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9科9份)

资源简介

命题人:李娟 审核人:欧阳志猛 时间:2012年5月24日 下午14:30-17:00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2.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本试题含卷面书写分:5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信笺/草菅人命 提防/缔造 棘手/嫉妒 塑料/煦暖
B、通缉令/畸形 篇幅/果脯 脖颈/长颈鹿 痴呆/鞭笞
C、戏谑/酗酒 麻痹/稗官野史 眼睑/缄默 不啻/风驰电掣
D、贬谪/蛰伏 刚愎自用/媲美 修葺/拜谒 后裔/肄业
2.下面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
B、小张看着老同学华丽的新房说:“你们家在哪买的材料呀,房子装修后真是蓬荜生辉啊!”
C、他把事情真相告诉我后,我心中的疑团涣然冰释。
D、不知道这位老画师是观察了多少的活虾,才能够画虾画得这样出神入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动,并将20万元活动经费发动到各社区。
B、楼上户主是知识分子,但常有馊泡饭临窗泼下;平房里的住户大多是环卫工人,却经常向外扔烂菜叶。
C、为了适应工作重点的转移,我校进行了建立和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等一系列工作。
D、中西方国家在长久以来的交往中,始终或多或少互存“敌意”,从深层次来看,原因还是缘于彼此潜在的文化冲突产生的。
4.将下列几句话重新排序,使上下文的内容紧密衔接的一项是( )
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二代”更不例外。__________,__________。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见。________,______,只是,“富二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_________。“富二代”其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
①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
②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
③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
④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挞
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
A. ②③①⑤④ B.③④②①⑤ C. ③④①②⑤ D. ③①②⑤④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文,完成5~9题
  ①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少博学,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妙操音律。
②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邕不得已,行到偃师,称疾而归。闲居玩古,不交当世。感东方朔《客难》及杨雄、班固之徒设疑以自通,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作《释诲》以戒厉云尔。
③在吴。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憘!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僮仆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前却不止。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④董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太尉驰往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所坐无实,诛之无乃失人望乎?”允不纳。太尉退而告人曰:“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
⑤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
(选自《后汉书·蔡邕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雄、班固之徒设疑以自通 一类人
B.比往而酒以酣焉 等到
C.螳螂为之前却不止 后退
D.邕陈辞谢 感谢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邕莞然而笑曰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B.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 王好战,请以战喻
C.因请而裁为琴 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
D. 邕闻火烈之声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7. 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含有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 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
B.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
C. 邕素为邦乡所宗
D. 邕具以告
8.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蔡邕少年时博学多才,因擅长弹琴,由陈留太守举荐而被征召,但进京途中,走到偃师就假托有病回家了。
B. 蔡邕在吴地的时候,能从灶中桐木燃烧时发出的声音听出这块桐木是制作乐器的良材,成就一段“焦尾琴”的佳话。
C.太尉认为蔡邕一向以忠孝著名于世,并对汉朝的史事十分熟悉,应该让他续成后汉史,修成一代典籍。
D.蔡邕因偶然说到董卓时叹气而获罪,朝中很多人也为之求情,认为杀蔡邕会带来严重后果,王允盛怒之下没有马上同意。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3分)
②所坐无实,诛之无乃失人望乎?(3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共7分。
夜夜曲
沈约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
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
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
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
(1)“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这两句诗中连用“纵”“横”“直”三个动词,有什么作用?(4分)
(2)结合诗歌最后两句分析:这首诗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感情?(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2)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故木受绳则直, 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劝学》)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小题。
有了自信心 才有文化影响力
近日,有机构发布报告称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不足4%。而美国占43%的份额,欧盟占34%,亚太地区仅占19%。这19%中,日本占10%,澳大利亚占5%,剩下的4%才属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太地区国家。不论这样的统计是否科学,我国GDP世界第二而文化影响力不足却是事实。尽管近几年“文化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如何更好、更快地壮大文化软实力,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
美国、欧盟、日本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首先来自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有了物质的保障才可能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国家的另一个特点是,在文化方面都表现出很强的自信。有了这样的自信,他们就会理直气壮、昂首挺胸地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由是观之,中国文化要更好地走出去,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要不断增强,就必须具备更加强大的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灿烂辉煌,从古至今,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珍宝”确实很多,然而要构建强大的文化自信,还必须从“珍宝”中找出最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东西,换言之,要找到我们的“中国梦”。
在此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的名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先生那激情澎湃的文字,至今读来让人荡气回肠:“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旧中国,民族自信心空前低迷,但鲁迅先生理直气壮、昂首挺胸地告诉世人:中国的脊梁没有断,中国的精神没有死,中国的自信没有失!鲁迅先生离开我们70多年了,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各项事业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真真正正实现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宏愿。然而,物质的丰富难掩某些人精神的贫困,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没有增强反而减弱了,好像中国文化必须与西方文明步调一致才有前途。试想,如果人们受了如此熏陶,哪里还有信心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中国文化如何才能建立起自己强大的影响力
因此,要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不仅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对全球的传播能力、建立完善的对外交流网络,还要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要坚信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能够获得全世界的认同,中国人民已经而且会继续创造出让世界人民欣赏的精神财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世界人民的认同与尊重。(有删改)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虽然这一统计不是科学的,但是作者还是意识到了,相对于我国GDP世界第二来说,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明显不足。
B、要想构建强大的文化自信,必须从民族文化“珍宝”中找出能够引起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兴趣的东西。
C、要想让中华文化像西方文化那样走出国门,要想不断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具有更加强大的文化自信。
D 、认为中华文化必须与西方文明步调一致才有前途的人都是对中华文化缺乏自信心的人,如果人们都这样认为,就不会有信心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
E、我们要坚信中华文化的“珍宝”能够获得全世界的认同,中国人已经而且会继续创造出让世界人民欣赏的精神财富。
13.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近几年“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国的文化影响力仍然不足。
B、物质决定精神,随着物质的丰富,现今,中国人民的精神也走出了贫困,人们的文化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
C、针对某些人对中国文化没有信心,文章引用了鲁迅先生的名篇,意在增强那些人的文化自信心。
D、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才能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才能赢得世界人民的认同和尊重。
14.美国、欧盟、日本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原因有哪些?(4分)
15.我们应如何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4分)
四、本大题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仰  望
保罗·詹尼斯(美)
过街天桥上有一个乞丐。他不会弹琴,不会唱歌,甚至不会在地上书写悲惨的遭遇。所以,只是偶尔有人把硬币丢在小盆里,乞丐总算能填饱肚子。另外,还能坚持他唯一的习惯:每天买张彩票。
夜幕降临时,乞丐会回到他的住处——城郊一个废弃的菜园。菜园里有一眼枯井,井边有棵树。
这天,跑来一条瑟瑟发抖的小狗。小狗瘦得可怜,试探着在乞丐的小盆里舔舐着,乞丐昨晚用它盛过食物。乞丐小心地把小狗搂进怀里,两个不被牵挂的生命紧紧地依偎在一起。
小狗很聪明,叼着小盆打转。路人觉得惊奇,纷纷把钱放到小盆里。“富裕”起来的乞丐好运也随之降临,他居然中了大奖。乞丐买下这座菜园,建起了一座豪华的房子。不过,他保留了后院的窝棚、枯井和老树。
乞丐迷上了购物,他喜欢服务小姐迷人的微笑。人们称他先生,乞丐高兴极了,有尊严的生活真好!唯一让乞丐先生感到尴尬的是人们对小狗的态度。尽管小狗已经被梳洗得很干净,但斑驳的毛色还是暴露了它低贱的身份。
乞丐决心让小狗从自己眼前消失,他要忘掉卑贱的过去。
乞丐把小狗关在后院的枯井里。井很深,井底很潮湿,除了井壁渗出的水滴,什么吃的也没有。乞丐找了几块肉投下去。
从此,乞丐一个人潇洒地享受服务小姐热情的目光,去参加那些高级派对。好在他总算没有忘记每天往井里投几块肉。
在井底,无论白天黑夜,小狗一直仰着脑袋向上张望。可是除了每天落下来的一些食物,什么也没有。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乞丐过得并不快乐。人们微笑的眼神让乞丐想起了动物园里给人们敬礼的狗熊——它看重的只是你手里的食物,根本不在乎你是谁。这个世界上只有那条小狗才是自己真正的朋友,而自己却把它丢到了井底。
乞丐跑到井边,救出他的小狗。看着小狗,乞丐痛哭失声——小狗的脑袋一直朝后仰着。因为在井下待的时间过长,小狗的脖子已经无法伸直,只能仰着头在地上打转。
乞丐每天领着小狗游走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他把钱施舍到其他乞丐手中。在感激涕零中,他感到了满足。于是乞丐有了新打算,他通知乞丐们每天到他这里来领钱。
消息迅速传开,领钱的队伍越来越大。半夜,乞丐被街上传来的吵闹声惊醒。透过窗子他吓了一跳,有人披着毯子,有人支起帐篷,就像排队在买当红歌星的演唱会的门票一样。
天还没亮,电视台的人来了,晚上的新闻播出了这一盛况。
第二天,人们像潮水一样涌来。队伍越排越长,警察不得不赶来维持秩序。
乞丐沉醉在自己的壮举之中,每天奔忙于银行与家之间,钱像水一样流了出去。
直到有一天,银行通知他,他的账户已没有一分钱了,乞丐不得不宣布——他已经没钱可发了!人们开始咒骂,并向他的房子冲去,一块块石头飞向门窗。眼看疯狂的人们要冲进屋里,吓坏了的乞丐带着小狗逃到了后院,他急忙爬下井去,甚至没有来得及把小狗带上。
乞丐快要到达井底的时候,绳梯拴在树上的一端突然断开,乞丐和他的绳梯一起摔到了的井底。疯狂的人们捣毁了房屋,拿走了所有东西。好在没有人发现井里的乞丐。
半夜,乞丐开始喊救命,可除了小狗,没人知道他在井底。
乞丐对着太阳喊,对着月亮喊,没有人能够听见。小狗每天四处寻找食物扔下来,变了味的骨头,发了霉的面包,扔下什么乞丐就吃什么。有一次,小狗扔下一只死猫。
一连几天小狗没有往下扔东西,乞丐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他只能靠舔着井壁上渗出的水珠活着。乞丐望着井口的天空,他知道自己快要死了。
一天早晨,井口隐约的说话声惊醒了昏睡中的乞丐,他拼尽全力喊了起来。被人们用绳子吊了上来,阳光刺得他睁不开眼。
“要不是这条小狗死在井口上,没有人能听见你的喊声。”
乞丐看见了枯瘦如柴的小狗,它是被饿死的。
乞丐把小狗埋在后院。人们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不过有人记得,他走的时候脖子一直朝后弯着,眼睛直盯盯地仰望着天空。
                  (选自《保罗·詹尼斯文集》,有删改)
16.简析小说中乞丐形象的特点。(4分)

17.小说中“小狗”是怎样推动情节发展的?(4分)

18.小说以“仰望”为题,有何深意?(6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8分。
19. 请以“唐曹铁路”为主语,将下面几个短句合成一个长句。要求:语序合理,不得丢掉语句中的信息(可增删个别词语)。(4分)
①唐曹铁路是拉动唐山经济腾飞的重要通道。
②唐曹铁路沟通唐山市区与曹妃甸滩区。
③唐曹铁路被称为曹妃甸开发的命脉工程。
④唐曹铁路被称为唐山湾“四点一带”开发的命脉工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5个字)(4分)
