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备课无忧视频导入:荆轲刺秦王荆轲所刺的秦王,就是后来的秦始皇。大家了解秦始皇吗?秦始皇,出生于赵国邯郸,秦庄襄王之子,“千古一帝”。他政治上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上废分封行郡县。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其是中国历史上首位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完成华夏大一统,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尔可知天子之怒呼?天子怒,浮尸百万,血流千里。——秦始皇第9课秦统一中国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学习目标:1、识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了解其重要意义;2、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的具体内容;3、通过对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分析,认识该制度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4、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视频:秦始皇材料一:战国七雄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严重破坏和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自然人心厌战,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材料二:立木立信商鞅变法:实力最强材料三:嬴政的雄才大略秦为什么能够统一全国??目标导学一、秦灭六国新知讲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嬴政即位后,招募人才,及时听取建议,做了充分的准备,采取正确战略战术)民心所向(连年战争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人民渴望统一)国富兵强(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1、秦灭六国的原因:个人天下大势秦国秦王嬴政军事优势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目标导学一、秦灭六国齐楚燕赵魏韩战国七雄秦齐楚燕赵魏韩识图学史2、秦灭六国的过程:思考:秦国首先会吞并哪个国家?为什么?目标导学一、秦灭六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8年灭赵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前221年灭齐秦楚齐韩赵魏燕寿春临淄邯郸大梁郑蓟勃海海东河水水汾咸阳2、秦灭六国的过程:辽东时间:策略:顺序:韩赵魏楚燕齐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思考:秦国为什么首先进攻韩国?目标导学一、秦灭六国咸阳秦公元前221年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秦朝公元前221年嬴政咸阳3、秦朝的建立东海南海陇西长城一带秦朝疆域目标导学一、秦灭六国新知讲解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社社会的进步。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4、秦统一的意义意义:目标导学一、秦灭六国公元前221年农历十月一日,刚刚成为帝都的咸阳城披上了吉祥的瑞雪。 这一天恰好是秦始皇的39岁生日,也是他称帝后的第一个生日。帝国的大臣们纷纷揣着精心书写的贺寿诗章,赶到皇宫为始皇祝寿。没料到秦始皇没有丝毫过寿之意,而是带着忧患的语调说:华夏之积弊,非彻盘整治无以重生!秦王嬴政目标导学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新知讲解目标导学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识图学史视频:秦始皇统一措施人物扫描目标导学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1)秦统一后,原先各自为政形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2)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和巩固统一。思考:秦朝创建中央集权的原因是什么?(一)皇帝制度2.特点: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即:皇权至上、皇位独尊。1.最高统治者——皇帝材料一: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自认“德兼三皇,功盖五帝”,自称“始皇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天子独以印称玺”“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三皇:天皇地皇泰皇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目标导学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材料研读思维导学目标导学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皇帝中央政权机构与职权总揽大权,皇权至上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行政军事监察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中央政权制度实质: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丞相王绾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zhèn,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你支持哪个?政治:中央集权制度之地方政府目标导学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目标导学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秦统一全国后,把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行政长管称郡守;郡下设县,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任免权: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郡县制郡守县令或县长①作用: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税等制度推向全国。②影响: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三)地方制度乡亭里新知讲解思维导学目标导学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郡(守)县(令或长)县县最高统治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皇帝总揽大权,皇权至上。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行政军事监察拓展延伸试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目标导学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性质: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相同点分封制郡县制不同点目标导学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拓展延伸1、文化上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壁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行的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文化:统一文字——小篆目标导学三、巩固统一的措施齐币楚币燕币秦币秦圆形方孔半两钱改变了以往币值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交流。2、经济上: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经济:(1).统一货币:秦圆形方孔“半两”铜钱目标导学三、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国有一个人,他在国内为他的夫人做了一条长裙,到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裁缝做了一条同样的裙子,取货的时候发现竟然是一条超短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是裁缝弄错了呢?