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林业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选择题:1.5×50题=75分。
1.关于特异性免疫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淋巴因子能增强一些免疫细胞的杀伤力
B.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
C.吞噬细胞、T细胞与体液免疫无关
D. 记忆细胞与浆细胞产生于抗原刺激之后
2.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 )
A.抗体 B.抗原
C.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3.T细胞的作用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 )
① 呈递抗原 ②识别抗原 ③分化为记忆细胞 ④分化为效应细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小白鼠在实验前后的血糖含量变化如图所示,纵坐标为血糖浓度(mg/dL),横坐标为时间(h),则T1时刻注入的激素、T2时刻小白鼠最可能出现的症状分别是 ( )
A.甲状腺激素、异常兴奋
B.胰岛素、惊厥和昏迷
C.胰高血糖素、惊厥和昏迷
D.肾上腺素、正常
5.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据图看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只有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
B.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能与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
C.如果分泌细胞是下丘脑细胞,则作用的靶细胞一定是甲状腺细胞
D.如果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也可以成为靶细胞
6.关于动物和人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转化为血糖
B.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
C.摘除小白鼠的垂体后,其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将减少
D.激素都能作用于全身所有的细胞,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7.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幼年动物发育”的作用,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只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后进行观察。作为对照,他们还应该 (  )
A.用一只成年的家兔做同样的实验
B.用一只幼年家兔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
C.用一只相似的幼年家兔在颈部切开伤口并缝合,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用一只幼年家兔做相同处理后,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8.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过程
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刺激→A→C→D,使手缩回
9.如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抗利尿激素和神经递质的传输方式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
10.如果割除幼鼠的胸腺,则此鼠的免疫状况是( )
A.有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 B.丧失一切免疫能力
C.有全部的体液免疫的能力 D.保留部分体液免疫的能力
11.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多
B.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
C.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增多
D.性腺分泌性激素基本无变化
12.“红牛”饮料广告语曰:“渴了喝红牛,饿了困了更要喝红牛!”下列有关人体口渴时饮用饮料解渴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当机体缺水时,血浆渗透压就会随之降低
B.产生口渴的感觉并主动去饮水,这一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口渴时,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尿量减少
D.在饮用“红牛”饮品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渗透压变化,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就会增加
13.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14.下列对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激素调控是通过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而发挥效能的
B.激素调控的启动快,持续时间较长
C.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控来协调的
D.激素调控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
15.在室内由于有适宜的阳光、温度和充足的CO2,植物长势良好;如CO2发生器突然发生故障,此时测定叶肉细胞内的C3、C5、ATP和NADPH的含量变化情况,应该是( )
A 下降、下降、上升、上升 B 下降、上升、上升、上升
C 上升、上升、下降、下降 D 上升、下降、上升、上升
16.摘取某一植物的叶片甲,于100℃下烘干,称其重量;到黄昏时,再取同一植株上着生位置与叶片形状、大小都与叶片甲基本相同的叶片乙,同样处理,称其重量,结果是
A 甲叶片比乙叶片重 B 乙叶片比甲叶片重
C 两叶片重量相等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7.如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
A.水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
B.B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
C.A中产生的O2,参与C的第二阶段
D.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18.科学家研究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同一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光照强度为a时,造成曲线Ⅱ和Ⅲ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CO2浓度不同
B.光照强度为b时,造成曲线Ⅰ和Ⅱ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温度不同
C.光照强度为a~b,曲线Ⅰ、Ⅱ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D.光照强度为a~c,曲线Ⅰ、Ⅲ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19.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氧气及合成ATP都离不开( )
A 叶绿素和CO2 B 水和CO2
C 水、色素和光能 D 水、光能和CO2
20.在晴天中午,密闭的玻璃温室中栽培的玉米,即使温度及水分条件适宜,光合速率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  )
A.O2浓度过低 B.O2浓度过高
C.CO2浓度过低 D.CO2浓度过高
21.下列各项中既是光反应产物又是暗反应所必需的物质是( )
A [H]、ATP B ADP、H2O C C5和O2 D H2O、CO2
22.正常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发现其叶肉细胞内五碳化合物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 )
A 停止光照 B 停止光照并降低CO2的浓度
C 升高CO2的浓度 D 降低CO2浓度
23.如下图,将3株脱淀粉(经过充分“饥饿”处理)的同种植株和相同体积的不同溶液放在钟罩内,给予相同强度的光照,本实验可以证明 (  )
A.光合作用速率随CO2浓度增大而增大
B.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CO2
C.过多的CO2阻碍光合作用
D.NaHCO3能抑制光合作用
24.蚕豆体细胞内有12个染色体,其根尖分生区处于有丝分裂期中期的细胞,染色体和姐妹单体的个数分别是( )
A.6和6 B.12和12
C.12和24 D.24和24
25.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特点是( )
A.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变成两个染色体
B.细胞内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C.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D.纺锤丝收缩,牵引着分开的两个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26.人体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前期,细胞里的染色体是( )
A.46个,每个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
B.23个,每个染色体含有两个染色单体
C.46个,每个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D.92个,每个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27.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变成染色体和由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的时期分别是( )
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 D.前期和末期
28.在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B.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D.染色体平均分配给两个子细胞
29.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周期中,间期经历的时间最长
B.间期染色体复制,着丝点的数目加倍
C.间期染色体复制,染色体的数目不加倍
D.间期染色体复制,DNA的数目加倍
30.关于高等植物和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二者细胞质的分裂方式相同
B.纺锤体的形成和消失的方式相同
C.纺锤体的形成的方式相同,消失的方式不同
D.在分裂期的末期,各自细胞内高尔基体的作用不同
31.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染色单体的时期是( )
A.间期、前期 B.前期、中期 C.后期、末期 D.中期、后期
32.观察有丝分裂最好选择下列哪种植物作实验材料( )
植物物种选项 细胞周期时间(h)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合计
物种A 10.8 0.4 11.2
物种B 18.0 0.5 18.5
物种C 16.5 2.0 18.5
物种D 10.2 2.3 12.5
33.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可以看到的中心粒数目是( )
A.2 B.4 C.8 D.1
34.下图①~⑤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
35.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不能造成( )。
A. 形态的改变 B. 结构的改变 C. 生理功能改变 D. 遗传物质的改变
36.癌细胞具有的特征中,不正确的是 ( )
A.能够无限增殖
B.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C.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
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都可以进行正常的细胞分化
37.关于在活细胞中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既可以在原核细胞中进行,也可以在真核细胞中进行
B.既可以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D.既可以在有光条件下进行,也可以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38.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 D.氨基酸
39.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40. 细胞周期各阶段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量不可能是 ( )
41. 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性物质的刺激时发生的反应
B.是机体首次受到一种物质刺激时就可以发生的反应
C.凡发生过敏反应的人,对过敏原都可发生反应
D.过敏反应的人能够使组织细胞发生结构破坏
42.下表表示人的几种组织、器官的产热百分比,从表中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或推测是( )
器官、组织 产热(%)
安静状态 劳动或运动
脑 16 1
内脏 56 8
骨骼肌 18 90
其它 10 1
A.安静状态下,骨骼肌产生的能量几乎全部散失掉了
B.安静状态下,脑易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
C.安静状态下,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D.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43.下列不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  )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艾滋病
