult, she finished the job on time. So I think she certainly deserved________.
A. being praised B. to be praised C. to praise D. having praised
25. _______I want to know is __________I can master English in the shortest time.
A. What; how B. How; what C. Which; what D. What; what
26. Was it in the village _______we used to live in _________the accident happened
A. where; that B. which; that C. that; where D. where; which
27. Please remind me about it _______ I forget.
A. in case of B. in case C. in no case D. in this case
28. So ______ had he been in watching the car passing by that he didn’t notice his friends..
A. disturbed B. surprised C. excited D. absorbed
29. It’s said that women are more easily to be __________ by the sales promotions (促销活动) in big stores.
A. based on B. taken advantage of C. reminded of D. honored for
30. No sooner _____ the news than they rushed out into the street.
A. they heard B. they had heard C. did they hear D. had they heard
31. ______ Tom to be fit for the office, the boss ______ taking him on.
A. Consider, considered B. Considering, considering
C. Considering, considered D. Considered, considering
32. _______ his scientific work, he has no time to care for his family affairs, which his wife always complains about.
A. Devoting to B. Devoted to C. Being devoted with D. Devoted with
33. There is no doubt _____ she will be able to repay the money on time.
A. that B. which C. whether D. why
34. Many difficulties have ______ as a result of the over use of coal
A. risen B. arisen C. raised D. arose
35. Don’t come in unless ________.
A. inviting B. inviting to C. invited to D. being invited to
第二节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
More good things come from small things
About a year ago, a couple with three children moved into the apartment next door to me. I never heard any 36 from the children, but the parents were always shouting at the kids.
We 37 often in the hallways when we were coming or going. I 38 spoke, but the only 39 I ever got was a hello from the four – year – old girl.
I usually go out for breakfast and one day when I 40 they were just coming from their apartment and the little girl was holding the door 41 for the others. I 42 in the car doing unnecessary things because I didn’t like to be snubbed(冷落). The parents were 43 her to hurry and get in the car, I looked up and saw the little girl was 44 holding the door open, 45 for me.
I hurried as much as I could and 46 her. She was smiling from ear to ear. That afternoon I saw a white toy bear, I 47 the little girl and said to myself, “I 48 she would like that” so I bought it. I wrote a note 49 how much her act of kindness had touched a soft spot in an old man’s 50 .
The next day there was a 51 on the door and 52 was the little girl and her father. She was so proud of her bear and thanked me. Then I 53 her mother and the other children were there in the hall too. The mother and father both thanked me.
Now when we meet in the hall we all speak, and in a 54 manner, I might add. 55 time passes, I don’t hear that shouting as often. In fact, hardly at all.
36. A.sound B.noise C.conversation D.crying
37. A.met B.saw C.visited D.gathered
38. A.never B.sometimes C.seldom D.always
39. A.reward B.action C.answer D.prize
40. A.moved B.returned C.started D.drove
41. A.open B.closed C.fit D.active
42. A.stopped B.kept C.worked D.remained
43. A.suggesting B.telling C.forcing D.making
44. A.ever B.even C.still D.yet
45. A.waiting B.calling C.leaving D.asking
46. A.replaced B.encouraged C.ignored D.thanked
47. A. thought about B.thought of C.thought over D.thought out
48. A.decide B.am lucky C.am sure D.doubt
49. A.saying B.stating C.reporting D.writing
50. A.mind B.body C.thought D.heart
51. A.hit B.knock C.drop D.beat
52. A.she B.it C.they D.he
53. A.noticed B.watched C.recognized D.felt
54. A.kindly B.politely C.coldly D.friendly
55. A. When B.Since C.As D.While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China plans to make new rules to give more controls over the growing number of blogs and webcasts.
Nowadays, advanced network technologies, such as blogging and webcasting, are being improved to challenge the government’s ability to watch over the Internet.
Chinese government is in the middle of making new rules over Internet publishing, and blogs and websites publishing webcasts will fall under these rules. Government officials hope the new rules will ensure(保证) a more healthy and active Internet environment and will fully respect and protect Chinese citizens’ freedom of speech. Specific details on what kind of rules will be carried out are still unknown to the public. Despite the growing popularity, bloggers and webcasters have been unpopular with publication institutions.
In 2006, a series of cases involving bloggers who had dived into other people’s privacy and written materials ruining other’s fame urged the government to consider whether to require bloggers to use their real names when they login in.
Webcasting without copyright and illegally “copying” products from copyrighted materials have also led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consider starting a nationwide check of online video broadcasting, and allow only qualified websites to continue offering webcasts.
56.What can be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A.Technologies Challenge the Government
B.New Rules to Control Internet Publishing
C.The Increases of Blogs and Webcasts
D.The Popularity of Online Video Broadcasting
57.Chinese government thinks current Internet environment is _________.
A.rather hopeful B.less active C.quite healthy D.less controlled
58.What will happen if more controls are given by the government
A.Online video broadcasting will disappear.
B.Network technologies will be slowed down
C.Publishing webcasts will gradually go down.
D.Bloggers and webcasters will avoid real names.
59.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expression “login in” probably mean
A.Apply for something. B.Chat with others.
C.Have a heated discussion. D.Log on the website.
60.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UR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Publication institutions are unhappy with bloggers and webcasters.
B.Copyrighted materials can only be offered to qualified websites.
C.Webcasters are quite aware of the copyright issues while online.
D.All bloggers and webcasters like to dig out other people’s privacy.
B
A water bearer in India had two large pots, each hung on each end of a pole which he carried across his neck. One of the pots had a crack(裂缝) in it, and while the other pot was perfect and always delivered a full load of water at the end of the long walk from the stream to the master’s house, the cracked pot arrived only half full.
For two years this went on daily. The perfect pot was proud of its accomplishment. Of course, the poor cracked pot was ashamed of its own imperfection. After two years of this sense of bitter failure, it spoke one day to the water bearer by the stream.
“I am ashamed of myself, and I want to apologize to you.”
“Why ” Asked the bearer. “What are you ashamed of ”
“I have been able for these last two years to deliver only half my load, because this crack in my side causes water to leak out all the way back. And you do not get full value for your efforts,” the pot explained.
The water bearer, hearing this, said, “As we return to the master’s house, I want you to notice the beautiful flowers along the path.”
As they went up the hill, the cracked pot took notice of the sun warming the beautiful wild flowers on the side of the path, and this cheered it a little.
The bearer said: “Did you notice that there were flowers only on your side of the path, but not on the other pot’s side That is because I have known about you, and I took advantage of it. I planted flower seeds on your side of the path, and every day while we walk back from the stream, you have watered them. For two years I have been able to pick those beautiful flowers to decorate my master’s table. Without you being just the way you are, he would not have this beauty in his house.”
61.What’s the moral of the passage
A.Everyone has their shortcomings.
B.A cracked pot can be of much use.
C.Once we have shortcomings, we should try to overcome them.
D.We sometimes don’t have to mind too much the way we are.
62.Why did the cracked pot feel ashamed
A.Because it didn’t hold water.
B.Because the water bearer didn’t like it.
C.Because it didn’t have a perfect appearance.
D.Because it could only accomplish half of its load.
63.What can we know from the passage
A.The water bearer felt sorry for the cracked pot.
B.The cracked pot was more useful than the perfect one.
C.The cracked pot watered the flowers along the path.
D.The water bearer preferred the perfect pot to the cracked one.
64.How would the cracked pot feel at the end of the story
A.Much happier with itself. B.Disappointed with itself.
C.Prouder than the perfect pot. D.Still ashamed of itself.
65.Which of the following proverbs can best go with this passage
A.Every dog has his day. B.Every man has his price.
C.Every picture tells a story. D.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C
A serious problem for today’s society is who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our elderly and how to improve their lives. It is not only a financial problem but also a question of the system we want for our society. I would like to suggest several possible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
First, employers shoul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retired employees. To make this possible, a percentage of profits should be set aside for this purpose. But when a company must take life-long responsibility for its employees, it may suffer from a commercial disadvantage due to higher employee costs.
Another way of solving the problem is to return the responsibility to the individual. This means each person must save during his working years to pay for his years of retirement. This does not seem a very fair model since some people have enough trouble paying for their daily life without trying to earn extra to cover their retirement years. This means the government might have to step in to care for the poor.
In addition, the government could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are of the elderly. This could be financed through government taxes to increase the level of pensions. Furthermore, some institutions should be created for senior citizens, which can help provide a comfortable life for them. Unfortunately, as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shows, this is not a truly viable answer. The government can seldom afford to care for the elderly, particularly when it is busy trying to care for the young.
One further solution is that the government or social organizations establish some working places especially for the elderly where they are independent.
To sum up, all these options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refore, it is reasonable to expect that some combination of these options may be needed to provide the care we hope to give to our elderly generations.
66.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A.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old in society.
B.Why we should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old.
C.How we can improve the lives of the old.
