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五年级综合实践 地震防护 课件(4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五年级综合实践 地震防护 课件(48张PPT)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地震
防护
据了解,截至2013年4月27日,芦山地震致四川200多万人受灾,196人遇难,21人失踪。其中,雅安8个县死亡人数达176人,重伤1062余人。
我们身边的地震
 雅安伤亡情况
1、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9级。
2、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遇难2220人。
3、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震级8级,七万人死亡,三万人失踪。
4、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7.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波及多个国家,共造成20多万人死亡或失踪,其中印尼有近17万人死亡或失踪。
我们身边的地震
什么是地震
地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按成因可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诱发地震等属于天然地震。有人类活动引起的地震振动称为人工地震。如核爆炸、化学爆炸和机械振动等人类军事活动、生产活动引起的地震振动。
构造地震:由于地下岩层快速错动和破裂所造成的地震。此类地震约占全球地震总数的90%以上,对人类的危害最大。
火山地震:由火山爆发而引起的地震。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
塌陷地震:有局部地层的突然陷落,猛烈冲击岩石层造成的地震。
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和油田注水等引起的地震。
地震震级与烈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每增加一级,其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3倍。对于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距离震中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中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3度:少数人有感,仪器能记录到
4-5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摆动。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毁灭性的破坏。
地震概况
直接灾害
地面破坏:如裂缝、隆起或陷落
建筑物的破坏:房屋倒塌、桥梁断裂、水坝开裂、铁轨变形。
山崩、滑坡、海啸
次生灾害
火灾、水灾、
毒气泄露、瘟疫
地震前兆
地下水异常
生物异常
地声异常
电磁异常
气象异常等。
地震前兆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动,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民谚:
地震防护知识—震前
大震的预警现象和预警时间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一般约有十几秒钟的预警时间,大震的预警现象主要有:地面的颠动、地声、地光,建筑物的晃动等。
地光明亮而恐怖。
地声强烈而怪异。
地面和房屋的上下颠动及水平晃动。
大震时人们的感受
身体严重失控,不能自主行动。
突然出现的灾变,使人们产生巨大的恐惧。
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烟尘,伴有火灾时更是浓烟滚滚,尘雾弥漫。
▲遇到地震要冷静逃生不可乘电梯。发生地震的时候,如果正好在室内,应保持镇定并选择较理想的地方就近躲藏。
▲避震应选择结实、能掩护的物体。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震中救命三角区
很多人不懂这个三角区,所以他们教孩子这样!
假如地震发生,你应该这样做:
1、迅速寻找一个大而坚实的物体
2、移动并靠近它的一侧
3、尽量卷缩自己身体靠下
假如地震发生,你不能这样做
1、躲到桌子,床下和汽车里
2、靠墙站立或蹲下
3、站在门框边上
哪里可以迅速找到活命三角区?
如果你来不及逃到室外,这里都可以是:
最好躲在支撑多空间小的卫生间
假如你正好在汽车边上?
在车内的人会被路边坠落的物体砸伤
地震无辜受害者都是呆在车内
离开车辆,靠近车辆坐下
或躺在车边
所有被压垮的车辆旁边都有一个3英呎高的空间,除非车辆是被物体垂直落下
再次强调,如果你想在大地震时活下来!
请记住“活命三角区”!
小震时,防砸伤,找掩蔽物
大震时,防压伤,找三角区
避震秘笈:高楼住户别往外跑
什么样的方法能避险
  
假如地震真的来了,二层以上的住户千万别往外跑,首先应该找个最安全的角落躲起来。因为破坏性地震从感觉到震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只有12秒的时间,跑出去根本来不及,反而更危险。而且你也不要去关电关水关气等,在分秒必争的情况下,请相信我们的水电气等部门的应急措施,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切断电源关掉水闸气阀等。
策略一: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
这是避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国内外许多起地震实例表明,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居民楼房应具有抵御烈度为8度的地震破坏的能力。专家建议,地震发生时先不要慌,保持视野开阔和机动性,以便相机行事。
策略二:避震位置至关重要。
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如果家里有暖气系统的话,蹲在暖气旁较安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躲在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若厨房、卫生间处在建筑物的犄角旮旯里,且隔断墙为薄板墙时,就不要把它选择为最佳避震场所。
此外,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因为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四肢被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躺卧的姿势也不好,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
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此外,还应该注意
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
在楼区时,根据情况,
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
安全。
策略三: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
这是确保在都市震灾中获得他人及时救助的重要原则。
★不要靠近煤气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
★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可躲在窗户下面;
★尽量靠近水源处。
一旦被困,要设法与外界联系,除用手机联系外,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
教室避震就近藏,盲目乱跑无希望。在学校等人员集中场所遇到地震时,如果正在上课,学生应听从老师的指挥,迅速抱头、闭眼、就近躲在各自的
课桌底下沿边角处,待地震过后再有次序地撤离到外面的空地上,切勿盲目乱跑。
地震防护知识
应急需要些
什么东西呢?
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因为你已经做好准备了,因为你有求生的机会,只要沉着应战,合理避震,肯定能化险为夷的。
汶川回忆录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大爱无言,真爱无边!
那些活泼的身影呢······
教学楼垮了,随着一股浓烟就席卷而来,接着······
愿你们在天堂里安息。
英雄已经远行。
在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中,多少个人民子弟兵在抢险救灾一线,为抢救群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英雄壮举感天动地,感动之余最该做的就是行动,让我们沿着英雄的足迹前进,让英雄永不孤单!”
何谓英雄?
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年仅9岁。是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好的林浩,一直是班上的班长。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班上正在上数学课。林浩刚跑到教学楼的走廊上,就被楼上跌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有一个同学压在林浩背上,林浩怎么都动不了。当时,垮下来的楼板下,有一个女同学在哭,林浩就告诉她,不要哭,他们一起唱歌,后来,小林浩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
逃出来的林浩,并没有跑开,而是去救还压在里面的同学,“爬出来后,林浩看到一个男同学压在下面,我就爬过去,使劲扯,把他扯了出来。”说起自己救人时的情景,林浩显得很镇定,稚嫩的童声中,还带有几许乡音。连续救了两个同学的林浩,再次跑进教学楼救人。是什么让年仅九岁的林浩不畏生命危险再次冲进倒塌的房屋里?是责任心,是那一句“我是班长”。是小林浩心中的信念。他是班长,他认为自己就应该去救、去帮助同学们。
512大地震后废墟上开出的花朵
【战友,让我再给你点一次烟】今日中午12时40分许,在奔赴雅安救灾途中坠入崖下河里的军车中载有17人,其中2人牺牲、2人重伤、4人轻伤。目前,伤员已经送入当地医院救治。这是战友在牺牲战士的遗体前,默默地捎上了三根烟。
他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生活。今晨,姐弟起来倒垃圾,被倒下的房子砸中。关键时刻,12岁的姐姐扑向两岁弟弟,保护他。姐姐砸成重伤,弟弟得救了!姐姐送到条件更好的医院,让我们为姐姐祈祷!
让爱不老!
让我们点燃烛光,默默地静立,
  
为地震中逝去的亲人和英雄们祈祷

希望他们在天的另一边好好安息。
  
也为在地震中幸存的人祝福,
愿他们走出悲伤,幸福快乐地生活。
地震防护实践活动
一、地震是如何发生的(有几个成因)
二、地震的前兆和预测
三、地震时的避震方法(家里、学校、公共场所、郊外)
四、地震后的自救与互救(如果被压在废墟下应该怎么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