C.风湿性心脏病       D.类风湿性关节炎
44.右图中的X代表的细胞是( )
A.效应T细胞      B.效应B细胞
C.吞噬细胞      D.癌细胞
45.有关记忆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大量的抗体
  B.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浆细胞
  C.受同一抗原刺激后,迅速形成效应T细胞
  D.是B细胞或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46. 细胞在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1∶2∶2,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
A.前期或后期 B.中期或末期
C.前期或中期 D.后期或末期
47.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48.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膜内电荷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B.膜外电荷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
C.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
D.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细胞体
49.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 ( )
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 ②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
③血糖含量过高  ④淋巴循环受阻
A.①② B。 ③④ C.①④ D.②③
50.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正确的分析是( )
A、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
B、图中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
C、若图中内分泌腺是甲状腺,当它的分泌物增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第Ⅱ卷(共25分)
51. (7分)下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刺激”可由哪些因素引起 如 。
(2)图中的“激素Ⅰ”、“激素Ⅱ”“激素Ⅲ”分别是 、 、 。
(3)当激素Ⅲ浓度高了以后会反作用于 、 ;这种调节叫
调节。
52.(8分)右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 。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 ,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 ,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2)兴奋在是神经元之间通过 来传递的。 该部位由 、 、________________ 三部分组成。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 。
53.(5分)右图是细胞有丝分裂某一时期的模示图,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
(2)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___________,在这一时期,细胞内共有染色单体________个;DNA分子 个。
选做题:(选择其中一道做,如果都做以第一道为准)
54.(5分) 下面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分析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1)图中H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I过程表示______________。
(2)图中B代表________物质, C物质在叶绿体中形成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D物质所含的能量最后贮存到________(填图中的字母)。
55. (5分)如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反射弧的各种环节上看,①和②属于 ,③→⑩属于 。皮肤、血管,立毛肌等在反射弧中属于 。
(2)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甲状腺的分泌活动会 。
(3)神经和激素都可以对体温进行调节,你认为在这两种调节方式中是以      调节为主。
答案
感受器
大脑皮层
下丘脑
垂体
内分泌腺
组织
③ 
① 
④ 
⑤ 
⑥ 
⑦ 
② 
1
2
4
3
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下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1—2题。
1.④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 )
A.原始低增长阶段 B.加速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 D.低速增长阶段
2.图中①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问题 B.人口基数过大问题
C.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D.失业人口增加问题
3.人口增长的过渡模式与现代模式的共同之处是( )
A.高出生率 B.低出生率 C.低死亡率 D.高自然增长率
4.下列国家组合中,人口连续呈负增长的是( )
A、巴西、古巴 B、意大利、匈牙利 C、俄罗斯、美国 D、日本、中国
5.关于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政治因素基本上不影响人口迁移
B.造成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是地区之间的人口数量不平衡
C.随着生活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迁移越来越明显地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D.难以改变的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地区分布与迁移的主要因素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6-7题:
6.若此图表示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拉美迁往北美 D.从欧洲迁往亚洲
7.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离      D.甲地优美的环境
8.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导致大量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
A.深圳、珠海经济条件的改善 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D.深圳、珠海自然条件的改变
9.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规模
B.环境人口容量是指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适宜人口数
C.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D.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14.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带发育不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
A.气候温和湿润 B.河网密集 C.矿产资源丰富 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
15.有关城市的作用和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内的作用基本相同
B.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的大小也不同
C.不同城市的服务范围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D.城市等级越高,数目也越多,服务范围也越大
16.城市的地域形态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 )
①地形 ②交通 ③政治 ④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下列城市中,城市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
A.广州 B.上海 C.株洲 D.张家港
读图2—4一l,回答18~21题。
18.甲图中①至⑥不同工厂之间的关系属于( )
A.投入一产出关系 B.工业分散 C.信息联系 D.技术联系
19.从乙图所示的工业联系看,属于这种联系的工厂最可能是( )。
A.食品厂 B.纺织厂 C.木材厂 D.汽车厂
20.乙图表示( )
A.工业的集聚 B.工业的分散 C.工业的信息联系 D.工业的地域联系
21.乙图所示工厂的元器件生产的全球化,最终目的是( )。
A.寻找最优区位,保护环境 B.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C.减轻污染 D.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22.世界高技术工业区具有的特点是( )
A.需大量有技术的廉价劳动力 B.产品增值快,稳定时间长
C.生产中需投入大量资金和劳动力 D.产品更新速度快
23.进行下列活动,应选择水路运输的是( )
A.从济南到乌鲁木齐参加会议,次日必须出席
B.从上海到大连旅游,想节约交通运费
C.从武汉将50吨大米运往北京
D.将大同的一批优质煤运往秦皇岛
24.扬州、济宁等城市的兴衰说明了(   )
A.一个地区交通干线的变化会对该地区城市分布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B.一个地区自然资源的变化会对该地区城市分布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C.政治因素是决定这些城市分布与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D.军事因素在这些城市的区位选择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读图5-1,回答
25.如果图中黑点表示加油站,则影响该地理事物区位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数量 B.车流量 C.地价 D.服务范围
26.有关地域文化与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
B、地域文化对一地区的人口发展起决定作用
C、地域文化能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发展持续地产生作用
D、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地域文化差异对人口的发展往往产生相同的影响
27、婚俗主要影响着人口的(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文化水平 D、年龄构成
28、“四海为家”对人口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促进了人口迁移 B、调整了人口分布
C、提高了人口素质 D、增加了人口出生率
29.下列说法属于人与环境对立的是( )
①洞庭湖围湖造田 ②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
③南方丘陵地区退耕还林 ④为改善交通,大力增加汽车等交通工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0.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类型是( )
A.小麦和玉米混合农业 B.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混合农业
C.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D.牧羊和牧牛混合农业
下图表示我国某工业公司向异国发展的过程。a、b、c三国均为发达国家。第Ⅰ阶段,该公司将国内生产的产品销往a、b、c三国;第Ⅱ阶段,该公司分别在a、b、c三国投资设厂,以避开贸易壁垒。据此回答31—34题。
31.影响该种工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劳动力 B.原料 C.市场 D.动力
32.根据生产布局的这种变化推测,该公司在第一阶段发展过程中,逐渐失去了( )
A.品牌优势 B.成本优势 C.管理优势 D.技术优势
33.该公司为我国和a、b、c三国所设计的产品具有差异,这是因为它们( )
①消费文化的地理差异 ②生产能力的地理差异
③管理水平的地理差异 ④市场需求的地理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4.一旦关税等贸易壁垒降低,该公司还会继续保持在a、b、c三国的生产布局,因为它仍然有利于( )
①利用廉价劳动力 ②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③迅速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 ④降低原材料消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据报道,天津市政府决定将原有的1万亩水稻田改种玉米和小麦。据此回答35—36题。
35.天津市政府作出农业调整决策的原因是( )
A.华北地区居民习惯吃面食,大米销售有困难
B.水稻产量低于小麦、玉米,经济效益差
C.华北地区缺水日益严重,而种水稻需水量过多
D.种植水稻需喷洒农药,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36.这项农业调整决策( )
A.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
B.充分考虑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特点
C.说明市场的需求量对农业生产的种类和产量影响最大
D.说明对食物的偏好是影响农作物品种选择的最关键性因素
37.大庆属于哪种区位类型( )
A.交通枢纽 B.自然资源 C.省会 D.水运的起点和终点