新华社广州5月17日电(记者 毛一竹) 记者从广东省公安厅了解到,广东警方协助泰国警方摧毁了一个专门针对泰国民众实施诈骗犯罪的跨国电信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其中10名泰国籍犯罪嫌疑人16日已正式移交泰国警方处理。
  今年3月,公安部刑侦局接到泰国警方通报,有一个盘踞在广东东莞的电信诈骗犯罪团伙,专门针对泰国民众实施诈骗,泰国警方请求中国警方协助侦查。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取证,专案组查明该电信诈骗犯罪窝点藏匿在东莞市一居民楼内,并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相关情况,获取了大量犯罪事实和证据。
5月9日,警方在东莞组织开展收网行动,一举摧毁了这个跨国电信诈骗集团,缴获银行卡、电脑、手机、网络平台服务器等一大批作案工具和赃款,破获电信诈骗案件210余起,涉案价值1.5亿泰铢(约合3000多万元人民币)。
据广东省公安厅介绍,侦破的案件中,还包括针对泰国王室成员的电信诈骗案。警方在完成对泰籍犯罪嫌疑人审查处理后,决定将10名泰国籍犯罪嫌疑人交由泰国警方处理。
答:(不超过35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企业家在谈到自己成功经验的时候说:“我就多走了一步。”是的,在生活的道路上多走一步,或许就取得了成功。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悟,以"多走一步"为题,写一篇文章,或叙述经历,或阐说见解,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4、C
5、D (谢:谢罪)
9.(1)断句
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4分,错2处扣1分,扣完4分止。“搢绅//诸儒”“兖州//陈留”两处为可断可不断)
(2) 翻译:
①于是仔细研究各家学说,肯定他们正确的说法,纠正他们错误的说法。(“韪”1分,“是”1分,大意1分)
②所犯罪行也无确切事实,杀了他恐怕会失去人心吧?”(“坐”1分,“无乃……乎”1分,大意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与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参考译文:蔡邕字伯喈,是陈留圉地人。少年时博学多才,喜欢写文章、研究算术和天文,精于音乐演奏。
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专权肆行,他们听说蔡邕善于弹琴,于是奏明皇帝,命令陈留太守督促蔡邕进京,蔡邕不得已,走到偃师,托词生病回到家乡了。他在家闲居,沉迷于古代文化,不和世人交往。他有感于东方朔的《客难》以及杨雄、班固等人借反问抒发志意的做法,于是仔细研究各家学说,肯定他们正确的说法,纠正他们错误的说法,写了《释诲》来自戒自励。
蔡邕在吴地时。吴地有人烧桐木做饭,蔡邕听到桐木在火中爆裂的声音,知道这是一段很好的木头,就向主人要来并用这个木头做了一张琴,果然弹出了美妙的音乐,但琴的尾部还保留着烧焦的痕迹,所以当时的人把这把琴就叫做“焦尾琴”。当初,蔡邕在陈留时,他的邻居用酒食招待蔡邕,等到蔡邕去时大家酒喝得正高兴,有一个客人在屏风后弹琴,蔡邕到门口偷偷地听,大惊道:“啊!用音乐来请我却有杀心,是什么原因呢?”就回去了。仆人告诉主人说:“蔡君刚才来了,到门口却离开了。”因为蔡邕向来是被同乡敬重的人,主人急忙亲自追上去并且追问他逃离的原因,蔡邕详细把情况告诉了他,大家都感到茫然。弹琴的人说:“我刚才弹琴时,看见螳螂爬向一只正在鸣叫的蝉,蝉将要离开却没有飞起,螳螂为之进退不停。我内心很紧张,担心螳螂抓不到它啊。这难道就是产生杀心并且在琴声中流露出来的原因吗?”蔡邕笑着说:“这就完全符合了。”
董卓器重蔡邕的才学,对他很优待。等到董卓被杀后,蔡邕在司徒王允家做客,蔡邕无意中谈起此事,深为叹息,并在表情上流露出来。王允怒斥他。立即逮捕蔡邕并把他交给廷尉去治罪。蔡邕上书谢罪,请求只刺面砍脚,以便继续修成汉史。在朝官员们很多人同情营救他,但都未奏效。太尉骑着快马去见王允,对他说:“蔡邕是当代少有的奇才,对汉朝的史事很熟悉,应该让他续成后汉史,修成一代典籍。况且他一向以忠孝著名,所犯罪行又无确切事实,杀了他恐怕会失去人心吧?”王允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太尉退出来对人说:“王允大概要不久于人世了吧!善人是国家的楷模,史著是国家的经典。毁灭楷模,废除经典,国家难道能够长久?”
王允后悔,想要阻止却来不及了,蔡邕于是死在狱中。终年六十一岁。官员学者没有不为此而流泪的。北海人郑玄得到这一消息感叹说:“关于汉代的史事,还有谁能匡正呢!”兖州、陈留等地都画他的像来称颂他。
10、(1)答案:(4分)诗人在这两句诗中交错使用了“纵”“横”“直”三个动词,借银河和北斗方位的变化,形象地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而女主人公长夜不眠,仰望夜空的景象反映了其内心的愁苦。
(2)(3分)思念的痛苦和眼泪无人能了解,一夜无眠,听着报晓的鸡鸣声只能独自叹息,表达了女主人公因思念久出不归的心上人彻夜难眠的孤独、悲愁之情。
1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4)金就砺则利,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5.(1)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2)要提高对全球的文化传播能力;(3)要建立完善的对外文化交流网络;(4)要增强我们的文化信心。(答题区间在文章的最后一段)
16.(4分)
①富有同情心;(收留同样是不被牵挂的小狗,救济其他乞丐弱者,一直不忘给小狗喂食)
②对生活充满着渴望;(每天购买彩票,希望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③有虚荣心。(因小狗卑贱的出身丢弃小狗,广散钱财看到人们的感激涕零产生的满足)
评分标准:答对1点给1分,2点3分,3点4分。每一点必须包含简析和结论(或总起),各占0.5分。
19、(4分)答案:被称为曹妃甸乃至唐山湾“四点一带”开发命脉工程的唐曹铁路,是沟通唐山市区与曹妃甸港区,拉动唐山经济腾飞的重要通道。
20、【参考答案】广东警方摧毁专门诈骗泰民众跨国电信诈骗团伙。命题人:曾雪容 审核人:余述平 时间:2012年5月26日 上午9:30-11:00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16世纪以后,土豆、玉米、香料、咖啡、茶叶、可可开始成为欧洲民众新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欧洲农业科技的发展 B.新航路的开辟
C.欧洲耕地面积的扩大 D.欧洲人饮食品味的提高
2、新航路的开辟,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其主要影响是( )
A.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西欧开始殖民扩张 D.欧洲主要商路转移
3、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但是到了近代,在北美洲、大洋洲,白种人成了当地的主要居民。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欧洲的殖民扩张 B.土著居民的减少 C.种族之间通婚 D.战争难民涌入
4、以生产方式来划分,人类文明经历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阶段。其中空格处应是( )
A.铁器文明 B.电气文明 C.工业文明 D.游牧文明
5、近现代史上,科技革命不仅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下列职业出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汽船船长—空姐—汽车售票员—火车司机
B.汽车售票员—汽船船长—火车司机—空姐
C.汽船船长—火车司机—汽车售票员—空姐
D.汽车售票员—空姐—汽船船长—火车司机
6、《遗忘的苦难》反映的是英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热气与臭气”、“肮脏的污水”、“到处弥漫的煤烟”在这本书中成为常见的词语。此书描述的景象属于下列哪一个时期
A.新航路开辟 B.工业革命 C.信息时代 D.光荣革命
7、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看到一座城市中同时并存有洋务企业、外资企业、民族工业三类企业。这座城市应该是( )
A.西安 B.重庆 C.上海 D.东莞
8、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9、在对下列四位历史人物进行分类时,某同学将前三人归为一类.他确定的分类标准是( )
张謇 荣宗敬 荣德生 李鸿章
A.勇于学习西方的先行者 B.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
C.倡导政治维新的改革家 D.著名的近代爱国实业家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状况,用下列哪句诗来形容最恰当( )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11、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下列三幅图片中具有代表性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① ② ③
12、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13、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14、民间俗语等作为史料更易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
①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 ②政治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③人们的民主观念有了某些增强 ④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
A. 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男人托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时中国人的基本形象。然而这些习俗在晚清开始有了变化,男人剪掉了大辫子,女人不再缠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 )
①新式教育的出现 ②西方列强的扩张 ③政治运动的推动 ④政府及有识之士的倡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报刊对近代中国所产生的影响包括(  )
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②开阔了民众的视野 ③大大丰富了下层民众的精神和物质生活 ④进步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出苏俄农民对哪一政策的不满(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18、1921年春俄国出现农民暴动,部分城市也频繁出现工人罢工。为解决以上问题,列宁等人开始推行( )
A.新经济政策 B.农业集体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余粮收集制
19、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0、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它”是指苏联的( )
A.农业集体化道路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社会主义制度 D.计划经济体制
21、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22、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C.“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D.“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23、20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开端。”这里“新的经济时代”是指( )
A.自由放任经济的时代 B.国家干预经济的时代
C.福利国家发展的时代 D.“工业时代”的到来
24、2009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针对日益严重的国内经济经济危机,签署了经济刺激计划。在70多年前,美国曾施行了类似的政策,史称( )
A.马歇尔计划 B.布什计划 C.里根计划 D.罗斯福新政
25、 罗斯福新政印证了( )
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式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政府应该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直接干预”
C.“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济是最可怕的事情”
D.“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国家来总揽”
26、“政府应该用税收手段把富人的收人再次分配给穷人”。这一主张属于( )
A.人文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 D.凯恩斯主义
2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措施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B.确保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C.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的转化 D.加大基础设施与军事工业的投入
28、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一则广告中说:“37万个股东把储蓄投资在通用电气公司,这是美国的典型,美国近乎每一个人民都是资本家。‘与该广告思想一致的是
A.“混合经济” B.经营者革命 C.人民资本主义 D.建设福利国家
29、有学者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指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30、二战后,苏联存在的最主要的严重问题是:
A.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继续遭到破坏 B.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增无减
C.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日益显露 D.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后
二、非选择题:满分40分,共2小题,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1、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传统的经济体制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单一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也不能适应不同民族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在评价苏俄政府在1918 年开始实行的经济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主要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1921年春天,列宁又说:“我们原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材料二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列宁评价的是苏俄在1918 年开始实行的哪种经济政策?(2分) 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2分)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2分)
材料三 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谨防多数人的意见。因为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反映了当时美国盛行什么经济思想?(2分)这对美国历史造成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四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中的“他”是指谁?(2分)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2分)
“他”为度过经济危机,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简要分析“措施”的成效和影响。(4分)
材料五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5)罗斯福说的“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3分)
32、(15分)妇女地位的变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的折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 妇女的地位因为经济的关系而有相当大的变化。科技本身已改变并大大增加了妇女就业赚取工资的空间。……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商店和办公室中的职业。……在1914年以前的几十年问,妇女的地位和希望无疑有惊人的陡变。这个情形最明显的征兆是女子中学教育不寻常的扩展。在法国,我们所讨论的这个时期,女子公立中学,由1880年的一所也没有,增加到1913年的138所。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71914》
