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2012.6
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 三 道大题,共 2 页。2.卷面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80 分钟。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每小题 5分,共40 分)
1.在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
A. 800 B. 810 C. 820 D. 830
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导数为零的点一定是极值点.
B. 如果在附近的左侧,右侧,那么是极大值.
C. 如果在附近的左侧,右侧,那么是极小值.
D. 如果在附近的左侧,右侧,那么是极大值.
3. 甲乙两人进行乒乓球比赛,比赛规则为“三局两胜”即以先赢两局者为胜,根据经验,每局比赛中甲获胜的概率为0.6,则本次比赛甲获胜的概率是( )
A. 0.216 B. 0.36 C. 0.432 D. 0.648
4. 抛掷两个骰子,至少有一个4点或5点出现时,就说这次试验成功,则在10次试验中,成功的次数X的期望是( )
A. B. C. D.
5 .用0、1、2能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自然数个数是 ( )
A. 15 B. 11 C. 18 D. 27
6. 从装有2支铅笔和2支钢笔的文具袋内任取2支笔,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 )
A. 恰有1支钢笔;恰有2支铅笔 B. 至少有1支钢笔;都是钢笔
C. 至少有1支钢笔;至少有1支铅笔 D. 至少有1个钢笔;都是铅笔
7. 将编号为1,2,3,4,5,6的六个小球排成一列,要求1号球与2号球必须相邻,5号球与6号球不相邻,则不同的排法种数有( )
A. 36 B. 142 C. 48 D. 144
8. 已知曲线y=在点p(1,4)处的切线与直线l平行且距离为,则直线l的方程为( )
A. 4x-y+9=0,或 4x-y+25=0 B. 4x-y+9=0
C. 4x+y+9=0, 或 4x+y-25=0 D. 4x+y-25=0
二、填空题(每小题 4分,共24 分)
9.若,则的值为 .
10.若,则最大值为 .
11.已知二项式的展开式的所有项的系数的和为,展开式的所有二项式
系数和为,若,则
12.设随机变量X~B(2,p),Y~B(3,p),若P(X)=,则P(Y)=___________.
13. 六个人排成一排,丙在甲乙两个人中间(不一定相邻)的排法有_________________种.
14. 已知复数(是虚数单位),则= ___.
三、解答题(每小题 9分,共36 分)
15.(本题9分)
由下列不等式:
,你能得到一个怎样的一般不等式?并加以证明.
16.(本题9分)
将3个小球任意地放入4个玻璃杯中,杯子中球的最多个数为,求的分布列
17.(本小题9分)
(1)已知,求x的值。
(2)若的展开式中第3项为常数项,求.
18.(本小题9分)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动荡,波及中国沪深两大股市,甲、乙、丙3人打算趁股市低迷之际买入股票。三人商定在圈定的10只股票中各自随机购买1只(假定购买时,每只股票的基本情况完全相同)
(1)求甲、乙、丙3人恰好买到相同股票的概率;
(2)求甲、乙、丙3人中至少有2人买到相同股票的概率.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2次月考
高二年级数学(理科)学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6
—、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 4分,共24 分)
9. 19/27 10. 240 11. 20 12. 13. 1 14. 2
三、解答题:(每题9分,共计36分)
15. 解:根据给出的几个不等式可以猜想第个不等式,即一般不等式为:
.………………………………………………3分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
(1)当时,,猜想成立;………………………………………… 5分
(2)假设当时,猜想成立,即,………………6分
则当时,
,即当时,猜想也正确,所以对任意的,不等式成立.…………9分
16.
1 2 3
P
17. 解:(1)由知或且 …2分
解之得(舍去)或 …………………………6分
(2)的第三项………9分
依题意有即2012.6
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 二 道大题,共 8 页。2.卷面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具有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细胞 D.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
2.下面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其中肽键和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分别是
A.3和4 B.4和5 C.5和4 D.5和6
3.一分子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团的数目分别是
A.2和3 B.1和3 C.2和2 D.4和6
4.下列对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相同
C.低温能使酶的分子结构破坏而失去活性
D.酶在催化生化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不变
5.能够促使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 B.脂肪酶 C.蛋白酶 D.麦芽糖酶
6.利用药物抑制细胞呼吸,对下列过程影响最大的是
A.O2进入肺泡细胞 B.K+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C.H2O进入红细胞 D.CO2进入叶肉细胞
7.右图是三个相邻植物细胞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示意图。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关系是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乙<丙 D.甲<乙,乙>丙
8.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能产生ATP B.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C.都含有多种酶 D.都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
9.可以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并消化掉吞噬泡内物质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内质网 C.溶酶体 D.高尔基体
10.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蛋白质 D.细胞膜的两侧结构不对称
1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
A.有无细胞膜 B.有无核物质 C.有无核膜 D.有无核糖体
12.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氧呼吸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三个阶段都产生能量 B.三个阶段都产生氢
C.三个阶段都需要酶催化 D.三个阶段都能合成ATP
1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氧的作用是
A. 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CO2 B.与[H]结合生成H2O
C.参与酶的催化作用 D.氧化葡萄糖形成丙酮酸
14.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B.细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D.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15.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
B.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
C.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16.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黑发和卷发       B.兔的长毛和短毛
C.猫的白毛和蓝眼       D.棉花的细绒和长绒
17.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
A.性状的传递规律 B.蛋白质的传递规律
C.基因的传递规律 D.染色体的传递规律
18.一株高果南瓜与一株矮果南瓜杂交,子代高果和矮果的比例大致为1∶1,则两亲本的基因组成最可能是
A.GG×gg B.GG×Gg C.Gg×Gg D.Gg×gg
19.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中,与其两个亲本基因型都不相同的个体所占百分比是
A.100% B.75% C.50% D.25%
20.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玉米杂交,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1/8 B.1/4 C.1/2 D.1/16
21. 同源染色体是指
A.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C.形态、特征相似的两条染色体 D.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22. 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A.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 B.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
C.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23.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
A.减数分裂间期 B.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
C.减数第一次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
24.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该细胞处于
A.有丝分裂中期 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5.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4个精子中,有1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3个的基因型分别是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26.下列结构或物质的层次关系正确的是
A.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B.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C.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D.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27.若双链DNA分子一条链A∶T∶C∶G=1∶2∶3∶4,则另一条链相应的碱基比是
A.1∶2∶3∶4 B.4∶3∶2∶1 C.2∶1∶4∶3 D.1∶1∶1∶1
28. 如果一个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CGA,那么此RNA转运的氨基酸是
A.丙氨酸(GCU)B.谷氨酸(GAG) C.精氨酸(CGA)D.酪氨酸(UAC)
29.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成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A.是DNA母链的片段 B.与DNA母链之一相同
C.与DNA母链完全不同 D.与DNA母链相同,但U取代T
30.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觉都正常,祖父为色盲。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A.祖父 B.祖母 C.外祖父 D.外祖母
31.在大田的边缘和水沟两侧,同一品种的小麦植株总体上比大田中间的长得高壮。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 B.环境引起性状变异
C.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 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
32.关于基因突变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发生的
C.基因突变可以由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引起
D.基因突变的突变率是很低的,并且都是有害的
33.基因型AaBb(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小麦,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再对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这些植株表现型的种类有
A.一种 B.二种 C.四种 D.九种
34.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45%,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25%。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84%、16% B.60%、40% C.80%、20% D.36%、64%
3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捕食者的存在可促进被捕食者的进化 B.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生物的进化
C.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36.把燕麦幼苗放在左侧照光的条件下培养,幼苗将
A.直立生长 B.停止生长 C.向右侧弯曲生长 D.向左侧弯曲生长
37.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番茄。这个现象说明
A.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 B.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
C.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 D.果实发育需要生长素
38. 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运动时,人的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D.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39.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DNA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 D.抗体
40.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刺激点膜内外的电位情况的是
41.给正常生活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出现休克现象,要使其及时复苏可注射适量的
A.甲状腺激素 B.葡萄糖液 C.生理盐水 D.生长激素
42.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结构是
A.垂体 B.甲状腺 C.性腺 D.下丘脑
43.人进入寒冷环境时,身体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A.皮肤血管收缩 B.皮肤的血流量增加 C.汗腺分泌活动减弱 D.代谢活动增强
44.下列各选项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A.皮肤、黏膜可以阻挡病原体的入侵 B.泪液中的溶菌酶可破坏侵入人体的细菌
C.抗体与病菌结合抑制病菌增殖 D.效应T细胞识别癌细胞并将其消灭
45.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曲线的正确叙述是
A.“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C.“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46.浅海中海藻、节肢动物、鱼类、微生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
A.生物圈 B.生态系统 C.群落 D.种群
47.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原生演替(初生演替)的是
A.从湖泊到森林的演替 B.从火山岩(裸岩)开始的演替
C.从荒废农田开始的演替 D.从火灾过后的草原开始的演替
48.一个天然湖泊生态系统中,肉食性动物比草食性动物的数量少得多,原因是
A.湖泊中氧气不足 B.湖泊中动物的密度太大
C.捕食肉食性动物的鸟类过多 D.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递减
49.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发生在
A.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 B.不同生物群落之间
C.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 D.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50.在相同的无机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取决于
A.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 B.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水平 D.生产者和分解者的数量及种类
二、填空题(共50分)
51.(5分)右图是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这是人体的胚胎干细胞,正处于细胞周期的间期,则该细胞核内所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和 。
(2)能够将丙酮酸分解为二氧化碳的细胞器是[ ] 。
(3)该动物细胞是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相比,在形态结构上最主要的特点是它的细胞核外面有[ ] 包被。
(4)在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形成纺锤体有关的细胞器是[ ] 。
52.(10分)下图为叶绿体中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光合作用中吸收光能的色素位于结构[1] 上。
(2)图中I是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阶段,Ⅱ是___________阶段。
(3)Ⅰ阶段为Ⅱ阶段提供了[2]___________和[3]__________。
53. (5分)下图为某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B和D处于分裂的 期,A和C处于分裂的 期,进行减数分裂的是_____________图。
(2)不存在染色单体的是 图,该动物体细胞内有________条染色体。
54.(5分)为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分别向A~E 5支试管中加入适宜浓度的唾液淀粉酶2mL,调节各试管的pH如下表,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淀粉液2mL。37℃保温10min后,加入斐林试剂或本尼迪特试剂显色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A B C D E
pH 5.60 6.20 6.80 7.40 8.00
砖红色深浅 + + + + + + + + +
注:“+”的多少代表颜色深浅。
(1)在本实验中,斐林试剂或本尼迪特试剂检测的物质是 。
(2)实验结果表明淀粉酶的最适pH是_______,高于或低于此pH时,酶活性________。
(3)如果将实验中的淀粉液换成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其他条件不变,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原因是淀粉酶不能催化_____________的水解反应,说明酶具有______________。