假如你是秦始皇,你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2、经济上:目标导学三、巩固统一的措施视频:秦统一中国度:长度单位量:容积单位衡:重量单位2、经济:(2)统一度量衡:秦始皇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目标导学三、巩固统一的措施目标导学三、巩固统一的措施3、交通上:秦皇古道战国时期,各国道路宽窄不同,车辆种类繁多,车轨尺寸混乱。秦统一后修筑了驰道、直道等统一规格的道路。为了保护路面,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灵渠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南北水运交通。意义:便利各地交通往来,便利南北水运交通。车同轨,修驰道,凿灵渠。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意义:长城的修筑抵御了匈奴的进攻,巩固了北边边防,保护了中原生产的发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象征。但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是秦暴政的表现之一。4、军事上:臣自追随吾皇以来,备受重用,奉命统率30万大军镇守北疆。今北方匈奴不断侵扰,百姓苦不堪言。臣以为应早早提防。请皇上下旨定夺。——蒙恬目标导学三、巩固统一的措施目标导学三、巩固统一的措施内蒙古秦长城燕长城赵长城4、军事上:4、军事上:目标导学三、巩固统一的措施探究:结合之前所学内容,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有什么不同?郡县制分封制条件内容作用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下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分封制下的诸侯爵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是地方的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分封制下的诸侯国拥有很强的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合作探究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对此你什么看法?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我方唱罢,你方登场活动探究秦灭六国前221年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北筑长城南开灵渠建立巩固1.假如有一位秦朝的政府官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整理奏折,最重要的是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位政府官员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2.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天下“统于秦”发生在( )A.公元前356年B.公元前230年C.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202年BC3.右图历史人物在历史上最大的功绩是( )A.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B.修筑驰道,统一车轨C.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D.修筑了万里长城C4.(2020年四川广安)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开创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的措施是A.用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用“三司”代替行中书省D.用军机处代替议政王大臣会议5.(2020年安徽)据《史记》载:“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这说明A.秦朝法律影响后世B.法治思想始于秦朝C.秦朝实行严刑峻法D.法律助推秦灭六国BA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材料二:秦朝创立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它包括: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反击匈奴,开发边疆,兴修灵渠。(1)材料一中的“王”指的是谁?“初并天下”是指哪一历史事件?阅读材料找出这位“王”首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2)从材料二中找出促进了秦朝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开发边疆的措施?(3)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评价秦始皇。(1)嬴政;统一六国;郡县制。(2)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文字处理。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移民垦田戍边;征发人力筑万里长城;统一东南和岭南,兴修灵渠。(3)秦始皇在历史上有功有过,但不失为“千古一帝”。或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万世暴君”,但不失为“千古一帝”。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9课秦统一中国必背考点知识点一、秦灭六国1.秦灭六国: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善于用人,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战国以来长年的战争,人民渴望统一。长平之战之后六国无力与秦国抗衡。2.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3、意义: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的意义是什么?(学说话,尤其注意第三点)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统一的趋势成为此后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③顺应了历史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有利于当时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知识点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1.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之下,设立三公制度:中央政治机构,由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事务)统领,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君主专制、独裁)。2.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3.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再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这就是君主专制,这就形成了封建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知识点三、巩固统一的措施1.统一文字: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后来又改为隶书),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2.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3.统一度量衡: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器由国家统一监制。4.车同轨: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陆路交通四通八达。5.开灵渠、修长城:派人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为了抵御匈奴侵扰并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6.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9课秦统一中国中考真题测试(教师版)一、选择题1.(2021年湖南衡阳中考真题)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解读下面的中国历史时间轴,关于古代史上朝代及其阶段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A.