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八上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一)(含答案和解析)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龟裂(jūn)?黝黑(yǒu)?忍俊不禁(jīn)?锐不可当(dāng)B.确凿(záo)?狡黠(xiá)?怏怏不乐(yàng)?屏息凝神(bǐng)C.妥帖(tiē)?襁褓(qiǎng)?铢两悉称(chèn)?忧心忡忡(chōng)D.抽噎(yē)?恪守(kè)?挑拨离间(jiān)?茅塞顿开(s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溺死?迁涉?托辞?瞩目B.荣辱?私塾?碾转?聊叙C.劳碌?衙门?逊色?通辑D.慰勉?妯娌?竭力?发髻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次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反应之强烈,出乎意料。B.在老屋古色古香的门窗旁,我凝神静气地聆听刘老先生抑扬顿挫地讲述古镇的故事。C.家庭的熏染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世界丰富的色彩使他陶醉不已。D.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B.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C.很多作家都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比如邹韬奋《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等……D.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科技的进步,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B.今年五一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生产商和经营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C.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实现城镇与自然的和谐发展。D.学校宿舍、教学楼等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生要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的方法。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感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B.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C.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7.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①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②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③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④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⑤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如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⑥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⑦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A.①句用了夸张,又用了比喻。B.②③句都用了比喻。C.④⑦句都用了反语。D.⑤⑥句也用了比喻。8.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语文是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⑤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A.⑤①④⑥②③B.⑥⑤①③②④C.⑥③②⑤①④D.⑤①⑥③②④9.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阅读下列片段,回答问题。【A】他的身体是魁梧奇伟的,像老虎一样强悍。他虽然已是五十岁以上的人,还是非常健旺。他从来不会觉得疲乏。据说在长征中,他曾经携带许多伤兵。【B】他在哥老会的声望,是全国皆知的。据红军说,他可以赤手空拳到随便哪一个乡村去,通知哥老会,组成一支军队。【C】他憎恶富人这一件事情,已经成为传奇。……据说,地主士绅们只要听到他距离他们还有两百里路的消息,即使在南京军队严密保护的地方,也往往争先逃避,因为他的敏捷是大家知道的。(1)以上语段出自《红星照耀中国》,该书又名《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红星照耀中国》这一书名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语段中的他是谁?请你根据以上语段,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10.