55.(5分)黑尿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患者的尿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变黑。下面是有关黑尿病的系谱图。请回答问题:
(1)控制黑尿病的基因是 性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图中I1的基因型是 ,判断依据是 。
(3)II4与II5的孩子不患黑尿病的概率为 。
56.(5分)右图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过程称为 。
(2)图中①表示 分子,它的作用是 。
(3)图中②的密码子是 。
(4)连接②与③的化学键称为 。
57.(5分)正常人血糖浓度的范围是80~120mg/dL,糖尿病人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A、B两人在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人中可能患糖尿病的是 。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细胞受损,导致 分泌不足,血糖浓度超过正常值,从而出现糖尿。
(2)人在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 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
(3)研究表明,下丘脑可以控制胰岛细胞的分泌活动,说明血糖平衡是由 和 共同调节的。
58.(10分)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值的单位为kcal/(m2·a)。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源头是 。
(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是 kcal/(m2·a),能量在该生态系统中是沿着 流动的。
(3)该生态系统输出的能量是通过动物、植物、微生物的___________作用实现的。
(4)上图数据反映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没有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判断依据是能量输入___________(大于 、等于、 小于)能量输出。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2次月考
高二年级生物学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6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 50分)
二、填空题(除特殊说明每空1分,共50分)
51.(1)DNA复制 相关蛋白质合成 (2) [12]线粒体 (3)[5]核膜 (4)[10]中心体
52. (1)类囊体膜(2分) (2)光反应(2分) 暗反应(2分) (3) ATP(2分)NADPH(2分)
53. (1)后 中 BC (2)BD 4
54. (1)还原糖 (2)6.80 降低 (3)蔗糖 专一性
55. (1)隐 常 (2)Aa 后代中有患者 (3)2/3
56. (1)翻译 (2)tRNA 识别密码子并转运氨基酸 (3)UCU (4)肽键
57. (1)B,胰岛素 (2)肝糖原 (3)神经 体液
58. (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2分) (2)20810(2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2分)
(3)呼吸(2分) (4)小于(2分)2012.6
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 四 道大题,共 6 页。2.卷面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45 分钟。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56 分)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 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的决定》。会议确立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对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做出了新的部署。
A.科技体制 B.文化体制 C.经济体制 D.政治体制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下列选项能体现中共性质的是
①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 ②支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③中国共产党能代表人民立法 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认为,推动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 的总基调。
A.稳中求进 B.又好又快 C.又快又好 D.迅速发展
4.2012年2月,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农业 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明确,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
A.管理创新 B.体制创新 C.制度创新 D.科技创新
5.温家宝在政府报告中提出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这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依次是:
①促进经济增长 ②稳定物价
③增加就业 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②④ D. ②③④①
6.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中,有选民提出:不了解的候选人不选,上届代表没有行使过提案权的不选,不为百姓说话的候选人不选。“三不选”直接表明
A.我国的选举制度已经完善      B.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原则
C.各级人大代表均实行直选      D.选民的权利意识显著增强
7.全国人大代表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的职权有
①立法权 ②质询权 ③提案权 ④任免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①④
8.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国家根本大法对我国_______________的明确规定。
A.国体 B.政体 C.政治制度 D.政党制度
9.某中学高三同学就“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举行了一次课堂讨论。下面是四
位同学提出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A.宗教信仰自由是对信教者而言的
B.宗教信仰自由意味着可以到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
C.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D.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10.当代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各国处理国际关系时,最主要的是
A.按照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B.按照国际条约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C.联合国的决议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D.根据大国一致原则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11.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简单地说就是
①各会员国主权平等 ②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③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 ④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 ②③
12.右图中,连衣裙的价格在一个月后降至50元,其原因可能是
①产品增加导致供过于求
②生产扩大导致成本降低
③供过于求导致价值下降
④深受喜爱导致价值下降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投资理念,强调要重视股票、债券等投资方式的
A.稳定性 B.灵活性 C.流通性 D.风险性
14.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标志。下列反映我国GDP增长的图表是
A.图一 B.图二 C.图三 D.图四
15.分析图3与其他三幅图的关系,你认为对图3的增长起基础性作用的是
A.图二 B.图一 C.图一和图四 D.图二和图四
16.自2012年5月10日零时起,93号汽油下调0.25元。油价下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购车行为。这是因为
A.汽车和汽油是替代品 B.汽车和汽油是互补商品
C.价格波动决定人们的购买力 D.物美价廉的商品是人们消费的首选
17.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 的关系。这样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又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A.价格与价值 B.价值规律与宏观调控
C.效率与公平 D.供求关系与商品数量
18.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于2011年9月1日起实施。在下列选项中,对个人所得税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②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③有正当收入的公民都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④公民的所有收入都属于纳税范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该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是
A.潜移默化 B.深远持久 C.精神愉悦 D.健康向上
20.早在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数量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华民族以华夏民族为号,炎黄为旗,龙凤为图,汉字为记,凸现了中华民族的鲜明特征。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 ②中华文化有独具特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③中华文化在世界多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放眼周围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原野等物质具体形态。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眼光认识物质的唯一特性,其正确回答是
A.可知性 B.客观实在性 C.永恒性 D.矛盾同一性
23.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70周年。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出过科学的阐释,他指是,这里的“是”指事物的
A.客观性 B.物质性 C.规律性 D.主观性
24.每天,我们都有很多的学习任务,这常常让我们手忙脚乱。如果善于按照右图所示,将我们的学习任务进行管理,并按一定的顺序完成任务,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这种做法主要体现了( )原理。
A.矛盾普遍性
B.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关系
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D.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
25. 上面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26.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③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④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7.下列表述中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有
A.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B.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C.物极必反,相辅相成夫 D.头疼医头,脚疼头脚
28.温家宝在和北大学子共度“五四”青年节时,与学生挥毫相和: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寄托了总理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对这八个字的正确理解是
A.既要树立崇高理想,又要投身社会实践B.既要实现社会价值,又要实现自我价值
C.既要学习间接经验,又要积累直接经验D.既要改选客观世界,又要履行主观世界
二、问答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
29.某班开展了一次关于高中学习的主题班会,同学们谈了自己的困惑。
请你结合几个同学的说,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帮助他们澄清认识。
学生 观点摘要 哲学分析
甲 我很不适应高中生活,特别留恋初中时代,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熟悉,真想回到那个阶段。 (请不要在此答题)
乙 尽管学习十分努力,几次大考都没有考好,心灰意冷,看来真的没有前途和希望了! (请不要在此答题)
30.近年来,北京市政府通过调整最低工资,加大廉租房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保持了社会的基本稳定。
从《政治生活》角度,请你评价北京市政府的做法。
3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请说明优秀文化在塑造人方面有何作用。
32.某中餐馆,几个小伙子饱餐后,桌上的剩菜多达三分之一,结帐后正准备扬长而去,邻桌的老太太追上去……
老太太:“你们剩的太多了。太浪费了。”
小伙子:“我们吃饭买单,剩多少,关你老太太什么事?”
老太太:“吃多少,点多少,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社会的!”
“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社会的!”,请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这句话对我们的日常消费有何启示?
三、简答题 (每小题3分,共12分)
3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这样一种经济现象:夏天是蔬菜生长的旺季,蔬菜价格较便宜;到了冬季,蔬菜需要在温室中生长。由于成本不同,冬季蔬菜的价格往往比夏季贵一些。这说明          。
34.左图漫画中,推广“外地经验”的人,虽然工作热情很高,但其做法值得商榷,从哲学上看,他的做法违背了 。
35.我国政体是 。
36.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四、论述题:12分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色的精神品格,是展示城市形象,引领城市发展的内在力量,“爱国 创新 包容 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内涵。
结合北京精神,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2次月考
高二年级政治学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6
—、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56 分)
二、问答题(共4小题,共20分)
29.甲:矛盾具有特殊性。高中阶段学习有自己的特点,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乙: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勇敢接受挫折和考验。
30.以人为本,坚持对人民负责,(2分)积极履行政府职能,协调矛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分)
31.丰富人的精神世界,(2分)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
32.做理智的消费者(2分要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3分)
三、简答题(共4小题,共12分)
33.价值决定价格 34.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6.取其精华
四、论述题
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历史不仅赋予了北京辉煌灿烂文化遗存,也培育了北京市民文明有礼的优秀品德和企业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
(4)联系身边实例,说明在市场经济中厚德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意义。(3分)
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有了包容,北京文化才呈现出丰富感和多样性。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用包容的心态对待文化多样性。(3分)
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体现了北京人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2)从辩证否定观的角度,谈谈该怎样创新。(4分)
爱国,作为北京精神的首义,深刻地反映了首都的担当和责任,彰显出北京精神的高度与大义。
(1)北京精神的核心是 (2分)
(4)联系身边实例,说明在市场经济中,厚德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意义。(3分)2012.5
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 二 道大题,共 4 页。2.卷面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某烷烃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2—CH3,它的正确命名是( )
A. 4-甲基-3-乙基戊烷 B. 3-丙基戊烷
C. 2-甲基-3-乙基戊烷 D. 3-乙基-2-甲基戊烷
2.下列物质中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
A.甲烷 B.苯 C.甲苯 D.乙酸
3.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 )
A.质谱 B.红外光谱 C.紫外光谱 D.核磁共振谱
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醛基的结构简式 —COH B.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C.四氯化碳分子的电子式 D.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5.在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
A.苯酚和苯 B.甲烷和2,2-二甲基丁烷
C.乙二醇和丙三醇 D.1,1-二氯乙烷和1,2-二氯乙烷
6.比较下列各组物质的沸点 ①乙醇>丙烷 ②正戊烷>异戊烷 ③1-丁烯>1-庚烯,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7.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C3H7Cl B CH2Cl2 C C2H6O D C2H4O2
8.下列物质,属于酚类的是( )
A. B. C. D.
9.用一种试剂鉴别乙醇、苯、1-己烯、苯酚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 )
A.浓溴水 B.氯化铁溶液 C.盐酸 D.四氯化碳
10.下列物质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A.CH3Br B. C. D.