38.下列沿河地区中,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地区是( )
A.河流的发源地 B.河流入海口 C.两条河流交汇处 D.河流渡口处
39.我国温州制鞋业发达,许多企业很快得到各种新款鞋样的彩色照片,为设计新款式鞋子提供有价值的资料。这是( )
A.利用报纸搜集各种信息 B.利用照相机到各地拍照得到的
C.利用因特网进行电子商务 D.通过采访进行现场拍摄得到的
40.在太原、西安的市场上,居民能买到鲜活的海产品,这个便捷的商业网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居民的需要 C.冷冻、包装技术的提高 D.运输技术的进步
读图1“车速与NOx排放量关系示意”,回答41题。
41、为减少城市大气污染物NOx的排放量,市区车速必须保持在( )
A、30千米/小时 B、35千米/小时 C、40千米/小时 D、45千米/小时
近年来,我国的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请据此完成42~44题。
42、这种行为有违于可持续发展的( )
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43、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导致气候异常 B、石油污染的结果
C、修筑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 D、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44、对此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A、对部分海域实行季节性“休渔” B、改革渔具,加密渔网渔眼
C、推进海洋农牧化生产 D、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45、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A、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新的耕地
B、捕捉珍稀野生动物,进行人工饲养
C、积极围湖造田种粮,增产粮食
D、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状况
46、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47.下列问题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
A.土地盐碱化 B.大城市郊区的垃圾山 C.土地荒漠化 D.水源枯竭
48.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主张( )
A.自然是主宰,人类必须完全适应于自然
B.人类是能动的,人类能依据自己的意愿任意利用和改造自然
C.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即“天人合一”
D.宁可舍弃发展,也要保护好子孙后代生存的环境
49.作为中学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从自身做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参与环保活动 ②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③等工作后再接受环境教育 ④积极购买非生态标志的商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0.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
B.农业革命以后,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51.实现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最关键的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 B.提高劳动者素质
C.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D.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
52.下列论述哪些不是传统发展模式的特征( )
A.高投入 B.高消耗 C.无污染 D.高污染
下图是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图,读图回答53~54题。
53.在1800年,钢铁工业为(  )
A.原料指向型工业     B.市场指向型工业
C.动力指向型工业 D.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54.关于现代钢铁工业区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原料对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B.劳动力对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C.交通运输对区位的影响显著
D.市场是现代钢铁工业区位的决定因素
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55~56题。
55.若新能源车、清洁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
56.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
A.缓解土地荒漠化 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减轻耕地压力 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57.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
A.混合农业 B地中海式农业 C粗放型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58.世界上主要的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区,不包括下列哪个区域( )
A东亚季风区 B东南亚季风区 C中亚地区 D南亚季风区
59.影响吐鲁番盆地生产长绒棉和葡萄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
A地形 B光照 C风 D科技
60.构成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是( )
A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 B光照、地形、土地
C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 D市场、交通运输、农产品消费状况
Ⅱ卷
二、综合必答题:61—63题(共30分)
61.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表,计算并回答问题。(共10分)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在A、B、
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国,
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
的是    国。(每空2分)
(2)与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
分布于    (单项选择)(2分)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
(3)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在图2中标出A点,以表示A国15岁以下、65岁及以上人口年龄构成。(2分)
62.读下图,回答问题。(共10分)
图1 图2
(1)图1为某城市郊区农业区位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
①粮食产区 ②花卉蔬菜园艺区 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 ④果树林区
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
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每空2分)
布局②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分,言之有理即可,至少答出两点)
63、读图2“某小区垃圾收集点(小圆圈)布局示意”,回答问题。(共10分)
(1)垃圾收集点布局,在选址上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言之有理即可,每点2分,共4分)
(2)收集点选址应考虑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言之有理即可,每点2分,共6分)
三、综合选答题:64—65,每题10分。说明:两道题选择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道题均作答,则以第一题为准评卷给分。(共10分)
64.下图是“某城市简图”。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共10分)
(1)用连线将该城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绿地分别与相应字母符号连接,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连对一项一分,共4分)
商业区 A
工业区 B
居住区 C
绿 地 D
(2)用连线将该城市水厂、污水处理厂、重型机器厂和印刷厂分别与相应数字符号连接,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连对一项一分,共4分)
水厂 ①
污水处理厂 ②
重型机器厂 ③
印刷厂 ④
(3)在A、B、C、D四区中,土地价格最高的应是________区。(2分)
65.读“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图”(图2-2-15),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填出图中各字母代表的早期城市分布地区的名称:
A , B ,
C , D 。(每空1分,共4分)
(2)据图分析世界早期城市:从地形和水文条件看,大多分布在 上;从纬度位置看,大多分布在 半球 纬度范围内。这些地区一般都有肥沃的 和便利的 ,因此逐渐成为农业生产水平的先进地区,能为城市提供大量的 。(每空1分,共6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5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
6. 设数列的前项和,则的值为( )
A. 15 B. 16 C. 49 D. 64
7. 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其中,则( )
A.5 B.1 C. D.
8. 利用斜二测画法得到:
①三角形的直观图一定是三角形
②正方形的直观图可以是菱形
③等腰梯形的直观图可以是平行四边形
④菱形的直观图可以是菱形
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 C.③④ D. ①②③④
9. 二次不等式恒成立的条件是( )
A. B. C. D.
10. 设满足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
A. B.1 C.3 D.4
11.棱长为2的正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12.某人要做一个三角形,要求它的三条高线的长度分别是,则此人将( )
A. 不能做出满足条件的三角形 B. 做出一个锐角三角形
C. 做出一个直角三角形 D. 做出一个钝角三角形
13. 如下图,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主视图)是平行四边形,侧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都是矩形,则几何体的体积为( )
第Ⅱ卷(填空题和解答题 共68分)
注意事项:
  1.用蓝色或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本部分内容答在答题纸上。
  2.答卷前将答题纸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答案写在密封线内无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 在等差数列中,,则 ________________
15. 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数列的前项和
16. 设,则函数的最小值是 .
17.毛泽东在《送瘟神》中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若地球的体积大约是火星的八倍,则火星的大圆(经过球心的圆)周长约为 万里.
18.已知长方体A1B1C1D1—ABCD中,,则和所成的角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或演算步骤.
19.(本小题12分)
等比数列中,已知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分别是等差数列的第4项和第16项,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项和
20.(本小题12分)
甲、乙两地相距,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速度不得超过,已知汽车每小时的运输成本(以元为单位)由可变部分和固定部分组成:可变部分与速度(单位:)的平方成正比,且比例系数为;固定部分为元()
(1)写出全程运输成本元关于汽车行驶速度的函数关系式,并注明定义域;
(2)为了使全程运输成本最小,汽车应以多大速度行驶?第Ⅰ卷 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典诗歌的“情理交通”
这里所说的“情”,既包括情感,也包括诗歌的美感;“理”则不只是一般的“理趣”,更侧重指一种人生体悟。诗歌是抒情的艺术,但我以为没有纯粹的“情”或纯粹的“理”。在优秀的诗歌作品中,“情”和“理”总是共生交织的,也就是说,情感和体悟总是同时出现的。凡体悟都带有一定的情感,而从情感中也总能得到一些体悟。这些情感和体悟是超越了技术层面的东西,只有投入一己的人生体验,拿它去和古人碰撞,你才能读懂古人,和他们息息相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中去,真正地理解他们的人生,进而思索探求自己的人生。这样,读诗就不再是文学鉴赏或研究层面的一种行为,而是上升为一种生命方式,一种活法。这才是高境界,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读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那么豪隽,那么豁达,那么纯净,那么不经意,他把自己的人生浓缩在一场雨中,我们的人生也随之绽出洗礼过的清新和芬芳。再读黄仲则的《癸巳除夕偶成》:“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那种孤寂,那种落寞,那种忧患,那种清醒,我们在人生低谷当中不都曾有过这样的情形吗?可谁能象黄仲则说得这样透彻?
