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长县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延长县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所以发达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大
B.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为16亿左右,所以目前我国的耕地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高
C.不论是以悲观或乐观的观点来评估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人口与环境矛盾都十分突出
D.随科技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环境人口容量不能定量地评估,只能定性说明
2.英国阿伯丁、我国大庆等城市的兴起,引起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气候条件适宜 B.政治中心的改变  C.经济发展较慢  D.矿产资源的开发
3.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4.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5.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A.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
B.影响生育政策、文化和宗教等社会环境来实现的
C.自然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作用来实现的
D.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等社会环境来实现的
6.80年代,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B.1984年,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C.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D.城市生活水平高,有较好的学习、医疗条件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是造成人口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B.自然环境因素对死亡率影响较为明显的是地形、气候、水文
C.社会经济因素对死亡率影响较为明显的是经济、政治、受教育水平、医疗条件
D.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人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不断加深和扩大
8.我国某省区分布的城市有三类:①省会,②地级市,③县和县级市,其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里快餐店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可以方便居民
B.城市里快餐店比大酒店多,这是因为快餐店服务范围大,赢利多
C.小城镇上有快餐店,但可能没有大酒店,因为大酒店比快餐店需要更大的服务范围
D.城市越大,提供的服务会越高,因而必须淘汰快餐店,多兴建大酒店
10.有关目前世界城市进程的阐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慢
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慢 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11.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说明了
A.城市内环境质量相对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降低
B.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C.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
D.大城市经济发展停滞
12读“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布局”示意图,回答12—13题:
17.伦敦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属于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 D.块状模式
13.伦敦曾经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改善城市环境,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分散和减少大城市职能
B.在城市周围建设新城和卫星城
C.把政治职能为主的首都和经济完全分离 D.选择新址,建新首都
14.上海市提出限制新建楼房高度的规定,其目的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中的
A.城市住房紧张 B.城市热岛效应C.城市水体污染 D.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15.对城市交通民警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
A.煤烟、粉尘 B.工业废水 C.碳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D.酸雨
16.影农业生产实现水利化和机械化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
A.技术条件 B.水源条件 C.地形条件 D.经济条件
17.影响中国的“珠江角洲基塘生产”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国家政策 D.工业的发展
18.列农业生产成果哪些是通过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而取得的 ( )
①通过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②城市郊区农业的重点转向以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为主 ③农业在大范围内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 ④修筑梯田和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响以下变化情况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
①促使我国近年“温室无土栽培生产”得以推广
②当代我国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
A.①自然条件,②政策 B.①市场,②政策 C.①政策,②自然条件 D.①技术,②市场
20.下列各区的农作物,着眼于改造水分条件的是 ( )
A.雅鲁藏布江谷地的青稞 B.宁夏平原的水稻 C.海南岛的橡胶树D.珠江三角洲的甘蔗
21.1996年,我国北方地区苹果价格大跌,并出现严重的滞销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响
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国家政策 C.气候因素 D.交通运输
22.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农业类型不同的重要原因是 ( )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市场因素的差异 C.交通运输条件的差异 D.民族的差异
23.新疆的哈密瓜特别甜,而同一品种在北京采用大棚种植则甜度下降,这是因为大棚种
①温度偏低 ②水分偏少 ③温差较小 ④光照减弱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4.促进吐鲁番盆地经济发展的对策有 ( )
①发挥“火洲”的气候优势,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②大力发展造纸工业 ③加速发展长绒棉.哈密瓜.葡萄等特色农产品以及相关的加工业 ④发展以“丝绸之路”和干旱盆地景观为特色的旅游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5.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与我国混合农业相比,其相似之处是 ( )
A.都有同时饲养牲畜和生产谷物的混合方式
B.都是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
C.普遍采用同时种植小麦和牧羊的混合经营方式
D.饲养牲畜都主要采用家畜.家禽的小规模饲养方式
26.珠江三角洲的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东北平原只能一年一熟,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是
两地的( )
A.光照条件不同 B.热量条件不同 C.水分条件不同 D.土壤条件不同
27.列有关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造纸厂应布局在河流的上游
B.化工厂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且应布局在居民区的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
C.发电厂应远离居民区
D.水泥厂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
28.前许多地方提出“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日趋恶化的 ( )
A.对文物古迹的破坏问题 B.对北京环境的破坏问题
C.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D.冲击正常社会秩序问题
29.有关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B.交通运输仍是各工业部门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C.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D.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削弱
30.关于工业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一般情况下,决策者把工厂建在某个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方 ②工厂建在什么地方,厂商可做决策而政府不能干预 ③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趋完善,区位选择不受其影响 ④区位选择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环境效益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31.下列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基本相同的一组是 ( )
A.炼铝工业.钢铁工业、制糖工业、精密仪表
B.航天工业、电子工业、飞机制造、罐头加工
C.家具制造厂、面包厂、印刷厂、玻璃制造厂
D.普通服装加工、电视机装配、飞机制造、石油加工
32.下列工厂中,应将消费市场作为布局主导因素的是 ( )
A.石油加工 B.有色金属冶炼 C.水产品加工 D.甘蔗制糖
33.列工业布局,合理的有 ( )
A.渔场附近建水产品加工厂 B.林区建家具厂 C.科技发达区建电视机装配厂 D.小麦产区建面粉厂
34下四钢铁工业城市中,布局类型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
35.下图表示各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状况,据图判断布局正确的企业是 ( )
A.制糖厂 B.电子元件厂 C.家用电子产品装配厂 D.啤酒厂
二.综合题
36.读“某地区工业区位图”,图中城市常年盛行西南风,读图回答问题。
(1)比较图中工业区位是否合理:
①工厂_______ ____。理由:__________ _________。
②食品厂_______ ____。理由:__________ _________。
③自来水厂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④钢铁厂_________ __。理由:__________ _________。
(2)将四地的区位调整为: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
(3)若从A处修铁路到B处,选A—C—B线.A—D—B线中的哪一条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最好 为什么?