11.CH3—CH==CH2加聚形成的聚合物是( )
12.以2-溴丙烷为原料制取1,2-丙二醇,需要经过的反应是( )
A.加成—消去—取代 B.取代—消去—加成C.消去—取代—加成 D.消去—加成—取代
13.能够鉴定溴乙烷中存在溴元素的实验操作是 ( )
A.在溴乙烷中直接加入AgNO3溶液 B.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加入AgNO3溶液
C.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加入稀硝酸酸化,然后加入AgNO3溶液
D.加入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后加入AgNO3溶液
14.丙烯醇(CH2=CH—CH2OH)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
①加成 ②氧化 ③酯化 ④加聚 ⑤取代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5..聚合物 的单体是( )
16.某烃经催化加氢后,不能得到2-甲基丁烷,该烃是
A.2-甲基-1-丁烯 B.B.2-甲基-2-丁烯 C.3-甲基-1-丁炔 D.3,3-二甲基-1-丁炔
17.分子式为C8H16O2的有机物A,它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B和C,且B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成C。则有机物A的可能结构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18.对有机物右图所示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发生碱性水解,1mol该有机物完全反应消耗8molNaOH
B.常温下,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C.与稀H2SO4共热,生成两种有机物
D.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4H10O9
19.已知分子式为C12H12的物质A结构简式为,A苯环上的二溴代物有9种同分异构体,由此推断A苯环上的四溴代物的异构体的数目有( )种
A.9 B.10 C.11 D.12
20.由乙烯和乙醇蒸气组成的混和气体中,若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0%,则氧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 )
A.15.6% B.26.7% C.30% D.无法确定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1.(8分)某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为进一步测定A 的化学式,现取6.2 g A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将产物先后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5.4 g和8.8 g(假设每步反应完全)。
(1)该有机物的实验式是 ________________;分子式是 ______________。
(2)红外光谱显示有“C—C”键和“O—H”键的振动吸收,若核磁共振氢谱只有2个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推断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有机物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4分)下图中X是无支链的、具有果香味的合成香料,可用于调配多种果香型香精。已知D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 g/L,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E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有机物。各物质间转化关系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分子的名称是 。
(2)B分子中所含官能团是 。
(3)C+E→X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反应。
(4)写出任意两种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含A):
、 。
(5)X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以D为原料生产一种常见塑料的化学方程式是 。
23.(18分)A为药用有机物,从A出发可发生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反应。已知A在一定条件下能跟醇发生酯化反应,A分子中苯环上的两个取代基连在相邻的碳原子上;D不能跟NaHCO3溶液反应,但能跟NaOH溶液反应。
请回答:(1)A转化为B、C时,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的两种同分异构体Q、R都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银镜反应,R能与Na反应放出H2,而Q不能。Q、R的结构简式为Q__________________、R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A在加热条件下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酰氯能与含有羟基的物质反应生成酯类物质。例如:
写出草酰氯(分子式C2O2Cl2,分子结构式:)与足量有机物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
请选择适当物质设计一种合成方法,用邻甲基苯酚经两步反应合成有机物A,在方框中填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有机物A
(中间产物)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考试
高二年级化学学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5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 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1、CH3O C2H6O HOCH2CH2OH HOCH2CH2OH + 2Na NaOCH2CH2ONa + H2↑
22、丁醇
醛基
酯化
CH3CH2 CH2 COOC2H5 + NaOH CH3CH2 CH2 COONa + C2H5OH
23、(1)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中和反应
(2)HCOOCH3 HOCH2CHO (3)
(4)+ 2H
(6)
CH3 CH2—CH3
[
-CH2-CH2-CH2-
]
n
CH3
OH
C
CH3
CH3
CH3
CH2Br
C
CH3
CH3
X:C6H12O2
D
一定条件
E
氧化
B
C
A
氧化
(邻甲基苯酚)2012.6
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 三 道大题,共 4 页。2.卷面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选题(每小题 4 分,共 36 分)
1.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上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 )
A.光从空气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小
B.光从空气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大
C.光从玻璃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大
D.光从玻璃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够小
2.若用绿光照射某种金属板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则下列哪一种方法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
A.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 B. 增加光的照射时间
C. 改用黄光照射 D. 改用紫光照射
3.任何电磁波在真空中都具有相同的( )
A.频率 B.波长 C.波速 D.能量.
4.小明在实验探究中用一束复色光沿AO方向(O是圆心)射入一半圆形玻璃砖,射出时分成a、b两束单色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光比b光先从玻璃砖中射出
B.若将光束AO绕O点逆时针转动,则a光先发生全反射
C.分别让a、b通过同一双缝干涉仪,则a光干涉条纹间距较大
D.分别让a、b通过同一单缝,则a光更容易发生衍射
5.从两只手电筒射出的光,当它们照到同一屏上时看不到干涉条纹,这是因为(   )
A.干涉图样太细小看不清楚 B.手电筒射出的光不是单色光
C.周围环境的漫反射光太强 D.两个光源是非相干光源
6.声波能绕过一般建筑物,而光波却不能,这是因为 ( )
A.光波传播速度太大,偏离直线不明显
B.声波传播速度小,而光波传播速度大
C.建筑物对声波吸收少,而对光波吸收多
D.声波波长长,容易产生衍射;光波波长短,不易产生衍射
7.对于单缝衍射实验现象,以下正确的是( )
A.缝的宽度越小,中央亮条纹的宽度越窄
B.缝的宽度越小,中央亮条纹的宽度越宽
C.缝的宽度越大,衍射现象越明显
D.入射光的频率越大,衍射现象越明显
8.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必须依赖介质传播 B.电磁波可以发生衍射现象
C.电磁波不会发生偏振现象 D.电磁波无法携带信息传播
9.根据电磁波谱从下列选项中选出电磁波的范围相互交错重叠、且频率顺序由高到低排列的情况( )
A.伦琴射线、紫外线、可见光 B.伦琴射线、紫外线、红外线
C.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 D.无线电波、红外线、紫外线
二、多选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0.用白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得到彩色的干涉条纹,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A.干涉图样的中央亮纹是白色的
B.在靠近中央亮纹两侧最先出现的是红色条纹
C.在靠近中央亮纹两侧最先出现的是紫色条纹
D.在靠近中央亮纹两侧最先出现的彩色条纹的颜色与双缝间距离有关
11.下列现象属于薄膜干涉的有: ( )
A.在水面上的油膜呈现的彩色花纹 B.雨后天空中呈现的彩虹;
C.阳光下通过三棱镜得到的彩色条纹 D.肥皂泡上呈现的彩色环纹
详细替换删除上移下移
12.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医院里常用X射线对病房和手术室消毒
B.医院里常用紫外线对病房和手术室消毒
C.在人造卫星上对地球进行拍摄是利用紫外线有较好的分辨能力
D.在人造卫星上对地球进行拍摄是利用红外线有较好的穿透云雾烟尘的能力
13.如图,P是一偏振片,P的透振方向。下列入射光中,哪几种照射时,能在P的后方观察到透射光( )
A.太阳光
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
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
D.沿与竖直方向成450角振动的光
三、计算题(14、15、16每题6分,17、18、19每题10分共 48 分)
14.某振荡电路自感线圈的自感系数是4毫亨,电容器电容为2.5皮法。求该振荡电路的振荡周期以及发出的电磁波在空中的波长(π=3.14)。
15.如图所示,一储油桶,底面直径与高均为1m。当桶内无油时,从某点A恰能看到桶底边缘上的某点B。当桶内油的深度等于桶高的一半时,由点A沿方向AB看去,恰能看到桶底上的点C,两点C、B相距0.25m。求油的折射率和光在油中的传播速度。
16.某发电厂输出功率为100 kW,输电线电阻为4Ω,求当以2000伏和2万伏输送时电路分别损失的电功率为多少
17.有n=10匝的矩形线圈,每匝都是长50cm,宽20cm,线圈总电阻10Ω,在B=2T的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50rad/s旋转.线圈与R=40Ω的外电阻连接,图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的接入不影响原电路.求:
(1)流过电阻电流的瞬时表达式(从中性面开始计时)
(2)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
(3)电路中1min内产生的热量
(4)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转过90度的过程中流过安培表的电量。
18.发电机输出功率为100 kW,输出电压是250 V,用户需要的电压是220 V,输电线电阻为10 Ω.若输电线中因发热而损失的功率为输送功率的4%,试求:
(1)用户得到的电功率是多少
(2)在输电线路中设置的升、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详细替换删除上移下移
19.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t1=0和t2=0.5 s两时刻的波形分别如图中的实线和虚线所示,求:
(1)周期
(2)波速
(3)若波速为92 m/s,求波的传播方向.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2次月考
高二年级物理学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6
—、选择题(每小题 4分,共 52分)
三、计算题(14、15、16每题6分,17、18、19每题10分共 48 分)
14.f== Hz=5.0×1014 Hz。 3分
6.28Х10-7m 188.4m 3分
15.解析:设入射角r,折射角i,则sini=,sinr=,n=== 3分
/2 Х108m/s 3分
16. 10kw 100w 6分
17. (1)如图所示,画出一个周期内交变电流的u—t图象,其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时间t1表示霓虹灯不能发
光的时间,根据对称性,一个周期内霓虹灯不能发光的时间为4t1
当u=u0=60 V时,
由u=120sinωt V求得: 2分
t1= s
再由对称性知一个周期内能发光的时间:
t=T-4t1= s-4× s= s 3分
再由比例关系求得一个小时内霓虹灯发光的时间为:
t=× s=2400 s. 3分
(1)2sin50t (2) 56.4V 1.4A (3)600J (4)0.04C 3分
18. (1)、
(2)、n1:n2=1/16 ,n3:n4=190/11
(3)、P用=95KW 2分
(1)96KW (2)1/20 240/11 各3分
19. 向右传 向左传
周期 2/(4n+1) 2/(4n+3) 各2分
速度 (16n+4)m/s (16n+12)m/s 各2分
(3) 向左传 2分
n1
n2
U2
U3
n3
n4
R
U4
R
I1
I22012.06
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 三 道大题,共 8 页。2.卷面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80 分钟。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二节, 满分15分)
(共5小题; 每题1分,满分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1. What does the man like to eat
A. Seafood B. Vegetables C. Fish
2. What is the man
A. A doctor B. A professor C. A student
3.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Friends B. Couples C. Workmates
4. What do the speakers think of the music
A. Pleasant B. Acceptable C. Annoying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 A building 381 metres high, with 100 stories
B. A building 442 metres high, with 110 stories
C. A building 344 metres high, with 100 stories
(共10小题; 每题1分,满分10分)
请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does the woman like
A. Paintings at the French market. B. Paintings at the Australian market.
C. Paintings with bright colors and patterns.
7. Which room will the paintings be put
A. Bedroom. B. Dining room. C. Living room.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 When is always the Labor Day in Canada
A. The first Monday in September. B. The first Sunday in September.
C. The first day in September.
9. What do most people do on Labor Day in Canada
A. Take a break from work. B. Give some speeches. C. Work very hard.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dventure. B. Vacation. C. Weather.
