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3届高三政治专题复习课案经济生活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一、知识网络:商品——定义——基本属性本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通规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汇——汇率——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供过于求,_________________供不应求,_________________价值是价格的________,价格是价值的__________价值量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与_________成反比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____________;反之,会_____________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_________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_________与互为替代品需求量成_____方向变化与互补商品需求量成______方向变化调节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促使企业生产____________的高质量产品消费类型消费结构——变化规律——思格尔系数居民收入物价水平消费心理二、感悟高考表 中国玉米产需表 单位:10000t年度 产量 年度总需求 需求结构饲料消费 食用消费 工业加工 其他2001 10 600 11 813 8 380 771 1 180 1 4822002 11 136 12 410 8 327 737 1 380 1 9662003 12 130 13 789 9 020 828 1 450 2 5002004 11 400 13 077 9 156 792 1 540 1 5892005 12 160 13 181 9 360 820 1 730 1 2712006 13 000 13 400 10 000 — — 600根据上表中玉米产量与需求变化情况,分析玉米价格变化的趋势,并指出这种趋势对玉米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答案】从整体上看,玉米总产量在扩大,总需求也在增长,主要原因在于饲料消费、工业加工对玉米需求量的增加。从2001年至2006年,玉米总需求一直大于总产量(总供给)且供需差额先扩大再缩小。因此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应该逐步上扬,但上扬的幅度将会逐渐减少。玉米价格的上扬将会进一步刺激生产者采取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改进耕种技术等措施,增加玉米产量。三、热点链接稳定物价 保障生活材料一图表1:2010年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变化情况 图表2:2010年中国CPI和PPL指数变化趋势注: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PPI即生产者物价指数,是用来衡量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需采购品的物价状况。材料二 2011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山东考察工作时强调,稳定物价是今年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1)请你提取材料一中包含的经济信息。【答案】①图表1反映了2010年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②图表2反映了2010年消费者物价指数和生产者物价指数总体都呈上升趋势,这说明价值决定价格,生产成本增加导致价格上涨;同时两个指数变动不完全一致,说明价格还受其他因素影响。③图表1、2表明物价影响消费。(2)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国家稳定物价的必要性。【答案】①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②是加强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局限性的需要。③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生活,提升消费者信心的需要。④是减轻生产者负担,促进生产发展的需要。四、巩固练习1.“2011年11月11日”被一些爱神侃的“光棍”美誉为“神棍节”。这一天诸多电子商务平台都开展了花样繁多的促销活动,有数亿网友在网上疯狂购物。这种网上购物( B )①使货币的职能发生了变化 ②没有改变货币本身固有的职能③使用的是虚拟货币 ④使得商品交换的方式发生了变化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2.下表为某居民家庭2011年上半年总支出的情况 (单位:元)食品 家庭日用品 教育、医疗 水、电、煤气 通迅、交通、娱乐 股票、债券1 500 800 700 500 1000 3000该居民家庭2011年上半年的恩格尔系数为( C )A.12% B.20% C.33.3% D.45.6%3.假设某企业2010年的生产条件处于社会平均水平,所生产甲产品的价格为每件28元。2011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30%,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5%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1年的价格分别是( B )A.40元 32元 B.40元 50元 C.30元 50元 D.45元 32元4.假定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这两种情况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 B )A.增加50单位 B.减少50单位 C.增加10单位 D.减少10单位5.在1美元=7元人民币的情况下,某出口企业一年生产100万件A商品,A商品的成本为10元人民币,每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为8美元。假定第二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美元汇率下跌10%,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企业获得的毛利润为人民币( B )A.4040万元 B.4444万元 C.4880万元 D.4600万元6.假定某国一定时期内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为30000亿元,为了扩大生产、刺激经济发展,需要增加20%的货币供应量,但实际执行的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了50000亿元,那么此时货币的贬值程度为( B )A.72% B.28% C.12.8% D.18%7.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月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7%,物价仍处于高位运行态势。为稳定物价,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B )①央行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②增加粮食、蔬菜等农产品供给③国家财产补贴上调10% ④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8.某商品的价格(P)与其需求量(Q)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①若该商品价格由PA向PB运动时,会导致其需求量增加②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B向QA运动时,会导致其价格上涨③若该商品的价格由PB向PA运动时,会导致其替代商品需求量增加④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A向QB运动时,会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9.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图中曲线DD‘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 D )A. X轴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Y轴为商品价格B. X轴为货币发行量,Y轴为商品价格C. X轴为人民币汇率,Y轴为出口商品价格D. X轴为居民家庭收入,Y轴为恩格尔系数10.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从消费者角度看,发展低碳经济应( B )A.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B.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C.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D.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11.2011年暑假期间,某校高二(1)班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围绕“奢侈品价格上涨”的问题,通过走访调查等形式,掌握了一些材料,也产生了诸多疑问。甲:我被网上检索到的几条消息弄懵了。6月下旬的几则消息是:“进口关税有望下调,奢侈品价格最高可降15%”,奢侈品进口关税下调,有望拉动消费实现双赢“,进入7月,却是“进口关税还没降奢侈品价格飙涨”……乙:还有更雷人的!通过走访调查,从销售额来看,涨价后奢侈品市场表现不俗。某寄卖行老板说:“平常的日均营业额在20万元左右,而涨价以来,日均销售额涨幅甚至达到200%。”丙:到底为何涨价莫衷一是。一些品牌的解释是,大的通货膨胀背景下,原材料成本以及研发投入、人力成本、物流成本等方面都有提高,价格自然上涨;而有的业内专家则认为,“靠定期价格上涨来保持品牌高端地位,是奢侈品品牌的常规保护策略。价格上升慢反而会被市场淘汰。”丁:谁在消费?据最新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3月底,国内奢侈品市场占据全球份额的四分之一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中月收入约10000元的占总数的一半以上,73%的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不满45岁,平均比欧洲奢侈品消费者年轻15岁,比美国的年轻25岁。针对下列问题,请你一同参与解答:(1)结合甲、乙、丙同学的材料,分析奢侈品市场的“怪异”。【答案】①关税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关税是调整对外贸易、影响商品的重要杠杆。奢侈品价格随着关税下调的预期不降反升,折射出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弊端。②价值决定价格,通货膨胀背景下,各项成本的提高是拉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不过这对奢侈品而言,这种影响不是首要的。③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通过定期价格上涨来保持品牌的高端定位,以谋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策略及本质。④通常情况下,价格的上涨会抑制人们对相关商品的需求,奢侈品市场在涨价后的不俗表现,是一种反常现象。从消费角度看,奢侈品消费更多是出于炫耀性心理,或受到从众和攀比心理的影响,因此,一件商品价格涨得高。追捧者就越多,商家的生意就越兴旺。(2)你怎么看待材料中丁同学反映的问题?【答案】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奢侈品消费的迅猛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另一个方面。我国奢侈品消费群体的低收入、“低龄化”,也反映出目前部分居民消费观念存在问题。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www.货币基本职能货币纸币信用工具供求影响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生活与消费价格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价格变动的影响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消费及其类型消费影响消费的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