37.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农场对市场的适应性较_________,收入的波动性较_________。
(2)该农场种植的小麦,收割期在 ( )
A.2.3月 B.5.6月 C.8.9月 D.11.12月
(3)该地处于___________(地形区)的西侧,处于山地的___________区。为解决灌溉问题,实施(填方位)_________水_________调工程。
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答案
费市场 ③不合理 河流下游,水质不好 ④合理 接近煤炭产地,交通方便,且位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择并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60分)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6月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关于提请审议2008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议案等。回答1—3题。
1.6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国务院提出的2008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根据这一调整方案,中央财政将从今年起建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专项用于四川及周边省份受灾地区恢复重建。基金安排使用情况将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
A.最高决定权和最高监督权 B.决定权和监督权
C.最高立法权和最高监督权 D.立法权和监督权
2.为做好灾后重建准备,国务院制定出台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这表明( )
A.国务院是我国立法机关 B.立法机关严格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C.国务院行使行政立法权 D.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本质
3. 从监督体系上看,对国务院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中央国家机关有(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国家监察部和国家审计署  
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4.在我国,人大代表是通过会议的方式依法集体行使职权,而不是每个代表个人直接去处理问题。下列属于人大代表职权的是(  )
A.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B.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C.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D.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5.2009年3月13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表决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当场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表决结果。表决结果如下:
名称:
赞成 反对 弃权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172票 519票 192票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2210票 505票 162票
上述材料说明了(  )
①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 ②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
③人大与“两院”互相监督 ④公正司法促进公平正义还有待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①②④
6.关于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它们都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它们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保障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的
④它们都是相互独立的政治组织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7.日历翻到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东南沿海地区不少农民工歇业、返乡,还有610多万大学毕业生将要进入社会。党中央对此非常关注,表示将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这表明(  )
A.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党的中心工作 B.党要履行好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C.党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D.党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8.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的悲怆和喜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体人民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力量。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坚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③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⑧④
10.今年7月14日,贵阳市举办区(县)党委书记人选“公推竞岗”演讲答辩和民意测验大会,20名参与竞争的“考生”走上前台,接受公开“考验”,这在全国还是首创。如果据此撰写一篇报道,下列最合适的标题是(  )
A.扩大公众参与,强化人大监督 B.发展党内民主,彰显执政为民
C.人民代表人民选,选好代表为人民 D.创新用人机制,坚持依法行政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  )
① 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③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A.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党员干部要克服浮在上面瞎指挥现象,从热衷于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只注重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转而提高“知民度”,多了解基层实情,多听取群众呼声。党员干部提高“知民度”( )
①有利于实现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 ②是实现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③有利于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④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客观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政治优势。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实现我国政党关系长期和谐(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在北京市海淀区有两句耐人寻味的话:一句是区委书记说的,“遇有大事,听不见政协的意见,心里就不踏实”。另一句是政协主席说的,“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没做好,就是政协主席的失职”。这两句话表明( )
①多党合作有利于推动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②人民政协参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和制定 ③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职能 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掌国家政权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③  
15.在我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党中央提出方针政策,国务院拟定实施方案,全国人大审议,全国政协讨论,予以修改完善,最后由全国人大作出决定。这说明( )
A.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接受中共中央的领导、协调一致开展工作
B.中共中央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是中央的执行机关
C.中共中央提出方针政策是通过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变成国家意志的
D.中共中央领导国家政权,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是行使国家职能的国家机关
16.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又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理念,这一理念必将极大地推动现代化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生态文明”纳入到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显示了中国共产党( )
20080924
①与时俱进,坚持科学执政 ②坚持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17.据新华网报道,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势头,新疆、宁夏、广西和内蒙古的区内生产总值增长都超过了全国9.9%的增速。取得这一可喜成果的原因在于( )
A.我国消除了各民族差异和民族矛盾 B.我国坚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我国各民族地区行使了民族自治权 D.我国各民族经济实现了共同繁荣
18.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多年来,我国的北部边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充分体现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
A.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B.自治权 C.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 D.各民族共同繁荣
19.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西藏自治区设立的省级自治机关是该区的( )
A.人民政府、人民检察院 B.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C.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 D.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
2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巨大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 )
A.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B.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C.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D.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21.西藏自治区人大将‘藏历新年’和‘雪顿节’等藏族传统节日列为节假日,藏族班同学每年的节假日比其他同学多l0天。自治区人大对节假日的特殊规定反映了:(    )
A.西藏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立法权 B.我国实行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战略
C.西藏人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 D.民族自治区拥有自治权
22.2009年2月24日,为期一个半月的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大型展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展览通过大量珍贵图片、档案材料、历史文物及群像雕塑向观众展示了一个新西藏从诞生到走向小康的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再次向人们印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它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 ③它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其基本内容是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行使自治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3.宁夏50年的辉煌成就证明,民族地区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发展来解决。这体现了( )
A.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C.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D.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24.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以年均l6.6%的速度增长,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被称为“内蒙古现象”。这表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使各民族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实现了平等 B.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的繁荣与发展
C.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D.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
25.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信仰的国家,宗教信仰自由已作为一项公民基本权利载入宪法。这说明( )
A.国家政权与宗教达成一致 B.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26.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也是多宗教的国家。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其意义在于( )
A.支持广大信教群众对宗教作出自己的解释
B.要求各民族的信教群众逐渐放弃宗教信仰
C.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消除宗教的消极因素
D.促进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与祖国统一
27.某国的所谓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在其发表的年度报告中,再次对中国的宗教状况妄加评论,歪曲和攻击中国的宗教和民族政策。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这是因为(   )
①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常常交织在一起 ②不干涉内政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我国必须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④我国宗教事务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
28. 自苏丹独立以来,位于其西部的达尔富尔地区,由于民族和宗教矛盾严重,冲突频发,甚至爆发了内战。可见,多民族国家要处理好民族问题,维护国家稳定,就必须:(   )
A.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B.发挥大国在解决地区冲突中的主导作用
C.制定和执行正确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9.中国道教协会成立50年来,在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促进祖国统一,兴办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保护生态环境,开展对外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说明
A.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B.我国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C.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意在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D.宗教追求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30. 2008年3月14日,拉萨发生打砸抢烧暴力事件,面对“藏独”分子分裂祖国的恶劣行径,连日来,西藏宗教界爱国人士强烈谴责、愤怒声讨以达赖为首的分裂集团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扰乱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罪恶行径。这反映了,在我国