11. Which is the best part of the woman’s hour
A. Hiking. B. Skydiving. C. Visiting relatives.
12. Why did the man stay home and watch TV
A. It was raining. B. He was too tired. C. He was with his relatives.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5题。
13. How long should the participants in Big Brother stay inside
A. 24 days. B. 100 days. C. 9 days.
14. Who will be the winner of Survivor
A. The one who is left at last. B. The one who can find their own food.
C. The one who wins one million dollars.
15.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A. To introduce Survivor. B. To introduce Big Brother.
C. To introduce reality shows.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 满分6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2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5分)
16. Jack had feeling of excitement when hearing his article had been published in
school magazine.
A.the;a B.a;the C./;the D the;/
17. Naturally I will come to you for advice whenever I feel I need
A.them B.one C.some D.few
18. It is a rule in our school that no books out unless you have a library card.
A.must be taken B. might take C.can be taken D.should be taken
19. —Why are your hands so dirty
—I in the garden.
A.was working B.have worked C.worked D.have been working
20. The attackers were arrested and didn’t know where they .
A.would take B.are taken C.were being taken D.will be taken
21. Mary ____ be in Paris,for I saw her in the town only a few minutes ago.
A.mustn't B.can't C.shouldn't D.may not
22. Wow! Look at the man and his horse are running down the road.
A.which B.that C.who D where
23. I usually get up very early _____________ I can have a cup of tea in my office before working.
A. so that B. in case C. now that D. even if
24. _________ I was saying is not __________ I am going to say. Let me start over and make it clear.
A. What/what B. That/what C. What/ that D. Which/who
25. —How’s your tour around the North Lake Is it beautiful
—It ________ be, but it is now heavily polluted.
A. will B. would C. should D. must
26. I have won a holiday in the coming weekend. Tomorrow morning I ____________ to Florida to
enjoy my holiday.
A. will be flying B. am going to fly C. am to fly D. flies
27. —It’s reported that the new underground line has been completed.
—Yes but it hasn’t been made clear it’s to be opened to traffic.
A.that B.who C.what D.when
28. —Why didn’t you come to the cinema with us last Saturday
—Oh,sorry.But I the film.
A.see B.saw C.have seen D.had seen
29. A few days after the interview, I received a letter me admission to the university.
A.offering B.offered C.having been offered D.to be offered
30. Don’t make any excuse for your mistakes! It is ___________ you have caused ___________ I
care about, not the reason.
A. who/who B. that/that C. what/that D. what/which
31. Thousands of Haitians cheered as the Chinese medical team arrived,many of even
cried with joy.
A.those B.them C.whom D.who
32. If we had taken such effective measures much earlier, the river so seriously now.
A.is not polluted B.would not be polluted
C.had not been polluted D.would not have been polluted
33. The scientist was rewarded by the government for such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country.
A.make B.making C.being made D.having made
34. Robert made a call to his parents yesterday afternoon. To his disappointment, of them answered it.
A.either B.both C.none D.neither
35. He spent much of the evening with Robert Green, he had hardly seen in the thirty years since they had worked together at CBS.
A.what B.that C.who D.whom
36. Mr Brown arranged for the taxi to come at six she would not have to wait long at the station.
A.because B.even if C.before D.so that
37. Children above 12 are able to take part in skiing or other activities for them.
A.having designed B.designing C.to design D.designed
38. Peter was sure that he drank any more of this good red wine he would fall asleep.
A.if B.when C.as D.since
39. About seven years ago she felt she had to ask herself she really wanted to spend her life farming. Now she has make up her mind to quit farming.
A.when B.whether C.what D.where
40. Without the help of those kind-hearted villagers, we ______________back to our house.
A. would have come B. would come C. wouldn’t have come D. hadn’t come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I knew I should have told the headmaster at the time. That was my real 41_______.
He had gone out of the study for some ___42___, leaving me alone. In his absence I looked to see___43___was on his desk. In the___44___was a small piece of paper on which were written the___45___“English Writing Prize 1949: History Is a Series of Biographies (人物传记)”.
A(n)___46___boy would have avoided looking at the title as soon as he saw the___47___. I did not. The subject of the English Writing Prize was kept a___48___until the start of the exam so I could not___49___reading it.
When the headmaster___50___, I was looking out of the window.
I should have told him what had ___51___ then. It would have been so ___52___ to say: "I'm sorry but I ___53___ the title for the English Writing Prize on your desk. You'll have to ___54___ it. "
The chance passed and I did not ___55___ it. I sat the exam the next day and I won. I didn't___56___to cheat, but it was still cheating anyhow.
That was thirty-eight years___57___when I was fifteen. I have never told anyone about it before,___58___have I tried to explain to myself why not.
The obvious explanation is that I could not admit I had seen the title ___59___ admitting that I had been looking at the things on his desk.___60___ there must have been more behind it. Whatever it was, it has become a good example of how a little mistake can trap (使陷入) you in a more serious moral corner (道德困境).
41. A. plan B. fault C. grade D. luck
42. A. reason B. course C. example D. vacation
43. A. this B. which C. that D. what
44. A. drawer B. comer C. middle D. box
45. A. names B. words C. ideas D. messages
46. A. honest B. handsome C. friendly D. active
47. A. desk B. paper C. book D. answer
48. A. question B. key C. note D. secret
49. A. help B. consider C. practise D. forget
50. A. disappeared B. stayed C. returned D. went
51. A. existed B. remained C. happened D. continued
52. A. tiring B. easy C. important D. difficult
53. A. saw B. gave C. set D. made
54. A. repeat B. defend C. correct D. change
55. A. take B. have C. lose D. find
56. A. remember B. learn C. mean D. pretend
57. A. past B. ago C. then D. before
58. A. either B. never C. nor D. so
59. A. by B. besides C. through D. without
60. A. But B. Though C. Otherwise D. Therefore
阅读理解(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I 阅读下面短文,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中最佳答案(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A
Read the newspaper articles below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French Film Festival
The fourth French Film Festival starts tomorrow, Friday, October 9. From Friday to Sunday there are eight different films—everything from family comedies to romantic dramas. The ticket price of each film is $5.00. You can buy tickets in advance at the Coleman Art Theater or by calling 555-9753. But act quickly because some shows are already sold out.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each film, you can get a brochure at the theater.
Schedule of films
Friday Saturday Sunday
3:30 pm—Wild Nights 5:30 pm—November7:30 pm—After Love10:00 pm—Tito and Me 10:00 am—The Man of My Life3:30 pm—Wild Nights7:30 pm—November10:00 pm—Max and Jeremy 1:00 pm—Indochina3:30 pm—The Little Prince 7:30 pm—November10:00 pm—Max and Jeremy
Enjoy Family Fun at the Agricultural Fair
It’s that time again. The Agricultural Fair opens today, October 8, and runs to October 22—two weeks of fun for the whole family. So, put on your most comfortable shoes and come to the State Road 41. Exhibits and rides will be open from 10 am until 11 pm every day.
This year the fair offers a variety of animals, rides, and exhibits, so get ready to enjoy the Ferris wheel, eat cotton candy, and pet all the smelly but lovely animals.
One of the most unbelievable exhibits is called “Too big to eat.” Here you can see huge tomatoes, cabbages, and other vegetables, some weighing up to 15 pounds.
There are plenty of places to eat at the fair. You’ll find a great variety of food such as French fries, candy apples, and popcorn.
The ticket price is $6.50 for adults and $3.50 for children under 12.
61. When will the French Film Festival start
A. October 8. B. October 9. C. October 10. D. October 22.
62. If you want to watch the movie After Love, you will go to the cinema before ________.
A. 7:30 pm on Friday B. 10:00 am on Saturday
C. 10:00 pm on Friday D. 3:30 pm on Sunday
63. What can you do at the Agricultural Fair
A. Cook food. B. Plant apple trees. C. Buy shoes. D. See huge vegetables.
64. If a mother and her 5-year-old son go to the Agricultural Fair, she will pay ________ for the tickets.
A. $3.50 B. $5.00 C. $6.50 D. $10.00
B
It was a Sunday and the heavy storm had lasted all night. The morning after the storm, though, was beautiful blue skies, warm air and a calm, inviting sea touching the shore gently.
My father realised it was a good day for fishing and invited my sister and me to go with him. I was only 14 and fishing had never been my thing, but I decided to go all the same. I’m so glad I did.
On the road to the harbour we could see the terrible destruction on the coast, but the harbour itself was in fairly good shape. After all it was protected by the arms of a bay that had only one tiny channel to the sea. As we got on board, we noticed two big humps(脊背) in the distance.
On approaching them, we saw it was a mother whale with her baby. We couldn’t believe it ----there aren’t any whales along the coast here. The storm must have driven them across the ocean into the bay, in which the still water was so badly polluted that nothing could survive.
The little baby whale ----actually as big as our boat----was obviously stuck and could not move. The mother dived under the water and came up suddenly, making big whirlpools(漩涡) and waves.” She’s trying to help her baby, but on the wrong side,” my father said. At this point, my father moved our boat in a semicircle to the other side and, heading the boat towards the baby whale, pushed it gently. With our several gentle pushes the big hump turned over and disappeared under water. Then it swam up right beside its mum. They struggled in their desperate attempts to escape but missed the exit and started heading in the wrong direction. We hurried up to the whales and tried to lead them towards the bay channel. Slowly, they let us lead them, some-times rising from the water right beside us to breathe----and to give us a trusting look with those huge eyes. Once they hit their first part of clean water flowing straight from the sea, the mum gave us a wave with her tail and off they swam into the distance.
In the excitement it had felt like only a few minutes, but we had been with those wonderful animals for almost an hour and a half. That was the simple and lasting beauty of the day, Nearly four decades later, I still look back fondly to that golden day at sea.