材料三 清末民初,近代中国第一部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女界钟》将婚姻自由与追求自由平等的革命要求结合起来,认为“曾是区区婚姻之自由而不能夺,而乃对万象以言革命,吾知其必无成”。所以,在清末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女子解放运动的高涨,婚姻变革的浪潮汹涌而起。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 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女学的兴起和女子受教育权利的确立,救亡图存的需要和女性自身的初步觉醒,使得女子将自身的解放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响亮地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妇亦有责焉”的口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妇女解放不断地向前推进。
——安徽人文讲坛《天下兴亡,匹“妇”有责》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的主要观点。(2分)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19世纪中叶到20纪初期妇女的地位发生变化的表现。(5分)
根据材料四,提炼推动近代中国妇女解放的社会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妇女地位的变化折射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4分)
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
参考答案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信息文明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英语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Ⅰ Listening (consisting of two parts, 10 points)
Section On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 5 points )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several conversations.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s carefully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that follow.
每段播放两遍。各段后有几个小题,各段播放前每小题有5秒钟的阅题时间。请根据各段播放内容及其相关小题,在5秒钟内从题中所给的A、B、C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2两个小题。
1.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Refunding coins from a washing machine
B. Repairing a washng machine
C. Using a washing machine
2. What is the girl most likely to do after the talk
A. She has to wash her clothes with her hands
B. Her father has to repair the machine by hand himself
C. She will call the number to have the coin-operated machine repaired.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3~5三个小题。
3. Which item is not included in the survey
A. Vacations B. Bedtime C. Weekends
4.For which age group is pizza rated as the second
A. 35-44 B. 25-34 C. 18-24
5. What does the age group of 35-44 prefer to spend their weekends
A. To have a party with their friends
B. To enjoy short trips by car to local sights
C. To relax and have fun with their families
Section Two Blank-filling(5 points)
听下面一段独白,请根据题目要求,从所听到的内容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填入答题卡标号为6~10的空格中。听录音前,你将有15秒钟的阅题时间。录音读两遍,你将有60秒钟的作答时间。
Name John
Flight number (6) _____
Destination (destination means the place to which you will go) (7) _____
Departure time (departure time means the time when the plane will take off.) (8) _____
Hotel Hilton
Room requested (9) _____
Dates of staying in the hotel June (10) _____
Ⅱ Using language (consisting of two parts, 45 points)
Section One Cloze (30 points)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I used to walk my dog every morning. Later when we got back home, I would give it some food. This usually caught the 11 of a mynah bird(八哥). The most 12 feature of this bird was its brightly-coloured 13 mouth, so I found it a bit strange.
Later I read a book and found that the colour yellow 14 “communication, optimism(乐观) and inspiration”. I took the “c” from 15 , “o” from optimism, and “in” from inspiration to form the word “Coin”. This became the bird’s 16 .
Every time when my dog finished his 17 , Coin would look at me and sing , “Raack! Raack!” After singing, she would start picking up the food left by the dog.
When winter came, Coin 18 . It was the longest winter that we had ever had. When spring 19 came, it was the time for the birds to fly back and I often 20 what had happened to Coin.
One day after I had given my 21 its food , a mynah flew down. It was then that I heard the 22 “Raack! Raack!” Coin was back! Sometimes, I wondered how Coin knew to come back to the same 23 she had left.
Each morning Coin would come with her sweet 24 . Both I and my dog accepted her as a member of our family. Now, I understand that if we have optimism and inspiration in our life, and if we communicate often with others, we are sure to be 25 by everyone.
11. A. realization B. view C. sight D. attention
12. A. special B. common C. central D. possible
13. A. black B. white C. yellow D. sad
14. A. stands for B. achieves C. organizes D. changes
15. A. communication B. carnival C.celebration D.custom
16. A. food B. cage C. name D. story
17. A. song B. communication C. meal D. walk
18. A. died B. hid C. disappeared D. escaped
19. A. suddenly B. finally C. happily D. luckily
20. A. complained B. recorded C. wondered D. wished
21. A. door B. bird C. daughter D. dog
22. A. strange B. familiar C. crazy D. terrible
23. A. place B. cat C. person D. sky
24. A.song B. face C. appearance D. voice
25. A.confirmed B. accepted C. agreed D. impressed
Section Two Grammar and vocabulary (15 points)
根据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在下面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的适当形式填空,并将答案填入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26. _____ hasn’t been decided whether we will go to Beijing by plane.
27. You can’t leave the school without your teacher’s ________(permit).
28. Lucy is 160 cm tall and Mary is ________ (slight) taller than her.
29. He worked very hard, that’s _______ he succeeded.
30. He _______ (lie)on the bed reading when his mother came in .
31. It is unbelievable thing that such an excellent football team should have failed in the finals.
32. Jim is a wealthy man _____ he won’t buy expensive things like other rich people.
33. This bridge is too old and it ____________(rebuild)next month.
34. We _____ (confuse) by his decision at the meeting yesterday.
35. When we go shopping, we should watch out _____ thieves.
36. We are all impressed ____ his good spoken English.
37. They came out of the classroom, _______ (talk) with each other loudly.
38. The person to ________I spoke just now is the manager that I told you about.
39. I was frightened at ________ I saw just now.
40. You should close all the windows ______ you leave the office.
Ⅲ Reading (50 points)
Section One Reading Comprehension ( 40 points )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A year ago, a couple with three children moved into the apartment next door to me. I never heard any noise from the children, but the parents were always yelling at them.
We often met and I always spoke, but the only answer I ever got was a hello from a four-year old girl. One day when I returned they were just coming back to their apartment and the little girl was holding the door in the hall open for the others. I remained in the car doing unnecessary things. The parents were telling her to hurry. I looked up and saw the little girl was still holding the door open, waiting for me.
So I hurried as much as I could and thanked her. She was smiling from ear to ear.
That afternoon I was at the K-Mart and I saw a white teddy bear. I thought of the little girl and said to myself, “I bet she would like it.” So I bought it for her.
The next day there was a knock on the door and it was the little girl and her father. She was so proud of her bear and thanked me. Then I noticed her mother and the other children were there in the hall, too.
Now when we meet in the hall we all speak in a friendly manner. Last night we had about 4 inches of snow. The temperature was below zero. When I opened the outside door, there was my car with all the snow removed. The man next door was the only person I knew in the whole building, so when I saw him the next day, I asked him if he was the nice person that removed the snow. He said NO. He wanted to, but his wife said she would do it.
Isn’t it amazing that the small kind act of a 4-year-old girl can change so many things for the better
41. Why did the author do unnecessary things in his car
A. He did not want to be embarrassed.
B. He did not know how to kill time.
C. The weather was cold outside.
D. His neighbor yelled at him.
42. The author bought a teddy bear to _____
A. show off his wealth B. express his thanks
C. please his neighbor D. refuse the help
43. Who removed the snow on the author’s car
A. the girl B. the girl’s father
C. the girl’s mother D. both the girl’s father and mother
44. The passage is _____________.
A. sympathetic B. humorous C. warm D. frightening
45. What does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us through the passage
A. little children should be polite to their neighbors.
B. More good things come from small acts.
C. Your neighbors are not as bad as you think.
D. Things can be changed as a consequence of removing snow.
B
It is a reply to a letter written by Zhai Mingjun, a 16-year-old girl in the class. The two astronauts thank the student for her concerns and wish the class luck in their future studies.
