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3 古诗词三首 课件+音频(共5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3 古诗词三首 课件+音频(共51张PPT)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3古诗词三首
第一课时
建德江: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
检查预习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zhǔ
chóu
qīnɡ
jìn
宿
住宿,留宿。
地名。

bó(

pō(

停泊
湖泊
检查预习




这首诗大概讲的什么意思?
诗里的哪个字、哪些词在向你传递诗人的感觉和情绪,可以做做记号。

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这首《宿建德江》,结合书上的插图和注释,想一想:
整体感知
日暮客愁新
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
思乡之愁、
寂寞之愁。
你怎么知道他是思乡之愁呢?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作者此时身处异乡。
是什么景物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日暮
整体感知
回到诗人所处的建德江,你看到了什么?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整体感知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作者满怀的愁绪向谁诉说呢?
如果你是诗人,你会向月亮诉说什么呢?
诗人的心已飞到家乡去了。他想到了往日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情景,那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
月亮
整体感知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忆故乡甜如蜜,思故乡愁满怀,此时此刻作者有的只是——愁。
整体感知
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对月亮抒发情感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整体感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时间
地点
事件



苏轼宋代。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词属于豪放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水调歌头》等。
作者简介
作家简介
检查预习
望湖楼: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边。
初读古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zhē
juǎn
sàn
检查预习
结合诗句,说说你想象的画面是怎样的?
整体感知
天空中的乌云,像泼翻了的黑墨水一样散开,还没来得及把整座山遮住。白色的大雨点像跳动的珠子一样,胡乱的往船上跳跃。忽然刮来一阵大风,把满天乌云吹得无影无踪。凭栏而望,只见湖面水天映照碧波如镜。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白雨跳珠乱入船

这场雨很大,有种白花花的感觉。
跳珠
雨下得很急,落在船上像跳动的珍珠,有噼里啪啦的声音。

雨势很大,杂乱无章。
抓住关键词语,品析雨的特点。
谁能读一读这句诗?读出雨又急又大的感觉。
整体感知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想象画面,夏天的风是什么样的?
体会到这风很有威力,一下子就把大雨吹散了,还吹散了天上黑压压的云,天空变得一片瓦蓝。
整体感知
你知道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吗?
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苏轼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在官场受到排挤,无奈自请外任,远离京城,到杭州任杭州通判。他与朋友同游西湖时,经历夏日骤雨,触景生情,写成此诗。
整体感知
大凡诗人失意,总会借酒消愁,吟诗抒怀,而此诗却不见愁情,你从这场骤雨中读到了一位怎样的诗人?
乐观、豁达
整体感知
联系生活,训练写话。请你拿起手中的笔,也来写写雨吧!
学习写法
第二课时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词牌。
题目。
黄沙道:黄沙岭,在今江西上饶的西面。
辛弃疾

初读诗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chán
xiàn
出现。
检查预习
这个“见”还在什么地方出现过?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检查预习
品读诗词
(一)品读上阕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别枝
指横斜的树枝。
理解词意
月光明亮,惊醒的鹊儿飞绕在树枝上。清风吹来,半夜里蝉儿在鸣唱。
精读赏析
闭眼想象: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明亮的月光下,惊醒的鹊儿飞离树枝。
半夜里清风吹拂,传来声声蝉鸣。
精读赏析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想想画面,说一说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你们还读懂了什么?
精读赏析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句诗词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稻花飘香,农民们在谈论丰收的年景;蛙声阵阵,吸引诗人侧耳细听。
再读一读,读出丰收喜悦之情。
精读赏析
齐读上阕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明亮的月光,惊醒的鹊儿,微微的凉风,鸣叫的蝉儿,清新的稻花香,蛙声一片,这一切多么美好。
精读赏析
(二)品读下阕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读一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诗?
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
精读赏析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从“忽见”这个词语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忽见
惊喜
放松
兴奋
精读赏析
想想哪句诗最能表达词人此时的心情?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精读赏析
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下阕。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精读赏析
对比阅读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两首诗词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有不同,结合具体诗句说说。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是恬静的月夜景色,表达了丰收在即的喜悦之情。
精读赏析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一个“愁”字让我们体会到了他在日暮时分“人在江中、心随月去”的满怀愁绪。诗人把这份愁情托付给了江中的月儿,“江清月近人”一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愁肠百转,孤独、寂寞的诗人。诗人看见月亮便勾起了自己的愁绪,抒发了诗人漂泊在外的愁思。
拓展阅读
走近词人辛弃疾。你们了解他吗?
你还知道辛弃疾的哪些作品呢?
课后搜集辛弃疾的词,读一读,背一背。
拓展延伸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拓展延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