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教学目标必备知识: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关键能力:理解我国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及意义,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任。二、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理解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原因与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2.公共参与:通过走访调查,认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意义,积极参与创业、创新。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2.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教学难点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四、课前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在我国的经济成分中,我们会看到有国家投资的企业,有某个集体出资兴建的,也有公民个人出资开办的,还有国外企业出资或与我们合资合作兴建的。这形形色色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繁荣、昌盛。从而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是本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2、新课讲授探究活动一: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情景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情景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问题:1.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什么变化,哪些主要因素还制约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什么仍然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学生讨论交流答案与提示:1.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居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不自同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同,同一个社会可以有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其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因此我们仍然必须坚持基本经济制度。2.基本经济制度的地位: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设计意图:本议题以教师讲解为主,让学生理解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探究活动二:公有制为主体的地位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有经济引领和推动下,我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目前,我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成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早在2010年,我国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了雄厚基础。材料二习近平同志指出:“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推动形成了坚实稳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有力保障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顺利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我国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扩大开放作出巨大贡献。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木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和优势。思考:1.为什么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3.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答案与提示:1.①公有制经济是在国家长期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公有制经济。②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根本制度基础,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③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生产决定分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不同的分配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采取按劳分配,体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能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2.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②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配置等能力上。3.①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②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知识总结:1.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构成和作用(1)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2)构成: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3)作用:它们是在国家长期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公有制经济。2.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原因和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1)原因:①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根本制度基础,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②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生产决定分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不同的分配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采取按劳分配制度,体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能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3.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配置等能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强调:①公有制为主体不等于国有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不等于公有制起主导作用。②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探究活动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材料一有一对夫妻开了家小饭馆儿,取名为“小南瓜”,夫妻俩既当老板,又当服务员儿,他们把农民卖不出去的小南瓜加工成美味食品,远近闻名,随着生意越来越红火,他们租了更大面积的店铺,骗了数十个服务人员,后来,为了把小南瓜打造成全国性的连锁店,他们又引进了国外投资机构的资金问题:小南瓜的所有制经济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所有制经济形式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回答答案与提示:材料中“小南瓜”的所有制经济形式,经历了从个体经济到私营经济,再到中外合资经济的变化,个体经济失职,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的经济,信用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私人成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设置中国合营者与外国合营者,依照中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并按投资比例分享利润,分担风险及亏损的企业。这里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还有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都属于非公有制经济。问题: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是不是说非公有制经济不重要呢?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不是。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材料二1997年,党的15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党的16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12年,党的18大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提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2013年,党的18届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2017年,党的19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大政方针进一步确定下来。谈谈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学生思考回答知识总结:①从两者关系来看: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形成各种所有制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③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各有优势,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3、结束新课在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还存在着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它们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项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规律决定的。4、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公有制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国有经济的作用,了解了这形形色色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互相竞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繁荣、昌盛。为此,我们也要积极的参与经济与社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六、板书设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七、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