D.Where the old can go to get their pensions.
67.What is the writer’s main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article
A.To discuss some possible solutions to an important social problem.
B.To make general readers aware of the problems of retired people.
C.To point out the need for government support for old people.
D.To instruct retired people on how they can have a happier life.
68.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vialble” most probably mean
A.Impossible. B.Practical. C.Useful. D.Successful.
69.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how can the government help to improve the lives of retired people
A.Set aside some profits to help people with problems after they retire.
B.Increase savings levels of people during their working years.
C.Increase the discounts for food and transport for the old.
D.Make available pensions for those who have retired.
70.Wha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A.Taking care of the old is mainly an issue of money.
B.Employers should allow their workers to retire at a later age.
C.Becoming independent should be the goal of most old people.
D.There is no singl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s of the old.
第Ⅱ卷(共35分)
第四部分:写作(共三节,满分35分)
第一节:单词拼写(每题1分,共10分)
71.We did not receive any news during his long (缺席,不在).
72.She had the time and the (灵感) to develop her talent.
73.As a new teacher ,Tom tried to _______(促进) good feelings between the students and him.
74.After so many years, the old tower is still in a good ______(状态).
75.Most people said that pay was their main _______(动机) for working.
76.The ________(结果) of the discussion was not what he expected.
77.Whoever lets out the ________(机密的) document will be punished.
78.There is _______(充分的) evidence that cars have a harmful effect on the environment.
79.Success and wealth ________(改变,转变) his character.
80.He showed ______(非凡的) courage when he faced the danger.
第二节: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短文,然后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With several NBA scouts(球探)sending representatives to China to scout(侦察,物色)Yi Jianlian in the China Basketball Association finals. Rockets center Yao Ming offered his own scouting report.
“He is very close to a player who is in the NBA like Amare Stoudemire.” Yao said. “Yi is taller. He is almost seven – foot. He has a very nice touch, very athletic. He has everything to .”
“From my experience,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he plays in the summer league. The games played in the summer league will be good for him and for his team, whatever team drafts(选派,抽调)him. I was not in the summer league the year the Rockets drafted me, so I had a very tough start in the beginning. For a player from China, I think you need time to adjust.”
Yao never played against Yi, but they have been national team teammates for the past three years. “When I left China, he just started to play,” Yao said, “we never matched up. I think he is a very good four(四号位球员). He can play a little bit of a five, sometimes. Good shot blocker. He just needs the right training, people who can tell him how to play on the NBA level.”
81.What is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ards)
82.Try to find a similar sentence in the passage to replace the following one:
When the Rockets chose me, I didn’t take part in the summer league, so I didn’t do well at first.
83.Please fill in the blank with proper words. (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84.In your opinion, what’s the future of Yi Jianlian Why (Please answer within 30 words.)
85.Try to 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to Chinese.
第三节:书面表达(共1题,满分15分)
假如你叫Jack,参加学校开展的“有困难向谁助求”(Whom do you turn to when in trouble )调查活动,调查结果如下表。请用英语给校报编辑写一封信反映相关内容。
求助对象 比例 理由
同学、朋友 58% 年龄相仿、容易理解与交流
老师、家长 30% 有爱心、有经验,可以信任
无 12% 不愿与人交流,难以与人沟通
注意:
1.内容要点全面,并表达出你的观点。为了使文章连贯,可适当增加内容。
2.词数:100—120词。
3.文章的开头和署名已给出。
Dear editor,
I’m a student in Senior Three. We have made a survey – “Who do you turn to when in trouble ” Here are the results.
Yours,
Jack
参考答案
第I卷(共 85 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第三节:写作 (满分 15 分)
1,3,5
1,3,5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I:127
Na:23 Mg:24 Al:27 Fe :5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像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
B.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中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C.所有的有机物都很容易燃烧;
D.有机物所发生的反应,一般比较复杂,速度缓慢,并且还常伴有副反应发生。
2、下列化学式中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3H7Cl B.CH2Cl2 C.C2H6O D.C2H4O2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同系物的化学性质相似
B. 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C.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D.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同分异构体之间的转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4、含一个叁键的炔烃,和氢气充分加成后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此炔烃可能有的结构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5、下列烷烃的命名正确的是( )
A.2,4-二乙基戊烷 B.4-甲基-3-乙基已烷
C.2-甲基-3-丙基戊烷 D. 2,3,3-三甲基戊烷
6、苯不能使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苯的同系物能使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苯的同系物中原子数比苯分子中原子数多 B.苯环受侧链的影响而易被KMnO4氧化
C.侧链受苯环的影响而易被KMnO4氧化 D.苯环和侧链相互影响,同时被氧化
7、甲酸、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碳酸、苯酚、甲酸、乙酸    B.甲酸、乙酸、碳酸、苯酚
C.甲酸、碳酸、苯酚、乙酸    D.苯酚、碳酸、乙酸、甲酸
8、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只需加入溴水就能鉴别的是( )
A.已烯、苯、四氯化碳 B.苯、已炔、已烯 C.已烷、苯、环已烷 D.甲苯、已烷、已烯
9、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最好依次通过盛有哪些试剂的洗气瓶( )
A.澄清的石灰水,浓H2SO4 B.浓H2SO4,溴水
C.溴水,浓H2SO4 D.浓H2SO4,酸性KMnO4溶液
10、有机物大多易挥发,因此许多有机物保存时为避免挥发损失,可加一层水,即“水封”,下列有机物可以用“水封法”保存的是(  )
A.乙醇 B.氯仿 C.乙醛 D.乙酸乙酯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高考资源网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列化合物分子中,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只给出一种信号的是( )
A.CH3CH2CH3 B.CH3COCH2CH3
C.CH3CH2OH      D.CH3OCH3
12、下列玻璃仪器洗涤方法正确的是 ( )
A.做银镜反应后的试管用氨水洗涤 B.做碘升华实验后的烧杯用酒精洗涤
C.盛装苯酚后的试管用盐酸洗涤 D.用KClO3和 MnO2制取O2后的试管用水洗涤
13、下列反应中,有机物被还原的是 ( )
A.乙醛的银镜反应 B.乙醛制乙醇 C.乙醇制乙醛 D.乙醇制乙烯
14、以下4种有机物的分子式都是C4H10O:
能被氧化成含相同碳原子数的醛的是( )
A.①② B.只有② C.②③ D.③④
15、扑热息痛是一种优良的解热镇痛剂,其结构式为 。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能与NaOH溶液反应 B.能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C.能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 D.能发生消去反应
16、5种基团-CH3、-OH、-CHO、-C6H5(苯基)、-COOH,在由不同基团两两组成的物质中,能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有(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1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①加成反应;②水解反应;③酯化反应;④氧化反应;⑤中和反应;⑥消去反应;⑦还原反应
A.①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⑤⑦ C.①③⑤⑥⑦ D. ②③④⑤⑥
1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2H++CO== CO2↑+H2O
B.醋酸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2CH3COOH+Cu(OH)2 —→ Cu2++2CH3COO-+2H2O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6H5O-+CO2+H2O 2C6H5OH+CO
D.甲醛溶液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共热
HCHO+2[Ag(NH3)2]++2OH-CO+2NH+2Ag↓+2NH3+H2O
19、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混合物 试剂 分离方法
A 苯(苯酚) 溴水 过滤
B 甲烷(甲醛) 银氨溶液 洗气
C 乙酸乙酯(乙酸) NaOH溶液 分液
D 乙醇(水) 生石灰 蒸馏
20、八角茴香含有一种抗禽流感病毒的重要成分——莽草酸,
其分子结构如右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7H10O5 B.遇FeCl3溶液呈紫色
C.能使溴水褪色 D.能溶于水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三、填空题 (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1.(8分)
将煤粉隔绝空气加强热,除主要得到焦炭外,还能得到下表所列的物质: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名称 甲烷 一氧化碳 乙烯 苯 甲苯 苯酚 氨水
(1)表中所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填序号): 。
(2)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烃是(填序号): 。
(3)彼此互为同系物的是(填序号): 。
(4)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物可用作制造食品包装袋的是(填序号) ,
该物质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甲苯的一氯取代产物有 种。
22.(每空2分,共10分)
某烃A 0.2 mol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各1.2 mol。试回答:
(1)烃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
(2)若取一定量的烃A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各3 mol,则有________g烃A参加了反应,燃烧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___________L。
(3)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取代物只
有一种,则烃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加成,其加成产物经测定分子中含有
4个甲基,烃A可能有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3.(每空2分,共18分)
(一)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少量溴苯,试填写下列空白。
(1)在烧瓶a中装的试剂是 。
(2)长直导管b的作用: 。
(3)请你分析导管c的下口可否浸没于液面中?
