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立定跳远》教学设计授课人学校名称教学对象高二年级科目体育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类型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根据《体育与健康标准》对高中跳跃项目的要求,立定跳远技术是高中《体育与健康》的主要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在学习双脚跳跃的基础上学习的,又是为以后学习急行跳远项目打下基础,另外,学习立定跳远??还能有效发展速度、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敢直前的精神,并具有健身性、竞争性、娱乐性的锻炼价值。所以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节课主要根据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发展腿部力量的下肢练习;根据合理安排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原则,结合人体适应性的基本规律,使学生的身体机能科学合理的发展。另外,在整节课的设计上,我把课的内容全部游戏化、比赛化,这样既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又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二.教学目标及难重点(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90%以上学生明确本课目标,了解本课练习内容,了解提高立定跳远技术的概念。2、技能目标:70%-80%的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技巧,以及掌握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训练方法。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自觉锻炼的习惯,注重遵守纪律,关心他人的美德教育。(二)教学重点:两脚用力蹬地起跳,动作协调配合。(三)教学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三.设计思想本课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依据。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充分体会到体育课的快乐。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运动场标志物麻袋五.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提出本课教学内容与要求。4、安排见习生5、组织学生慢跑3圈6、徒手操:活动各关节1、师生相互问好2、宣布课的内容及目标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4、课前动员教师参与活动并领队跑。口令指挥:讲解、示范、1、体育委员整队,并向教师报告出勤人数。2、站成四列横队3、学生跟着模仿练习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2、站队“快、静、齐”3、明确目标要求:1)、精神饱满2)、跑进路线正确、清楚一、立定跳远1)动作要领:跳时两腿稍分,屈膝,身体前倾,然后两臂自然前后预摆一到两次,手后摆高于肩部,两腿随着屈伸,当两臂从后向前上方疾摆时,前脚掌迅速蹬地,膝关节充分蹬直,同时展髋向前上方跳起,身体前送在空间成一斜线,重心过最高点后迅速屈膝、收腹、小腿前伸两臂自上向下向后摆落地时脚跟先着地落地后屈膝缓,冲上体前倾。2)重点:蹬、摆协调用力的配合3)难点:空中展腹收腿,轻巧落地。练习方法:1、原地挺身跳练习2、原地抱膝跳练习3、立定跳远二、游戏:袋鼠接力游戏规则:学生分两组站在场地一边,以接力形式,游戏开始时,第一个人站在麻袋里,跳到对面,绕过标志物返回,脱下麻袋给对面的队友,由此反复,直到所有人都完成,先完成的队伍获得比赛胜利。补充说明:1、比赛时不能抢跑,否则犯规2、麻袋必须拉至胸前,过程中不能掉落,否则犯规队员交接时必须通过指示线才能交替,否则犯规。1.学生分为N组,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巡回查看学生讨论情况2.提出问题问题一:立定跳远怎么才能跳的远问题二:立定跳远哪个环节最难问题三:立定跳远容易犯的错误有哪些1、教师讲解示范正确动作教师指导、纠正错误2、教师讲解示范3、巡回指导教师讲解游戏方法教师讲解游戏规则,组织学生练习教师指导监督学生游戏1.学生带着问题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讨论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2.小组讨论后,选一名同学展示讨论成果,并示范动作,组间讨论。3、学生听信号统一做练习4、学生分组练习5、学生分组练习,小组内纠错1、注意听讲解2、认真做游戏3、团结协作培养学生的小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理解立定跳远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跳跃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协调性与灵敏性的发展提高跳跃的能力。培养积极参与精神,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1、放松操 2、小结本课3、归还器材,宣布下课引导指挥学生参与活动 表扬,提出今后注意事项。随教师提示完成放松动作 师生道别认真放松快、静、齐六.课后反思立定跳远是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之一,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发展身体的跳跃能力以及促进下肢肌肉、关节和身体器官系统的发展,体验学习跳跃动作的乐趣,有着积极的作用。立定跳远动作虽然简单,但对学生来说达到标准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教学时,要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和手段,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诱导学生进入角色,激发练习兴趣。另外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身心健康,能独立面对社会挑战,具有主体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具有探索创新精神,能接纳他人的身心健康的人。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小学阶段体育课的重要目标之一,为达到这个目标,将其归纳为:“乐中练,动中练,玩中练”。这里的“练”?是发展能力的手段,而“乐、动、玩”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