在为一家期刊作龚自珍诗选时,我在很有限的篇幅中略去了不少名篇,而选入了一首一般选家都不会注意的《己亥杂诗》第八十首:“夜思师友泪滂沱,光影犹存急网罗。言行较详官阀略,报恩如此疚心多。”为何如此?龚定庵写出了我的心声!在讲解部分我写道:“诗有多种读法,其中一种与年龄和阅历有关。如上这一首不太引人注意的诗,以前我读不懂,大概也是不会选的。但近日先师严迪昌先生遽归道山,在写完一篇纪念他的文章之后读到这篇作品,则如中雷击,轰然而有共鸣,刹那间体会到了定庵写下此二十八字时内心的沉痛和悲凉。”
读诗,说到底是读人,读人生,能读到这个境界是一种幸福。
1. 下列关于“情理交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谓“情”,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感;所谓“理”,则更倾向于指人生体悟。
B. 在优秀诗歌中,没有纯粹的“情”和“理”,两者常常共生交织,同时出现。
C. 我们只有做到和古人“情理交通”,才能真正读得懂诗歌,而技术层面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D.“情理交通”不仅指诗歌中的“情”“理”共生交织,更指读者要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和古人“交通”。
2. 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黄仲则的《癸巳除夕偶成》,深透地道出了对孤寂与落寞的感悟,读到这首诗的人都会很有这样的感触。
B. 名句之为名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道出了人们普遍存有的情感、体悟,从而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
C.“爱情的馨香、友情的温暖、乡愁的沉重、韶华的流逝”和上文黄庭坚、吴文英、袁凯、张文光的诗句内涵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D. 由于作者悲痛的心情和《己亥杂诗》第八十首“思师友”的情境十分契合,所以读后作者“如中雷击”,于是他读懂了诗歌的“沉痛和悲凉”。
3. 对全文意思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读者能不能读懂诗歌,不仅和他的艺术修养有关,更和他的人生体悟相关。
B. 常人的境界不高,因为他们没有把读诗上升到一种生命方式。
C. 能“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清晰印记”的,应该就是能和自己建立起“情理交通”关系的诗句。
D. 我们的人生体悟能帮助我们理解诗歌,诗歌反过来也能给我们的人生以启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4—7题
【甲】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4.下列句中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积跬步 跬:古代跨出一步称跬
B.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反省
C.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弱点、毛病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道理
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申之以孝悌之义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6、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③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④序八州而朝同列⑤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⑦履至尊而制六合⑧项伯亦拔剑,常以身翼蔽沛公
A.①④/②⑤⑥/③⑦⑧ B.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C.①④/②⑤⑥⑦/③⑧ D.①②/③⑥⑧/④⑤⑦
7、翻译下列句子(8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分)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相 见 欢
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8、词的上片“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4分)
9、结合全诗,说说“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0、补充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一诗的颔联: , 。
(2)白居易听了琵琶女自诉身世后,深有同病相怜之感,请写出表达这种感受的名句:
, 。
(3)贾谊总结秦朝灭亡的根本上原因是: 。
(4)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 ,孤舟一系故园心。
(6)、 ,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
选 择
武献卫
海啸来得毫无征兆。
监狱长海尔默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显得惊慌失措,他比谁都清楚马塔尔监狱总共关押了410名囚犯,其中还有85名死囚,而用不了多久整个监狱将被葬身海底。海尔默用颤抖的手抓起电话,他想向上级请示一下,可是电话线路早已被海啸冲毁。此刻马塔尔监狱的狱警们已经把监狱长的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死神的恐惧。
“我们已经没有时间转移犯人,如果再拖延的话连我们自己都将丧生,在撤离前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海尔默举起监狱囚室的钥匙下达了最后的命令,“司各特一号囚室,纽曼二号囚室,鲁米斯三号囚室,打开囚室大门让犯人暂时逃生去吧……”海尔默话音刚落,狱警们四散逃离,司各特和纽曼飞奔向囚室去执行监狱长的命令,惟独鲁米斯这个头发花白的老狱警还呆呆地站在监狱长办公室里。监狱长有些愤怒了:“疯了吗?还不走!难道要等海水淹没了你的脑袋才清醒吗?”“可是,可是还有四号囚室的门……”鲁米斯哆嗦着呼喊,声音很快被巨大的海浪冲击声淹没。海尔默变得声嘶力竭:“四号囚室关押的都是死囚,对他们来说死是早晚的事情,难道你想把他们放出去杀人越货吗?”说完,海尔默激动地往门外跑。鲁米斯向前一步紧紧拽住他的衣服,狠狠地盯着他:“现在他们将必死无疑,难道死囚就不是生命吗?”海尔默完全被这位平日里沉默文雅的老头的话震惊了,他无奈地指指自己的办公室:“如果你不怕接受被审判的命运,钥匙就在我抽屉里!”
马塔尔监狱到处是夺路狂奔的犯人,四号囚室的大门已经被海水淹没,愤怒的死囚的吼声让人毛骨悚然。鲁米斯深深吸了一口气潜入水底,“哐当”一声,囚室的大门终于打开了,死囚们带着生的渴望,呼啸着从老狱警身旁游过。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注意:本题的多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要涂在机读卡上)
( )( )
A.小说写主人公鲁米斯在海啸将夺去监狱85名死囚生命的时刻,选择放走死囚犯,用生命作赌注的冒险行为。
B.小说故事情节悬念迭起,扣人心弦。
C.行刑前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外貌描写,刻画了主人公临死前的紧张和绝望心理。
D.小说运用环境描写、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E.死囚犯在鲁米斯将被绞死的关键时刻一个个走向刑场,出来自首,证明了主人公“善良和信任是相互的”的信念的真理性。
(2).“目光坚毅的鲁米斯终于被从绞刑架上放下来,人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鲁米斯差点被绞死,他为什么还“目光坚毅”?“ 雷鸣般的掌声”表达什么意思?(4分)
(3).小说以“选择”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4).小说描写了鲁米斯和监狱长的“固执”,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的性格得到了充分地凸显。有人说鲁米斯放死刑犯是拿自己的生命冒险,不值得;有人说鲁米斯的做法是对 的,值得赞扬;有人说监狱长冷酷无情,没有人性;有人说他依法办事,忠于职守。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6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2、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桑地亚哥捕到的大马林鱼受到鲨鱼的威胁时,老人竭尽全力,为所欲为,与鲨鱼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B.、当又一项大奖在鼓乐声中即将揭晓时,整个会场敛声屏气,当“丁祖诒”这三个字从场上颁奖嘉宾口里倾吐而出,会场又是一阵掌声。
C.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锟200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在光纤通讯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以及取得的显著成绩。
D.中国湖泊资源破坏严重,平均每年有近二十个天然湖泊消亡,水利部专家指出,由于过度围湖造田,是造成天然湖泊及其湿地面积锐减的主要因素。
14、下面是《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部分判词,人物指代正确的一组是( )(3分)
①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哭向金陵事更哀。
②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③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④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A林黛玉 贾惜春 妙 玉 史湘云
B林黛玉 妙 玉 贾迎春 李 纨
C王熙凤 妙 玉 贾惜春 史湘云
D薛宝钗 贾迎春 妙 玉 史湘云
15、.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一则新闻。要求观点鲜明,语言准确、生动,不超过30字。(4分)
2月22日,南京一老汉在公交站台下车时,不慎跌倒在地,跟在身后的乘客没人上前扶他,老汉大喊:“是我自己跌的,你们不用担心。”听了这话,五六名乘客上前将老汉扶起,并拔打了110报警。
答:
16、仿照下面的拟人手法和句式特点,另写两个与原句句意有关的句子。(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4分)
山间的溪流,并不因为大海就在脚下而停止歌唱;路旁的小草,并不因为大树就在身边而含羞躲藏;
________________ , ;
,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作文(40分)
  蚂蚁在夏天时就为冬天作打算,积极地储备过冬的食物。蚂蚁在整个夏天会为冬天准备多少食物呢?竭尽全力储备尽可能多的食物。更有意思的是,在寻觅食物的过程中,如果它们奔向某个地方,而你想设法阻止它们,他们就会寻找另一条路线。它们或往上爬,或向地下钻,或者绕行,直到它们寻找到另一条路线。
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不要套作。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O:16 Ca:40 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元素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 钙 B. 铜 C. 溴 D.铯
2、下列物质中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单质碘 B.硫化氢 C.氯化镁 D.氢氧化钠
3、下面有关12C、13C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相同的中子数和质子数 B.互为同位素
C.物理性质相同 D.核外电子数不同
4、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强的元素主要位于
A.左、下方区域 B.左、上方区域
C.右、上方区域 D.右、下方区域
5、下列气体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
A.天然气 B.油田气 C.煤气 D.沼气
B.由乙烯之间的相互加成可以得到聚乙烯
C.丁烷与丁烯互为同系物
D.乙酸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9、已知反应A(g)+3B(g)====2C(g)+D(g) 在某段时间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 mol·L-1·min-1,则此段时间内表示此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正确的为
A. v(B) = 1.5 mol·L-1·min-1 B. v(B)=3 mol·L-1·min-1
C. v(D) = 2 mol·L-1·min-1 D. v(C) = 1 mol·L-1·min-1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能量转化的途径不同时,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同
C.放热反应指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D.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1、下列关于Li、Na、K、Rb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质子数的增加而增多
B.它们的L层电子数都相同
C.它们的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
D.它们与氧气或水反应时越来越剧烈
12、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A.少量的氯水加入到盛有NaBr溶液的试管中
B.取一小片铝,砂纸除去氧化膜,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2mL水
C.将锌片与铜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盛稀硫酸的烧杯中
D. 向盛有过氧化氢水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1mol/LFeCl3溶液
13、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它是以铂作电极,KOH溶液作电解液,一电极反应为:O2 + 2H2O + 4e- = 4OH-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O2通入正极区 B. 总反应为:2H2 + O2 = 2H2O
