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第3课,它和第1课《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第2课《这些事我来做》同属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我也有责任》是《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中的第二个活动主题,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为家庭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初步养成为家庭承担责任的行为与习惯。二、学情分析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10岁这一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意识已经在心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观点,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判断,能用意识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探究性学习方式,从问题入手,以问题为主线,探究、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很重要,家庭的幸福需要每个人作出贡献,承担责任。2.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为家庭做贡献,为家庭承担责任的行为与习惯。3.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家庭责任的意义,初步学会一些承担家庭责任的基本技能。4.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分享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也应该有承担家庭责任的意识和义务。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到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家庭做贡献,对家庭负责任。2.难点:培养为家庭做贡献,对家庭负责任的意识,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五、教学准备1.教师:ppt课件2.学生:完成家务承诺书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陪伴、关心、支持家人、主动为家庭出主意,增进家庭成员的情感联系,都是在为家人做贡献。其实,为家人做贡献离不开责任二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也有责任》。(二)出示问题,讲授新课问题一:你认为自己有家庭责任吗?1.学生发言:每一组派一个代表分享各自的观点。2.教师总结:看来对于家庭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3.ppt出示课本上P46朱晓主动提出为家里倒垃圾的图片,并提问:如果大人也嫌家务事麻烦,家务没人做,朱晓家会变成什么样的呢?4.请一位同学来分享。5.教师总结:是呀!如果想让我们的生活井然有序,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应承担家庭责任,那你认为你的家庭责任是什么呢?问题二:你的家庭责任是什么呢?1.学生发言:请三位同学分享各自的观点。2.教师总结:看来我们的家庭责任还真不少,家庭中的人都能主动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使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孩子们,承担家庭责任不能仅凭一时兴起,还要有负责任的精神,坚持负责到底,接下来一起读读书本P47,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负责任的精神”的?问题三:你如何理解“负责任的精神”?1.学生发言:请两位同学分享各自的观点。2.教师总结:从大家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负责任的精神就是坚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到底,请大家回忆一下,生活中,你有类似的负责任的经历吗?问题四:分享你的生活经历。1.学生发言:请三位同学分享各自的观点。2.教师总结:从刚才的交流中老师发现你们都是有责任心的孩子。在尽责的过程中你们都做好了受苦受累的心理准备,并且找到了合适的方法,善于安排,坚持到底,从而尽到了家庭的责任。同学们,有家庭责任感是优秀学生必备的品质。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人长大后才会有社会责任感,才能有所作为。3.出示案例材料:成都奔跑女孩路玉婷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强烈家庭责任感的孩子,几年来,她一边学习,一边照顾生病的妈妈,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家。4.教师总结:这则案例告诉我们,路玉婷就是这么一个负有责任心的孩子,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任,给家人带来了温暖和关爱。有了这种为家庭负责任的精神,我们就会处处为家庭着想,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位同学又是如何尽责任的呢?问题五:课件出示P48,问:遇到这几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1.学生发言:请两位同学分享各自的观点。2.教师总结:为家庭尽责就应该关心家庭事务,处处为家庭着想,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事情。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份家务承诺书吗?课件出示课本P41。问题六:请结合家务记录表,谈谈你的感受。1.学生发言:请三位同学分享各自的观点。2.教师总结:从你们的交流中老师发现,你们再坚持完成家务、履行承诺的过程中已经初步具有了负责任的精神,收获了他人的赞许和信任,增强了自己的本领,学会了自律。负责任给自己带来了成长,给家人带来了温暖,为家庭做出了贡献。孩子们,我们在一天天的长大,悉心呵护我们的家是我们的责任。(三)课堂小结,升华主题1.学生总结: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2.