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1“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第四单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第十三课“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第一框“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框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第四单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第十三课“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第一框题,主要讲述了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第一框包括两目。第一目“超前思维的含义”,阐述超前思维的产生、含义、表现、主观必备条件等;第二目是“超前思维的特征”,阐述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三个特征。两目分别从含义和特征角度阐释了超前思维,共同回答了超前思维是什么的问题。二、教学目标科学精神:理解超前思维的含义,把握超前思维的特征。公共参与:调用超前思维的相关知识,能为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能为自己的人生做好规划。政治认同:能够认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围绕“用中国制造2025助推强国建设”进行议题式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超前思维的含义、超前思维的特征教学难点:超前思维的特征五、教学过程活动1:观看与思考:观看图片:2020年中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观看材料:2020年,可能是中国外贸史上最为“跌宕起伏”的一年:1.疫情暴发后:“订单荒”“退单潮”2.疫情控制后:加班加点赶订单,甚至“爆单”频现。2020年11月,中国出口增速14.9%,贸易顺差754亿美元,创下了1981年以来最高的历史水平。思考问题:1.疫情以来,中国为什么会遭遇从订单荒到爆单?2.中国外贸火爆、外贸大好的背后,你是怎么看的?3.面对这种大逆转,你觉得接下来中国该怎么做?【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图片和材料,理解2020年成为中国外贸史上最为“跌宕起伏”的一年的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让学生切实感受制造业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理解实业致富,发展先进制造业,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接受国家出台”中国制造2025”国家行动方案的前瞻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超前思维的重要性,学会用超前思维去规划未来。借此,引出本课的议题和本框节要学习的内容。活动2:了解历史,认清现实,规划未来观看历史:“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过程:2014年12月,“中国制造2025”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2015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思考问题:1.为什么我们国家要制定这样的一份发展规划?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未来还没发生,为什么能规划未来?答:客观上,物质运动有其规律性;主观上,人的思维具有能动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3.这样的一份发展规划是如何制定出来的?答: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设计意图】通过对“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过程的了解,帮助学生理解超前思维产生的必要性,产生的条件,深化对超前思维含义的理解。活动3:小组协作,逻辑推导从人们的认识状态和认识对象的存在状态之间的关系角度,分析有几种思维状态。【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人们的认识状态和认识对象的存在状态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超前思维的表现是“先知先觉”,学会区分超前思维和落后思维。活动4:阅读与思考观看材料:制造业的发展历史及其作用18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了综合国力,支撑我国世界大国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当前,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中国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到2050年把我国建设成“制造强国”。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思考问题:1.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对制造业现状反思后制定的,其中蕴含了哪些意识?答:前瞻性意识,超前意识,居安思危的意识,等等。2.什么是超前意识?超前意识的基本品质是什么?答:略3.超前意识和超前思维是什么关系?答:略【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制造业的发展历史及其作用、了解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让学生意识到中国制定中国制造2025”是不满足于现状、居安思危、自觉地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意识,是追求事物发展更好、更优、更强的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对国家建设产生坚定的信念。活动5:观看、阅读与推导:观看图片:中国制造成绩斐然观看视频:“中国制造”面临的挑战阅读材料:富士康投资50亿美元在印度建厂,“中国制造”和“印度制造”正展开新一轮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在人力本、环境、资源等成本不断攀高的压力之下,“中国制造”所面临的环境早已今非昔比。所谓的“世界工厂”定位,也会逐渐成为历史。另外,当下诸多经济体皆围绕制造业发力,德国制造、日本制造、美国制造等各有所长,而中国制造业成本直逼美国。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制造”道路,势在必行!思考问题:1.“中国制造”遭遇挑战,是否就意味着可以不再有所作为?答:不是。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请你谈谈“中国制造”破局之道。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创造护航;加大研发投入,解决核心技术“掐脖子”问题;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人才支撑;向质量要效益,丢弃“山寨”的形象,等等。3.“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运用超前思维做的前瞻性规划,具有哪些特点?答:探索性,预测性,不确定性逻辑推导:通过中国制造的“过去”与“现在”作为基础,发挥主客观条件,构想未来发展趋势。【设计意图】本活动观看图片了解“中国制造2025”所取得的成绩,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中国制造2025”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挑战,启发学生要运用超前思维破解中国制造发展难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国家、社会的各项活动中去,做一名合格的公民。通过中国制造的“过去”与“现在”的分析以及对“未来”的构想,帮助学生理解超前思维的三个特征,引导学生善于反思、勇于质疑,学会在立足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创造有利的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们预测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超前思维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活动6:课堂小结老师与学生共同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生成知识框架体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系统全面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理清知识体系,堂堂清。活动7:观看图片,自主思考观看图片:中国制造2025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中国版微笑曲线观看图片: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领域观看民言:金一南说:2050年世界的格局或只有两个制造业:一个是中国,一个是其他。课后作业:请你对中国制造2050年的状况作出合理的推理和预测。要求:1.小论文形式2.不超过250字3.运用“超前思维的特征”的相关知识【设计意图】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超前思维特点的认识,引导学生调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为自己的未来制定短期计划和做好人生的长远规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