C. 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 负极区电极反应为 2H2 + 4OH- - 4e- = 4H2O
14、下列各个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15、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
B. 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min)”表示的意思是:时间为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
C.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停止
D. 化学反应速率是定量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
16、表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比乙失电子多
B.同价态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
C.甲能与冷水反应而乙不能
D.将甲、乙组成原电池时,乙为负极
17、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钠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镁弱 B.水比硫化氢稳定
C.硅酸比磷酸酸性强 D. 氢氧化钙比氢氧化锶碱性强
18、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一定的关系,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族序数
B.主族族序数与价电子数相同
C.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
D.所有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等于使原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所需得到的电子数
19、工业制硝酸中的一步重要反应是N2和H2在500℃时,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
N2 + 3 H2 2NH3 ,这是个正反应是放热的可逆反应。已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使N2完全转化为NH3
B.当N2 、 H2 、NH3浓度相等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一段时间后,当N2 、 H2 、NH3浓度不再改变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D.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20、某有机物的结构为 , 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能跟NaOH溶液反应
B.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1moL该物质因加成反应消耗溴2mol
C.既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又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D.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1moL该有机物生成H2O 7 mol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50分)
21、(12分)短周期的五种元素A. B. C. D. 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B. C.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 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是元素周期表中最少的;B和E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们的电子层数的2倍,A和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和C可以形成CA3的化合物。A和D同族,D和.E同周期,请完成下列问题:
(1) B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C2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BA4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
(2) 用电子式表示D2E 的形成过程 。
(3)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
(4)A2、CA3、BA4、D2E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①写出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现象甲同学判断出________活动性更强 (填写元素符号)。
(2)乙同学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化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原电池。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实验原理:Fe+2H+===Fe2++H2↑。
② 实验装置(如图)。
③按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仪器,这时可以听见耳机发出“嚓嚓嚓……”的声音。其原因是:在原电池中,由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 电子由 电极流出(填“正极”或“负极”),写出该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极发生了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23、(24分)A是一种相对分子量为28的气态烃,其反应路线如下图所示。已知E有果香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的方程式 。
反应类型: 。
A还可与氢气反应生成F,光照条件下,F与氯气混合,写出生成一氯代物的方程式
标况下取F的同系物G 11.2L点燃,充分燃烧,将生成物通入澄清石灰水,得白色沉淀200g,写出G可能存在的结构式及习惯命名(有几种写几种)
(2)B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利用B与钠反应制备氢气,若制得1molH2需要B mol。
(3)物质B在空气中可以被氧化为C,此过程的方程式为 。
(4)实验室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E。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用酒精灯加热,将产生的蒸汽经导管通到____________试剂中。
(5)A、B、C、D、E、F、G中属于烃的是___________(写分子式)
—CH2
CH=CH2
CH2OH
—COOH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果两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分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对其合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B.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C.合运动是曲线运动或直线运动
D.当两个分运动的速度数值相等时,合运动为直线运动
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其轨迹上某一点的加速度方向 ( )
A.为通过该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
B.与物体在这一点时所受的合外力方向垂直
C. 与物体在这一点速度方向一致
D.与物体在这一点速度方向的夹角一定不为零
3、—个物体以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 B.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C.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 D.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小
7、如图所示,a、b、c是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行的三颗人造卫星,a、b质量相同且小于c的质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B.b、c的向心加速度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C.b、c的周期相等且大于a的周期
D.b、c的向心力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力
8、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物体在距地面上方3R处(R为地球半径)的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两个加速度之比g/g0等于 ( )
A.1:1 B.1:4 C.1:9 D.1:16
9、火车在水平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中,若阻力不变,则牵引力F和F的瞬时功率P的变化情况是 ( )
A.F不变,P变大 B.F变小,P不变
C.F变大,P变大 D.F、P都不变
10、我国将要发射一颗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嫦娥1号”。设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 ( )
A.0.4km/s B.1.8km/s C.11km/s D.36km/s
二、多项选择题(全选对得4分,选对不全得2分,错选不得分,4×6=24)
11、关于功的正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正功表示功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负功为相反
B.正功表示功大于零,负功表示功小于零
C.正功表示力和位移两者之间夹角小于90°,负功表示力和位移两者之间的夹角大于90
D.正功表示做功的力为动力,负功表示做功的力为阻力
12、同一物体,第一次被匀速提升到l0 m高处,第二次被沿着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拉到位移为20 m处,那么,在这两次过程中 ( )
A.第一次增加的重力势能大 B.第二次增加的重力势能大
C.两次增加的重力势能一样大 D.两次物体克服重力做功值相等
13、已知引力常量G和下列各组数据,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及地球离太阳的距离
B.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离地球的距离
C.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行的速度和运行周期
D.若不考虑地球自转,已知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
14、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与宇宙飞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知道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和它的周期,再利用引力常量,就可算出地球质量
B.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只要他们的绕行速率相等,不管它们的质量,形状差别有多大,它们的绕行半径和绕行周期就一定是相同的
C.原来在同一轨道上沿着同一方向绕行的人造卫星一前一后,若要后一卫星追上前一卫星并发生碰撞,只要将后者速率增大一些即可
D.一只绕行火星飞行的宇宙飞船,宇航员从舱内慢慢走出,并离开飞船,飞船因质量减少所受万有引力减少故飞行速度减少
15、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某一值后,立即关闭发动机,汽车滑行直到停止,汽车运动过程中的V-t图线,如图3所示,汽车牵引力大小为F,所受摩擦力为f,全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为w,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f ,则:
A.F :f=4 :1
B. F :f=3 :1
C.w :wf=1 :1
D.w :wf=1 :3
16、一辆质量为2.0×103 kg,额定功率为6.0×104 W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以额定功率行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一定值.在某时刻汽车的速度为20 m/s,加速度为0.50 m/s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速度为20 m/s时,汽车牵引力为3.0×103N
B.汽车受到的阻力为3.0×103N
C.汽车受到的阻力为2.0×103N
D.汽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30 m/s
三、实验题
17、(5分)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 C F 。
A.游标卡尺 B.秒表 C.坐标纸 D.天平 E.弹簧秤 F.重垂线
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E.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18、(5分) 关于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四、计算题(认真书写解题过程,包括受力分析图、公式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19、(10分)在5m高处以8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个质量为12 kg的物体,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试求:
(1)物体落地的速度的大小;
(2)物体从抛出到落地发生的水平位移.
20、(12分)质量为800kg的小汽车驶过一座半径为50m的圆形拱桥,到达桥顶时的速度为5m/s,求此时汽车对桥的压力多大?如果要求汽车到达桥顶时对桥的压力恰好为零,求汽车到达桥顶时的速度应当是多大?