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7分)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从人从言。”由此推测,“信”字的本义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2)成语是浓缩的文化,它言简意赅,深刻隽永,今天依然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一个含“信”字的成语。(1分)(3)“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诚信老人江新波的事迹感人至深,阅读下面的材料,仿照示例,为他拟一则颁奖辞。(50字左右)(4分)江新波,男,84岁。2009年他的小儿子罹患癌症去世,当初为了给小儿子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20多万元外债。老伴长年卧病不起,小儿媳没有工作,追悼会上,江新波抚摸着小儿子的遗像老泪纵横:“儿子,向亲戚们借的救命钱,我们不能赖,你放心,欠下的债,我一定会还清!再苦再累,也不能丢掉诚信!”10年来,他每天早上四点钟起来,靠着种菜、养牛,偿还了20多万元债务。【颁奖辞示例】少小离家,乡音无改。曾经勇冠巾帼,如今再让世人惊叹。你点滴积蓄,汇成大河灌溉一世的乡愁;你毕生节俭,只为一次奢侈,耐得清贫,守得心灵的高贵!(2019年度“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马旭的颁奖辞)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4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4题。(共16分)被露水打湿的月亮李木生①小时候爱在月出的时候看月,它能让眼睛月一样明亮。长大了却渐渐地、渐渐地爱在夜深的时候看月,看月的时候往往是月早已在看我了。夜深的时分看月最好。静静的,一看就看到心里去了。一点也不虚幻,实实在在的一个融融的月亮,贴肉贴心的,一股脑儿就全给你了。这时,你就会隐隐地觉出,原来人的心是这样的明亮而又深远。②太阳的分娩是恢宏的。它会把海洋与云雾都染成血红色,一露脸就让天下金碧辉煌。月亮却不,总是悄悄地来到天上,缺也好,圆也好,都将一个圆满善意的襟怀揣着人间,不张扬却也成了人类心灵的指望。它也没有太阳的霸气,一出现就掩尽所有星辰的光辉。虽然也会月朗星稀,可它绝对是星辰的朋友,与星辰一道将月华星辉绽放在黑暗中,也与星辰一道成为万家灯火的知音。我曾想,天下最最动人的笑颜,当是月亮了。不是它在点亮人间的欢乐与欢乐的希望吗?③这是一轮热忱而又宽容的月亮。④热忱宽容的月亮有时又是极其冷峻的。宫墙圈不住它。钱财买不动它。黑暗禁不得它。谀颂也惑不了它。这时它是天上最为凛然的容貌了,可谓冷若冰霜,因为它是自由的月亮,总眷顾自由的胸膛。对它来说,阿谀就是死亡。它不知道它的父母是谁,它只知道宇宙曾经是它的襁褓。有这颗野性的灵魂在天上亮着,黑暗的统治就注定要一次次地失败与逃遁了。没谁能够真正理解它的孤独,那千古不化的孤独。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只有它那孤独的光辉醒着,“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唯有当我也沉潜于孤独里,才能稍稍走近它——那是怎样的一种博大到无穷无尽的光辉啊,悠远而又深邃,洞悉着一切的宿命,却又义无反顾、痛快淋漓地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千条万条前行的路途。它看到一切,知道一切,又毫无保留地献出着一切。这时,你就会感到,孤独是多么美好,孤独便是一种解放。⑤谁说月亮不是一所常青的学校呢?那永不停歇的光明,就是教导人类培植、保持美好人性的最为伟大的教师了。它以自己的纯洁教导人,世上的温润无比的玉石,都是它种下的吧?它又以自己的力量鼓舞人,海洋那几近永恒的潮汐,不就是在为它的美丽所激动吗?它更以悲悯之心理解人。它知道心会变硬的,还有痛苦与绝望。但是有月亮在就不怕,它能让硬了干了丑了的心变软变湿变好,让乏味的心汩动起趣味、想象、幻想与些许的浪漫。⑥其实月亮的本性是忧伤的,因为它最懂得世间的悲伤忧苦,又是宇宙间最伟大的倾听者。不仅倾听,它还是人间最伟大的诉说者,那丝丝缕缕、充满人间的月光,不都是知冷知热、掏心掏肺、与心偕振的絮语吗?哪一道心灵的伤口上,没有搽过月光这味灵药?哪一片心灵的田地里,没有洒下过融融的月色,从而让沉重而又孤独的灵魂得到抚慰与温暖?童年时的黄黄(家养的一只忠诚的狗),至今还会在我记忆里长嚎。那是神州一片饥馑的年代,别说作为生灵的狗,连村上的树也已被人啃光了皮。一星点办法也没有了,全家人不顾我的哭闹,商量起要吃黄黄的事。我带着满脸的泪,拿起一根棍子,想把黄黄揍跑。它一定是听懂了家人的决定,怎么也赶不动它。它轻摇着尾巴,舔舔我的手,而后便抬起头,望着东南天上正圆的月亮,一声一声地长嚎。它也是在向月亮倾诉吧?那晚,我看到黄黄的两只眼睛里都是泪水,泪水里还晃着柔和的月光。月亮听到了一切,又诉说着一切。那晚,我感到月亮就是被天噙着的一颗湿漉漉泪珠。⑦从那之后,不管是碰到庄稼上的露水还是看见路边沟沿草叶上的露珠,我都会在心里头想:昨晚怎么月亮又哭了?是丑恶又在肆虐?是生命又遭杀戮?但是,不管世间多么黑暗,也不管人世的生活多么艰难沉重、甚至还有横七竖八的对于人的压迫与束缚——只要月亮还在天上亮着,我们就会有爱在心上流淌,就会让憧憬自由飞翔,凡俗的分分秒秒也就有了诗意的歌吟。(选自《迎风之灯》,有删改)11.第②段描写太阳有何作用?(4分)12.品味文中画线句子,按要求作答。(4分)①宫墙圈不住它。钱财买不动它。黑暗禁不得它。谀颂也惑不了它。(从修辞角度赏析表达效果)②它轻摇着尾巴,舔舔我的手,而后便抬起头,望着东南天上正圆的月亮,一声一声地长嚎。(朗读这句话时,应采用怎样的语调?为什么?)13.第⑤段说明月亮是一所“常青的学校”,请你说说这所学校教会了我们什么。(4分)14.联系全文,理解文章标题《被露水打湿的月亮》的内涵。(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17题。