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学习伴成长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学习伴成长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第一框 学习伴成长
【目标定位】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学习与个体生命成长的关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能力目标
1.提高对学习重要性的认知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知识目标
1.知道学习是中学阶段的重要任务2.知道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和各种能力的培养3.了解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学习观念,知道终身学习的意义4.理解学习对个体生命成长的意义
  二、重点难点
1.初中阶段学习的内涵。
2.学习的意义。
【课堂设计】
一、情境导入
教师可设置《说文解字》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
  结合上述图文和自己的理解,谈谈你对“学”与“习”这两个字的理解。
教师点拨:通过对“学”和“习”的解读,我们不难看出:学就是小孩模仿大人用手摆弄结绳,习就是小鸟反复试飞。这启示我们:学习就是学习新知,反复练习。
二、教学建议
1.打开学习之窗
活动一:生活探究
出示四幅学生身边的校园生活图片
思考:
(1)他们是在学习吗?你认为学习指的是什么?
(2)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你都学到了什么?
教师点拨: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做人。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活动二:研学之旅
教师展示情境材料:
为让学生走进家乡领略农村美好风光,增强学生对党的政策的认识,体会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临淄三中初一级部一班、二班,组织学生开展了“走进新农村——领略家乡风光
增强爱国情感”特色主题研学旅行活动。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体验了推磨、挖地瓜等趣味农事,设计了垃圾分类宣传标语,进行了“DIY环保布袋”设计活动,弘扬了环保理念。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游有所得,游有所乐”。
结合上述研学活动,请思考:
(1)学习仅仅局限在学校吗?
(2)学习表现在哪些方面?
(3)我们应如何对待学习?
教师点拨: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因此,我们应带着学习的心态,自觉、主动地学习。
活动三:热点分析
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
2020年11月1日,2020年湖北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举行,主题为“全民智学,做跨越时空的学习者”。据了解,近年来为加快推进本省学习型社会建设,湖北省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省的三级社区教育体系,搭建了全省终身教育学习平台,组织超过300万人次城乡居民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与终身学习,营造了全民参与、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
  探究与分享:为什么要使终身学习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生活的自觉追求?
教师点拨:学习没有终点。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2.学习点亮生命
活动四:榜样力量
材料一 邓亚萍,这位在世界比赛中屡屡夺冠的乒乓球世界名将,亚特兰大奥运会结束后,她被录取为清华大学的学生。她知道自己的文化底子差,除了把睡眠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外,连走路吃饭时都在看书。两年后,她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学习英语,三个月后她就能在国际奥委会上用英语发言和交流。后来又受教育部公派前往英国诺丁汉大学留学,靠自己的努力和不服输的精神获得了博士学位。
  材料二 7岁的苏明娟是张湾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这幅画面中一个手握铅笔头、两眼直视前方对求知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就是苏明娟,这幅题为“我要上学”的照片发表后,很快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苏明娟也随之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苏明娟考入安徽大学金融管理系,终于实现了从小“我要上大学”的梦想。大学毕业后,她已顺利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工作,成为一名银行白领。
  问题:
(1)功成名就的邓亚萍为什么还要继续深造?
(2)你认为是什么改变了苏明娟的命运?
(3)从这两个人的故事中,你对学习的意义有了哪些感悟?
学生探究并展示。
教师归纳:学习点亮生命。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学习是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为我们的幸福生活奠基。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探讨了学习与个体成长的关系,知道了学习对个体生命生存、生活、成长的重要意义,懂得了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学习将伴我们一生,我们终生都需要学习。进入中学,学习依然是我们的重要任务,我们应积极投身生活,自觉、主动地学习。
【板书设计】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