21、(14分)我国已启动“登月工程”,计划2011年左右实现登月飞行。设想在月球表面上,宇航员测出小物块自由下落h高度所用的时间为t,当飞船在靠近月球表面圆轨道上飞行时,测得其环绕周期是T,已知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半径为R.根据上述各量,试求:⑴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⑵月球的密度。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图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党中央的一系列正确决策,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前提。由此可见( )
A. 经济的发展决定政治的发展
B. 经济利益的得失是根本的利害关系
C. 政治可以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
D. 一切政治集团的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这主要是因为( )
A.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政治建设
B.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C.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只是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
D. 国家政权建设是我国当前政治的核心问题
3.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在2987名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代表总数13.76%,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至少都有1名代表;妇女代表637名,占代表总数21.33%;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2%以上,其中一半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上海、广东、重庆三地选出的朱雪芹、胡小燕和康厚明3位农民工代表,成为中外媒体聚焦的“热点人物”这表明:( )
①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②我国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
③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了物质保障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2011年3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指出,去年最高法院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依法严惩贪污、贿赂、渎职犯罪,审结此类案件27751件,判处罪犯28652人,同比分别上升7.10%和9.25%。这表明(  )
A.任何公民都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
B.国家依法平等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C.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D.公民要懂得珍惜手中的权利
7.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作为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实际活动可能有( )
①参加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 ②参加学校的时事政治学习
③参加共青团 ④参加选举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微博类似于博客与论坛的综合,用不超过140个文字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即时互动。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谣言散布的途径。公民在微博上
A.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B.可以扩大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C.有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的自由 D.有表达的自由也需承担表达的责任
9.2011年4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在中国人大网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人大常委会实施该举措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B.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
C.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 D.政府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
13.某县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中,组织各选区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会,让每位候选人“登台亮相”,发表“竞选演说”,与选民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可见,县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  )
①是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 ②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提高选举积极性 
③是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 ④有利于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回答14~15题。
14.下列对农村村民委员会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村民委员会是村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B.村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组织
C.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D.村民委员会是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的
15.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义在于( )
①有利于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有利于完善村民自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③有利于加强对村民委员会的监督 ④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条件下,保持有序性是实现政治参与的关键。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  )
①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②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的能力 
③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 ④保证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7.“诚心问民意,恒心解民生。”近年来,我国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积极解决就业、就医、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表明我国政府是 (  )
①公共权力的所有者 ②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③经济活动的参加者 ④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很黄,很暴力”是一个小学生对当前网络的一个概括,针对这一现状,国家文化部、教育部、工信部联合开展行动,整顿互联网的低俗之风,为学生营造文明、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这一举措表明国家 (  )
A.履行文化职能 B.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C.履行经济职能 D.坚持对公民负责的原则
19.某市政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通过市长热线和职能局长热线及时了解群众的困难,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连续六年没出现过上访事件。这主要体现了 (  )
①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政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③公民民主意识差  ④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了多种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
①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③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4.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8月27日召开的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直接监督政府的权利;支持新闻媒体对违法或者不当行政行为进行曝光。政府接受人民监督有利于 ( )
①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
②保证每个政府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决策
④防止权力滥用,减少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要强化行政问责制,出了问题必须严格追究领导责任。”强化行政问责制,有利于(  )
①使政府依法行使权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②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能 
③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6.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要求政府 (  )
A.转变职能,把所有事情管好 B.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
C.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D.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行风热线”节目是山东省临沂市政府纠风办公室通过临沂人民广播电台创办的一档以“替百姓说话,为政府分忧”为宗旨的热线直播交流性广播专题节目。回答27~28题。
27.该节目组织政府部门和窗口行业的主要负责人定期轮流到电台直播室,接收听众热线电话,听取群众意见,回答听众咨询,受理群众投诉,直接为群众服务。这一做法表明(  )
A.政府积极行使批评和建议权 B.我国公民权利不断扩大
C.政府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D.我国政府职能不断增加
28.从监督体系上看,对临沂市政府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国家机关有(  )
①临沂市人民代表大会  ②临沂市监察局和审计局
③临沂市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④山东省政府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9.一个城管执法人员,发现几名小摊贩占道贩卖日用品,不仅影响附近商店的正常经营,还造成交通阻塞。城管执法人员依据《城市综合治理条例》,没收了这些小摊贩的商品。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A.是合理合法的,因为是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B.是合法行政,但欠合理,应当先对小贩讲道理,如不听,再依条例规定办事
C.体现了政府的高效便民和诚实守信
D.侵害了小商贩的合法权益
30.2010年3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住建部和科技部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相继在网上“晒账本”,公布本部门预算。这表明,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主要依靠( )
A.民主和法制 B.监察和审计
C.提高公务员办事效率 D.简化政府办事程序
二.材料分析题(40分)
32.中学生陈彦宏从新闻中了解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向公众征集“十一五”规划建议。她觉得自己是公众的一员,也应积极参与。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各地政府要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内容,正是源于她的建议。为此,她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的“公众建言献策奖”。
请结合有关政治生活的知识简要回答:
⑴中学生陈彦宏是采取何种方式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2分)
⑵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8分)
33.材料一:某县曾是远近文明的贫困县,为改变这一面貌,该县政府锐意改革创新,使各项工作成绩斐然。他们的做法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自筹资金,修建了遍布全县的“三横四纵”的标准化的柏油公路;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微笑服务活动,积极落实依法治县和以德治县方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封山造林,大力发展旅游业。现在,该县又开始了更高目标的长远规划。
材料二:中国政府官员的行政问责制始于“非典”期间。时任北京市市长孟学农和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因防治不力和隐瞒疫情等原因而引咎辞职。2008年9月以来,因山西溃坝事件,石家庄三鹿奶粉事件,山西王家岭矿难等,数位政府高官引咎辞职。中国的行政问责制渐趋走向成熟。
(1)结合材料一回答:该县政府是怎样履行其职能的 (6分)
(2)阅读材料二,简述实行行政问责制的政治学依据。(1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I.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How many marks (分数) did John get on the TOEFL test
A.537 B.605 C.650
2.What does the man probably do
A.A weather reporter B.A traveler C. A. farmer
3.Why does the man refuse to drink beer at first?
A.It’ll make him put on weight in his opinion .
B.He thinks it is too expensive
C.He doesn’t like beer
6.Where did the man buy his hat
A.At a department store B.At a big supermarket C. At a small store
7.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man’s style
A.Good B. Strange C. Common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10题
8.Who is the man
A.A customer B.A waiter C.The woman’s husband
9.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the restaurant have now
A. The chocolate cake B.The apple pie C.The pineapple pie
10.What will the woman have
A.A cup of tea B. A cup of milk C. A cup of coffee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14题
16.How do the speakers feel
A.very tired B.very disappointed C. very confident
17.According to the man, which is an advantage of studying at college
A.Making more friends B.Getting more friends C.Having more free time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When did Joe Jones have to work
A.in 1948 B. in 1971 C. in 1979
19.What did Joe Jones study in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A.Math B.Construction C.Computer
20.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talk
A.Joe Jones was unlucky B. Joe Jones was a determined man
C.Joe Jones wan’t good at working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II.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21. I soon found that the work I was doing had already been done by someone else—_____, I was wasting my time.
A.to make things worse B.in other words C.at the same time D.for another thing
22. —Could I use your computer for a few moments,please
—________.I’m not using it myself.
A.Come on  B.It depends C.Go ahead   D.That’s great
27. Medical experts __ people that die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staying healthy and suggest that we should have more vegetables and fruit .
A.forgive B. demand D.affect D. remind
28.. It is thought that meteories (陨星)may hold clues about the ________of life on Earth .
A.origin B.reserve C.basis D.evidence
29..I’m sorry,I can’t give you the telephone number without Mr.Smith’s________.