(填“可”或 “否”)。
(4)反应完毕后,向锥形瓶d中滴加AgNO3溶液,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二)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粗黑线表示乳胶管。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甲装置常常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 。
(2)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乙中的镀银铜丝,约1分钟后鼓入空气,此时铜丝即呈红热状态。若把酒精灯撤走,控制一定的鼓气速度,铜丝能长时间保持红热直到实验结束。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试管丁中用水吸收产物,则要在导管乙、丙之间接上戊装置,其连接方法是
(填戊装置中导管代号):乙接 、_______接丙;
若产物不用水吸收而是直接冷却,应将试管丁浸在 _____ 中。
24.(每空2分,共14分)
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1)反应①的类型是___________,反应⑥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4)反应⑦中,除生成α-溴代肉桂醛的同时,还有可能生成其他有机物,请写出其结构简式: ① ;② 。
高二第三次模块测试
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
21. (1)②、⑦ (2) ③ (3)④⑤ (4)③;
(5) 4
2,4,6
nCH2
=CH2
[CH2
CH2 ]n
催化剂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1.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上珠峰,如图所示是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等于位移
B.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者的平均速度
C.在计算登山运动的速度时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
D.珠峰顶的重力加速度要小于9.8m/s2
2、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内和第2 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和7 m.则刹车后6 s内的位移是(  )
A.20 m         B.24 m
C.25 m D.75 m
3、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2s内和第3s内速度方向相反
B.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第3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D.第5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4、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不计摩擦,A对绳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面对A的作用力 的大小分别为:( )
A.mg,(M-m)g
B.mg, Mg
C.(M-m)g,Mg
D.(M+m)g,(M-m)g
5、甲、乙、丙三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路标,从此时刻开始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丙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 ( )
A.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B.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D.三辆车同时通过下一个路标
6、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 。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 m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 。斜面倾角为30°,如图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
A.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下
B.大小为 EQ \f(,2)mg,方向沿斜面向上
C. 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上
D.等干零
7、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8、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若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关于B的受力个数可能为(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9、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选手何雯娜获得女子体操蹦床比赛冠军.蹦床运动要求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起、腾空并做空中动作.为了测量运动员跃起的高度,训练时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弹性网的压力,并在计算机上做出压力一时间图象,假如做出的图象如图所示.设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则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为(g取10m/s2 )
A. 1.8m B. 3.6m C. 5.0m D. 7.2m
10、以35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 B.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的加速度为0
C.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1.25 m D.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3.5 s
11、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B.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
12、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 (  )
A.M静止在传送带上
B.M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
C.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M下滑的速度不变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在每条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B、C、D 四段纸带回答:
(1)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 .
(2)若使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则打计数点“1”时,物体的速度为 .
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
14、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并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L,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实-2-9所示.(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由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________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15、伽利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和物块沿光滑斜面的运动,首次发现了匀加速运动规律.伽利略假设物块沿斜面运动与物块自由下落遵从同样的法则,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块滑下的路程,并测出物块通过相应路程的时间,然后用图线表示整个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图中OA表示测得的时间,矩形OAED的面积表示该时间内物块经过的路程,则图中OD的长度表示 .P为DE的中点,连接OP且延长交AE的延长线于B,则AB的长度表示 .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9分)一物体在与初速度相反的恒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v0=20 m/s,加速度大小为a=5 m/s2,求:
(1)物体经多少秒后回到出发点?
(2)由开始运动算起,求6 s末物体的速度.
17、(9分)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的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求这个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
18、(10分)汽车前方120m有一自行车正以6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18m/s的速度追赶自行车,若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作同方向的直线运动,求:
(1)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一次相遇?
(2)若汽车追上自行车后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再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
19、(10分)某校一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火箭,设火箭发射后始终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运动.火箭点火后可认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 s到达离地面40 m高处时燃料恰好用完,若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
(1)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
(2)火箭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3)火箭从发射到残骸落回地面过程的总时间.
第三次模块测试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
16、(9分)解:由于物体全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可以直接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
(1)设经t1秒回到出发点,此过程中位移x=0,代入公式x=v0t+at2,并将a=-5 m/s2代入,得t==8 s.
(2)由公式vt=v0+at知6 s末物体的速度为
vt=v0+at=[20+(-5)×6]m/s=-10 m/s,
负号表示此时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7、(9分)解析:根据题意,向上提上面木块前,有k2x2=(m1+m2)g ①
向上提上面木块直到它离开弹簧时,有k2x2′=m2g ②
下面木块向上移动的距离为:Δx2=x2-x2′ ③
①③联立,得Δx2=
18、(10分)(1)设经t1秒,汽车追上自行车 ν2t1=ν1t1+S t1=10s
(2)汽车的加速度为a=-2 m/s2 设第二次追上所用的时间为t2,则
ν1t2=ν2t2+at22 t2=12s
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用时t3秒
0=ν2+at3 t3=9s停止前汽车的位移s汽=
设经t4时间追上,则ν1t4= t4=13.5s 再经过13.5s两车第二次相遇.
A
B
1
2
4
5
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科目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人类世世代代改造自然,由于人类的存在,自然界中多了许多人为的联系,但这样的联系仍然是客观的,因为(
A.联系具有多样性 B.两个事物的联系具有永恒性
C.直接联系先于间接而存在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通过实践而形成的
2.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我国一位著名企业家总结自身经验时说:“在一个企业内,如果投资占1分,科技占3分,管理则占6分。”采用科学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说明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落后于人为事物的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独立于自在事物的联系
③统筹全局能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④系统具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一株植物单独生长容易枯萎,而与众多的植物一起生长则生机盎然,这种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倡导密切合作,先后共有25位科学家荣获诺贝尔奖。“共生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把握联系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②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④个人只有在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有关资料显示,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等重金属物质就会渗进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影响到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和植物,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并最终危及人类的健康。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②联系有主观联系和客观联系之分
③联系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④孤立存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A. 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在异地工作时间的增加,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从2014年起,凡在山东省高中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均可在山东就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与山东省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材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A.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B.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
C.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D.正确的价值选择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6.当前,中国对外出口仍以加工贸易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辩证法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A.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B.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C.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D.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7. “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相比,最大不同在于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富民强”,“十二五”规划则强调“民富国强”。从追求“国富民强”到追求“民富国强”的转变从哲学上看属于
A.人们创造的新的联系 B.对发展规律的改造
C.质变基础上的量变 D.量变基础上的飞跃
8.“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新人换旧人。”与本句话反映的哲理相同的诗句是
A.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方出一拦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C.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 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一刀切”补碘会使有些人摄碘过量。2011年9月29日卫生部发布了《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从2012年3月15日起,食盐碘含量将不再“一刀切”,各地可以根据当地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在规定范围内浮动添加。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 ①真理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②做事情要突出重点
③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④看问题要力求全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 下列选项蕴涵了矛盾的同一性的是
