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物质的密度●知识梳理密度每种物质都有各自的特性,密度是一个表示物质特性并且应用比较广泛的物理量。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ρ=m/v 公式的变形: v=m/ρ (已知质量和密度,求体积)m=ρv (已知密度和体积,求质量)3.单位:克/厘米3,千克/米3 (要注意两种单位的相互换算) 1克/厘米3=103千克/米3*(密度单位的物理意义)如:水的密度是1.0×103kg/米3表示: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4.物质的密度和它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5.密度的计算与应用 应用一:物质的鉴定与鉴别(利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应用二:证明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典型例题解析【例1】小明想了解5角硬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便进行了如下实验:5角硬币体积(立方厘米)质量(克)20个9.6(1)请把天平的读数填入表格中。(2)小明查得有关金属的密度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初步判定5角硬币主要由制成。(3)在不损坏人民币的情况下,利用可以进一步验证小明的判断。【精析】本题考察对学生天平的读数能力,以及对基本的密度公式的运用。学生容易读错读数。【解答】75.6克铁磁铁【学法指导】①正确学会使用基本的测量工具,学会读数及记录②要正确了解密度是物物质的一种属性的真正内涵③要学会对数据的处理。?【例2】妈妈在做菜时问小刚,你知道花生油的密度是多少?⑴小刚想:花生油是油类,它的密度应该比水小。于是他滴了一滴油在水中,发现油浮在水面上,由此可以证明他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的。⑵到学校后,他做了如下实验: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为150g,然后将一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再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质量为107.6g,读出量筒中花生油的体积,如图甲所示,最后算出花生油的密度。请你将测得的结果填入下表中。(3)图乙是他在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时的情景,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________。【精析】这是考察学生实验能力的探究题。考察学生对于密度的知识以及对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步骤。利用表格处理数据,通过表格能够将复杂的物理问题展现出来,而且较直观的把测量的量凸现出来。【解答】(1)正确或对(2)如下图(3)用手直接拿砝码【学法指导】弄清题给的物理过程,选准解题的知识点,关于密度的定义和测量密度需要已知的物理量。【例3】小伟同学想在炎热的夏天测定冰块的密度,请你帮助他设计出实验的主要步骤.【精析】本题是一题与生活联系的科学实验题。考察学生对密度测量的掌握和如何用仪器通过转换法来测量比较难测的物理量。学生容易直接测量冰块的体积,没有考虑到是夏天冰块容易熔化。【解答】【学法指导】转换法可以把抽象和难控制的物理量变成具体和易控制的量,本题就是夏天冰要熔化,所以不能直接测固体的体积。对于一些难测的物质要考虑它的性质,比如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还要开拓思维,一题多解。模拟预测训练【基础过关题】1.关于一把铁锤和一只铁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锤的质量大,密度也大 B.铁钉的体积小,密度大C.由于都是铁,密度相同 D.铁钉的质量小,密度也小2.下面有关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因此,同一种物质其密度大小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B.密度的单位kg/m3比g/cm3要大C.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D.通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3.甲物质的密度为2.5t/m3,乙物质的密度为2.5kg/dm3,丙物质的密度为2.5g/cm3,丁物质的密度为250kg/m3,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A.甲B.乙C.丙D.丁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C.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lm3铜的质量为8.9×103kg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5.如图所示,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________m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则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__k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体积相等的冰和水,其质量之比是______,密度之比是_______,质量相等的冰和水其体积之比为______。(ρ冰=0.9×103千克/米3)7.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大约是(空气密度约为1.29kg/m3)()A.3.0kgB.30kgC.300kgD.3000kg8.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和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之间的关系是()A.ρA>ρB>ρCB.ρA<ρB<ρCC.ρA=ρB=ρCD.无法判断9.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现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已知ρ硫酸>ρ盐水>ρ酒精,则这三个容器中依次分别装的是()A.硫酸、盐水、酒精B.盐水、酒精、硫酸C.酒精、硫酸、盐水D.硫酸、酒精、盐水10.在实验室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以下实际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操作步骤是()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将适量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倒掉油后的烧杯质量11.用等质量的铜,铁,铅,分别制成体积相等的空心球,(ρ铅>ρ铜>ρ铁),则空心部分最大的是()A.铜球B.铁球C.铅球D.一样大12.以下四组器材中,能测出一个形状不规则石块密度的是()(1)刻度尺、天平和砝码(2)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3)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4)弹簧测力计、水、细线、烧杯A.(2)(4)B.(2)(3)C.(1)(2)(3)D.(2)(3)(4)13.小明用一个最多能装5kg水的塑料桶装豆油,则桶内豆油的质量()A.大于5kgB.小于5kgC.一定等于5kgD.可能等于5kg14.为了寻找反物质或暗物质,中、俄、美等十几国联合研制并于1998年用航天飞机发射了“α-磁谱仪”,其核心是我国研制的永磁体,其质量达2t.这个永磁体的主要材料是铁质,外形为直径120cm、高80cm的圆柱体,它的平均密度为________kg/m3,估计它是否是实心的?_____(ρ铁=7.8×103kg/m3)15.小明用天平、大杯、小杯和密度为ρ的水测一石块的密度.请回答下列问题:(1)天平平衡时如图1所示,石块的质量m=。