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们的班规我们订 (2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 我们的班规我们订 (2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基本信息
教师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校
教科书版本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统编2020年)
审核人
单位
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一单元第二课《我们的班规我们订》(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的编写依据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主题三“我们的学校生活”第6条“知道班级和学校中的有关规则,并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除此外,本课想要达成的课程目标也包括:“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和公正”、“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活动,体会民主、平等在学校生活中的现实意义”。为此,教材设计了两课时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让学生参与班规的制订,体验规则制订的流程,第二课时则关注规则制订后存在的问题。
在教材中,本课时有两个主题:班规重执行和班规可改进。这两个主题分别涉及到了规则的两个特点:共同遵守、适时修订。通过这两个主题的学习,学生会对规则有更深入的认识。
在第一个主题“班规重执行”中,教材举了两个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不遵守规则的示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制订了规则后,怎样才能督促大家自觉自觉遵守规则呢?除了充分讨论外,还可以评出遵守班规之星,树立榜样让大家学习。但即便如此,在规则执行中,依然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教材阅读角中提到了一位同学不愿遵守大家提出的约定,而提出了自己的方案。面对这样的冲突我们要怎么解决呢?教材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能够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心情和需要,理解集体生活的特点,从而更好地遵守集体规则。
在第二个主题“班规可改进”中,教材提出疑问:如果班规有问题怎么办?这里提示了小组活动,应该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并提出班规修订的建议和程序。通过制订班规——执行班规——改进班规,同学们体验了规则的全流程,初步体验了民主、平等在班级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学习者分析
规则教育就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低段、中段、高段都有涉及。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校园生活规则、班级生活规则、游戏规则和社会生活规则,对规则已经有了很多的感性认识,也曾经多次尝试过制订课堂规则、游戏规则等。因此,规则是学生十分熟悉的,他们能够发现生活中的一些规则,并能主动的遵守规则。这为本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基础。
在第一课时,学生参与了班规的制订,通过讨论投票,体验了民主决策的过程。但对于这一阶段的儿童而言,他们对于为什么要遵守规则、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怎么样这些问题思考较少,有些孩子也无法做到自觉遵守规则。针对这一问题,第二课时关注了规则的执行与变通。规则应该被遵守吗?为什么要遵守规则?规则是十全十美的吗?规则能修改吗?这些问题学生虽然有一些模糊的认识,但很少深入思考,也没有付诸实践。讨论并思考这些具有思辨性的问题,对于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而言,能够很好地促进他们从习俗水平(即好孩子定向阶段和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到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阶段)转变,也能加深学生对理解公正、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目标
能够理解遵守班规的意义,树立自觉遵守班规的意识。
能够制订出一些切实可行、促进班规执行的措施。