①善不及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②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③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1.一个小孩站在马路边大哭,一个大人问小孩为何哭 ,小孩说自己的硬币掉进下水道了。大人给小孩一个硬币,以为小孩会破涕为笑,没想到小孩哭得更厉害了。大人纳闷:给了你硬币,为什么还哭?小孩答:如果那枚硬币不掉进下水道,我现在就有两枚硬币。下列选项符合材料寓意的是
A.矛盾是人们主观想象的 B.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C.矛盾处处存在 D.矛盾时时存在
12.人的尊严,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不同的侧重。今天,我们所向往的人的尊严,是更好地“以人为本”,更加关注公民的各种权益,更加关心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
A.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矛盾的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C.解决好主要矛盾,有利于次要矛盾的解决
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13.广泛流传于闽南语地区的福建南音,典雅优美、情韵深沉,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中的一大乐种,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研究福建南音有助于研究中国古代音乐,这是因为
A.解决好次要矛盾有助于解决主要矛盾
B.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D.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14.2011年12月16日,菲律宾遭受热带风暴“天鹰”袭击,损失巨大。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已经决定,向菲方提供价值44万比索(约1万美元)的紧急救灾援助。有人认为,近年来,菲律宾不断在南海问题上挑起争端,中国不应援助。这种观点
A.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B.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C.没有看到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没有看到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15.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特别是出口型的制造行业面临很大的困难。但是由于我国宏观措施得力,经济发展基本面没有改变,优势依然存在,长期稳定增长趋势不会改变。这一分析体现的最恰当的哲理是
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C.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D.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16.唯物辩证法从来不相信任何事物,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
①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必然灭亡的 
②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③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 
④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图1漫画启示我们应坚
18.2012年2月,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山东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在济南同期召开,两会的代表、委员热议如何治理交通拥堵,其实,堵车现象并非只存在于个别国家,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对策,德国消除“高峰”时段,以色列让自行车取代汽车,西班牙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这种现象说明
①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发展的环节 ②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④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是可以转化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9. 2012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尽管2012年政策的基本取向跟2011年相同,但是,同样的政策组合在具体操作上将会有所不同。这符合
①整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③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主要表现为经济、科技等“硬实力”的质量与数量,但文化“软实力”在其中的意义也不容忽视,必须是“软”“硬”兼备、刚柔相济。这说明
A.要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B.要坚持物质和意识的统一
C.要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 D.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1.下列观点体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的是 ( )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与“人定胜天”
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与“存在即被感知”
D.“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与“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
22.读图2漫画《封锁》,该漫画中家长封锁电视机的做法是
A.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B.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C.形而上学世界观的表现 D.唯物辩证的世界观的表现
23. 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梁启超的观点
①承认了伟大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②正确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承认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5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这次刑事诉讼法修改反映的哲理是
A.价值选择决定价值判断 B.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需要
C.社会意识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 D.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25.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完全同步。这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的促时进作用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6.日本作家芥川曾说:“在百米赛跑中,九十九步是一半,另一步是一半,这是一个超数学问题。”这启示我们                            
①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质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 ②④ C.②③ D.①④
27.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非常关注食品添加剂问题。其实,只要在一定量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不会出现问题的。这表明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③价值判断应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客观依据 ④矛盾双方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老人跌倒,扶不扶?”某调查显示,44%的网友选择“不搀扶”,38%的网友选择“不好说”,18%的网友表示“会搀扶”。一位网友说:“以前觉得自己一定会扶,因为过不了良心关;现在肯定不会扶,因为过不了责任关。”材料表明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标准因人的立场而异 ④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9. 某校学生自发组成的“爱心社”提出:“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自己做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国家做什么。”这表明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一定的客观条件 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④应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美国科学家最近在对神经元的研究中发现,轴突可以将信号传回到神经元的细胞体,不同神经元的轴突之间也能互相“交流”,神经元还能在较长时间内将外部剌激存储和整合在轴突内,这些新发现颠覆了传统教科书的理论。上述材料表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新出现的事物必然会成长为新事物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Ⅱ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在答题纸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
2.答卷Ⅱ时用黑(蓝)色签字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二.非选择题(共4个大题,共40分)
31.(12分)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为了地区利益,破坏整个生态,最终也危及自身利益;乱砍滥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材料中的生态问题。
32. (18分)2012年是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雷锋出生在旧社会一个穷苦农民家庭,7岁沦为孤儿,然而他没有在逆境中沉沦。解放后,他先后加入少先队、共青团,并成为一名军人和共产党员。他从事的是拖拉机手、推土机手、汽车驾驶员等普通而平凡的工作,但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省吃俭用捐助受灾群众;利用休息时间到车站扶老携幼;出差时,为旅客端茶送水,打扫卫生,他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但做了好事却从不留姓名。1962年,22岁的雷锋在执行运输任务时不幸殉职。
(1)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谈谈材料中雷锋的成长足迹对你有何启示?(12分)
材料二:雷锋精神并不遥远,雷锋一直就在我们身边。今天,社会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最美妈妈”“最美护士”“最美的哥”“最美交警”温暖着整个世界,李素丽、丛飞、郭明义等一大批雷锋式的模范人物不断涌现,雷锋精神正在不断发扬光大。
(2)从实现人生价值角度,分析为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6分)
33.(10分)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自发实行了土地“大包干”,中国社会的改革进程率先从农村起步。从1978年到2011年,凤阳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长到过8000元大关,广大农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强调,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通过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农村30多年来的改革举措。
第三次模块测试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3.(10分)答案: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2分)通过农村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1分)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农民,充分发展农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1分)
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②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
③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A.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分值:120分 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共24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光纤(xiān) 绾袖子(wǎn) 称心如意(chèn) 戛然而止(jiá)
B.星宿(sù) 燧人氏(suì) 刚愎自用(bì) 屏气凝神(bǐng)
C.校对(jiào) 干细胞(gān) 溯流而上(sù) 长吁短叹(xū)
D.怆然(chuànɡ) 迫击炮(pǎi) 拈花惹草(zhān) 提纲挈领(qi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凑合 度假村 怨天忧人 事实胜于雄辩
B.博弈 侦查兵 额手称庆 出淤泥而不染
C.震撼 化妆品 要言不烦 有志者事竟成
D.坐镇 下马威 礼尚往来 不废吹灰之力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告诉孩子,要经常进行这样的思考: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没答案,却最有意义,它能够把我们的生命引向高处。
B.据《南都娱乐周刊》记者透露,周立波为某企业做脱口秀表演,出场10分钟,报酬高达90万元;在《达人秀》栏目的出场费更是每集近100万元。
C.品尚网自称是“国内第一家国际顶级奢侈品在线私卖”的电商网站,其发展轨迹,被称为典型的互联网电商模式——融资,扩张,再融资,再扩张。
D.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心灵旗帜。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3月2日,来京参加人代会的新疆代表团抵达驻地,他们首先向所住宾馆的接待人员惠赠了绘有草原和骏马、极富新疆特色的挂毯。
B.对一个国家来说,改变贫穷状况是一件不太艰难的事情,然而一旦人心向背,社会的价值观发生扭曲,那将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C.飞行表演时拉烟的感觉,就像以蓝天为画板,在广袤的天宇天马行空般地大写意,那一道道彩烟,立体、壮观。
D.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要平抑中国崛起的势头。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日,关于“银行业暴利”的讨论沸沸扬扬,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企业发展前景普遍面临困难的背景下,更是引起广泛质疑。
B.昨晚,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新闻发言人经授权发布:鉴于现任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否认南京大屠杀史实,严重伤害了南京人民的感情,南京市暂停与名古屋市的官方交往。
C.非洲鼓乐是人类最原始的乐器之一,它能协调大自然韵律的乐章,抒发打鼓者的情感,使人的心灵活跃起来,滋养人的内在活力。
D.春节期间,由于车流量减少,上海交通出现难得的通畅,高架道路不仅畅通无阻,而且一些平常拥堵不堪的路口也可快速通行。
二、(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重审“有文化” 张振涛
当代中国人依然朦朦胧胧地把传统观念中的“识文断字”“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作为一个人“有文化”的标准,这是古代培养精英的教育方式,确切地讲,是钦定的科举标准,而非判断其他行业人才的标准,但却被毫无怀疑地放之四海,套用到所有职业上。判断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常以能否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落笔成言、著文盈卷来判断,不管是鲁班、庖丁,不管是韩娥、阿炳,只要不“识文断字”,就统统属于“没文化”之列。一刀切下去,传统社会中的大部分技艺传承者,即从事以口头传承的行业,农夫商贾、绣工木匠、操弦乐师、戏曲艺人,总之,除了“士”之外“农工商”的所有“下九流”,就都被隶定在“没文化”之列了。
把大范围缩小到音乐界,文字上的“识文断字”与音乐上的“通晓音律”,确认方式如出一辙,音乐界也有另一翻版,是否“认谱”无疑是“识文断字”书面认定的延伸。不识字、不识谱的人,可以背诵大段大段戏文,集“唱念做打”功夫于一身,连续几个晚上演连台大戏,弹着三弦说数十本“平安书”,端着唢呐吹每套不少于一小时的“八大套”,人们还是不认。
在手工操作中展示出骄人灵性和技艺,一口气唱数千行、上万行叙事诗《玛纳斯》、《格萨尔王》的游吟艺人,用手中剪刀裁出与毕加索图案一般无二剪纸的村妇,制造出精美绝伦的瓷器几乎让世界把“瓷器”与“中国”看作一回事的工匠,通过肢体表现不可重复的整套仪式,集“巫、舞”于一体的傩戏、萨满、释比,全不算数!
文字如此高贵,音符如此低贱;行文走笔如此高贵,弹琴舞蹈如此低贱;吟诗作赋如此高贵,唱歌表演如此低贱。毫不客气地说,这种观念至今仍然没有多大改变。面对历史上出现的这类标准,人们常常思索,到底哪种标准更符合技术传承规律?学堂教育与民间传承孰优孰劣,似乎不易回答,某种意义上说,是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很难做出简单判断。
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的普及和传统价值体系的重新认定,让人跳出了科举式认定模式,看到了传统教育方式的优越性。“文化人”终于开始注重“活态”传承,知道了一个民间艺人的身体,就是一个不可重复的“文本”,如同印度格言所说:“一个诗人的死亡就是一座图书馆的消失。”活态储存与书本知识等价等衡,同样重要!尤其在无法用文字表达的表演领域、声音空间。既然尊重人的价值,为什么只相信书本而不相信人呢?