A.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宗教主要起积极作用
B.宗教界人士自觉维护国家的最高利益,放弃了有神论信仰
C.宗教组织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D.我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二、非选择题(3大题,共40分)
31.2008年3月5日至3月1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各阶层由人民选出来的2987名代表齐聚首都,代表人民行使神圣权力。大会审议并批准了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审议批准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建运作的原则是什么 这一原则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10分)
32.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上,2008年11月27日,中央政治局就当前经济形势和2009年经济工作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12月8日至10日,中央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深刻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对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进行周密部署。会议确定的相关经济目标,要待国务院拟定《政府工作报告》并于2009年3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后正式实施。
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党是如何执政的。(10分)
33.在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和资金要素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比项目、扩产能的意图比较强烈。因此,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生产和出口及投资方面增长都比较迅速,这势必导致能源消耗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对节能减排工作仍然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可以说,我国节能减排的形势还是十分严峻的。
在节能问题上,不同部门有着不同的职责。结合材料,依照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填写下表。(20分)
应该怎样做 为什么这样做
中共中央
全国人大
国务院
人民政协
2012年《政治生活》第二次月考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第小题2分,共60分)
答案1----5BCABD 6-----10ADDCB 11----15BCDAA 16----20CBBCA
21----25DCCBC 26---30DDC B C
二、非选择题
分)(3)“全国人大审议并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体现了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其它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4分)
全国人大
制定相关法律,监督法律的实施和国务院相应的工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和监督权。
人民政协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各组中加黑加粗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盗跖(zhí) 珠玑(jī) 混帐(hùn) 鹬蚌相争(yǜ)
B、勾当(gōu) 谄媚(chǎn) 嗣位(sì) 汗涔涔(chén)
C、戕害(qiāng) 阿谀(ē) 凝噎(yē) 献愁供恨(gōng)
D、樯橹(lǔ) 脑髓(suí) 蹩进(biē) 半身不遂(suì)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老李告别那些曾一起并肩战斗结下深厚友谊的战友,一晃二十多年了,老战友来拜访他十分激动。
B、所谓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C、出于对北极地区气候、环境、资源等方面长期考察,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决定在斯瓦尔巴违德群岛建立中国伊力特·沫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
D、曹禺善于把众多的人物纳入统一的情节结构之中,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紧张的场面和强烈的戏剧冲突,使《雷雨》获得空前的成功。
3、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元曲是杂剧和散曲的通称。杂剧的构成一般是一本四折,外加一个楔子。
B.苏轼和辛弃疾是宋词豪放派的领袖,李清照则是婉约派的代表,柳永那一派也不是。
C、关汉卿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马致远、汤显祖、白朴一起称为“元曲四大家”。
D.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家,他享誉世界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
4、关于元杂剧的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也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和武打、舞蹈。
C、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拆戏,用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D、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春秋以前是以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来命名时代的,战国人继续使用前人关于夏、商、周三代的名称,但其历史年代学的观点略有变化,在命名新的历史时代时有了自己的特点。一方面,自周王室东迁后,诸侯国林立,大国争霸的战争不休,周王室已无力控制诸侯,相反却常有求于大国。显然,仍以族、地、王朝三名合一的年代学命名已失去意义。另一方面,战国是个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时代,战国人发展了春秋时已有的“天命靡常”的观点,命名当世为“战国”;又根据西周以后诸侯国林立,各国国史均名曰《春秋》,称这段历史时期为“春秋”。两汉时,人们继承了战国时人对春秋时代的称谓。
至于说“春秋时代是由鲁国国史《春秋》得名”的看法,徐文商榷说:鲁史《春秋》被拔高到经典的地位,是汉以后儒学作为官学后的事,战国时人未必肯把它奉为经典;鲁国当时并非大国,地位衰微;再者,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众多的《春秋》还会大量保存的,否则何以会说“吾见百国《春秋》”(墨子语)可见,战国人是不会以鲁《春秋》来命名这一时代的。
5.对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秦始皇焚书以后,众多的《春秋》已被焚毁,不可能大量保存,所以墨子不可能见到百国《春秋》。
B.墨子见过的百国《春秋》,几乎全被秦始皇烧毁了,只剩下鲁国《春秋》,因此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命名。
C.墨子说他见过百国《春秋》,说明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命名,而绝大多数都已被秦始皇烧毁。
D.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保存了大量的鲁国《春秋》。如果不烧这些书,墨子见到的《春秋》会有百部以上。
6.徐文认为“春秋”不是由鲁国国史《春秋》而得名的,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 )(3分)
A.鲁史《春秋》当时并未被奉为经典。
B.当时大国争霸,周王室无力控制诸侯。
C.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为名,并非鲁国一国。
D.鲁国当时并不是大国,而且地位衰微。
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夏、商、周三代的名称,是由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命名的。
B.“春秋”这一时代称谓始于战国,两汉时人们继承了这一称谓。
C.“春秋”作为时代称谓是以思想活跃、百家争鸣作为历史背景的。
D.产生于战国的“天命靡常”的观点,是“战国”时代得名的依据。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会洵卒,赐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徒知徐州。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 苏轼列传》)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辄能语其要 语:说出
B、赐以金帛,辞之 辞:告辞
C、轼诣武卫营 诣:到……去
D、卒全其城 全:保全
9、选出全都能直接表现苏轼“好学有才华”和“一心为民”,表述正确的一项(3分)( )
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②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④轼之才,远大器也⑤公可谓爱人以德矣。⑥轼庐于其上,使官吏分堵以守,过家不入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②⑥
10、以下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苏轼未成年以前,家人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使他既聪明好学,又有做净臣之志。
B. 苏轼成年之后,博通经史,勤奋读书,既喜欢贾谊等人的政治见解,又喜欢庄子的道家学说。
C. 苏轼在苏洵死后,到韩琦那里既报知遇之恩,又为自己求来一个额外的官职,以此光宗耀祖,以表孝心。
D. 苏轼不仅精通文史,才华出众,而且精通吏治,恪尽职守,是一个能为老百姓干实事的父母官。
四、课文背诵(8分)
11、默写填空(每小题1分)
(1)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最难将息。(《声声慢》)
(3)人生如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
(4)多情自古伤离别, !(《雨霖铃》)
(5)重湖叠巘清嘉, ,十里荷花。(《望海潮》)
(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定风波》)
(7) ,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
(8) 今宵酒醒何处? 。(《雨霖铃》)
五、阅读李清照《武陵春》一词回答问题(6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两句直接抒情,“事事休”是关键,它包含着哪些意思 (3分)
答:
13.“载不动许多愁”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一句好在什么地方 (3分)
答:
六、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16分)
宋词的的忧伤
宋词如烟,如雾,如雨,湿漉漉地挂满了宋朝的天空。宋词网住了整整一个王朝。
年幼时,便对宋词一见钟情,许多个夜晚将窗帘拉上,挡住了城市的喧嚣,一个人独对宋词。夜,真的静了下来。心,真的空了出来。一颗被尘世磨砺得麻木的心灵变得敏感而热烈。我虔诚地走进宋词的意境之中。宋词以其独特的美感熏陶着我,使我如痴如醉,难以自拨。在反复的阅读中,我发现忧伤和哀愁是宋词的永恒主题。宋词是一个软弱的王
最先向我走来的是词皇李煜。李煜称帝时,所作之词格调并不高。后来,成了阶下囚,消极颓废到了极限,词的艺术魅力也达到了极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些隽永的千古名句,在中国人的心里流动了千年。李煜用国家与自身的命运和精神血肉铸造了宋词的辉煌。王国维《人间词话》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想起宋朝那朵卓绝一世的凄凉之花,想起了李清照。李清照是千古第一女词人,她用一支亦秀亦豪的如椽巨笔,勾画出半壁江山。她原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父亲的藏书将她浇灌得外美如花,内蕴如竹。她满载着少女的幸福,涉入爱河,与夫婿赵明诚琴瑟相和。他们在琴棋书画金石诗文中共享爱的甜蜜。可是婚后不久,赵明诚在战乱中病亡。李清照在国破家亡的磨难中颠沛流离、四处逃亡。她将椎心蚀骨的痛苦和哀愁化为凄凉的文字。“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双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不是真正的伤心人,未到真正的伤心处,是断然写不出这空前绝后的哀婉之词的。李清照是深知自己生命的含金量的。她以笔抗世,以词唤天,将故国之思与家亡之恨,抽丝剥茧般进行纺织,化愁为词,为后人留下了苦难时代的灵魂绝唱。她的词永远被人们传诵。
捧读辛弃疾饱蘸血泪谱写的词,总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他一遍遍地哭诉,感受到他一次次地表白。他因爱国悯民而生怨,因尽职尽力而遭灾。国有危难时,招他启用,朝有谤言,又弃之一旁。这是他一生的悲剧。他徒然带着山河破碎报国无门的心病而流英雄泪:“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如果说东坡常用“安时而处顺”的态度来排谴所遭受的痛苦,那么辛弃疾多以慷慨悲歌来倾吐抑郁的哀愁。到了“而今说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中,已是愁到深处却无言。此时无声胜有声。辛弃疾的词是正义和忠烈的化身,缘此才能燃烧,才能振聋发聩。
宋朝的词人和宋词。宋人写宋词,是心有所动,情有所发,是为一己而写,以浇一己之块垒。孰料,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宋词竟然从一代代文人手中流传千古。这正应了哲人康德的一句至理名言:“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宋词中所弥漫的无边无际的哀愁与忧伤,是“小我”之愁,亦是“大我”之愁。在国破家亡的战乱中飘泊天涯,万千愁绪哀思齐赴心头,创造了独特的而又极具普遍意义的宋词情境。缘此,引起百代之后众生的共鸣。“哀愁”的内涵各不相同,但它恰恰是人们常常产生,而且永远具有的一种感情。情境相通的那一刻,宋词会跨越千年的门槛,跋山涉水而来,叩响我们心的弦索。
感谢古典的宋词,感谢宋词带给我们的哀愁与忧伤。其实,我们是需要哀愁和忧伤的,需要它滋润我们因为过度追逐娱乐而干燥的心田。读宋词,说明我们的情感和灵魂还没有真正板结和尘封。哀愁和忧伤使我们的心灵变得柔软,它不是凭理性所能获得,而是由爱来理解。一颗善良的悲悯的有着文化底蕴的心灵,在感受生活感受人生时,一定能够细致而深刻地感受到哀愁和忧伤及其价值。
14、第一段文字在语言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从全文看,这段文字起到了什么作用?(4)
15、为什么“忧伤和哀愁”会成为“宋词的永恒主题”?(4分)
16、文章在举例子上有何特点?请概括说明(4分)
17、文中引用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该如何理解?(4分)
七、作文(4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2年前,一位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毫无顺序地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独自找个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在前排,有的学生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学生似乎特别钟情于后面的位置。教授分别记下了他们的名字。12年后,教授公布他的调查结果:爱坐在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于其他两类学生很多。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凡事不是说一定要做得最好、站在最前、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一定要有勇气,永争第一,积极坐在前排呀!”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延长县中学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
1、C
2、D(A歧义。B 不符合逻辑规律,应该改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C“长期考察”后残缺中心词“的需要”。)
3、 A
4、C
5、答案:C,解析:A项对墨子看《春秋》的时代表述错误;B项说“墨子见过的《春秋》几乎被烧掉”表述错误;D项说“大量鲁国的《春秋》”表述不对。
10、C(苏轼既不是向韩琦要官也不是为自己要官)
11、(8分)略
13、好就好在把“愁”写得可摸可感。愁本来只是一种情绪,是虚的。如果从本质上去说,也只能说愁得厉害,甚至愁白了头发,这些说法都显得太抽象,而用小船都载不动,就有了重量和质感,这是一种独创,不仅奇特而且形象。
14、(4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化无形为有形,文笔简约却又意味深长。既通过“挂满”“网住”等词语形象可感地写出了“词”在宋朝的文学地位,同时领起下文,为全篇奠定了感情基调。
16、(4分)在用例上,文章选取了读者耳熟能详的典型词人,并进行了详略得当的安排。全方位地给我们展现了这些代表性的词人的作品中那无尽的忧愁和哀伤。
17、宋词都是词人们为倾诉自己心中的哀愁和忧伤而写,并没有想到流传千古,而事实恰恰相反,宋词依然能为今人所接受并被其感染。
18、作文40分(略)阅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 B 终边相同的角一定相等;
   C 第一象限角小于第二象限角; D 小于90°的角是锐角;
2.与角终边相同的角是( )