能够理解班规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有完善的地方可以修改。
树立基本的程序意识,知道在修订班规前,不合理的内容仍需遵守,。
教学重点:通过参与讨论和民主决议,能够制订出一些切实可行、促进班规执行的措施,并对班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并进行修订。
教学难点:树立遵守班规的意识和基本的程序意识。
四、学习评价设计
本课的评价方式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生讨论的记录、展示,结果性评价包括判断题和自评表的填写。自评表(见附页)主要是结合学习目标,通过量表对学生进行态度测试,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班规重执行
学生回顾班规执行一周的情况,并思考为什么班规制订后,还是有些同学不遵守规则呢?
教师以体育比赛、交通路口和电影院举例,提出问题:在这些情况下如果人们不遵守规则会发生什么?进一步指出,规则制订后最重要的就是遵守。
以裁判、交警和无人摄像机为例,引出活动一的主题:用什么方法保障规则的实施?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思考:
如果违反了规则怎么办?
我们如何监督大家?
我们怎么鼓励同学自觉遵守规则?
在讨论之前,教师从讨论主题、讨论时间、讨论原则、注意事项以及小组分工几个方面,规定讨论规则,保障讨论的有序进行。
小组分工:执笔人、主持人、计时员、音量控制员。
讨论时间:5分钟。
讨论原则:尊重、平等。不能对发言人进行人身攻击。
不打断别人的发言。
注意事项:当一位同学违反规则时,我们要以帮助这位
同学为出发点,而不能进行体罚或者逼迫他做事。
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和小组讨论。
经过投票表决,制订了保障班规执行的措施。
学生阅读角内容,思考当执行过程中,有同学提出异议怎么办?
教师总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谁,都要按规则办事。
通过反思班规实施的情况,让学生体会遵守班规的意义。举出生活中保障规则实施的事例,启发学生思考。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参与讨论和民主决议来保证班规执行。除了讨论内容外,讨论过程也是培养民主意识和程序意识的途径。因此有必要制订详细的讨论规则,让学生体会规则的重要作用,提高小组合作能力。此规则借鉴了罗伯特议事法则。
结合教材阅读角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中可能经常发生的事情:班规制订后依然有同学不愿意遵守怎么办?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只有按照规则做事,才能保证班规的执行,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
活动二:班规可改进
教师延续上一话题,并提出问题:生活处处有规则。我们在制订规则时,总是想做到面面俱到。但规则执行时,总会出现一些问题。吴林同学应该按规则办事,但他提出的要求有合理的地方吗?
开展小调查,教师询问学生同意哪个观点:
观点1:班规制订了,就要严格执行,不能更改。
观点2:班规不是十全十美的,如果存在问题,就要进行修订。
从观点B入手,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小到班规,大到国家法律,都需要修订让其完善。
在学生理解了观点B后,教师进一步提问:但是否只要有同学提出建议,我们就要修改呢?
以法律的修改为例,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规则的修订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并由此开展讨论:班规的制订需要遵循哪些步骤?其中包括:
每隔多久对班规进行一次修订?
要修订的班规需要通过多少人的同意才能实施?
在修订班规前,如果有不合理的内容,需要遵守吗?
学生小组讨论修改班规的程序,并进行投票表决。
师生约定认真执行班规,并等下次一起修订班规。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总结。
从吴林的故事出发,引发讨论:班规是否需要修改?
然后我国宪法的修订做例子,让学生了解规则“适时修订”这个特点的同时,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培养法治精神。
讨论修订的程序,也是树立程序意识的重要过程。这样的讨论越细致,学生对规则的认同度就会越高。当主体意识凸显后,他们会更愿意遵守班规。
活动三:总结与评价
一、闯关测试
小明违反了班规,要执行惩罚时,却发现班规本身存在问题,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合理的是(
)。
执行后再修改班规
B.不执行惩罚
C.
减轻处罚了力度
关于班规制订,你觉得不合适的一项是(
)。
我们还小,班规制订由老师说了算
要有纠正违反班规行为的办法。
要有班规修订的办法。
自评表。以下几种说法,和你的想法一样吗?请回答是、否或不知道。
我愿意主动遵守班级规则。(