6.下列对传统观念中“有文化”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在传统观念中,“识文断字”“饱读诗书”是“有文化”的判断标准。
B.传统观念认为,出口成章、落笔成言、著文盈卷就是“有文化”。
C.按照传统观念的标准,传统社会中的技艺传承者,都不在“有文化”之列。
D.按照传统观念的确认方式,在音乐界,“认谱”就是“通晓音律”,就是“有文化”。
7.下列对“有文化”的“认定模式”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识文断字”来认定一个人“有文化”,这是封建社会的皇帝定下来的。
B.技艺传承是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认定模式。
C.“非物质文化遗产”观念的普及告诉我们,活态的传承,更符合技术传承规律。
D.活态储存与书本知识等价等衡,既要相信书本知识,又要尊重人的价值。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文字上能够“识文断字”的人,在音乐上就能“通晓音律”。
B. 行文走笔、吟诗作赋是高贵的,弹琴舞蹈、唱歌表演是低贱的。
C. 在无法用文字表达的表演领域、声音空间,活态传承更为重要。
D. 一个民间艺人的死亡,就是一座图书馆的消失。
三、(8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张佳胤令滑。巨盗任敬、高章伪称锦衣使来谒,直入堂阶,北向立。公心怪之,判案如故。敬厉声曰:“此何时,大尹犹倨见使臣乎?”公稍动容,避席迓之。敬曰:“身奉旨,不得揖也。”公曰:“旨逮我乎?”命设香案。敬附耳曰:“非逮公,欲没耿主事家耳。”时有滑人耿随朝任户曹,坐草场火系狱。
公意颇疑,遂延入后堂。敬扣公左手,章拥背,同入室坐炕上。敬掀髯笑曰:“公不知我耶?我坝上来,闻公帑①有万金,愿以相借。”遂与章共出匕首,置公颈。公不为动,从容语曰:“尔所图非报仇也,我即愚,奈何以财故轻吾生?即不匕首,吾书生孱夫能奈尔何?且尔既称朝使,奈何自露本相?使人窥之,非尔利也。”贼以为然,遂袖匕首。
公曰:“滑小邑,安得多金?”敬出札记如数,公不复辩,但请勿多取以累吾官。后覆开谕久之,曰:“吾党五人,当予五千金。”公谢曰:“幸甚,但尔两人橐中能装此耶?抑何策出此官舍也?”贼曰:“公虑良是。当为我具大车一乘,载金其上,仍械公如诏逮故事,不许一人从,从即先刺公。俟吾党跃马去,乃释公身。”公曰:“逮我昼行,邑人必困尔,即刺我何益?不若夜行便。”二贼相顾称善。公又曰:“帑金易辨识,亦非尔利,邑中多富民,愿如数贷之。既不累吾官,尔亦安枕。”二贼益善公计。
公属章传语召吏刘相来。相者,心计人也。相至,公谬语曰:“吾不幸遭意外事,若逮去,死无日矣。今锦衣公有大气力,能免我,心甚德之,吾欲具五千金为寿。”相吐舌曰:“安得办此?”公蹑相足曰:“每见此邑人富而好义,吾令汝为贷。”遂取纸笔书某上户若干、某中户若干,共九人,符五千金数。九人,素善捕盗者。公又语相曰:“天使在,九人者宜盛服谒见,勿以贷故作窭人状。”相会意而出,公取酒食酬酢,而先饮啖以示不疑。且戒二贼勿多饮,贼益信之。酒半,曩所招九人各鲜衣为富客,以纸裹铁器,手捧之,陆续门外,谬云:“贷金已至,但贫不能如数。”作哀祈状。二贼闻金至,且睹来者豪状,不复致疑。公呼天平来,又嫌几小,索库中长几,横之后堂,二僚亦至。公与敬隔几为宾主,而章不离公左右,公乃持砝码语章曰:“汝不肯代官长校视轻重耶?”章稍稍就几,而九人者捧其所裹铁器竞前,公乘间脱走,大呼擒贼。敬起扑公不及,自刭厨下;生缚章,考讯又得王保等三贼主名,亟捕之,已亡命入京矣。为上状,缇帅陆炳尽捕诛之。(选自明代冯梦龙《智囊全集》)
【注】①帑:tǎng ,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尹犹倨见使臣乎 倨:傲慢
B.当为我具大车一乘 具:准备
C.坐草场火系狱 系:牵累
D.九人,素善捕盗者 素:向来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但请勿多取以累吾官 ②輮以为轮
B.①每见此邑人富而好义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C.①吾令汝为贷 ②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D.①公乃持砝码语章曰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佳胤智谋的一组是( )
①公心怪之,判案如故。 ②吾书生孱夫能奈尔何? ③帑金易辨识,亦非尔利。
④相吐舌曰:“安得办此?” ⑤汝不肯代官长校视轻重耶?
⑥考讯又得王保等三贼主名。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②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佳胤任滑县县令时,两个自称锦衣使的强盗突然直入公堂,张佳胤虽然心生疑问,但一时难辨真假,于是判案如故。
B.正当张佳胤疑心渐重时,两个强盗凶相毕露,此时张佳胤对面危难所表现出的从容镇定和过人胆识,成为他智擒强盗的重要前提。
C.张佳胤的计谋主要分两步完成:一是设计叫来了刘相这个关键人物,并暗示刘相成功找来了帮手,二是创造条件使自己的身体摆脱控制。
D.为了增加话语合理性,使强盗更加相信自己,张佳胤不忘“人总会考虑自己利益”这一常识,时时处处只站在对方的利益上来说服对方。
第Ⅱ卷(共96分)
四、(20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尔所图非报仇也,我即愚,奈何以财故轻吾生?(3分)
(2)俟吾党跃马去,乃释公身。(2分)
(3)章稍稍就几,而九人者捧其所裹铁器竞前,公乘间脱走。(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南海旅次 曹 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1)颈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有何作用 (3分)
(2)请赏析尾联的妙处。(3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师者, 。(韩愈《师说》)
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2)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3)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
(4)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见贤思齐焉, 。(《论语》)
五、(8分)
16.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前后衔接、语意完整的一段文字。(只填序号)(4分)
许多动物感觉特别灵敏, , , 。 , , ,对不同的动物可能有所不同。
①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②哪些又起了辅助判断作用③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的侵入等等④哪些起了主要作用⑤它们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⑥至于在视觉、听觉、触觉、振动觉、平衡觉器官中
17.仿照下面的示例,从“微笑”“奋斗”“淡泊”中任选一个词语,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4分)
示例: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守水 丘脊梁
①一进七月,芦溪河便瘦得筋骨突现了,粗粗的河石,裸露在炎炎的烈日下,发出刺眼的亮光,石头上,还隐约升腾起一股袅娜的热烟。石隙间,有一脉细细的流水,被太阳烧得温热温热,艰涩地向前爬着。父亲站在河畔的田塍上,抬眼望望吐火的天,又低头看看恹恹的禾苗,长叹一声说,这狗日的天气——又要守水了!
②村庄里有百十亩水田,全靠了芦溪河的那脉细流浇灌;村庄里有百十口人齿,全指望着这百十亩水田度日。在这干旱的季节,水,自然便成了村人无可相让的财富,尽管,他们平日称兄道弟、和睦相处。
③父亲费尽了周折,终于将河水导引到了自家的田里。那脉细细的宝物,缓缓地,走走停停地滋润着我们干涸的田地。父亲蹲在进水闸前,静静地看,看河水一步一步地往前爬。看着看着,他一派肃穆的脸庞,终于像河水滋润过的禾苗一样,慢慢就浮起了一丝淡淡的生气。水真是个好东西哦。父亲自言自语地说。
④我赤着双脚,在滚烫的芦溪河中找龙虾,找到太阳落山了,还是没逮着几个。
⑤烦躁起来。我央父亲,回去吧,娘在等我们吃晚饭呢。父亲看都没看我,望着他的禾苗说,你去吃吧。吃了给我送点来。告诉你娘,今夜我要守水。
⑥当我提着一竹篮粗茶淡饭赶到田头时,满天的星子已开始朝我挤眉弄眼了。父亲接过碗筷,三五下就剿灭个精光。借着星子的微光,我发现父亲的手上还有黝黑的泥巴。
⑦我自告奋勇要留下来守水。父亲起初不允,后来就同意了,他说,也罢,你守上半夜,我守下半夜。记住,任何人要水都不要肯,你想睡了就叫醒我。说着他就在田埂边的草地里躺了下来,惊得几只青蛙呱呱死叫。
⑧我端坐到父亲坐过的水闸前,心里竟有了一丝神圣的感觉。我长大啦,我能替父亲担当如此重大的使命啦。夜风热热的,我心里也热热的。?
