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认识自己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 认识自己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三课 发现自己
第一框 认识自己
【目标定位】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懂得认识自己很难,认识自己也很重要,认识、探索自己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2.学会用理性的态度面对他人的评价
能力目标
1.掌握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2.学会反思他人的评价,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
认识自我的内容和途径
  二、重点难点:人贵自知。
【课堂设计】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呈现:《伊索寓言》中有这么一个故事:鹰从悬崖上飞下来,把一只羊羔抓走了。穴鸟见了,非常羡慕,也想学老鹰的样子,便猛扑到公羊的背上,但脚被羊毛缠住,怎么也飞不起来。后来,牧人见了,便跑上去把它捉住,剪去了它的翅膀上的羽毛,送给孩子玩。孩子问那是什么鸟,牧人回答说,“明知道自己是穴鸟,却自以为是鹰”。
学生思考并交流:
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我们怎样才能避免穴鸟的下场?
  教师归纳: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过高评价自己是有害的。要避免穴鸟的下场必须正确认识自己。
二、教学建议
1.人贵自知
活动一:情景讨论
歌德年轻的时候曾立志成为世界著名画家,为此,他一直沉溺于那变化无穷的色彩世界中难以自拔。他付出了10年的艰辛努力去提高自己的画技,结果却不如人意。在40岁那年,他游历了意大利,亲眼见到那些真正大师的杰作之后,他终于明白:即使自己穷尽毕生的精力,恐怕也难在画界有所建树,在痛苦和彷徨了一段时间之后,歌德毅然决定放弃绘画而改攻文学,最终成为一代文学巨匠。
探究与分享:
(1)歌德的经历对我们认识自己有什么启示?
(2)请列举一次印象深刻的自我认识经历并谈谈对你的影响。
学生发言。
教师归纳: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2.多把尺子量自己
活动二:我给自己画幅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给自己画幅像”的活动,采用小记者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调查自己在“外貌、习惯、学识、性格、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教师指导学生整理调查结果,针对调查结果思考我们是从哪些方面来认识自己的,然后归纳,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活动三:猜猜我是谁
四人为一组合作写出某个同学的突出特征。要具体、清楚地描述这位同学的突出特征,让别的同学一下就能猜出他/她是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自己优缺点的展示,以及同学的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能力,形成比较清晰完整的自我形象。)
教师:为什么有的大家一听就能猜出来要找的人是谁,有的大家却不太容易猜出来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析原因。
学生分析原因:(1)同学对自己的观察不够深入。(2)我们其他同学对这位同学的观察不够仔细。(3)这位同学对自己的认识和我们对他/她的评价不太一样。
教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懂得要获得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单靠自我评价是不够的,还应借助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对自己完整、清晰的认识。
活动四:事例感悟
  出示材料:晋朝时,有一位叫周处的强壮青年在乡里横行霸道。一天,他见一位老人在粮仓边唉声叹气,便问何故。老人说:“乡里三害,南山猛虎,长桥蛟龙,再加上你,祸害乡里,搅扰民生。”周处决心除掉三害,他杀猛虎,屠蛟龙,自己则外出求学,注意品德修养,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
(1)周处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认识自我的?
(2)周处是如何面对他人的评价的?你认为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他人的评价?
教师归纳:在与他人的接触、交流和比较中,看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以虚心、诚恳和理性的态度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从而塑造一个崭新的自我。
活动五:真情大告白
多媒体出示以下内容:
我具有的优点:?
我具有的缺点:?
请你告诉我你眼中的我是:?
我希望将来的我是:?
学生自告奋勇表白。
教师总结:正确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我们只有不断地探索自己、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才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课堂小结
我们了解了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初步掌握了认识自我的方法和途径,希望大家能够运用到实践中来,真正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
【板书设计】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