(2)小明测量石块体积的操作步骤如下:a.测出空小杯的质量为m1b.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图2放置c.把石块缓缓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d.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总质量为m2请你指出步骤b的错误之处:。(3)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石块体积为;石块密度为(设步骤b中的错误已改正).16.我国约有4亿多人需配戴近视或远视眼镜.组成眼镜的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指标如下表:材料技术指标树脂镜片玻璃镜片铜合金钛合金透光量92%91%---------密度(kg/m3)1.3×1032.5×1038.0×1034.5×103性能较耐磨损耐磨损较耐腐蚀耐腐蚀(1)若要你选择,你会选择什么样的镜片?试说出你选择的结果及理由.(2)若你所选择的镜片每块体积为4×10-6m3,试求出该副眼镜的镜片质量.(3)若所用的是一副铜合金镜架,其质量为2×10-2kg,.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这副镜架的质量是多少?【能力提升题】17.一个质量为0.25千克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千克,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千克,那么某液体的密度是()A.1.75×103千克/米3B.1.2×103千克/米3C.1.16×103千克/米3D.1.0×103千克/米318.医院里有一个氧气瓶,它的容器是10dm3,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5g氧气,则瓶中剩余氧气的密度为()A.1kg/m3B.2kg/m3C.2.2kg/m3D.2.5kg/m319.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分别浸没在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水杯里后,两杯中水面恰好与杯口相平,且无溢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ρ铜>ρ铝)()A.放铝块的盛水较多B.放铜块的盛水较多C.两杯水一样多D.无法判断20.科学活动课上,张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黄色的乒乓球和一个玻璃球全部埋入装有米的大烧杯中,摇晃烧杯一段时间,乒乓球从米中“跑”了出来。看到这个现象,同学们十分惊讶:乒乓球为什么能“跑”出来,而玻璃球为什么不能“跑”出来?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提出下列猜想:猜想1:因为乒乓球体积比玻璃球大;猜想2:因为乒乓球质量比玻璃球小。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两天后,同学们用准备的一些器材进行探究:(1)取三个塑料空瓶A、B、C,在A、B、C瓶中装入质量不等的沙子,盖好瓶盖,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2)把三个瓶子全部埋入盛有米的容器中,敲击容器,观察现象。(3)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如下表:(米的密度约为1.37g/cm3)瓶子编号体积/cm3质量/g现象A2214.4跑出米面B2838.6未跑出米面C14450.2跑出米面(4)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猜想1(选填“正确”或“错误”);猜想2(选填“正确”或“错误”)。你认为一个乒乓球能从米中“跑”出来的原因是。(5)运用这个现象所隐含的物理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试举一例或说出你的一个设想)?21.小明同学利用如下器材测量合金块的密度:托盘天平、溢水杯、烧杯、合金块、足量的水。实验步骤如下:(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处,发现横梁左端低、右端高,应将平衡螺母向移动(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2)把合金块放入天平左盘,在右盘内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合金块的质量为g。接着他又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100g。(3)将适量的水倒入溢水杯中,让水面与溢水口相平,再将合金块轻轻放入溢水杯中,浸没水中后的合金块所排开的水全部盛于空烧杯中,如图2所示。用天平测得此时烧杯和水的质量为127g,则合金块的体积为cm3。(4)通过计算可得合金块的密度为kg/m3。22.小东同学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如图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乙所示的是倒入盐水后量筒的读数。(1)根据图中相关数据帮小东将下表填写完整。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g倒出部分盐水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倒出盐水的质量m2/g倒出盐水的体积V/cm3盐水的密度ρ/(g·cm-3)33(2)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烧杯质量,并在量筒中倒入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再把量筒内盐水全部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计算盐水的密度,用这种方法测出盐水的密度ρ'与小东测出盐水的密度ρ相比较,则ρ'_____ρ(选填“<”、“>”或“=”)23.小明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一个物体的质量,当把物体放到天平左盘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处的位置如图1甲所示,天平平衡,请你将数据记录在下表内。图1图2(2)将该物体放到盛有70cm3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如图1乙所示,将物体体积记录在下表内。(3)按照上两步骤,小明继续测量了2个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一中,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2的坐标纸上用“×”描点,作出图像,观察图像并得出结论: 。表一: 表二:(4)小明又测量了3个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2的坐标纸上用“×”描点。观察分析做出判断: 。(5)一个与D相同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是10cm3,它的质量是 g。24.小明去某古镇旅游时发现,米酒是当地的一种特产。小店卖米酒和卖酱油都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但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时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酱油的要大一点,如图1所示。图1图2⑴请你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小明在古镇买了一瓶米酒。回家后,按图2所示A→B→C的顺序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米酒的密度。由图2所示数据求得米酒的密度为kg/m3。⑶按照小明的实验方案测出的米酒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如何改进他的实验方案可使测出的米酒密度更准确?溢水杯合金块烧杯图2图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