⑨田野上一片寂静,青蛙也懒得叫,远处有几只萤火虫,在高高低低地飞,像鬼火在跳舞。
⑩慢慢地,我的眼皮就涩了起来,不知不觉地便倒在水闸旁睡着了。迷迷糊糊中,我听到有人在吵架。睁开眼,原来是父亲和六叔,还有一个人,是房家屯的,面熟,不知叫什么。六叔说,再怎么样,你也得分一半给我,好歹我们是堂兄弟。房家屯的说,你都灌大半夜了,轮都轮到我们下面的了。父亲坚决地说:不成,水这么小,你看我才灌了多少?再说,先上后下是自古的道理,你都不懂?房家屯的说,等你灌满,我们下游的只怕都干死了,你想叫我明年呷西北风?看到他们愈吵愈凶,我担心打起来父亲会吃亏,忙跳进水渠坐到闸栏上。六叔他们于是没办法了,只好骂骂咧咧地离去。父亲叫我继续睡,并把他的衬衣盖到我的身上,我第一次感到,父亲的动作很温存。
⑾太阳辣辣地晒到我的屁股上时,我终于醒了。一骨碌爬起,只见父亲蹲在田埂上,神情沮丧,再看看我们的田地,只剩一片干干的湿泥,没有一滴水。水呢?父亲说,八成是房家屯那狗日的昨晚趁我睡着时偷去了。我的血脉便贲张起来,因为那水里不单含有父亲的心血,也有我一夜的苦守。我决定去报复他。父亲喝住我,说,算了,大家都是为了弄口饭吃。我说,那我们的禾田怎么办?今晚继续守。父亲淡淡地说。
(选自《散文月刊》,有删改)
18.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9.文章第4段写“我”捉龙虾,好像与“守水”没有关系,能否删掉,为什么?(4分)
20.文章画线句子很有表现力,请进行简要赏析。(4分)
21.文章结尾处写父亲喝斥“我”不让“我”去报复,为什么?请探究其深层原因。(6分)
七、(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牛马的眼里只有草原上的青草,却看不到草原上的花朵,然而草原因青草更加富饶,因花朵更加美丽。没有青草,草原就没有生命力;没有花朵,草原又显得单调。青草、鲜花、蓝天、白云才构成了人们喜爱的天堂。生活也正是如此,许多看似与生存无关的“鲜花”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让生活更加美丽。
根据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语文答案
12.D(张佳胤不仅仅靠站在对方的利益上来说服对方,同时也靠站在自己表面的利益上来打动对方,因为对利益的考虑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的常识,这样对手才会觉得他说的话合理,从而更加相信他。)
16.⑤①③⑥④②
17.微笑是一缕和煦的春风,它吹去人们心底的严寒;微笑是一座不朽的桥梁,它架起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通道。
奋斗是一块牢固的柱石,它支撑起你理想的大厦;奋斗是一张鼓起的风帆,它帮助你到达成功的彼岸。
淡泊是一泓清澈的秋水,它体现着你生命的颜色;淡泊是一座沉着的山峰,它昭示着你人生的态度。
(比喻恰当,句式相同各2分)
七、(50分)
22.审题提示: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题目。材料共有四句话,前三句表达了“青草”与“鲜花”间的辨证关系——没有青草,草原就没有生命力;没有花朵,草原又显得单调。第四句话 “生活也正是如此,许多看似与生存无关的“鲜花”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让生活更加美丽”提示我们:材料中的“青草”“鲜花”是有比喻义的。青草比喻物质财富,而鲜花比喻一种精神——心灵和精神追求,这就是说,人除了拥有物质财富以外,还要有精神的寄托,人不只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某种超越现实的精神或理想的追求中。
因此,作文的最佳立意应该围绕“精神与物质”来组织材料,也就是说要从精神层面组织材料。只围绕“人生处处是美好”,“学会发现身边的美”,“每个人有每个人各自的长处”写,也属立意正确,但不算最佳,只能在二类之中给分了。
立意示例:
1、精神与物质
2、人生处处是美好
3、学会发现身边的美
4、每个人有每个人各自的长处
优秀题目
1、《享受精神食粮》
2、《荡起精神的双桨》
3、《精神食粮让生活更美好》
4、《让物质之财盛开精神之花》
5、《为生命带些花儿》
6、《生活因你而更加美好》
7、《无法或缺的水仙花》
8、《用鲜花点缀生活》
9、《鲜花的点缀使生命更精彩》
优秀开篇
1、《为生命带些花儿》—生命就如同那青草,没有花朵,生命就显得单调。因此,我们应该为自己的生命带些花儿,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丽。
这花儿就是专注,就是信仰,就是理想,就是追求。 —排比
2、《荡起精神的双桨》—没有青草,草原就没有生命力;没有花朵,草原又显得单调。青草好比物质财富,鲜花好比精神寄托,当精神与物质并驾齐驱时,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引议点题
3、《用鲜花点缀生活》—生命里的鲜花,让我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生命里的鲜花,带我去创造出别样的草样年华
生命里的鲜花,领我奔向美好的未来。 —排比
4、《内心深处的那汪清泉》—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鲜花,那是他们的精神家园。而我心中也有一汪清泉,那便是故乡的呼唤,无论何时何地,她都引领我向前。
优秀构思
1、《绽放心灵之花》
(开篇)
我们在旅途上行走,在向梦想行进的过程中,有绚丽彩虹,有湛蓝天空,也有漫天乌云,暗礁湍流,这时你心中需要有一朵自己的“鲜花”,用她来抚去无尽的烦恼与悲伤的回忆。
(结尾)
让我们拥有一朵盛开的鲜花吧!我们会从中汲取坚强的养分,收获自信,个性的力量,让我们迎难而上,驶向成功的彼岸。
3、《精神食粮让生活更美好》
(开篇)
鲜嫩的青草可以填饱马儿的肚子,但生活不是只为咽下那一口草料,他需要我们去探求更深刻的世界。花儿是生活的另类食粮,它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
(中间——并列结构)
忠贞之花,正在开放
……
诚信之花,正在绽放
……
关爱之花,正在开放
……
(结尾)
啃食青草的人们,请关注一下鲜花吧,他会让你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优秀文章
让心灵之花绽放
人不只生活在现实中,还生活在理想中。——题记
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渐渐迷失了自我,变得自私、功利。似乎,心灵之花已经枯萎,变得毫无生气。生命也渐渐失去了它的快乐与芬芳,此时,我们需要留一缕清香在心田,让心灵之花绽放,让生命芳香四溢。
让心灵之花绽放吧,这样我们才能静下心来倾听心灵的絮语,感受生命的美好。
还在为自己没得到而眉头紧锁吗?还在为明天的生活而愁容满面吗?那就学学季羡林吧,让自己身处于一片寂静之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让荷的清香随风飘入鼻翼,闭上眼,感受风拂过脸庞的轻柔。此时此刻,不再害怕被讥讽,不会遭遇白眼和委屈,只沉浸于这一恬静的时刻。忘记世俗的喧闹,洗净尘世的尘埃,似乎听到西湖边流浪与黄莺的对答,感受到春风拂过大地后的生机。
让心灵之花绽放吧,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舒畅。
是否还在为追逐名利而身心俱疲?那就学学靖节先生的坦然吧,不为五斗米折腰,只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过着如仙般逍遥自在的生活。是否还在抱怨生活给予太多的挫折,悲愤地控诉上帝的不公?那就学学梵高吧,即使不被世人理解,依然执着于心中的向日葵,用耀眼的金黄、缭乱的笔触,表达对光明的追寻,对美好的渴求,成就艺术的永恒。虽然生命如流星划过夜空般短暂,却绽放了他耀眼的光芒。他们的心灵之花开得如太阳般璀璨夺目,他们虽未享受物质上的丰富,心灵却享受了常人意想不到的愉悦,他们是快乐的,只因他们的心灵之花在绽放。
心灵之花在绽放,我感受到:月光如水一样轻泻,一切笼罩在静谧的朦胧之中,远处的山,身旁的树都成了剪影。沐浴在悄悄升起的月色之下,而我走在这样的夜里,欣赏着月光下温顺柔美的小河,恰如一地繁星的洒在水面上的月光。此时,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只让自己陶醉于这一轮明月,只让那一缕馨香长留心间,滋润着我的心田。
拥有心灵的鲜花
“我生如白驹之过隙,忽儿而已。”这是两千多年前伟大的哲学家庄周的感言。的确,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又是美丽的。可是生活中常常有人因“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而抱怨人生,纸醉金迷地熬日子。
这是为何呢?穆罕默得说过:“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鲜花。”这些人就是因为缺少一朵心灵的鲜花,有了鲜花而不懂得培育才开始悲观厌世。
陶潜能够摆脱官场的束缚,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桃源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太白之所以能够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陆放翁之所以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难道不是他们心中都开着一朵鲜花?难道不是这朵鲜花使他们看破世俗,不计权势名利而回归自然?
