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案

资源简介

任教学科
道德与法治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新授课





4.10.1
感受生命的意义



1课时




知识与
技能
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懂得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过程与
方法
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生命的丰富和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明晰生命的意义,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教学难点
怎样探索生命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活动组织流程(教学过程)
先行先学
(10分钟)
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怎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
答:①对自己: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___________,实现自我价值;
②对他人: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________;
③对国家:能够将个人理想与___________、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
2.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
答:①探索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生命的____________之一。只有人类才可以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②生命是___________,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构建自己的“我的人生”。
3.怎样探索生命的意义?
答: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___________。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我想要的生活?认真审视这些问题,明确生命的意义。
合作探究
(15分钟)
一、生命的追问
探究一:教材p111
运用你的经验
(1)采访三个你生命中重要的人物,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
(2)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探究二:教材p112
阅读感悟及探究与分享
(1)学生分享《雷锋日记》,谈谈自己的感悟。
(2)有人说,不要为别人而活;也有人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谈谈你的思考,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二、发现我的生命
探究四:教材p114
探究与分享
(1)在这项志愿服务中,几位志愿者获得了怎样不同的意义?
(2)这样的志愿活动对你会有怎样的意义?
当堂训练
(20分钟)
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无论是炎炎烈日下的农夫,轰鸣机器旁的工人,除奸铲恶的人民卫士,明净教室里的学生……
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我们(

①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
②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③应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做有益于人民的事
④必须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下列行为中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的是(

①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他人减轻痛苦
②善待他人的生命
③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④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3.一位中学生给自己的箴言是:“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对此处“生命的质量”理解正确的应是(

A.生活条件的优越
B.生活的艰辛和曲折
C.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D.生活中的快乐和悲伤
4.央视《感动中国》连续举办多年,向全国观众讲述了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与人性的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众多“感动人物”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生命的意义在于自己发现和创造
②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③我们都应崇尚和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④每个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都是相同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这主要说明(

A.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应珍爱生命,寻找生命的意义
B.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C.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D.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非常强
6.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请运用所学知识,说一说怎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
板书设计
教学总结
“人为什么活着”,“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课题,生命的长河川流不息,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感受到人生的意义,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题。我们要学会付出自己的爱心,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努力建构属于自己的“我的人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
教学反思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为学生的成长进步和长远发展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火花。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启发学生的认知情感,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畅所欲言,达到寓教于乐、欢乐教育的效果,让学生在活动中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在探究中完善自我的生命教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