“I'm so happy that the two space men replied with a few encouraging words,” said Zhai. Her letter was one of the 10 winning letters taken into space by Fei and Nie, who have succeeded in traveling space in the Sixth Shenzhou Spaceship. Zhai wrote the letter as if she were a younger sister of the astronauts. “As the single child in my family, I always hoped that I would have an elder brother that I could be proud of,” Zhai said. “I thought that the astronauts would be lonely during such a long space trip. I hoped they would feel happy and warm when reading my letter.” Many of Zhai’s classmates also wrote their words of encouragement and admiration to the astronauts. “The letter to the astronauts made us believe that we can also be part of the manned space programme,” said Zhao Dongxu.
All the students have high expectations for China’s future space programme. “I heard that Snoopy is the mascot (吉祥物) for US astronauts. I hope I can design a mascot for our heroes,” said Liu Mengjie, 16. “A physics class taught by astronauts in outer space would be very interesting. I want to be the astronaut who teaches students about zero gravity with my head upside down in the spaceship,” said Han Yinan.
Many students think that the manned space program is still far away from them. But they feel proud that ordinary students could participate in such a great scientific achievement and hope there will be more possibilities to take part.
46.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can be ________.
A. The mascot B. A reply from space
C. The manned space program D. The letter to the astronauts
47.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
A. what the students think of the manned space program
B. how two astronauts thank and encourage the students
C. how the letter from space makes the students care more for astronautics
D. how the students have expectations for China’s future space program
48. What can you conclude from the passage
A. All the students look forward to China’s later space program
B. Astronauts feel lonely during such a long space trip
C. There is no gravity in the spaceship
D. A composition contest had been held before the spaceship was launched
49.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participate” means
A. take part in
B. hear about
C. make plan
D. write about
50. “such a great scientific achievement”in the last paragraph refers to________.
A. China’s future space program
B. The achievement that US astronauts achieved
C. Fei and Nie succeeded in traveling space in the Sixth Shenzhou Spaceship.
D. Fei and Nie made their head upside down in the spaceship
C
One of the qualities that most people admire in others is the willingness to admit one’s mistakes. It is extremely hard sometimes to say a simple thing like “I was wrong about that ,”and it is even harder to say, “I was wrong, and you were right about that.”I had an experience recently with someone admitting to me that he had made a mistake fifteen years ago .He told me he had been the manager of a cartons (纸箱).Then he talked of an incident and I began to remember the incident he was describing.
I was about eight years old at the time, and I had gone into the store with my mother to do the weekly grocery shopping. On that particular day, I must have found my way to the food department where the incident took place.
There must have been a special sale on eggs that day because there was a big show of eggs in dozen and half-dozen cartons. The cartons were put three or four feet high. I must have stopped in front of them to admire the show. Just then a woman came by pushing her grocery cart and knocked off the pile of cartons. For some reason, I decided it was up to me to put the cartons back together, so I went to work.
The manager heard the noise and came rushing over to see what had happened. When he appeared, I was on my knees checking some of the cartons to see if any of the eggs were broken, but to him it looked as if I was the person who was to blame .He severely reprimanded and wanted me to pay for those broken eggs. My face turned red and I tried to explain, but it did no good. Even though I quickly forgot the incident, but the manager did not.
51. How old was the author when he wrote this article
A. About 8 years old B. About 18 years old
C. About 23 years old D. About 15 years old
52.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many people will admire who ______.
A. have never made any mistakes B. often make mistakes but correct them in no time
C. admit their mistakes D. forget other people's mistakes easily
53. Which is the correct order of the following
a. I forgot all about the incident.
b. I went into the store.
c. A woman knocked off the egg cartons.
d. I stood in front of the egg cartons.
e. The manager reminded me of the incident.
f. The manager didn't believe my explanation.
g. I picked up the unbroken eggs.
A. b; d; g; c; a; f; e B. b; d; c; g; f; e; a C. b; c; d ;g; e; f; a D. b; d; c; g; f; a; e
54. The word “reprimanded” in the last paragraph most exactly means “_______”.
A. frightened B. scolded C. suprised D. comforted
55.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should be________.
A. A Case of Mistake B. The Manager I Never Forget
C. The Manager and I D. An Incident 15 Years Ago
D
What will people die of 100 years later from now If you think that is a simple question, you have not been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revolution that is taking place in bio-technology (生物技术). With the help of new medicine, the human body will last a very long time. Death will come mainly from accidents, murder and war. Today’s leading killers, such as heart diseases, cancer, and aging itself, will become distant memory.
In discussion of technological changes, the Internet gets most of the attention these days. But the change in medicine can be the real technological event of our times. How long can humans live Human brains were known to decide the final death. Cells (细胞) are the basic units of all living things, and until recently, scientists were sure that the life of cells could not go much beyond 120 years because the basic materials of cells, such as those of brain cells, would not last forever. But the upper limits will be broken by new medicine. Sometime between 2050 and 2100, medicine will have advanced to the point at which every 10 years or so, people will be able to take medicine to repair their organs (器官). The medicine, made up of the basic building materials of life, will build new brain cells, heart cells, and so on.In much the same way our bodies make new skin cells to take the place of old ones.
It is exciting to imagine that the advance in technology may be changing the most basic conditional human existence, but many technical problems still must be cleared up on the way to this wonderful future.
56.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human death is now mainly caused by _______.
A. accidents and war B. diseases and aging
C. accidents and aging D. heart diseases and war
57. In the author’s opinion, today’s most important advance in technology lies in _____.
A. the internet B. medicine
C. brain cells D. human organs
58.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means that ________.
A. nowadays people mainly die of serious diseases.
B. people won’t need to remember such serious diseases any more.
C. in the future, such serious diseases will be cured.
D. Today’s leading killers will still exist in the future.
59. Humans may live longer in the future because ______.
A. heart disease will be far away from us
B. human brains can decide the final death
C. the basic materials of cells will last forever
D. human organs can be repaired by new medicine
60.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
A. human life will not last more than 120 years in the future
B. human have to take medicine to build new skin cells now
C. much needs to be done before humans can have a longer life
D. we have already solved the technical problems in building new cells.
Section Two Matching (10 points)
阅读下列应用文及相关信息,并按照要求匹配信息。请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相应选项字母涂黑。
首先请阅读下列国外媒体上的插图及提示性文字:
以下是关于这些插图的简要评论。请把评论与相关插图及提示性文字匹配起来。
61. The debate has been raging for years over the safety of, and necessity for, childhood vaccinations, which has been so much so that it is termed “The Vaccine War”. The debate has only a few moments that might be inspiring to those who have been following this now familiar issue.
62. There are certainly benefits of using a star in a film. It makes the film easier to market. Stars also help sell more tickets and drive DVD sales, which are a big part of studio revenue, however, a star does not guarantee success. The simple fact is that if youpay a stay a great deal of money for a film that people don’t want to see, then it won’t work.
63. They are barely in their twenties and are already multimillionaires. At the age when many people are looking for their first job, the youngsters of The Sunday Times Rich List are buying country estates or jetting off to their overseas homes. Daniel Radcliffe, for example, who plays Harry Potter, has a fortune of $42 million, at 20.
64. Millions of jobless Americans, who might be suffering in anxiety and lacking a sense of security, are showing up at emergency rooms of state-owned hospitals, contributing to longer waiting time and a higher risk of cursory treatment by overworked doctors andnurses.
65. Alice Miller, a psychology experts, who died at 87 at home in Provece, filce, on April 14, repositioned the family as a central place of abnormal psychological function with her theory that parental power and punishment lay at the root of nearly all human problems.
Ⅳ Writing (40 points)
Section One Sentence Completion (20 points)
根据各个句子的要求,完成改写或翻译句子。(共9小题,66~72每空0.5分,73 ~ 74题每题3分,满分20分)
66.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 (众所周知)that Tom is a very rich single man.
67. I wonder_____ _____ _____ _____ us asking you a question. (是否您介意我们问你一个问题)
68. Beckham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 (有天赋) football.
69. 这个房子的大小是那个的两倍。
This house is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that one.
70. My teacher gave me a piece of advice. It prevented me from making a serious mistake.
(合并句子)
My teacher gave me a piece of advice, 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making a serious mistake.
71. This earthquake made us lose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 (大量的) money.
72. Lily is more beautiful than any other girl in our class.
Lily is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in our class.
73. 他赢得第一名的消息让我们很兴奋。(用同位语从句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 我想知道你在哪里买到这条漂亮的裙子。(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ction Two Writing (20 points)
写作内容:
假如你叫张玉,是一名中学生。最近,政府正计划实施快速公交和桥梁建设,结果引起人们的广泛争议。请你根据人们不同的观点,给当地报社写一封信,反映这一情况。
赞成观点 反对观点
1.能够解决交通问题,方便人民生活;2.有助于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有助于美化城市。 1.会造成环境污染;2.会产生噪音,打扰居民平静的生活;3.时常造成交通堵塞。
参考词汇:快速公交系统BRT 高架桥overpass 建设construction
写作要求:
1.内容包括所有要点;
2.书写规范整洁;
3.词数:90左右;
4.文章开头已经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Editor,
I’m writing to tell you about the road construction which is going to take place in our city.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truly,
Zhang Yu
The Second Monthly Exam for Senior One, No.7 Senior
High School of Dongguan
Keys(答案)
Ⅰ Listening
Ⅱ Using language
Ⅲ Reading
41-45ABCCB 46-50 DDAAC
51-55 CCDBD 56-60 BBCDC 61-65 F C A D E
Ⅳ Writing
Section Two Writing
Editor,
I’m writing to tell you about the road construction which is going to take place in our city. Recently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decided to widen some narrow roads to build BRT, which has caused a heated discussion among the local people.
Some agree that we should carry ou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because it can solve some traffic problems and make our life convenient and comfortable. Besides, it helps improve the economy and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as well as beautify our city.
But others believe that the construction work may cause air pollution and traffic jams may appear now and then. What’s worse, the people who are against the construction think that the noise produced by the work will have a bad effect on people’s peaceful life.