而怎会又有马加爵杀人、王海洋硫酸泼熊等事件?这都是他们内心缺少心灵的鲜花,扭曲的思想占据了他们的心灵。
我们的生命有限,谁不想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谁不想过一个快乐的人生,谁不想拥有一个知足的人生?我们大家都要为自己培育一朵心灵的鲜花。我们要用真心去浇灌,决不能亵渎它,让它开出最绚烂、最美丽的花。它是你幸福的起点,快乐的终点。没有鲜花的人生,注定是个缺陷的人生;没有鲜花的人生,注定是个失败的人生;没有鲜花的人生,注定前途黯淡无光;没有鲜花的人生,生活只是一沟丢满破铜烂铁的死水。
拥有一朵心灵的鲜花,在贫瘠的荒漠中也能感受到水的甘甜。
拥有心灵的鲜花,最坚固的冰川也会融化。
拥有心灵的鲜花,最坚硬的石头也将化为灰烬。
拥有心灵的鲜花,枯萎的花草也能重现生机。
拥有心灵的鲜花,横渡亚马逊河也将成为可能。
拥有心灵的鲜花,艰难险阻不再是你的难题。
拥有心灵的鲜花,灿烂的阳光将温暖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拥有心灵的鲜花,世间的黑暗邪恶将消灭殆尽。
拥有心灵的鲜花,你将从此不再孤独寂寞。
拥有心灵的鲜花,你的人生将划出流星的璀璨,那美丽的瞬间将成为永恒!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张佳胤在滑县任县令时,大盗任敬、高章假装锦衣使前来见他。二人径直走上公堂的台阶,面朝北面站立,张佳胤心里对此感到奇怪,但仍然照常判案。任敬厉声说:“这是什么时候,你这个县官就这么傲慢地对待朝廷派来的使臣吗 ” 张佳胤的脸色这才略有改变,离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了座位来迎接他们。
张佳胤连忙命人退下迎见二人。任敬说:“有圣旨在身,恕我们不能施礼了。”张佳胤说:“是圣上下旨要拘捕我吗?”一面命人摆设香案恭迎圣旨。任敬在张佳胤耳边说:“不是拘捕你,是要抄没耿主事的家。”当时滑县有个耿随朝任户曹,因草场失火案而囚禁在监牢。
张佳胤心里十分怀疑,便把他俩请入后堂。这时任敬扣住张佳胤的左手,高章推着张佳胤的后背,一同进入内室,坐到炕上。任敬掀开胡子笑着说:“您不知道我们是什么人吧 我们从霸上来,听说您府库里有万两银子,希望您借给我们一用。” 于是同高章一起拔出了匕首,放在张佳胤的脖子上。张佳胤毫无惧色,不慌不忙地说:“你们图的不是找我报仇,我即使愚蠢,怎么会因为钱财而看轻我的生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即便你们不拔出匕首,我一个孱弱书生又能把你们怎么样呢 再说,你们既然自称是朝廷派来的使者,为什么轻易暴露自己的本来面目呢 如果让别人偷看到了,可不是对你们有利的事啊!”两个大盗认为他讲得有理,就把匕首收进了衣袖中。
张佳胤说:“滑县是个小地方,哪能有这么多银子?”任敬拿出了他们的记事本,如数地说了一遍,由于知道他们掌握了内情,张佳胤就不再辩白,只是请求他们不要拿得太多,以免连累了自己的官位。张佳胤又反复给这两人讲明利害关系,讲了好半天,这两人说:“我们同伙一共五人,你应该给我们五千两银子。”张佳胤感谢说:“太好了,只是你们两人的钱袋能装得下这么多银子吗 再说你们又有什么办法走出我这衙门呢 ” 两个大盗说:“你考虑得确实有理,应当给我们准备一辆大车,把银子装在车上,我们仍旧按照奉圣旨逮捕犯人的老规矩,给您戴上刑具,不准许有一个人跟从你,如果有人跟上来,我们就先刺死你,等我们骑上马离开后,就把您释放了。”张佳胤说,“你们要是白天押着我在大街上走,县城里的人必定要阻拦你们,即便杀死我,对你们又有什么好处 不如夜间行走方便。”两个大盗互相对视后,认为这个办法好。张佳胤又说:“府库里的银子容易辨认,这对你们也没好处。城里有许多富户,我想如数从他们那里借出这五千两银子,这样,既不会连累我这个县官丢了官职,你们也可以高枕无忧。”两个大盗更是觉得他的主意高明。
张佳胤吩咐高章传话,召小吏刘相前来。刘相是个很有心计的人。刘相到了后,张佳胤就对刘相编瞎话说:“我不幸遭到了意想不到的灾祸,如果被他们抓走,用不了几天就得死。如今锦衣卫来的官员很有能耐,能解脱我,我心里十分感激他们,我想准备五千两银子作为谢礼。”刘相吐了吐舌头,说:“哪儿去筹集这么多银子 ”张佳胤暗中踩了一下刘相的脚,说:“我常见本城中的有钱人富而好义,我派你去替我借贷。”于是拿过纸笔,写上某大户应当出银子多少两,某中户又应当出多少,一共开列了九个人,正好凑足五千两的数目。这九个人向来都是捕盗的能手。张佳胤又嘱咐刘相说:“朝廷派来的使者在这里,这九位应当衣冠整齐地前来拜见,不要因为我向他们借了银两,就故意装出一副穷相。”刘相领会了他的意思,出了衙门。张佳胤取来酒食,自己还先动手吃喝,以消除这两人的怀疑,并且告诫这两名大盗不要贪杯,这两个大盗对他更加相信了。酒喝到一半,刚才张佳胤招呼的九个人各自穿着鲜亮的衣服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打扮成富翁的样子,用纸裹着铁的兵器,亲手捧着,陆续来到了门外,编瞎话说:“您所借的银两已经送来了,只是我们贫困,实在拿不出您要求的那么多银子。”一边说,一边还作出苦苦哀求的样子。两名大盗听说银子送到了,而且看到来人都像富豪的样子,不再怀疑。张佳胤命人取秤来,又嫌桌子小,命人取库房中长几横放在后堂,二名役卒也跟着进来,张佳胤与任敬隔着长几,一个处于主位,一个处于宾位,而高章却紧挨在张佳胤身旁,张佳胤于是拿着砝码,对高章说:“你难道不肯为你的官长看看够不够分量吗 ”高章稍一靠近长几,九人立即捧着手中的兵器冲上前去,张佳胤乘机脱身,大叫捉贼。任敬起身去扑他,没扑到,便在厨房中自刎。人们活捉了高章,经严刑拷问,又获知王保等其他三名强盗,立即下令逮捕,三人已逃亡到了京师。张佳胤上呈公文,陈述此事,指挥使陆炳把这些强盗全部捉拿归案,并处以极刑。一.单项选择题(40×1.5=60分)
1.新华网北京2012年5月12日电: 连日来,中国南方的湖南、江西、贵州等省份遭遇强降雨,部分地区遭受洪涝灾害,相关地区迅速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灾害。关于洪涝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地区属季风气候,洪涝灾害较少
B.我国的西北干旱地区不会有洪涝灾害发生
C.锋面和气旋都有可能产生暴雨,形成洪灾
D.洪水的形成只与降水的强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2.形成我国长江流域伏旱天气的成因是(  )
A.副极地低压 B.反气旋
C.气旋 D.赤道低压
2012年5月12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举行“5·12”汶川特大地震四周年追思大会。据此回答3—5题
3.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选项中,组合正确的是 (  )
①震级越大,破坏越大 ②震源越深,破坏越大 ③震中距越大,破坏越大 ④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地震震级大小取决于(  )
A.震源深浅 B.释放能量多少
C.破坏程度大小 D.震中距远近
5.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②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③制定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④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 ⑤将发生过大地震地区的人员全部迁移到没有发生过地震的地区居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6.下列现象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B.上海天然气泄漏
C. 5·12汶川地震 D.甘肃正宁县校车事故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7--8题。
7.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9.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区是(  )
A.陡峻的沟谷山坡 B.平原地区
C.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D.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
10. 2008年7月5日上午9时15分左右,山西省柳林县成家庄镇石家峁村石家峁沟道内西侧山坡发生黄土自然滑坡地质灾害,坡底5间平房被推倒,造成6人被掩埋。下列因素对滑坡的活动强度影响最小的是( )
A.地形 B.岩性 C.降水 D.气温
11.影响我国的热带风暴多发生在( )
A.1、2、3三个月 B.4、5、6三个月 C.7、8、9三个月 D.10、11、12三个月
12.我国北方沙尘暴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 )
A.1~2月份 B.3~4月份 C.7~8月份 D.8~9月份
13. 被世界上三个大洋包围的大洲是:     (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下图为某岛国主岛及附近地区示意图。该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主要工业部门有炼油、石化、造船、电子电器、纺织等。据此完成14-15题。
14.该国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B.热带种植园农业
C.园艺业 D.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15.该国发展炼油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石油资源丰富 B.地理位置优越,海运便利
C.靠近消费市场 D.水资源丰富
16、与平面图自X至Y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 )
17.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下列对甲区域的推测,最可能的是 ( )
A.多海岸线曲折的峡湾型海岸
B.经济落后,以渔业为主
C.地势低平,耕地面积大
D.气候以苔原和冰原气候为主
下图是某地区局部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该地区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平衡问题修筑了调水工程,其调水方向应该是 ( )
A.东水西调 B.西水东调 C.南水北调 D.北水南调
19.图中城市附近有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 )
A.主要优势是煤铁资源丰富 B.不会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C.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D.其生产企业仅仅向科技最发达的地区扩散
下面左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0-22题。
20.关于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降水丰富 处于冬季风迎风坡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常年受西风影响
C.夏季降水较少 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D.降水总量丰富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21.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 )
A.径流量丰富,利于航运     B.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径流量最丰富
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  D.水能丰富,利于发电
22.日本IT工业集中在甲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
①环境洁净 ②海运便利 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 ④劳动力丰富 ⑤科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读右图,回答第23-25题。
23.关于两条河流特征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半年有凌汛现象
B.夏半年水量较丰富
C.均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D.均自南向北注入大西洋
24.关于甲、乙两图所示区域自然现象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甲区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乙区域
B.甲区域对流层厚度大于乙区域
C.两区域植被类型均以荒漠、草原为主
D.两区域地形类型均以平原、高原为主