65. The author says “I’m so glad I did.” (in Para.2) because __________.
A. he witnessed the whole process of fishing B. he enjoyed the beauty of the calm sea
C. he experienced the rescue of the whales D. he spent the weekend with his family
66. The harbour survived the storm owing to____________.
A. the shape of the harbour B. the arms of the bay
C. the still water in the channel D. the long coast line
67. The mother whale failed to help her baby because__________.
A. she had stayed in the polluted water for too long
B. the whirlpools she had made were not big enough
C. she had no other whales around for help
D. the waves pushed her baby in the wrong direction
C
In a world with limited land, water and other natural resources (资源), the harm from the traditional business model is on the rise. Actually, the past decades has seen more and more forests disappearing and globe becoming increasingly warm. People now realize that this unhealthy situation must be changed, and that we must be able to develop in sustainable (可持续的) ways. That means growth with low carbon or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products. In other words, we should keep the earth healthy while using its supply of natural resources.
Toda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 proper trend in many countries. According to a recent study, the global market for low-carbon energy will become three times bigger over the next decades. China, for example, has set its mind on leading that market, hoping to seize chances in the new round of the global energy revolution. It is now trying hard to make full use of wind and solar energy, and is spending a huge amount of money making electric cars and high-speed trains. In addition, we are also seeing great growth in the global markets 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such as palm oil (棕榈油),which is produced without cutting down valuable rainforest. In recent years the markets 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have grown by more than 50%.
Governments can fully develop the potential of these new markets. First, they can set high targets for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排放) and targets for saving and reusing energy. Besides, stronger arrangement of public resources like forests can also help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Finally, governments can avoid the huge expenses that are taking us in the wrong direction, and redirecting some of those expenses can accelerate the change from traditional model to a sustainable one.
The major challenge of this century is to find ways to meet the needs of growing population within the limits if this single planet. That is no small task, but it offers abundant new chances for sustainable product industries.
68. The traditional business model is harmful because of all the following EXCEPT that ______.
A. It makes the world warmer B. it consumes natural resources
C. it brings severe damage to forests D. it makes growth hard to continue
69. What can we infer from Paragraph 2
A. China lacks wind and solar energy.
B. China is the leader of the low-carbon market.
C. High-speed trains are a low-carbon development.
D. Palm oil is made at the cost of valuable forests.
70. To full develop the low-carbon markets, government can ______.
A. cut public expenses B. forbid carbon emission
C. develop public resources D. encourage energy conservation
II.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七个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共5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
The 21st century has been the age of many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and advances. Technology has one purpose and that is to make the lives of people better by helping them become more efficient in their work. ______71______
Computers nowadays have become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lives of people. It has made the world smaller, but has it made our world better This leads us to ask whether computer technology is good or bad. ______72______ Some students would lose their focus on their studies as they play computer games. The number of obesity cases has increased and it is too much computer activity that has led to less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a number of people.
______73_______ It is now easier to gain information on the world events; you can even find a job on the Internet; and most importantly it is now easier to be connected with another even if you ar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globe.
_______74______ Just like a knife, it has been made to cut and slice food but it can also be used to kill people, and you can’t ban the use of knives in order to stop killing. And so you can’t blame computers for the problems, for it is the people who use them that cause the problem.
But the problem isn’t computer technology itself. ____75____ Computer technology is generally good for it can bring in a lot of good if it is used properly, but can do great harm if used unwisely.
The problem lies in the people who use it.
First, let’s try to look at some of the bad effects.
Computer was created with a common good in mind.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both disadvantages and advantages.
One such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 is computer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advantages over other modern technologies.
On the other hand, computers have opened a whole new world of possibilities.
第三部分
用所给词和短语的正确形式填空。(共10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1分)
link, dedicate, range, change with, turn to, inspire, figure out, donate, single out, explore, breakthrough
We will be _________ our brain to these computers and a huge database.
Medical advances ________ from discovering the causes of diseases to surgical procedures replacing diseased organs with ________ ones in the 20th century.
Communication __________ the introduction of mobile phones and the way we correspond went from writing to emailing then.
The scientists ___________ how to split the atom, previously thought to be the smallest particle of matter in the universe.
Even though it is impossible to choose the most important scientist, it is possible __________ a few pioneers of the 20th century.
Einstein was rocking his baby, when he __________ in a sudden.
With a telescope, Hubble began the long, low process of _________ our galaxy.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ir missiles, the navy ____________ Eckert, an engineer, and Mauchly, a physicist, to wrestle with the problem.
The pioneers of the 20th century were all _________ to improving all the quality of human life on earth.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2次月考
高二年级英语学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06
—、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四、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76 linking 77 ranged 78 donated 79 change with 80 turned to
81 to single out 82 was inspired 83 exploring 84 turned to 85 dedicated2012.5
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 二 道大题,共 7 页。2.卷面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每小题1.5 分,共48 分)
1.沙皇政府1649年通过的《法律大全》明确宣布地主有权以1626年编纂的土地财产登记簿或
1646~1647年的人口调查表为依据,无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农民不论逃亡时间多久,
都要连同他们的家庭、财产一起返回并定居在原来的地主领地里。这一规定( )
①反映了农民被奴役的程度日益加深 ②说明了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③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 ④标志着俄国农奴制度最后确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农奴制度对俄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不包括 ( )
A.农奴生活非常贫困不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
B.农奴没有人身自由不利于自由劳动力的需求
C.农奴制度维系着自然经济
D.农奴掌握的社会财富不利于工业投资
3.从工业化角度看,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了19世纪中期的俄国 ( )
A.农奴从封建庄园逃到西伯利亚 B.内河航运仍以人力为主
C.农奴生活极端贫困 D.俄国的工业生产比较落
4.俄国激进派代表人物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基本主张是( )
A.继续保留农奴制 B.对农奴制进行平缓的改革
C.主张让农奴向地主赎买份地 D.主张无条件地给予农奴自由和土地
5.导致下表中俄国经济状况的根源是 ( )
A.农奴制盛行 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俄国科技落后 D.垄断组织尚未产生
国别项目 俄国 英国 德国
生铁(19世纪中叶) 26万吨 385万吨
铁路总长(1861年) 1 500俄里 15 000俄里 10 000俄里
6. 19世纪中叶,俄国工业的发展,要求突破农奴制的束缚,在思想领域具体表现在 ( )
A.农民的骚动 B.新思潮的涌动 C.十二月党人起义 D.克里米亚战争
7.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俄国迫切需要用对外战争摆脱困境 B.俄国的对外扩张与英法的利益发生冲突
C.英法需要土耳其扩大商品市场 D.土耳其所处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
8.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 (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 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
C.克里米亚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 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9.俄国1861年改革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废除了农奴制度 B.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
C.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D.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10.下列历史事件有利于俄国的思想近代化的是 ( )
A.西方思想和统治方式的传入 B.废除农奴制
C.强化村社制度 D.实行保护关税政策
11.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成群的农民和绅士都站在宫殿前,大
声呼喊着‘万岁!万岁!’……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
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假设这位封建地
主所说的是真实的,那么农民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B. 可以高价赎买到一块份地
C.摆脱农奴主控制,归村社严格管理 D.彻底摆脱封建束缚
12.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进步作用是 ( )
A.造成了资本的集中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C.强化了中央集权 D. 扩大了国际市场
13.下列属于“二一九法令”局限性表现的是 ( )
①农民仍然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
②农民支付的份地赎金总额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
③改革后的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奴役④农奴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4.被称为“解放者”的亚历山大二世被暗杀表明 ( )
①改革遇到很大阻力 ②亚历山大二世是农奴的“解放者”
③只要适应历史发展的改革都是一帆风顺的 ④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清朝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是( )
①都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②都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③都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④都取得巨大成效,获得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6.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华民族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这里的民族危机是指 ( )
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B.日本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C.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资本输出 D.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7.戊戌变法运动的背景是( )
①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②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③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④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闻
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
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
19.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 ( )
A.君主专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20.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在于( )
A.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 B.对洋务运动有所批评
C.出版书刊宣传维新思想 D.开展了有一定基础的变法运动
21.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有了新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内因有( )
①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③中国无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2.下列对戊戌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②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③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④是一次资产阶级同封建顽固势力的夺权斗争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23.下列不属于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的是( )
A.形成了一批具备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
B.革新了中国的政治制度
C.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D.起到了解放思想、开创时代新风的作用
24.戊戌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于( )
A.促进了思想启蒙 B.发展了资本主义
C.推动了政治改革运动 D.掀起了民族民主革命
25.戊戌变法失败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 )
A.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B.光绪帝被囚禁
C.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 D.帝国主义的破坏
26.从促进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
A.确立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主导地位
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27.下列观点倾向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
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器械艺也
B.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D.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行斯强也
28.戊戌变法使大小官僚及其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因为变法规定( )
A.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B.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
C.废除八股取士 D.裁汰绿营
29.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是由于( )
①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②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
③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
④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0.戊戌变法的首要目标是( )
A.革新政治 B.救亡图存 C.夺取政权 D.学习西方
31.百日维新过程中采取的军事措施不包括( )
A.建立新式军队 B.按新法练兵
C.成立北洋舰队 D.裁汰绿营
32.对戊戌变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C.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的可能性
D.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秩序
二、非选择题(共四道大题,共52分。)
33.(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地主对于农民的穷凶极恶的压榨和奴役,引起农民不断地骚动。国内各阶级、阶层都行动起来参加或支持农民的骚动。据统计,1801年至181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83次;1811年至182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124次;1821年到183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则达到了156次;1831年到184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143次,这较上个10年虽有所减少,但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缓和,只不过是一种短暂的平静。1841年到1850年的10年间,农民骚动达到351次,而在接下来的10年间,农民骚动则超过591次。农民骚动的增加,意味着社会的动荡不安,严重威胁着农奴制度的政治、经济基础。
材料二:俄国“首要的、必要的、刻不容缓的步骤”是“把农民从地主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把纳税者从严刑毒打中解放出来!”