A.permission  B.allowing C.agreement D.performance
30. Though the radio seems a bit too expensive,it is well______.
A.worth to buy  B.worthy of buying C.worth buying D.worth being bought
31.--–He thought he would be able to ___ cheating in the exam!
---What a fool ! He deserves the punishment.
A. get away with B. get away from C. do away with D. run away with
32. Peter’s jacket looked just the same as Jack’s,but it cost________his.
A.as much twice as   B.twice as much as
C.much as twice as   D.as twice much as
33. I called the airline to________my flight reservation(预定) a week before I left for Toronto.
A.see    B.consult C.confirm    D.strengthen
34. At the railway station,the mother waved goodbye to her daughter until the train was________.
A.out of sight    B.out of reach C.out of order    D.out of place
35. ________I can see,there is only one possible way to keep away from the danger.
A.As long as B.As far as C.Just as   D.Even if
III.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Over the years my husband 51 to give him a ride home whenever he saw him trying to get a ride. When he passed 52 , my husband went to his funeral. 53 my husband didn’t know his family, they knew of him. Even his twin sister who 54 in the state of Washington knew who my husband was and everyone thanked him for his 55 toward one who had so little.
An act of kindness can make another person’s day, or even their life.
36.A. As well B.As usual C. If possible D. If so
37.A.early B.nowhere C.altogether D. late
38.A. corner B.change C.crossing D. turn
39.A.moved B.raised C. arisen D. risen
40.A.pouring B.flowing C.dropping D. pointing
41.A. wandering B.staying C.going D. working
42.A.get out B.get off C. get down D. get in
43.A.past B.for C. from D. near
44.A.What B.That C. It D. We
45.A. round up B.refer to C.conclude with D.name after
46.A.protect B.satisfy C.defend D. support
47.A.morning B.afternoon C.evening D.night
48.A.before B.after C.because D. while
49.A.Someone B.Anyone C.Everyone D.No one
50.A.tight B.wet C.cosy D.free
51.A.persuaded B.claimed C.continued D.appointed
52.A.down B.away C.by D.out
53.A.Although B.Whether C.Since D. Before
54.A.traveled B.arrived C.remained D.lived
55.A.wealth B.efforts C.kindness D.attention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IV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阅读下面四篇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短文后各题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第一节(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A
Having Breakfast Or Not
Will it matter if you don’t take your breakfast A short time ago, a test (试验) was given in the United States. People of different ages, from 12 to 83, were asked to have a test. During the test, these people were given all kinds of breakfast, and sometimes they got no breakfast at all. Scientists (科学家) wanted to see how well their bodies worked when they had eaten different kinds of breakfa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if a person eats a right breakfast, he or she will work better than if he or she has no breakfast. If a student has fruit, eggs, bread and milk before going to school, he or she will learn more quickly and listen more carefully in class. The result is opposite to what some people think. Having no breakfast will not help you lose weight (减轻体重). This is because people become so hungry at noon that they eat too much for lunch. They will gain weight (增加体重) instead of losing it. You will lose more weight if you reduce your other meals.
56. During the test, the people were given ________.
A. no breakfast at all B. very rich breakfast
C. different foods or sometimes none D. little food for breakfast
57. The results show that ________.
A. breakfast has little to do with a person’s work
B. breakfast has great effect (影响) on work and studies
C. a person will work better if he only has fruit and milk
D. girl students should have less for breakfast
58. According to (根据) the passage, some people think that if you don’t have breakfast, you will __________.
A. be healthier B. work better C. lose weight D. fail the test
5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 It is bad for your health to have no breakfast.
B. Too little for breakfast and too much for lunch may make you fatter.
C. If you don’t eat much for lunch and supper, you may lose weight.
D. The more breakfast you have, the more quickly you’ll learn in class.
                B
American office workers spend an average of 52 hours a week at their desks,according to a statistic survey. Some might argue that not all that time is spent working,but still all those hours in windowless offices with artificial light can have an influence.
A few green additions could have a large effect on worker happiness,according to the survey led by Tina Cade from Texas State University.“We pretty much found out that if you had windows and plants or even if you just had plants in your office,you were more satisfied with your job,” Cade told LiveScience.“We thought it was important for offices because a lot of times people are looking for ways to keep employees happy and do all these expensive things like building a gym.Maybe for less investment they could put in a few plants in important places.”
The team surveyed 450 office workers in Texas and the Midwest,asking questions about job satisfaction and the work environments.When asked about their overall life quality,82 said they felt“content” or “very happpy”.Only 69 percent of those who work with plants but without windows,and 60 percent of those who have windows but no plants,said they felt this way.The group of people who work without plants or windows were the most dissatisfied,with only 58 percent of them saying that overall they were “content” or “very happy”.While no one who works with plants,windows,or both reported they felt“miserable”,0.8 percent of those who work in offices without either said they were “miserable”.“I was really surprised that having a plant in your office appeared to be more beneficial than having a window in your office,”Cade said.“Everybody says,‘I need a window!’but actually it seemed like a plant could be a suitable alternative.”
60.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ell us
A.Green plants can increase job satisfaction.
B.An easier way to increase job satisfaction.
C.What the best working environment is.
D.Who are happy with their job environment.
61.Among the 450 people surveyed,________.
A.69 percent have plants in their offices
B.60 percent have windows in their walls
C.0.8 percent of them feel dissatisfied
D.about 18 percent of them are satisfied
62.According to the survey,the group of people who work without plants or windows ______.
A.didn’t feel content at all
B.all suffered from work pressure
C.worked with low efficiency
D.were the most dissatisfied
63.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s true
A.The employers want to do little to keep employees happy.
B.Sometimes it doesn’t need much to increase job happiness.
C.A gym contributes less to job happiness than green plants.
D.Employers have tried every means to increase job happiness.
64.Where should the passage be read
A.In a science fiction. B.In an essay.
C.On a pop science website. D.In an official document.

Language is always changing. In a society where life continues year after year with few changes, the language does not change either. The earliest known languages had difficult grammar but a small, limited vocabulary. Over the century, the grammar changed, and the vocabulary grew. For example, the English and Spanish people who came to America during the sixteenth century gave names to all the new plants and animals they found. In this way, hundreds of new words were introduced into English and Spanish vocabularies. Today life is changing very fast, and language is changing fast too.
  There are several major(主要) language families in the world. Some scientists say there are nine main families, but other scientists divide them differently. The languages in each family are connected, and scientists think that they came from the same parent language. About 3 percent of the people in the world speak languages that are not in these major families.
65. The early language had ________.
A. a lot of problems B. words and easy grammar
C. words but no grammar D. grammar but not many words
66. In the next few hundred years we can expect language to _____.
A. stay exactly the same B. change a great deal
C. change only a little D. ask more words and drop some grammar
67. What this article shows is that _____.
A. languages change fast B. languages really don't want to change
C. language really with changes in society D. Spanish and English change

People in Canada have many reasons to like animals. One of them might be: Their family ties are not as close as ours. When children grow up, they leave their parents and start their own life. Then the old will feel lonely. But pets can solve this problem. They can be good friends and never leave them alone.
68. The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 ________ .
A. how to keep disease from pets
B. pets in Canada
C. how to take good care of pets
D. life of the old in Canada
69. In Canada, children leave their parents when they grow up because _____ .
A. they don’ t love their parents any more
B. they can only find jobs far from their parents
C. their parents’ houses are too small
D. they wouldn’t depend on their parents any more
7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People buy animal food only at the animal food stores.
B. Pets eat better than people.
C. Almost every family has a birdcage in his house.
D. Any bird can come to the bird feeders to eat.
第二节:(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Money Matters
Parents should help their children understand money. 71 So you may start talking about money when your child shows and interest in buying things, candy or toys , for example.
The basic function of money .
Begin explaining the basic function of money by showing hoe people trade money for goods or services. It is important to show your child how money is traded for the things he wants to have. If he wants to have a toy, give him the money and let him hand the money to the cashier(收银员). 72 When your child grows a bit older and understands the basic function of money, you can start explaining more complex (复杂的) ways of using money .