经过讨论,我能提出一些方法让班规更好的执行。(

我会观察班规的实施,如果有不完善的地方,我愿意记录下来。(

我愿意按照大家讨论的程序提出修改意见。(

在班规修改前,我愿意遵守现行的班规。(

课后阅读。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绘本《图书馆狮子》,并思考以下问题:
1.图书馆没有和狮子有关的规定,为什么图书馆管理员没有赶狮子出门?
2.为什么狮子吼叫了马彬先生后,没有出现?它心里想的是什么?
3.为什么狮子最后又回到了图书馆?
4.你怎么理解最后一句话“必要的时候,就算在图书馆里,也可以打破规矩”?
本课的评价方式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生讨论的记录、展示,结果性评价包括判断题和自评表的填写。
自评表主要是结合学习目标,通过量表对学生进行态度测试,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图书馆狮子》这本书讲了一个和规则有关的故事,正好涉及到本节课讨论的两个议题:遵守规则和修订规则。很适合作为课后读物,让学生们通过阅读,认识规则的特点,加深对本课学习的理解。基本信息
姓名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校
教科书版本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统编2020年)
审核人
单位
教学设计
课题
《我们的班规我们订》(第1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我们的学校生活”第6条“知道班级和学校中的有关规则,并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我们的班规我们订》是第一单元的第2课,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班规的作用”,旨在帮助学生树立班级规则意识;第二部分是“班规我们订”,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班规应当经过全班学生讨论,采取民主集中的方法制订,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第三部分是“班规重执行”,旨在让学生了解班规制订出来后最重要的是执行,需要班级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第四部分是“班规可改进”,旨在让学生知道,同学们共同制订的班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家可以对不合理的内容进行修订。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习过关于规则的内容,他们对规则的作用和自觉遵守规则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并初步形成了规则意识。他们能够主动发现学校、社会中存在的一些规则,也能做到主动遵守规则,但绝大多数学生对班级规则的理性认识还不够,还需要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规则是创建和谐班级的基本保证”。
学习目标
1.认识班规在班级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和体验民主制定与修订班规的过程。
3.自觉接受班规的约束,具有规则意识。
四、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和体验民主制定与修订班规的过程。
难点:认识班规在班级生活中的作用,自觉接受班规的约束,具有规则意识。
五、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在同一个班级里生活学习,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过下面这些现象呢?(展示课件图片)
看来,大家都多多少少发现过甚至自己就有过这些不好的行为。我们都知道这些行为对我们的班级有不好的影响,那为了让我们的班级变得更好,你们有没有什么好主意可以减少这些行为的发生呢?(展示两位学生的回答)
通过展示4张常见的不符合班规要求的行为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解决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找到“班规”的角色,从而导入本课内容。
(二)新课展开
第1部分
班规的作用
同学们不仅有善于观察的眼睛,还有勤于思考的头脑。大家都提到了班规,班规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你们知道吗,班规的作用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的多哦!(展示班级生活图片)
要保证我们的课堂有序又活跃,我们的课间活动活泼又安全都离不开班规。班规还可以教会我们借阅图书时做到爱护图书,看完后放回原位。
班规在我们班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学们,你还知道班规有哪些作用吗?(展示两位学生的回答)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回忆和梳理班规的主要作用吧!
第2部分
班规我们订
同学们,现在我们知道了班规对我们班级有很多重要的作用,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应该如何制定班规呢?
其实,班规的制订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必须掌握制订班规的程序和方法。
如果我们班要制订班规,那你觉得下面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更加合理?(展示图片)
班规关系到班级里的每一个人,所以应该由大家一起讨论决定,以民主的方式来制订才更加合理。
班规的制订需要经过大家的充分讨论和思考,那制定班规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呢?快来说说你的观点吧!(展示三位学生的回答)
下面是根据同学们的观点整理的班规制订的注意事项,请在你赞成的意见前面画上“√”。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班规制订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那我们的班规要规定哪些内容呢?开动你的小脑袋,回忆一下我们之前的班规或者找一找你看到过的班规吧!
老师通过回忆和搜索找到了两则班规,同学们默读然后想一想班规主要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展示班规)
这两则班规虽然书写的形式不同,但是它们所涵盖的内容相差不大。一般来说,班规需要包含学习方面、卫生方面、纪律方面和礼仪方面的内容。
接下来就让我们趁热打铁,根据已经掌握的班规制订方法和主要内容,拿出纸和笔来尝试着制订我们的班规吧!
通过展示井井有条、安全健康的校园生活图片让学生感受到班规的作用广泛而且十分重要。
让学生回答补充班规的作用,并通过梳理加强学生对班规作用的认识。
通过展示两种不同的班规制订程序和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班规需要通过民主讨论的方式进行制订。
承接班规制订程序,进一步了解班规制订的注意事项。
通过回忆、搜索和对比班规,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班规需要包含的内容。
(三)课堂小结
班规是一个班级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每天能够安全、快乐地和班级共同成长离不开班规的作用。
而班规关系到一个班级里的每一个人,所以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遵循正确的制订方法和程序,通过民主讨论表决才能制订出有效的班规。
通过课堂小结,回顾梳理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大家对于班规的作用和制订方法的认识。
六、教学反思
学习评价单:
观点
得分
我知道班规在班级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2
3
4
5
我能说出至少3个班规的具体作用。
1
2
3
4
5
我了解班规在我们班级生活的哪些方面进行了规定。
1
2
3
4
5
我明白了我们的班规需要大家一起探讨、共同制定。
1
2
3
4
5
我能说出制订班规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2
3
4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