Yours truly,
Zhangyu
听力材料:
听第一段对话,回答第1~2两个小题。
W: Dad,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our washing machine and a lot of clothes need to be washed. What should I do about it
M: Um, I am busy with my work. There is a coin-operated washing machine on the first floor. Let’s go.
W: Coin-operated washing machine Tha sounds interestiong.
M: You just have to follow the instructions and put three coins in the slot of that washing machine.
W: So easy! Do I need to put some washing powder in
M: No, you needn’t. That’s an automatic washer; all we need to do is just put the clothes in and then press the power button.
W: Does it dry the clothes too
M: Yes. It spins and dries the clothes and also sterilizes them after that. Pick up the clothes. Let’s go.
(A short while)
W: Dad, put three coins in this slot, right Does it work if I put in two
M: Oh, the coin got stuck. Let me see. Er, press the button and then refund. OK, have a try.
W: It still doesn’t work. Er, there is a sign that says we can call this number 80081234 if the coin couldn’t be refunded. Let’s have a try.
M: Well, forget it.
W: But it doesn’t work now. We can’t do our laundry.
M: Oh, my God. Would you like to wash them by hand
W: I’m afraid not.
听第二段对话,回答第3~5三个小题。
A survery conducted by Lifestyle magazine asked one hundred people between the ages of 18 and 44 to describe their preferences in the categories of “Food,” “Weekends,” “Bacations,” and “Music.” The survey shows that as we age our ideas about having fun age too.
In the 18 to 24 age group, pizza was rated as the mumber one food. It was rated second in the 25 to 34 age group. People between 25 and 34 said that they prefer foreign foods like Thai and Japanese. People between 35 and 44 like to eat low-fat foods like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often describe themselves as vegetarians.
Those between 18 and 24 rated “partying” as the number one weekend activity, while the 25 to 34 age group said that their favorite way to spend the weekend is hiking or skiing. People between the ages of 35 and 44 said that “relaxing with the family” is the best way to spend the weekend.
In the category of “Vacations”, the 18 to 24 set rated “going to the beach” as the best way to spend a vacation, while the 25 to 34 years olds prefer traveling overseas. The last age group said they enjoy short trips by car to local sights.
Alternative music was ranked number one by the 18 to 24 year olds, while the 25 and 44 year olds chose 1960s and 70s rock music.
第二节 听取信息
听下面一段独白,请根据题目要求,从所听到的内容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填入答题卡标号为6~10的空格中。听录音前,你将有15秒钟的阅题时间。录音读两遍。你将有60秒钟的作答时间。
W: New Yor Travel. Good afternoon.
M: Good afternoon. Caroline Jay, please.
W: Speaking.
M: Hello, Caroline. This is John speaking.
W: Hello, John. Good to hear from you. How are things
M: Fine, thanks. And how are you
W: Oh, fine.
M: Good. Now I’m planning to go to Milan next week, and I would like to make some reservations.
W: Well, John. I’ll be glad to help you. What dates are you traveling on
M: Er… starting Tuesday, June 16th. About midday, late morning or early afternoon.
W: Let me just check. Hang on for a moment, please. You are still there, John I can get you on an early afternoon flight from Heathrow to Milan. That’s BA 512. the departure time is 2:30 p.m. How does that sound
M: That’s just fine.
W: Ok. Now, where are you planning to stay
M: The Hilton Hotel, Milan. Would you make reservations for Tuesday June 16th, and Wednesday, and Thursday Three nights, single with bath, please.
W: Hilton Hotel. June 16th to 18th. Three nights, single with bath. Yes, I’ve noted that.
M:Can I pick up the ticket this evening
W: Of course. And I hope there’ll be time for us to have a drink together.
M: That’d be great. See you later, Caroline. Thanks.
Harry Potter stars add magic to young rich.
Do Hollywood stars guarantee a film’s success
Save Emergency Rooms for emergencies.
Jenny McCarthy and Jim Carrey, with Ms. McCarthy’s son, in an anti-vaccine rally.
Her theories on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created a sensation.
A tour of discovering Normandy.命题人:黄吉安 审核人:余晓琳 时间:2012年5月26日上午7:30-9:00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中甲、乙、丙、丁代表不同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读图完成1~2题。
死亡率(‰)
1.下列符合非洲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符合甲模式类型的国家一般具有的特点是
A.经济发展水平低 B.老龄化人口比重小
C.科技水平高 D.城市化速度快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完成3~4题。
3.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为
A.8000 B.10000 C.6000 D.4500
4.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a5.据新闻报道:2011年3月~5月, 利比亚约有70多万人迁往埃及、意大利、法国等国家,这一时期利比亚出现人口大规模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因素 B. 政治因素 C. 社会文化因素 D. 生态环境因素
下面左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右图是世界城市化进程图,回答6—8题。
6.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 B.② C.③ D.④
7.下列各组国家中,经历的人口发展过程与图示发展过程类型一致的是
A.英国、法国 B.德国、巴西 C.中国、加拿大 D.日本、印度
8.现在该国城市化进程处于阶段
A.I B.I和II C.II D.III
读右图回答9-10题
9. 如要在城市中建中心商务区,应建在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0. 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应大量兴建住宅
B.B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
C.C地位于城市边缘,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住宅区
D.D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的空置土地,最适宜兴建大型商业区
很多人感慨“常恨春归无觅处”,其实世界上真有一些地方“四季如春”,如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4°N)、昆明、也门首都萨那(15°N)、厄瓜多尔首都基多(0°)等。据此回答第11题。
11.“春城”所在的地形一般是
A.谷地、平原 B.盆地、平原
C.高原、山地 D.高原、谷地
读下面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资料,完成12~13题。
省区 新疆 内蒙古 西藏 青海 甘肃 宁夏 陕西 山西 河北 其他省区
所占比例(%) 40 24 16 8 7 1 1 1 1 1
12.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
13.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能源,严禁乱砍滥伐
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14.下图为A、B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设A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B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b,那么a与b的数量关系是
A.a>b B.a<b C.a=b D.a≈b
右图某地区人口结构图,根据此图回答15-16题
15.该图说明该地区
A.人口密度大
B.约10%的人口在郊外
C.城市人口为2500万
D.城市化水平高
16.此人口结构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
A.英国 B.印度 C.巴西 D.泰国
17.下列关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纽约、芝加哥的市中心是绿色公园,体现以人为本
B.欧洲城市中心是摩天大楼,体现自由开放的人文思想
C.在建筑风格方面,美国的民居多为四合院
D.北京皇宫建筑物雄踞城市中心,其他建筑物沿城市中轴线排列,体现皇权至高无尚
右图是世界某国20世纪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过程图,据此回答18-19题
18.有关该国目前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市中心区“产业空心化” B.城市人口比重大
C.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 D. 逆城市化
19.该国最有可能是
A.印度 B.中国 C.英国 D.韩国
右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A.春旱、寒潮、沙尘暴
B.寒潮、台风、沙尘暴
C.伏旱、暴雪、沙尘暴
D.伏旱、洪涝、冻害
21.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22.下图是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的主要制约条件图,按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①立体农业; ②灌溉农业; ③茶叶园艺农业; 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B.①热带作物种植业; ②茶叶园艺农业; ③灌溉农业; ④立体农业
C.①茶叶园艺农业; ②立体农业; ③灌溉农业; 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D.①灌溉农业; ②热带作物种植业; ③立体农业; ④茶叶园艺农业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回答23~24题。
23.导致产生上述情况最主要的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24.如今北方市场上随处可见荔枝的原因是
A.交通条件和食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B.荔枝的种植区域范围扩大到了北方
C.大部分荔枝是北方温室里种出来的 D.我国北方市场对荔枝的需求量变大了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 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25~26题。
25.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26.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28.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
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读右图,回答29-30题。
关于A、B、C城市的等级,说法正确的是
A.B等级最高,C等级最低
B.A等级最高,B等级最低
C.C等级最高,A等级最低
D.B等级最高,A等级最低
30.若A、B、C为三个不同级别的商业网点,分别对应的服务最合理的是
A.小旅馆 普通宾馆 豪华酒店 B.小旅馆 豪华酒店 普通宾馆
C.普通宾馆 豪华酒店 小旅馆 D.豪华酒店 小旅馆 普通宾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考生作答5小题,满分40分.
31.读土地利用与城市地租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从上图中可看出影响城市地价的主要因素有      、      ,所以城市中心多为    区。(3分)
(2)地租水平递减率最小的是    ,所以城市外围最适合发展第  
产业。(2分)
(3)地租次高峰的形成主要与    有关。(1分)
(4)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高,低)于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我国近年来也出现了城市连片分布的趋势,其中最大的城市带出现在     地区。(2分)
32.读1995~1997年统计的世界和部分国家人口增长状况数据表,回答下列问题。(6分)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全世界 2.4 0.9 1.5
A国 0.9 1.1
B国 1.5 0.6 0.9
C国 3.7 0.6 3.1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1分)
(2)若表中三个国家分别是肯尼亚、德国和韩国,其中B国是 。(1分)
(3)从下面的图示可以看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表现为:首先是
率下降,其次是 率下降,最后导致 率的下降。(3分)
(4)“低低低”模式的人口死亡率反而比转变前有所上升的原因是
。(1分)
33.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 ,城市人口数量呈 趋势。反映了该地区的 过程。(3分)
(2)该城市建立了 城和 区,有利于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2分)
(3)下列关于该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化正确的说法是( )(1分)
A.老龄人口比例上升 B.农村人口比重上升
C.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上升 D.人口密度减少
(4)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此处 。(2分)
(5)城市中心区比郊区气温 (高或低),并分析原因: 。(2分)
34.阅读下面的图表,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A图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情况
表1 城市人口比例
年份 1950 1970 1990 2025
发达国家 50% 66.6% 72.6% 80%
发展中国家 17.0% 25.4% 33.6% 57.0%
(1)A图中甲乙两类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 。(3分)
(2)从A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甲、乙)国家城市化起步较晚。从城市人口比重上升速度来看,70年代以后____________(甲、乙)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上升较快。(2分)
(3)对照图A和表1,发展中国家目前城市人口数量______于发达国家,但城市人口比重还比较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分)
3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孕育出备受瞩目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第一项第一款指出,依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考虑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与会各方同意长期合作,共同行动,把“减排温室气体”作为全球长期目标。
材料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大气平均温度偏差的相关性
(1)材料一中“巴厘岛路线图”第一项第一款指出的内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2分)
(2)材料一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含义是什么?(2分)
(3)材料二中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二氧化碳浓度的是 ,表示平均温度偏差的是
(2分)
(4)企鹅是南极大陆最有代表性的动物,被视为南极的象征。而企鹅的原栖息地遭到破坏,迫使企鹅不断往高处迁移,其数量也越来越少。试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2分)
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考试
高一年级地理考参考答案
选择题:
二、综合题
32.