(每空1分,共16分)《流浪地球》——恒星的挽歌冯小宝①《流浪地球》是2019年备受关注的电影,它引发了无数观众对电影中科学设定的热烈讨论。有的说行星发动机不可能实现;有的说要引爆木星推走地球有更好的办法……可回头想想,到底什么才是地球不得不流浪的原因呢?②太阳内部不断发生氢核聚变,产生氦,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一方面,太阳的巨大质量产生引力,令其自身向中心坍缩;另一方面,核反应产生的高热,导致它膨胀。这两种趋势形成一种平衡,让太阳能保持稳定的形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核心中的氢会越来越少,氦越来越多,核心密度越来越大,于是核心就会收缩。随后发生新的热核反应,这种反应会释放更大的能量,点燃太阳的氢壳层。因此太阳本身会更热且不断膨胀,变成一颗红巨星,它的直径将相当于现在的100倍。到那时,太阳会将靠近它的水星和金星一口吞掉,地球也许不会被吞噬,但必然早就被烤焦,一切生物都将灰飞烟灭。③现实中,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恒星“吃掉”行星的案例。201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就观测到,一颗与太阳类似的恒星,正在吞噬与它相距300多万千米的行星。在恒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下,这颗行星被拉伸成橄榄状,其表面的平均温度超过1500摄氏度。预计在之后的1000万年内,这颗行星就会被完全吞噬。④地球这颗行星的生物圈,其实是依靠太阳这颗恒星给予的能量来维持的。离开了太阳,地球的生态循环系统必然崩溃。此时,地球不得不流浪。因此,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带领观众进行了各种基于已有科学发现的假设和推定。⑤流浪的地球,离开了生命之光——太阳,唱着恒星的挽歌,满含对旧爱的眷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未知的征程。当电影中的人类用各种语言说着“太阳系,再见”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是永不熄灭的文明之火。(选自《中学科技》2019年第4期,有删改)15.文章开头从电影《流浪地球》说起,有什么作用?(4分)16.第②段侧重于科学推理太阳膨胀、烤焦地球的过程。请梳理这一过程,完成填空。(4分)太阳氢核聚变失衡,核心因密度增大而收缩→????①??????→????②?????→太阳烤焦地球17.文章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18.联系文章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的认识。(80~100字)(4分)材料: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它的运动也是无穷无尽的。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今天,载人的宇宙飞船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登上月球的飞行,将来一定会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9-22题。(共10分)转身李汉荣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最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的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已走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一瞥里只得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去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她肯定知道我注意到了她,那么,在岔路口,在她转身的时候,她是否知道,不远处,有一位陌生的叔叔,他眺望的眼睛?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给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了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⑦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19.标题《转身》的深层含义是什么?(3分)20.文中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2分)2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A.本文重点描写了三次“转身”的动人情景,分别为:在车站,善良的年轻人转身没入人群,“我”来不及道歉;秦岭深处,一个美丽的女孩转身消失在命运的路径;南大街路口,“我”想帮助的一位贫苦的中年乞丐转身消失。B.第①段“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一句中,“打捞”这个词用得极妙,与前文中的“人海”相呼应,说明人海茫茫,纵然可以寻找也不可能再找到她的影子。C.第②段“转身,就是永别”这句话,总括了作者个人的体验与感悟,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同时也自然地引出了下文。D.本文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采取“概括—具体—概括”的结构模式,表达出了对真善美的热切追求。