材料三:自上而下的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
材料四: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出自《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
材料五:1861年改革后出现了两种土地所有制,即获得解放的农民以赎买的方式获得的小块土地和贵族地主继续保留大量的私有土地。农村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很大优势。1877~1878年欧俄部分的9150万俄亩的私有土地中,有7300万俄亩属于封建地主,占了80%。部分劳动力仍被束缚在封建经济活动中,依靠封建地租进行生产。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改革前地主和农民公用的水塘、牧场及森林也都归地主所有。由于土地的减少,农民在经济上更加不能自立,他们不得不向地主租地。这样,获得“解放”的农民又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封建工役制盛行,佃农除了以一半收成作为地租交给地主外,还要用自己的(或借来的)马匹和农具无偿地为地主服劳役。与此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俄国的迅速崛起,又使大批农民走向破产,沦为无产者。农村中,资本主义和农奴制残余紧密结合,广大农民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4分)
(2)结合材料三,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分)
(3)结合材料四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有何进步性?(4分)
(4)材料五反映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什么特点?(3分)
34.(14分)阅读下列材料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请回答:
(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2分)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2)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8分)
35.(11分)阅读下列三幅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商鞅 图2 俄国亚历山大二世   图3 日本明治天皇
请回答:
(1)“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说出与三幅图片中的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被成为“里程碑”的理由。(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位改革者在改革土地制度方面采取的措施。(3分)
(3)你从三位改革者身上学到了哪些宝贵品质。(2分)
36.(14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都不感到羞耻?”森有礼回答:“毫无羞耻之处,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
材料二:(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式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时代》
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6分)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2次月考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5
—、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48分)
二、非选择题(共四道大题,共52分)
33 (1)俄国社会矛盾尖锐,自下而上的革命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4分)
(2)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2分)
(3)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其近代化发展历程。(4分)
(4)改革具有欺骗性、不彻底性、掠夺性的特点。(3分)
34(1)含义: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2分)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封建顽固势力强大。(4分)
(2)改革措施: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8分)
35 (1) 图1:商鞅变法使秦国封建生产关系逐步确立,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图2:1861年农奴制改革使俄国由封建社会逐渐过渡的资本主义社会。
图3:明治维新使日本逐步摆脱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并成为亚洲强国。(6分)
(2)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解放的农民可以通过赎买获得一块份地。
明治维新: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和保护土地私有权。(3分)
(3)无私无畏,敢于改革;不畏强暴,勇于献身。(2分)2012.6
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 四 道大题,共 7 页。2.卷面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80 分钟。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基础知识(每小题3 分,共 30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逾越(yú) 庇(bì)护 剖(pōu)析 追本溯(shuò)源
B. 溃败(kuì) 蓦然(mò) 喟叹(kuì) 戛然而止(jiá)
C. 狩猎(shòu) 秭归(zǐ) 混沌(hún) 贻笑大方(yí)
D. 慰藉(jí) 攻讦(jié) 蚊蚋(ruì) 卓(zhuó)有成效
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剔透(tī ) 誊写 (téng ) 畏葸( xǐ ) 泥古不化(ní )
B. 疮痍(chuāng) 宽宥(yǒu ) 筵席(yán) 前倨后恭(jù)
C. 焗油(jū) 氛围(fēn) 自诩(xǔ ) 身陷囹圄(yǔ )
D. 莅临( lì ) 桑梓 (zǐ ) 绰刀(chāo ) 自怨自艾(yì )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披星戴月 秣马厉兵 不径而走 脱颖而出
B.匠心独运 礼上往来 没精打采 卑躬屈膝
C.哀声叹气 冠冕堂皇 一筹莫展 水乳交融
D.美轮美奂 按部就班 脍炙人口 垂涎三尺
4.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备至 三步曲 烟岚云岫 桀傲锋利
B.就绪 渡难关 别出心裁 黔驴计穷
C.编纂 录像机 人才倍出 贸然从事
D.园满 钓鱼杆 通霄达旦 殒身不恤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设计,是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构图以抽象和具象相结合,两者相得益彰,在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
B. 苏轼身处党争不休的北宋中期,人生道路曲折艰辛。但我们读苏轼的诗文,却很少见到他怨天尤人的哀叹,而总能感受到那种达观旷放的情怀。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由巽门进入青云塔内,一眼就看见石壁上刻着“青云直上”四个大字,似乎是在祝愿登塔人步步高升。这巧妙的设计,令人叹为观止。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车到山旁,振聋发聩的瀑布声就把我从沉思中拉回到现实,我不禁惊叹于这大自然的伟大力量。
B. 在CBA赛场,易建联靠投篮和身体素质就能一挥而就,但在NBA赛场,易建联身体上还不如对手,没有能力强攻。
C. “5 12”大地震发生后,互联网及手机短信中流传着用三个“8”攻击北京奥运会的谣言,始作俑者是境外的“法轮功”邪教组织。
D.美国新任国务卿希拉里在三天访华行程中多次呼吁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债券,而中国政府对她的不情之请并没有马上作出明确答复。
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毋庸 ,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②小男孩一下子 索然了,站在那里没有目标地东张西望。
③当浮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时,物体上浮, 物体下沉。
A.置疑 兴味 反之 B.质疑 趣味 反之C.质疑 趣味 否则 D.置疑 兴味 否则
8.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们在送别朋友时,常常引用“ ”,以表达彼此感情之深厚及对朋友的劝慰。
②欣赏是一种处世哲学,在你得到赞赏时,千万别 , 你对别人的赞赏,因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欣赏,共同进步。
③我们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如果进展顺利, ,即使时间长一点,也很少感到疲乏。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吝啬 轻车熟路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吝啬 得心应手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吝惜 得心应手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吝惜 轻车熟路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B. 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纪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中也是唯一的一次。
C. 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D. 某院医护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输入到患者体内,致使这些
患者旧病未除,又染新疾。
1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
B.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C.许多水果都有药用功效,如柠檬中含有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C等成分就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D.让老百姓吃饱、吃好,永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它并不随着农业自身发展阶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每小题3 分,共 15 分)
   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徒长沙,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北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习之月馀,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①。
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谒者②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帜。传言“趋”。殿下郎中夹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率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静。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叔孙通出,皆以五千斤金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取材于《史记·叔孙通列传》)
①肄:学习、练习 ②谒者:官名,掌接待宾客及赞礼。
1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   益:渐渐
B.度吾所能行为之    度:估量
C.若真鄙儒也   鄙:品德低下
D.竟朝置酒     竟:直至……终了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 及项梁之薛
   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C. 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
   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
D. 度吾所能行为之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1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
A. 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
   诸侯一起拥戴汉王在定陶即位为皇帝
B. 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
  您所侍奉过的人主将近十位了,您都是凭当面阿谀得到信任和富贵
C. 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帜
摆开战车骑兵步兵以拱卫皇宫,设置士兵的队列,并竖起旗帜
D. 以尊卑次起上寿
   按照地位高低次序起身上前,为皇帝祝寿
14.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叔孙通有眼光、识时务的一组是( )
  ①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②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
  ③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④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⑤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
  ⑥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A. ①②⑥   B. ①③④   C. ②⑤⑥  D. ③④⑤
1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初即帝位,不喜欢繁文缛节,崇尚简易。
B.跟随刘邦征战的将军们不懂礼仪,表现粗鲁。
C. 叔孙通帮助朝廷建立了一套庄重威严的礼仪。
D.鲁地儒生皆固守气节,坚决不与叔孙通合作。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6.请用“/”为下面一段文字断句。(5分)
亭 以 雨 名 志 喜 也 古 者 有 喜 则 以 名 物 示 不 忘 也 周 公 得 禾 以 名其 书 汉 武 得 鼎 以 名 其 年 叔 孙 胜 狄 以 名 其 子 其 喜 之 大 小 不 齐 其 示 不 忘 一 也
(苏轼《喜雨亭记》)
17.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
(1)操吴戈兮被犀甲, 。 ,矢交坠兮士争先。
(2)诚既勇兮又以武, 。身既死兮灵, !