  A.   B.   C.   D.
3、-1120°角所在象限是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已知且,则角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等于( )
  A. B. C. D.
6.要得到的图像,需把的图像( )
A.向左移   B.向右移    C.向左移   D.向右移 
7.函数是( )
A.周期为的奇函数 B.周期为的偶函数
C.周期为的奇函数 D.周期为的偶函数
8.的图象与直线的交点个数( )
A.0 B.1  C.2 D.3
9.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函数 和函数图像相同
B.
C.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是
D.若 是第二象限角,则的终边不可能在第二象限
10. 如右图所示,函数的图象,那么( )
A.=,     B.=,-  
C.=2,      D.=2,-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1.如图4-1所示,如按逆时针旋针,终边落在
阴影部分(不包括边界)位置时的角的集合是________ ;
12.已知角的终边过点的
值为
13函数的定义域
14.设扇形的周长为,面积为,则扇形的圆心角的弧度数是 。
三.解答题(5个小题,共44分)
15.(8分)求下列函数值:“
(1) (2)
16、(8分)如图1-7-4,已知函数的图像,求函数表达式
17.(8分)已知,求满足不等式 的的集合
18(10分)已知函数
(1)用“五点法”作出该函数简图(要有列表,描点,连线的过程)
(2)说说该函数图象是由正弦曲线经过怎样变换得来的?
19(10分)已知函数
当函数取得最大值时,求自变量的集合;
写出图像对称轴方程和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延长中学高一下第二次月考答案:
二填空题
13.
14. 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毎题2分,共60分。)
1、下列对热化学方程式1/2H2(g)+ 1/2I2(g)====HI(g);△H = +26kJ·mol-1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1mol氢气和1mol碘蒸气完全反应需要吸收26kJ的热量
B.1个氢分子和1个碘分子完全反应需要吸收52kJ的热量
C.1molH2(g)与1molI2(g)完全反应生成2mol的HI气体需吸收52kJ的热量
D.1molH2(g)与1molI2(g)完全反应放出26kJ的热量
2、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
A.汽油 B.煤 C.天然气 D.氢气
3、 把a、b、c、d四块金属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 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4、在用Zn片、Cu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锌片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电流方向是从锌片流向铜片
C.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D.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5、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与Y组成的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 ( )
A.X > Y > Z B. X > Z > Y C. Y > X > Z D. Y > Z > X
6、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分别是 ( )
A.氧化、还原 B.还原、氧化 C.氧化、氧化 D.还原、还原
7、反应4(气)+5(气)4NO(气)+6(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 )
A (NH3)=0.0100mol.L-1.s-1 B (O2)=0.0010mol.L-1.S-1
C (NO)=0.0010mol.L-1.s-1 D (H2O)=0.045mol.L-1.s-1
8、甲烷气体在氧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实验事实说明 ( )
A.甲烷的分子式为CH4 B.甲烷气体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甲烷气体中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D.甲烷的化学性质比定较稳
9、下列化学反应中,光照对它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
A.氯气与氢气的反应 B.氯气与甲烷的反应
C.次氯酸的分解反应 D.甲烷的分解反应
10、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氨 B. 四氯化碳
C. 氮气 D. 二氧化碳
11、Se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互为同素异形体 B.互为同位素
C.分别含有44和46个质子 D.都含有34个中子
1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 1H与2H B.O2与O3 C.甲烷与正丁烷 D.正丁烷与异丁烷
13、甲烷和氯气组成的混合气体经光照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气态产物的种类有( )
A.2种 B.3种 C.4种 D.1种
14、下列烷烃的沸点是:根据以下数据推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 ( )
物质 甲烷 乙烷 丁烷 戊烷
沸点 —162℃ —89℃ —1℃ +36 ℃
A.约—40℃ B.低于—162 ℃ C.低于—89℃ D.高于+36℃
15、某烷烃含有200个氢原子,那么该烃的分子式是 ( )
A.C97H200 B.C98H200 C.C99H200 D.C100H200
16、在标准状况下将11.2L甲烷和22.4L的氧气混和后点燃,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气体的体积是( A )
A.11.2L B.22.4L C.33.6L D.44.8L
17、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烯和甲烷,又可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乙烯的方法是 ( )
A.通入足量的溴水 B.与足量液溴反应
C.在导管口点燃 D.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
18、关于石油的不正确说法是 ( )
A.石油主要含C、H两种元素
B.石油是主要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所组成的混合物
C.石油有固定的沸点,故可分馏 D.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混合物
19、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燃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二者燃烧时现象完全相同 B.点燃前都应验纯
C.甲烷燃烧火焰呈红色,乙烯燃烧火焰较明亮 D.二者燃烧时都有黑烟生成
20、将15g 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溴水的容器中,溴水的质量增加了7g,则混合气体中CH4与C2H4的体积比为 ( )
A.1∶2 B.2∶1 C.3∶2 D.2∶3
21、乙烯和氢气的混合气体VL,完全燃烧需要相同条件下的氧气2VL,则混合气体中乙烯和氢气的体积比是( )
A.3∶2 B.2∶3 C. 3∶4 D.4∶3
22、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完全燃烧甲烷、丙烷、乙烯,生成相同质量的水,则甲烷、丙烷、乙烯的体积比是( )
A.1∶1∶1 B.1∶2∶1 C.2∶1∶1 D.2∶1∶2
23、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完全相同的一组物质是( )
A.甲烷和乙烷 B.乙烯和丙烯 C.甲烷和乙烯 D.甲烷和丙烯
24、某烃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时,烃与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关于该烃分子结构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一个C=C B.一个C≡C
C.一个C=C和一个碳环 D.三个C=C
25、工业上获苯的主要途径是 ( )
A.煤的干馏得 B. 石油的常压分馏 C.石油的催化裂化 D以环己烷为原料脱氢
26、一定条件下,能和Br2发生反应而且有HBr生成的是( )
A.丙烯 B.苯 C.乙烯 D.乙炔
27、下列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混合物是( )
A.硝基苯和水 B.汽油和溴 C.苯和植物油 D.溴苯和汽油
28、(1)乙烷(2)乙烯(3)乙炔(4)苯四种烃中,碳原子之间键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 )
A.(1)>(2)>(3)>(4) B.(2)>(1)>(3)>(4) C.(1)>(4)>(2)>(3) D.(4)>(3)>(2)>(1)
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中至少有3个氢原子一定在同平面上
B.乙烯分子中共6个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苯分子中碳原子和全部氢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乙炔分子中4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非选择题:(毎空2分,共32分)
31、写出下列化学物质的分子式:
甲烷 乙烷 丙烷 乙烯 丙烯 乙醇 乙炔 苯 葡萄糖 。
32、乙炔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__________。
33、有人设计了一套实验分馏原油的五个步骤:
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蒸馏烧瓶上塞好带温度计的橡皮塞。
②连接好冷凝管。把冷凝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冷凝管进水口的橡皮管的另一端和水龙头连结,将和出水口相接的橡皮管的另一端放在水槽中。
③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高度确定铁圈的高度,放好石棉网。
④向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片碎瓷片,再用漏斗向烧瓶中加入原油,塞好带温度计的橡皮塞,把连接器连接在冷凝器的末端,并伸入接收装置(如锥形瓶)中。
⑤检查气密性(利用给固定装置微热的方法)。
请完成以下题目:
(1)上述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3,1,( ), 4 (填2,5或5,2)。
( 2)冷凝管里水流的方向与蒸气的流向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3)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__________位置,以测量___________的温度。
(4)蒸馏烧瓶中放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4、计算题(8分)
A、B两种烃的最简式相同。7.8gA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得到干燥的沉淀60g。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却能使之褪色。0.5molB完全燃烧生成22.4LCO2(标准状况),A、B在相同状况下蒸气的密度之比为3∶1。求A、B的分子式并写出其结构简式。
高一化学第二次月考选择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请将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1、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
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
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
D.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2、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须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3、每次注射青霉素之前,病人都要先做“皮试”,其目的是( )
A.观察病人的体质以决定用药剂量 B.观察病人是否会发生过敏反应
C.观察青霉素的杀菌效果 D. 观察病人是否患有自身免疫疾病
4、人体的免疫功能,可清除自身损伤的细胞,损伤细胞属于( )
A.病原体 B.抗原 C.抗体 D.自身物质
5、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 )
A.淋巴细胞 B.抗原 C.抗体 D.吞噬细胞
6、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及吞噬细胞构成
B.接种过流感疫苗的健康人不会患流感
C.HIV病毒主要攻击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D.T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可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B细胞
7、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表皮细胞排列紧密 B.呼吸道粘膜分泌粘液
C.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D.感冒病毒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8、人体感染了细菌外毒素(体液免疫)后,所发生的免疫“反应阶段”是( )
A.造血干细胞→B细胞 B.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
C.T细胞→效应T细胞 D.效应B细胞→抗体
9、关于对抗体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属于免疫球蛋白   B.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
C.其参与的免疫是细胞免疫 D.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1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 )
A.血液和精液 B.唾液和泪液 C.尿液和乳液 D.以上都有可能
11、自身免疫病产生的原因( )
A.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
B.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
C.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的免疫反应
D.自身免疫功能不足
12、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共同点是( )
A.产生抗体 B.产生记忆细胞 C.杀伤靶细胞 D.分泌淋巴因子
13、在体液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淋巴细胞是( )
A.B细胞 B.T细胞 C.吞噬细胞 D.造血干细胞
14、HIV能够攻击人的免疫系统,特别是破坏( )
A. T淋巴细胞 B.吞噬细胞 C. B淋巴细胞 D.组织细胞
15、下列哪一项属于自身免疫( )
A.因接触动物毛屑而出现的鼻炎 B.因接触花粉而引起的皮肤荨麻疹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因室内尘土而引起的哮喘