(1)-0.2%
(2)韩国
(3)死亡 出生 自然增长
(4)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或老年人口比例相对高
34.
(1)甲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周围的小城镇及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完善
(2)乙 乙
(3)高 低 乡村人口基数大,国家总人口数增长快,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35.
(1)共同性
(2)气候变化会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产生不良影响,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根据公平性原则,造成全球污染份额大的发达国家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
(3)① ②
(4)全球 CO2 气体含量增多,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对生物造成 危害;人类对企鹅的捕杀。
①   ②    ③   ④ 时间
%
3
0
中心城区
新区
自来水厂
卫星城
河流
a(1950年)
b(2000年)



域命题人:谢小曼 审核人:蔡英容 时间:2012年5月24日 上午8:00-9:30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本试题含卷面分3分.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一卷为选择题,共60分;第二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
A. D和D B. D与d C. d 和d D.以上都是
2.癌细胞在人体内容易转移,其原因是癌细胞 ( )
A.能无限增殖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使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降低
C.畸形分化,体积减小 D.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常变为球形
3.下图所示的细胞类型转换过程称为 ( )
A.细胞融合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裂 D.细胞分化
4.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现象的是( )
①霜冻导致香蕉植株死亡 ②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中尾部消失
③寄主细胞因病毒的增殖释放而死亡 ④花瓣的自然凋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下列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出来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洋葱的鳞片叶表皮细胞
C.苍蝇的受精卵细胞 D.小白鼠的造血干细胞
6.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间期,DNA复制含量加倍
B.末期,出现细胞板
C.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含染色单体
D.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不含染色单体
7.能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8.取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应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镜继续寻找
C.如果视野过暗可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
D.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
9. 全部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是( )
A.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 D.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
10.若某动物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和a,B和b表示。下列各组精子中由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是( )
A、AB、ab、ab、AB B、AB、aB、aB、AB
C、AB、Ab、aB、ab D、aB、aB、ab、ab
11.正常人的褐眼(A)对蓝眼(a)为显性,一个蓝眼男子和一个其母是蓝眼的褐眼女子结婚。从理论上分析,他们生蓝眼男孩的概率是( )
A.25% B.50% C.75% D.100%
12.高粱有红茎(R)和绿茎(r),如果一株高粱穗上的1000粒种子萌发后长出760株红茎植株和240株绿茎植株,则此高粱的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
A.Rr×Rr B.Rr×rr C.Rr×RR D.RR×rr
13.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数目依次是
A.5和3 B.6和4 C.8和6 D.9和4
14.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 YYRR )与纯合的绿色皱粒豌豆( yyrr )杂交, F2 中出现绿色圆粒豌豆的几率是( )
A.1/4 B.3/ 16 C.1/16 D.3/4
15.某色盲男孩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除祖父是色盲外,其它的均正常,这个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于( )
A、祖父 B、祖母 C、外祖父 D、外祖母
16.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
A.DNA是遗传物质 B.RNA是遗传物质
C.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
17.如图所示,甲、乙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交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
18.一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双链的DNA分子,那么,四分体时期中的一条染色体含有( )
A. 4个双链的DNA分子 B.2个双链的DNA分子
C.2个单链的DNA分子 D.1个双链的DNA分子
19.在1个DNA分子中,有腺嘌呤1500个,腺嘌呤与鸟嘌呤之比是3∶1,此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为 ( )
A.2000个 B.3000个 C.4000个 D.8000个
20.一个DNA分子经n次复制后,形成的DNA分子中不含最初DNA母链的分子数为( )
A.2n-1个 B.2n-1个 C.2n-2个 D.2n-2个
21. DNA的一条单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
A. 0.4 0.6 B. 2.5 1.0 C. 0.4 0.4 D. 0.6 1.0
22.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准确地复制 B.能够存储遗传信息
C .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 D.是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全对给4分,错选不给分,少选给2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且仅有两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23.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两种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他们分别是( )
A.原癌基因 B. 衰老基因 C .抑癌基因 D. 致癌基因
24.一个四分体包括( )
A. 4条染色体 B. 4个DNA分子 C.1对同源染色体 D. 一对姐妹染色单体
25.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 )
A 紫花×紫花→紫花 B 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C 紫花×白花→紫花 D 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26.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
A.保温时间过短,噬菌体还未侵染大肠杆菌,被标记的噬菌体被离心到上清液。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大题,每空1分,共40分)
27.下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15分)
(1)图乙是DNA片段的__________结构。
(2)填出图中各部分的名称:[1]_________、
[2]__ _ _____、[3]_____ ____、
[4]______、[5]_____ ___、[7]______ 。
(3)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的两条长链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_交替连接的。
(4)连接碱基对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碱基配对的方式有两种;即C与_______配对;A与_______配对。
(5)DNA分子具有 、 、 三种特性。
28.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9分)
(1)该图是 细胞有丝分裂简图,理由是______ __其分裂顺序依次是 (用字母表示)。
(2)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 期的细胞简图。
(3)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 __________条染色体。
(4) 图B表示细胞分裂 期,此时的特点是 。
(5)A图中染色体的数目为 ,染色单体数为 。
29.(6分)请依据“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应取根尖前端2mm-3mm作为实验材料,原因是该部位是 区,
细胞具有旺盛的 能力。
(2)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步骤依次是 、漂洗、染色 、 。
所用的染色液为 。
(3)正常情况下,用光镜观察到得细胞多数处于分裂间期,原因是 。
30.以下是某遗传病系谱图(受基因A、a控制),据图回答(10分)
(1)该病是由______染色体上______性基因控制的。
(2)Ⅱ3和Ⅱ6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
(3)Ⅳ13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4)Ⅲ10为纯合体的几率为_________。
(5)Ⅲ11与Ⅳ13可能相同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6)10、11、12号都正常,那么Ⅱ5最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7)9号与12号是___________,婚姻法规定不能结婚,若结婚生育,该遗传病发病率为________。
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生物)答案
选择题(本大题22小题,共4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
双选题(每题只有两个答案是正确的4分,共16分,部分答对得2分,多选或错选的得零分)
三、非选择题(40分)
(注意:不要超出框答题,否则无效)命题:詹荣泉 审核:邹同义
考生注意:本卷共三大题,20小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5分卷面分.
参考公式:用最小二乘法求线性回归方程的系数公式: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的值是( )
A. B. C. D.
2. 若已知,,则线段的长为( )
A. B. C. D.
3. 已知点落在角的终边上,且,则的值为( )
A. B. C. D.
4. 经过圆的圆心,且与直线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
A. B. C. D.
5. 一个年级有14个班,每个班有50名同学,随机编号为1~50,为了了解他们在课外的兴趣,要求每班第40号同学留下来进行问卷调查,这里运用的抽样方法是( )
A、抽签法 B、分层抽样法 C、随机数表法 D、系统抽样法
6. 函数y=3sin(2x+)图象可以看作把函数y=3sin2x的图象作下列移动而得到( )
(A)向左平移单位 (B)向右平移单位
(C)向左平移单位 (D)向右平移单位
7. 如图,矩形ABCD中,点E为边CD的中点,若在矩形ABCD内部随机取一个点Q,则点Q取自
△ABE内部的概率等于( )
A. B. C. D.
8. 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且图象关于直线对称的是( )
A. B.
C. D.
9. 函数的定义域是 ( )
A. B.
C. D.
10.函数(其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A,B,C三种零件,其中B零件300个,C零件200个,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45的样本,A零件被抽取20个,C零件被抽取10个,三种零件总共有___ _个。
12.计算 的值等于_____ __.
13. 已知x、y的取值如下表所示:
x 0 1 3 4
y 2.2 4.3 4.8 6.7
从散点图分析,y与x线性相关,且,则 .
14.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
15.(本题12分)
求值
16.(本题13分) “你低碳了吗?”这是某市为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而发布的公益广告里的一句话.活动组织者为了了解这则广告的宣传效果,随机抽取了120名年龄在[10,20) ,[20,30) ,…, [50,60) 的市民进行问卷调查,由此得到的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1) 根据直方图填写右面频率分布统计表;
(2) 根据直方图,试估计受访市民年龄的中位数(保留整数);
(3) 按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受访市民中抽取名市民作为本次
活动的获奖者,若在[10,20)的年龄组中随机抽取了6人,
则的值为多少?
17.(本题12分)在人流量较大的街道,有一中年人吆喝“送钱”,只见他手拿一黑色小布袋,袋中有3只黄色、3只白色的乒乓球(其体积、质地完成相同),旁边立着一块小黑板写道:摸球方法:从袋中随机摸出3个球,若摸得同一颜色的3个球,摊主送给摸球者5元钱;若摸得非同一颜色的3个球,摸球者付给摊主1元钱。
(1)摸出的3个球为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2)摸出的3个球为2个黄球1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
(3)假定一天中有100人次摸奖,试从概率的角度估算一下这个摊主一个月(按30天计)能赚多少钱?
18. (本小题13分)
已知函数
(1)求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
(2) 求函数 的单调递增区间。
19. (本小题13分)
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当时的值域;
(2)若函数的图象过点,.求的值.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圆 ,
(Ⅰ)若直线过定点,且与圆相切,求的方程;
(Ⅱ) 若圆的半径为3,圆心在直线上,且与圆外切,
求圆的方程.