(3) ,丘峦崩摧。洞天石扉, 。
(4)千岩万转路不定, 。熊咆龙吟殷岩泉, 。
(5) ,恍惊起而长嗟。 ,失向来之烟霞。
18.文学常识填空:(5分)
(1)屈原,名平,字原。 时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2)李白字太白,号______。现存诗歌900余首。李白善于向屈原等古典浪漫主义诗人和乐府民歌学习,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形成了他所特有的_________风格,素有诗仙之称。后人常常用 来概括他的诗歌风格。
(3)陆游,号 ,南宋爱国诗人。《书愤》是其重要的代表作品;其中也不乏婉约之作,《钗头凤》是其中之一。
19.翻译句子:(12分)
(1)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3)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0~23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神圣的沉静 刘心武
还记得童年在重庆的一些事。我家住在南岸狮子山,从那里可以到一座更高的真武山去游览。真武山上有段路非常险,靠里是陡峭的山岩,靠外是极深的悬崖。那天玩得很开心。返回时,我故意贴在悬崖边上走,还蹦蹦跳跳的。七岁的我还不懂生命的珍贵。那样做,有存心让母亲看见着急的动机。那悬崖下面的谷地,荒草里凸现着一块怪石,那石头自然生成盘蛇的状态,当中的一块耸起活像蛇颈和蛇头。混混沌沌的我,竟然拾起石块朝悬崖下奋力掷去,把握不好投掷的重心,身体的姿势从旁看去就更惊心动魄了。
还记得那天母亲的身影面容。她紧靠着路段里侧的峭壁,慢慢地走动。她一定后悔转到那段路以前没能牢牢牵着我的手,把我控制在她身边,她自己往前挪步,眼睛却一直盯在我身上。我顽皮地蹦跳投掷,不住地朝她嬉笑,怄她,气她,悬崖边缘就在我那活泼生命的几寸之外。事后,特别是长大成人后,回想起母亲在那段时刻的神态,非常惊异,因为按一般的心理逻辑与行为逻辑,母亲应该是惶急地朝我呼喊,甚至走过来把我拉到路段里侧,但她却是一派沉静,没有呼喊,更没有吼叫,也没有要迈步上前干预我的征兆,她就只是抿着嘴唇,沉静地望着我,跟我相对平行地朝前移动。
那段险路终于走完,转过一道弯,路两边都是长满芭茅草和灌木的崖壁了,母亲才过来拉住我的手,依然无言,我只是感受到她那肥厚的手掌满溢着凉湿的汗水。
我写第一个长篇小说《钟鼓楼》时,母亲就住在我那小小的书房里,我伏桌在稿纸上书写,母亲就在我背后,静静地倚在床上读别人的作品。我有时会转过身兴奋地告诉她,我写到某一段时自我感觉优秀,还会念一段给她听,她听了,竟不评论,没有鼓励的话,只是沉静地微笑,而且,有时她还会把手头所读的一篇作品的某些内容讲一下,那作品是一位同行写的,我没时间读,也并不以为对我有什么参考价值,不怎么耐烦听母亲介绍,母亲自然是觉得写得挺好,但她也并不加些褒扬的话语,她就是沉静地给我客观讲述,具有点穴的效应。后来《钟鼓楼》得了茅盾文学奖,那时母亲已到成都哥哥家住,我写信向他们报喜,母亲也很快单独给我回了信,但那信里竟然只字未提我获奖的事,没什么祝贺词,只是语气沉静地嘱咐了我几件家务事,都是我在所谓事业有成而得意忘形时最容易忽略的。
2000年第三次去巴黎,又去罗浮宫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众多的观赏者中,我忽然产生了一个非常私密的感受,那就是蒙娜丽莎脸上的表情并不一定要概括为微笑,那其实是神圣的沉静。那时母亲已仙去十二年,我凝视着蒙娜丽莎,觉得母亲的面容叠印在上面,继续昭示着我。
(——有删节)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中写作者拾起石块朝悬崖下奋力掷去,身体的姿势从旁看去就更惊心动魄了,“惊心动魄”写出了小孩子的活泼顽皮所具有的强烈感染力。
B.山间的险路终于走完,作者感觉到母亲“那肥厚的手掌满溢着凉湿的汗水”,这一细节写出了表面沉静的母亲对“我”此前举动的极为担心。
C.当作者念写好的、自我感觉优秀的一段文字给母亲听时,母亲“竟不评论”,也“没有鼓励的话”,是因为碍于情面,母亲不好表达反对意见。
D.文中写母亲客观地向作者讲述她认可的别人的作品,作者认为这些话“具有点穴的效应”,“点穴”一词形象地表明了母亲的话语的针对性。
E.文末写作者觉得母亲的面容叠印在蒙娜丽莎的面容上,这样一种独特的感受,传递了儿子内心对母亲那“神圣的沉静”的由衷怀念与赞美。
21.在文中,生活中母亲的“沉静”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意作概括。(6分)
22.联系全文,如何理解最后一段文字中“神圣的沉静”的含意及其表达效果。(5分)
23.文末说:“我凝视着蒙娜丽莎,觉得母亲的面容叠印在上面,继续昭示着我。”其中的“昭示”,意在强调由母亲传承而来的“神圣的沉静”这一精神财富的可贵。请联系生活经历,谈谈身边的老师或家长曾经给过自己的昭示。不少于200字。(10分)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2次月考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6
—、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30 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每小题3 分,共 15 分)
11.C 【解析】C项,据第三段“若真鄙儒也”之前的内容“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和叔孙通笑着说:“你等真是……的儒生”及下一段众儒生被征召的情况来看,叔孙通此处断不会认为他们“品德低下”,应当译为“见识浅陋”。课文《曹刿论战》有“肉食者鄙”,《出师表》中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句子。
12.A 【解析】A项均为介词“趁机”。B项:到(动词)/的(助词)。C项:按照(介词)/在(介词)。D项:所字结构,助词,可译为“的”或不译/被(介词),被动句固定句式“为……所”
13.C
14.B 【解析】②写的是高帝的做法,据此可排除A、C两项;⑤写的是叔孙通帮助恢复古礼后的效果,不能说明其“识时务,有眼光”,据此可排除D项。
15.D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6.答案: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评分标准:本题5分。共11处断点,断对2处给1分,10处即给5分。在不当断处断,要倒扣分。]
(译文)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之事。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17.略
18. 战国末期 青莲居士 浪漫主义 豪放飘逸 放翁
19.略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20. A C(A项中,“活泼顽皮所具有的强烈感染力”是对文意的误解。C项中,母亲“竟不评论”,也“没有鼓励的话”,不是“不好表达反对意见”,而是要引导儿子保持“沉静”)
21.①童年时,我在悬崖边嬉闹投掷,尽管母亲当时十分担忧紧张,但并没有喝止斥责,表现出一种“沉静”。②我写《钟鼓楼》的时候,面对我的“得意”,母亲既不评论,也无鼓励;她不加褒扬地有针对性地向我讲述同行的作品。③《钟鼓楼》得奖后,母亲没有祝贺的话,只是嘱咐了我在事业有成时最容易忽略的几件家务事。
(三方面,每一方面2分;若一方面概括不完整,该方面只得1分)
22.一个人面对人生中的种种悲喜忧惧、荣辱得失,都应该能够沉静而从容地去面对。用在此处,自然转入针对母亲思想与性格中“神圣的沉静”所作的深入理解和评价,从而使怀念与赞美的感情的抒发更加自然流畅。
23.(概括明确,2分;联系经历合理,2分;分析阐述有层次,4分;语言简明连贯,2分)
译文:
叔孙通是薛县人。等项梁到了薛县,叔孙通便投靠了他。后来项梁在定陶战死,叔孙通就跟随了楚怀王熊心。怀王被项羽封为义帝,迁往长沙去了, 叔孙通便留下奉事项羽。 汉高帝二年(前205),汉王刘邦带领五个诸侯王攻进彭城,叔孙通就投降了汉王。汉王战败西去,叔孙通也跟了去终于投靠了汉王。
  汉高帝五年(前202),天下已经统一, 诸侯们在定陶共同尊推汉王为皇帝,叔孙通负责拟定仪式礼节。当时汉高帝把秦朝的那些严苛的仪礼法规全部取消,只是拟定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规矩。可是群臣在朝廷饮酒作乐争论功劳,醉了有的狂呼乱叫,甚至拔出剑来坎削庭中立柱,高帝为这事感到头疼。叔孙通知道皇帝愈来愈讨厌这类事,就劝说道:“那些儒生很难为您进攻夺取,可是能够帮您保守成果。我希望征召鲁地的一些儒生,跟我的子弟们一起制定朝廷上的仪礼。”高帝说:“只怕会像过去那样的烦琐难行吧?”叔孙通说:“我愿意略用古代礼节与秦朝的礼仪糅合起来制定新礼节。”皇帝说:“可以试着办一下,但要让它容易通晓,考虑我能够做得到的。”于是叔孙通奉命征召了鲁地儒生三十多人。鲁地有两个儒生不愿走,说:“您侍奉了将近十位君主,都是靠当面阿谀奉承取得亲近、显贵的。我们不违心替您办这种事。您办的事不合古法,我们不走。您还是去吧,不要玷辱了我们!”叔孙通笑着说:“你们真是鄙陋的儒生啊,一点也不懂时世的变化。”
  叔孙通就与征来的三十人一起向西来到都城,他们和皇帝左右有学问的侍从以及叔孙通的弟子一百多人,演习了一个多月。叔孙通说:“皇帝可以试来视察一下。”皇帝视察后,让他们向自己行礼,然后说:“我能做到这些。”于是命令群臣都来学习。
  汉高帝七年(前200),长乐宫已经建成, 各诸侯王及朝廷群臣都来朝拜皇帝参加岁首大典。那礼仪是:先在天刚亮时,谒者开始主持礼仪,引导着诸侯群臣、文武百官依次进入殿门,廷中排列着战车、骑兵、步兵和宫廷侍卫军士,摆设着各种兵器,树立着各式旗帜。谒者传呼“小步快走”。于是所有官员各入其位,大殿下面郎中官员站在台阶两侧,台阶上有几百人之多。凡是功臣、列侯、各级将军军官都按次序排列在西边,面向东;凡文职官员从丞相起依次排列在东边,面向西。大行令安排的九个礼宾官,从上到下地传呼。
  于是皇帝乘坐“龙辇”从宫房里出来,百官举起旗帜传呼警备,然后引导着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以上的各级官员依次毕恭毕敬地向皇帝施礼道贺。诸侯王以下的所有官员没有一个不因这威严仪式而惊惧肃敬的。等到仪式完毕,再摆设酒宴大礼。诸侯百官等坐在大殿上都敛声屏气地低着头,按照尊卑次序站起来向皇帝祝颂敬酒。斟酒九巡,谒者宣布“宴会结束”。最后监察官员执行礼仪法规,找出那些不符合礼仪规定的人把他们带走。从朝见到宴会的全部过程,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和行动失当的人。大典之后,高帝非常得意地说:“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尊贵啊。”于是授给叔孙通太常的官职,赏赐黄金五百斤。叔孙通出来后,把五百斤黄金都送给各位儒生。儒生们于是都高兴地说:“叔孙先生确实是圣人啊,知道当世的要务。”2012.6
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 二 道大题,共 8 页。2.卷面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分,共 60 分)
1.下列现象或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①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 ②2004年印度洋海啸
③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登陆 ④2008年汶川大地震
⑤2012年克什米尔无人地区冰川雪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2.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海洋灾害的是    
A.风暴潮 B.滑坡 C.暴风雪 D.台风
图1为四种自然灾害持续时间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序号表示的自然灾害依次是
A.泥石流、地震、飓风、旱灾
B.寒潮、滑坡、洪涝、风暴潮
C.地震、火山喷发、洪涝、旱灾
D.地震、台风、火山喷发、洪涝
4.图中灾害可能直接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关于图中自然灾害的正确叙述是
A.①多分布在板块的内部 B.②目前无法进行监测
C.③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D.④只能造成人员伤亡
6.下列各组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关联性的是
A.旱灾—寒潮—生物灾害   B.暴雨—山洪暴发—泥石流
C.旱灾—森林火灾—鼠灾    D.滑坡—地震—全球气候变暖
图2为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线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反映的问题是
A.海水入侵  
B.地下水位下降 
C.径流量减少 
D.水土流失严重
8.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破坏植被   B.沙尘暴盛行  
C.实施南水北调  D.过量开采地下水
9.与该问题相关联的灾害是
A.地震     B.滑坡 C.地面沉降    D.泥石流
近50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000多个。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据此回答10~13题。
10.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加剧了长江中下游地区
A.土壤盐渍化  B.洪涝灾害
C.人口密度变化 D.生物物种增加
11.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措施有
①疏浚河道 ②退耕还湖
③扩大水田面积 ④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的人为原因有
①普降暴雨 ②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 ③上游植被破坏
④江堤失修或筑堤质量差 ⑤中下游地区河道弯曲 ⑥中游围湖造田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④⑤⑥
13.衡量洪涝灾害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①城市用地规模 ②自然资源破坏程度 ③社会经济情况
④人员伤亡情况 ⑤环境遭受破坏程度 ⑥财产损失数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
图3为中国自然灾害分区图,读图完成14~16题。
14.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A.甲地区—地震、沙尘暴   B.乙地区—旱涝、病虫害  
C.丙地区—海啸、风暴潮  D.丙地区—冻害、暴风雪
15.旱涝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区域是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16.该区旱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
17.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和一个烈度 B.一般来说,地震的烈度与震级大小成反比
C.所有地震均是由地质构造变动引发的 D.烈度的大小与震源深度和震中距有关
18.可能诱发地震的人为原因是
A.大型水库蓄水    B.人为产生的环境污染  
C.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   D.对地表植被的长期破坏
19.地震产生的次生地质灾害对抗震救灾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震引起狂风、暴雨,致使电信中断,房屋倒塌
B.地震引起水库、湖坝崩塌给下游地区造成洪水危害
C.地震引起滑坡、泥石流阻断交通,增加救援人员和物资运输的难度
D.地震引起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危害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当地震灾害发生时,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①身处平房,应迅速跑到室外空旷区 ②身处户外时,应躲到房屋外墙窗下避震