1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过敏反应的特点( )
A.发作迅速 B.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D.消退较慢
17、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
A.肝脏 B.淋巴结 C.脾 D.扁桃体
18、淋巴细胞起源于( )
A.骨髓   B.脊髓   C.胸腺   D.脾
19、在胸腺中成熟的是( )
A.淋巴细胞 B.吞噬细胞 C.T细胞 D.B细胞
20、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直接发育成的淋巴细胞是( )
A.T细胞 B.B细胞 C.效应T细胞 D.效应B细胞
21、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是( )
①骨髓 ②扁桃体 ③淋巴细胞 ④抗体 ⑤红细胞 ⑥吞噬细胞 ⑦抗原决定簇
A、①③④⑤⑥ B、③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22、现有一只幼鼠,先天缺胸腺,此鼠的免疫状况是( )
A.有全部的细胞免疫功能 B.丧失一切免疫能力
C.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 D.有全部的体液免疫能力
23、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
①吞噬细胞 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效应B细胞 ⑥效应T细胞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4、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机体再次受到相同物质的刺激时发生的反应
B.是机体首次受到一种物质刺激时就可以发生的反应
C.凡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对过敏原都可发生反应
D.过敏反应的人能够使组织细胞发生结构破坏
25、过敏反应中抗体与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的抗体的区别是( )
A.产生的细胞不同 B.化学成分不同 C.作用的方式不同 D.作用的结果不同
26、过敏反应( )
A.是一种免疫缺陷症 B.是一种自身的免疫病
C.是免疫机能过高 D.是免疫机能过低
27、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 )
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B.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C.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 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28、下列不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山毛榉
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蚜虫  D.一片草原上的全部生物
29、决定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 )
①种群密度和出生率、死亡率 ②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③出生数量和死亡数量
④迁出和迁入数量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 ②③
30、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31、下图是一个种群的年龄分布图。哪个种群绝灭的机会最大( )
32、某草原上苍鹰的种群密度的大小可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
A.总数量调查法 B.样方法 C.标志重捕法 D.无法估测
33、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率在各个阶段是不同的
C.“S”型增长曲线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34、种群最基本的特征是( )
A. 出生率和死亡率 B. 种群密度 C.性别比例 D. 年龄组成
35、在对某农田中的田鼠的种群密度调查时,第一次捕获并作标记20只,一个月后捕获田鼠20只,其中有标记的8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数量约为( )
A.50只 B.400只 C.160只 D.28只
36、在右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
37、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生态因素对该种群的影响没有作用 B.种群的增长率保持相对稳定
C.食物将不再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 D.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38、一个新的物种进入某地后,其种群数量变化,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先呈“S”型增长,后呈“J”型增长
B.先呈“J”形增长,后呈“S”型增长
C.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保持稳定
D. K值是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39、下列有关“S”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
A.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B.K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C.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40、所示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③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
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41、免疫系统由 、 、 组成。
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
42、甲图为种群的年龄结构锥体,乙图为我国20世纪60~70年代人口年龄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图 乙 图
(1)甲图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为 、 和 。
A型的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 ;
C型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 。
(2)乙图所示为 型的种群,图中 个体多, 个体少。
(3)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人口(种群)组成与乙图相似,所以在以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人中发展趋势为 。我国实行 政策后,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子女,目前人口增长已进入6‰的低生育水。
43、种群的增长曲线分析:
①分别分析B点和D点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情况(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B点:出生率 死亡率 C点:出生率 死亡率
②一开始AB段数量增长慢的原因是 。
③数量增长最快的是 段。
④CD段增长速度变慢的可能原因是 。
⑤D点达到最大值K值,K值表示 。
延长中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请将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B B C A D D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A A C D A A C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D A D C B D A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C B B A B D A B C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3)密度越来越大(数量增多) 计划生育
43、① 大于 大于
② 种群基数小(种群总数小)
A
B
C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A.动能 B.速度 C.加速度 D.向心力
2.下列所述的实例中(均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的是( )
A.小石块被水平抛出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
B.木箱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
C.人乘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
D.子弹射穿木块的过程
3、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所以平抛运动是变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
C.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s由初速度v0和下落的高度h决定
D.平抛运动的落地时间t由初速度v0决定,v0越大,t越大
4.下列关于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力对物体做的功多,说明物体的位移一定大
B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一定没发生位移
C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可以说物体克服阻力做了功
D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大于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做的功
5.跳伞运动员在刚跳离飞机、其降落伞尚未打开的一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阻力做正功  B.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减少    D.空气阻力做负功
6.如图所示,地球绕OO′轴自转,则下列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角速度不相等
B.A、B两点线速度相等
C.A、B两点的转动半径相同
D. A、B两点的转动周期相同
7.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 ( )
A.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一定减小
B.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一定增加
C.重力势能一定减小,动能不一定增加
D. 重力势能不一定减小,动能一定增加
8.在公路上常会看到凸形和凹形的路面,如图所示. 一质量为m的汽车,通过凸形路面的最高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N1,通过凹形路面最低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N2,则
A.N1 > mg B.N1 < mg
C.N2 = mg D.N2 < mg
9.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h高处以的加速度g/3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mgh B. 物体的动能增加mgh
C.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mgh D. 重力做功mgh
10.某人用手将1Kg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m,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m/s(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对物体做功10J B.合外力做功2J
C.合外力做功12J 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2J
11.如图4,桌面高为h,质量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假设桌面为参考平面,则小球落到地面前瞬间的机械能为 ( )
A.0
B.mgh
C.mgH
D.mg(H+h)
12.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遇到水平吹来的风,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①风速越大,雨滴下落时间越长 ②风速越大,雨滴着地时速度越大
③雨滴下落时间与风速无关 ④雨滴着地速度与风速无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小船在静水中速度是V,今小船要渡过一河流,渡河时船头与河岸垂直朝对岸划行,若航行到河中心时,水流速度增大,则渡河时间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判定
14.关于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据P=W/t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
B. 据P=Fv可知,汽车牵引力一定与速度成反比
C.据P=W/t可知,只要知道在时间t内机器所做的功,就可求得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机器做功的功率
D.根据P=Fv可知,发动机功率一定时,汽车的牵引力与运动速度成反比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填空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18分。
15.为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铁架台,打点计时器,复写纸,纸带,秒表,低压直流电源,导线,电键,天平。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有: ;缺少的器材 。
16.某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6V、50Hz的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无漏点的纸带,如图4所示,O点为重锤下落的起点,选取的计数点为A、B、C、D,各计数点到O点的长度已在图上标出,单位为毫米,重力加速度取9.8m/s2,若重锤质量为1kg。
①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vB= m/s,重锤的动能EkB= J。
②从开始下落算起,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小量
为 J。
③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从静止开始到打出B点的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是 。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6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7.(9分)质量m=10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先受到F=30N的水平推力作用移动距离s=6m.
