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熔化和凝固基础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物体熔化与凝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熔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B.晶体熔化过程中物质不会处于固液共存态C.非晶体凝固过程中不需要放热D.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2.下列物质中,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A.水晶、食盐、黄金B.玻璃、水、石英C.萘、铁、松香D.塑料、沥青、蜂蜡3.如图所示是“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海波和石蜡熔化时都需要吸热B.实验时如果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可能错过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的过程,无法看出海波是晶体C.降低烧杯中水的初温能延长海波熔化时间(即处于熔点的时间)D.实验中不需要控制海波与石蜡的质量相等4.下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熔化过程B.乙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是冷却过程C.丙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熔化过程D.丁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加热过程5.某白色固体在150℃时开始熔化,当温度升到230℃时还没有熔化完,下列图像中能反映该白色固体凝固特点的是( )A.B.C.D.6.如图,在标准大气压下0℃的环境中,将装有冰块的试管放在装有冰块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温度可以到0℃,但不熔化B.温度可以到0℃,并且部分熔化C.温度不可能到0℃,也不熔化D.由于烧杯中的冰熔化会吸走试管中的热量,所以试管中冰会变多7.把一盆0℃的水放到-5℃的房间里,在水完全结成冰之前,这盆冰水的温度( )A.等于-5℃B.等于0℃C.介于0~-5℃之间D.无法确定8.海波的熔点为48℃,如果海波的温度正好是48℃,则海波处于( )A.固态B.液态C.固液混合态D.三种状态都有可能9.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A.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糕一会儿化成水B.把铁水倒进模具铸成零件C.烈日下,沥青路面变软D.冰糖放进水里,不久就不见了10.甲、乙两盆水中都有冰块,甲盆里的冰少,乙盆里的冰多,两盆里的冰都不熔化,则( )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高B.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低C.甲盆水的温度等于乙盆水的温度D.不能判断两盆水的温度高低11.如表列出了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水银金铜钢钨熔点(℃)﹣391064108315153410沸点(℃)3572500236027505900A.金块在钢水中不会熔化B.因为钨丝的沸点比较高,所以电灯里的灯丝是用钨丝制成的C.在﹣40℃时,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D.表中所列出的金属,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二、填空12.固体可分为___体和________体;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______(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______,继续吸热);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1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________;继续_______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______;继续________热;14.小强对热现象的有关实验进行如下探究:(1)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其目的是使冰______;根据图甲可知,冰属于______(选填“晶体”“非晶体”)。(2)结合两次实验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15.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这次在空间站阶段首次飞行任务告捷的背后,来自厦门大学的科研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火箭点火后,发射台附近产生了大量“白气”,这是台下导流槽内的水在高温火焰下发生物态变化,先_________成水蒸气,然后________形成小水珠,为保证飞船返回时安全,船体上涂有一层特殊固体物质,在高温下,先________然后________,这两个物态变化过程都需要_________,以防温度过高。16.把豆腐放在冰箱里,几天之后,冻豆腐就成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豆腐上出现了许多小孔,由于这些小孔,汤味才容易进入其中,豆腐吃起来更有滋味,冻豆腐中的小孔是因为豆腐中的水分先_____然后又______形成的(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17.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物质水银酒精甲苯铅奈熔点/℃-38.8-117-9532880.5沸点/℃35778.51111740218(1)-80℃时酒精呈______态;(2)铅在328℃时呈______态;(3)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制成的;若要测量铅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做测温物质。三、实验题18.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组装实验器材时合理的先后顺序是______(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2)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使海波______。(3)海波的熔化时间为______min。(4)当海波温度为48℃时,海波所处状态是______(填字母标号)。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D.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19.图甲是小明“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时刻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___________℃。(2)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到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主要目的是使碎冰块___________。(3)图丙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此可知冰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6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4)小明又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___________(选填“试管”、“烧杯”或“试管和烧杯”)中的水发生了沸腾现象,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发生变化。20.探究:冬天,在沿海地区,路上已经积了厚厚的冰,往往海水并没有结冰,这是为什么呢?(1)猜想:水中含盐越多凝固点越______(高/低)。(2)主要器材和装置:冰箱、三只烧杯、足量水、一些盐、三只温度计(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①在烧杯中装入相同质量的水,分别加入质量______的盐;②将烧杯置于______;③观察温度计,记录混合液______时的温度。(4)下表是某组同学记录的数据:含盐量较少量中等量较多量凝固点/℃-1-3-6分析上述数据,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2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烧杯中有适量的300g水,大试管中有100g碎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他用温度计测量冰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冰块充分接触,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试管放到烧杯水中适当位置,不能碰到烧杯底;B.了解冰块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范围;C.读取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仍和冰接触。记录温度计的示数;D.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2)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先确定______(选填“铁棒A”、“铁夹B”或“铁圈C”)的位置;(3)实验采用了水浴加热法,其目的是______;(4)待温度升高至﹣5°C每隔大约______(填“1min”或“5min”)记录一次温度;(5)如图丙所示,第9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当该物质0°C时,处于______;A.固态B.液态C.固液共存态D.三种状态都有可能(6)不改变装置,他将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加热,绘制了DE段,他在DE段______(选填“能”、“不能”)看到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原因是:______。参考答案1.D2.3.C4.A5.C6.A7.B8.D9.B10.C11.C12.晶非晶固定熔点和凝固点升高相同13.熔点吸收凝固点放14.受热均匀晶体温度不变15.汽化液化熔化汽化吸热16.凝固熔化17.液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水银18.自下而上均匀且缓慢受热(或均匀受热)5D19.-4缓慢均匀熔化晶体固液共存态烧杯20.低不等冰箱里凝固水中含盐越多凝固点越低21.BDAC铁圈C使物质受热均匀1min固液共存不能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后不能持续吸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