①是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分B.②是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C.③是隋唐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D.④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与对外开放,【答案】A【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秦汉是中国第一个封建大统一时代,故A正确;公元581年隋朝建立,907年唐朝灭亡,②是隋唐时期,故B错误;公元1368元朝灭亡,明朝建立,③是宋元时期,故C错误,④是明清时期,但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没有对外开放,故D错误。综上故选A。2.(2021年湖北宜昌中考真题)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举措是A.尊王攘夷B.商鞅变法C.统一文字D.统一度量衡【答案】B【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在各国的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故B正确;尊王攘夷就是诸侯国维护中原周天子的统治地位,抵御外来的异族侵略势力,这不利于秦国统一全国,故A错误;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的措施,故C、D错误。综上故选B。3.(2021年海南中考真题)下列三幅地图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分封制度趋于完善B.向大统国家发展C.兼并成争连的不断D.统一国家不断巩固【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春秋到战国再到秦朝,诸侯国数量逐渐减少,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出现了局部统一,使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所以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从分裂到统一,没有涉及分封制度趋于完善,所以A不符合题意;兼并战争不断只是片面信息,主要是反映从分裂到统一,所以C不符合题意;题干图片反映的是从分裂到统一的趋势,没有涉及统一国家不断巩固,所以D不符合题意。4.(2021年江西中考历史)秦开创的体制包含三大要素:君主“独制”,地方集权于中央,以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材料中“体制”的创立A.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B.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C.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D.导致阶级矛盾严重激化【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君主‘独制’,地方集权于中央,以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封建政治制度萌芽于战国,确立和巩固在秦汉,是由三项基本制度构成:皇帝制度、等级官僚制度和地方郡县制度。其中皇帝制度居于核心和主导地位,影响并制约这其他两项制度的发展,所以说秦开创的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故选A;儒学主导在汉武帝时期,B错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C错误;材料体现的封建政治制度的格局,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不会导致阶级矛盾严重激化,D错误。5.(2021年云南昆明中考真题)秦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A.分封制B.郡县制C.刺史制度D.行省制度【答案】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由中央任免,故B正确;分封制是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故A错误;刺史制度是西汉时期的地方监察制度,故C错误;行省制度开始于元朝,故D错误。6.(2021年湖南怀化中考真题)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下列选项对研究秦朝历史可信度最高的是A.B.C.D.【答案】A【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里耶秦简是在秦代古城遗址出土的,上面记载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层面的信息,是研究秦代的历史的第一手文献和档案资料,故A正确;《秦始皇》电视剧是后人根据事迹拍摄的,《资治通鉴》是古代史学家通过口耳相传以及当时流传的史料编著的史书,八达岭长城是明朝建立的,他们可信度都不如里耶秦简高,故BCD错误。综上故选A。7.(2021年福建中考真题)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A.人口数量的增长B.铁制工具的出现C.国家体制的作用D.筑路技术的提高【答案】C【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秦始皇之所以能够迅速贯彻执行“车同轨”的措施,主要是因为秦朝确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能够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来从事某项重大工程建设,C正确;人口数量的增长、筑路技术的提高并不是主要原因,在题干中也没有得到体现,AD排除;铁制工具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B排除。故选C。8.(2021年无锡中考真题)秦朝的百姓,如要去集市采购生活用品,他应该携带的货币是A.B.C.D.【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统一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C正确;刀币主要流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燕、赵等国,A错误;布币主要流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诸侯国,B错误;D是蚁鼻钱,是战国时期楚国流通使用铜贝,D错误。综上故选C。9.(2021年山东聊城中考真题)《史记·李斯列传》载:“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候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这评价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皇帝制D.世袭制【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斯说的是秦朝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稳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巩固统一。B正确;秦朝废除了分封制。A错误;“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候者”与皇帝制度、世袭制无关;CD错误。综上故选B。10.(2020年贵州黔西南)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A.周武王B.齐桓公C.秦始皇D.唐太宗【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解答】由材料“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可知西安碑林博物馆中石碑上的这段材料反映的是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历史。所以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秦始皇。故选:C。11.(2020年重庆A)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某学校历史组在当天推出了以“融合:从春秋到秦汉”为主题的文物图片线上展览。下列符合该主题的图片有①②③B.①②④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从春秋到秦汉”,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不属于这一时期,①排除;吴王夫差是春秋时期的诸侯王之一,属于这一时期,②正确;战国铜壶反映了当时的水陆攻战,属于这一时期,③正确;秦半两钱反映的是秦朝统一货币,属于这一时期,④正确。故选D。12.(2020年安徽)据《史记》载:“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这说明A.