E.本文主要采用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深刻揭示了“转身”的内在意蕴,使文章的立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人读之耳目一新。22.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三.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50分)(1)人的成长注定有着独特的经历、体验、感悟和收获。《送东阳马生序》中,宋廉借书寻师,历尽艰辛,跨越了贫穷,超越了平凡,在不懈的践行中实现了人生的蜕变;《孤独之旅》中,杜小康辍学放鸭,经受磨砺,战胜了孤独和恐慌,在勇于面对中走向成熟和坚强;《再塑生命的人》中,海伦·凯勒失明迷茫,沐浴师爱,认识了世界,发现了自我,在心灵的启迪中成就了自我的精彩……你呢,有哪些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和故事,抒发真情和实感,也可以阐述道理,论证观点。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期待中,期待着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是鹰,你就该长空搏击;是鱼,你就要水中遨游……成为精英固然很好,成为快乐充实的自己,也是人生价值的体现。请以“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挑拨离间(jiàn)2.【答案】D【解析】本题中A项中“迁涉”应为“迁徙”;B项中“碾转”应为“辗转”;C项中“通辑”应为“通缉”。D书写无误,故选D。3.【答案】C【解析】熏染: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4.【答案】C【解析】删掉省略号5.【答案】D【解析】A.缺少主语,应删去“使”。B.否定不当,“禁止”或“不得”去掉一个。C.搭配不当,将“提高”改为“发挥”6.【答案】B【解析】B项中的“烂熳”指颜色鲜明而美丽,现代汉语中也有这个意思。A项中“正人君子”和D项中的“标致”是褒词贬用,C项中“精通时事”是指一些无聊的事,词语的感彩也发生了变化7.【答案】D【解析】(①②③都是比喻,④反语,⑤⑥没用修辞手法,⑦是反语)8.【答案】C【解析】“语文是……旅行”是总起句,选句⑥中的“在旅行中”与总起句中的“旅行”相衔接;第③句是分说第⑥句中的“走进小说天地”的;第②句是分说第⑥句中的“登上戏剧舞台”的;第⑤①两句是具体将课文描述为“美味大餐”;第④句是总结句。9.【答案】(1)西行漫记?埃德加·斯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2)贺龙。他是一个身体健壮、威望极高、英勇善战、疾恶如仇的人。10.【答案】(1)言语真实(或“说真话、说实话”)(2)示例:信以为真。(3)示例:披星戴月,劳碌十载,只为偿还巨额债务;失去儿子的痛,化为替子还债的愿。他用老百姓最朴素的方式,诠释了“诚信”的含义。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大写的“诚信”二字。11.写太阳出现的张扬是为了在对比和反衬中表明月亮出现的静气、闲适,带给人光明却又和人分享光明,带给人欢乐和人分享欢乐。12.①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多角度、多侧面地热情歌颂了月亮的冷峻和宽容,坚定和无私。句式铿锵,有节奏感。②低沉、舒缓、动情。这句话描述了黄黄为家“献身”的最后告别一幕,表现了作者至今对它的敬重、不舍和怀念。句中透出作者悲凉无奈的心境,所以朗读的时候要低沉、舒缓、动情。13.“长青的学校”教会我们:保持美好的人性;纯洁温润的品性;坚持的信念;理解、宽容和大度。14.作者用《被露水打湿的月亮》作为标题,特别在结尾点题中给予照应,意在借月亮起落、月亮的品质告诉人们,人世间是美好的,但人世间依然会有悲伤,会有无奈,会有丑恶、会有灾难……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像月亮那样,泪水中迎看光明,哭泣中期盼善良,艰难中创造人生的幸福。15.引出说明对象“地球流浪的原因”;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对于“恒星”的说明。16.①热核反应释放能量,点燃太阳氢壳层?②太阳不断膨胀成为红巨星,吞噬水星、金星17.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真实事例,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恒星吞噬行星的范围之大,威力之强。18.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始于求知欲。对宇宙的好奇让人类在几千年文明中不断探索,一步一步,在智慧与实践的碰撞中,迸发出真理的火花。正是坚持真理,勇于追寻的探索精神,让人类文明发展!19.深层含义是不管是自然的景物变化,还是人类的种种人生经历,它都不依你的意志为转移,自然地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这个变化常在你不知不觉中就发生了,短的就像你“转身”一样。呼吁我们要珍惜当下的人和事,不要给自己留遗憾。20.排比、比喻和拟人。用排比表现了作者所见的野花之多,水之清、柔、和谐;比喻、拟人的运用使自然的花、水充满灵性和感情,读来朗朗上口,意境优美,回味悠长。21.AE22.结构上:是对前文细节描述的一个全面总结。立意上:作者把前文的真实的“转身”瞬间,升华到人生的种种时间变化,然后呼唤人们珍惜爱护当前的“真善美”,使文章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第2页,共2页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