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们不乱扔(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脏乱和整洁的图片对比,体会到干净的公共场所让人感到舒服。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创设情境,知道不乱扔垃圾是讲卫生,讲文明和负责任的表现。教材分析:《我们不乱扔》是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的第二课,从“公共卫生”这方面给予引导,旨在增强学生保护公共环境卫生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本课是第一课时,是由“我喜欢哪种情景”和“不只是为了干净”两个栏目组成。“我喜欢那种情景”用图片呈现教室、体育馆和公园小河边这三个公共场所脏乱和干净两种不同状况,用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从旁观者的视角,明白整洁的公共环境卫生让人身心愉悦。“不只是为了干净”用绘本的形式,创设了正反两种人物形象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讨论后让学生知道不乱扔并非是一时的行为,要养成在公共场所不乱扔的好习惯,做一个讲卫生、文明和负责的小公民。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脏乱和整洁的图片对比,体会到干净的公共场所让人感到舒服。难点: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懂得合理妥善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屏幕出示照片学生说出这是我们学校的哪些地方,请同学们说一说,在这样的美丽的校园里你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幅图片,大屏幕出示干净整洁的教室和垃圾遍地的教室,请同学们对比,你更喜欢哪一幅,干净整洁的环境给你什么样的情绪?小结:又脏又乱的环境,很不舒服,既不讲卫生还会滋生细菌;而干净的环境令人心情愉悦,有利于身体健康。生活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去保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不乱扔》。二、我们不乱扔:1、不只为了干净⑴小调查①提问:你会把垃圾放在哪?(垃圾也有自己的家)②思考:如果垃圾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出示:乱扔垃圾造成垃圾成堆的现场,教师出示触目惊心的调查数字。⑵导行,当我们产生垃圾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出示39页情境图片让学生分析你要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在公共场所,看到地上有垃圾,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扔的,我们都要想办法捡起来。这是讲文明的行为!三、小队汇报,展示成果(一)导语:走出校园,我们还调查了很多特别干净的公共场所,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1.调查小队上台汇报成果。2.学生谈感受。(二)学会思考,交流感悟1.思考:是谁的努力让公共场所变得干净?2.学生回答。四、总结提升每个人坚持做环保小卫士我们的生活环境会变得更加美好,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要靠大家来维护,我们要把自己的垃圾带走,因为这是文明的做法,也是我们的一份责任。请大家观看视频《爱护校园环境,共创和谐校园》,说说你的感想是什么呢?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完成了一首美丽的小诗呢!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我们不乱扔时时讲卫生处处讲文明人人有责任五、课后延伸回家后,想一想,保护公共环境还有哪些金点子,下节课,我们来分享。板书设计:10.我们不乱扔时时讲卫生处处讲文明人人有责任我们不乱扔(第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小学生守则里提倡我们要保持公共卫生。2、初步知道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和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3、能有创意的利用废旧物品,从自己做起,为美化家园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教材分析:《我们不乱扔》是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的第二课,本课是第二课时。这一课时共设计了四两个活动主题:“这样可不行”“我能做到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干净整洁的美好环境给人带来愉悦,并通过发现身边不讲公共卫生的不良行为及其引发的不良影响,引导学生初步树立保持公共场所卫生的意识,愿意自觉维护公共环境,用自己的行动保护美好家园。??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中小学生守则里提倡我们要保持公共卫生。难点:能有创意的利用废旧物品,从自己做起,为美化家园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要保持公共环境的干净整洁,必须要做到不乱扔垃圾,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这是文明的做法,也是每个人的责任。出示课题:我们不乱扔二、观察讨论:“这样可不行”1.除了乱扔垃圾,生活中还有很多不讲公共卫生的现象。出示图片讨论交流:图上的小朋友怎么了?(“有痰不吐难受”和“想扔垃圾没有垃圾桶”)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2.课前老师布置了调查,你发现还有哪些不讲公共卫生的情况?请大家拿出“我的观察记录表”,小组内先交流一下。3.指名交流,师相机归类出示。(师预设:随地大小便;墙上乱涂乱画;乱踩公共座椅;随意张贴广告纸;公共场所抽烟;在公交、地铁、火车等吃气味重的东西;宠物随地大小便;从车里抛垃圾;往河道里倒垃圾;工厂随便排污……)4.公共场所是大家休息、娱乐的地方,自然是人群较多的地方。在这些人群中,有健康的人,也有患各种疾病的人。如果这些人不注意公共场所卫生,如随地吐痰、大小便等,会怎么样呢?出示“告诉你”(痰含有大量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一些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气管炎、肺炎、麻疹、百日咳及白喉等的病原体,均通过痰液进行传播,危害性很大。有的还通过空气传染,咳嗽时,喷出的飞沫带有病菌,从而传染给健康的人。)观看视频:吐痰大揭秘5.请你选一个现象说说其中的危害。生:随地大小便非常不卫生,让人很恶心。生:在墙上乱涂乱画会破坏了公共场所的美观。生:你乱踩公共座椅,别人坐上去就脏了。生:在公共场所抽烟会影响别人的健康。6.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不讲公共环境卫生的危害可真大。不良的公共场所卫生,不仅会传播各种疾病,还会使其他人感到厌恶和不愉快。三、落实行动:“我能做到的……”1.看到这么多不良公共环境卫生习惯,该这样解决呢?出示情境:感冒了,我该怎么办……引导学生交流:感冒了会有哪些症状?(预设: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发烧)2.如果你感冒了在公共场所,应该怎么做?生:擦过鼻涕的纸巾要及时扔进垃圾桶。生:打喷嚏的时候要捂住嘴巴。生:咳嗽的时候也要捂住嘴巴,最好用手帕或纸巾捂住。生:有痰的话最好吐在纸巾上,然后扔进垃圾桶。生:感冒了不能和别人靠的太近,会传染给别人。生:不能和别人共用一个水杯,也会传染的。3.小朋友做的真好!那其他这些不讲公共场所卫生的行为我们又该如何避免呢?重点出示图片情境:景区乱涂乱画乱扔烟蒂分小组讨论,选择几个现象想一想解决问题的好办法。4.指名交流,师相机将出示的花瓣板书翻过来形成维护公共场所卫生的具体做法。(师预设:垃圾扔进垃圾桶;见到垃圾随手捡起;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在墙上乱涂乱画;不乱踩公共座椅;不随意张贴广告纸;不在公共场所抽烟;不在公交、地铁、火车等吃气味重的东西;宠物不随地大小便;不从车里抛垃圾;不往河道里倒垃圾;垃圾进行分类;离开公共场所带走垃圾……)5.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文明之花”,将保护公共环境卫生的文明行为写在花瓣上,比一比,哪一小组的“文明之花”开得最漂亮。6.出示《中小学生守则》第4条: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齐读)7.我们在自觉保护公共环境卫生的同时,也要提醒他人,做好宣传。如制作成环保卡、宣传标语、环保袋等。出示宣传小标语:带走垃圾,留下文明;扔下的是文明,拾起的是美德;保持清洁卫生,关爱你我健康;治理“脏、乱、差”,要靠“你、我、他”;文明伴我行,公德在我心。四、课堂总结。同学们,干净整洁的公共环境给我们带来愉悦,所以,我们不乱扔,更要提倡“弯腰精神”,一见垃圾就捡起,扔进桶里不怕烦。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维护公共环境卫生,让“文明之花”越开越美!板书设计:10.我们不乱扔 文明之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我们不乱扔(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 我们不乱扔(第2课时)教学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