秦朝法律影响后世B.法治思想始于秦朝C.秦朝实行严刑峻法D.法律助推秦灭六国【答案】A【解析】考查点:秦朝的法律。解题思路:正确解读题干材料。在秦朝统一前,各国有各自的法律,而在商夏时期,法律非常的不完善。在秦统一后才是一个国家的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所以说“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由此可见,秦朝法律影响后世。故A符合题意;法治思想始于秦朝的说法错误,排除B;秦朝实行严刑峻法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C;秦灭六国后建立秦朝,秦始皇明法度,定律令。排除D。故选A。13.(2020年福建)如图所示秦始皇时代标准量器的铭文字体属于小篆B.楷书C.行书D.草书【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统一文字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流与发展,因此秦始皇时代标准量器的铭文字体属于小篆,A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故选A。14.(2020年山东潍坊)18年前,38000多枚秦简在湖南里耶小城出土,“复活”了秦朝历史。其中最能体现“一统之治”的是A.鼓励耕织、奖励军功B.设置郡县、征调徭役C.开垦农田、制作农具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秦简”、“秦朝历史”、“一统之治”,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秦始皇还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徭役,开凿灵渠、修建长城、骊山陵墓等。B正确;鼓励耕织、奖励军功,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A排除;开垦农田、制作农具,不能提现秦朝的“一统之治”,C排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方面的措施,D排除;故选B。15.(2020年湖北随州)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A.分封制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C.郡县制D.行省制度【答案】B【解析】考查点:秦朝建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是指秦始皇奠定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此后我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基础,因此“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B正确;秦始皇时期废分封行郡县,因此A错误;郡县制是中央集权的组成部分,C概括不全面,C错误;行省制度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D错误。综上故选B。材料题16.(2021年南京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代,国家的外部形式表现为方国联盟,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分布在天下各地,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并通过宗法礼制,确定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中国历史》材料二东周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态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国家的治理方式由分封制向直接行政管理过渡,复合制国家开始向单一制国家转变。秦朝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三位一体的封建国家政治体制,两汉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古代中国辽阔版图的基本轮廓……形成以“汉”命名的民族共同体。——《简明中国历史读本》请回答:(1)“商”的建立者是谁?据材料一,商、西周时国家外部形式的特点分别是什么?(2)据材料二,列举“国家形态"转折的表现,并结合商鞅变法的一项措施予以说明。(3)对比材料一、二,归纳秦汉时期国家治理的新发展。(4)综上所述,概括秦汉时期的历史地位。【答案】(1)汤。松散的方国联盟;通过分封制和宗法礼制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2)国家的治理方式由分封制向直接行政管理过渡,复合制国家开始向单一制国家转变。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3)秦朝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三位一体的封建国家政治体制,两汉进一步完善(4)确立并完善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古代中国辽阔版图的基本轮廓;形成了以“汉”命名的民族共同体;是中国古代第一次封建大一统时期。【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汤灭掉夏朝,建立商朝。据材料一“商代,国家的外部形式表现为方国联盟,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可知商朝国家外部形式的特点是松散的方国联盟;据材料一“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分布在天下各地,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并通过宗法礼制,确定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可知西周国家外部形式的特点是通过分封制和宗法制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2)依据材料二“东周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态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国家的治理方式由分封制向直接行政管理过渡,复合制国家开始向单一制国家转变”可知“国家形态"转折的表现是国家的治理方式由分封制向直接行政管理过渡,复合制国家开始向单一制国家转变。结合商鞅变法的所学知识,商鞅变法中在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方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3)依据材料二“秦朝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三位一体的封建国家政治体制,两汉进一步完善。……”归纳秦汉时期国家治理的新发展是秦朝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三位一体的封建国家政治体制,两汉进一步完善。(4)据材料“秦朝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三位一体的封建国家政治体制,两汉进一步完善”得出确立并完善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据材料“……奠定了古代中国辽阔版图的基本轮廓……”得出奠定了古代中国辽阔版图的基本轮廓;据材料“形成以‘汉’命名的民族共同体”得出形成了以“汉”命名的民族共同体;再结合所学知识,秦汉是中国古代第一次封建大一统时期。17.(2021年四川德阳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王(始皇)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做事,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百姓庶民,抛弃以仁义治天下的政策,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治民,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译编自贾谊《过秦论》(贾谊,汉初儒生,官至太中大夫)材料二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都县制是最大的公;虽然他的动机是为私的,是皇帝想要巩固个人的权威,使天下的人都臣服于他,但是废除分封,以天下为公,却是从秦朝就开始了……这不是秦始皇的本意,而是形势发展的结果。——译编自柳宗元《封建论》(柳宗元,生活于唐中后期藩镇割据时代)(1)根据材料,概括贾谊和柳宗元评价秦始皇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不同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秦始皇。【答案】(1)不同之处:贾谊认为秦始皇统治残暴;柳宗元则认可秦始皇废分封行县制。“主要因素”:个人立场、时代背景不同等。