③身处楼房,应迅速用绳索下楼逃生 ④身处街道时,应护住头部,远离高层建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④
读图4,完成21、22题。
21.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该区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四地最易发生泥石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2.乙图为甲图中某地部分等高线,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行进路线。某游客恰好处在O点,其正确的逃生方向是
A.OA方向  B.OB方向 C.OC方向 D.OD方向
图5为某地区灾害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该地区最有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山崩 B.泥石流
C.滑坡 D.岩层错动
24.该自然灾害不会造成
A.掩埋房屋 B.洪水泛滥
C.破坏道路 D.人员伤亡
2006年7月,湖北遭受持续高温热浪袭击。据此完成25、26题。
25.通常与高温天气相伴的气象灾害是
A.旱灾 B.蝗灾   C.洪灾   D.火灾
26.造成湖北持续高温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B.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
C.夏季风未登录,降水少 D.我国雨带退回海洋,降水少
图6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完成27~29题。
27.这种气象灾害最有可能是
A.泥石流 B.洪灾 C.热带气旋 D.寒潮
28.该种气象灾害高发期是
A.初春和深秋 B.夏秋季节
C.早春和盛夏 D.隆冬季节
29.①地受该种气象灾害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低    B.距海较远   
C.盆地地形   D.气候干旱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危害
大,每年给我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此回答30~33题。
30.造成农作物减产的生物灾害有
①洪涝 ②虫害 ③旱灾 ④鼠害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31.松毛虫带来的危害是
A.水稻减产 B.草原沙化 C.棉花绝收 D.林木枯死
32.蝗灾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自然灾害是
A.鼠害      B.旱灾     C.冻害     D.赤潮
33.如果用遥感技术监测农作物病虫害情况,可以
①为病虫害分类 ②查清虫灾危害较重地区位置和范围
③预测农作物产量 ④查清引发虫灾的病虫生物基因结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图7为某岛屿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34、35题。
34.该岛属于我国的
A.中部灾害区 B.东部灾害区
C.海洋灾害区 D.东南沿海灾害区
35.对该岛生活和生产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有
①地震 ②洪涝 ③寒潮 ④台风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自然灾害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各区域中同一种灾害可能是不同的影响因素导致的。回答36~38题。
36.造成同一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①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    ②防灾减灾意识不同
③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圈层中 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④
37.我国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共有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沙尘暴    C.旱灾     D.冻害
38.上述灾害在两地区的形成原因分别是
A.纬度较高,海拔高 B.海拔高,距海近 C.纬度较低,海拔高D.地势低,纬度较高
地球上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灾难。在灾难事故死亡的人中,立即死亡者不到1/3,大部分的死亡者属于“丧失生命机会的人”。据此回答39、40题。
39.生活中一旦灾害突然发生,不应该做的事情是
A.择机逃离现场 B.保持清醒的头脑 C.立即乘电梯逃生 D.切断电、火、煤气等灾源
40.汛期郊游时,避开山洪的正确做法是
A.迎着山洪流动方向前行 B.选择山谷、植被好的地方宿营
C.遇雷雨天气务必带好雨具 D.选择地势高、较平坦的地方宿营
旅游黄金周,我国某些热点地区的日接待量超过最佳日接待量。据此回答41、42题。
41. 下列热点旅游地中,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类的是
A.九寨沟 B.安阳殷墟 C.丽江古城 D.庐山国家公园
42. 最佳日接待量制定的主要依据是
A.交通通达性 B.环境容量 C.旅游点知名度 D.旅游资源规模
2007年8月2日16时30分许,杭州市发生钱塘江潮水卷人事件。读图8,回答43~45题。
43.钱塘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其形成原因有
①杭州湾是喇叭形河口,口大内小 ②海水由外海进入湾中,潮位堆高
③夏秋季节台风频繁,加剧潮势 ④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4.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欣赏钱塘江大潮宜
A.选择合适的位置 B.选择观赏时机 C.抓住景观特点 D.以情观景
45.防止潮水卷人事件发生应采取的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划定游客禁止游玩的区域 B.向游客宣传观赏钱塘潮的注意事项
C.告诉游客可能产生的危害 D.可能有大潮发生的时段,禁止观潮
46.某岛屿有独特的气候,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地椰子、芒果、槟榔、菠萝等水果丰富。
下列诗句能够体现该岛旅游景观特点的是
A.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读图9“中国地震多发区分布图”和图10“我国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47~50题。
47.读图9,判断我国地震分布特点是
A.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B.分布广且集中
C.主要分布在人口集中的地区 D.分布广,地区分布不均
48.读图10,我国东部地区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密度比西部大,主要原因是
A.西部地区自然灾害少 B.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灾害频繁
C.西部地区以山区为主 D.东部地区地势平坦,降水丰富
49.读图10,a、b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大量储备的物资是
A.矿泉水 B.食品 C.冲锋舟 D.药品
50.关于图10中各基地储备物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成都基地要重点储备矿泉水
B.成都、西安、天津三地可重点储备地震救灾物资
C.a、b、郑州、南宁四地救灾物资调出的繁忙月份一致
D.a、b两地相距虽近,但储备的救灾物资有很大的差异
二、非选择题(共3道题,共40分)
51.读图11“世界洪涝灾害多发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指出世界洪涝灾害多发地所在的自然灾害带。(2分)
(2)据图及所学知识分析甲地灾情形成的原因。(6分)
(3)据图归纳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的分布。(2分)
52. 读图12“中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致灾与成灾机制结构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我国“防灾减灾日”。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质灾害名称。(6分)
A: B:
(2)简要分析该地区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6分)
(3)针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现状,说出应采取防灾减灾的措施。(6分)
53.青藏铁路北起青海西宁,南到西藏拉
萨。高原列车开通后,促进了西藏地
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读图13,回答
下列问题。(12分)
说出图示区域主要的能源。(2分)
2.写出图示区域的世界文化遗产, 并说
出该区四种特色旅游资源(自然、人
文各两个)。(5分)
3.评价该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并指
出图示区域进行旅游规划时应优先考虑的问题。(5分)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考试
高二年级地理学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6
—、选择题(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分,共 60 分)
二、非选择题(共3道题,共40分)
51.(10分)
(1)北纬(20 ~50 )环球灾害带。(2分)
(2)甲地位于(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丰沛;河网密布;人口密度大;防灾减灾能力弱。(6分)
(3)东部季风区。(2分)
52.(18分)
(1)A:地震;B:滑坡、泥石流。(6分)
(2)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山,地形复杂,地表不稳定;受季风影响,暴雨集中(可依据结构图回答,合理即可)。(6分)
(3)实施护坡工程;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和管理;
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的减灾意识等(任答三项,合理即可)。(6分)
图9
图102012.6
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 三 道大题,共 3 页。2.卷面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80 分钟。3.试题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已知集合,,那么( )
A. B. C. D.
2.若,,,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3.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 已知为虚数单位,则复数所对应的点坐标为 ( )
A. B. C. D.
5. 已知、是简单命题,则“是真命题”是“是假命题”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 若集合,,则
A.{} B. {} C. {} D. {}
7. “” 是“”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下列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是 ( )
A. B.y=sinx C. D.
9. 已知全集,,,则 = ( )
A. B. C. D.
10.已知为三次函数的导函数,则它们的图象可能是( )
11.函数,对于任意不相等的实数, 的值等于( )
A. B.
C.、中较小的数 D.、中较大的数
12.设是函数的导函数,将和的图象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不可能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已知为虚数单位,复数,则复数的虚部是___ .
2.已知曲线的一条切线的斜率为,则切点的横坐标为_____ .
3. 已知函数 则的零点是_____;的值域是_____.
4.设函数的最小值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5.是的导函数,则的值是 ____ .
6.已知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则 ____.
三、解答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已知函数(,为常数),且为的一个极值点.
(Ⅰ) 求的值;
(Ⅱ) 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Ⅲ) 若函数有3个不同的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已知,函数.
(1)当时,
(2)若,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3)若关于的不等式在区间上有解,求的取值范围;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2次月考
高二年级数学文科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5
—、选择题(每小题4 分,共 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D D B A B C D C D D 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 2. 1 3. 和; 4. 5.3 6.3
三、解答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已知函数(,为常数),且为的一个极值点.
(Ⅰ) 求的值;
(Ⅱ) 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Ⅲ) 若函数有3个不同的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 (Ⅰ) 函数f (x)的定义域为(0,+∞)……1分
∵ f ′ (x) = ……….2分
∴,则a = 1.……….4分
(Ⅱ)由(Ⅰ) 知
∴ f ′ (x) = ………6分
由f ′ (x) > 0可得x >2或x <1,由f ′ (x) < 0可得1< x <2.
∴ 函数f ( x )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0 ,1) 和 (2,+ ∞ ),
单调递减区间为 (1 , 2 ). …9分
(Ⅲ) 由(Ⅱ)可知函数f (x)在(0,1)单调递增,在(1,2)单调递减,在(2,+∞)单调递增.
且当x =1或x =2时,f ′ (x) = 0.
∴ f (x) 的极大值为 …10分
f (x)的极小值为
由题意可知
则 ………11分
2.(本小题满分11分)已知,函数.
(1)当时,
(2)若,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3)若关于的不等式在区间上有解,求的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