(1)求F对物体做的功。
(2)求F对物体做的功的平均功率。
(3)求物体运动末位置力F的瞬时功率。
18.(8分)某人将一质量为50g的小球以10m/s的速度从某一高处竖下向下抛出,经1s小球刚好落地,不考虑空气阻力,选地面为零势能点,g=10m/s2。
求:(1)小球刚抛出时的动能和势能各多大?
(2)小球着地时的动能和势能各多大?
19.(9分)如图所示,一光滑的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放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某一速度冲上轨道,当小球将要从轨道口飞出时,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
(1)小球落地点C距A处多远
(2)小球冲上轨道前的速度是多大?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A D C D D C B B B C B
题号 13 14
答案 C D一、选择题(共40题 每题1.5分 共60分)
1、被古代中国统治者看做“立国之本”的是:
A . 农业 B. 手工业 C .畜牧业 D.商业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之一是
A.水利技术的进步B.手工业的发展 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
3、每年清明节,瑞安海安镇都要举行已有百年历史的物资交流会,这种交易的风俗与古代的什么商贸形式有关
A.夜市 B.草市 C.都会 D.会馆
4、唐代名句“夺得千峰翠色来”赞美的是
A.著名的“唐三彩” B.精湛的青铜铸造艺术
C.精美的丝织印染品 D.唐代越窑的精美青瓷
5、决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根本原因是
A.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产生
B.民族资产阶级经济力量薄弱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来自于官僚、地主、商人
D.民族资产阶级深受双重压迫
6、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土改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中共八大的召开
7、互联网产生的积极作用有①使信息知识更迅速便利地传递和共享②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活③使中国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④改变人们的价值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关于中山装,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孙中山参与了服装的设计
B.综合中式服装与西式服装的特点
C.其设计受政治革命的影响
D.体现了与传统思想文化的决裂
9、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初步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C.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D.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10、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 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 B.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D.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11、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的历史人物是
A.麦哲伦 B.达·伽马 C.哥伦布 D.迪亚士
12、被马克思称为“贩卖人类血肉”的贸易活动是
A.鸦片贸易 B.殖民掠夺 C.圈地运动 D.奴隶贸易
13、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是
A.交通工具的改进 B.社会分工的扩大C.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D.殖民体系的确立
14、西欧开辟新航路的最根本原因在于
A.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B.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传统商道
C.指南针已在欧洲得到普遍使用 D.西欧航海家们都相信地圆学说
15、英法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
① 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② 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③ 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 ④ 使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④
16、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是在:
A.15世纪末16世纪初 B.17世纪末18世纪初
C.18世纪末19世纪初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17、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B.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
C.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
D.开始打破各大洲之问的相对孤立状态
18、20世纪30年代,有人在纽约的小学生中做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的票数远远高于位居第二的上帝。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罗斯福
A.是美国的第32任总统 B.打败分裂势力维护了美国统一
C.实行新政渡过经济危机 D.领导美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9、罗斯福任美国总统时曾组织200多万人从事植树造林、防治水患、道路建设、森林防火等工作,开辟了740万英亩国有林区;有400万人从事18万个小型工程建设,建成1000多座飞机场,12000多个运动场,800多个学校和医院。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工业生产 C.调节农业生产 D.以工代赈
20、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21、一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在18世纪下半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并一步步走向世界的中心,这个国家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22.被西方评论家称赞为“以他的铁肩支撑危局,使一个战败的,几乎气息奄奄的民族经受住了考验”的联邦德国政治家是
A.马丁·路德 B.卡尔·马克思 C.阿登纳 D.爱因斯坦
23、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 .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C .使资本主义国家结束殖民扩张 D. 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24、二战后,运用货币供给学派理论解决“滞胀”问题,使经济回升的美国总统是
A.艾森豪威尔 B.肯尼迪 C.约翰逊 D.里根
25、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都体现出什么特点?