教师总结: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为孩子也有自己的家庭贡献和责任,我们要以负责任的精神,坚持承担自己的家庭责任。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我们不仅是家庭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家庭的主动贡献者。作为小主人,我们要学会体谅家人、管好自己,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乐于为家庭做贡献、负责任。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七、教学反思问题学习法在本课贯穿始终,教师在每个环节都设置了问题思考和交流,引发学生思考,又让学生深刻领会责任的意义。各个环节逐层递进,指向明确,设问自然,循序渐进。但本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本节课提问的环节比较多,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应该让学生多一些思考的空间进而让学生再发言,设计中没有加入小组合作教学法。八、板书设计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主动承担尽责任我也有责任合理安排能坚持积极参与多关心履行责任收获大6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的编写依据是课程标准中主题二“我的家庭生活”第2条“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是部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共有两个话题,本节课学习的是第一个话题《我的家庭贡献》,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自己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对家庭也要有自己的贡献,知道怎样为家庭做贡献,旨在引导学生体会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重要性,有为家庭作贡献的意识和行动。二、学情分析学生虽然上四年级了,但是他们大都倍受家人的宠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的情况下,看到父母很累,也想为家里做点什么,但又不知道怎么做。在日常生活中更不知道自己为家庭能做什么贡献。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引导学生作为家庭的一员,知道并学会怎样为家庭做贡献。三、教学目标1.体会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重要性。2.了解为家庭做贡献的方式。3.有为家庭作贡献的意识和行动。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对家庭也要有自己的贡献,知道怎样为家庭做贡献。教学难点:学会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做贡献。五、教学过程活动一:家庭贡献我能行1.学生观看小视频《让爱住进我家》,说一说看完后有什么感受。生1:我看了之后觉得他们家很温暖、很温馨。生2:我觉得他们是很有爱的一家人。生3:我觉得他们很幸福,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师总结:家庭中的每位成员都很重要,家庭的幸福需要每个人作出贡献。2.师提问:同学们,你们为家庭做过贡献吗?(预设较多同学说没有。)接着让学生做小小观察员,观看情景剧《沛琪的家庭会议》。3.学生思考:(1)在沛琪的爸爸妈妈眼里,沛琪对家庭的贡献是什么呢?(2)从中,你有什么感悟?生1:帮助家里做很多事情。生2:我一直以为自己对家里是没什么贡献的,但是看了视频,我发现其实我们对家庭也是有贡献的。生3:没想到做家人的“贴心小棉袄”,也是对家庭的贡献。师总结:父母很爱我们,只要我们每天开开心心、平平安安,这样,就是对家庭最好的贡献。活动二:你的故事一起听1.小组交流讨论,你对家庭的贡献有哪些呢?体现在哪些方面?生1:爸爸加班很晚才回家,我给他揉肩膀。生2:爷爷年纪大,腿脚不便,我经常陪着爷爷散步,当爷爷的小拐杖。生3:妈妈工作十分辛苦,每天我都会表达对她的关心,节日还会送上我的祝福。师总结: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家人之间的相互陪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都是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2.学生阅读教材第43页的三幅图片,与图中的小朋友对话,看看他们为家庭做了些什么。3.做小小诸葛亮,根据短视频想一想我们还可以为家庭做出什么贡献?引导学生说出:把自己的学习管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积极参加家庭事务。活动三:我是家庭创意王1.学生观看一组家庭小镜头,体会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作贡献。2.阅读教材第45页家庭任务袋,学生在全班演一演,说一说自己的任务和妙计,教师进行总结、评价。活动四:贡献祖国我愿行1.师四连问:咱们的班级是“家”吗?咱们的学校是“家”吗?咱们的深圳是“家”吗?咱们的国家是“家”吗?师总结:这都是我们的家,以后我们要努力学习,只有掌握了真正的本领,就能为“家”作贡献!2.播放音乐《祖国的花朵》,让学生感受我们无论身处自己的小家、集体的家还是咱们的国家,我们都能作出贡献!希望学生今天以祖国为荣,明天祖国以我们为荣。六、教学反思这节课学生参与度比较高,学生积极性比较强,并且活动多样,有各种视频音频,趣味性较强。最后的环节提升了主题,也提高了学生对家的认知,与复兴中华民族的任务挂钩起来。但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上,有不足之处。教学难点在于给家庭出创意点子,为家庭做出行动。这里的形式比较单一,只是参考了书上的任务。其实可以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家庭小烦恼,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解决,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单元第6课《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第二课时.doc 第二单元第六课《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第一课时.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