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常用长度、时间单位的换算.2.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3.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4.知道测量存在误差.教学重点: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教学难点: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教学过程:【新课引入】 约公元前600年,泰勒斯从遥远的希腊来到了埃及,解决了测量金字塔的高度这个千古难题.其实泰勒斯已经观察金字塔很久了:底部是正方形,四个侧面都是相同的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要测量出底部正方形的边长并不困难,但仅仅知道这一点还无法解决问题.你知道他是怎样测出金字塔的高度的吗?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经常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时也需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那么,长度和时间怎样测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测量单位【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17、18页内容,认识长度与时间的单位和单位换算并完成下列问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2.1km=1000m 1m=10dm 1dm=10cm1cm=1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3.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4.1h=60min 1min=60s 1s=103ms1ms=103μs阅读课本P18“信息窗”的内容,了解时钟的演变.【教师点拨】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米(m),时间的基本单位为秒(s).【跟踪训练】1.完成下列各单位的换算.(1)9×10-2m=0.9dm=9×104μm.(2)3.8×105m=3.8×107cm=380km.2.下列过程中,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 )A.通常情况下人的心脏跳动一次B.普通钟表的秒针转一周C.人步行10m所需时间D.看一场电影的时间二、测量活动(一)长度的测量【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19、20、21页内容,认识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完成下列问题:1.长度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常用测长度的工具有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等,学生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2.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根据测量长度选择适当的刻度尺.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平行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小组讨论】探究一:如何使用刻度尺1.使用刻度尺和使用其他测量工具一样,首先认清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如果零刻度磨损了怎么办?)2.请各小组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并交流测量方法,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长(cm)宽(cm)厚(cm) 探究二:如何较准确地测出一元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细铜丝的直径?1.测物体的长度时要注意:一贴二平三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零刻度磨损的刻度尺,可任选一整数刻度线为“测量零点”.3.长度测量结果要估读一位且只能估读一位,若被测长度的终端恰好对准某一刻度线,应估读“0”.【教师点拨】1.测量的工具刻度尺,还有直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千分尺.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3.正确使用刻度尺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尺子.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看:视线正对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记录测量结果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跟踪训练】1.在下面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单位.课桌长1.2m;物理课本长26.0cm;一张纸厚75μm;太阳的半径7×105km.2.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所测物体的长度为1.60cm.?3.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密绕26圈,如图所示,线圈长度是5.10cm,金属丝直径约是0.20cm.?4.一张写字台的高度大约是( A )A.78cm B.1m C.120cm D.0.12m (二)时间的测量【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21、22页内容,完成下面的操作和问题:1.使用方法:机械停表上有两个按钮,按下中间较大的按钮,表开始走,再按一下表停,表针停在某一位置上,再按下旁边的小按钮,指针就会回到零;大表盘上还有一个小表盘,大表盘上指针转一圈,小表盘上的指针就转过一小格,表示1分钟.使用前应让两个表针都指零.2.读数时先读内圈,单位是分钟,再度外圈,单位是秒,内圈超过两数字间一半的数,外圈就读超过30秒的数,否则读小于30秒的数.【小组讨论】1.练习如何使用停表?2.古代人和现代人如何测时间?你还有其他粗略测时间的方法吗?【教师点拨】1.古代人计时工具:日晷、沙漏、漏壶.2.现代人的计时工具: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手表、钟表、机械表、电子表;实验室及赛场常用的停表.3.使用机械停表需要注意:使用前上紧发条,但不要过紧,以免损坏发条;注意调零;按表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损坏机件.【跟踪训练】1.如图所示,在中学物理实验探究中常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C )2.如图所示秒表的示数为337.5s.三、测量与误差【自主预习】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2.产生原因:不同人读数、测量工具、测量方法.3.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清除,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和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小组讨论】在测量中,为什么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如何减小测量误差?错误和误差有什么区别?【教师点拨】1.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会更接近真实值,误差较小.【跟踪训练】1.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B.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C.测量中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D.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2.某同学用最小刻度为厘米的刻度尺先后四次测得练习册的长度是18.0cm、18.1cm、18.2cm、18.3cm,则练习册的真实长度较接近下列哪一个值( C )A.18.1cm B.18.15cm C.18.2cm D.18.3cm3.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且使测量结果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择是( D )A.用刻度尺仔细测量硬币的厚度,测量一次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角硬币的厚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