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自由放任主义 D.大规模国有化运动
26、克林顿改革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是
A.增加公共投资,创造就业机会 B.改革税收,增加富人税
C.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D. 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2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特点,就是政府采取一切手段来协助企业进行高积累,舆论称之为“GDP第一主义”的政治。这反映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为
A.混合市场经济模式 B.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
C.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D.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28、美国经济危机爆发以后,胡佛政府:
A.认识到经济危机的严重 B.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
C.主张政府直接干预经济 D.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29、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开始于: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30、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据此判断以下农家百姓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③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①③
31、“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景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D.一群爱国学生在街头巷角派送传单宣传抗日救国思想
33、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B.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3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现代史上,科技革命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下列职业人员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汽船船长—空姐—汽车售票员—火车司机
B.汽车售票员—汽船船长—火车司机—空姐
C.汽船船长—火车司机—汽车售票员—空姐
D.汽车售票员—空姐—汽船船长—火车司机
35、自2008年9月底以来,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股市强震,已让各国投资者对经济和股市的信心降至历史低点。不过,学者们普遍认为,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传播途径、影响范围跟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颇为相似,但不会引发经济大萧条。因为人类不会再犯那次大危机中所犯的错误。当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所犯的错误”是
纷纷采取国家干预措施 B 纷纷削减政府开支,组织救济
C.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D.都走上对外侵略的战争道路
36、衡量一个国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A.改良蒸汽机的推广 B.机器应用于棉纺织业、冶金业等领域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
37、欧洲殖民帝国对殖民地血腥掠夺,对欧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增强殖民者国家实力 B.满足殖民统治者奢侈生活
C.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D.取得了工厂制的物质基础
38、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项,正确的顺序是
①科学理论有重大突破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
③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④帝国主义形成
⑤垄断组织产生 ⑥世界被瓜分完毕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②⑤③⑥④ D.②①③⑤⑥④
39、二战后发达国家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侧重于
A.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 B.保证经济有序运行
C.严禁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D.实行资本主义私有制
40、汤姆同学惊奇地发现:欧洲的地名与其他地区的地名非常相似,如大洋洲有新西兰(New Zealand),荷兰有西兰省(Zealand);美国有新奥尔良(New Orleans),法国有奥尔良(Orleans)。你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合理解释是
A.地理形势相同 B.殖民活动影响
C.关系世代友好 D.文化传统相同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回忆两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哪些新兴工业出现?(写出其中的三项即可,6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哪些新兴工业出现?(写出其中三项即可,6分)
(3)受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9世纪60~90年代,中国地主阶级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2分)
42、阅读下列材料 : (12分)
材料2 :《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油漆等物品,致富数
千金,于是购置田产,成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生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一个玉器铺,更富裕
了。
材料3 :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舼(注即船),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有关部门) 防其出入。
一一明朝《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4: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 货物不许越界,时刻撩望,违者死无赦。
一一《台湾外纪》卷十二
请回答:
(1) 概括材料一中反映的经济现象及其实质。(4分)
(2) 材料二反映了明朝的什么社会现象 (2分)
(3) 根据材料三、四, 分析明清“海禁”的不同原因。(3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三、四之间的关系(3分)
4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我可以肯定,我的美国同胞们希望我在就任总统时将不得不为我国目前形势所迫,以坦率和坚定的态度向他们发表一篇演说。显然,这是坦白、勇敢地说出真相,说出全部真相的时候了。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面对我国今天的境况,而用不着畏缩逃避。……因此,首先让我表明我的坚定信念,那就是我们应该恐惧的唯一东西,就是恐惧本身——这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没有理由的和不正当的恐怖,它使我们从退却转向进攻所需要的努力陷于瘫痪。在我们国家生活的每一黑暗时刻,坦率而精力充沛的领导总是得到人民本身的谅解和支持,这是取得胜利所必需的。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节录)
材料二、(罗斯福担任总统后,为了让普通民众更好的了解国家经济发展实情,避免恐慌,就每周通过无线电向全国民众发表谈话,用平和的声音向他们介绍政府已经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还有什么需要做。这种广播谈话史称“炉边谈话”。下面是他就职一周后于1933年3月12日发表的第一次“炉边谈话”。)
到了3月3日下午,全国几乎没有一家银行开门营业。几乎全国各州的州长都发布通告暂时全部或局部地关闭了银行。……归根结蒂,在我们调整金融体制上,有一个因素要比货币更重要,比黄金更重要,这就是人民的信心。执行我们的计划成功的要素就是信心和勇气。你们大家一定要有信念;你们一定不要听信谣言和妄加猜测而惊慌失措。我们要团结起来消除恐惧。我们已经准备好重建金融体制的手段;现在要靠你们大家给予支持,促其实现。
――选自关在汉编译,《罗斯福选集》
请回答:
(1)从罗斯福就职演说和第一次“炉边谈话”,可以看出这位美国总统有着怎样的信念和作风? (4分)
(2)罗斯福实施“新政”的背景是什么?“新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政”对美国历史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10分)
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答案
(共40题 每题1.5分 共60分)
41、27、(14分)(1)棉纺织业(答纺织也可酌情给1—2分),机器制造,冶金,采煤,交通运输(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6分,在其他答案,只有言之有理均可同等赋分)
42、(12分)(1) 现象: 手工工场中“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的雇佣关系。 实质: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4分)(2) 富人经营商业或兴办于工工场,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但又投资田产,从事封建地租剥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分) (3) 原因: 明: 防止流亡海外的敌对势力与倭寇勾结,威胁明朝统治。清: 防止沿海人民和台湾郑成功反清势力联合,威胁清朝统治。(3分)
内容:包括救济、复兴和改革三个方面。具体项目有:整顿银行与金融业、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等。(3)影响: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得到显著改善;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状况,缓和了社会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四小节,满分35分)
第一节: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1.brick
A.risky B.fire C.definitely D.wire
2. arrest
A.shape B.pad C.cab D.catalogue
3. decision
A. condition B.profession C.question D.television
4.solution
A.mood B.under C.mud D.communicate
5.come
A.cold B.cock C.comfort D.improve
第二节:情景对话(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根据对话情景和内容,从对话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若选E项时,请在答题卡上涂AB,F涂AC, G涂AD。)
-- What do you find hardest in learning English
-- 6 Sometimes it’s just impossible to understand.
-- 7 The more you listen to English, the easier it becomes.
-- That’s easier said than done!
-- 8 Then you can listen to Radio Beijing or VOA English programmes on the radio.
-- Do you think that would help
-- 9 And why not buy some English tapes and some books to go with them I’m sure you’ll find them useful.
-- Yes, that’s a good idea. But I have another difficulty. 10
-- Oh! Well, for that, you’d better find an English pen friend.
A. Of course.
B. Certainly not.
C. I’m afraid I need your help.
D. Why don’t you buy a radio
E. I find listening really hard.
F. Well, you just need lots of practice.
G. My written English isn’t very good either.
第三节: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1.It’s________cold________go in to the sea yet.
A too;to B o;to C o;to D in order;to
12.You’d better not phone the manager between 7 and 8 tomorrow evening;he________an important meeting then.
A would have B will be having C will have had D will have
13.—The manager is away.
—Who’s taking________of the company
A charge B place C part D position
14.—I will come to attend your lecture at 10∶00 tomorrow.
—I’m sorry,by then my lecture will have ended and I________my guests in my office.
A is being met B will meet C will be meeting D will have met
15.You are not permitted________in public places.
A spitting B spit C to spit D spits
16.If it is quite________to you,I will visit you next Tuesday.
A convenient B fair C easy D comfortable
17.There’s no________to what you can do if you try.
A number B wonder C limit D matter
18.—What should I do with the murder
—________the murderer.
A Found out B Finding out C Find out D To find out
19.Stand over there________you will be able to see it better.
A or B while C but D and
20.Don’t all stand up at one time.________,please.
A Each at one time B One by one time
C One at a time D One for every time
21.The engine________smoke and steam.
A gives up B gives in C gives away D gives off
22.—Did you remember to give Mary the money you owed her
—Yes.I gave it to her________I saw her.
A while B the moment C suddenly D once
23.He is a difficult man________.
A to deal with B to be dealt with C to do with D to be done with
24.They________I be present at the meeting
A demanded B told C made D showed
25.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not allowed _______.
A. to smoke B .smoking C smoke D .smoked
第四节:完形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Every year students in many countries learn English. Some of these students are children, __26__ students are young people. Why do all these people want to learn__27__ It is not__28__to answer this question. Many boys and girls learn English at school. It is one of their __29__. Many people learn English because it is__30__in their work. Some young people learn English__31__their higher studies because some of their books are__32__English. Other people learn English because they want to __33__newspapers in English. Some people learn English because they want to __34__ in the USA, England or Australia. English is very__35__in our life .
26. A. all B. the other C. both D. other
  27. A. English B. Chinese C. maths D. Japanese
  28. A. hard B. easy C. good D. nice
  29. A. books B. classes C. schools D. subjects
  30. A. good B. useful C. fine D. pleased
  31. A. for B. of C. to D. from
  32. A. in B. with C. at D. of
  33. A. look B. see C. look at D. read
  34. A. go B. work C. like D. come
  35. A. help B. helping C. helps D. helpful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A
Fei Xiang, whose English name is Kris phillips, is a Chinese American. He is nearly two meters tall, with blue eyes, looking like an Asian. Though he was born in Taiwan, he grew up speaking Chinese to his mother and English to his father and students at Stanford University in California. Later he returned from abroad to Taiwan and become a singer.
He left the mainland for New York four years later. There he worked as a lowly member. He lived a quiet life in New York, for only a few people know his name. Now phillips is planning to end his six—year stay in the USA and return to the mainland and his recording career(生涯). His new project is to introduce the mainland to the music of the Broadway stage(白老汇戏剧艺术), including the song “Maria” from “West Side Story”.
36. Kris phillip’s mother is _________and his father is________.
A. Chinese, American B. Chinese, Chinese C. American, Chinese D. English, American
37 .Mr Kris phillips became famous as big pop star________.