2.Mony lessons
Approach money lessons with openness and honesty. 73 If you must say no to a child’s request to spend money , explain, “you have enough toy trucks for now.” Or, if the request is for many different things, say, “ You have to make a choice between this toy and that toy.”
3. 74 .
Begin at the grocery store(杂货店).Pick out two similar brands of a product—a name-brand butter and a generic (无商标产品), for example. You can show your child how to make choices between different brands of a product so that you can save money . 75 If he chooses the cheaper brand, allow him to make another purchase with the money saved. Later, you may explain how the more expensive choice leaves less money for other purchases.
Wise decisions
The value of money
Permit the child to choose between them
Tell your child why he can ---or cannot---have certain things
Ask yourself what things that cost money are most important to you
Talk about how the money bought the think after you leave the toy store
The best time to teach a child anything about money is when he shows an interest
注:请将七选五的答案写在二卷的答题卡上Ⅰ卷(选择题部分,60分)
一、单选题(1×60=60分)
1.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2. 我国古代下列生产工具中,基本上无需使用人力操作的是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提花机
3.“水旱从入,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据此材料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白渠 D.漕渠
4.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D.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
5.北魏至唐朝中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A.井田制 B.屯田制 C.均田制 D.摊丁入亩
6.导致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具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
A.社会环境稳定 B.自然条件改善
C.政治中心南移 D.生产力大为改观
11.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裕劳动力
C.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
12.假如你为一部以唐玄宗时期为历史背景的古装电影担任历史顾问,你认为以下情节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项是
A.长安城里有很多的外国商人  B.市场上大宗交易都使用交子
C.富商的屋里摆放着一件精美的青花瓷   D.富商经营棉布生意赚了上万两白银
13.“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最早发生在
A.汉都长安 B.唐都长安 C.宋都东京 D.元都大都
14. 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已不限制在市内。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
A.《宋代东京城的辉煌》B.《汴河两岸》C.《坊墙倒塌以后》D.《长安城的落日》
15、《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纸画 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材料中的“瓦”是
A.贸易场所 B.娱乐场所 C.学校 D.旅舍
16. 电视剧《乔家大院》讲的是晋商乔家在遭到生意上的重大挫折后,奋发图强,东山再起的故事。晋商的活动范围不仅遍布全国,有的还走出国门。作为实力最强的商帮之一的晋商兴起于
A. 唐朝 B. 北宋 C. 明朝 D.清朝
17.近年来当年明月的历史小说《明朝的那些事儿》,引发明史热潮。某剧作家在撰写一部历史小说,背景是明末的江南,故事中的主角正为他的儿子准备上学堂的学费。主角应该使用何种货币?请您根据历史知识判断最有可能的货币是
A.铜钱   B.银两 C.纸钞 D.金币
22.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开始于
A.资本主义萌芽 B.新航路开辟 C.文艺复兴 D.殖民扩张
23.为新航路的开辟作出重大贡献的航海家中,进行环球航行的是
A.哥伦布 B.麦哲伦 C.迪亚士 D.达伽马
24.在美国,哥伦布被给予全美洲“移民之父”的尊称,以哥伦布命名的州、城市、乡镇达70多处。哥伦布对美洲的主要贡献是
A. 使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 B. 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
C. 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 D. 促进美洲资本主义发展
25.哥伦布的话在15世纪的西欧非常具有代表性,他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这种对黄金的贪婪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C.黄金是欧洲人踏上新海岸所首先需要的东西D资本主义萌芽对掠夺财富加速资本积累的需求
26.新航路开辟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
B.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开始疯狂的海外殖民掠夺
C.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7、新航路开辟后,大大推动了欧洲商业的发展,其贸易中心转移到
A地中海地区 B大西洋沿岸 C印度洋沿岸 D中美洲地区
28.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A、英国 B、葡萄牙 C、荷兰 D、西班牙
29.17世纪荷兰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是
A.海盗劫掠 B.组建商业公司 C.贩卖黑人 D.发展种植园
30.1851年,英国举办世界博览会,在展览会的入口处,摆放了一块重达24吨的大煤块,其主要目的是
A.宣布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 B.展示新能源的发明和利用
C.突出蒸汽时代的能源特色 D.表明英国的煤储量世界第一
31.英国的工业革命首先从哪个部门开始?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7. 19世纪70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
①自然经济 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③洋务企业 ④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8.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近代”的含义,最重要的一点是
A.产生于中国近代史时期 B.被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C.由私人投资兴建 D.采用机器从事生产
39.清政府谕令“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表明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一政策的调整发生在
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甲午战争之后 D.辛亥革命之后
40.辛亥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欢欣鼓舞地表示“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实也。”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①民族资产阶级创办实业的热情高涨②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③政府倡导使用国货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高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1.下列历史人物①周学熙②荣宗敬③荣德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归类的,依据这一标准,从下列选项中再选一个
A.张謇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宋子文
42.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主要原因是
A.技术力量薄弱 B.资金少,规模小
C.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 D.以轻工业为主要发展领域
43.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A 1898-1900年 B 1901-1911年 C 1912-1927年 D 1928-1937年
44.下列不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是
A.把大中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B.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C.取消商品贸易 D.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45.下列不属于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是
A.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 B.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C.使俄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D.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支持
46.1920年,苏联某农民在火车站出售一批粮食,根据政策,当地政府的态度应是
A.表彰鼓励 B.没收上缴 C.限定场所 D.听之任之
47、下列关于对斯大林体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斯大林体制在经济建设中取得过成就 B“二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斯大林模式
C此体制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D此体制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
48、二战后,苏联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A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B 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增无减
C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继续遭到破坏
D 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影响到战后,导致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
49.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导火线是
A.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B.股市崩溃
C.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D.经济“滞胀”
50.下列关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美国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B.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巨大
C.为法西斯主义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D.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彼此团结共同应对
51.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 B.举办公共工程
C.调整农业生产 D.规范企业行为
52.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评说:“这简直是法西斯!”他这句话主要是针对
A.剥夺美国公民的自由竞争权力 B.新政强制企业恢复生产
C.政府干预经济调整工业生产 D.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国有化改革
53.罗斯福新政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A.扩大了联邦政府和总统的权力 B.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
C.增强了美国人民对联邦政府的信心 D.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54.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A.凡尔赛体系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 D.斯大林模式
55.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资金的组成部分
①社会募捐 ②个人缴纳 ③企业缴纳 ④国家补贴
A 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56、随着经济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的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其目的主要在于
A 刺激社会消费 B 缓和社会矛盾 C 改善劳资关系 D 美化政府形象
57、“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的出现都是
A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 B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C资本社会化的要求 D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的推动
58. 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
A.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农产品自由贸易
59. 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
A.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B.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C.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 D.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60. 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的最早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 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Ⅱ卷(材料分析题,40分)
6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以上均摘自《共产党宣言》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工业革命造成的主要影响(9分)
(3)材料中蒸汽机是由谁改良后广泛应用于生产的?举两例说明蒸汽机在交通方面的成功应用。(5分)
6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实行余粮征集制后,粮食征购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1917~1918年度征购粮食7340万普特(1普特=0.016吨),1918~1919年度为10790万普特,1919~1920年度为21250万普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际上从农民手里拿走了全部余粮,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还包括农民的一部分必需的口粮。付给农民的都是纸币。由于当时纸币大幅度贬值,纸币不过是“彩色纸片”。
材料二 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主要表现为: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这种模式在经济建设中取得过突出成就,但其弊病和问题也越来越暴露出来。
请回答: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行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2)1921年苏维埃政府又推行什么经济政策?(1分)
(3)20世纪50年代后,针对斯大林模式经济上的弊端苏联进行了哪几次改革尝试?这些改革与苏联的解体是否有联系?为什么?(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