(2)评价:秦始皇灭六国,结束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但是,秦始皇的统治也很残暴,残酷的剥削和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特别是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其残暴统治最终导致了秦的灭亡。秦始皇一生功过分明,但总的来说功大于过。【详解】(1)“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一信息“抛弃以仁义治天下的政策,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治民,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概括得出:贾谊认为秦始皇统治残暴;由材料二信息“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都县制是最大的公”得出:柳宗元则认可秦始皇废分封行县制。“主要因素”,依据所学知识从个人立场、时代背景不同等角度分析。(2)“评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秦始皇灭六国,结束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但是,秦始皇的统治也很残暴,残酷的剥削和严酷的法律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特别是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其残暴统治最终导致了秦的灭亡。秦始皇一生功过分明,但总的来说功大于过。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9课秦统一中国中考真题测试(教师版)一、选择题1.(2021年湖南衡阳中考真题)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解读下面的中国历史时间轴,关于古代史上朝代及其阶段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A.①是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分B.②是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C.③是隋唐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D.④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与对外开放,2.(2021年湖北宜昌中考真题)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举措是A.尊王攘夷B.商鞅变法C.统一文字D.统一度量衡3.(2021年海南中考真题)下列三幅地图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分封制度趋于完善B.向大统国家发展C.兼并成争连的不断D.统一国家不断巩固4.(2021年江西中考历史)秦开创的体制包含三大要素:君主“独制”,地方集权于中央,以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材料中“体制”的创立A.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B.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C.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D.导致阶级矛盾严重激化5.(2021年云南昆明中考真题)秦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A.分封制B.郡县制C.刺史制度D.行省制度6.(2021年湖南怀化中考真题)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下列选项对研究秦朝历史可信度最高的是A.B.C.D.7.(2021年福建中考真题)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A.人口数量的增长B.铁制工具的出现C.国家体制的作用D.筑路技术的提高8.(2021年无锡中考真题)秦朝的百姓,如要去集市采购生活用品,他应该携带的货币是A.B.C.D.9.(2021年山东聊城中考真题)《史记·李斯列传》载:“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候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这评价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皇帝制D.世袭制10.(2020年贵州黔西南)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A.周武王B.齐桓公C.秦始皇D.唐太宗11.(2020年重庆A)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某学校历史组在当天推出了以“融合:从春秋到秦汉”为主题的文物图片线上展览。下列符合该主题的图片有①②③B.①②④①③④D.②③④12.(2020年安徽)据《史记》载:“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这说明A.秦朝法律影响后世B.法治思想始于秦朝C.秦朝实行严刑峻法D.法律助推秦灭六国13.(2020年福建)如图所示秦始皇时代标准量器的铭文字体属于小篆B.楷书C.行书D.草书14.(2020年山东潍坊)18年前,38000多枚秦简在湖南里耶小城出土,“复活”了秦朝历史。其中最能体现“一统之治”的是A.鼓励耕织、奖励军功B.设置郡县、征调徭役C.开垦农田、制作农具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5.(2020年湖北随州)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A.分封制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C.郡县制D.行省制度材料题16.(2021年南京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代,国家的外部形式表现为方国联盟,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分布在天下各地,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并通过宗法礼制,确定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中国历史》材料二东周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态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国家的治理方式由分封制向直接行政管理过渡,复合制国家开始向单一制国家转变。秦朝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三位一体的封建国家政治体制,两汉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古代中国辽阔版图的基本轮廓……形成以“汉”命名的民族共同体。——《简明中国历史读本》请回答:(1)“商”的建立者是谁?据材料一,商、西周时国家外部形式的特点分别是什么?(2)据材料二,列举“国家形态"转折的表现,并结合商鞅变法的一项措施予以说明。(3)对比材料一、二,归纳秦汉时期国家治理的新发展。(4)综上所述,概括秦汉时期的历史地位。17.(2021年四川德阳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王(始皇)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做事,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百姓庶民,抛弃以仁义治天下的政策,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治民,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译编自贾谊《过秦论》(贾谊,汉初儒生,官至太中大夫)材料二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都县制是最大的公;虽然他的动机是为私的,是皇帝想要巩固个人的权威,使天下的人都臣服于他,但是废除分封,以天下为公,却是从秦朝就开始了……这不是秦始皇的本意,而是形势发展的结果。——译编自柳宗元《封建论》(柳宗元,生活于唐中后期藩镇割据时代)(1)根据材料,概括贾谊和柳宗元评价秦始皇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不同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秦始皇。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wmv 秦始皇简介.mp4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必背考点.doc 第9课 秦统一中国(中考真题测试)学生版.doc 第9课 秦统一中国(中考真题测试)教师版.doc 第9课 秦统一中国(同步精品课件与视频).pptx 第9课秦统一中国.mp4 荆轲刺秦王.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