A. in the United Stares B. in the place where he was born C. in the mainland D. at Stanford University
38. What’s the order in which phillips did the following things
a.made a decision to return to PRC(中国)
b.learned Chinese from his mother and English from his father
c.was widely welcomed by the young people
d.worked as a lowly member
e.became a student at Stanford University.
A. b e c d a B. e b d c a C. d e b a c D. c a b e d
39. Fei Xiang is best known China for_______.
A.his plan to interoduce the mainland to the music of Broad way stage
B.“West side story” C. his perfoemace(演出) D. his special nationlity(国籍)
4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Fei Xiang’s parents are both teachers. B. Fei Xiang lived in the mainland for four years.
C. Fei Xing is regarded as a big pop star both in America and China.
D. Fei Xiang returned to the mainland in 1896.
B
A friend of mine was fond of drawing horse. He drew the horses very well,but he always began the tail. Now it is the Western rule to begin at the head of the horse, that is why I was surprised. It struck me that it could not really make any difference
Now the very same thing is true to literature. And the question, "How shall I begin " only means that you want to begin at the head instead of beginning at the tail or somewhere else. That is, you are not yet experienced enough to trust to your own powers. When you become more experienced you will never ask the question, and I think that you will often begin at the tail --that is to say, you will write the end of the story before you have even thought of the beginning.
41. A friend of the writer's drew the horses ____.
A. very well
B. in the way of western rule
C. in the way of his own rule
D. all of the above
42. The writer was surprised because ____.
A. the artist began to draw at the head of the horse
B. the artist began to draw at the tail of the horse
C. the artist made his own rule
D. the artist did not follow other people's rule
43. You are not yet experienced because ____.
A. you don't know where to begin
B. you want to begin at the head instead of beginning at the tail
C. you always asked question
D. you do not trust to your own powers
44. When you become more experienced you will ____.
A. never ask question
B. often begin at the tail
C. should write the end of the story
D. should think of the beginning
45. The topic of the passage is ______.
A. How to draw a horse
B. How to write a story
C. How to make your own rules
D. Trust to your own powers
C
When you want to go shopping, decide how much money you can spend for new clothes. Think about the kind of clothes you really need. Then look for those clothes on sale.
There are labels(标签)inside all new clothes. The labels tell you how to take care of your clothes. The label for a shirt may tell you to wash it in warm water. A sweater label may tell you to wash by washing in cold water. The label on a coat may say "dry clan only." Washing may ruin(损坏)this coat. If you do as the directions(说明)say on the label, you can keep your clothes looking their best. Many clothes today must be dry cleaned. Dry cleaning is expensive. When buying new clothes, check to see if they will need to be dry cleaned. You will save money if you buy clothes that can be washed.
46.If you want to save money you can buy clothes that _____.
A. don't fit you B. don't last long
C. need to be dry cleaned D. can be washed
47.The label inside the clothes tell you______.
A. how to keep them looking their best
B. how to save money
C. whether they fit you or not
D. where to get them dry cleaned
48.The first thing for you to do before you buy clothes is ______.
A. to look for well-made clothes
B. to see how much money you can pay
C. to know how to wash them
D. to read the labels inside them
49.We learn from the reading that cheaper clothes ______.
A. are always worse made
B. must be dry cleaned
C. can not be washed
D. can sometimes fit you better
50.The best title for the reading should be ______.
A. Buying Less Expensive Clothes
B. Taking Enough Money When Shopping
C. Being a Clever Clothes Shopper
D. Choosing the Labels inside New Clothes
第三部分:写作(共三节,满分35分)
第一节: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51.She is not________(乐观)about the result.
52.He finished his homework________(终于).
53.It’s________(冒险的)to buy a car without any good advice.
54.It is not________(方便的)for me to come now;I am busy.
55.Keep all your________(收据)for work related expenses.
56.You break the law if you drive without a driving ________(执照).
57.After a five day trip,we arrived at our ________(目的地)
58.The disease ________(传播)quickly across the country and thousands of people died.
59.Unable to speak a word of the language,he________(交流)by gestures.
60.Although she was badly injured,she was still________(有意识的)
第二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Joe was late to school this morning. He looked a 61._______________
Little tiring when he met his maths teacher Miss Hunt. 62.________________
He apologized her for being late. Miss Hunt asked 63.________________
him if there was something wrong with him. The 64._________________
boy said he was OK, but he did not have much more 65._________________
sleep last night. He went to a football game and 66._________________
took some pictures. After they got home, he was busy 67._________________
developing them. He stayed till midnight. Miss Hunt 68._________________
told him to get more sleep in night. Joe promised 69._________________
don’t to do that again. Then he showed Miss Hunt 70_________________
his pictures.
第三节:书面表达(满分15分)
紧张的高一学期生活就要结束了,你即将迎来一个轻松的暑假。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写一篇短文,谈谈你的假期计划。
1.好好休息,学会放松
2、读书,因为读书既有趣又能学到很多知识
3、陪父母聊天,帮他们做家务
4、参加社会活动,了解社会
5、……
注意:
1、词数200左右;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址和姓名;
3、方框内容不必逐字翻译,可适当发挥。
参考词汇:知识 knowledge, 社会活动 social activities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 36—40ACACB 41----45 CDDCD 46----50 D A B D C
第三部分
第一节 单词拼写:
51. optimistic 52. eventually 53. .risky 54. convenient 55. receipts
56. permit 57. .destination 58. spread municated 60. conscious
答案详解:
11 A 句意:“天太冷了,还不能出海。”考查too...to...“太……以至于不能”,
B 此题考查时态。由“between 7 and 8 tomorrow evening”可以知道这里应该 用将来进行时。
A take charge of是“管理”的意思。选项B、C、D的介词搭配分别是:take the place of(代替);take part in(参加);take position as...(担任……)
C 句意:“我明天十点将来参加报告会。”“对不起,到那时,我的报告就 结束了,我将在办公室会见客人。”考查时态,根据语境,
15. C permit sb.to do sth.变成被动语态,应该为sb.be permitted to do sth..
16. A 句意为:如果你方便的话,我将在下周二拜访你。convenient后面常跟介词to,主语常常是it。fair公平的,easy简单的,comfortable舒服的,这三个选择均不合句意。
17. C 意:“如果你想去做,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一切,没有什么限制。”考查limit(n.)“限制,界限”,
18. C 句意:“我该怎么处理这件谋杀案?”“找出杀人凶手。”考查祈使句,故答案是C。(其他三项都是非谓语动词,不可作谓语。)
19. D根据句意,站在那儿,你会看得更清楚。应该用and表示顺承,而不是or表转折。
20. C根据句意,不要一次都站起来,每次一个。at a time每次。
21. D本题考查give off“发出或放出(蒸汽、光、热、气味等)”的意思。give up放弃,投降;give in让步,屈服;give away放弃,白白送掉。句意:发动机释放出烟和蒸汽。
22. B句意:“你记得把你欠Mary的钱给她了吗?”“给了。我一看见她,就把钱给她了。”the moment=immediately=as soon as,故答案是B。
23. A句意:“他是一个很难应付的人。”用动词不定式作定语,是动宾关系,用主动式,故答案是A。
24. A本题考查动词的用法。句意:他们要我出席明天的会议。demand后的从句用虚拟语气
25. A
第四节 完形填空
26. 选B。some...other(s)...意思是"一些……另一些(泛指)"; some...the other(s)...意思是"一些……另一些(特指)"。由语境可知,在学英语的学生中,除一部分是孩子外,剩余的是青年人(特指)。
27. 选A。根据上下文可知是English。
28. 选B。由文章内容来看,人们学习英语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此回答为什么那么多人学习英语这个问题并不容易。
29. 选D。由常识可知,English是学生学习的科目(subject)之一。
30. 选B。根据前后文意可知许多人学习英语,那是因为English在他们的工作中很有用(useful)
31..选A。本题属于介词用法辨析。介词for在此可表示目的、原因。
32. 选A。in English是习惯搭配。
书面表达参考范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