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二)答题卡
高一年级数学
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温馨提示:有5分卷面分,注意书写清楚呵!
15(本题12分)、
解:原式……………………………………10分(每对一个2分)
……………………………………………………………………12分
16(本题13分)、
解:(1)如图(每空一分)………(4分)
(2)由已知得受访市民年龄的中位数为
(3)由,解得. ……………(13分)
17(本题12分)、
解:把3只黄色乒乓球标记为A、B、C,3只白色的乒乓球标记为1、2、3。从6个球中随机摸出3个的基本事件为:ABC、AB1、AB2、AB3、AC1、AC2、AC3、A12、A13、A23、BC1、BC2、BC3、B12、B13、B23、C12、C13、C23、123,共20个
………………(3分)
1)、设事件E={摸出的3个球为白球},事件E包含的基本事件有1个,即摸出123号3个球,所以 P(E)=1/20=0.05 ………………(5分)
2)、事件F={摸出的3个球为2个黄球1个白球},事件F包含的基本事件有9个,P(F)=9/20=0.45 ………………(8分)
3)、事件G={摸出的3个球为同一颜色}={摸出的3个球为白球或摸出的3个球为黄球},P(G)=2/20=0.1,假定一天中有100人次摸奖,由摸出的3个球为同一颜色的概率可估计事件G发生有10次,不发生90次。则一天可赚,每月可赚1200元。……(12分)
19、(本题13分)
解:(1)---2分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 3分

------------------ 5分 --------------------------------------------------- 7分
(2)依题意得:
∵ ∴
∴=-----------------------------------------9分
= --------------------------10分
∵=…12分
∴= ----------------------------------13分
20、(本题12分)
解:(Ⅰ)①若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即直线是,符合题意. ………(2分)
②若直线斜率存在,设直线为,即.
由题意知,圆心(3,4)到已知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2,
即 解之得 .
所求直线方程是,. ………(6分)
(Ⅱ)依题意设,又已知圆的圆心,
由两圆外切,可知 ………(8分)
∴可知 =,
解得 ,
∴ ,………(10分)
∴ 所求圆的方程为 ………(12分)命题人:张翀 审核人:刘秀媚 时间:2012.5.25 考试时长: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我国之所以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 )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决定  ②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
③我国人口数量决定        ④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决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10年10月28日下午完成各项议程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会。据此回答2—3题。
2.会议经表决,通过了社会保险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和修改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胡锦涛的提名,会议决定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这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 )
A.决定权、任免权 B.立法权、任免权
C.立法权、安排权 D.立法权、监督权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这些国情不包括( )
A.“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C.我国各民族间的差别已经消失
D.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4.湖南省临澧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以整改工作未达到预期效果为由否决了临澧县政府一项关于重大污染问题整改的工作报告,并发出了本届人大常委会第一份督办函,要求政府继续整改,5个月后再次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整改结果。材料表明( )
①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 ②政府是人大的职能部门,必须对人大负责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0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分组会召开,马福海委员发言认为,食品安全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问题,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确实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需要加大监管体制改革力度,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严格管理,要加大处罚的力度。据此回答5—6题。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
A.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C.我国最高国家法律监督机关 D.我国最高审判机关
6.如果你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召开会议期间你将享有( )
①提案权 ②审判权 ③表决权 ④任免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7.下列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三者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是相互独立,互相制衡的关系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的领导机关
C.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D.国务院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最高人民法院是国务院的执行机关
8.我国的政党制度在世界政党制度中独具特色。这种特色表现为( )
①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合作 ②共产党立法,多党派守法
③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参政 ④共产党监督,多党派协商
A.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9.党中央强调要切实解决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杜绝挥霍公款、铺张浪费以及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系等不良风气,促使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有明显转变,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对此,党员领导干部要( )
①廉洁自律,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②以转变作风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
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④发展党内民主,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执政近61年,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④是最重要的国家机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我国的政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其主要表现为( )
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
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为江苏徐州教区王仁雷神父举行了辅理主教祝圣仪式。天主教教皇称这一做法违反了教规。国家宗教局回应说,自行祝圣是中国内部事务。这体现了我国( )
A.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B.充分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C.支持宗教界积极开展对外交往 D.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1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它是类似于西方的多党制度
B.主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合作
C.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D.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依法治国
国家多位领导人公开表态,强调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重要性。2010年2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谈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把“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放在了首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强调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据此回答14—15题。
14.党和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是因为( )
①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
②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职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由它的 和 决定的。 ( )
A.性质 执政时间    B.指导思想 党员数量
C.性质 宗旨      D.执政方式 性质
16.新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共18条,其中“廉洁从政行为规范”一章,详细规定了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八大方面的“禁止”,并详细列出52种“不准”的行为。这样做( )
①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巩固执政地位
②是因为我国实行多党制,必须不断提高共产党的执政成效
③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缺乏党的指导思想,需要制定准则规范党员领导干部行为
④有利于规范党政领导干部行为,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7. 2009年10月12日,重庆的“涉黑涉恶”系列案件审判中,在一中院庭审现场,有20余名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坐在旁听席上,他们是专门受邀进行现场监督。代表、委员对案件的事实认定、定罪量刑等方面的表现和建议,会议庭将在评议案件时予以参考吸纳。材料表明(  )
①法院接受人大和政协的领导  ②人大具有监督权,政协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能 
③法院转变工作作风,自觉接受监督 ④人大政协是我国司法机关的执行机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在2009年里,全国政协围绕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开展了53项专题调研,组织了13个委员视察(考察)团。根据金融危机对各地冲击的不同程度总结分析各地经济面临的困难和矛盾,用大量翔实、及时的第一手材料为党中央、国务院应对金融危机的谋篇布局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这表明( )
A.全国政协认真履行国家机构的职责
B.全国政协有效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全国政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全国政协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能
19.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关心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西藏的社会制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权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进展。这表明我国( )
A.已经建立了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差别的民族局面
B、西藏在经济与社会上已经与汉族没有差别
C.西藏和内地建立了相同的社会制度
D.各民族实现了真正平等,不再有民族矛盾
20.建国以来,根据我国民族自身特点,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依据全国人民代表会制定的有关法律,先后制定了若干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全国依法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国家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材料表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①决定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②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③体现了各少数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④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③ B. ②③ C.②④ D.③④
21. 2011年,中央决定大幅减免新疆困难地区企业所得税,免除该地区公益性项目的配套资金,同时,全国19个省市对口援助新疆资金将超过100亿元。这些举措体现了(   )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保证
③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④国家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的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下列行为中,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是( )
A.公民有信教和不信教的自由 B.在宗教活动场所宣传无神论
C.在非宗教活动场所宣传有神论 D.外国宗教组织来我国传教
姚秀荣在河南是名人。当全国人大代表10年来,她参与监督过上千起案子。先后使违法乱纪的5个检察长、2个反贪局长、2个科长、9个派出所所长被免职、17个民警被关禁闭,老百姓给她各种各样的称号:“平民包公”、“平民青天”等等。据此回答23~24题
23.全国人大代表姚秀荣说:“我可不愿意被人叫做‘青天’,那包青天是办案的,我这个人大代表,只是监督办案,不能代替办案,《代表法》有规定,可不能把职责给搞混了。”代表只监督办案,不能代替办案,是因为( )
A.全国人大是法律监督机关,不是司法机关 B.全国人大是立法机关,不是执法机关
C.全国人大是监督机关,不是执行机关 D.全国人大是行政机关,不是权力机关
24.连续两届的代表身份,使姚秀荣越来越明白“代表”两个字的涵义:人大代表是人民选出来的,要服务选民,要对他们负责。在八届全国人大会议上被称为“哑巴代表”的姚秀荣,经过几年的认真学习,现在已提出了高质量的议案。这表明( )
①人大代表在依法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义务 ②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权力的水平在提高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逐步加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2分,25题15分,26题15分,27题22分.
25.材料一 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的比例都高于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接近代表总数的百分之十四。
材料二 建国60年来,国务院先后召开了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了56个民族的4000多名先进集体和个人,在全社会唱响了改革开放好、各族人民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
材料三 为加快西部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中国政府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国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以及120个自治县(旗)中的83个自治县(旗)被纳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陆续新开工60个重大建设工程,投资总规模约8500亿元人民币。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6分)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上述基本原则内在联系的认识。(9分)
26.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制定方案,提交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 “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体现的道理。(15分)
27.2011年7月18日12时许,新疆和田市发生严重暴力恐怖案件。案件发生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国家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组长孟建柱在会议上强调,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的稳定,事关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事关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国家统一和安全。希望新疆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把促进改革发展同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民生建设,让各族人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1)结合材料,运用政党的相关知识说明各级党委为什么要维护好新疆稳定工作。(12分)
(2)结合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怎么样实现新疆地区的团结和繁荣?(10分)
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年级政治试题答案
命题人:张翀 审核人:刘秀媚 时间:2012.5.25 考试时长:90分钟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2分,25题15分,26题15分,27题22分.