25.关于两河流沿岸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河流沿岸人口稠密,城市众多 B.两河流沿岸文化古迹众多,旅游业发达
C.甲河流通航条件优越,沿岸工业发达 D.乙河流沿岸开发历史悠久,灌溉农业发达
26、下列国家中地跨欧亚两洲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7. 巴西高原上树木落叶、草类枯黄之时,地中海沿岸地区正值: ( )
A. 温和多雨的冬季
B. 寒冷干燥的冬季
C. 高温多雨的夏季
D. 炎热干燥的夏季
读下图,完成28-29题。
28.图中两个半岛的有关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个半岛的西部地区均有高大山脉
②两个半岛的地形均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
③a点所在半岛受冰川作用影响,海岸线曲折
④b点所在半岛气候由南向北大陆性渐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两个半岛地区均有丰富的( )
①.太阳能资源 ②水力资源 ③劳动力资源 ④铁矿资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30-31题。
30、对图中各地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
A、①为山脊 B、②为鞍部
C、③为陡崖 D、④为山谷
31、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 )
A、40m B、45m C、55m D、65m
32、关于亚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中海气候占主要地位 B、没有热带雨林气候
C、副热带地区都是沙漠 D、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类型多样
33.读世界著名海峡图。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同的是( )

A.①白令海峡 ②霍尔木兹海峡 ③多佛尔海峡 ④马六甲海峡
B.①霍尔木兹海峡 ②马六甲海峡 ③白令海峡 ④多佛尔海峡
C.①多佛尔海峡 ②马六甲海峡 ③霍尔木兹海峡 ④白令海峡
D.①多佛尔海峡 ②霍尔木兹海峡 ③白令海峡 ④马六甲海峡
读下列四个岛屿图,判断34-36题

34.四岛中,樟脑闻名于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5.四岛中,常年在西风影响下,呈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6.处于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某河相对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该河以雨水补给为主),回答37-38题。
37.该河流域内的气候类型不可能是:( )
A. 热带草原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38.该河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010年12月,并不被外界看好的“袖珍小国”卡塔尔战胜美国、澳大利亚等竞争对手,获得2022年世界杯举办权,将这一国际足球的顶级赛事首次带入中东地区。读下图,据此回答39 - 40题。
39.2022年夏季在卡塔尔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所要克服的最主要问题是 ( )
A.土地狭小 B.交通不便
C.天气炎热 D.设施较差
40.依据卡塔尔的资源条件,推测该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为 ( )
A.化肥 B.蔬菜
C.煤炭 D矿泉水
二.综合题共40分
41.(10分)在2016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地票选中,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三轮投票击败西班牙马德里,获得2016年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这也是奥运会首次登陆南美大陆。下图为国际奥委会公布的四个候选城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里约热内卢在四个城市中的地理位置的独特性。(3分)
(2)常以“三月如冰九月如烘”来形容马德里的气候特点,试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3)里约热内卢所在国家,有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 河,评价其航运价值的大小及原因。(4分)
42.下图为1971~2001年非洲各国受灾人口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非洲各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位于 高原。(2分)
(2)非洲受灾人口主要集中在 沙漠以南地区,大部分处于 气候区,该气候区的降水变率 。(3分)
(3)指出非洲自然灾害频发会出现的问题及主要解决办法。(5分)
4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⑤、⑦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cm,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_______km。(2分)
(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数字式表示)。(2分)
(4)小河流向____________方。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
比较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分)
4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1月14日,国家减灾委员会公布的2010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有:
①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 ②8月8日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
③西南地区秋冬春特大干旱 ④5月—7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洪涝过程
⑤7月下旬东北洪涝过程 ⑥7月中旬陕西安康山洪泥石流
⑦6月28日贵州关岭山体滑坡 ⑧第11号台风“凡比亚”
⑨年初新疆地区北部暴雪 ⑩年初渤海、黄海海域海冰灾害
(1)上述十大自然灾害中哪些属于地质灾害?(写序号)(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多地质灾害的自然原因。(6分)(本试题共120分,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设=
(A) (B) (C) (D)
2.数列…中的等于
(A) (B) (C) (D)
3. 变量X与Y相对应的一组数据为(10,1),(11.3,2),(11.8,3),(12.5,4),(13,5);变量U与
V相对应的一组数据为(10,5),(11.3,4),(11.8,3),(12.5,2),(13,1),r1表示变量Y与X之间
的线性相关系数,r2表示变量V与U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则
(A)r2(C) (D)r2=r1
4. 若,则等于
(A) (B) (C) (D)
5. 函数在点处的导数是
(A) (B) (C) ( D)
6. 与是定义在R上的两个可导函数,若,满足,
则与满足
(A) () 为常数函数
(C) ( D) 为常数函数
7. 曲线在点 处的切线倾斜角为
(A) (B) (C) (D)
8. 若幂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它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A) (B)
(C) (D)
、、9. 若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在第四象限,则函数的图象可能是
10. 设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时,有恒成立,
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1. 若,其中、,是虚数单位,则_________。
12. 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_________________。
13. 为了解某班学生喜爱打篮球是否与性别有关,对该班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了
如下的2×2列联表:
喜爱打篮球 不喜爱打篮球 合计
男生 20 5 25
女生 10 15 25
合计 30 20 50
则至少有________的把握认为喜爱打篮球与性别有关?(请用百分数表示)
附:K2=
P(K2>)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k0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14.在一次珠宝展览会上,某商家展出一套珠宝首饰,第一件首饰是1颗珠宝,第二件首饰是
由6颗珠宝(图中圆圈表示珠宝)构成如图1所示的正六边形,第三件首饰如图2,第四件
首饰如图3,第五件首饰如图4,以后每件首饰都在前一件上,按照这种规律增加一定数量
的珠宝,使它构成更大的正六边形,依此推断第7件首饰上应有_______颗珠宝。
三、解答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4分)
15.(本题共10分)
已知函数。
(Ⅰ)若曲线在处的切线与直线垂直,求的值;
(Ⅱ)若函数在区间(,)内是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16. (本题共10分)
已知函数,当时,有极大值。
(Ⅰ)求的值;(Ⅱ)求函数的极小值。
17.(本题共10分)
某单位为了解用电量y度与气温x℃之间的关系,随机统计了某4天的用电量与当天气温,
并制作了如下对照表:
气温(0C) 18 13 10 -1
用电量(度) 24 34 38 64
由表中数据得线性回归方程,其中。
(Ⅰ)求的值;
(Ⅱ)预测当气温为-4℃ 时,用电大约多少度。
18.(本题共12分)
据统计某种汽车的最高车速为120千米∕时,在匀速行驶时每小时的耗油量(升)与
行驶速度(千米∕时)之间有如下函数关系:。已知甲、乙
两地相距100千米。
(I)若汽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则从甲地到乙地需耗油多少升?
(II)当汽车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最少为多少升?
19.(本题共12分)
已知函数,其中且。
(Ⅰ)讨论的单调性;
(Ⅱ)若,求函数在〔,〕上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参考答案(文)
三解答题
17、解:(1)设在的射影为,则平面,
, 又,平面
,又,平面 ……………………4分
(2)由(1),又, 为中点
以为轴,为轴,过且与平行的直线为轴建系,则
设为平面的法向量,由,可得
易知为平面的法向量,
因为所求二面角是锐角,所以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0分
(文)(1) ………………………… 5分
(2)度 ………………………… 10分
18、(I)当时,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小时),
需蚝油(升)。
所以,汽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从甲地到乙地需耗油升…4分.
(II)当汽车的行驶速度为千米∕时时,从甲地到乙地需行驶小时.设耗油量为升,依题意,得
其中,.………………………………………………………… 7分
.
令 ,得 .
因为当时,,是减函数;当时,,是增函数,所以当时,取得最小值.
所以当汽车以千米∕时的速度行驶时,从甲地到乙地耗油最少,
最少为升。……………………………………………………………… 12分
∵(当且仅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又∵,
∴①当时,,即,
这时,在上的最大值为;
②当时,,即
这时,在上的最大值为。
综上,当时,在上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
当时,在上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1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