27.(1)结合材料,运用政党的相关知识说明各级党委为什么要维护好新疆稳定工作。(每点2分,共12分。)
①中共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维护新疆的稳定,可以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③中共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疆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推进民生建设,让各族人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④党坚持民主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⑤党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新疆稳定工作,可以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中共的指导思想之一,维稳才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维稳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要求。命题人:黄翠娟 审题人:杨惠 2012年5月25日
试题说明: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2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料酒, 这是因为工业酒精中常含有会使人中毒的是( )
A.乙醇 B.乙酸 C.乙酸乙酯 D.甲醇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医学上用于消毒的酒精是75%酒精溶液 B.无水酒精就是100%的乙醇
C.食醋是含3%~5%乙酸的溶液 D.乙醇可做为提取碘水中碘的萃取剂
3.下列有关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烷的电子式:    B.乙烯的结构式:
C.乙醇的结构式:   D.乙酸的结构简式:CH3COOH
4.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 B.酯化反应可看成取代反应的一种
C.酯化反应的产物只有酯 D.浓硫酸可作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5. 不溶于水, 且密度小于水的是( )
A.苯 B.乙酸 C.四氯化碳 D.溴苯
6. 下列有机物中, 既能使溴水褪色, 又能使酸性的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A.乙烯 B.苯 C.甲烷 D.乙酸
7.“家庭小实验”是指利用家庭生活用品来进行的简单化学实验,下列实验不能成为“家庭小实验”的是( )
A. CO2 不能支持蜡烛燃烧 B. 检验尿液中是否有葡萄糖
C. 除去热水瓶的水垢 D. 鉴别是羊毛织物还是化纤织物
8.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于2010年4月1日起正式实行,对酒后驾车加倍处罚,一次性扣12分。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水溶液与乙醇反应,迅速生成蓝绿色的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化合物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9.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淀粉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B.油脂甘油和高级脂肪酸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蛋白质氨基酸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供人体生长发育)
D.纤维素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10.下列有关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C.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都是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
11.能用来鉴别乙醇、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苯四种无色液体的一种试剂是( )
A.金属钠 B.溴水 C.新制的Cu(OH)2悬浊液 D.氢氧化钠溶液
12.苹果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其结构简式为:苹果酸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①与NaOH溶液反应 ②与石蕊试液作用变红 ③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 ④一定条件下与乙酸酯化 ⑤一定条件下与乙醇酯化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只先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题为0分)
13.下列是有关生活中的醋酸,其中主要利用了醋酸酸性的是(  )
A.熏醋可一定程度上防止流行性感冒 B.醋酸不小心滴到大理石桌面上,桌面失去光泽
C.醋可以除去水壶上的水垢 D.用醋烹鱼,除去鱼的腥味
14.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
15. 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甲烷和氯气混合后,放置在光亮的地方,混合气体颜色逐渐变浅
B.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溴水层接近无色乙醇和乙酸反应
C.乙醇的催化氧化
D.向乙醇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16.下列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干燥
B.除去溴苯中混有的少量单质溴: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C.除去96%的乙醇中的少量水制无水乙醇:加入生石灰,振荡、静置、蒸馏
D.除去乙醇中的微量水可加入金属钠,使其完全反应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8分)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7分)
17.(5分)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将物质的合适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① O2和O3     ② CH3CH3和CH3CH2CH2CH3  
③   和      ④ CH3CH(CH3)CH2CH3和C(CH3)4   
  H H
⑤ H-C-Cl 和 Cl-C-Cl
Cl H
(1) 属于同位素的是: (2)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3) 属于同系物的是: (4) 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5) 属于同一物质: 。
18.(6分)下表中括号内物质为所含的少量杂质,请选用适当的试剂和分离装置将杂质除去,并将所选的试剂及装置的编号填入表中。
试剂:①水;②氢氧化钠;③溴水;
分离装置:A.分液装置;B.蒸馏装置;C.洗气装置;
需加入的试剂 分离装置
苯(乙醇)
乙烷(乙烯)
乙醇(乙酸)
19.(8分)已知2-丁烯(CH3CH=CHCH3)跟乙烯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丁醇(CH3CH2CH2CH2OH)跟乙醇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丁酸(CH3CH2CH2COOH)跟乙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2-丁烯+溴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丁醇+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丁醇的催化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丁酸+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8分)苯是最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现利用苯,同时使用其他部分试剂,可实现如下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②: ;
(2)上述反应①~③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填序号)。
(3)C的结构简式为: 。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21.(13分)请你与某小组的同学共同探究乙醇与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1) 请你根据图示,补画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
(2) 其中小试管中装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其主要作用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离小试管中制取的乙酸乙酯应使用的仪器叫做______________;分离完毕,应从该仪器________________ (填“下口放”或“上口倒”)出。
(4) 实验完毕,发现大试管中的反应液有些变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该实验中,若用3mol乙醇和1mol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后,能否生成1mol乙酸乙酯?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不考虑原料损耗)。
(6)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8分)为了检验淀粉水解的产物,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剂1为20%的H2SO4溶液,其作用是: 作用。
试剂2为   溶液,其作用是 ;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为检验淀粉液是否已完全水解,取少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碘水,则证明淀粉未完全水解的现象是 。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月考二测试题
高一化学科试题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2分)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8分)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21.(13分)
(1) 略(2分)
(2) 饱和Na2CO3溶液;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3) 分液;上口倒
(4) 热浓硫酸将反应剩余的乙醇和乙酸炭化
(5) 不能,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转化率不能达到100%
(6) CH3COOH+ C2H5OH――――→ CH3COOC2H5+H2O(2分)
21.(8分)
催化 (2)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H++OH-=H2O
(3)溶液变蓝。
浓H2SO4
△命题人:李康富 审核人:杨学伟 时间:2011-5-25 上午8:00-9:30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个猎人用枪水平射击同一高度的树上的猴子,正当这个时候猴子发现了猎人,在子弹从枪口水平射出的瞬间,,它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计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猎人能射中猴子    B.猎人不能射中猴子,箭击在猴子的上方   
C.猎人不能射中猴子,箭击在猴子的下方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物体具有的势能转变为动能的是( )
A.上紧发条的机械钟走时准确
B.拉开的弓可将箭发射出去
C.自由下落的小球速度越来越大
D.启动的汽车速度越来越大
3.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   )
A.开普勒、卡文迪许  B.开普勒、伽利略C.牛顿、卡文迪许  D.牛顿、伽利略
4.我国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与“神舟五号”飞船相比,它在更高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神舟六号”的速度较小
B、“神舟六号”的速度较大
C、“神舟六号”的周期更短
D、“神舟六号”的周期与“神舟五号”的相同
5.下列现象中,与离心运动无关的是( )
A.汽车转弯时速度过大,乘客感觉往外甩
B.汽车急刹车时,乘客身体向前倾
C.洗衣机脱水桶旋转,将衣服上的水甩掉
D.运动员投掷链球时,在高速旋转的时候释放链球
6.如图5 所示,一固定光滑斜面高度为H ,质量为m 的小物块沿斜面从顶端滑到底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做功大于mgH
B.重力做功小于mgH
C.重力做负功,大小是mgH
D.重力做正功,大小是mgH
7.质量为m的小球, 从离桌面H高处由静止落下, 桌面离地面高为h(如图), 设地面处的重力势能为零, 则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为 [ ]
A. mgH B. mgh C. mg(H+h) D. mg(H - h)
8. 一个人站在阳台上,以相同的速率v分别把三个球竖直向上抛出、竖直向下抛出、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三球落地时的速率( )
A.上抛球最大 B.下抛球最大
C.平抛球最大 D.三球一样大
9.在做“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除了铁架台、低压交流电源、纸带等实验器材外,还必需的器材应包括( )
A.秒表 B.多用电表 C.打点计时器 D.弹簧秤
10.苹果落向地球而不是地球向上运动碰到苹果,原因是:( )( C )
A.由于苹果质量小,对地球的引力小,而地球质量大,对苹果引力大造成的
B.由于地球对苹果有引力,而苹果对地球无引力造成的
C.苹果与地球间的引力是大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相等的,由于地球质量极大,不可能产生明显的加速度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1.汽车以—定速率通过拱桥时
A.在最高点汽车对桥的压力一定大于汽车的重力
B.在最高点汽车对桥的压力一定等于汽车的重力
C.在最高点汽车对桥的压力一定小于汽车的重力
D.汽车以恒定的速率过桥时,汽车所受的合力一定为零
12. 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在改变,动能也在改变 B.速度改变,动能不变
C.速度不变,动能改变 D.动能、速度都不变
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共16分)
13.两个分运动的速度分别是3m/s、6m/s,则其合运动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
A. 2m/s B. 6m/s C. 8m/s D. 10m/s
14.下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有( )
A.沿粗糙斜面下滑的物体 B.沿光滑斜面自由下滑的物体
C.从树上下落的树叶 D.在真空管中自由下落的羽毛
15. 物体m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对各个力做功情况描述正确地是( )
A.重力做正功 B.摩擦力做负功
C.合力做正功 D.推力F做正功
16.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它们的轨道半径比为1:4,则( )
A.它们的运动速率之比为2:1 B.它们的周期之比为1:4
C.它们的运动速率之比为4:1 D.它们的周期之比为1:8
三、填空题(共14分)
17.(1)若实验中所用重物质量m=1 kg,打点纸带如图所示,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则记录B点时,重物速度vB=________,重物动能Ek=________;从开始下落起至B点,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小量是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h,则以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象应是图中的 (  )
四、计算题(共34分)
18、(10分)一个登月的宇航员,能否用一个弹簧秤和一个质量为m的砝码,估计测出月球的质量 如果能,说明估测方法并写出表达式.设月球半径为R。设弹簧秤示数为F。(提示万有引力与弹簧秤读数的关系)
19、(12分)如图所示,一个摆长是l=0.9m的单摆,最大偏角是,摆球质量为m=0.5kg,当单摆运动到最低位置时,取g=10m/s2求:
(1)摆球的速度是多大?
(2)摆线中的弹力是多大?
20. (12分)如图所示,轨道ABC被竖直地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距水平地面高H=0.75m,C距水平地面高h=0.45m。一质量m=0.10kg的小物块自A点从静止开始下滑,从C点以水平速度飞出后落在地面上的D点。现测得C、D两点的水平距离为x=0.60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1)小物块从C点运动到D点经历的时间t;
(2)小物块从C点飞出时速度的大小vC;
(3)小物块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年级物理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
二、双选题(每题只有两个答案是正确的4分,共16分,部分答对得2分,多选或错选的得零分)
三、实验题
17、(1)vB== m/s=0.59 m/s
Ek=mvB2=×1×0.592 J≈0.174 J
ΔEp=mgh=1×9.8×17.9×10-3 J≈0.175 J.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
(2)C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32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9.解:3m/s
10N
20.解:解:(1)从C到D,根据平抛运动规律
竖直方向 (2分)
求出 (1分)
(2)从C到D,根据平抛运动规律
水平方向 (2分)
求出 (1分)
(3)从A到C,根据动能定理
(4分)
求出克服摩擦力做功 (1分)
F 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